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li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论文文献综述)
班新林[1](2021)在《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运营里程占全世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高铁一个显着的特点是桥梁占线路里程的比例高,平均大于50%,部分线路高达90%,其中标准设计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又占桥梁里程的90%以上。标准简支梁桥的设计理论、建造模式及运营性能控制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之一,成为保障高速铁路线路高平顺性与高速列车长期平稳运行的关键控制环节。以32m简支箱梁为核心的我国高铁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已经发展成熟,但40m简支梁对我国长度约25m的动车组具有消振优势,并且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河流湖泊中桥梁下部基础造价较高等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工程应用需求大。40m简支箱梁代表了高速铁路标准简支梁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40m简支梁设计理论创新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速铁路4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为对象,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设计和静力学设计、容许应力法设计和极限强度理论设计、确定性分析和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可靠度分析,并且以实际工程应用目标打造一榀足尺试验梁,研究了系统的试验验证技术。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动力系数和桥面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移动荷载列模型研究40m简支梁的竖向自振频率设计限值,研究结果论证了40m简支梁的消振效应,基频设计限值采用规范下限值即可。虽然混凝土结构本身较大的线质量,决定了桥面加速度不控制高铁简支梁的刚度设计,本文针对较小线质量40m简支梁基频限值的分析,可以为轻型桥梁结构和轨道结构的发展提供借鉴。另外,以车体加速度为控制指标,采用车桥耦合动力仿真模型,研究了40m简支梁的挠跨比、残余徐变变形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根据是否为可调的工后变形,分别给出各自的研究原则,研究得到的挠跨比限值大于既有规范,不控制40m简支梁刚度设计。基于车体加速度随速度变化规律,采用运营速度给出单独考虑的残余徐变变形限值和墩台不均匀沉降限值,并给出工后变形变位的组合限值。(2)基于现行规范设计了一榀完全满足工程应用条件的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设计考虑了运营状态设计指标、施工工况下混凝土应力以及横框结构的钢筋应力和裂缝宽度,设计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梁预制质量良好,基于研发的试验平台和加载系统,验证了40m简支梁抗弯性能、抗扭性能、抗裂安全系数、开裂荷载、预应力度和强度安全系数,结果满足设计要求。针对受力复杂的锚固区,试验验证了预应力张拉工况下结构受力安全。(3)使用桁架模型分析40m简支梁抗弯极限承载力,并与国内外规范公式进行对比,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简支梁在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时,抗弯能力有5.9%~10.7%的富裕。提出了采用莫尔协调转角桁架模型、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固角软化桁架模型的抗剪设计方法,考虑了混凝土软化本构模型,以试验测试数据为分析起点,以试验梁配筋为基础,得到了抗剪钢筋的屈服顺序以及混凝土结构极限剪应力。采用转角软化桁架模型分析得到40m简支箱梁纯扭状态的破坏全过程,随着扭转角的增加,得到混凝土主压应变、剪力流区厚度发展规律和钢筋屈服顺序。研究表明40m简支梁抗扭延性比为15.8,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针对锚固区受力特征,基于拉压杆理论创立了三种腹板模型和两种底板模型,结果表明预应力筋的劈裂力不控制足尺试验梁端配筋设计。(4)考虑二期恒载引起的跨中挠度和二期恒载加载龄期的随机性,分别采用一次二阶矩法和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洛法计算残余徐变变形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增加二期恒载加载龄期可以有效控制残余徐变变形的发展。考虑截面抗弯刚度、线质量和阻尼比的随机性,研究了桥面加速度的可靠度;考虑轨道不平顺的高低幅值和残余徐变上拱幅值的随机性,研究了车体加速度的可靠度;加速度响应均符合极值I型分布规律。累积概率99%的加速度明显大于确定性计算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指标。
刘颖聪[2](2021)在《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程领域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工程项目多目标管理体系拓展到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的统筹管理,从而产生了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本文从工期、成本、质量、安全这四个管理目标出发,以取得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为研究宗旨,运用系统可靠性理论、遗传算法理论和多目标优化理论,构建了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基于Pareto排序适应度分配理论和遗传算法原理进行求解,并结合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对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构建了基于激励因素的工期-成本关系的函数模型。首先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考虑工程实际中,以合同工期为标准提前完工减少间接成本及延期完工增加间接成本,明确工程项目间接成本-工期之间存在折线型的关系曲线进行定量化分析。最后建立了间接成本的分段线性函数模型,从而建立了基于激励因素的工期-成本关系的函数模型。(2)基于系统可靠性理论分别构建了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量化体系。首先通过对单个工序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分别建立工期-质量的函数关系和安全-成本的函数关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估法进行工序质量、安全参数的估量和计算,刻画各个工序相应的质量、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可靠性理论进行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水平的量化,最终建立了工程项目质量、安全量化模型。(3)构建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在前两部分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以工期为决策变量,以工程项目整体效益最优为宗旨,建立由成本-工期关系函数、质量-工期关系函数、成本-安全关系函数综合而成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4)以实际工程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为例进行模型应用。通过整理该工程实例的相关参数,明确了该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目标,并构建了基于QD住宅项目16#住宅楼单位项目的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基于Pareto排序的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模型求解。模型求解思路简化为:假定安全目标不变,探讨工期-成本-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求解;假定质量目标不变,探讨工期-成本-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图形求解,最终将结果进行统一分析,根据工程项目实际需求取得了合理的最优解:工期合理缩减、成本合理减少、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分别有所提升。
马哲昊[3](2021)在《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高效建造、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是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也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运输、安装效率高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配式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历次震害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及连接部分始终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且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因此,针对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旨在发挥装配式建筑高效建造等优点的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优化结构的变形模式,使得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高耗能、低损伤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局部至整体,从构造、节点、框架、体系四个层面,系统地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造层面。提出了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受压屈曲后开缝截面位置的撕裂破坏,可实现塑性损伤控制;人工消能塑性铰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优异的延性和极限转动能力;采用卷边加劲槽型附加耗能钢板,可避免出现过早受压屈曲现象,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开缝形式和开缝宽度对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Open SEES模型中,采用Hysteretic本构模型的纤维梁单元模拟附加耗能钢板,零长度单元模拟机械铰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行为。(2)节点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附加耗能钢板中间开缝段位置,避免了节点核心区域的损伤,其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中部开缝段在往复拉、压过程中的严重屈曲及轻微撕裂;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相较于现浇RC框架节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30%以上,延性提高28%以上,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刚度退化速度较慢;卷边加劲的附加耗能钢板屈曲后仍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但过早屈曲易导致加载过程中出现两侧附加耗能钢板均处在受弯的状态,产生滑移,导致滞回曲线不饱满,降低耗能效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中,引入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截面屈服弯矩降低系数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γ近似取在0.75至0.85范围内时,可使得该框架节点最大限度发挥附加耗能钢板的耗能能力,并控制非耗能构件的塑性损伤;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框架节点的滞回行为,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框架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和框架-摇摆墙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实现预期的“完全梁铰”破坏机制,塑性损伤集中发生在各层梁端的人工消能塑性铰处、装配式柱脚的耗能钢片处以及摇摆墙与框架间的连梁处,而传统节点区域仅轻微损伤;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强;摇摆墙对采用现浇柱脚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装配式柱脚的试件则有较明显的提升;试件延性系数均大于4.0,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均超过1/25,极限位移角均超过1/20;试件刚度退化主要源于附加耗能钢板翼缘加劲卷边的屈曲和柱脚混凝土的累积损伤;加劲卷边的屈曲,使钢板进入受拉强化阶段前需要抵消受压的残余变形,而限位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附加耗能钢板的屈曲变形,减少滑移段范围,使滞回曲线更为饱满;采用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框架模型,在变形模式、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裂缝发展以及应变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计算效率显着提升。(4)体系层面。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动力时程分析以及增量动力分析等方法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显着提高了框架结构的中、后期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及延性均有较大提升,增加摇摆墙后,延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层间变形更为均匀,可充分地发挥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耗能特性,显着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48.5%;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减少47.7%;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构造,损伤变形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处,梁、柱等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相较于RC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着提高。
刘聪[4](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符越[5](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周健[6](2020)在《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性能及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作为中高层建筑的首选结构体系,在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得到大力推广。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由于连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得到了建筑业界的广泛关注,但针对该结构体系的设计理论仍不成熟,特别是这种新型连接的受力机理以及体系整体的抗震性能,仍需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为此,本文针对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设计关键问题开展系列研究工作,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连接环筋的锚固性能、结构构件及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并揭示连接的受力机理,提出环筋扣合连接设计方法、剪力墙特征承载力及位移计算方法、结构体系计算分析方法。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环筋扣合连接锚固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开展环筋扣合连接锚固性能试验,获得了不同因素对环筋锚固性能的影响。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典型破坏模式的受力过程,揭示了连接受力机理,研究表明该连接形式传力路径清晰,安全可靠。基于连接受力机理提出了一种考虑环筋粘结锚固作用和插筋销栓作用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可准确地预测连接的承载力;基于可靠度分析了环筋扣合连接中环筋锚固长度要求并提出了设计建议,为该连接方式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2)环筋扣合竖向连接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将环筋扣合连接应用于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竖向连接,通过拟静力试验及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设计因素对装配式剪力墙连接区域力学性能和构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连接可实现荷载的传递且安全可靠,分析结果为该体系中剪力墙构件的承载力和位移变形计算方法提供了基础数据。(3)环筋扣合水平连接对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将环筋扣合连接方式应用于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边缘约束构件的连接,设计并制作了环筋扣合连接边缘约束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开展了拟静力试验研究结构中竖向连接接缝的力学性能和对抗震性能的影响,验证了连接锚固性能设计建议的正确性;并提出一种基于环筋扣合连接型钢增强的边缘约束构件连接方法;基于连接区域受力机理给出了不同连接方法边缘约束区域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及设计参数取值。(4)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剪力墙及整体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基于剪力墙正截面弯矩曲率理论和环筋扣合连接区域混凝土的约束条件,并通过试验研究对塑性铰区域高度进行修正,得到了考虑连接区域混凝土约束条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及设计参数取值;以集中塑性铰模型为基础,考虑纵向钢筋粘结滑移和墙体剪切变形的位移贡献量,同时修正了翼墙对等效塑性区域高度的影响系数,得到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位移变形计算公式及设计参数取值;通过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和结构动力特性研究,验证了该装配式结构体系的整体力学性能基本等同于整体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可以按照整体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基本假设进行建模和设计计算分析的结论。
吴成龙[7](2020)在《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并已成为了当今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节点作为装配式钢—混组合结构体系中的受力核心部位,有必要对其力学性能及其实用设计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一种新型的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简称“模块化组合节点”,Modular Prefabricated Steel Reinforcement Concrete Column-Steel Beam Composite Joints,MPCJ)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3个边节点和3个中节点进行了拟静力试验研究,试验参数包括梁端连接方式(栓焊混合连接、焊接连接及螺栓连接)、梁柱线刚度比及梁柱抗弯承载力比,研究了不同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节点的性能退化、延性变形和耗能性能等抗震特性。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均较为饱满,耗能能力强,刚度和承载力的退化性能较为稳定,模块化组合节点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2)在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无量纲化处理和数值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刚度退化的三线型恢复力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双参数的非线性地震损伤模型,并得到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恢复力模型能够充分反映骨架曲线的加载、卸载、再加载刚度的退化规律,为模块化组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建立的地震损伤模型能正确反映模块化组合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情况并作出客观评价,为模块化组合结构的抗震设计、震后损伤评估与修复加固奠定了基础。(3)通过ABAQUS分别建立了与试验节点模型相应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明确了节点试件的主要应力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轴压比、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节点模块内部方钢管的宽厚比、柱端连接螺栓边距和孔径、节点盖板厚度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轴压比在小于0.45时,节点承载力和变形随轴压比的增大有所提高,但增幅在5%以内;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的增加可有效改善节点试件的承载能力及耐腐蚀和耐火性能;节点模块内部方钢管的宽厚比对节点的峰值荷载和方钢管(节点模块)的剪切变形和整体稳定性能影响明显;柱端连接螺栓边距的减小有利于改善节点模块的变形性能,孔径的增大有利于现场构件的快速装配,但两者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甚微;节点盖板厚度的增大可有效提高节点的承载能力,但增加了节点模块内部的剪切变形。(4)为了便于该新型节点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与应用,总结了全文的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节点的受力情况和抗剪机理,推导了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节点抵抗水平剪力主要由“钢板剪力墙”机构和“T型钢框架”机构两部分组成;根据推导公式计算的理论值与试验值基本一致,验证了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给出了与模块化组合节点设计相关的构造措施建议。
李娜[8](2020)在《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Reinforced Concrete Old Industrial Plant,各标题中简称RCOIP)改造项目作为延续建筑使用寿命一种重要举措,主体结构改造加固是结构自身利用、新旧元素融合、空间功能升级的综合实践,对其功能重塑起关键作用。施工中受到原有结构构件约束、设计局限、建造技术限制,亦存在人为因素和外部环境等风险因素的影响,而风险因素的影响又是复杂且相互影响的,即风险耦合。目前,以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结构的改造加固施工过程为研究对象的风险研究,较少考虑旧工业厂房自身结构特性和风险耦合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研究方法具有主观性较大,可操作性不强的弊端。鉴于此,从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结构的改造加固施工风险产生的原因出发,包括设计方案、结构特征、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五个方面,结合宝鸡市某U型厂房改造加固项目,提出一种考虑耦合效应的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风险分析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和风险耦合理论,阐明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相关基础理论,在课题组及本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取4个城市的8个典型案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对其主体结构的改造加固分析研究,针对4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其次,建立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指标体系。根据文献研究、相关标准及调研分析,加之剖析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特性,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筛选出包含5个潜变量及25个测量变量的风险评价指标,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SEM)分析结果,最终确立5个潜变量及22个测量变量的风险耦合指标,并对其进行辨析。然后,构建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模型。借鉴风险耦合导致安全事故的形成机理,采用Vensim软件对风险耦合关系定性分析,建立复杂系统中各风险耦合关系;利用耦合度测度修正模型对改造加风险耦合复杂系统定量分析,测算风险因素和子系统两个层级耦合值。最后,运用解耦原理,提出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控制策略,以宝鸡市某U型厂房主体结构的改造工程加固项目为案例,提出风险耦合前、耦合中、耦合后三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论证该策略的有效性。本文建立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主体结构的风险耦合分析模型,不仅凸显了旧厂房自身结构特性,还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和子系统的耦合作用,以期为此类项目的改造加固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指导。
曲胜涛[9](2020)在《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各类建构筑物中占绝大多数。伴随着结构服役时间的增加,结构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加固进行研究。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以及规范标准出发,阐述了检测鉴定的基本内容,对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较为具体的介绍了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钢筋的检测、结构的变形及结构裂缝的检测鉴定手段,对结构的可靠性鉴定方法进行了说明。具体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加固目的、加固的特点及加固原则,简单介绍了维修加固的程序、基本原理。对有缺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是减少安全事故、提升结构承载力、延长结构寿命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对新旧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效应进行了分析,对受损结构的工作程序、计算的基本假定进行了阐述,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维修加固方法,重点介绍了混凝土置换加固法的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本文运用混凝土置换加固方法对某工程进行了检测鉴定,给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明显提升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后续工程的运用提高借鉴。通过工程实例的检验,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检测、鉴定、安全性评价及加固技术的研究更加深入,文末得出了相关结论,并对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供相关人员参考。
齐超[10](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入逐年增大,建筑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就要加快从劳动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然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管理环节,目前以人工为主的管理手段很难适应先进的施工管理要求,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现有管理信息系统大都针对某类特定分项完成简单的日常工作,缺乏辅助决策等集成功能,且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不强,各系统之间不能有效衔接。造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旨在解决系统适用范围小、数据共享难、协同性不强等问题,为建筑企业减少人员和时间上的投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本文针对某油田公司实际需求,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管理各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基于MVC技术开发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从决策算法优化、设计方案优化、BIM技术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分析,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解决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功能的多维度决策问题,提出了解决混合测度决策问题的优势度决策法,给出一组优势相关的定义对优势度求取方法进行改进,对其互补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对改进方法的排序向量、优势向量、比较向量的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表明了改进方法的计算量小、精确性高、通用性好,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其有效性,实现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算法优化。2.从实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的协调性出发,对相同造价情况下的未增加控制措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与分别增加防屈曲支持措施和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减震抗震性能对比,对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和倒塌安全储备系数进行分析,研究了抗倒塌设计参数与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进而总结归纳出最强抗倒塌能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完成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优化。3.基于MVC框架,通过系统的可行性和使用需求分析,利用UML建模设计划分出工程造价信息、模板、投标报价、成本估算、项目管理、系统维护等六个功能模块。将B/S三层架构模式应用于系统设计和数据库建立,对相应系统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4.采用BIM技术模拟实际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重点从施工现场造价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施工中的挤压和碰撞及施工现场材料布局、潜在危险源,提出了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发现施工中的应力损伤,为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展奠定了基础。
二、Reli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li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铁路标准简支梁发展 |
1.3 铁路标准简支梁动力设计参数 |
1.3.1 铁路桥梁动力学研究方法 |
1.3.2 动力设计参数 |
1.4 高速铁路32m简支箱梁结构设计 |
1.4.1 设计指标 |
1.4.2 高速铁路32m简支梁设计 |
1.5 铁路桥梁基于可靠度的设计研究 |
1.6 高速铁路40m简支箱梁研究意义 |
1.7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研究 |
2.1 车桥消振理论 |
2.2 跨度32m、40m简支梁动力响应规律对比 |
2.3 基于动力系数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
2.4 基于桥面加速度的竖向自振频率限值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车体加速度的变形变位设计限值研究 |
3.1 车桥耦合计算理论 |
3.2 基于列车运行舒适度的变形变位分析原则 |
3.2.1 挠跨比计算原则 |
3.2.2 残余徐变变形计算原则 |
3.2.3 墩台不均匀沉降计算原则 |
3.3 挠跨比限值 |
3.4 残余徐变变形限值 |
3.5 不均匀沉降限值 |
3.6 工后变形变位组合限值 |
3.7 车体加速度峰值规律 |
3.8 本章小结 |
4 足尺试验梁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结构设计 |
4.3 结构计算 |
4.3.1 运营阶段设计计算 |
4.3.2 预应力工况实体有限元计算 |
4.3.3 横框配筋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足尺试验梁试验 |
5.1 试验梁预制 |
5.2 试验加载系统 |
5.2.1 台座系统 |
5.2.2 七点加载模式 |
5.2.3 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 |
5.3 整体受力性能测试 |
5.3.1 设计荷载测试 |
5.3.2 偏载试验 |
5.3.3 抗裂安全性能测试 |
5.3.4 预应力度及强度安全性能测试 |
5.4 终张拉梁端应力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桁架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
6.1 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分析理论 |
6.2 抗弯承载力分析 |
6.2.1 桁架模型 |
6.2.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
6.3 抗剪承载力分析 |
6.3.1 整体抗剪承载力 |
6.3.2 基于弥散应力单元的抗剪承载力计算 |
6.4 抗扭承载力分析 |
6.4.1 转角软化桁架模型 |
6.4.2 基于规范的承载力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7 锚固区受力分析及配筋验算 |
7.1 简支梁D区设计理论 |
7.2 AASHTO规范计算 |
7.2.1 锚固力效应计算 |
7.2.2 腹板配筋验算 |
7.2.3 底板配筋验算 |
7.3 拉压杆模型计算 |
7.3.1 腹板配筋验算 |
7.3.2 底板配筋验算 |
7.4 本章小结 |
8 徐变可靠度和车桥动力可靠度研究 |
8.1 时变可靠度理论 |
8.2 动力可靠度理论 |
8.2.1 首次超越失效机制 |
8.2.2 极值分布 |
8.3 可靠度计算方法 |
8.3.1 一次二阶矩法(FOSM法) |
8.3.2 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 |
8.3.3 拉丁超立方抽样(Latin hypercube sampling,LHS) |
8.4 残余徐变变形可靠度分析 |
8.4.1 40m简支箱梁残余徐变变形设计计算 |
8.4.2 徐变时变分析模型 |
8.4.3 一次二阶矩法可靠度分析 |
8.4.4 基于拉丁超立方的蒙特卡洛法可靠度分析 |
8.5 桥面竖向加速度可靠度分析 |
8.5.1 基本工况 |
8.5.2 基于可靠度的桥面加速度计算 |
8.5.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8.6 车体竖向加速度随机性分析 |
8.6.1 基本工况 |
8.6.2 基于可靠度的加速度计算 |
8.6.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程项目多目标优化 |
1.2.2 多目标模型求解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程项目多目标管理 |
2.1.1 工程项目施工工期管理 |
2.1.2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
2.1.3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 |
2.1.4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
2.2 系统可靠性理论 |
2.2.1 系统可靠性概念 |
2.2.2 系统可靠性模型分类 |
2.2.3 系统可靠性进行质量、安全量化的可行性分析 |
2.3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3.1 多目标优化的基本理论 |
2.3.2 多目标问题求解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3.1 基本假设 |
3.2 成本-工期关系模型 |
3.2.1 成本-工期关系分析 |
3.2.2 成本-工期关系模型的建立 |
3.3 质量-工期关系模型 |
3.3.1 质量-工期关系分析 |
3.3.2 质量-工期关系模型的建立 |
3.4 质量-成本关系模型 |
3.4.1 质量-成本关系分析 |
3.4.2 质量-成本关系模型的建立 |
3.5 安全-成本关系模型 |
3.5.1 安全-成本关系分析 |
3.5.2 安全-成本关系模型的建立 |
3.6 质量目标量化方法 |
3.6.1 质量影响因素的选取 |
3.6.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3.6.3 工序质量目标参数评价与计算 |
3.7 安全目标量化方法 |
3.7.1 安全影响因素的选取 |
3.7.2 工序安全目标参数评价与计算 |
3.8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和求解思路 |
3.8.1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构建 |
3.8.2 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思路 |
3.9 本章小结 |
4 工程项目实例各目标的确定 |
4.1 项目简介 |
4.2 工期目标分析 |
4.3 成本目标分析 |
4.4 质量目标分析 |
4.4.1 质量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4.4.2 各工序单元质量参数的收集与计算 |
4.4.3 质量目标的确定 |
4.5 安全目标分析 |
4.5.1 安全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 |
4.5.2 各工序单元安全参数的收集与计算 |
4.5.3 安全目标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5 工程项目实例多目标优化研究 |
5.1 优化模型的建立 |
5.1.1 相关参数的确定 |
5.1.2 优化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5.2.1 模型求解算法思路 |
5.2.2 工期-成本-质量多目标求解 |
5.2.3 工期-成本-安全多目标求解 |
5.2.4 优化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多目标优化问题MATLAB源代码 |
附录2 调查问卷样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
1.2.2 塑性铰转移构造 |
1.2.3 框架-摇摆墙结构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消能塑性铰(ADPH)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概况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 |
2.5.2 骨架曲线 |
2.5.3 耗能能力 |
2.5.4 刚度退化 |
2.5.5 延性 |
2.6 ADPH简化有限元模型 |
2.6.1 模型建立 |
2.6.2 模型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ADPH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框架节点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及假定 |
3.2.2 试件及制作 |
3.2.3 试件材料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3.4 试验现象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节点破坏特征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 |
3.5.2 骨架曲线 |
3.5.3 耗能能力 |
3.5.4 刚度退化 |
3.5.5 延性 |
3.5.6 纵筋应变 |
3.6 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3.6.1 理论推导原则及假定 |
3.6.2 屈服荷载及屈服转角 |
3.6.3 极限荷载及极限转角 |
3.6.4 理论推导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3.7 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模型建立 |
3.7.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3.7.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3.7.4 现象及破坏模式对比 |
3.7.5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
3.7.6 参数分析 |
3.8 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 |
3.8.1 模型建立 |
3.8.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3.8.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验证 |
3.9 小结 |
第四章 ADPH框架-摇摆墙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框架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构造与尺寸 |
4.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4.3 试验概况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4.1 KJ-1试验现象 |
4.4.2 KJ-2试验现象 |
4.4.3 RW-1试验现象 |
4.4.4 RW-2试验现象 |
4.4.5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刚度退化 |
4.5.6 应变分析 |
4.6 框架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4.6.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4.6.4 破坏现象对比 |
4.6.5 滞回曲线对比 |
4.7 框架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4.7.1 简化数值模型 |
4.7.2 模拟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5.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5.3.1 静力分析方法 |
5.3.2 承载能力与延性 |
5.3.3 变形模式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地震波选取 |
5.4.2 结构屈服机制及破坏模式 |
5.4.3 层间位移角响应对比 |
5.4.4 构件损伤比较 |
5.5 易损性分析 |
5.5.1 结构性态点定义 |
5.5.2 IDA分析 |
5.5.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5.4 结构易损性曲线 |
5.6 小结 |
第六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方法探讨 |
6.1 引言 |
6.2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强度设计 |
6.3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水平作用下的连续化解答 |
6.4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建议 |
6.4.1 基本规定 |
6.4.2 计算要点 |
6.4.3 构造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对象 |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
2.2.1 外围护要素 |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
2.4 解决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
3.1.1 大空间概念 |
3.1.2 构件组合 |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
3.2.3 分级装配 |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空间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
4.1.1 混凝土工程 |
4.1.2 模板工程 |
4.1.3 钢筋工程 |
4.1.4 脚手架工程 |
4.2 层次分析法(AHP) |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一致性检验 |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模原则 |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
6.1.1 遗传算法 |
6.1.2 蚁群算法 |
6.1.3 退火算法 |
6.1.4 粒子群算法 |
6.2 问题表述 |
6.3 解决方法 |
6.3.1 路线图 |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
6.4 解决问题 |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
7.1 竖向转运 |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
7.3 解决方法 |
7.3.1 路线图 |
7.3.2 萤火虫算法 |
7.4 条件预设 |
7.5 解决问题 |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
8.1 研究成果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表格目录 |
后记 |
作者简介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6)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性能及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应用 |
1.2.2 国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及应用 |
1.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连接节点研究 |
1.3.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研究 |
1.3.3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组合构件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1.3.4 技术规程和行业规范 |
1.4 目前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对象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环筋扣合连接锚固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设计与制作 |
2.2.3 材性试验 |
2.2.4 试验方法 |
2.2.5 测量装置 |
2.3 试验现象及分析 |
2.3.1 典型破坏模式 |
2.3.2 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 |
2.3.3 锚固性能分析 |
2.4 主要设计参数对锚固性能影响 |
2.4.1 环筋扣合高度 |
2.4.2 混凝土强度等级 |
2.4.3 横向插筋直径规格 |
2.4.4 环筋单元扣合位置 |
2.4.5 环筋直径规格 |
2.4.6 横向插筋数量 |
2.4.7 直筋锚固连接 |
2.4.8 L筋锚固连接 |
2.4.9 环筋连接中无横向插筋 |
2.4.10 纯环筋锚固连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筋扣合连接受力机理及设计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值模型建立 |
3.2.1 几何模型 |
3.2.2 材料本构关系 |
3.2.3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3.3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 |
3.4 典型破坏模式算例分析 |
3.4.1 环筋拔出破坏模式 |
3.4.2 环筋断裂破坏模式 |
3.5 环筋扣合连接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1 分析方案 |
3.5.2 结果分析 |
3.5.3 承载力模型提出 |
3.5.4 承载力模型建立 |
3.6 环筋扣合连接性能可靠度分析 |
3.6.1 极限状态方程 |
3.6.2 影响因素不确定性统计 |
3.6.3 锚固长度可靠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筋扣合竖向连接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目的 |
4.2.2 试验设计与制作 |
4.2.3 材料试验 |
4.2.4 试验方法及加载制度 |
4.2.5 测量装置 |
4.3 试验现象 |
4.3.1 整体现浇直筋贯通连接剪力墙试件 |
4.3.2 预制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剪力墙试件 |
4.3.3 预制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箍筋扣合单元加密剪力墙试件 |
4.4 滞回性能分析 |
4.4.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4.4.2 承载能力 |
4.4.3 刚度退化 |
4.4.4 延性性能 |
4.4.5 耗能能力 |
4.5 混凝土剪力墙试件数值模拟 |
4.5.1 数值模型创建 |
4.5.2 数值模型验证 |
4.5.3 设计因素对连接力学性能和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筋扣合水平连接对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设计与制作 |
5.2.3 材性试验 |
5.2.4 试验方法及加载制度 |
5.2.5 加载及测量装置 |
5.3 试验现象 |
5.3.1 整体现浇直筋连接边缘约束剪力墙 |
5.3.2 预制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边缘约束剪力墙 |
5.3.3 预制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型钢边缘约束剪力墙 |
5.4 滞回性能分析 |
5.4.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5.4.2 承载能力 |
5.4.3 刚度退化 |
5.4.4 延性性能 |
5.4.5 耗能能力 |
5.5 边缘约束区域承载力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剪力墙及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剪力墙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6.2.1 屈服状态 |
6.2.2 峰值状态 |
6.2.3 极限状态 |
6.2.4 结果分析 |
6.3 剪力墙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
6.3.1 弯曲变形模型 |
6.3.2 剪切变形模型 |
6.3.3 结果分析 |
6.4 结构体系设计分析方法 |
6.4.1 子结构模型抗震性能研究 |
6.4.2 结构体系动力特性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正交分析方案及数值模型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1.2.1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
1.2.2 预制装配式钢结构 |
1.3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相关课题研究概况 |
1.3.1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3.2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理论研究 |
1.3.3 预制装配式框架节点承载力设计方法 |
1.4 研究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选取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件制作 |
2.2.4 材料力学性能 |
2.3 加载方案 |
2.3.1 加载装置 |
2.3.2 加载制度 |
2.3.3 破坏准则 |
2.4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5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2.5.1 边节点试验现象 |
2.5.2 中节点试验现象 |
2.5.3 破坏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引言 |
3.2 梁端荷载—位移关系曲线 |
3.3 节点剪力—剪切变形关系曲线 |
3.4 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曲线 |
3.5 应变分析 |
3.5.1 钢材应变分析 |
3.5.2 钢筋应变分析 |
3.5.3 混凝土应变分析 |
3.5.4 节点模块应变分析 |
3.6 抗震性能分析 |
3.6.1 节点延性 |
3.6.2 耗能能力 |
3.6.3 强度退化性能 |
3.6.4 刚度退化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滞回模型 |
4.1 引言 |
4.2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概述 |
4.2.1 国外典型恢复力模型 |
4.2.2 国内钢混组合构件、节点恢复力模型 |
4.3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4.3.1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方法与基本假定 |
4.3.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模型 |
4.3.3 刚度退化规律分析 |
4.3.4 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
4.3.5 恢复力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4.4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地震损伤模型 |
4.4.1 损伤变量 |
4.4.2 典型地震损伤模型及适应性分析 |
4.4.3 试验结果的损伤量化 |
4.4.4 地震损伤模型的建立与有效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5.2.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
5.2.3 加载方式和边界条件 |
5.2.4 接触和连接处理 |
5.2.5 高强螺栓预紧力 |
5.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5.3.1 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5.3.2 滞回曲线对比分析 |
5.3.3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5.4 模块化组合节点应力分布 |
5.4.1 钢材应力 |
5.4.2 螺栓应力 |
5.4.3 混凝土应力 |
5.5 有限元参数分析 |
5.5.1 轴压比 |
5.5.2 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 |
5.5.3 节点模块内方钢管宽厚比 |
5.5.4 预制柱与节点模块间的连接螺栓 |
5.5.5 节点盖板厚度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块化组合节点承载力计算及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受力机理 |
6.2.1 模块化组合节点内力分析 |
6.2.2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剪机理分析 |
6.3 模块化组合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6.4 模块化组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 |
6.5 模块化组合节点的设计构造措施 |
6.5.1 钢材的构造措施 |
6.5.2 混凝土的构造措施 |
6.5.3 高强螺栓的构造措施 |
6.5.4 角焊缝的构造措施 |
6.5.5 加劲肋的构造措施 |
6.5.6 抗剪栓钉的构造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旧工业厂房改造加固风险研究现状 |
1.2.2 风险耦合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与实践调研 |
2.1 安全事故致因理论 |
2.2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耦合理论 |
2.2.1 改造加固风险耦合相关概念 |
2.2.2 改造加固风险耦合分类与特征 |
2.2.3 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机理 |
2.3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调研分析 |
2.3.1 主体结构保留现状 |
2.3.2 常用改造加固技术 |
2.3.3 存在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立RCOIP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指标体系 |
3.1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特性剖析 |
3.2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评价指标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2.2 评价指标初选 |
3.2.3 评价指标筛选 |
3.3 基于SEM的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指标确立 |
3.3.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
3.3.2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3.3.3 风险耦合指标辨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构建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模型 |
4.1 风险耦合模型甄选 |
4.2 基于耦合度测度修正模型的RCOIP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模型构建 |
4.2.1 风险耦合关系 |
4.2.2 功效函数 |
4.2.3 耦合度测度模型修正 |
4.3 RCOIP主体的改造加固风险耦合控制策略 |
4.3.1 风险耦合解耦原理 |
4.3.2 风险耦合解耦控制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5 实证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风险耦合度测量 |
5.2.1 样本数据获取 |
5.2.2 风险耦合关系 |
5.2.3 风险因素耦合度 |
5.2.4 风险子系统耦合度 |
5.3 风险耦合解耦应对措施 |
5.3.1 耦合前的消阻解耦应对措施 |
5.3.2 耦合中的波动解耦应对措施 |
5.3.3 耦合后的积极解耦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I 调查问卷设计 |
附录Ⅱ 调研提纲 |
(9)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检测鉴定及加固研究现状 |
1.2.1 结构检测鉴定研究现状 |
1.2.2 结构加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鉴定 |
2.1 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 |
2.1.1 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分类 |
2.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方法选择 |
2.2 混凝土检测 |
2.2.1 检测混凝土强度 |
2.2.2 检测混凝土缺陷 |
2.2.3 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 |
2.3 钢筋检测 |
2.3.1 检测钢筋锈蚀程度 |
2.3.2 检测钢筋力学性能 |
2.3.3 检测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
2.4 检测混凝土结构裂缝 |
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维修加固研究 |
3.1 结构维修加固的目的、特点与原则 |
3.1.1 结构维修加固的目的、特点 |
3.1.2 结构维修加固的原则 |
3.2 结构维修加固工作程序 |
3.3 结构维修加固的基本原理 |
3.3.1 维修加固结构的受力性能及共同工作问题 |
3.3.2 计算分析的基本假定 |
3.4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
3.4.1 外包钢加固法 |
3.4.2 加大截面法 |
3.4.3 外部粘钢加固法 |
3.4.4 混凝土置换加固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高层结构改造项目工程检测 |
4.1 工程概况 |
4.2 检测与鉴定的目的、范围及内容 |
4.2.1 鉴定目的、范围 |
4.2.2 检测评定的主要依据 |
4.2.3 墙柱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
4.2.4 检测后承载力计算 |
4.2.5 钢筋、保护层及裂缝检测 |
4.3 检测评定结论及建议 |
4.4 检测结论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某高层结构验算分析及加固处理 |
5.1 结构构件安全性验算分析 |
5.1.1 建立模型 |
5.1.2 结构计算基本参数及材料强度 |
5.1.3 结构回顶支撑架验算 |
5.2 结构加固处理方案 |
5.2.1 维修加固主要材料及分段返工置换流程 |
5.2.2 新旧构件的连接 |
5.2.3 置换混凝土、植筋 |
5.2.4 临时钢结构卸荷支撑制作、安装、拆除 |
5.3 加固后承载力及变形验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
1.2.2 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 |
1.2.3 BIM技术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决策算法改进 |
2.1 引言 |
2.2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概述及算法问题提出 |
2.3 优势度的求取 |
2.4 排序方法分析 |
2.4.1 基于排序向量的排序方法 |
2.4.2 基于优势向量的排序方法 |
2.4.3 基于比较向量的排序方法 |
2.5 排序方法的本质研究及改进 |
2.6 算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减震装置与隔震装置及其原理 |
3.2.1 防屈曲支撑及其减震原理 |
3.2.2 叠层橡胶支座及其隔震原理 |
3.3 基于相同造价下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优化 |
3.3.1 相同造价的概念及传统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设计 |
3.3.2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
3.3.3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 |
3.3.4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震设计及验证 |
3.4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 |
3.4.1 OpenSees程序模块及其模型需求信息 |
3.4.2 基于OpenSees的结构模型 |
3.5 相同造价下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IDA曲线 |
3.5.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 |
3.5.2 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确定 |
3.5.3 结构损伤指标及倒塌判别准则的确定 |
3.5.4 增量动态分析及其曲线 |
3.6 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求取 |
3.6.1 易损性曲线的计算步骤 |
3.6.2 三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 |
3.7 考虑控制装置价格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
3.7.1 考虑价格变化的地震易损性曲线 |
3.7.2 考虑价格变化的倒塌安全储备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相同造价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
4.1 引言 |
4.2 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倒塌设计参数 |
4.2.1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整体抗侧刚度 |
4.2.2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最小刚重比 |
4.2.3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水平减震系数 |
4.3 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 |
4.3.1 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 |
4.3.2 隔震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设计方案优化 |
4.4 安全储备系数与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
4.4.1 安全储备系数与防屈曲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抗侧刚度间的关系 |
4.4.2 倒塌安全储备系数与防屈曲支撑框架建筑的最小刚重比间的关系 |
4.4.3 倒塌安全信备系数与隔震装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减震系数间的关系 |
4.4.4 最强抗倒塌能力的加控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设计方法 |
4.4.5 设计方法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BIM技术融合应用 |
5.1 引言 |
5.2 采用的主要技术 |
5.2.1 MVC框架 |
5.2.2 B/S结构 |
5.2.3 UML语言 |
5.3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 |
5.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5.3.2 系统需求分析及用户角色设计 |
5.3.3 业务模型建模 |
5.4 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 |
5.4.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
5.4.2 数据库的建立 |
5.5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融合 |
5.5.1 施工现场原料布局的管理 |
5.5.2 建筑危险源识别 |
5.5.3 施工现场入口秩序的管理 |
5.5.4 施工现场详细零件的管理 |
5.5.5 在项目完成阶段的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Reli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uring Construction(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预制40m简支箱梁设计理论研究[D]. 班新林.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面向安全管理的工程项目施工期多目标优化研究[D]. 刘颖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哲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4]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5]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6]装配式环筋扣合连接性能及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周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7]模块化预制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 吴成龙.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8]钢筋混凝土旧工业厂房主体改造加固的风险耦合研究[D]. 李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某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监测鉴定与加固应用研究[D]. 曲胜涛.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10]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造价管理及设计方案优化研究[D]. 齐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