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粉虫的应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丁梦琪[1](2021)在《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降解聚乙烯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聚乙烯(PE)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极其稳定的人工合成聚合物,耐微生物侵袭,过去几十年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生物降解的。按照密度和分支分类,主要有四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三类。黑粉虫(Tenebrio obscurus)幼虫能够生物降解聚苯乙烯(PS),但对聚乙烯(PE)降解的能力和解聚模式仍然未知。因此,本文对“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降解PE效能”进行了研究,证实了两种幼虫均具有降解PE的能力,分别探究了PE与辅食共饲和PE结构类型对两种幼虫降解PE效能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本研究中黄粉虫的PE消耗能力显着优于黑粉虫。与仅饲喂PE相比,麦麸和PE共饲黄粉虫、玉米粉和PE共饲黑粉虫时幼虫的存活率、对PE的消耗量和降解效率提高显着。此外,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可以用做两种幼虫摄食PE的辅食,以此提高幼虫的PE消耗量和降解效率。两种幼虫消耗PE泡沫的能力与实验条件设置密切相关。底面积为21×12 cm的透明聚丙烯饲养盒(环境温度为25±0.5℃;湿度为65±5%;黑暗的条件下)中放入500只幼虫和2 g的LDPE泡沫,摄食情况较好。高温凝胶渗透色谱(HTGPC)分析结果表明,低分子量部分的PE(<5.0 k Da)被快速消化,而高分子(>10.0 k Da)部分则被分解或裂解,表明幼虫对PE的解聚范围很广。添加庆大霉素能显着抑制黄粉虫和黑粉虫的肠道微生物,但两种幼虫对LDPE的解聚作用并未完全停止,表明LDPE的生物降解是幼虫肠道微生物与消化酶协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完全依赖于肠道菌群。PE的结构类型显着影响黄粉虫和黑粉虫的生物降解效能和反应途径。两物种幼虫降解三种PE的能力依次为LDPE>LLDPE>HDPE。通过热裂解气相色谱(Py-GCMS)分析虫粪的化学组成,降解产物的不同证实了两物种幼虫降解PE的途径存在差异。基于16S r 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两种幼虫的肠道菌群结构均与其食物密切相关,肠球菌(Enterococcus)为黄粉虫和黑粉虫生物降解PE的优势菌属。
杨莉[2](2020)在《黄粉虫和大麦虫肠道微生物对塑料多聚物的降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烯烃塑料是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塑料。聚烯烃塑料由于本身结构很稳定导致其很难被降解。目前降解聚烯烃塑料的方式主要为热降解、自然环境中的光降解和生物降解三种类别。由于热降解和光降解所耗费的成本高、时间久。因此生物降解聚烯烃塑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证实黄粉虫、大麦虫对部分塑料聚合物有一定的解聚能力。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聚烯烃塑料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塑料。本研究以PS、PE为实验材料,探究黄粉虫和大麦虫解聚和生物降解聚烯烃塑料的能力,并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分析PS、PE经黄粉虫和大麦虫肠道后的变化。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大麦虫和黄粉虫的肠道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设置不同的喂食条件,测定黄粉虫和大麦虫在实验期间的存活率。结果发现,黄粉虫在60 d内消耗掉1.5g PS和PE,且存活率明显高于未饲喂的对照组。大麦虫在50 d内可以消耗掉PS,但不啮食PE。(2)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对黄粉虫和大麦虫排出的虫粪进行分析,证实虫粪中形成了新的含氧官能团。通过热重分析对黄粉虫排出的虫粪进行分析,还观察到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改性的变化,表明PS和PE在黄粉虫肠道内发生了生物降解。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对大麦虫排出的虫粪进行分析,证实了PS在经过大麦虫的肠道后结构发生了改变。凝胶渗透色谱的结果分析表明,摄入的PS在黄粉虫、大麦虫肠道内发生了广泛的解聚,同时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PE的解聚却受到了限制,即Mn呈现增加的趋势,Mw呈现降低的趋势,这表明黄粉虫和大麦虫对PS是广泛的生物降解,而黄粉虫对PE是选择性的降解。(3)通过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分析大麦虫和黄粉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饲喂条件下黄粉虫和大麦虫的肠道菌群表现出了预期的显着差异。以PS为唯一碳源,对大麦虫肠道微生物进行为期90 d的体外培养实验,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显示发现具有PS降解功能的肠道菌群显着富集。(4)以PS、PE为唯一碳源,从黄粉虫肠道中初步分离得到了8株以PS或PE为唯一碳源的肠道降解菌。本研究证实了黄粉虫和大麦虫均能够降解PS,且大麦虫对PS的啮食能力更强。证明了肠道细菌在黄粉虫、大麦虫降解PS、PE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PS、PE的生物降解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应用思路。
李雪[3](2020)在《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文中指出储藏物拟步甲是一类生活于人居住地,对藏储生物原料及其产品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的甲虫资源,是构成甲虫多样性的重要成分之一。该类甲虫全球已记录9亚科98属277种(亚种),分别占世界拟步甲科物种总数的1.11%。迄今为止,中国的储藏物拟步甲记录了5亚科32属72种(亚种),分别占世界储藏物甲虫的24.0%和世界储藏物昆虫的4.3%。与世界储藏物昆虫一样,储藏物拟步甲是整个拟步甲科分类研究的重点,对其生物多样性、分类学与系统生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分布学、行为学、有害生物监控和综合治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居多,成果也最为丰硕。在分类学方面,国际上对储藏物拟步甲的研究历史久远,记载丰富,大约71.8%的物种被命名于1800—1899之间,晚期的命名种仅占了12.7%,对其分类修订的研究工作层出不穷,越加精细和完善。我国学者长期重视储藏物拟步甲的害情调查和应用防治技术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积极成果。但就其分类整体水平而言,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物种名称使用混乱,缺少分类性修订工作,分类研究工作不能满足分类鉴定和有害种类防治技术的需要。为此,加强对我国储藏物拟步甲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和分类修订研究,极力缩小与世界各国研究差距,是本专项研究的出发点。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的归纳整理,对储藏物拟步甲在全球范围内的基本分类状况、物种多样性、分布与发生为害情况等做了综述性介绍;基于河北大学昆虫标本馆长期积累的储藏物拟步甲标本并采用经典分类学手段,对中国该科种类进行了比较完整地分类修订,并采用国际公认度高的分类体系对其进行分类编排。全文包含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储藏物拟步甲的研究历史和现况、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材料与方法、成虫及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重点介绍了储藏物拟步甲的经济意义与生物学特性,并对这类甲虫的潜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做了展望。各论部分对中国储藏物拟步甲的5亚科20族32属72种(亚种)一一做了规范记述,包括:描述成虫72种、幼虫36种、卵20种、蛹19种;编制了各级(亚科、族、属、种)阶元的分类检索表及特征,列出各种的有效名称和同物异名及其引证,以及它们的分类归属、经济意义、生活习性,检视标本信息及世界分布等信息。研究新记录10种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别是:扁片甲Cossyphus(Cossyphus)depressus(Fabricius,1781)、短脊龙甲Leptodes brevicarina Ren,1999、喀什琵甲Blaps(Blaps)kashgarensis Baters,1879、侏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granulatum pusillum(Fabricius,1792)、无齿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schneideri Reitter,1898、小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pygmaeum(Steven,1829)、直胫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hadroide(Fairmaire,1888)、小瘤土甲Gonocephalum(Gonocephalum)tuberculatum(Hope,1831)、邻卵齿刺甲Oodescelis(Ovaloodescelis)affinis(Seidlitz,1893)、类卵齿刺甲Oodescelis(Ovaloodescelis)similis similis(Kaszab,1938)。
宋杨[4](2020)在《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文中认为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与回收管理不善已经导致全球性塑料污染问题,土壤则是大量塑料垃圾的蓄积地。土壤中的塑料会破碎或降解成更小的塑料碎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残片称为微塑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以往较多的研究关注于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而对陆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还知之甚少。土壤动物有很多机会接触土壤中的塑料碎片,是否会通过摄食和消化来影响微塑料在土壤中的归趋,并诱发动物的毒性效应,还鲜有研究报道。此外,尚不清楚土壤动物是否具备降解土壤中残留塑料的能力。本文选择常见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白玉蜗牛(Achatina fulica)作为实验对象,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纤维(MFs,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1257.8μm,76.3μm)和聚苯乙烯(PS)泡沫为实验材料,观察动物对(微)塑料的摄食、代谢和排出,分析(微)塑料对蜗牛生长发育、组织病理和氧化应激相关酶活的影响;通过体视显微镜镜检、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凝胶色谱分析(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质子核磁共振(1H NMR)对比分析排出粪便中残留的和原(微)塑料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分子量、基团结构变化,从而分析土壤动物和(微)塑料的相互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尼罗红染色的PET微塑料纤维喂食白玉蜗牛5小时,在5、10、12、24小时后分别在食道、胃、前肠和后肠观察到微纤维的大量积聚,它们在48小时后完全排出体外。扫描电镜显示,微塑料纤维经消化排出后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和腐蚀痕迹,且被排出体外的微塑料纤维的直径较摄食前显着性地减小了10.81±6.26%(p<0.001)。(2)蜗牛在浓度分别为0.01、0.14、0.71 g kg-1的微塑料纤维模拟土壤暴露28天后,均未观察到蜗牛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的微塑料纤维暴露使蜗牛摄食量平均减少24.7-34.9%,排泄量显着减少46.6-69.7%,但未观察体重、壳长和壳口直径与对照组的明显差异。通过主要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发现高浓度组40%的蜗牛的胃肠道组织受到损伤,表现为胃肠壁绒毛缩短或破裂,但对肝组织和肾脏没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另外,高浓度组蜗牛肝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下降了59.3±13.8%,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36.7±8.5%,脂质过氧化指数(MDA)上升58.0±6.4%,均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表明微纤维引起机体氧化应激。(3)经过为期4周的PS泡沫板和油麦菜联合喂食实验后,每只蜗牛平均摄食18.5±2.9 mg的PS,对所有粪便经30%H2O2消解和过滤提取PS,其中PS残留量为每只蜗牛12.8±1.1 mg,通过质量核算后测定摄入的30.7%的PS被消化。对粪便中PS进行形态尺寸统计,粒径分布在0.146-3.1 mm之间。摄食PS的蜗牛体重、壳长和壳口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异常变化。GPC分析表明粪便残留的Mw值从摄食前的234,500 Da增长到250,300 Da,Mn值从92,000 Da增长到106,000 Da,这说明PS在蜗牛体内发生有限的解聚。FTIR和1H NMR的分析结果显示,蜗牛体内形成了氧化中间体和化学修饰官能团,如碳碳双键(-CH=CH-)、羰基(H2C=O)和羟基(-OH)等新基团出现。(4)预先对蜗牛进行五天的土霉素喂食后,其肠道菌群数量下降两个数量级,然后进行同前的泡沫板喂食4周,残留粪便的PS分子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Mw值增长到245,900 Da,Mn值增长到100,860 Da,与未进行抗生素干扰的正常蜗牛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高通量测序详细分析了PS泡沫喂食0、2、4周时蜗牛肠道菌落的种群变化,结果显示PS摄食和消化导致肠杆菌科、鞘脂杆菌科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反映这些肠道菌群与PS的生物降解有关。以上结果表明:(1)白玉蜗牛能主动摄食并消化排出PET微塑料纤维,5小时的暴露不会引起微纤维在蜗牛体内的累积;蜗牛的消化能够加速微塑料表面磨损,肠道是影响微塑料的主要消化器官。(2)微塑料纤维影响蜗牛的摄食和排泄,诱导胃肠道发生病理学变化,氧化应激参与了微纤维的毒性机制。(3)蜗牛能被诱导摄食PS泡沫,通过咀嚼和消化破碎成微塑料。蜗牛的消化能解聚部分低分子量PS,导致PS的限制生物降解作用。(4)摄食和消化PS能够影响蜗牛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间接参与了蜗牛的生物降作用。本论文首次探究了PET和PS(微)塑料与土壤动物蜗牛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微)塑料对土壤动物多方面的毒性和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土壤动物能反过来对(微)塑料造成磨损、破碎化和降解等产生一系列生物作用。这些新颖的研究结果为陆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剖析和归趋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了新证据。
蒋晓晓[5](2014)在《阿克苏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态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枣树是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中的果树树种之一,随着新疆枣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枣树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枣树病虫害发生愈加严重,并出现了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严重影响着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所以掌握枣树害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可以为该地区枣树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调查了枣树害虫与天敌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消长动态及与天敌的跟随效应;同时掌握了枣球蜡蚧和枣瘿蚊的空间分布型、探索了枣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以下为本研究所取得的结果:1.经调查表明,新疆阿瓦提县枣树主要害虫种类有7目、18科、27种;天敌21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7种,寄生性天敌4种。2.新传入害虫枣球蜡蚧在所有寄主植物中在枣树上的为害最重,7月中旬至8月上旬达到为害盛期;枣瘿蚊在枣树上的为害有四个高峰期,分别是5月上旬、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中旬,各捕食性天敌与其都有很强的跟随效应;截形叶螨和李始叶螨的为害在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牧草盲蝽的为害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和9月中旬;枣镰翅小卷蛾幼虫发生在枣树的展叶期、开花期、枣果着色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枣飞象危害最严重的时期。3.枣球蜡蚧若虫、雌虫在枣树上呈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其种群聚集均数λ>2,说明其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习性和环境共同引起或由其中一个因素引起;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虫口密度在植株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着差异;植株虫口密度中部>下部>上部,三者之间差异性显着;同时确定了枣球蜡蚧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数模型。枣瘿蚊在枣树上符合均匀分布,个体间相互排斥;其种群聚集均数入<2;虫口密度在东、南、西、北4个方位无显着差异,在上、中、下3个层次上虫口密度差异性显着,虫口密度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4.单作枣园、枣麦间作园和30年老枣园3个枣园的主要害虫、天敌在种类和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个枣园物种间时间生态位差异较大,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小;而从3个枣园共有的害虫与天敌来看,天敌相对于害虫水平生态位均较宽,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垂直生态位较窄,具有相同习性、取食部位或对象的害虫和天敌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高。
石冬冬,田园,范志影,张萍,刘庆生,马书宇[6](2014)在《3种拟步甲科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可再生性的生物资源——昆虫资源,研究对黄粉虫、黑粉虫和大麦虫3种目前养殖规模较大的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粉虫和黑粉虫含有27种游离氨基酸,大麦虫含有26种游离氨基酸,3种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9.03、18.87和17.61 mg/g,远高于常见营养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并且3种昆虫幼虫体内都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药效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一定量的有特殊功效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平均含量分别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7.40%、16.89%、37.31%、52.26%和1.42%。3种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各有特色,针对其特点开发相应的功能性产品对于更好的利用昆虫资源有重要意义。
王岩[7](2010)在《准噶尔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饲养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准噶尔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ctipennis dzungarica Kasz.(鞘翅目:拟步甲科) (以下简称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Anatolica polita borealis Kasz. (鞘翅目:拟步甲科)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此前,对这两种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这两种昆虫还没有在室内饲养成功。野外采集试虫,研究成本较高,且不易采到卵、幼虫和蛹,制约对昆虫的系统研究。亟待建立起稳定可靠、行之有效的室内饲养体系;并开展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本研究建立了有效饲养荒漠拟步甲科鳖甲族昆虫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方法。采用玻璃培养皿孵育卵、预蛹、蛹和初孵成虫;向矿泉水瓶底部加入适量的水,再装入沙子,借助毛细现象,形成渐变式含水基质,在最上层的干沙表面加麦麸以饲养幼虫。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昆虫能顺利完成其生活史,小胸鳖甲卵、幼虫、预蛹、蛹和幼嫩成虫的存活率依次分别为84.19±1.66%,60.25±0.20%,83.27±2.83%,86.53±2.35%和92.42±1.59%;光滑鳖甲的依次分别为68.67±2.45%,61.31±7.76%,84.68±2.35%,88.45±2.75%和90.56±4.20%。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室内饲养问题。基于以上方法,结合野外调查,我们研究了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小胸鳖甲生活在亚洲地理中心附近荒漠地区,属特有种。它为夜行性,雌性成虫在体型上大于雄虫,雌雄性比为1.04:1。用上述饲养方法,自相残杀习性也可以通过单只单瓶饲养来避免。在实验室条件下(30±0.5℃, 30±6%相对湿度, 16L: 8D光周期),小胸鳖甲可以其完成生活史。卵、幼虫、预蛹、蛹和初孵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7.35,49.27, 7.05, 9.95和10.12天。幼虫共7龄,每增加1龄,发育历期延长约2.25天。在每个阶段都有昆虫某些部位体色的加深变化,一般从乳白到红褐或者黑色。初孵雌性成虫体色变黑后开始产卵,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68枚。光滑鳖甲生活在我国荒漠地区,属中央亚细亚种。它为昼行性,雌性成虫在体型上大于雄虫,雌雄性比为0.75:1。在实验室条件(30±0.5℃, 30±6%相对湿度, 16L: 8D光周期)下,卵、幼虫、预蛹、蛹和初孵成虫的发育历期分别为9.05, 73.03, 6.95,9.95和25.00天。幼虫共9龄,末龄幼虫历期最长,可达20天。光滑鳖甲幼虫各龄体征随龄数的增加,呈指数型增长(小胸鳖甲也相同)。与小胸鳖甲相同,每个阶段都有昆虫某些部位体色的加深变化。首次发现并报道了光滑鳖甲畸形触角,记述了其体式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形态特征,测量了其触角各节的长度、宽度和横截面积。结果显示,在触角第5节后,畸形触角的尺寸显着小于正常触角的相应节。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卵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显示其卵长、卵宽等数据与其他拟步甲科昆虫有明显区别。两者卵壳在扫描电镜下无特征花纹结构,与苏氏漠甲Sternoplax souvorowiana Reitter相比,在卵前极的受精孔区、卵壳层数、表面纹饰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幼虫在头壳和前胸背板的长度和宽度、头壳色素沉着区面积和头壳总面积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也都与细颈露颚甲Colposcelis microderoides microderoides Reitter的幼虫有明显的差异。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卵的抗旱和耐高温能力很强,遂以这两种荒漠拟步甲科昆虫对象,以同科的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为对照,测量并分析了在25℃,各发育历期(day0,day2,day5)的卵,在不同相对干湿度条件(RH0%,RH10%,RH20%)下的失水速率,并计算其最终孵化率;同时研究了温度对卵存活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昆虫成体及卵的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两种荒漠昆虫的失水速率明显低于黄粉虫,在各种湿度条件下的存活率均显着高于黄粉虫,而荒漠昆虫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卵表面的粘性物质对其抗旱保水,保证孵化率有重要作用。荒漠昆虫50枚卵重与单雌成虫体重的比例显着高于黄粉虫,显示两种荒漠昆虫在卵上投入了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36℃,高于黄粉虫的29℃;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50℃和19.90℃,高于黄粉虫的10.46℃;但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83日·度和87.98日·度,明显低于黄粉虫的112.46日·度。这可能是其对沙面高温的另一种适应。本研究补充了我国荒漠昆虫研究方面的内容,为荒漠昆虫的分类研究以及深入开展荒漠昆虫适应性的生理及分子机理研究,在饲养和生物学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张丽[8](2007)在《黄粉虫肠道细菌及饲料成分选择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在黄粉虫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分离鉴定、不同饲料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分离鉴定出黄粉虫肠道内的5个优势细菌菌株,初步探索了不同饲料的配方和成本,明确了微生态制剂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积极作用,为探索大规模饲养黄粉虫的主要途径、方式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黄粉虫和黑粉虫肠道中分别分离获得5株细菌,对其菌体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黄粉虫的5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金杆菌属、球形芽孢杆菌、微杆菌属、巨大芽孢杆菌、短小杆菌属;黑粉虫的5个细菌菌株分别属于金杆菌属、李斯特氏菌属、微杆菌属、莫拉氏菌属、短小杆菌属。金杆菌属、微杆菌属和短小杆菌属均在两种昆虫肠道中出现,说明黄粉虫和黑粉虫肠道细菌状况与其所取食的饲料、所处的环境及长期进化有较大相关性。2.将黄粉虫肠道中分离出的优势菌株制成微生态制剂,对黄粉虫幼虫进行饲喂,发现优势菌株短小杆菌对黄粉虫生长发育影响最为明显,黄粉虫饲料中每克饲料含有短小杆菌属10×108个菌的数量是最佳含量。3.用不同饲料饲喂黄粉虫发现,在黄粉虫麦麸饲料中添加豆腐渣是可行的,其消化率、利用率和转化率分别为70.75%、11.09%、16.68%。进一步实验后确定添加5%的豆腐渣含量是性价比最高的饲料,其成本价远低于纯麦麸组。4.通过对果渣(苹果渣)、食用菌渣(普通蘑菇)的添加试验比较,得知添加15%的果渣组黄粉虫幼虫的增重最多;而添加食用菌渣对黄粉虫增重效果差,因此,生产中不宜将食用菌渣添加到饲料中。
吴福中[9](2007)在《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的优化和几丁质含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黄粉虫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对黄粉虫幼虫饲养所需要的温度、饲料含水量、光照、饲养密度和饲料种类以及几丁质含量进行研究,为黄粉虫规模化的繁殖饲养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在室内设置了15℃~35℃5个温度处理,研究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5℃的温度处理比其它温度处理对黄粉虫幼虫的平均体重差异显着,25℃处理的平均虫体重量是15℃、20℃、30℃、35℃处理的平均虫体重量的1.45倍、1.21倍、1.17倍和1.64倍。说明黄粉虫幼虫在25℃的环境中饲养,对虫体重量增加最明显,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2.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平均体重的影响在室内设置了饲料含水量为5%~25%5个湿度处理,研究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含水量为20%的处理对黄粉虫幼虫的平均体重作用最明显,饲料含水量为20%的处理分别是饲料含水量为5%、10%、15%、25%和对照组处理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1.48倍、1.39倍、1.16倍、1.36倍和1.59倍。说明湿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增加作用比较显着,饲料含水量为20%是黄粉虫幼虫最适宜的湿度。3.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在室内设置了饲养密度为0.24头/cm2~1.41头/cm2 6个饲养密度处理,研究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密度为1.18头/cm2处理对黄粉虫幼虫体重的增长较其它组密度处理差异显着,是饲养密度为0.24头/cm2、0.47头/cm2、0.71头/cm2、0.94头/cm2、1.41头/cm2处理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5.6倍、2.85倍、1.97倍、1.33倍和1.14倍,说明黄粉虫幼虫生长最适宜的密度为1.18头/cm2。在夏季饲养可稍低于1.18头/cm2进行饲养;在冬季可以稍高于1.18头/cm2进行饲养。4.光照对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设置了室外自然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室内阴暗三个处理,研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阴暗处理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增加效果显着,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分别是室外自然光照和室内自然光照的1.92倍和1.33倍,说明黄粉虫幼虫生长趋向于黑暗或光线较暗的环境。5.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在麦麸、玉米粉、大豆粉等常规饲料处理组中,以麦麸和玉米粉混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体重增长较其它处理差异显着。玉米粉和麦麸处理组对黄粉虫幼虫的平均虫体重是麦麸、玉米粉、大豆粉、大豆粉和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的1.16倍、1.33倍、1.86倍、1.57倍和1.42倍。说明在常规饲料中,麦麸和玉米粉混合饲料饲养黄粉虫幼虫效果较好。在复合饲料四个处理中,以复合饲料A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较其它三组复合饲料差异显着,复合饲料A处理组对黄粉虫幼虫的平均虫体重是复合饲料B、复合饲料C和复合饲料D处理组的1.30倍、1.44倍和1.64倍。说明复合饲料A饲养黄粉虫幼虫要优于其它三组复合饲料,够提供最适合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怀牛膝混合饲料饲养黄粉虫幼虫能够加速黄粉虫幼虫的蜕皮和化蛹,影响黄粉虫幼虫体重的增加。含有怀牛膝不同含量的混合饲料处理对黄粉虫幼虫的趋食行为、取食量、增重和营养转化率,均小于对照组,说明黄粉虫幼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怀牛膝的影响。6.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营养效应研究在麦麸、玉米粉、大豆粉等常规饲料处理中,营养转化率大小是麦麸和玉米粉>麦麸>玉米粉和大豆粉>太豆粉和麦麸>玉米粉>大豆粉,饲料利用率大小是麦麸和大豆粉>玉米粉和大豆粉>玉米粉>麦麸>麦麸和玉米粉>大豆粉。在复合饲料中,营养转化率、饲料利用率的大小都是复合饲料A>复合饲料B>复合饲料C>复合饲料D。说明在常规饲料中以麦麸和玉米粉的混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最好:在复合饲料中以复合饲料A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最好。7.黄粉虫幼虫基因组DNA的提取研究黄粉虫、黑粉虫幼虫基因组DNA提取产量较高,纯度也较好,DNA条带较清楚。黄粉虫和黑粉虫的DNA条带有差异,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区分黄粉虫、黑粉虫。8.黄粉虫几丁质含量的研究从黄粉虫幼虫的体壁、成虫、蜕和蛹壳中提取的壳聚糖样品为白色透明薄膜状固体产物,黄粉虫蛹壳、蜕、成虫、幼虫体壁几丁质的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13.77%、1835%、11.26%和4.36%。黄粉虫幼虫的蜕中几丁质的百分含量最高,其次是黄粉虫的蛹壳,黄粉虫幼虫体壁几丁质的百分含量最低。
仇方迎,刘观浦[10](2007)在《学科创新催生昆虫大产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有的自然资源中,规模大、分布广、营养丰富、最容易开发而开发力度欠缺的资源,首先应属昆虫资源。据统计,地球上已知的昆虫约有一百多万种,占整个动物界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迄今为止,通过营养分析,全世界已确定出三千六百五十余种昆虫可供食用。全球范围内已初步开发?
二、黑粉虫的应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粉虫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降解聚乙烯效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固体废物及其造成的环境问题 |
1.1.1 石油基塑料 |
1.1.2 废弃农业秸秆 |
1.2 聚乙烯生物降解的研究 |
1.3 两种幼虫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研究 |
1.3.1 黄粉虫和黑粉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2 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PE与辅食共饲对两种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
2.4.2 摄食两种LDPE泡沫对两种幼虫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
2.4.3 两种幼虫对三种PE粉末的降解 |
2.4.4 两种幼虫粪便的化学性质检测 |
2.5 抗生素对黄粉虫和黑粉虫降解PE能力的影响 |
2.5.1 筛选抗生素的抑菌圈实验 |
2.5.2 抗生素抑菌实验 |
2.6 摄食PE的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的肠道菌群群落分析 |
第3章 添加辅食对幼虫生物降解PE效能的影响 |
3.1 辅食与聚乙烯共饲对两种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添加辅食对两种幼虫存活率的影响 |
3.1.2 添加辅食对两种幼虫摄食PE能力的影响 |
3.1.3 添加辅食对两种幼虫虫重的影响 |
3.2 HT-GPC分析 |
3.3 FTIR分析 |
3.4 ~1H-NMR分析 |
3.5 TGA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类型对两种幼虫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 |
4.1 两种幼虫摄食两种LDPE泡沫 |
4.1.1 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饲喂条件的筛选 |
4.1.2 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对两种LDPE的摄食能力 |
4.2 两种幼虫对两种LDPE泡沫的生物降解 |
4.2.1 HT-GPC分析 |
4.2.2 两种LDPE泡沫的生物降解和氧化 |
4.3 抗生素抑制实验 |
4.4 两种幼虫对三种PE粉末的生物降解 |
4.4.1 HT-GPC分子量分析 |
4.4.2 三种PE粉末的生物降解和氧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摄食聚乙烯对两种幼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1 摄食两种LDPE泡沫对两种幼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1.1 数据合理性与多样性分析 |
5.1.2 聚类分析 |
5.1.3 基于幼虫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分析 |
5.2 摄食三种PE粉沫对两种幼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2.1 OTU及α多样性分析 |
5.2.2 聚类分析 |
5.2.3 基于幼虫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黄粉虫和大麦虫肠道微生物对塑料多聚物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聚烯烃塑料 |
1.1.1 聚烯烃塑料定义 |
1.1.2 聚烯烃塑料的降解研究进展 |
1.1.3 PS和PE的微生物降解 |
1.2 昆虫啮食塑料的现象以及启示 |
1.3 黄粉虫和大麦虫的研究进展 |
1.3.1 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2 大麦虫的生物学特性 |
1.3.3 综合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黄粉虫和大麦虫对聚烯烃塑料的啮食能力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和测试内容 |
2.1.3 PS、PE泡沫塑料的喂食实验 |
2.1.4 抗生素抑制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PS和PE的检测 |
2.2.2 黄粉虫和大麦虫对PS和PE的啮食能力 |
2.2.3 不同喂食条件对黄粉虫的影响 |
2.2.4 不同喂食条件对大麦虫的影响 |
2.2.5 黄粉虫对PS和PE的解聚和生物降解 |
2.2.6 大麦虫对PS的解聚和生物降解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黄粉虫和大麦虫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不同喂食条件对大麦虫和黄粉虫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3.1.3 大麦虫的体外培养实验 |
3.1.4 肠道降解菌的筛选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喂食条件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2 不同喂食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2.3 体外培养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2.4 体外培养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2.5 体外培养PS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 |
3.2.6 肠道降解菌初步筛选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3)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第一章 概述 |
1.1 储藏物拟步甲含义与分类地位 |
1.1.1 储藏物拟步甲 |
1.1.2 分类地位 |
1.1.3 物种多样性及部分种名修订 |
1.2 世界储藏物拟步甲分类概况 |
1.2.1 国外概况 |
1.2.2 国内概况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的意义 |
1.3.2 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二章 生物学特性与经济意义 |
2.1 生物学特征 |
2.1.1 食性 |
2.1.2 生活史 |
2.2 经济意义 |
2.2.1 发生与为害 |
2.2.2 综合治理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标本来源 |
3.1.2 文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物种搜集与名录整理 |
3.2.2 分类鉴定与描述 |
3.2.3 拍照与绘图 |
3.2.4 分类研究 |
第四章 形态术语 |
4.1 成虫(图 1、2) |
4.2 卵(图 3) |
4.3 幼虫(图 4) |
4.4 蛹(图 5) |
第五章 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区系组成与分布 |
5.1 区系组成特点 |
5.2 地理分布特点 |
第六章 研究展望 |
各论 |
拟步甲科 Tenebrionidae Latreille, 1802 |
伪叶甲亚科 Lagriinae Latreille, 1825 |
Ⅰ 片甲族 Cossyphini Latreille, 1802 |
片甲属 Cossyphus Olivier, 1791 |
1. 扁片甲 Cossyphus (Cossyphus) depressus (Fabricius, 1781)(图 6;图版Ⅰ) |
Ⅱ 垫甲族 Lupropini Ardoin, 1958 |
垫甲属 Luprops Hope, 1833 |
2. 东方小垫甲Luprops orientalis (Motschulsky, 1868) (图 7;图版Ⅰ) |
3. 云南垫甲 Luprops yunnanus (Fairmaire, 1887) (图 8;图版Ⅰ) |
漠甲亚科 Pimeliinae Latreille, 1802 |
Ⅲ 砚甲族 Akidini Billberg, 1820 |
砚甲属 Cyphogenia Solier, 1837 |
4. 中华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chinensis (Faldermann, 1835) (图 9;图版Ⅰ) |
5. 肩脊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humeralis Bates, 1879(图 10;图版Ⅰ) |
6. 齿砚甲 Cyphogenia (Cyphogenia) rugipennis (Faldermann, 1835)(图 11;图版Ⅰ) |
Ⅳ 沟甲族 Cnemeplatiini Jacquelin du Val, 1861 |
沟甲属 Philhammus Fairmaire, 1871 |
7. 李氏沟甲 Philhammus (Philhammus) leei Kaszab, 1962 (图 12;图版Ⅰ) |
Ⅴ 掘甲族 Lachnogyini Seidlitz, 1894 |
掘甲属 Netuschilia Reitter, 1904 |
8.郝氏掘甲Netuschilia hauseri (Reitter, 1897) |
Ⅵ 龙甲族 Leptodini Lacordaire, 1859 |
龙甲属 Leptodes Dejean, 1934 |
9.短脊龙甲Leptodes brevicarina Ren, 1999 |
10. 中华龙甲 Leptodes chinensis Kaszab, 1962 (图 13;图版Ⅰ) |
11. 沟胸龙甲 Leptodes sulcicollis Reitter, 1889(图 14;图版Ⅰ) |
12. 谢氏龙甲 Leptodes szekessyi Kaszab, 1962(图 15;图版Ⅱ) |
13.莱氏龙甲Leptodes (Proleptodes) reitteri Semenov, 1891 |
Ⅶ 漠甲族 Pimeliini Latreille, 1802 |
卵漠甲属 Ocnera Fischer von Waldheim, 1822 |
14. 皮氏卵漠甲 Ocnera sublaevigata przewalskyi Reitter, 1887(图 16;图版Ⅱ) |
宽漠甲属 Sternoplax J. Frivaldszky, 1889 |
15. 谢氏宽漠甲 Sternoplax (Sternoplax) szeehenyi J. Frivaldszky, 1889(图 17;图版Ⅱ) |
16.光滑胖漠甲Trigonoscelis (Chinotrigon) sublaevigata sublaevigata Reitter, 1887 |
Ⅷ 鳖甲族 Tentyriin Eschscholtz, 1831 |
小鳖甲属 Microdera Eschscholtz, 1831 |
17.姬小鳖甲 Microdera (Dordanea) elegans (Reitter, 1887) (图 19;图版Ⅱ) |
18.蒙古小鳖甲 Microdera (Microdera) mongolica mongolica (Reitter, 1889) (图 20;图版Ⅱ) |
拟步甲亚科 Tenebrioninae |
Ⅸ 粉甲族 Alphitobiini Reitter, 1917 |
粉甲属 Alphitohius Stephens, 1829 |
19.黑粉甲Alphitohius diaperinus (Panzer, 1796) (图 21;图版Ⅱ) |
20.小菌虫Alphitobius laevigatus (Fabricius, 1781) |
21.暗红褐菌虫Alphitobius viator Mulsant et Godart, 1868 |
Ⅹ 琵甲族 Blaptini Leach, 1815 |
琵甲属 Blaps Fabricius, 1775 |
22. 拟步行琵甲 Blaps (Blaps) caraboides caraboides Allard, 1882(图 23;图版Ⅲ) |
23. 中华琵甲 Blaps (Blaps) chinensis (Faldermann, 1835) (图 24;图版Ⅲ) |
24. 达氏琵甲 Blaps (Blaps) davidea Deyrolle, 1878(图 25;图版Ⅲ) |
25. 步行琵甲 Blaps (Blaps) gressoria Reitter, 1889(图 26;图版Ⅲ) |
26. 日本琵甲 Blaps (Blaps) japonensis japonensis Marseul, 1879(图 27;图版Ⅲ) |
27. 戈壁琵甲 Blaps (Blaps) kashgarensis gobiensis Frivaldszky, 1889(图 28;图版Ⅲ) |
28. 喀什琵甲 Blaps (Blaps) kashgarensis Baters, 1879(图 29;图版Ⅲ) |
29. 细长琵甲 Blaps (Blaps) oblonga Kraatz, 1883(图 30;图版Ⅲ) |
30. 磨光琵甲 Blaps (Blaps) opaca (Reitter, 1889) (图 31;图版Ⅲ) |
31. 皱纹琵甲 Blaps (Blaps) rugosa Gebler, 1825(图 32;图版Ⅳ) |
Ⅺ 土甲族 Opatrini Brullé, 1832 |
土甲属 Gonocephalum Solier, 1834 |
32. 二纹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bilineatum (Walker, 1858)(图 33;图版Ⅳ) |
33. 侏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granulatum pusillum (Fabricius, 1792)(图 34;图版Ⅳ) |
34. 直胫土甲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hadroide (Fairmaire, 1888) |
35. 突厥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atruele turchestanicum Gridelli, 1948(图 35;图版Ⅳ) |
36. 毛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ubens (Marseul, 1876) (图 36) |
37. 小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pygmaeum (Steven, 1829)(图 37;图版Ⅳ) |
38. 网目土甲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reticulatum Motschulsky, 1854 |
39. 无齿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schneideri Reitter, 1898(图 39;图版Ⅳ) |
40. 小瘤土甲 Gonocephalum (Gonocephalum) tuberculatum (Hope, 1831)(图 40;图版Ⅳ) |
41. 扁毛土甲Mesomorphus villiger (Blanchard, 1853)沙土甲属Opatrum Fabricius, 1775 |
42. 沙土甲 Opatrum (Opatrum) sabulosum sabulosum (Linnaeus, 1760) (图 42;图版Ⅴ) |
43. 类沙土甲Opatrum (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 1835 |
Ⅻ 帕谷甲族 Palorini E. G. Matthews, 2003 |
帕谷甲属 Palorus Mulsant, 1854 |
44. 小粉甲 Palorus cerylonoides (Pascoe, 1863) |
45. 姬粉甲 Palorus ratzeburgii (Wissmann, 1848)(图版Ⅴ) |
46. 亚扁粉甲 Palorus subdepressus (Wollaston, 1864) (图版Ⅴ) |
47. 深沟粉甲 Ulomina carinata Baudi di Selve, 1876(图版Ⅴ) |
48. 龙骨粉甲 Ulomina martinae Scupola, 2002(图版Ⅴ) |
ⅩⅢ 扁足甲族Pedinini直扁足甲属Blindus Mulsant & Rey, 1853 |
直扁足甲属 Blindus Mulsant & Rey, 1853 |
49. 瘦直扁足甲 Blindus strigosus (Faldermann, 1835) (图 44;图版Ⅴ) |
ⅩⅣ 刺甲族 Platyscelidini Lacordaire, 1859 |
齿刺甲属 Oodescelis Motschulsky, 1845 |
50. 邻卵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affinis (Seidlitz, 1893) (图 45;图版Ⅴ) |
51. 卵形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ovalis (Ballion, 1878)(图 46;图版Ⅴ) |
52. 类卵齿刺甲 Oodescelis (Ovaloodescelis) similis similis (Kaszab, 1938)(图 46;图版Ⅵ) |
ⅩⅤ 拟步甲族 Tenebrionini Latreille, 1802 |
53. 小点拟粉甲 Ariarathus atronitens (Fairmaire, 1891)(图版Ⅵ) |
54. 大点拟粉甲 Neatus picipes (Herbst, 1797)(图版Ⅵ) |
拟步甲属Tenebrio Linnaeus, 1758 |
55. 黄粉虫 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 1758(图 48;图版Ⅵ) |
56. 黑粉虫 Tenebrio obscurus Fabricius, 1792(图版Ⅵ) |
57. 大黑甲 Zophobas opacus (Sahlberg, 1823)(图 49;图版Ⅵ) |
ⅩⅥ 拟粉甲族Triboliini |
58. 长头谷盗 Latheticus oryzae Waterhouse, 1880(图版Ⅵ) |
拟粉甲属 Tribolium W. S. Mac Leay, 1825 |
59. 赤拟粉甲 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 1797)(图 50;图版Ⅵ) |
60. 杂拟粉甲 Tribolium confusum Jacquelin du Val, 1861(图版Ⅵ) |
61. 弗氏拟粉甲 Tribolium freemani Hinton, 1948(图版Ⅶ) |
菌甲亚科 Diaperinae Latreille, 1802 |
ⅩⅦ 隐甲族 Crypticini Brullé, 1832 |
隐甲属 Crypticus Latreille, 1817 |
63. 瘦隐甲Crypticus (Crypticus) latiusculus (Ménétriès, 1849)(图版Ⅶ) |
64. 淡红毛隐甲Crypticus (Seriscius) rufipes Gebler, 1829(图 51;图版Ⅶ) |
65. 小隐甲 Ellipsodes (Anthrenopsis) scriptus (Lewis, 1894)(图版Ⅶ) |
ⅩⅧ 菌甲族 Diaperini Latreille, 1802 |
66.二带粉菌甲Alphitophagus bifasciatus (Say, 1824) |
67. 刘氏菌甲 Diaperis lewisi lewisi Bates, 1873(图 53;图版Ⅶ) |
68. 细角谷盗 Gnatocerus (Echocerus) maxillosus (Fabricius, 1801)(图版Ⅶ) |
69. 阔角谷盗 Gnatocerus (Gnatocerus) cornutus (Fabricius, 1798)(图版Ⅷ) |
70. 洋虫 Ulomoides dermestoides (Chevrolat, 1878)(图版Ⅷ) |
ⅩⅨ 皮下甲族 Hypophlaeini Billberg, 1820 |
71. 毕氏粉甲 Corticeus (Tylophloeus) curtithorax (Pic, 1924)(图版Ⅷ) |
窄甲亚科 Stenochiinae Kirby, 1837 |
ⅩⅩ 轴甲族 Cnodalonini Oken, 1843 |
72. 弯胫大轴甲 Promethis valgipes valgipes (Marseul, 1876)(图 54;图版Ⅷ) |
参考文献 |
图版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完成的论文与科研活动经历 |
(4)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塑料污染概况 |
1.1.1 塑料污染 |
1.1.2 微塑料污染概况 |
1.2 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 |
1.3 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
1.4 陆地动物影响微塑料的归趋 |
1.4.1 生物运输 |
1.4.2 生物破碎 |
1.4.3 生物降解 |
1.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苯乙烯(PS)概况 |
1.5.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
1.5.2 聚苯乙烯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微塑料纤维在白玉蜗牛体内分布及其变化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蜗牛的培养方法 |
2.2.2 PET微纤维的染色方法 |
2.2.3 PET微纤维在白玉蜗牛体内的消化过程研究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T微纤维在消化系统的分布情况 |
2.3.2 PET微纤维经蜗牛消化后表面形态的物理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塑料纤维对白玉蜗牛的毒性效应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蜗牛的培养 |
3.2.2 暴露方法 |
3.2.3 对蜗牛摄食和排泄行为的测定 |
3.2.4 对蜗牛生长发育的测定 |
3.2.5 对蜗牛组织损伤效应测定 |
3.2.6 对蜗牛肝组织氧化环境的测定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摄食和排泄的影响 |
3.3.2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壳口直径和壳长的影响 |
3.3.3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的组织损伤效应 |
3.3.4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效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玉蜗牛对PS泡沫的破碎化和降解效应 |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蜗牛的培养 |
4.2.2 PS泡沫对蜗牛的毒性效应测定方法 |
4.2.3 蜗牛排泄物的收集方法 |
4.2.4 蜗牛排泄物里PS聚合物的提取方法 |
4.2.5 蜗牛对PS作用的分析方法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S泡沫暴露对蜗牛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2 蜗牛对PS的破碎作用 |
4.3.3 蜗牛对PS的消耗量分析 |
4.3.4 蜗牛对PS生物降解作用的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蜗牛摄食PS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抗生素对蜗牛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 |
5.2.2 蜗牛肠道菌群的DNA提取和测序方法 |
5.2.3 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肠道菌群对PS分子量的影响 |
5.3.2 PS泡沫摄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后记 |
(5)阿克苏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 |
第2章 枣园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种类组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 |
第3章 枣园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 |
第4章 枣球蜡蚧和枣瘿蚊的空间分布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枣树上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3种拟步甲科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仪器试剂 |
1. 2 供试材料 |
1. 3 试验方法 |
1. 3. 1 前处理 |
1. 3. 2 仪器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游离氨基酸的检测分析 |
2. 2 氨基酸的含量及组成 |
2. 3 必需氨基酸 |
2. 4 药效氨基酸 |
2. 5 鲜味氨基酸 |
2. 6 有特殊功效的非蛋白质氨基酸 |
3 结论 |
(7)准噶尔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饲养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荒漠昆虫饲养方法研究进展 |
1.1 饲养食物 |
1.2 饲养条件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
2 拟步甲昆虫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2.1 生活史研究 |
2.2 生物学研究 |
2.2.1 卵 |
2.2.2 幼虫 |
2.2.3 蛹 |
2.2.4 成虫 |
2.3 生活习性研究 |
2.3.1 昼夜活动规律 |
2.3.2 群集性 |
2.3.3 假死性 |
2.3.4 食性 |
2.3.5 自相残杀习性 |
3 立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与结果 |
第一章 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人工饲养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试虫来源 |
1.1.2 养虫器具设计 |
1.2 饲养方法 |
1.2.1 成虫的饲养与卵的收集 |
1.2.2 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收集 |
1.2.3 幼虫的饲养与观察 |
1.2.4 预蛹和蛹的收集与羽化 |
1.2.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1.3 结果 |
1.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的生物学特性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成虫的采集和观察 |
2.1.2 饲养方法 |
2.1.3 卵的收集和观察 |
2.1.3.1 卵的收集方法 |
2.1.3.2 卵的观察方法 |
2.1.4 幼虫阶段 |
2.1.5 预蛹、蛹和未成熟成虫 |
2.1.6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2 结果 |
2.2.1 准噶尔小胸鳖甲成虫形态 |
2.2.2 成虫行为 |
2.2.3 准噶尔小胸鳖甲的饲养 |
2.2.4 准噶尔小胸鳖甲的卵 |
2.2.5 幼虫形态 |
2.2.6 幼虫行为 |
2.2.7 预蛹和蛹 |
2.2.8 幼嫩成虫(Teneral adult) |
2.2.9 准噶尔小胸鳖甲的生活史 |
2.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2.1 形态特征 |
3.2.1.1 成虫 |
3.2.1.2 卵 |
3.2.1.3 幼虫 |
3.2.1.4 预蛹 |
3.2.1.5 蛹 |
3.2.1.6 幼嫩成虫 |
3.2.2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
3.2.3 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 |
3.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荒漠昆虫光滑鳖甲(鞘翅目:拟步甲科)畸形触角的记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虫来源 |
4.1.2 饲养方法 |
4.1.3 光镜观察和测量方法 |
4.1.4 扫描电镜观察方法 |
4.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4.2 结果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荒漠昆虫小胸鳖甲与光滑鳖甲的卵与其他拟步甲昆虫的区别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卵的获取和清洗 |
5.1.2 卵的光镜观察和测量 |
5.1.3 卵的扫描电镜观察 |
5.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5.2 结果 |
5.2.1 卵的形态 |
5.2.2 卵壳的超微结构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不同温度和干湿度对准噶尔小鳖甲和光滑鳖甲卵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卵壳表面粘性物质的清洗 |
6.1.3 不同发育时期卵失水速率和存活率的测定 |
6.1.4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及不同温度对卵存活率的影响 |
6.1.5 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测量方法 |
6.1.6 50 枚卵重和单雌成体重的测量 |
6.1.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量观察 |
6.1.8 数据统计和分析 |
6.2 结果 |
6.2.1 失水速率 |
6.2.1.1 day0 卵的失水速率 |
6.2.1.2 day2 卵的失水速率 |
6.2.1.3 清洗后卵的失水速率 |
6.2.2 不同干湿度对卵的存活率 |
6.2.2.1 day0 卵的存活率 |
6.2.2.2 day2 卵的存活率 |
6.2.2.3 day5 卵的存活率 |
6.2.2.4 清洗后卵的存活率 |
6.2.3 温度对卵的影响 |
6.2.3.1 卵的影响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6.2.3.2 温度对卵存活率的影响 |
6.2.4 卵的体积和表面积 |
6.2.5 50 枚卵重与单雌成体重之比 |
6.2.6 扫描电镜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荒漠昆虫小胸鳖甲与光滑鳖甲的幼虫头壳色素区形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虫来源 |
7.1.2 饲养方法 |
7.1.3 幼虫的测量方法 |
7.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7.2 结果 |
7.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黄粉虫肠道细菌及饲料成分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黄粉虫的历史起源 |
1.2 黄粉虫生物学特性 |
1.3 黄粉虫的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 |
1.4 微生态制剂的利用 |
1.5 饲料来源及加工利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1.1 肠道细菌的分离及培养 |
2.1.1.1 试验材料 |
2.1.1.2 试验方法 |
2.1.2 肠道细菌的鉴定 |
2.1.2.1 试验材料 |
2.1.2.2 试验方法 |
2.2 微生态制剂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2.2.1 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
2.2.1.1 试验材料 |
2.2.1.2 试验方法 |
2.3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添加不同含量豆腐渣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5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果渣、食用菌渣对黄粉虫增重的影响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3.1.1 黄粉虫、黑粉虫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3.1.2 黄粉虫、黑粉虫肠道细菌的培养性状 |
3.1.3 温度、pH 值及渗透压对细菌的影响 |
3.1.4 供试菌株生理生化性状 |
3.1.5 供试菌株鉴定结果 |
3.2 微生态制剂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3.3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3.3.1 饲喂黄粉虫幼虫不同饲料的成本 |
3.3.2 不同饲料饲喂对黄粉虫幼虫增重及其他指标的影响 |
3.3.3 成本分析 |
3.4 添加不同含量豆腐渣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及成本计算 |
3.4.1 饲喂黄粉虫幼虫不同饲料的成本 |
3.4.2 不同饲料饲喂对黄粉虫幼虫增重及其他指标的影响 |
3.5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果渣、食用菌渣对黄粉虫增重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肠道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4.2 微生态制剂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4.3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 |
4.4 添加不同含量豆腐渣对黄粉虫幼虫增重的影响及成本计算 |
4.5 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果渣、食用菌渣对黄粉虫增重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的优化和几丁质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2.2.1 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2.2.2 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2.2.3 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2.2.4 光照对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2.2.5 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2.2.6 黄粉虫营养效应研究及其指标计算公式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3 黄粉虫基因组 DNA的提取 |
2.3.1 试验材料及试剂配制 |
2.3.2 基因组 DNA的提取步骤 |
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 黄粉虫几丁质含量的研究 |
2.4.1 试验材料及仪器药品 |
2.4.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3.1.1 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3.1.2 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3.1.3 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3.1.4 光照对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3.1.5 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3.2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3.2.1 常规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3.2.2 不同复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3.3 基因组 DNA的提取 |
3.4 几丁质含量的研究 |
3.4.1 几丁质样品的检测 |
3.4.2 黄粉虫不同虫态几丁质含量 |
4 讨论 |
4.1 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4.1.1 温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2 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3 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4 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5 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4.2.1 常规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4.2.2 不同复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4.3 黄粉虫基因组 DNA的提取 |
4.4 黄粉虫几丁质含量的研究 |
4.4.1 黄粉虫几丁质样品的检测 |
4.4.2 黄粉虫不同虫态几丁质含量 |
5 结论 |
5.1 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优化的研究 |
5.1.1 温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5.1.2 饲料含水量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5.1.3 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5.1.4 光照对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5.1.5 饲料对黄粉虫幼虫平均体重的影响 |
5.2 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5.2.1 常规不同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5.2.2 不同复合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营养效应 |
5.3 黄粉虫基因组 DNA的提取 |
5.4 黄粉虫几丁质含量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黑粉虫的应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粉虫和黑粉虫幼虫降解聚乙烯效能的研究[D]. 丁梦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黄粉虫和大麦虫肠道微生物对塑料多聚物的降解研究[D]. 杨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储藏物拟步甲分类研究(鞘翅目:拟步甲科)[D]. 李雪. 河北大学, 2020(08)
- [4]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D]. 宋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5]阿克苏枣树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生态位研究[D]. 蒋晓晓. 新疆农业大学, 2014(05)
- [6]3种拟步甲科昆虫幼虫的游离氨基酸分析[J]. 石冬冬,田园,范志影,张萍,刘庆生,马书宇. 饲料研究, 2014(07)
- [7]准噶尔小胸鳖甲和光滑鳖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饲养体系的研究[D]. 王岩. 新疆大学, 2010(02)
- [8]黄粉虫肠道细菌及饲料成分选择的研究[D]. 张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9]黄粉虫幼虫饲养条件的优化和几丁质含量的研究[D]. 吴福中. 安徽农业大学, 2007(09)
- [10]学科创新催生昆虫大产业[N]. 仇方迎,刘观浦. 科技日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