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渐近线(论文文献综述)
孙红波,周远方,裴伟[1](2021)在《2021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解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中有关圆锥曲线与方程的试题,聚焦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等考查重点,强化"四基"、考查"四能",突出主干知识,重视解析几何的本质,全面考查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有效甄别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和几何直观素养.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解法分析,总结试题的解题规律,领悟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灵活运用,为今后的高考复习备考提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建议。
刘春龙[2](2021)在《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如何解决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缺点,使灰土材料得到物尽其用,始终是从事边坡加固、地基处理等岩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和研究重点。基于这一研究目标,论文致力于改性灰土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为灰土材料在地基处理等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基于化学和物理化学、晶体学、吸附理论、有机高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与岩土工程相结合,剖析了石灰固化土机理、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有机聚合物对碳化反应产物和火山灰反应水化产物的生物矿化模板作用、石灰碱性环境抗菌保存有机聚合物作用,构建了研发绿色环保、强度高、硬化时间短且韧性好的固化材料的思路。建立了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将该模型逐步扩展到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中,建立了方解石含量与灰土强度的关系。测定了灰土、偏高岭土灰土、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的宏细观力学特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回弹模量、塑性韧度和细观弹性模量)以及微观表征,剖析了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机理,并解决了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灰土的力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提出了石灰、CO2、偏高岭土(或黏土)、有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研发了强度高、硬化时间短、塑性韧度高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2)基于土的双曲线模型的定义,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推导出了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建立了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为参数的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将该模型扩展到参数为偏高岭土含量、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以及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通过相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3)从灰土材料和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分布特征(二维)入手,揭示了灰土的固化过程与石灰含量和水固比的关系,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力学机制与偏高岭土和石灰含量的关系;利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破坏模式、回弹模量和塑性韧度等相关试验和参数评价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力学特征。(4)利用表征技术,从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变化和细观弹性模量分布上,得出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善灰土材料的结构特征、化学反应进程和细观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土强度与方解石含量的预测模型;揭示了土的矿物成分及黏粒含量差异对碳化反应进程和强度影响的机制;统计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弹性模量,绘制了模量分布特征;结合强度试验和表征技术,从宏-细观力学特性上揭示偏高岭土改性灰土、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机理。
徐思迪[3](2021)在《民国时期(1912-1940)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才产生了大学入学数学考试的雏形。直到民国时期才有较为完善的考试制度。民国时期大学入学考试经历了自主招生(1912-1937)、统一招生(1938-1940)、监管命题(1941-1946)三个阶段,其研究集中在考试制度史、中学课程标准、国立大学入学招生环节三个方面,与数学试卷有关的仅有数学课程标准的研究。1912-1940年是民国大学入学考试从自主招生向统一招生的过渡,因此选择这段时间的大学入学数学试卷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和基于数字人文视阈下的定量统计的方法。笔者首先收集到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入学数学试卷共计100余套,并且梳理了民国时期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制度的演变历程。以壬戌学制颁布为节点,在壬戌学制颁布前、颁布后、统一招生时期中选择不同类型一流学校的试卷作为典型,这些试卷代表了当时大学招生考试对数学的要求。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情况、综合难度的变化。具体工作如下:(1)分析试卷的内容特点:首先对试卷的内容进行分类,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试题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运用当时使用的教科书对三个时期的试卷中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分析试卷的内容变化情况。(2)统一招生时期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对SEC、Achieve、Webb三种一致性分析范式进行对比。由于课程标准(1936)中没有知识深度三级水平,因此选择可靠性较强、应用价值广泛、多角度的Webb分析模式从知识广度、知识种类、知识平衡性三个维度分析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3)试卷的综合难度变化:以鲍建生的“综合难度系数模型”为基础,增加“是否含参”难度影响因素,用“综合程度”替代“知识含量”。为了改变原有的简单赋值,采用武小鹏的标度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难度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统一招生时期试卷的综合难度以及三个时期的难度变化情况。通过上述研究,在厘清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的难度变化、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的同时,丰富了民国时期大学入学数学试卷的研究。
王庆,周建伟[4](2021)在《有关直角双曲线的一些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在二次曲线上的研究中,发现直角双曲线可以由它的内接三角形的垂心生成,且用射影几何的方法比用平面几何方法处理更自然、条理更清楚.在此基础上,用射影几何的方法得到一些直角双曲线的性质,给出了直角双曲线的其它生成方法.
杨斯佳[5](2021)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变式教学被许多一线教育者运用于教学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但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很难良好发展下去,这项实践该如何上升为理论?在西方教育学中,以Marton教授为首提出的“变异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等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顾泠沅教授结合中国特色教学将“变式教学”分类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并引进了“潜在距离”的概念。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研究以“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采取“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来进行“变式教学”。为“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新的范本,同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怎么做”,“效果如何”,具体问题如下:1、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2、脚手架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3、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变式教学如何设计?4、变式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变式教学”,领会“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重组,形成专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共设计六个研究课例,并实施教学,隶属于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三个单元。课堂反馈良好。本次研究是在上海市一所市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开展,针对学习兴趣等情感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变式教学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成绩方面,则是通过变式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进行考察。同时也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实验组的班级选择了两位同学定期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学习状态以及追踪学习成绩。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以及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指导下,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变式”教学,在“概念性变式”中要构建合适的变异空间,在“过程性变式”中铺设适当的潜在距离。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三个教学策略:单元整体化策略,内容专题化策略和过程阶梯化策略。2、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变式教学后有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分析,实验组的成绩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的;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学习兴趣和信心有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着性提高。所以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蔡东山,张佳淳,秦语真[6](2021)在《从椭圆到双曲线:基于数学史的类比教学》文中提出1.引言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知识点众多;另一方面,教师鲜少说明三类圆锥曲线的由来.随着教学的思考与研究的深入,截面定义越来越受到重视,既作为对知识之源的追溯,也是解答许多问题的重要工具.已有研究发现不少立体几何试题以圆锥为背景,要求学生判断平面截圆锥所得截面曲线的形状.与之相关的平面截圆锥模型均在沪教版与人教版教科书中出现,人教版教科书还包括椭圆旦德林双球模型.然而,高二学生还没有系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难以理解模型的原理,所以相关模型更适合作为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材料.同时,高三圆锥曲线复习课还可以借助旦德林双球模型等数学史材料综合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函数、方程、极限等内容,强化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培养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
刘思佳[7](2021)在《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平面解析几何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平面解析几何高考试题结构与内容的变化,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高考数学试题在平面解析几何的考查结构上是怎样发展的?2.我国高考数学试题在平面解析几何的考查内容上是怎样发展的?3.我国高考数学试题在平面解析几何部分的发展对教师教学有何种启示?我们的主要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的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每年考查3-5道题,即2-4道客观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试题题量占总题量的比值在13.6%-22.7%之间变化,分值占卷面总分值的比重在14.7%-21.3%之间波动。2.平面解析几何选择题更加注重对圆锥曲线方程知识的考查,难度逐渐加大。1978-1999年、2000-2010年、2011-2020年选择题对圆锥曲线方程的考查分别占40.8%、31.8%、68.7%。此外,选择题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与认知水平三个因素上,难度也稳定上升。3.平面解析几何填空题逐渐注重对线性规划问题的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因素难度呈递减状态。2011-2020年,直线方程中线性规划问题成为填空题中的热点问题,考查了 54.6%。知识的综合运用因素三个时期难度呈现出递减的状态。4.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注重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考查,难度变化不大。纵观三个时期,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都重视对圆锥曲线综合问题的考查,从难度来看,解答题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知识点综合运用以及认知水平四个因素上的综合难度都呈现小幅度上升的趋势。5.平面解析几何试题不同时期的综合难度逐渐提高。试题对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认知水平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平面解析几何试题情境设置较为单一。通过对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研究,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现状,我们建议教师重视平面解析几何基本知识的教学;重视平面解析几何与其他知识的综合;重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王淼生,黄勇[8](2021)在《解决离心率试题的四重境界——以一道质检试题为例》文中提出离心率的大小决定圆锥曲线的类型,因此离心率是圆锥曲线的核心概念,也是考查的热点、重点与难点.求解离心率一般分为纯代数解法(坐标运算)、纯三角解法(焦点三角形结合正弦定理实施转化)、二级结论法(借助相关结论)、解析方法(将代数运算、平面几何性质与圆锥曲线定义深度融合)等四重境界.
卢凯瑞[9](2020)在《基于GeoGebra可视化教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以圆锥曲线单元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受到关注,在国家2010年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从而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对于教师在课堂中信息化工具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GeoGebra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信息化教学工具,它集合了几何、代数、表格、绘图、统计和微积分等等工具模块,它的交互性强、界面简洁、素材免费、操作简单易学,适合数学课堂可视化教学,为学生体验数学,感知数学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支持。本文第二章中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GeoGebra数学教育的研究现状,对GeoGebra的界面和功能特点、和几何画板相比的优势做了详细的介绍,以认知发展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表征、契合经验之塔理论为基础理论,设计可视化的数学实验课件。第三章详细介绍了以中职数学课堂为背景的GeoGebra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的实施原则、教学设计具体教学策略。本文利用GeoGebra教学软件以圆锥曲线单元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实验研究,在实验前期,通过使用访谈法和调查问卷对本校数学教师在圆锥曲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对使用GeoGebra教学的看法进行深入了解,使用调查问卷对被测学生进行学习风格的测试,为后面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在实验中期,筛选出两个无显着差异的班级,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在教学中使用GeoGebra软件进行教学,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在教学中对相同的内容使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第五章中笔者基于GeoGebra以圆锥曲线为例,给出详细的教学案例分析和习题案例分析。在实验后期,从不同维度出发,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对比、前后测成绩、问卷调查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使用GeoGebra可视化教学能够对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教师信息化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曾辛金[10](2020)在《突出理性思维 落实核心素养(下)—–2020年全国新旧课标卷命题特点与试题简析》文中研究说明二、2020年全国高考数学新旧课标卷试题简析2020年高考数学旧课标卷的基础性内容与主干知识包括必考内容的集合、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算法、平面向量、线性规划、计数原理(理科)、三角、数列、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解析几何、函数与导数等,还包括选考内容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等,这些基础性内容和主干知识在试题中得到全面覆盖.
二、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渐近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渐近线(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解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典例剖析 |
1. 根植教材,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与标准方程 |
(1)圆锥曲线的定义. |
(2)圆锥曲线的基本量. |
(3)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
2. 强化基础,考查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
(1)对称性问题. |
(2)离心率问题. |
(3)渐近线问题. |
3. 重视本质,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的问题 |
(1)距离问题. |
(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 |
(3)定点与定值问题. |
(4)范围与最值问题. |
4. 关注融合,考查圆锥曲线与其他知识的结合 |
(1)与解三角形知识结合. |
(2)与数列知识结合. |
(3)与平面向量知识结合. |
二、解法赏析 |
1. 典型通性、通法例析 |
(1)直译法. |
(2)设而不求法. |
(1)合理设点,简化运算. |
(2)恰当设线,优化运算. |
2. 经典数学背景例析 |
(1)四点共圆. |
(2)阿基米德三角形. |
(3)彭赛列闭合定理. |
三、复习备考建议 |
1.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强化运算求解能力 |
2. 深化概念,理解本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
3. 重视图形,数形结合,发展直观想象素养 |
4. 善于反思,归纳总结,不断优化解题策略 |
(2)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加固土 |
1.2.2 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 |
1.2.3 火山灰反应 |
1.2.4 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相互作用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2 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方案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仪器和方法 |
2.3 灰土材料试验结果分析 |
2.3.1 粉质粘土基灰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 |
2.3.2 高岭土基灰土力学特性 |
2.4 灰土强度差异及表征分析 |
2.4.1 灰土材料强度的比较 |
2.4.2 灰土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案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偏高岭土改性粉粘土基灰土 |
3.3.2 偏高岭土改性高岭土基灰土 |
3.4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3.4.1 灰土和偏高岭土灰土的破坏模式 |
3.4.2 偏高岭土对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3.4.3 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样制备以及试验方法 |
4.2.1 有机聚合物分子结构 |
4.2.2 有机聚合物的浓度和制备方法 |
4.2.3 试验方案 |
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有机聚合物改性粉质粘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2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抗折强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
4.3.3 有机聚合物改性高岭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4 高岭土基-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循环加-卸载试验 |
4.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4.4.1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4.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应力-应变模型 |
5.1 引言 |
5.2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2.1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2.2 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3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3.1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3.2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4.1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改性灰土细观力学特性及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纳米压痕技术原理及试验参数设置 |
6.2.1 纳米压痕技术 |
6.2.2 试样制备与参数设置 |
6.3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力学特征 |
6.3.1 灰土材料细观力学的试验研究 |
6.3.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 |
6.3.3 黄原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4 瓜尔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5 海藻酸钠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6 糯米浆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4 有机聚合物、高岭土改性灰土材料强度的机理 |
6.4.1 灰土材料的固化机理分析 |
6.4.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机理分析 |
6.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活动 |
在校期间获得主要奖励 |
(3)民国时期(1912-1940)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以考试制度史为对象的研究 |
2.2 以课程标准为对象的研究 |
2.3 以民国国立大学入学招生考试为对象的研究 |
3 壬戌学制颁布前试题分析(1912-1922) |
3.1 分期原因 |
3.2 学制变迁 |
3.3 课程标准 |
3.4 考试制度以及考试范围 |
3.5 典型试题分析 |
3.5.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数学试卷举例 |
3.5.2 试卷特点 |
3.5.3 各分支学科试题分析 |
4 壬戌学制颁布后试题分析(1923-1937) |
4.1 学制变迁 |
4.2 课程标准演变过程 |
4.2.1 课程纲要时期(1922-1927) |
4.2.2 课程标准时期(1928-1937) |
4.3 考试制度与范围 |
4.4 典型试题举例 |
4.4.1 试卷特点 |
4.4.2 各分支学科试题分析 |
5 统一招生时期试题分析(1937-1940) |
5.1 课程标准 |
5.2 制度、考试范围 |
5.3 典型试卷举例 |
5.3.1 甲组(第二组) |
5.3.2 乙组(第一组)试题举例分析 |
5.3.3 丙组(第三组)试题 |
6 基于数字人文视阈下的定量分析 |
6.1 一致性分析 |
6.2 韦伯一致性分析范式 |
6.2.1 韦伯一致性分析基本框架 |
6.2.2 本土化改造 |
6.2.3 编码方法及资料整理的方法 |
6.2.4 试卷编码过程说明 |
6.2.5 统计资料整理的过程 |
6.2.6 一致性统计整体分析 |
6.2.7 结论 |
6.3 综合难度系数模型定量分析 |
6.3.1 基于AHP的权重计算方法 |
6.3.2 各因素的权重系数计算 |
6.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6.3.4 统一招生时期综合难度系数分析 |
6.4 综合难度系数比较 |
6.4.1 数据收集 |
6.4.2 不同难度因素比较 |
6.4.3 综合难度差异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壬戌学制前1912-1922 年典型试卷 |
附录2 壬戌学制颁布后1923-1937 年典型试卷 |
附录3 统一招生时期试卷(第二组) |
附录4 《高级中学正式课程标准》内容 |
附录5 《高级中学普通科算学暂行课程标准》内容 |
附录6 《高级中学算学课程标准》内容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4)有关直角双曲线的一些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主要结果与证明 |
3 结 论 |
(5)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变式 |
2.1.2 变异理论 |
2.1.3 脚手架理论 |
2.1.4 变式教学 |
2.1.5 单元教学设计 |
2.2 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
2.4.2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
2.5 变式教学的原则 |
2.5.1 整体性原则 |
2.5.2 目标导向原则 |
2.5.3 暴露过程原则 |
2.6 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 |
2.6.1 单元整体化策略 |
2.6.2 内容专题化策略 |
2.6.3 过程阶梯化策略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变式教学前后测试卷分析 |
4.1.1 变式教学前测试卷分析 |
4.1.2 变式教学后测试卷分析 |
4.2 个案学习情况分析 |
4.3 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1 前测问卷结构设计 |
4.3.2 后测问卷结构设计 |
4.4 个案访谈实录 |
第五章 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例 |
5.1 基本概念的变式 |
5.1.1 课例1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点差法”中的变式教学 |
5.1.2 课例2“将军饮马”问题在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中的变式教学 |
5.2 数学命题的变式 |
5.2.1 课例3 利用“祖暅原理”推导“旋转体体积”的变式教学 |
5.2.2 课例4 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弦长公式”的变式教学 |
5.3 问题解决的变式 |
5.3.1 课例5“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的变式教学 |
5.3.2 课例6 圆锥曲线中距离问题的变式教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前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后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前测试卷 |
附录 D 后测问卷 |
致谢 |
(7)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对高考试题的研究 |
一、高考试题的比较研究 |
二、高考数学试题命题特点与趋势的研究 |
第二节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与分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的研究 |
第一节 确定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 |
第二节 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的描述 |
一、选择题的描述 |
二、填空题的描述 |
三、解答题的描述 |
四、试题总体描述 |
第五章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不同题型考点的变化分析 |
一、平面解析几何选择题题号及考点分布的分析 |
二、平面解析几何填空题题号及考点的分布变化 |
三、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题号及考点的分布变化 |
第二节 高考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综合难度的变化分析 |
一、综合难度理论基础 |
二、平面解析几何试题不同时期试题综合难度的变化 |
三、平面解析几何试题不同题型综合难度的变化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的变化 |
二、平面解析几何试题内容的变化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重视平面解析几何基本知识的教学 |
二、重视平面解析几何与其他知识的综合 |
三、重视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
第三节 总结与反思 |
一、本文工作总结 |
二、研究存在不足 |
三、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1978-2020年平面解析几何选择题题量与分值分布 |
表2 1978-2020年平面解析几何填空题题量与分值分布 |
表3 1978-2020年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题量与分值分布 |
表4 1978-2020年平面解析几何试题总题量与分值分布 |
表5 平面解析几何选择题的题号及考点分布 |
表6 平面解析几何填空题的题号及考点分布 |
表7 平面解析几何解答题的题号及考点分布 |
致谢 |
(8)解决离心率试题的四重境界——以一道质检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重境界:依赖坐标运算的纯代数解法 |
二、第二重境界:利用正(余)弦定理转化为纯三角解法 |
三、第三重境界:借力二级结论的偏代数解法 |
四、第四重境界:回归原始定义的解析方法 |
(9)基于GeoGebra可视化教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以圆锥曲线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GeoGebra教学软件相关介绍 |
2.2 国内外关于GeoGebra研究现状 |
2.3 理论基础 |
第3章 中职数学课堂GeoGebra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
3.1 GeoGebra可视化教学设计原则 |
3.2 GeoGebra可视化教学设计的实施原则 |
3.3 GeoGebra可视化教学设计具体教学策略 |
第4章 基于GeoGebra的圆锥曲线可视化教学设计过程 |
4.1 现状调查 |
4.2 基于GeoGebra可视化教学在圆锥曲线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3 基于GeoGebra的圆锥曲线可视化教学设计实验研究 |
第5章 基于GeoGebra的圆锥曲线可视化教学案例与分析 |
5.1 基于GeoGebra的《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课堂教学案例 |
5.2 基于GeoGebra的《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课堂教学案例 |
5.3 基于GeoGebra的圆锥曲线习题课堂案例分析 |
第6章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6.1 课堂表现对比分析 |
6.2 成绩对比结果与分析 |
6.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渐近线(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高考“圆锥曲线与方程”专题解题分析[J]. 孙红波,周远方,裴伟. 中国数学教育, 2021(18)
- [2]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D]. 刘春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1912-1940)大学入学数学试题研究[D]. 徐思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有关直角双曲线的一些性质[J]. 王庆,周建伟. 大学数学, 2021(03)
- [5]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杨斯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从椭圆到双曲线:基于数学史的类比教学[J]. 蔡东山,张佳淳,秦语真.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1(05)
- [7]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试题结构与内容的演变 ——以1978-2020年全国卷(理科)高考数学试题为例[D]. 刘思佳.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8]解决离心率试题的四重境界——以一道质检试题为例[J]. 王淼生,黄勇.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1(Z1)
- [9]基于GeoGebra可视化教学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以圆锥曲线单元为例[D]. 卢凯瑞. 西南大学, 2020(05)
- [10]突出理性思维 落实核心素养(下)—–2020年全国新旧课标卷命题特点与试题简析[J]. 曾辛金. 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 20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