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品种穗部重塑因素差异研究

水稻品种穗部重塑因素差异研究

一、水稻品种间穗重构成因子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翟彩娇,张蛟,崔士友,陈澎军[1](2022)在《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明不同盐逆境水平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旨在为沿海滩涂水稻种植和耐盐水稻高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以‘扬农稻1号’(V1)、‘南粳5055’(V2)和‘通海粳18-2’(V3)为试材,利用盐池设施设置0 g/kg(S0)、1.5 g/kg(S1)、3 g/kg(S2)3个不同盐分水平,采用裂区试验,测定分析水稻穗长、穗重、每穗粒数、枝梗数、结实率等穗部性状及产量性状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盐逆境下,S1水平下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显着低于S0水平下,S2水平下的水稻产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及结实率均低于或显着低于S0、S1水平下;与S0水平相比,在S2水平下一次枝梗的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和总粒重分别降低了9.10%、8.69%、10.03%和14.47%,S2水平下二次枝梗的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总粒重、千粒重分别降低了14.69%、18.05%、22.49%、8.04%、17.21%、5.95%。(2)不同水稻品种间,与非盐逆境相比,盐逆境下水稻品种的产量、每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一二次枝梗的总粒数、一二次枝梗的实粒数均表现为V3>V1>V2。(3)盐逆境对水稻的相对抑制率影响结果表明,盐逆境主要抑制水稻V1、V2的每穗粒数,特别是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而盐逆境对V3的水稻穗部性状的相对抑制率均较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每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二次枝梗总粒数呈显着正相关;盐逆境下水稻产量与水稻穗长、穗重、一次枝梗性状(枝梗数和总粒数)、二次枝梗性状(枝梗数、总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盐逆境对水稻产量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且盐逆境下水稻产量降低的主要是每穗粒数明显减少引起的,特别是水稻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重明显减少引起的。

南铭[2](2021)在《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文中认为倒伏(Lodging)已成为限制燕麦优质、稳产的重要因素,也是燕麦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本研究于2017-2019年度在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以4个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为材料,系统比较了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理化组分含量、茎秆木质素代谢酶活性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揭示了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对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燕麦抗倒伏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燕麦根、茎、穗部形态特征与抗倒伏能力有关,穗下节是响应倒伏胁迫的敏感部位,其长度与茎秆重心高度显着(P<0.05)负相关,穗下节长与穗位高之比大于30%时田间倒伏风险明显增大。茎秆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及鲜密度与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负相关。茎秆基部节间密度、茎秆各节间配置是影响茎秆重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穗干重大,穗下节短;基部(1+2)节与穗位高之比小于20%,根颈短而粗,根系体积大;基部节间节间短,茎粗、壁厚内腔小,茎秆充实度高,秆型指数大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形态特征。可通过优化茎秆基部节间结构和组成比例提高茎秆质量,建立抗倒伏燕麦品种理想株型。2.抗倒伏品种基部节间皮层厚度,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及大维管束面积分别较易倒伏品种大4.74μm、6层、521.52μm、8个和7653.9μm2,表皮坚硬,皮层细胞壁木质化程度高,厚度大,厚壁细胞体积小且排列紧密有规则。同一视野范围内,易倒伏品种厚壁组织细胞排列相对松散,薄壁细胞和髓腔体积较大,维管束数目较少。机械组织厚度、大维管束数目、维管束面积与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抗折力和实际倒伏率极显着(P<0.01)正相关,机械组织发达,细胞层数多且排列紧实,维管束数目多间距小且面积大,髓腔体积小且角质化程度较高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解剖结构特征。3.抗倒伏品种的茎秆基部(1、2)节间中的钾、钙及硅含量分别是易倒伏品种的1.36倍、1.49倍和1.20倍,纤维素、木质素、C/N和可溶性糖分别高于易倒伏品种13.30%、11.72%、20.45%和16.82%。根颈中高氮、硅含量可增加茎秆基部节间重量和充实度,降低茎秆重心高度,矿物质元素含量与茎秆基部节间组织结构和充实度有关。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和C/N决定茎秆重量和质量,影响茎秆抗倒伏能力强弱。茎秆理化指标对倒伏指数的贡献大小依次为木质素>可溶性糖>钾>硅>纤维素>C/N>钙>镁>氮。茎秆基部节间低氮高钾、钙、硅、镁元素和可溶性糖、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既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增强地上茎秆硬度,更有利于维持茎秆C/N平衡,降低干物质转运率,是抗倒伏燕麦品种的理化特性之一。4.灌浆期至蜡熟期,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木质素含量平均增加27.70%,抗倒伏品种增加幅度达到38.38%。随生育进程变化,不同倒伏类型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先升高后下降,而基部第2节间倒伏指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第2节间抗折力及倒伏指数下降幅度显着(P<0.05)高于抗倒伏品种。燕麦茎秆木质素含量及其抗折力的变化均受到PAL、TAL、CAD、4CL活性的共同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易倒伏品种茎秆基部节间中的PAL、CAD、TAL和4CL活性显着(P<0.05)低于抗倒伏品种。其中PAL、CAD活性对茎秆基部第2节木质素含量影响最大(0.473,0.281),PAL和CAD活性较高能促进木质素合成,增强燕麦茎秆抗倒伏能力。5.6个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在燕麦茎秆基部节间均有表达,表达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着(P<0.05)差异。灌浆期抗倒伏品种PAL、CAD、CCR1表达量相对较高,乳熟期易倒伏品种4CL、CAD、CCR1、CCR2的表达量相对较低;CCR1和CCR2在3个生育期间表达量最高,平均为1.563,而4CL表达量最低,平均为0.823,品种与生育期的互作效应对PAL、4CL、C4H的表达量影响明显。灌浆期PAL、C4H、CAD、CCR1、CCR2正向调控木质素合成,乳熟期PAL、C4H、CCR1对木质素合成负向调控,PAL、CAD、CCR1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大,PAL的表达量与C4H和CCR1的表达量相关性最强,CCR2的表达量与木质素含量相关性最弱。推测PAL、CAD、CCR1的相对高表达对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调控更加明显。

牟新宇[3](2020)在《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水稻是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中国有着悠长的栽培历史。2019年全世界稻米总产量为49839.6万吨,我国总产为14673万吨,占比29.8%,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全世界水稻栽培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半数以上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所以水稻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生产上有一定面积的1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根据穗型划分为穗重型:沈农653、盐粳927、沈稻527、沈P优10(杂交);穗粒兼顾型:北粳2号、沈稻9号、沈稻501、Bengal(美国);穗数型:一目惚(日本)、盐丰47、沈稻505、沈稻227。研究分析了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粳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这三种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结实率都与产量呈正相关达显着差异水平,说明结实率的提高能明显提高这三种穗型粳稻品种的产量,而对于穗数型粳稻品种和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来说,每穗颖花数也有明显影响。对于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和穗重型粳稻品种来说,也可采取降低穗数,提高实粒数来有效改善产量。穗重型粳稻品种株高比其他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略高,若气候条件不好时,易发生倒伏,今后可通过矮化育种或栽培,以降低倒伏概率。2.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数型水稻品种的粒型与食味值呈正相关达显着水平,精米率与食味值成正相关且达显着差异水平。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穗重型粳稻品种整精米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均与食味值呈负相关且达显着水平。这三种穗型都表明了食味值与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紧密相关,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越好,食味值越高。可能是因为稻米灌浆较为充分,导致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提升,从而导致了口感上的提升。不同穗型品种的食味值又分别与不同品质性状有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品种自身遗传差异导致。3.本试验中三种穗型从分析上来看,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虽然部分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与穗数型和穗重型水稻品种比较上并不突出,但在总体上是三种穗型粳稻品种中较好的,较为适合在辽宁地区继续种植的。在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中,沈稻9号的产量与品质上的表现较为突出,可以继续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研究该品种在其他地区的种植情况。

曹超豪[4](2020)在《双季水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产量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与机理》文中指出氮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农作物在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从群体、个体到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分子水平均会做出相应的反应,生态学上谓之为自动调节。研究表明水稻自动调节与稳产性能关系密切。虽然人们以往针对水稻氮肥和密度做了大量研究,但从品种差异角度专门针对水稻氮素与密度的自动调节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的系统研究还十分少见。试验选用不同双季稻品种,设置高氮低密(T1)、中氮中密(T3)、低氮高密(T5)3种不同的氮肥和密度处理,考查产量及产量构成和相关生理生态指标,测定不同氮密模式下的转录组,探究了不同氮密模式下水稻品种间产量形成、生理特性以及转录组的差异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品种不同氮密处理下单位面积(单桶)产量、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存在显着差异,品种间产量自动调节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相对杂交稻而言,常规稻的单株分蘖及有效穗数变幅小,自动调节性能有限;早、晚稻单株产量变化幅度最大及单桶产量变化幅度最小的品种分别是五丰优286和天优华占,早稻五丰优286单株产量和单桶产量变化幅度分别为125.41%和40.02%,晚稻天优华占分别为203.89%和15.22%,即其不同氮密处理下产量自动调节能力最好;产量构成上,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是影响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品种产量自动调节性能好的原因是其在不同氮密处理下单株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乘积,即单株总粒数自动调节性能好,从而单位面积谷粒数更为稳定;各品种不同氮密处理下结实率变异居中,而千粒重变异小,遗传稳定性好;通过合适的氮密设计可有效鉴定和判断水稻品种的稳产性能,其中单株总粒数的变异性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指标;双季稻由于受生育期的限制,通常较难通过形成大穗来增产稳产,品种较强的分蘖力对单株有效穗数的形成及产量自动调节性能极为重要。2.不同品种各氮密处理的相关生理性状分析发现,早、晚稻各生理性状存在品种间差异性;早稻穗部干物质变幅最大的是五丰优286,晚稻总干物质及穗部干物质变幅最大的均是天优华占,与其产量自动调节性能强一致;早稻五丰优286的光合速率、SPAD值和器官氮积累量变幅大;氮代谢酶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及氮积累量变幅大的晚稻品种均为天优华占;不同品种各氮密处理下生理活性有关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其产量自动调节性能基本一致。3.选取产量自动调节能力差异明显的常规品种中嘉早17(强)和湘早籼45(弱),不同氮密处理下的水稻叶片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GO富集主要是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和催化活性;KEGG富集主要是氮代谢、能量代谢及植物信号传导等通路;T1处理和T5处理组对比T3处理组,响应氮代谢生物学过程上的多个差异基因(DEGs)富集到上下调,两品种同一处理主要GO富集及通路上的基因显示上下调结果一致,但具体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性,包括一些显着富集通路上的基因在中嘉早17表达量更高。4.WGCNA分析显示:各模块与各性状的相关性中,dark-red模块与净光合速率(Pn)显着相关,dark-green模块与单株产量及分蘖显着相关,同时检测到的转录因子发现b HLH家族基因,在中嘉早17和湘早籼45中都有不同的相关基因被上下调。这些检测到的通路及基因对于产量自动调节能力强的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笛[5](2020)在《谷子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及生长发育与农艺性状的鉴定》文中认为为研究盐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从萌发到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光合作用以及成株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NaCl溶液浓度对5份谷子品种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确定谷子适宜NaCl筛选浓度,以100份不同品种(系)的谷子为材料进行萌发期耐盐筛选,挑选出30份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对耐盐能力进一步鉴定分析,旨在筛选出适宜在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区种植的高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的品种资源,为选育新品种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公矮5号、龙谷25、龙谷32、晋谷29和嫩选15在0(CK)、50、100、150、200、250mmol/L的NaCl溶液处理下发芽势、发芽率差异不同,当NaCl溶液浓度低于100mmol/L时,不同谷子品种间的发芽率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着,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均达到显着或极显着差异;当NaCl浓度达到200mmol/L时的发芽率迅速降低,甚至部分种子不萌发;因此150mmol/L的NaCl适宜作为谷子耐盐筛选的最佳浓度。2、通过150mmol/L的NaCl对100份不同品种(系)的谷子进行萌发期耐盐筛选,根据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根干重、芽干重8个指标将供试材料分为耐盐、中度、敏感3个耐盐等级,盐胁迫对耐盐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较小,对盐敏感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影响较大;综合耐盐性强的品种,相对根长、相对芽长、相对根干重和相对芽干重较大;综合耐盐性差的品种,相对根长、相对芽长、相对根干重和相对芽干重较小;盐胁迫对于谷子芽生长的抑制作用小于根的生长。3、盐胁迫显着抑制了谷子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和光合能力,谷子苗期的干物质积累最为关键。4、盐胁迫条件下谷子叶片中的SOD、P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耐盐性强的材料体内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质升高幅度大于耐盐性弱的材料。5、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干重和芽干重可以作为谷子萌发期耐盐筛选的指标,干物质和叶面积可以作为谷子苗期耐盐筛选指标,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可以作为谷子成株期耐盐筛选指标。6、晋谷25、小白谷、赤谷8号、公矮6、龙谷35和河北香谷为综合耐盐能力强的材料,可以作为耐盐种质资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王丹[6](2020)在《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两熟及多熟制生态区种植模式单一、传统种植模式周年光温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且抗灾能力弱等问题突出,导致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下降。近年来,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在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建立了双季玉米、春玉米-晚稻、早稻-秋玉米等新型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由于两季品种筛选依据科学性不足、季节间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限制了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为此,本研究从品种季节间生态适应性出发,筛选适宜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种植制度的品种类型及两季品种搭配模式,进而研究不同搭配模式的产量形成、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及产量与气候资源的定量匹配关系,揭示了双季玉米模式建立的生理生态机制,提出了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的可调控途径,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品种类别搭配方式及季节间品种选择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第一季和第二季品种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230℃-1345℃左右和1365℃-143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和高有效积温型-低有效积温型(HL);长江中游地区的品种有效积温分别为1450℃-1520℃左右和1350℃-1450℃左右,适宜的两季品种搭配模式为低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LH)、中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MM)、中有效积温型-高有效积温型(MH)和高有效积温型-中有效积温型(HM)。(2)明确了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及区域间的差异性。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季节间的积温分配率(TDR)为47%(第一季)和50%(第二季),积温比值(TR,第一季/第二季)为0.9,LH两季积温偏第二季分配;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季节间的TDR为49%(第一季)和46%(第二季),TR为1.1,HM两季积温偏第一季分配。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品种选择调配季节间光温资源分配,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充分挖掘区域光温资源,发挥玉米高光效高物质生产能力是提升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周年产量与光温资源的关键。(3)研究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双季玉米干物质积累量(DM)的差异是产量(GY)差异的主要原因。黄淮海平原第一季的DM无显着差异,第二季的DM的差异导致周年DM的差异。温度是调控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二季花前有效积温(GDD)达1040℃,花后GDD达660℃,DM物质积累量最高。温度和降水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GY和DM的主要气象因子。第一季玉米花前GDD、日均温(MT)、日均高温(Tmax)和日均低温(Tmin)分别达762.2℃、18.5℃、23.3℃和14.4℃时,DM最高;花后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832.3℃、28.1℃、31.7℃和24.3℃时,DM最高。第二季花前GDD、MT、Tmax和Tmin分别达948.9℃、28.6℃、32.5℃和24.6℃,DM最高;花后GDD、MT、Tmax、Tmin和降雨量(Pr)分别达659.6℃、21.8℃、26.7℃、16.9℃和82.9 mm时,DM最高。(4)通过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可知,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模式(LH和HM搭配模式),第一季品种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9.75×104株ha-1左右),第二季品种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6.75×104株ha-1左右),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可见两季合理的密度搭配可促进双季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实现周年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高。适宜的种植密度下,与MM和HL搭配模式相比,黄淮海平原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LH)周年产量提高13%和28%;与LH、MM和MH搭配模式相比,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搭配模式(HM)周年产量提高47%、28%和30%。

李小波[7](2020)在《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一种两收”模式是多年生稻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是指多年生稻播种或移栽一次可收获两季、第二季利用头季收获后稻桩地下茎发苗实现免耕免种的稻作生产方式。但是,“一种两收”模式下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关系尚不清楚,制约了多年生稻产量提高。为明确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多年生稻23(PR23)、云大107(PR107)和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云南大学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拉科研试验站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一种两收模式下(早稻和晚稻),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进而分析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多年生稻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多年生稻具有良好的产量潜力,PR23和PR107周年产量分别为16.53 tha-1和16.07 tha-1。早稻PR23、PR107和RD23。产量分别为10.1 tha-1、11.5 tha-1和7.7 tha-1,PR23与PR107均高于RD23,PR23主要通过较优的结实率和有效穗组合实现高产,而PR107则主要通过较优的粒型和千粒重实现高产。晚稻产量显着低于早稻,PR23和PR107晚稻产量分别为6.43 tha-1、4.64 tha-1,PR23晚稻产量降低主要是千粒重和有效穗的显着降低,而PR107则主要是由于结实率和穗粒数的显着降低。生产上可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结实率、粒重和有效穗来提高多年生稻产量。2、多年生稻PR23和PR107早稻根系形态指标(根长、根直径、根表面积、根分枝数、根尖数)分蘖盛期至孕穗期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孕穗期至成熟期逐渐下降。PR23齐穗期至成熟期根长、根直径、根尖数分别较RD23增加47.5%76.4%、35%55%、18.3%41.4%和35.4%124.8%,差异极显着(P<0.01);PR107齐穗后15天和成熟期根体积显着(P<0.05)大于RD23,分别较RD23增加16.5%和36.6%,其他指标与RD23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多年生稻晚稻根系形态指标值较早稻均有所下降,其中PR23从分蘖盛期至成熟期根系形态指标逐渐下降,PR107与早稻趋势相同。PR23晚稻根系形态显着优于RD23,而PR107与RD23差异不显着。整体看,多年生稻早稻根系形态较优,为其早晚稻高产奠定了基础。3、多年生稻PR23和PR107早晚稻根重均于分蘖盛期至齐穗期增加,齐穗期后逐渐下降,且晚稻根重小于早稻。早晚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期,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均极显着低于RD23,其中早稻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分别为2.1%和17.0%,晚稻PR23和PR107根重衰减率为0.1%和3.4%。从齐穗期至成熟期,多年生稻早晚稻根系衰老死亡率均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在生长后期仍然能有较高的根系群体,保证地上部生长和产量形成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利于晚稻发苗再生对养分吸收。4、多年生稻早晚稻叶重衰减率均显着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其中,PR23、PR107和RD23早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叶重衰减率分别为43.16%、22.83%和62.06%,而晚稻齐穗后15天至成熟叶重衰减率分别为13.83%、23.83%和42.17%。说明多年生稻灌浆结实后叶片不早衰(“源”足),在后期仍然具有较高光合产物生产能力,保证籽粒对光合产物的需求,同时可为晚稻再生积累更多光合产物,兼顾了早稻产量和晚稻再生,这也是多年生稻比一年生稻具有更高产量潜力的原因之一。5、多年生稻齐穗后茎鞘重与物质转换率均显着低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早稻PR23齐穗期至成熟期茎鞘重均显着高于RD2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分别为9.98%和8.06%,较RD23降低73.01%和87.7%;PR107早稻茎鞘重与RD23差异不显着,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分别为24.94%和16.71%,较RD23降低32.0%和59.5%。晚稻PR23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茎鞘物质转换率分别为-80.96%和-143.09,而PR107分别为-0.23%和-0.17%,均极显着小于RD23。与RD23相比,PR23茎鞘重呈增加趋势,而PR107为下降趋势。说明齐穗后多年生稻茎鞘除了向籽粒运输光合产物,茎鞘中储存的光合产物仍然较高,为晚稻再生储存足够多的光合产物,多年生稻实现光合产物在早稻籽粒和晚稻再生的协调分配,是多年生稻早晚稻产量潜力高于一年生常规稻的另一个原因。6、多年生稻孕穗期至齐穗后15天根系形态(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尖数与根分枝数等)与产量极显着正相关(r≥0.642**),说明在孕穗前构建良好的根系形态,孕穗至齐穗期15天保持较优的根系构型,有利于多年生稻高产。多年生稻早稻根系构型较优,产量较高;而晚稻根系逐渐衰退,产量有所降低。7、多年生稻干物质积累与其产量形成密切相关。早稻孕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总量与多年生稻结实率(r=0.845*)和千粒重(r=0.960**)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晚稻产量与齐穗期干物质重(r=0.852**)、成熟期干物质(r=0.795**)显着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是产量形成基础,而晚稻生育期较短,干物质积累量不足,是限制晚稻产量的主要原因。综上可以看出,多年生稻品种PR23全生育期根系形态指标值均优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尤其是齐穗后多年生稻具有较大的根系群体,PR107虽然根系形态指标值与RD23差异不明显,但是根系活力显着高于RD23;同时PR23和PR107地上部“源”足,具有较强的光合产物生产能力,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较好协调了早稻产量与晚稻再生对光合产物需求,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优势明显,因此多年生稻品种PR23和PR107早晚稻产量潜力高于一年生常规稻品种RD23。从产量构成看,早稻通过栽培措施提高粒重与结实率,晚稻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是提高多年生稻产量有效途径。从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特性看,通过施肥等栽培技术提高晚稻根系群体与根系活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量是提高多年生稻晚稻产量的重要措施。

张恒栋[8](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崔静[9](2020)在《基于CWSI的滴灌冬小麦水分状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是利用作物群体冠层与大气温度差值(简称“冠气温差”)反映作物水分胁迫状况的有效指标,定量研究冠气温差与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CWSI的作物水分状况监测与诊断模型,对于实现作物水分状况的无损实时监测,指导精准灌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北疆地区2个冬小麦品种新冬22号、新冬43号为供试材料,连续开展4年的滴灌小麦水分状况无损监测试验,通过定量分析冠气温差与农田气象要素、水分状况和作物生长的关系,构建基于冠气温差的滴灌冬小麦CWSI诊断与预测模型,旨在为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水分的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滴灌冬小麦冠层温度多日或单日冠层温度监测的最佳监测时间为13:0015:00(北京时间,下同)。滴灌冬小麦返青后灌水定额小于35mm时,冠层温度、冠气温差在抽穗扬花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响应,但复水后可以恢复,灌浆期该灌量则无法满足小麦的需水要求,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水分胁迫加剧。返青后灌水定额大于56mm时,滴灌冬小麦不会受到水分胁迫。(2)冠气温差与冠层叶片含水量、植株含水量、冠层等效水厚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冠气温差能够较好的预测冠层叶片含水量、植株含水量和冠层等效水厚度,拟合结果以灌溉前一天最优,灌溉前三天的累计结果次之。灌溉前一天冠气温差与冠层叶片含水量、植株含水量的全生育期模型检验结果:MAE为5.25和4.26,RMSE为6.57和5.24,COC为0.94和0.94。冠层等效水厚度拔节期拟合方程检验结果MAE为0.034,RMSE为0.04,COC为0.91;拔节后检验结果MAE为0.16,RMSE为0.2,COC为0.95。(3)灌溉前一天和灌溉后一天的冠气温差均能较好的反应0-60cm土壤水势变化,但灌溉前三天累计冠气温差不能反应土壤水势的变化。灌溉前一天与灌溉后一天该位点与冠气温差的相关性达极显着水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82和0.812,且灌溉前一天拟合效果优于灌溉后一天。滴灌带正下方40-60cm土层土壤水势是反映冠气温差变化的最佳监测位点。(4)气象因子对冠层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风速。分生育阶段拟合冠层温度的结果最优,冠层温度与气象因子拟合方程在拔节至抽穗期为:Tc=0.804Ta-0.012RH+3.454W+0.03Ra-2.37,在灌浆期为:Tc=1.022Ta+0.213RH-1.072W+0.016Ra-7.598,相关系数分别为0.804和0.724,拟合方程检验结果MAE为1.06和2.71,RMSE为1.23和2.8,COC为0.804和0.91。表明基于气象因子的冠层温度模型具有较好的估测精度。(5)525mm600mm灌溉定额下冠气温差能较好的反应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叶水势(LWP)的变化,检验结果以Cond与Tr为最优,Pn次之,Ci波动较大,不建议采用冠气温差对Ci进行预测。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均以525mm灌溉定额表现最优,拟合结果依次为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6)理论法和经验法计算的CWSI模型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在0-1之间波动。525mm为最优灌量,北疆滴灌冬小麦新冬22号和新冬43号在拔节至灌浆中期经验法CWSI分别为0.25和0.35,理论法分别为0.17和0.14;灌浆末期经验法CWSI分别为0.55和0.52,理论法分别为0.49和0.46。经验法较理论法计算CWSI对水分更为敏感,两种模型得出的CWSI与土壤水势、叶水势和气孔导度呈显着负向关(P<0.05),与丙二醛呈显着正相关(P<0.05)。(7)525mm600mm灌量条件下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籽粒品质,对应的滴灌带正下方20-60cm土层SWP:拔节期应维持在-20 KPa-24 KPa,抽穗扬花期至灌浆末期应维持在-32 KPa-60 KPa。距离滴灌带15cm处拔节期应维持在-23 KPa-25KPa,抽穗扬花期至灌浆末期应维持在-48KPa-82 KPa。新冬22号CWSI为0.37时获得的最高产量为12150.6Kg/hm2,新冬43号CWSI为0.41时获得的最高产量为12111.9Kg/hm2,

袁闯[10](2020)在《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状差异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盐碱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甜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研究甜高粱的耐盐碱性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研究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的性状差异,筛选和评价耐盐碱材料,为盐碱地上甜高粱的抗逆高效栽培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宁夏平罗高庄乡开展,采用大田鉴定的方法,对25份甜高粱材料耐盐碱性进行筛选鉴定;同时,以筛选出高度耐盐碱型种质F6043,中度耐盐碱型种质F6319和F6158,耐盐碱型种质大力士和F6056,敏感型种质F6271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盐碱胁迫对上述6份甜高粱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指标、抗氧化系统、光合特性、荧光参数和渗透调节物质影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表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耐盐碱性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将25份不同品种(系)甜高粱分为4类,第1类为中度耐盐碱型种质4份,第Ⅱ类为耐盐碱型种质10份,第Ⅲ类为敏感型种质8份,第Ⅳ类为高度敏感种质3份。2、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形态形状表现。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增加株高和茎粗呈现降低趋势,F6271株高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系)(P<0.05),F6043和大力士的茎粗大于其他品种(系)。盐碱胁迫对不同甜高粱品种(系)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和茎粗影响存在差异性,全生育时期盐碱胁迫对拔节期影响最大。3、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生理特性表现。随着盐碱胁迫增加,各甜高粱品种(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叶绿素a和b含量降低,F6271和F6043的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a和b含量大于其他品种(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F6319和F6158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F6043膜透性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F6319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F6043和F6319的Pro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Fv/Fm和Fv/F0逐渐降低,F6043的Pn、Fv/Fm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F6158的Gs和Fv/F0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F6319的Tr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F6319的根K+/Na+比和茎K+/Na+比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F6271的叶K+/Na+比表现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4、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产量性状表现。随着盐碱胁迫程度增加,不同甜高粱品种(系)产量、穗长、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均降低,盐碱胁迫程度越大,下降幅度越大,减产越明显,盐碱胁迫对大力士和F6158的产量抑制更为显着;中度盐碱胁迫下F6043的产量、穗长和穗重表现均大于其他品种(系)。5、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表现。在中度盐碱胁迫条件下对不同甜高粱品种(系)农艺和生理等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综合评价、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可知·:拔节期的耐盐碱性顺序为F6158>F6043>大力士>F6319>F6271>F6056;孕穗期的耐盐碱性顺序为大力士>F6319>F6056>F6158>F6043>F6271;灌浆期的耐盐碱性顺序为F6158>F6043>F6271>大力士>F6319>F6056;成熟期耐盐碱性顺序为 F6056>F6271>F6158>F6319>F6043>大力士;收获期的耐盐碱性顺序为F6043>F6319>F6158>大力士>F6056>F6271。6、甜高粱耐盐碱性鉴定指标体系筛选。互作分析表明,不同甜高粱品种(系)基因型(G)×处理(T)、生育时期(S)×G和S×T×G互作对株高、茎粗、Pn、Gs、Fv/Fm、叶绿素a、SOD、POD和Pro等指标产生极显着的影响(P<0.01),可作为鉴定甜高粱耐盐碱机理的指标。S×G、G×T和S×T×G互作对F0、Fm、茎K+/Na+比和MDA无显着影响,可作为不同盐碱胁迫甜高粱耐盐碱品种(系)的筛选指标。7、不同甜高粱品种(系)适宜在不同的盐碱地上种植。F6043和F6158表现出较好的耐盐碱性,适合栽培在全盐含量为5.45 g/kg,pH 9.23的盐碱地;大力士和F6319适合种植在全盐含量2.89 g/kg,pH 9.05的盐碱地;F6271适合种植在全盐含量为1.41 g/kg,pH 8.91的盐碱地。

二、水稻品种间穗重构成因子的差异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品种间穗重构成因子的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2.1.1 盐逆境对水稻穗部结构整体特征的影响结合图
        2.1.2 盐胁迫对水稻穗部一次枝梗性状的影响
        2.1.3 盐胁迫对水稻穗部二次枝梗性状的影响
    2.2 盐逆境对耐盐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盐逆境下耐盐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的相对抑制率比较
    2.4 盐逆境下耐盐水稻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
3 结论
4 讨论
    4.1 盐逆境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盐逆境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2)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作物倒伏的特征和影响
        1.1.1 倒伏的特征
        1.1.2 倒伏的影响
    1.2 作物倒伏的原因
        1.2.1 外部因素
        1.2.2 内部因素
    1.3 .形态特征与倒伏的关系
        1.3.1 穗部形态特征
        1.3.2 茎秆形态特征
        1.3.3 根部形态特征
    1.4 解剖结构与倒伏的关系
    1.5 理化特性与倒伏的关系
        1.5.1 矿物质元素
        1.5.2 多糖
        1.5.3 纤维素
        1.5.4 木质素
    1.6 木质素代谢酶活性与倒伏的关系
    1.7 木质素合成基因与倒伏的关系
    1.8 燕麦抗倒伏研究进展
    1.9 本研究目的意义
        1.9.1 目的意义
        1.9.2 研究目标
        1.9.3 研究内容
        1.9.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倒伏分级
        2.1.5 形态性状测定
        2.1.6 数据统计
    2.2 结果与分析
        2.2.2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穗部形态特征
        2.2.3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茎秆形态特征
        2.2.4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根部形态特征
    2.3 讨论
        2.3.1 穗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2.3.2 茎秆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2.3.3 根部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茎秆解剖结构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剂和仪器
        3.1.3 试验取样
        3.1.4 试验方法
        3.1.5 解剖结构观察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燕麦品种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
        3.2.2 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能力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燕麦茎秆基部节间解剖结构差异
        3.3.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倒伏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倒伏类型燕麦品种理化特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取样
        4.1.3 试验方法
        4.1.4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部理化物质含量
        4.2.2 茎秆基部第1 节理化物质含量
        4.2.3 茎秆基部第2 节理化物质含量
        4.2.4 理化物质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根部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4.3.2 茎秆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茎秆木质素代谢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茎基部节间抗折力变化
        5.2.2 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变化
        5.2.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变化
        5.2.4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5.2.5 PAL、4CL、TAL、CAD活性与木质素含量的回归分析
    5.3 讨论
        5.3.1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折力的变化
        5.3.2 茎秆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5.3.3 茎秆木质素合成酶活性与抗倒伏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燕麦茎秆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取样
        6.1.3 试验仪器和试剂
        6.1.4 试验方法
        6.1.5 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
        6.2.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6.3 讨论
        6.3.1 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量变化
        6.3.2 木质素含量与合成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植株表型形态特征与燕麦抗倒伏的相关性
        7.1.2 茎秆解剖结构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7.1.3 根、茎理化特性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7.1.4 茎秆木质素代谢与燕麦抗倒伏的关系
        7.1.5 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对燕麦抗倒伏的影响
    7.2 主要结论
    7.3 创新之处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水稻穗型与产量
        1.1.2 水稻穗型与品质
    1.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1.3 品质及其相关性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测量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
        2.3.3 叶片SPAD值的测定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5 品质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分析
    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3.2.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3.2.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光合特征的分析
        3.2.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分蘖比较
        3.2.4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株高比较
        3.2.5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SPAD值比较
        3.2.6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3.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3.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3.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比较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4.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双季水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产量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作物群体自动调节研究进展
        1.1.1 氮肥对水稻的影响
        1.1.2 种植密度对水稻的影响
        1.1.3 氮密互作对水稻的影响
    1.2 转录组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产量自动调节性能的差异与生理响应
    2.1 试验设计与材料
        2.1.1 试验品种与来源
        2.1.2 试验种植与栽培
    2.2 测量指标及方法
        2.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2 分蘖及干物质的测定
        2.2.3 氮素积累以及氮素效率
        2.2.4 叶绿素含量
        2.2.5 光合作用
        2.2.6 氮代谢酶活性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产量及其构成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2.4.2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分蘖及干物质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2.4.3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指标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2.4.4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氮素含量与积累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2.4.5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氮代谢酶活性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2.5 讨论
        2.5.1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产量自动调节的差异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2.5.2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叶片生理性状的差异性及其相互关系
    2.6 小结
3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产量自动调节性能的差异与生理响应
    3.1 试验设计与材料
    3.2 测量指标及方法
        3.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3.2.2 分蘖及干物质
        3.2.3 氮素积累以及氮素效率
        3.2.4 叶绿素含量
        3.2.5 光合作用
        3.2.6 氮代谢酶活性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产量及其构成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3.4.2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分蘖及干物质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3.4.3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指标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3.4.4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氮素含量与积累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3.4.5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氮代谢酶活性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性
    3.5 讨论
        3.5.1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产量自动调节的差异性及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3.5.2 晚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叶片生理性状的差异性及其相互关系
    3.6 小结
4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自动调节差异的转录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2 分析仪器与试剂
    4.3 试验分析路线
    4.4 试验方法
        4.4.1 样品采集,RNA提取,c 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4.4.2 数据质控与样本关系
        4.4.3 基因表达量水平分析
        4.4.4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4.4.5 差异表达基因GO及 KEGG富集分析
        4.4.6 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4.4.7 qRT-PCR验证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数据质控及PCA分析
        4.5.2 早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品种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4.5.3 测序结果的q RT-PCR验证
        4.5.4 GO富集分析
        4.5.5 KEGG分析
        4.5.6 WGCNA分析
    4.6 讨论
        4.6.1 潜在的 DEGs 在水稻叶片不同氮素与密度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4.6.2 氨基酸代谢,氮代谢,能量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
        4.6.3 水稻氮素与密度自动调节的一些候选基因
5 全文讨论与总结
    5.1 讨论
    5.2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谷子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及生长发育与农艺性状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盐胁迫对作物萌发的影响
    1.2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盐胁迫对作物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盐胁迫对作物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5 盐胁迫对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NaCl适宜筛选浓度的确定
        2.2.2 萌发期耐盐品种筛选
        2.2.3 农学耐盐性鉴定
    2.3 测定指标
        2.3.1 萌发指标的测定
        2.3.2 株高、干物质、叶面积的测定
        2.3.3 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测定
        2.3.4 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
        2.3.5 成株期农艺性状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NaCl适宜胁迫浓度的筛选
    3.2 萌发期耐盐品种的筛选
        3.2.1 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耐盐性比较
        3.2.2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关分析
        3.2.3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萌发期主成分及因子分析
        3.2.4 NaCl胁迫条件下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3.3 NaCl胁迫对谷子形态、抗氧化酶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3.3.1 NaCl胁迫对谷子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3.3.2 NaCl胁迫对谷子拔节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3.3.3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苗期、拔节期形态指标相关分析
        3.3.4 NaCl胁迫对谷子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3.5 NaCl胁迫对谷子光合参数的影响
    3.4 不同谷子品种成株期耐盐性鉴定
        3.4.1 NaCl胁迫对谷子成株期农艺性状的影响
        3.4.2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成株期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3.4.3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成株期农艺性状主成分及因子分析
        3.4.4 NaCl胁迫条件下谷子成株期耐盐性评价
        3.4.5 NaCl胁迫对谷子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4.6 回归模型的建立
4 讨论
    4.1 盐胁迫对谷子萌发的影响
    4.2 盐胁迫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盐胁迫对谷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4 盐胁迫对谷子光合特性的影响
    4.5 盐胁迫对谷子成株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6 谷子萌发期与成株期耐盐能力综合评价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应对气候变化作物种植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3 双季玉米模式的优点及推广限制因素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研究方案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品种GDD和产量
        2.2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体系品种类别划分
        2.3 双季玉米体系季节间搭配模式比较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下两季玉米品种的选择
        3.2 双季玉米模式不同类别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4 小结
第三章 双季玉米体系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产量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
        2.3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4 双季玉米适宜搭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光能利用效率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双季玉米产量形成与气候因子的定量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态区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2.2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量
        2.3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2.4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品种搭配模式下干物质积累与气候资源的关系
        2.5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相关分析
        2.6 双季玉米体系适宜搭配模式的干物质积累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3 讨论
        3.1 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产量形成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
        3.2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3.3 气象因子对双季玉米体系不同搭配模式干物质积累影响的定量分析
    4 小结
第五章 密度对双季玉米体系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搭配模式产量的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种植密度对双季玉米不同类别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2.4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别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3 讨论
        3.1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灌浆特性的影响
        3.3 种植密度对不同搭配模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生态区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
    6.1 黄淮海平原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6.2 长江中游地区周年双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3.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2 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附表 1 双季玉米种植模式两季的播种期和收获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
致谢
作者简介及成果

(7)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背景意义
        1.1.1 多年生作物
        1.1.2 多年生稻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1.2.2 水稻根系研究方法
        1.2.3 水稻根系形态
        1.2.3.1 根系分布
        1.2.3.2 根数、根长、根直径
        1.2.3.3 根系生物量与根-冠比
        1.2.3.4 根系形态、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关系
        1.2.4 根系活力
        1.2.4.1 根系伤流量
        1.2.4.2 根系伤流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关系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干物质测定
        2.3.2 根系形态
        2.3.2.1 根系体积
        2.3.2.2 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尖数以及分枝数测定
        2.3.2.3 干物质测定
        2.3.2.4 根系伤流量
        2.3.3 产量测定
        2.3.4 稻桩成活率调查
        2.3.5 数据分析及处理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分析
        3.1.1 根长
        3.1.2 根表面积
        3.1.3 根系直径
        3.1.4 根尖数
        3.1.5 根分枝数
        3.1.6 根系体积
    3.2 多年生稻根系干重动态变化分析
        3.2.1 根重
        3.2.2 根重衰减率分析
    3.3 多年生稻根系活力分析
    3.4 多年生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析
        3.4.1 叶重
        3.4.2 茎鞘重
        3.4.3 穗重
        3.4.4 地上部干物质重
    3.5 多年生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分析
    3.6 产量及产量构成与总干物质积累关系分析
    3.7 产量与根系形态指标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分析
        4.1.1.1 多年生稻根系特征的分析
        4.1.1.2 多年生稻根系生理特征的分析
        4.1.2 多年生稻干物质积累特征
        4.1.3 多年生稻产量及产量因素变化特征
        4.1.4 多年生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2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早籼稻的困境
        1.1.2 研究意义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1.3 米粉稻的研究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1.6 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3.3 讨论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4.3 讨论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5.3 讨论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CWSI的滴灌冬小麦水分状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意义
    2 水分监测技术概述
    3 冠层温度在水分监测中的应用
        3.1 基于冠层温度的作物水分监测原理
        3.2 冠层温度最佳监测时间研究
        3.3 冠层温度的影响因素
        3.4 冠层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
        3.5 冠层温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3.6 冠层温度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3.7 冠层温度与水分胁迫指数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热红外成像技术的冠层温度最佳监测时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不同水分处理冠层温度变化
        2.2 不同生育时期冠、气温度变化
        2.3 不同生育时期冠气温差变化
        2.4 冠层温度最佳监测时间
    3 讨论
        3.1 冠层温度变化规律
        3.2 灌水量对冠层温度的影响
        3.3 冠层温度最佳监测时间
第三章 滴灌冬小麦冠气温差与植株水分、土壤水分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1.5 模型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处理下滴灌冬小麦水分状况变化
        2.2 滴灌冬小麦冠气温差与作物水分的关系
        2.3 基于冠气温差的滴灌冬小麦水分模型检验
        2.4 不同水分处理下滴灌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2.5 滴灌冬小麦冠气温差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2.6 基于冠气温差的滴灌冬小麦土壤水分模型检验
        2.7 滴灌冬小麦冠层温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8 基于冠层温度的滴灌冬小麦气象因子模型检验
    3 讨论与结论
        3.1 冠气温差与植株水分状况关系
        3.2 冠气温差与土壤水分关系
        3.3 冠气温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第四章 滴灌冬小麦冠气温差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处理下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
        2.2 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片水势的变化
        2.3 不同水分处理下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变化
        2.4 冠气温差与光合生理参数的定量关系和模型检验
        2.5 冠气温差与叶水势的定量关系和模型检验
        2.6 冠气温差与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定量关系和模型检验
    3 讨论与结论
        3.1 冠气温差与叶片光合生理参数
        3.2 冠气温差与叶片水势
        3.3 冠气温差与渗透调节物质
第五章 滴灌冬小麦CWSI模型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试指标及方法
        1.4 CWSI模型构建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CWSI经验模型的构建
        2.2 CWSI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比较
        2.3 不同计算方法的CWSI模型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3.1 CWSI模型研究
        3.2 CWSI模型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CWSI与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量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2 不同水分条件对滴灌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3 CWSI与滴灌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3 讨论与结论
        3.1 CWSI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3.2 CWSI与籽粒品质
第七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状差异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第一章 文章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形态与耐盐碱的关系
        1.2.2 盐碱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2.3 盐碱胁迫对植物各生育时期的耐盐碱性的影响
    1.3 甜高粱耐盐碱性评价体系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试验地概况
    2.3 供试材料
    2.4 试验设计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6 数据统计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表现
    3.2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形态形状表现
    3.3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生理特性表现
    3.4 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产量性状表现
    3.5 不同生育时期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表现
    3.6 甜高粱耐盐碱性鉴定指标体系筛选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创新点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水稻品种间穗重构成因子的差异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逆境对耐盐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翟彩娇,张蛟,崔士友,陈澎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 [2]燕麦抗倒伏生理机制及茎秆木质素合成基因表达研究[D]. 南铭.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D]. 牟新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4]双季水稻不同氮素与密度下产量自动调节的品种间差异与机理[D]. 曹超豪.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谷子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及生长发育与农艺性状的鉴定[D]. 张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6]双季玉米体系周年产量形成与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多年生稻根系特征和干物质积累对产量形成的影响[D]. 李小波. 云南大学, 2020(08)
  • [8]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CWSI的滴灌冬小麦水分状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D]. 崔静.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10]不同甜高粱品种(系)耐盐碱性状差异及综合评价研究[D]. 袁闯. 宁夏大学, 2020(03)

标签:;  ;  ;  ;  

水稻品种穗部重塑因素差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