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四经的红外热像显示

人体十四经的红外热像显示

一、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论文文献综述)

祝文婷,王雪,陈韵龙,刘雪勤,钟悦,陈贵珍,许云祥[1](2021)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回顾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安全性高和无侵入性的检验技术可以对围绝经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定量(温度)与定位分析,从而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针灸的临床疗效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借助红外热成像图的优势探索针刺对该病红外热成像的影响,从红外热成像图表现的特异性探索围绝经期作用机制,促进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的可视化、客观化与针灸影像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庞天秀[2](2021)在《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针刺阳虚质与平和质青年右侧足三里穴,观察不同时间点双侧足三里穴与解溪穴的温度变化,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相关腧穴的温度影响,为临床应用巨刺法及不同体质间的针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青年受试者60例,平和质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5.40±1.47岁;阳虚质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5.46±1.65岁。试验室温度26±1℃,相对湿度30±10%。选用规格为0.35*40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受试者右侧足三里穴1~1.5寸,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受试者暴露双下肢,用红外热像仪记录针刺前40min、30min、20min、10min、2min,留针2min、10min、20min、30min,出针后2min、10min、20min、30min双侧足三里穴与双侧解溪穴温度。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保持静坐状态,不施以手法。应用IBM 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前:(1)平和质组在针刺前40min至针刺前20min各穴位温度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温度有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20min到针刺前各时间点温度无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20min观测穴位温度达到稳定状态。(2)阳虚质组在针刺前40min至针刺前10min各穴位温度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温度有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10min到针刺前各时点温度无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10min观测穴位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皮肤温度稳定状态下,阳虚质组双侧解溪穴温度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阳虚质组双侧解溪穴温度显着低于平和质组(P<0.01)。2.针刺后:(1)平和质组:双侧足三里穴、双侧解溪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均显着下降(P<0.01)。(2)阳虚质组:双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或P<0.01)。右侧解溪穴在留针10min至出针后1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或P<0.01)。左侧解溪穴在留针30min至出针后1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结论:1.阳虚质组解溪穴温度左右失衡,且穴位温度低于平和质。2.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可引起双侧足三里穴及双侧解溪穴温度下降,提示针刺效应具有“循经性”。3.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左侧足三里穴的温度变化,为临床应用“巨刺法”提供依据。4.阳虚质组与平和质组比较,双侧解溪穴针刺效应出现时间延迟、针刺后遗效应时间短,提示阳虚质较平和质气血运行缓慢。

王月[3](2020)在《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研究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红外热图差异,尝试将无创、无辐射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与ITP患儿发病的病理机制及中医理论相结合,旨在今后能为ITP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及评价、中医病机、辨证分型提供一种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受检者85例,其中ITP患儿50例,健康儿童35例,采集两组受检者的红外热图、一般情况以及ITP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信息(包括病史、中医四诊信息、血常规检验)。设定待研究区域平均温度为T1,躯干部区域的平均温度为T2,T2=(躯干正面平均温度+躯干背面平均温度)/2,待研究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T1-T2。并分别记录两组受检者颜面部:目周、口周、额部、鼻部、左颊、右颊、下颏,五脏体表投影区:肝区、心区、脾区、肺区、肾区,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T及躯干、三焦、背部的非均一性。本研究将比较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和非均一性与健康组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及非均一性与采集的其他临床信息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ITP患儿的红外热图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2、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五脏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区△T、心区△T、脾区△T、肺区△T温度呈现:ITP组>健康组,肾区△T:健康组>ITP组。其中脾区在ITP组五脏温度中最高。3、ITP组与健康组受检者的颜面各部相对热态差值△T分别进行比较,ITP组左颊△T、右颊△T、颏△T>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目△T、口△T、额△T、鼻部△T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目△T、口△T、额△T、鼻部△T的温度表现为:ITP组>健康组。4、ITP组与健康组两组受检者任脉、督脉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度呈现为:ITP组督脉△T<健康组,ITP组任脉△TT>健康组。ITP组:任脉△T>督脉△T,健康组:督脉△T>任脉△T。5、ITP组的背部非均一性>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躯干非均一性、三焦非均一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均一性大小表现为:ITP组躯干、三焦非均一性>健康组。6、不同临床分型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颜面各部△T、五脏△T温度表现为:新诊断组>慢性组>持续性组;颏△T温度表现为: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任脉△T:慢性组>持续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持续性组>新诊断组>慢性组;新诊断组:督脉△T>任脉△T;持续性组:督脉△T>任脉△T;慢性组:任脉△T>督脉△T。不同临床分型间的躯干非均一性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患儿躯干非均一性>持续性组>慢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ITP新诊断组躯干非均一性分别与持续性组、慢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型间的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和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表现为: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三焦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背部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表现为近一个月使用过激素组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近一个月未使用激素组。8、贫血组与非贫血组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颜面各部(除左颊、右颊)△T、五脏区域△T、任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左颊△T、右颊△T、督脉△T温度呈现为:贫血组>非贫血组。贫血组与非贫血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非贫血组>贫血组。9、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带的相对热态差值△T进行比较,发现不同血小板计数分组间的颜面各部、五脏、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不同血小板组计数组别观察的各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温度进行从高到低排序,可发现PLT(0~29)×109/L组、PLT(30~49)×109/L组鼻部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比PLT(≥100)×109/L组、PLT(50~99)X 109/L组靠前,提示血小板计数和鼻部的温度可能存在正相关性。PLT(0~29)× 109/L组、PLT(30~49)×109/L组肺区△T的温度排序都较PLT(50~99)×109/L组、PLT(≥100)×109/L组肺温度排序靠前。任脉△T>督脉△T:PLT(30~49)×10/L组、PLT(≥100)X109/L组;督脉△T>任脉△T:PLT(0~29)X 109/L组、PLT(50~99)×109/L组。不同血小板计数组别间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间非均一性的大小表现为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增长,ITP患儿的非均一性呈下降趋势。10、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五脏区域、任督二脉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颜面各部(除额区外)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温度排序表现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额△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额△T的温度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五脏(除脾区)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各组间脾区的温度为:阴虚血热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不同中医证型间任督二脉区域的相对热态差值的温度排序:血热妄行证:督脉△T>任脉△T;阴虚血热证:任脉△T>督脉△T;气不摄血证:督脉△T>任脉△T。不同中医证型间ITP患儿的非均一性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间非均一性的大小排序为:血热妄行证>阴虚血热证>气不摄血证。11、有瘀斑瘀点组与无瘀斑瘀点两组躯干、三焦、背部非均一性分别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ITP组左颊、右颊、颏的温度高于健康组,且ITP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额头温度存在差异。2、ITP组的非均一性高于健康组,尤以背部非均一性明显。且不同临床分型间躯干非均一性存在差异。三焦非均一性与近一个月是否使用过激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血小板计数及不同中医证型可能也是影响ITP患儿的非均一性的因素。3、ITP患儿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成像存在差异,ITP患儿红外热图的特征表现为:额头区、目区呈现弥漫性红色异常高温区域,且额头、眼周的生理热区较健康组儿童范围扩大;鼻部呈红色高温区、双侧面颊呈黄绿色异常温度区;背部督脉区域呈蓝绿色低温区、热结构不连续。躯干部热态分布不均匀,表现为“花斑”状,与健康儿童的红外热图存在明显差异。今后可能成为ITP患儿的临床诊疗及病情动态监测的客观的、量化的可视化指标。

雷静[4](2020)在《易感冒人群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易感冒人群红外热像图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健康调养门诊就诊及招募的易感冒患者及非易感冒者各60人,填写中医体质辨识问卷,并采用北京贝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红外热断层扫描系统对其进行扫描,获得全身六幅热像图,计算两组人群背俞穴相对温度,躯干区位相对温度,对两组人群相对温度温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观察组左侧肺俞、左侧脾俞的相对温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右侧肺俞、右侧脾俞以及双侧肾俞的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腧穴温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躯干区位上,观察组督脉区、左膀胱经区相对温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右膀胱经区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区位的相对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红外热像图上,易感冒人群双侧肺俞、脾俞、肾俞呈低温改变,佐证了易感冒之人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2.在红外热图上,易感冒人群膀胱经区及督脉区呈低温改变,提示此类人群膀胱经及督脉经气不足。3.易感冒人群红外热像图上的特征改变,丰富了对易感冒人群的认识,为易感冒的辅助诊断及中医药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殷小兰,陈峭[5](2018)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及辨病中的应用现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中医学研究的可视化及客观化技术手段之一,是现代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辨病与辨证的结合在中医药学发展中越发重要,如何将辨病与辨证进行客观化可视化分析,是当今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就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中医辨证及辨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黄炳祥[6](2018)在《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文中指出目的: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方法: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抒、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结果: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1.1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2)艾灸后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杜潇怡[7](2018)在《基于原发性痛经同脊髓节段不同经脉经穴热学特性的循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课题组在前期通过小样本研究发现[1],与脏腑相同脊髓节段的不同经穴生物物理特性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推测经穴反应功能的基础是与脏腑具有相同脊髓节段,但其特异性表现应与经穴所属经脉及穴位属性相关。因此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分析与胞宫相同或邻近脊髓节段的不同经脉和不同类属经穴热学特性在原发性痛经病症中的表现,总结反应脏腑功能的规律,探求红外热成像反应原发性痛经的特异性规律。为研究经穴温差反应脏腑状态的机制奠定基础,丰富经穴功能特异性理论,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科学、可靠的选穴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预试验计算样本量,应纳入受试者104例,当痛经受试者(痛经组)和正常受试者(正常组)比例为1:1时,两组各52例,因考虑到测试过程中受试者的脱失,估计15%的脱失率,故共纳入受试者122例,痛经组和正常组各61例,但在试验过程中剔除和中止7例,最后实际纳入受试者115例,其中痛经组58例、正常组57例。所有受试者都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均来自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河北中医学院在校女大学生及研究生。于河北中医学院科研中心进行测试。探测的穴位为与胞宫相同或邻近脊髓节段的,胞宫相关经脉的经穴:足太阴脾经的原穴太白穴、郄穴地机穴、交会穴三阴交穴及非特定穴血海穴;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太冲穴、郄穴中都穴;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太溪穴、郄穴水泉穴。非相关经脉足少阳胆经的经穴:悬钟穴;足少阳胆经与足阳明胃经之间,与悬钟穴位于同一水平线的非经非穴。仪器采用德国生产的长波非制冷便携式红外热像仪,分别在月经来潮前13天(后文简称月经来潮前)、月经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穴位体表红外温度探测,探测前要求受试者在安静状态下暴露受试部位15min,探测时选取坐位,每穴探测15min,以同名穴位温差为热学特性的主要结局指标,以红外热像图作为客观呈现。每位受试者3次探测的时辰保持一致。同时记录室内外温度、湿度并与穴位体表温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穴位体表温度探测时,痛经组与正常组的年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测量时的体温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各穴不同时点体表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分析2.1痛经组各穴不同时间体表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分析2.1.1室内温度:月经来潮前除悬钟穴体表温差与室内温度低度相关(r=-0.311,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2.1.2室内湿度:月经来潮前除水泉穴体表温差与室内湿度低度相关(r=-0.385,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2.1.3室外温度:月经结束后第3天除地机穴体表温差与室内湿度低度相关(r=0.306,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2.1.4室外湿度:月经来潮前、月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与室外湿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2.2正常组各穴不同时点体表温差与室内、外环境的相关性2.2.1室内温度:月经来潮前、月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与室内温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2.2.2室内湿度:月经来潮前除太白穴体表温差与室内湿度低度相关(r=-0.312,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月经结束后第3天除地机穴体表温差与室内湿度低度相关(r=-0.310;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2.2.3室外温度:月经来潮前、月来潮第1天、月经结束后第3天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与室外温度无显着相关性(P>0.05)。2.2.4室外湿度:月经来潮第1天除太冲穴与室外湿度低度相关(r=0.310;P<0.05),余穴均无显着相关性(P>0.05)。3穴位体表温差比较结果3.1痛经组和正常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比较:3.1.1月经来潮前,两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月经来潮第1天,两组间太冲穴、三阴交穴体表温差比较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1.3月经结束后第三天,两组间水泉穴、地机穴、血海穴体表温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痛经组左右同名穴位体表温差在月经来潮前、经期来潮第1天、经后结束后第3天的比较:3.2.1月经来潮前与月经来潮第1天,两组同名穴位体表温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2月经来潮前与月经结束后第3天,两组间太溪穴体表温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2.3月经来潮第1天与月经结束后第3天,两组间太白穴、太冲穴体表温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痛经组与正常组的不良事件率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率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从试验结果推断痛经患者月经来潮第1天痛经发作时有特异性反应的穴位是太冲穴、三阴交穴。2从试验结果推断痛经患者月经结束后第3天有特异性反应的穴位是水泉穴、地机穴、血海穴。3从试验结果推断痛经患者月经来潮前后有特异性反应的穴位是太溪穴。4从试验结果推断痛经患者经期痛经发作时和经后有特异性反应的穴位是太白穴、太冲穴。5从试验结果推断有反应原发性痛经病症的经穴,与其和胞宫所处脊髓神经节段相同或相近具有相对性关系,与其所属经脉和经穴属性具有特异性的关系。

杜潇怡,李艺,周小红,范玺胜,宋晓丹,孙立虹,佘延芬[8](2018)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仪""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nfrared thermomerter"等为篇名或主题词,检索科学领域为针灸,通过对中国知网与Pubmed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09篇,中文文献194篇,英文文献15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6篇。通过分析文献,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脉、穴位、刺灸法效应、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应用有所启示。

赵珉一[9](2017)在《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从古至今,得气始终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现代研究者对得气与疗效间关系的认识却存在一定的分歧,纵观得气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各研究中对得气量化的标准尚未统一,且缺少对得气的定性判断,导致相关研究结果不能真实的完全反应得气效应。因此,如何在研究中对得气进行定性定量判断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是否有方法能够通过客观观察得气引发的现象,剥离主观因素,客观探索得气对机体影响的特点,进一步客观量化得气,使得气与效应关系研究的结果结论更加单纯、可靠,均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目的:(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采用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的随机对照设计,选择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探讨将穴位温度变化特点作为评价得气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根据《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各实际得气组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探索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间的关系。方法:(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纳入寒湿凝滞证患者68例,并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以1:3的比例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17例)和期望不得气组(51例)。入组患者痛经发作第一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值≥40mm时,予以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min,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的干预方式,期望不得气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的干预方式。于针刺前、针刺1Omin、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起针后20min、起针后30min等7个时点测量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及子宫体表投影区的体表温度。在起针即刻,应用本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患者实际得气情况进行二次评定,进一步将期望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将期望不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对各组内及组间各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经穴比较。(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纳入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中实际得气者,在各组下左、右侧进一步各自分为弱得气强度组、中得气强度组和强得气强度组。各实际得气组组内比较各强度间针刺前、起针即刻、起针后30min等3个时点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及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差异,组间比较同等得气强度下,不同干预方式对上述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差异。结果:(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组内比较:各组同一穴区不同时点的温度比较:期望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右侧阴陵泉穴区、双侧血海穴区,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双侧血海穴区,期望不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总实际得气组双侧阴陵泉、血海穴区,针刺前-起针后30min的体表温度显着升高(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左侧地机穴区的体表温度显着降低(P值均≤0.05);左右侧同一穴位同一时点的温度比较:各组各穴区各时点左右侧同一穴位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组、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间各穴区体表温度变化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双侧三阴交穴区、双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其余各穴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与总实际不得气组,右侧三阴交穴区、右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右侧其余穴区及关元穴区、子宫体表投影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前者较后者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后者较前者右侧地机穴区、左侧血海穴区、子宫体表投影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组内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者与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发现中得气强度者针刺前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即刻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左、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中得气强度者比较,各穴区各时点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左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针刺前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高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起针后30min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0.05),针刺中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中得气强度者起针即刻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各经穴各时点的温度比较,针刺前、起针即刻前者三阴交穴区和地机穴区的温度均显着低于后者(P值均≤0.05),起针后30min前者三阴交穴区的温度亦显着低于后者(P值≤0.05)。结论:(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针刺三阴交穴能引发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气至病所"处中2个以上远端穴位的升温现象;②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更能显着升高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及"气至病所"处体表温度,而实际不得气则主要引发循脾经血海穴的升温;③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引发经穴体表温度升高的时点不同,前者的发生时点贯穿整个针刺过程,而后者的发生时点仅集中于针刺前1Omin;④实际不得气较实际得气者会引发针刺穴位三阴交穴区及其附近穴位地机穴区体表温度的明显下降;⑤初步可认为红外热成像可作为判断得气与否的客观指标之一。(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经穴体表本身的温度对针刺得气强度的强弱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②针刺引发的得气强弱程度可能同时会受针刺经穴本身体表温度及其所在部位2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③在经穴体表温度有差异的情况下,若要针刺引发相同的得气强度,可能所需的针刺刺激量不同。

张平[10](2016)在《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大鼠心包经穴位温度及NO、CaM含量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对比观测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低频或高频电针干预态时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皮肤温度的变化,探寻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出现与心肌状态相关的特异性温度变化的穴位;(2)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大鼠后,通过对比观测大鼠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在电针治疗结束即刻、30min、60min三个时间点温度变化情况,阐明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后的时间效应差异。(3)通过前期实验,选择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出现与之相关的特异温度变化的穴位,进一步对比观察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和不同频率电针干预态时穴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含量变化,阐释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具有特异温度变化穴区NO、CaM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将体重200-230g,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穿线,不结扎)、模型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经穴低频电针组(经穴A组)和经穴高频电针组(经穴B组)。经穴A组、经穴B组均在成功制备模型的基础上给予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治疗3天后,采用心电图检测技术观测并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的肢体Ⅱ导联“J”点变化情况,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技术记录大鼠超声心动图及LVIDd、LVIDs、EF和FS值,使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记录各组“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并记录电针治疗后Omin,30min,60min三个时间点穴区温度值;同时治疗结束后在冰上快速提取大鼠“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皮肤组织(2mm × 1mm ×1mm),冻存。根据红外热成像检测结果,选取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穴区温度出现特异性变化的穴区组织,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代谢产物硝酸盐的含量,ELISA法检测CaM的含量。结果(1)大鼠在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其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分别较正常对照组同名穴区升高,且以双侧“天泉”穴区温度升高最显着(P<0.05);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心包经“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均显着降低(P<0.01,P<0.05)。在实验中发现心肌处于缺血状态时,“天泉”穴区温度较正常对照组显着升高,“内关”、“郄门”穴区温度有升高趋势,经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天泉”、“内关”、“郄门”穴区温度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且以近端“天泉”、“郄门”最接近正常态相同穴区的温度。(2)电针“内关”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结束即刻,经穴A组双侧“内关”、双侧“郄门”、左侧“天泉”体表温度较经穴B组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30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郄门”更接近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结束60min时,经穴B组双侧“内关”、右侧“郄门”、右侧“天泉”更接近空白对照组。(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大鼠心肌处于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天泉”穴区NO含量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项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经穴A组和经穴B组“天泉”穴NO均显着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大鼠心肌处于缺血损伤病理态时,“天泉”穴区CaM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经穴A组和经穴B组“天泉”穴区CaM均显着升高(P<0.01)。结论(1)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心肌缺血损伤病理态和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干预态时,心包经“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天泉”穴区温度显着升高,低频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天泉”穴区温度显着降低,提示“天泉”穴区温度变化与心肌状态密切相关。(2)低频电针或高频电针治疗后,大鼠心包经上“内关”、“郄门”和“天泉”穴区温度较心肌缺血损伤时同名经穴均明显下降,其中电针治疗结束即刻以经穴A组各穴位温度明显接近正常,电针治疗结束30min后60min则以经穴B组各穴区温度明显接近正常,提示低频电针起效快,持续时间短,高频电针起效慢,后效应持续时间长。(3)在心肌缺血损伤后,经穴处NO的含量显着下降,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好转,经穴处NO的含量逐渐升高,并趋于正常;同时,在心肌缺血损伤后,经穴处CaM的含量显着下降,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好转,经穴处CaM的含量会逐渐升高,并趋于正常。

二、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论文提纲范文)

(1)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针灸与红外热成像技术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2.1 围绝经期潮热的红外热机制研究
    2.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红外热成像图研究
    2.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2.3.1 未病先防
        2.3.2 西医辨病
        2.3.3 中医辨证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应用探讨
    3.1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针灸疗效评价
    3.2 红外热成像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研究
4 小结

(2)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1 红外热像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原理分析
        1.2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1.4 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2 穴位温度的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2.3 穴位与非穴位的温度差异
        2.4 中医治疗方法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受试者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1 观察指标
        2.2 穴位定位
        2.3 试验准备
        2.4 操作过程
        2.5 试验注意事项
        2.6 意外情况处理
        2.7 统计分析方法
    3 试验结果
        3.1 试验对象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针刺前温度比较
        3.4 稳定状态皮肤温度比较
        3.5 针刺后皮肤温度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针刺前期皮肤温度稳定时间
        1.2 针刺手法
        1.3 选穴依据
        1.4 “循经感传”理论
    2 针刺对穴位温度影响的作用机制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稳定状态皮肤温度分析
        3.2 针刺期皮肤温度分析
        3.3 不同体质温度变化分析
    4 创新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3)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文献综述一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1.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2.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现状
        3. 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基本原理简介
        2.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3. 红外热图的判图方法及标准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
        5.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6.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现状
        7.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优势
        8.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研究的优势
        9. 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儿科领域的优势
        10.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方法及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临床资料采集
        1.3 观察指标
    2. 统计分析
    3. 方案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4.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比较
        4.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
        4.5 ITP组与健康组红外热图特征
        4.6 ITP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T的影响因素分析
        4.7 ITP组非均一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5.2 基本资料
        5.3 ITP组与健康组不同区域相对热态差值比较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ITP组与健康组非均一性比较结果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性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4)易感冒人群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普通感冒的现代医学研究
    1.2 虚人感冒的传统医学研究
    1.3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运用
        1.3.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西医领域中的应用
        1.3.2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领域的运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标准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研究对象
        2.2.3 仪器准备
        2.2.4 医生准备
        2.2.5 志愿者准备
        2.2.6 图像采集
        2.2.7 数据采集
        2.2.8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布情况
        2.3.2 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分布情况
        2.3.3 观察组和对照组体质分布情况
        2.3.4 观察组与对照组腧穴温度比较
    2.4 讨论
        2.4.1 关于结果的讨论
        2.4.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2.4.3 研究的创新性
    2.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及辨病中的应用现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外热成像的技术原理
2 中医辨证及辨病
3 红外热成像在辨证中的应用
    3.1 对寒热的判断
    3.2 对经络、腧穴的检测
    3.4 对舌象的检测
4 红外热成像在辨病中的应用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6)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器材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注意事项
    2 研究器材
研究方法
    1 观测部位
    2 观测指标
    3 实验时间
    4 测试过程
    5 数据统计处理
    6 实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2 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3 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4 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5 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分析与讨论
    1 研究理论
        1.1 经脉的循行
        1.2 经络现象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1.4 微循环血流量在观察经脉线上能量代谢的运用
    2 研究思路分析
        2.1 经脉的选择
        2.2 选穴依据
        2.3 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特征指标
        2.4 论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命门为“阳气之根”
    3 研究结果讨论
        3.1 命门对督脉线上IRRTM的影响
        3.2 艾灸至阳穴督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表现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基于原发性痛经同脊髓节段不同经脉经穴热学特性的循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外成像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1.1 自然状态下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 的研究
    1.2 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
        1.2.1 在探讨针刺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方面:
        1.2.2 在探讨艾灸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方面:
        1.2.3 在探讨诱发循行轨迹产生的刺激方式的研究方面:
2 红外成像技术在腧穴研究中的应用
    2.1 生理状态下腧穴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研究
        2.1.1 穴位与非穴位的比较研究:
        2.1.2不同部位穴位的研究:
        2.1.3特定穴的研究:
        2.1.4 穴位红外辐射温度变化节律的研究:
    2.2 疾病状态下腧穴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研究
        2.2.1肺脏疾患:
        2.2.2 乳腺疾患:
        2.2.3 心脏疾患:
3 针刺对经穴红外热成像影响的研究
    3.1 留针时间长短的影响
    3.2 不同行针手法的影响
    3.3 四总穴的研究
    3.4 络穴的研究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4.1 疼痛类疾患
    4.2 痉挛类疾患
    4.3 瘫痪类疾患
5 讨论
    5.1 经脉与穴位的研究
    5.2 刺灸法效应的研究
    5.3 针灸临床疗效评价
6 总结与展望

(9)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针刺得气研究现状
        1 针刺得气相关古籍概述
        2 现代针刺得气研究现状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针刺研究现状
        1 腧穴和经络的红外热成像研究概况
        2 针刺效应的红外热成像研究概况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可行性分析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诊断或辅助诊断疾病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评估疗效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中医证候诊断
    4 红外热成像可反应腧穴和经络的状态
    5 红外热成像可反应针刺诱发的经穴相关现象
    6 讨论
    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研究一 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部分综合讨论
    1 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
    2 经穴体表温度作为得气客观指标的可行性
    3 得气强度与机体体温状态间的关系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的创新性
    4 下一步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1 《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
    附录2 安全性指标
    附录3 穴位温度记录表
    附录4 伦理审批
    附录5 国际注册
    附录6 R2.3.2版本统计软件
    附录7 中医辨证分型表
    附录8 病例筛选表
    附录9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10 试验室环境和试验用红外热像仪
    附录11 针刺前后红外图举列
    附录12 科技查新报告
    附录13 第一作者已录待发论文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

(10)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大鼠心包经穴位温度及NO、CaM含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同一条经脉上不同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研究情况
        1.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相关经脉不同穴位的反映
        2. 刺激同经不同穴位对相关脏腑的调节作用
        3. 同经不同穴与脏腑相关的动物实验研究
        4. 同经不同穴位功能主治差异的其他研究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红外热成像在针灸中的应用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原理
        2. 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研究情况
        3. 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的研究情况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5.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在皮肤中的研究进展
        1. NO及NOS在正常皮肤组织中的研究
        2. NO及NOS在病理状态下皮肤中的研究
        3. NO及NOS在皮肤损伤情况下的研究
        4. NO及NOS在紫外线照射后表皮细胞的研究情况
        5. NO及NOS在药物治疗皮肤类疾病作用的研究
        6. NO及NOS在经络理论中的研究
        7. NO及NOS在皮肤中的其他研究
        8.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心肌处于不同状态大鼠心包经穴位温度变化的对比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二 心肌处于不同状态大鼠相关穴位NO、CaM含量的对比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结语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人体体表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红外热像显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J]. 祝文婷,王雪,陈韵龙,刘雪勤,钟悦,陈贵珍,许云祥. 针灸临床杂志, 2021(06)
  • [2]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D]. 庞天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红外热图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王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易感冒人群红外热像图特征研究[D]. 雷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辨证及辨病中的应用现状概述[J]. 殷小兰,陈峭. 亚太传统医药, 2018(12)
  • [6]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D]. 黄炳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7]基于原发性痛经同脊髓节段不同经脉经穴热学特性的循证研究[D]. 杜潇怡. 河北医科大学, 2018(01)
  • [8]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J]. 杜潇怡,李艺,周小红,范玺胜,宋晓丹,孙立虹,佘延芬.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01)
  • [9]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D]. 赵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心肌处于不同状态的大鼠心包经穴位温度及NO、CaM含量的对比研究[D]. 张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人体十四经的红外热像显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