一、五彩缤纷的磁州窑瓷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帅[1](2021)在《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宋时期为磁州窑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北方地区各个瓷窑也相互借鉴学习,提升技术力量与产量形成了蓬勃发展之势。同时巨鹿处于河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巨鹿承担了河北地区瓷器转运销售的职能,大量磁州窑瓷器由巨鹿运往全国各地。北宋大观二年,黄河水决,淹没巨鹿全城,古迹文物皆被埋藏于黄土之下形成了大量的文物积存。直至20世纪20年代,地下文物由于旱灾重见天日,顿时引起了各方学者与古董商的注意,巨鹿城内人声鼎沸,也引发了近代最大的古董倒卖案,大量文物流失海外,造成了巨大的文化资源损失。近代巨鹿出土文物中,有部分瓷器瓷质较粗,有白地黑花装饰,同时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且出土数量巨大,被时人称为“粉定”、“土定”等。20世纪30年代,此种瓷器类型被定名为“磁州窑”。巨鹿作为国内首次出土磁州窑瓷器的地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于磁州窑的广泛深入研究也由此开始。磁州窑瓷器源于以观台镇与彭城镇为中心的制瓷窑厂,沿河流展开,数千年来薪火不断。瓷器制作就地取材,吸收邢窑、定窑的制瓷工艺与技术,同时与河北地区各个窑口之间相互学习借鉴,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磁州窑类型瓷器,以至于影响了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民窑的发展。磁州窑瓷器拥有朴素的乡土气息,同时装饰技法多样,纹饰简洁柔美深受时人喜爱。巨鹿出土瓷器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有大部分为磁州窑类型瓷器,年代跨度为北宋至金之间。通过对巨鹿出土瓷器分析可以了解宋金时期磁州窑由小变大的发展状况,也可同河北地区的邢窑、定窑进行对比研究,了解宋代河北地区陶瓷业的整体向前发展趋势。同时巨鹿宋城是北宋时期的文化遗产,研究巨鹿宋城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的县城城市规模以及社会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向芮仪[2](2020)在《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以笔墨纸砚为代表的文房四宝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笔墨纸砚之外,还有一些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的文房清供也为我们绘就中华文明历史画卷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与文房四宝相应发展而来的各种文房辅助用具也被称为文房清供,砚滴便是重要的文房清供之一。砚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发展,在砚滴的辅助研墨的实用功能外,文人们赋予了它赏玩收藏的怡兴养心的功能,使之成为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器具。考古发现、博物馆收藏以及收藏类书籍中的动物形砚滴为本研究的主题,主要将设计艺术学科与考古学科结合来研究。首先对课题研究背景、研究范畴与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等进行阐述。然后从动物形砚滴的产生背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发展过程以及动物形砚滴的造型寓意、使用功能入手,进行研究分析。再从形态设计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对象,从形制分类、造型结构以及装饰题材、手法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并总结其设计特征。接着从材质与工艺的角度研究分析动物形砚滴最常见的三个材质青铜、陶瓷、玉石砚滴的概况、发展与工艺。最后总结动物形砚滴中所蕴含的古代造物设计思想,从中体会并分析出对现代设计的启迪。对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的美学与造物设计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对古人造物设计思想精髓的探寻,吸收传统造物思想的精华。通过研究其设计发展过程,了解其设计发展规律,其中折射出这些时期人们设计审美情趣的变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在现代设计发展状况之下,需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力量,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历久弥新的设计作品,才能从众多设计作品之中崭露头角。
刘辉[3](2019)在《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陶瓷枕的发明,与我国陶瓷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息息相关。陶瓷枕的出现,是我国悠久枕物习俗与深厚陶瓷文化之结晶。陶瓷枕历经唐五代的发展,至宋元达到繁盛,明清则几近衰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宋元时期是陶瓷枕由弱到兴、再由盛至衰的重要发展阶段。本文以出土材料为基础,对宋元陶瓷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学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首先简述了我国枕物习俗和枕具出现的大概历程,并将我国枕具大致分为硬质和软质两大类,其中陶瓷枕属于考古发现数量最多、时间跨度最长的枕具,兼具硬质枕易于保存和软质枕可塑性强的优点。继而阐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相关概念,并对宋元陶瓷枕的研究简史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学术目的和文章框架。第二章为类型与编年研究。本章首先将宋元陶瓷枕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两大类,继而在各种釉色品种下进行分型。其中,高温釉包括白、青、青白和黑等釉色,低温釉则分为单色釉和多色釉等。每个釉色品种之下,又根据枕面正投影形状和枕体的异同分为诸型,再依据枕面和枕体的组合关系、装饰的差异,另进行亚型和式别的划分。在类型学框架之下,以考古出土材料为基础,通过对陶瓷枕本体及其伴出遗存广泛、细致地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陶瓷枕的年代,进而建立了宋元陶瓷枕的编年序列。第三章为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研究。本章以宋元陶瓷枕的类型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地缘关系等,将宋元时期烧造陶瓷枕的窑场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地区。北方地区又分为七个区域,南方地区则包括四个区域。在此体系之下,对每个窑场的陶瓷枕类型、产品特点进行了考证、分析和总结。第四章为发展与演变研究。本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将北方地区陶瓷枕分为五期八段,南方地区则包括四期六段,并对北方、南方地区各期陶瓷枕的类型、装饰和产地等进行了总结,重点分析了每期的变化。继而将宋元陶瓷枕的总体发展与演变分为早中晚三期,即发展阶段(10世纪60年代至11世纪上半叶)、繁盛阶段(11世纪下半叶至13世纪上半叶)和式微阶段(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60年代)。第五章为相关问题研究。第一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成型和装烧工艺进行了研究,将成型工艺分为雕镶、模范和复合成型三大类,装烧工艺则以匣钵正烧和匣钵叠烧为主。第二节对宋元陶瓷枕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生活用枕和丧葬用枕两大类。生活用枕包括睡枕、脉枕和腕枕等功用,并重点探讨和明晰了脉枕和腕枕这两个一直以来颇具争议的功能;还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的使用时间、人群等。第三节对宋元陶瓷枕所见题字进行了分类总结,将其分为纪年类、姓氏名号类、诗词曲赋类、名言警句类和良言吉语类,主要考证了生产经营者姓氏名号类题字中窑戳出现的大致时间,并就其所体现的民窑生产模式进行了一些讨论。第四节对宋元陶瓷枕的源流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探析,以往学界多认为我国陶瓷枕出现于隋代,然就本文收集考古材料来看,陶枕至迟在战国秦汉时期就已存在;该节还初步分析了宋元陶瓷枕由盛转衰,甚至在明代趋于销声匿迹的原因。第六章为结语。本章重点总结了本文的内容及主要收获,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刘晓萍[4](2019)在《邯郸地方文化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研究》文中认为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当具有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并增强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如何进行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的融合,这是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春秋战国到今天,邯郸文化内涵丰富,滋养了无数有识之士。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邯郸文化作为地方课程资源往往得不到重视。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和家乡的课程资源并不熟悉,导致学生失去了真正学习好语文的契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语文教学应珍视生活素材,充分挖掘好地方文化资源中积极成分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解决语文课程面临的窘境。本篇论文旨在探讨地方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邯郸地方语文课程资源为主体,试着呈现邯郸地方文化面貌与价值,尝试提出实施原则与要求,并给出邯郸地方文化与语文教学相整合的具体课例,为教师们提供某些借鉴。除引言和文献综述、结语之外,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先分别对地方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再以课改理念和大语文观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依据,最后阐释邯郸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价值。第二部分为”邯郸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分析”,从民俗、历史、文学、工艺四个维度对邯郸地方文化进行甄选与整合并分析了邯郸地方文化资源的种类以及特点,来阐述邯郸地方文化作为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所具备的现实条件。第三部分“邯郸地方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首先提出邯郸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整合的三点基本原则,分别是语文性、开放性与整合性,继而从基本意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路径三方面提出实施要求,最后以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为例,设计三个教学示例并进行评析,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某些借鉴。
李琳[5](2016)在《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陶瓷中带有文字装饰的并不少见,这些文字装饰的制作工艺包括书写和非书写两大类,文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因功能不同而各异,有的侧重装饰,有的侧重文字本身表达的含义,或以图案、或以题字或以印章等形式出现。然而,学术界对这些陶瓷上的文字装饰尚缺乏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故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历史文献分析法与田野调查法相结合,对中国古代文字装饰的陶瓷器进行相对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力图揭示文字与中国古代陶瓷技术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特征和表现规律,探究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对陶瓷上文字装饰表现的影响,为具有多元化审美倾向的当代社会,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李昕[6](2016)在《吉州窑的审美形式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州窑陶瓷是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作为江南地区(江西吉安)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它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汉民族艺术特色。吉州窑陶工的丰富烧瓷经验和能工巧匠对江西地区瓷业的发展提高,曾起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息息相关。人的睿智是在成熟的过程中创造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是通过时空来传播的,传承过去、发展现在、创造未来。陶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中国的象征,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和谐思想,陶瓷之路更成为沟通世界文明交流的友谊桥梁。现代陶瓷学的研究应该从历史学、人文学、自然学开始,采用跨学科分析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第一手资料。本课题的一个很大特色是与实物联系起来,从历史角度出发,用哲学思考的方法对吉州窑生产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瓷器产生的发展历史背景、当地的民俗生活等方面作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从南北文化交流角度出发,用美学思考的方法对器型、纹饰风格与内容、工艺质量与原料质地等方面进行比较与阐述。以几大窑口的工艺特点辅助铺垫吉州窑的烧制历史及特色。用本地民俗文化为切入点论证吉州窑瓷器的审美形成。
张美英,赵杰[7](2015)在《浅析磁州窑陶瓷铁绣花装饰》文中指出磁州窑是宋代以来北方地区巨大的民窑体系,其制造中心地处于现在的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和磁县一带。磁州窑陶瓷以用当地盛产的大青土作为主要原料,胎质疏松,胎面粗糙,智慧的古人们发明了独特的化妆土技艺,将一些白色优质的瓷土制成细腻的泥浆,用来掩盖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提高瓷器的光洁度。化妆土的出现推进了磁州窑陶瓷装饰多样化的进程。其中铁锈花装饰野逸、潇洒的创作笔法更是演绎着这黑与白的博大艺术。
赵昕[8](2015)在《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文中研究指明瓷枕,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载体,它的发展历史为我们了解陶瓷发展史提供了实物参考。本文介绍了一件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其装饰风格自然古朴,潇洒飘逸。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也为磁州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佐证。
张立峰[9](2015)在《尘埃之花——浅谈人民之窑磁州窑》文中研究说明距今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江西仙人洞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陶器;距今3000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的劳动人民就烧制出了原始青瓷;东汉晚期,真正成熟的青瓷出现。我们的先民智慧地发现了这种水与火交融的艺术,并不断发展,就此,陶瓷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了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之一。李家治先生认为陶瓷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新石器时代早期陶器的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印纹硬陶和商、周时期原始
张慧娟[10](2014)在《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三级课程的推广普及,校本课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迅速引起专家、学者及师生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基于邯郸地区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当地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为弘扬邯郸文化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为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可操作性建议。本研究从目前语文教育的实际出发,通过对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的阐释得出开发与利用邯郸资源进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邯郸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这些有效的资源进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中,有利于优化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加强学校对课程管理的权利与责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文化,丰富知识积累,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邯郸地区的教育质量。邯郸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开发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语文校本课程资源首先要突出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此外还应该凸显邯郸地方特色。因而本研究主要从历史文化、成语典故、历史文化名人、名胜古迹、民间艺术、方言土语等方面对具有邯郸特色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全面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将是制约校本课程质量的关键。为保证开发出的校本课程能够顺利、高效地实施,开发时应对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充分地论证。最后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予以关注,并希望借此引起课程开发者的思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避免盲目设课造成的资源浪费。校本课程的课程形式应该多样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评价机制的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适切性。积极开发这些具有邯郸地方特色的优质资源进入语文校本课程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思路,对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增强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情感有重要价值。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并传承家乡文化,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五彩缤纷的磁州窑瓷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彩缤纷的磁州窑瓷器(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巨鹿宋城的发现 |
2.1 巨鹿的基本情况 |
2.1.1 巨鹿县的沿革 |
2.1.2 北宋巨鹿县城规模及位置 |
2.2 巨鹿宋城的发现与出土瓷器概况 |
2.2.1 巨鹿宋城的发现 |
2.2.2 巨鹿盗掘案与出土瓷器概况 |
2.2.3 盗掘瓷器分析及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地位 |
3.1 北宋时期河北路的经济 |
3.1.1 农业 |
3.1.2 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
3.1.3 河北地区商业的发展 |
3.2 巨鹿在河北瓷器贸易中的作用 |
小结 |
第四章 北宋磁州窑的发展与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
4.1 北宋时期的磁州窑 |
4.1.1 磁州窑瓷器生产的原材料 |
4.1.2 磁州窑瓷器的生产 |
4.2 巨鹿出土瓷器分析 |
4.2.1 巨鹿出土瓷器的窑口 |
4.2.2 巨鹿瓷器类型的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北宋磁州窑和邢窑、定窑的对比 |
5.1 磁州窑与邢窑对比 |
5.1.1 原材料 |
5.1.2 烧制工艺 |
5.1.3 装饰技法 |
5.1.4 瓷器器型 |
5.2 磁州窑与定窑对比 |
5.2.1 原材料 |
5.2.2 烧制工艺 |
5.2.3 装饰技法 |
5.2.4 瓷器器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畴与研究对象 |
1.2.1 本文砚滴的研究范畴 |
1.2.2 动物形砚滴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与综述 |
1.4.1 古代文献中对砚滴的记载 |
1.4.2 与砚滴相关的收藏、鉴赏类书籍 |
1.4.3 近现代关于砚滴的研究文献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动物形砚滴概述 |
2.1 动物形砚滴的产生背景 |
2.1.1 文房清供的产生与发展 |
2.1.2 砚滴的产生与发展 |
2.1.3 审美文化的发展 |
2.2 动物形砚滴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1 书法艺术的发展 |
2.2.2 审美情趣的变化 |
2.2.3 文人意识的发展 |
2.3 动物形砚滴的发展过程 |
2.3.1 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砚滴 |
2.3.2 隋唐时期的砚滴 |
2.3.3 宋元时期的砚滴 |
2.3.4 明清时期的砚滴 |
2.4 动物形砚滴的造型寓意 |
2.4.1 一般文化动物 |
2.4.2 神化动物 |
2.4.3 同题材动物形砚滴造型演变 |
2.5 动物形砚滴的功能分析 |
2.5.1 辅助研墨——实用便利 |
2.5.2 赏玩收藏——怡兴养心 |
第三章 动物形砚滴形态设计研究 |
3.1 形制分类及其设计特征 |
3.1.1 单主体仿生 |
3.1.2 多主体结合 |
3.1.3 形制设计特征 |
3.2 造型结构及其设计特征 |
3.2.1 两孔式动物形砚滴 |
3.2.2 一孔式动物形砚滴 |
3.2.3 造型结构设计特征 |
3.3 装饰题材、手法及其设计特征 |
3.3.1 装饰题材 |
3.3.2 装饰手法 |
3.3.3 装饰设计特征 |
第四章 动物形砚滴的材质及工艺分析 |
4.1 青铜技术的发展与铜制动物形砚滴 |
4.1.1 青铜动物形砚滴概况 |
4.1.2 青铜动物形砚滴的工艺分析 |
4.2 陶瓷技术的发展与陶瓷类动物形砚滴 |
4.2.1 陶瓷动物形砚滴发展概况 |
4.2.2 陶瓷动物形砚滴的工艺分析 |
4.3 玉石的发展与玉石类动物形砚滴 |
4.3.1 玉石动物形砚滴概况 |
4.3.2 玉石质动物形砚滴工艺分析 |
第五章 动物形砚滴的设计思想及启示 |
5.1 动物形砚滴设计思想探析 |
5.1.1 “制器尚象”的造物观念——仿生造型的溯源 |
5.1.2 “文质彬彬”的造物观念——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
5.1.3 “神与物游”的造物观念——将意境融于设计 |
5.2 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5.2.1 赋予设计文化价值 |
5.2.2 赋予设计场景意境 |
5.2.3 实用与审美相结合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索引 |
附录二 :动物形砚滴列表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 |
(3)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简史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类型与编年 |
第一节 高温釉枕 |
一、白釉 |
二、青釉 |
三、青白釉 |
四、黑釉 |
五、绞釉 |
第二节 低温釉枕 |
一、单色釉 |
二、多色釉 |
第三章 窑场分布与产品特点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五、Ⅴ区 |
六、Ⅵ区 |
七、Ⅶ区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一、Ⅰ区 |
二、Ⅱ区 |
三、Ⅲ区 |
四、Ⅳ区 |
第四章 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北方地区 |
一、第一期(960~1022 年) |
二、第二期(1022~1063 年) |
三、第三期(1063~1149 年) |
四、第四期(1149~1259 年) |
五、第五期(1260~1368 年) |
第二节 南方地区 |
二、第二期(1063~1162 年) |
三、第三期(1162~1279 年) |
四、第四期(1279~1368 年) |
第三节 总体分期 |
一、早期(发展阶段) |
二、中期(繁盛阶段) |
三、晚期(式微阶段) |
第五章 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成型与装烧工艺 |
一、成型工艺 |
二、装烧工艺 |
第二节 功能和使用 |
一、功能和用途 |
二、使用时间与使用人群 |
第三节 题字及其内涵 |
一、题字分类 |
二、关于“民窑”生产模式的思考 |
第四节 源头与流向 |
一、隋代以前 |
二、唐五代时期 |
三、宋元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邯郸地方文化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地方文化与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文化 |
二、语文课程资源 |
第二节 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
一、课改理念 |
二、大语文观 |
第三节 地方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价值 |
一、促进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
三、推动语文课程改革,传承弘扬邯郸文化 |
第二章 邯郸地方文化开发利用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邯郸地方文化资源分类 |
一、传统民俗 |
二、历史名人 |
三、文学资源 |
四、民间工艺 |
第二节 邯郸地方文化资源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独特性 |
三、交融性 |
第三章 邯郸地方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整合 |
第一节 实施原则 |
一、语文性原则 |
二、开放性原则 |
三、整合性原则 |
第二节 实施要求 |
一、具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意识 |
二、具备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技能 |
三、把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路径 |
第三节 实施设计 |
一、《荀子》专题阅读研究的阅读教学设计与评析 |
二、以邯郸名胜古迹为主的写景教学设计与评析 |
三、《磁州窑文化遗产》综合性活动教学设计与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依据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合研究法 |
1.3.2 实地调查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内容及相关界定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时间轴上的界定 |
1.4.3 概念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古代陶瓷文字装饰的起源与发展 |
2.1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
2.2 陶瓷装饰的起源与发展 |
第3章 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分析 |
3.1 陶瓷装饰艺术中文字表达的技术基础 |
3.1.1 书写 |
3.1.2 非书写 |
3.2 陶瓷装饰艺术中文字装饰分析 |
3.2.1 秦汉时期陶瓷上的文字装饰分析 |
3.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铭文分析 |
3.2.3 隋唐至宋元时期陶瓷上的文字装体饰分析 |
3.2.4 明清时期陶瓷上的文字装饰分析 |
3.3 陶瓷装饰艺术中文字装饰的表现特征及表现规律 |
3.3.1 陶瓷装饰艺术中文字装饰的表现特征 |
3.3.2 陶瓷装饰艺术中文字装饰的表现规律:常态(常规性)与异态(偶然性) |
第4章 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中发展变化的原因 |
4.1 秦汉时期陶瓷上文字装饰的形成原因 |
4.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铭文变化的原因 |
4.3 隋唐至宋元时期陶瓷上文字装饰发展变化的原因 |
4.4 明清时期陶瓷上文字装饰繁荣发展的原因 |
第5章 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独特性和局限性 |
5.1 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独特性 |
5.2 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参考图片 |
致谢 |
(6)吉州窑的审美形式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2 吉州窑概述 |
2.1 吉州窑历史及工艺特点 |
2.1.1 吉州窑历史 |
2.1.2 工艺特点 |
2.2 吉州窑的成就及影响 |
2.2.1 成就 |
2.2.2 影响 |
3 吉州窑的审美特征 |
3.1 吉州窑的工艺技术与装饰的融合 |
3.2 吉州窑的工艺技术与器形的融合 |
3.3 吉州窑的传统审美特征和现代美学特征分析 |
4 民俗文化对吉州窑审美形成的影响 |
4.1 民俗文化对吉州窑装饰的影响 |
4.1.1 釉色 |
4.1.2 装饰 |
4.2 民俗文化对吉州窑造型的影响 |
4.3 佛教文化对吉州窑的影响 |
4.4 吉州窑陶瓷审美影响民俗文化 |
5 吉州窑陶瓷的传承与发展 |
5.1 工艺技术传承 |
5.2 文化的传承 |
5.3 寓意的传承 |
5.4 发展 |
6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浅析磁州窑陶瓷铁绣花装饰(论文提纲范文)
一、铁锈花形成的的历史条件 |
二、铁锈花装饰的艺术特征 |
1、原料的独特性 |
2、巧妙的绘画装饰 |
3、浓郁的民俗特征 |
三、结语 |
(10)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开发的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
第一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理论意义 |
一、 顺应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发展要求 |
二、 有利于语文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 |
三、 有利于加强学校对课程决策的权利与责任 |
四、 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 |
第二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意义 |
一、 有利于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
二、 有利于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
三、 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陶冶情操 |
四、 有利于提高邯郸地区的教育质量 |
第二章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可开发的资源 |
第一节 富有人文内涵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一、 全面提升素养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二、 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三、 具有审美陶冶价值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四、 促进人的发展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第二节 富有工具性内涵的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一、 邯郸方言常把带“子”的词语变成带“的”的 |
二、 邯郸方言里的连读 |
三、 邯郸方言里表示进行状态 |
四、 邯郸方言中的发音规律 |
第三章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构想 |
第一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 |
第二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课程形式 |
一、 学科课程 |
二、 活动课程 |
三、 综合课程 |
第三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 |
一、 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 |
二、 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要求 |
第四节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
一、 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
二、 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标准 |
第四章 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全面分析学校内部和外部环境,避免盲目设课 |
一、 学校组织制度有待于完善 |
二、 教师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
三、 课程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
四、 学生对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不感兴趣,难以消化吸收 |
第二节 防止校本课程的课程形式单一化 |
第三节 校本课程开发要重视完善评价机制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五彩缤纷的磁州窑瓷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时期的巨鹿与磁州窑研究[D]. 李帅. 河北大学, 2021
- [2]中国古代动物形砚滴设计研究[D]. 向芮仪. 江南大学, 2020(01)
- [3]宋元陶瓷枕的考古学研究[D]. 刘辉. 吉林大学, 2019(10)
- [4]邯郸地方文化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研究[D]. 刘晓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研究[D]. 李琳.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2)
- [6]吉州窑的审美形式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研究[D]. 李昕.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16(04)
- [7]浅析磁州窑陶瓷铁绣花装饰[J]. 张美英,赵杰. 艺术品鉴, 2015(12)
- [8]黑与白的艺术—磁州窑白地黑花瓷枕[J]. 赵昕.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09)
- [9]尘埃之花——浅谈人民之窑磁州窑[J]. 张立峰. 大众文艺, 2015(06)
- [10]邯郸地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张慧娟.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