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许金海[1](2019)在《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和生活质量;通过meta分析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人群的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月收人、职业工种、体力活动、工作强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等信息;由临床医师结合问卷、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对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疾病特征调查和VAS、NDI和SF-36量表评分。2.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均截止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西乐葆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西乐葆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随访第8周的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共计完成3349例城市人群的调查,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其中男性1597人,占47.7%,女性1739人,占51.9%;确诊颈椎病826名,患病率为24.6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91%(302人/1597人),女性患病率为29.96%(521人/1739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34.94%。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病史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2.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4079例受试者,样本量36~480例,服药疗程为10~60天。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者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OR=3.82,95%CI,(3.01,4.85),P<0.00001]、治愈率[OR=2.45,95%CI,(2.02,2.98),P<0.00001]高于使用安慰剂或者西药,或者西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或者单纯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AS评分[MD=-0.84,95%CI,(-0.93,-0.76),P<0.0001]、NDI评分[MD=-4.6,95%CI,(-7.92,-1.29),P=0.006]以及CSR20评分[MD=1.5,95%CI,(0.08,2.92),P=0.04]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脘不适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由于所纳入的大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3.共纳入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结束和随访8周时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823,整体量表的信度较好,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SF-36躯体健康P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心理健康MCS评分在第2周和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总分在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24.6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10.6%;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2.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于西药,但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待提高。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西乐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颈椎功能残障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健康。
范龙玲[2](2018)在《基于心脏超声个体患者的仿真左心室有限元模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基于医学图像的仿真计算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左心室(LV)功能的精确评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患者在体超声影像(Echo)的左心室力学仿真模型,并结合左心室形态学和生物力学信息,确定心肌材料性质,仿真心室主动收缩和心腔血液运动情况,评估心室功能,为心肌梗死病患的诊断、预测和治疗方案评估提供帮助。方法:根据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的左心室在体Echo数据和压力数据,建立基于Echo的仿真计算力学模型。该模型融合了左心室形态、带纤维方向的两层结构、非线性心肌材料模型等信息,并考虑心室主动收缩和流固耦合。本文采用修正的MooneyRivlin材料模型来刻画非线性,各向同性或各向异性材料特性,材料硬软度用于模拟心室主动收缩和舒张。几何拟合网格生成技术用于生成网格,结合有限元软件ADINA求解有限元模型。统计方法包括学生t-test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用于形态学,生物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分析。本文介绍的基于超声的双几何左心室仿真模型,确定心肌材料性质和预测心肌梗死的方法,以及用仿真模型进行虚拟手术优化起搏器位置的方法都是创新的。结果:本文首先建立基于超声的左心室单固体模型,用于估计在体的材料性质,并通过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志愿者之间在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差别,发现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具有更硬的材料性质和在心动周期内更低的硬度变化。其次,结合逻辑回归方法对10位患者建立预测模型,提取患者形态学、力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等12个参数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心肌材料参数为最佳预测心肌梗死的潜在因素。然后,通过对15位患者建立两个零载荷几何模型(2G,分别为收缩期和舒张期零载荷几何)模拟心室主动收缩舒张。通过对2G模型和一个零载荷几何(1G)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G模型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应力应变值,2G模型的材料参数在最小体积时比1G模型的更硬,在最大体积时比1G模型的更软。接着,本文通过对3位患者建立基于超声的左心室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不同病理下左心室血流流体动力学情况。通过对流体和力学参数分析可知,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有更低的最大流速、最大剪切应力、应力和应变,虽然有更高的涡量但是涡流区域比较小。最后,在临床应用方面,通过对同一只试验猪建立不同起搏位置干预下的左心室流固耦合模型,分析不同起搏干预与心肌材料函数的关系,确定对应于特定起搏模式的心肌分析材料函数,从而建立材料硬度和电信号传导之间的对应关系。仿真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后室间隔进行起搏植入可能成为较好的起搏器植入方案。该结果和动物实验测量的结果吻合。总结:随着心血管成像技术和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为建立精确的患者个体化的心室力学模型成为可能。基于Echo的个体患者计算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患者在体情况,模拟心脏不同手术方案下的虚拟手术,以代替凭经验主义的高风险临床手术方案。
王丽珍[3](2015)在《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纪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10月10-14日,"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在山西太原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分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力学与生物流变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太原理工大学承办。"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是我专业委员会(分会)主办的我国生物力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系列学术会议之一,每三年举办一届。本届会议是我国历次生物力学领域学术交流活动中,参加人数
崔京浩[4](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指出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姜宗来,戴尅戎[5](2021)在《缅怀陶祖莱教授》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前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本刊编委和顾问、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陶祖莱先生因病于2021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陶先生的离世使我们失去一位尊敬的同事和朋友。我们永远缅怀陶老师!陶祖莱先生是我国生物力学的先驱者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生物力学研究在国内悄然起步。
杨少雄[6](2019)在《人体血管在体应力的数值重建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社会中的首要死因,力学刺激在血管组织的重建和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许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机理和健康管理,分别在血管力学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两个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细胞力传导的研究表明,血管细胞在不同力学环境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响应,然而,这些体外实验与血管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定量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所得到的结果在多大程度上揭示心血管的发病机理仍然有待考察;另一方面,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数值方法被广泛用于评估健康和病变血管的在体机械应力,但是,现阶段还缺乏高效、可靠的手段来模拟血管中的残余应力,这影响了在体应力预测的准确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聚焦血管细胞的力学微环境以及病变血管组织的在体应力响应。本研究首先通过半解析法,定量探究了生理位置以及老化对血管细胞周围力学环境的影响,为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的力学参考。本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数值重建血管残余应力的热膨胀法,并基于该数值方法参数化分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在体应力,帮助完善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和风险评估。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围绕血管组织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的特性问题,本研究选取中年人体九处动脉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解析了不同血压条件下管壁的应力/应变以及刚度。研究发现,管壁中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在体力学环境存在“位点特异性”,不同生理位置处细胞感知的应力/应变和基质刚度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在高血压条件下内膜并不总是承受严重的机械牵拉,主动脉外膜上的高拉伸力支持了由外膜主导的、由外向内的炎症假说,升主动脉内膜上的负应变和压缩力解释了主动脉夹层的内膜屈曲现象,这些结果表明体外实验研究应该考虑细胞力学微环境的“疾病特异性”。此外,管壁中存在相当大的应力梯度,这表明血管细胞周围存在微尺度的力学变化,也暗示血管病变不是发生在孤立区域的静态过程,而是涉及细胞迁移等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应力/应变、应力梯度和基质刚度是构成细胞力学微环境的重要因素,在体负应变以及力学环境空间梯度的发现将会给“多力学因素特异性”的血管力学生物学实验研究带来新的思路。(2)围绕血管老化情况下细胞力学环境变化的问题,本研究解析了不同年龄段人体股腘动脉(femoropopliteal artery,FPA)的机械应力/应变和管壁刚度。研究发现,高应力出现在年轻FPA的内膜层以及老年FPA的外膜层;管壁生物力学特征的分析表明,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中年FPA最能够抵抗高血压的作用,并能维持管壁的力学稳态(mechanical homeostasis);管壁中应力/应变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管壁刚度)可以作为表征FPA老化进程的指标。本研究为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年龄特异性(age-specific)的力学参考,为进一步揭示血管老化过程中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力学基础。(3)为了评估健康和病理条件下血管中的在体应力,本研究基于热-结构耦合的有限元法提出了热膨胀法,该方法作为一种相对简单、便捷的数值手段,能够准确模拟血管中的残余应力。通过模拟单层和多层血管的张开过程以及压力-半径响应,本研究首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然后应用于高血压以及血管狭窄条件下管壁的应力分析。研究发现,对于不同的血压条件,存在特定/最优的张开角,保证管壁中形成均匀的应力分布;斑块的肩部具有较高的弹性剪切应力,该弹性剪切应力在斑块破裂过程中起到了撕扯效应。研究证实,当前的数值方法能够高效地应用于评估病人个体化血管的在体应力。(4)围绕日常活动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带有斑块的颈动脉分叉在体应力模型,分析了血压和血流、斑块硬度和狭窄率对斑块上弹性应力和流体粘性应力的影响,根据斑块上机械应力最大值定义了风险指数,用于评估不同运动强度下斑块破裂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对具有血流分配功能的颈动脉分叉而言,狭窄率的大小决定了弹性剪切应力和粘性剪切应力在斑块破裂中的贡献比重。斑块硬度的增加会提升斑块上的最大弹性剪切应力,相同狭窄率下高硬度斑块更容易发生破裂。高弹性剪切应力和高粘性剪切应力都趋于分布在斑块肩部区域,这一共定位特征与斑块损伤的临床观察结果相符。由于应力遮挡效应,高硬度斑块的破裂风险在高狭窄率下趋于降低,这表明存在一个使破裂风险最大的临界狭窄率。本研究从狭窄率、斑块力学特性方面为心血管的健康管理提供了血压控制参考。
邓博文[7](2019)在《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由徐林等人在90年代首先在亚太地区开展,用于治疗脑瘫(cerebral palsy,CP)痉挛。并在早期提出SPR解痉机理的两种理论:大环路理论和大、小环路结合理论。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由于手术疗效确切,得到医学界的广范认可。本术式将椎板部分切除,所以不可避免的影响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故多椎板切除是否引起术后脊柱失稳便成为主流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易斌等人进行短期的追踪随访,结果表明限制性椎板切除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稳定性近期无明显影响,但缺乏中远期随访报道,故本研究以此目的进行探讨。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腰椎稳定性中长期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22例患儿,依据年龄分为A组(37岁(包含7岁))11例,B组(7岁以上)11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半年和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的腰椎正侧位、45°双斜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位Cobb角、侧位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弓顶距、腰椎前凸指数、AO/W与RO/W(Posner指数)等指标,采用面积统计方法测量术后椎板再生情况以及生活问卷调查。运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将上述测量值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1)A、B两组患儿均获得术后随访;A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27年;B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54年。(2)术后末次随访发现22例患儿中有7例(31.8%)出现腰部疼痛;3例(13.6%)出现髋部疼痛;2例(9.0%)出现膝关节疼痛;1例(4.5%)1年1次以上出现膝关节疼痛。(3)A组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B组除冠状位Cobb角与骶骨倾斜角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无显着差异。(4)A、B两组Posner腰椎不稳评价指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对比无显着差异。(5)A、B两组组间对比椎板缺损率有显着差异,B组平均椎板缺损率大于A组,其余组间对比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6)A组患儿术前有2例L5、S1脊柱裂,10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9°),术后Cobb角度数无显着增加;B组患儿术前有6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5°),术后末次随访10例轻度脊椎侧弯(Cobb角1°8°)。(7)两组均无腰椎滑脱与腰椎峡部裂。结论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远期随访,发现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手术可以降低肌张力、解除痉挛。且行SPR手术的年龄越小,椎板再生更为显着。
张琦[8](2015)在《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四年一届的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较全面地反映了不同阶段体育科研成果,本文以第五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为视角,以探求全国体育科研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为目的。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2.2研究方法2.2.1历史文献查阅了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论文集。并在中国知网上查阅了100余篇相关资料的论文和会议报道,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2.2.2数理统计对第五届至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归纳、分类、得到的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处理。2.2.3分类汇总对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按照研究领域进行了分类汇总,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按照18个学科门类进行汇总分析。2.2.4比较分析将上述分类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3研究结果3.1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从第五届的12个专题增加到第九届的22个,说明研究范围逐步扩大。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专题共84个,占专题总数184个的45.1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论文共968篇,占专题论文总数1957篇的49.57%,全面的反映了我国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3.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共184个,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专题占其中的57个,有些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应用价值。论文共1957篇,社会科学领域占其中的553篇。仅次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的研究,位居第二位。3.3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学校体育领域专题共21个,论文共235篇。尽管学校体育丰硕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创新,在研究内容、方向上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深入。3.4第六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武术专题共10个,分别为1、2、3、4个。论文共86篇,占所有专题论文的5.43%,专题的论文数量从第六届的12篇增加到第九届的31篇,论文数量逐届上升。3.5计算机应用与体育信息、体育仪器器材的研制、体育建筑等领域作为新兴学科门类,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有待于全面发展。作为一项新兴学科“体育建筑”专题报告的论文在各届专题报告中依然是空缺。3.6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1199篇墙报交流和1783篇书面交流入选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范围大、主题新、涉及面广,集中展现了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丰硕的科研成果。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水平在提高,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的论文,最能体现我国当前体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这些成果反映了我国体育科研方面的最高水平。4结论4.1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无论是专题报告的论文还是墙报和书面交流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充分反映了我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动向和发展趋势,为体育科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4.2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育人体科学领域专题报告的个数和论文数量都位居各届首位,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位居第二位。说明体育人体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占主导地位。4.3在所有的论文作者中,高等体育院校表现出来了绝对的优势和雄厚的实力,但是有关学校体育研究成果的专题报告和论文偏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入选论文甚少,婴幼儿体育研究不足,涉及残疾人学校体育研究不足,为使学校体育各领域均衡发展,应发展新兴和弱势体育学科。武术领域专题论文数量逐届上升。4.4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依次是: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学、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学。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入选论文数量最少的学科依次是:体育建筑学、体育仪器器材、体育统计学、计算机应用。这些学科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挖掘、同时也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不均衡性,应注重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体育建筑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专题报告中还是空缺,值得我们思考。
王家力[9](2015)在《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在训练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练员的能力、素质和执教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国际体育竞争力。因此,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练员的培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练员教育体系。我国经历了50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对独立的教练员教育体系,但由于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个方面,梳理了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历程,深入地剖析当前我国教练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借鉴国外教练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回顾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我国教练员教育以非学历教育为主,以岗位培训为核心,导致了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的二元结构。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基层化和精英化之间重视程度的较大差异;在教练员学历教育方面,存在学历层次多元化与职业途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二、通过对我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教练员教育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组织机构权责不清、培训等级划分的局限性、培训内容更新慢、培训方式亟待改进、培训经费来源单一、考核方式的片面性、缺乏对岗位培训效果的评价、继续教育管理的缺失等问题;在学历教育方面存在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招生方式单一、学制缺乏弹性、职业方向课程开发不足、忽视实践环节、考核方式片面化、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脱节等问题。从整体上讲,我国教练员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在教练员非学历教育方面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水平教练员的需求;在教练员学历教育方面存在职业性不突出,与教练员的职业规格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三、通过对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六国教练员教育现状评析,发现:发达国家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表现在政府相关部门仅提供宏观指导,体育行业协会或社会组织等具体实施、不断地完善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课程内容突出职业性、多元化的培训经费来源渠道、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完善的教练员教育保障体系等方面;发达国家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各层次的教练员学历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招生方式的多样化、学位制度具有层次性和弹性、课程体现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考核方式的全面性、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等方面。四、从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教练员教育进行比较,从中可以得到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和启示:教练员教育的平等性和开放性、重视教练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突出发展教练员的职业能力、教练员教育的网络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互融合和共通、继续教育与教练员资格再认证“挂钩”。五、在立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从外部强化和内部自觉两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体系的对策:制定教练员职业标准,逐步实施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构建职前教育、岗前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一体化为核心,从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专业人才、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方面提供支持。
尹志华[10](2014)在《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质量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通过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教师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将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提上日程,推动教师教育标准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结合国际发展走向,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提出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要求,对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教师的质量做出贡献。本研究共分为十章,采用混合方法研究设计(Mixed Method),力图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高度融合。首先,解读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作用与地位,梳理了中国、美国、爱尔兰和加拿大等国家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研究分析了美国6所大学实施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情况,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分析了美国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情况;通过调查516名中小学体育教师、427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和1022名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在读学生(职前体育教师),了解了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可能遇到或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定量研究方法分别制订了一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并对两份标准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讨论稿);调查了65名大学体育教师教育专业负责人(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对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意见,开发了具体的绩效评估认证程序。最后,总结了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对今后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展望。通过上述系列研究,本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通过体育教师教育而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从多元化视角(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解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加深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本质的认识,理解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在其中的重要性。2.世界各国对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专业素质)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影响标准发展的因素包括普通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非营利性专业协会的参与、社会现实的需求、专业人士的呼吁、教育政策的影响、大型教育报告的发布、课程改革的推动等,但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性。3.美国大学对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本身的认同度较高,但标准仍需改进。标准实施会带来正面与负面影响,耗时是实施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本科大学相比,研究型大学对标准实施的热情相对较低且实施效果未如预料般那样明显。NBPTS在职优秀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面较广,外部支持对教师通过标准认证非常重要。虽然目前通过认证的总体人数较少,但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效促进了在职体育教师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提升了其社会地位。4.中国目前具备了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首先应积极启动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可采用科研立项、专题研究、逐级落实的形式进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应侧重于提升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意识和基本体育课堂教学能力,同时要体现出与教师资格证的差异性。5.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比较研究与自我核查的意见,可以研制出最优化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该标准的框架构成为“维度→领域→标准→具体要求”,包括3个维度、8个领域、24个标准和242条具体要求,在引领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为各地中小学体育教师招聘提供依据,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6.为了促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应开发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且目前已具备了程序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证程序开发的重点是考察职前体育教师的整体绩效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提供反馈信息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并应由专门机构进行严格认证。开发的认证程序包括评估准则(rubrics)和需要提交的评估材料。这为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实践应用及其效果评估提供了有效指导。本研究仅是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研究的一个开端,今后还可以在基于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育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体育教师教育者等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真正发挥标准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深层次作用。
二、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
1.颈椎病流行病学现状 |
2.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2.1 机械性压迫 |
2.2 血液循环障碍 |
2.3 炎症免疫反应 |
2.4 其他机制 |
3.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 |
1.2.1 诊断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2.3 调查方法 |
1.2.4 质量控制 |
1.2.5 数据管理 |
1.2.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
2.1.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
2.1.2 职业种别、文化程度、工资收人及工作强度 |
2.1.3 行为习惯 |
2.1.4 既往疾病 |
2.2 颈椎病患病率分析 |
2.2.1 不同性别颈椎病患病率 |
2.2.2 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病率 |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5 不同收人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6 不同工作强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7 不同行为习惯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2.8 合并不同疾病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
2.3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
2.3.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赋值 |
2.3.2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4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
2.4.1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布 |
2.4.2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
2.4.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讨论 |
3.1 颈椎病的患病率 |
3.2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
3.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与生存质量分析 |
3.4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4.研究小结 |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1.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资料库来源 |
1.1.2 检索方式 |
1.2 文献筛选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提取 |
1.3.1 文献提取方法 |
1.3.2 文献提取内容 |
1.4 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 |
1.5 数据分析 |
1.5.1 统计学分析 |
1.5.2 异质性检验 |
1.5.3 绘制森林图 |
1.5.4 漏斗图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2.1 样本量 |
2.2.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2.2.3 诊断标准 |
2.2.4 干预措施 |
2.2.5 疗效评价标准 |
2.2.6 结局指标 |
2.2.7 疗程及随访情况 |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
2.3.1 随机方法及分配方案的隐藏 |
2.3.2 盲法实施情况和结局评价者盲法 |
2.3.3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及选择性报道 |
2.3.4 基线情况和样本量 |
2.3.5 其他偏倚 |
2.4 结局指标mate分析 |
2.4.1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体疗效评价 |
2.4.2 活血化瘀类中药VS安慰剂 |
2.4.3 活血化瘀类中药VS西药 |
2.4.4 活血化瘀类中药+非药物疗法VS非药物疗法 |
2.4.5 不良反应 |
3.讨论 |
3.1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
3.2 研究的方法学治疗及偏倚风险评估 |
3.3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
3.4 问题与建议 |
4.研究小结 |
第四部分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中医诊断标准 |
1.2.2 西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退出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1.8 病例脱落与处理 |
1.8.1 脱落的标准 |
1.8.2 脱落的原因分析 |
1.8.3 脱落病例的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方法 |
2.3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
2.3.1 盲法的设置 |
2.3.2 盲法的具体实施 |
2.4 治疗方案 |
2.4.1 试验组 |
2.4.2 对照组 |
2.4.3 药品包装 |
2.4.4 药品的随机编号、分配和清点 |
2.4.5 合并用药 |
2.5 结局指标与数据记录 |
2.5.1 一般记录项目 |
2.5.2 疗效指标 |
2.5.3 安全性指标 |
2.5.4 数据记录 |
2.6 总体疗效标准 |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
2.8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9 数据管理 |
2.9.1 研究员填写数据要求 |
2.9.2 监察员监察数据要求 |
2.9.3 数据录入与审核 |
2.10 统计学分析 |
2.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与选择 |
2.10.2 统计分析方法 |
2.11 伦理原则 |
2.11.1 伦理审查 |
2.11.2 受益与风险 |
2.11.3 受试者医疗和保护 |
2.11.4 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
2.11.5 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 |
2.12 临床试验报告流程 |
3.结果 |
3.1 流程图 |
3.2 受试者基线特征 |
3.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
3.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2.4 两组患者BMI指数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
3.5 结局指标SF-36评分比较 |
3.5.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总评分比较 |
3.5.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比较 |
3.5.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的PCS各维度评分比较 |
3.5.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评分比较 |
3.5.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各维度评分比较 |
3.5.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HT)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7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筋痹颗粒的历史渊源 |
4.2 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 |
4.2.1 VAS评分 |
4.2.2 NDI评分 |
4.2.3 SF-36生活质量评分 |
4.3 临床试验设计 |
5.研究小结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益气化瘀法异病同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
附录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信息调查表 |
已公开发表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获奖情况 |
(2)基于心脏超声个体患者的仿真左心室有限元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和内容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声心动图简介 |
1.3 心脏流固耦合力学仿真模型的基本要素 |
1.4 左心室模型研究概况 |
1.4.1 左心室几何模型 |
1.4.2 左心室的心肌材料性质估计 |
1.4.3 三维左心室模型的力学性质 |
1.4.4 左心室主动收缩舒张模型 |
1.4.5 左心室流固耦合模型 |
1.4.6 心脏起搏器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仿真左心室流固耦合模型主动收缩和三维构建 |
2.1 模型数据获取 |
2.2 数学模型 |
2.2.1 左心室的主动收缩 |
2.2.2 流体模型 |
2.2.3 固体模型 |
2.2.4 流固耦合 |
2.2.5 材料模型 |
2.3 三维几何重建和网格划分 |
2.3.1 构建固体区域 |
2.3.2 构建流体区域 |
2.4 预收缩-拉伸过程:零载荷几何结构 |
2.4.1 单零载荷几何左心室模型(1G模型) |
2.4.2 双零载荷几何左心室模型(2G模型) |
2.5 模型求解和ADINA软件包 |
2.5.1 固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方法 |
2.5.2 流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方法 |
2.5.3 流固耦合 |
2.5.4 ADINA软件包 |
2.5.5 用ADINA建模的过程 |
2.6 统计变量 |
2.6.1 左心室体积和射血分数 |
2.6.2 Quarter平均参数值 |
2.6.3 几何形态学参数 |
2.6.4 生物力学参数 |
2.7 统计方法 |
2.7.1 学生t检验 |
2.7.2 Pearson相关分析 |
2.7.3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
2.7.4 逻辑回归分析和2 倍交叉验证过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肌梗死左心室模型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三维基于Echo的模型可以决定在体的左心室材料性质 |
3.3 射血分数与心室形态学和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
3.4 心肌梗死患者在射血初期有较低应力应变 |
3.5 敏感性分析和模型假设的重要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左心室心肌梗死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心肌梗死左心室有更小的硬度变量 |
4.3 左心室材料参数变量与射血分数有更好的相关性 |
4.4 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低应力值 |
4.5 收缩末期的材料参数可作为最佳预测心肌梗死的潜在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左心室主动收缩舒张模型 |
5.1 双零载荷几何模型用于模拟左心室主动收缩与舒张 |
5.2 2G模型舒张期和收缩期左心室材料性质 |
5.3 1G和2G模型材料参数比较 |
5.4 2G模型舒张期和收缩期左心室力学性质 |
5.5 1G和2G模型左心室力学性质比较 |
5.6 2G模型两组患者比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左心室流固耦合模型 |
6.1 引言 |
6.2 心肌梗死左心室有较低的流速峰值 |
6.3 心肌梗死左心室有较高的涡量且更小涡流面积 |
6.4 高血压左心室在进出口具有较高的流体剪切应力最大值 |
6.5 固体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心脏起搏器模拟模型 |
7.1 起搏器动物模型制备 |
7.2 基于Echo FSI心室模型用于模拟电信号传导 |
7.3 PIVS起搏有较高的流速最大值 |
7.4 PIVS起搏射血期有较高的应力应变值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和主要创新点 |
8.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 |
致谢 |
(6)人体血管在体应力的数值重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概况 |
1.2.1 血管细胞的力学微环境 |
1.2.2 管壁细胞对周围力学刺激的响应 |
1.2.3 体外实验中力学参考的缺失 |
1.3 血管生物力学研究概况 |
1.3.1 血管的结构及力学特性 |
1.3.2 血管材料的本构模型 |
1.3.3 血管中的残余应力 |
1.3.4 血管在体应力预测的几个基本问题 |
1.3.5 血管残余应力的数值重建 |
1.3.6 血管数值模拟在临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概要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血管在体应力的重建方法 |
2.1 引言 |
2.2 健康血管在体应力重建的半解析法 |
2.2.1 管壁的变形与应力 |
2.2.2 平衡微分方程的求解 |
2.2.3 方法验证 |
2.3 病变血管在体应力重建的数值方法 |
2.3.1 热膨胀法 |
2.3.2 重建在体应力的数值流程 |
2.3.3 方法验证和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血管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的特性差异解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血管几何 |
3.2.2 本构关系和材料参数 |
3.2.3 管壁应力响应的解析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位点特异性”和“疾病特异性”相关的生物力学特征 |
3.3.2 血管细胞力学生物学研究的力学参考 |
3.3.3 本研究的局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血管老化过程中力学特性变化的解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几何和本构关系 |
4.2.2 管壁应力响应的解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应力分布的差异 |
4.3.2 应力和应变随年龄的变化 |
4.3.3 管壁刚度的变化 |
4.3.4 FPA的老化描述 |
4.3.5 本研究的局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膨胀法在高血压和动脉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
5.1 引言 |
5.2 高血压条件下血管在体应力的预测 |
5.3 狭窄条件下血管在体应力的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狭窄颈动脉分叉的血压与斑块在体应力关系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几何和本构关系 |
6.2.2 狭窄管壁模型 |
6.2.3 流体模型 |
6.3 结果 |
6.3.1 应力分布 |
6.3.2 最大弹性剪切应力 |
6.3.3 最大粘性剪切应力 |
6.3.4 弹性剪切应力与粘性剪切应力的对比 |
6.3.5 狭窄率变化对血流的影响 |
6.3.6 运动中斑块破裂的风险分级 |
6.4 讨论 |
6.4.1 机械应力最大值的共定位 |
6.4.2 斑块破裂的生物力学特征 |
6.4.3 弹性剪切应力和粘性剪切应力对斑块破裂的贡献比重 |
6.4.4 针对狭窄率和斑块力学特性的血压参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完成的论文 |
(7)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
1.历史溯源 |
2.病因病机 |
3.辩证分型 |
4.中医治疗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瘫现代治疗与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
1.脑瘫的概念 |
2.脑瘫的现代治疗 |
3.术后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基本资料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目的 |
1.3 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第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2 第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3 第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4 第四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5 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6 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7 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8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1.4.9 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历史文献 |
2.2.2 数理统计 |
2.2.3 分类汇总 |
2.2.4 比较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名称上的变化 |
3.2 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
3.3 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征集和录用论文的统计和参会人数 |
3.4 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形式变化的分析 |
3.5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形式论文分析 |
3.6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七个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1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体育人体科学”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2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3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学校体育”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4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武术”领域的进展状况 |
3.6.5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计算机应用 |
3.7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墙报和书面交流论文分析 |
3.8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主题体现了衔接性和和紧扣性 |
3.9 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部由高等体育院校承办 |
4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教练员教育研究综述 |
二 国外教练员教育研究综述 |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研究进程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进程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教练员和教练员技术等级制度 |
二 教练员教育 |
第二章 我国教练员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 |
第一节 教练员教育的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探索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探索 |
第二节 教练员教育的初步创立时期(1957—1965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初步确立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初步确立 |
第三节 教练员教育的停滞与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延续与转变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转变 |
第四节 教练员教育的恢复与调整时期(1977—1985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形式的恢复与拓展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形式的恢复与扩展 |
第五节 教练员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时期(1986年—) |
一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体系的完善 |
二 教练员学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评析 |
第一节 我国内地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我国内地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我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台湾地区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台湾地区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教练员教育特点与不足 |
一 我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与不足 |
二 我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现状评析 |
第一节 英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英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英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德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德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德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加拿大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加拿大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加拿大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四节 美国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美国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美国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五节 日本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日本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日本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六节 澳大利亚教练员教育的现状 |
一 澳大利亚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现状 |
二 澳大利亚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现状 |
第七节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特点 |
一 国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特点 |
二 国外教练员学历教育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教练员教育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教练员非学历教育的比较 |
一 培训组织机构的比较 |
二 培训等级划分的比较 |
三 培训内容的比较 |
四 培训方式的比较 |
五 培训经费来源的比较 |
六 培训考核方式的比较 |
七 教练员资格认证的比较 |
八 教练员继续教育的比较 |
第二节 国内外教练员学历教育的比较 |
一 培养目标的比较 |
二 招生方式的比较 |
三 学位制度的比较 |
四 课程内容的比较 |
五 学习方式的比较 |
六 考核方式的比较 |
七 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比较 |
第三节 国外教练员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 教练员教育的平等性和开放性 |
二 重视教练员的职业道德 |
三 教育内容突出发展教练员的职业能力 |
四 教练员教育的网络化 |
五 教练员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相互融合和共通 |
六 继续教育与教练员资格再认证“挂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教练员教育的外部强化 |
一 制定教练员职业标准 |
二 构建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管理机构 |
三 加快教练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设 |
第二节 教练员教育的内部自觉 |
一 构建教练员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一体化模式 |
二 推进教练员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
三 完善教练员教育的规章制度 |
四 加强教练员讲师的培养 |
五 建立教练员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
六 建立教练员教育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一、标准 |
二、教师教育标准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四、体育教师专业标准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框架 |
一、研究设计 |
二、内容框架 |
第二章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标准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解读 |
一、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 |
二、他者镜像与自我反思 |
三、门户视域与适度张力 |
四、专业标准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与核心地位解析 |
一、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 |
二、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 |
三、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地位 |
第三章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历史演进 |
一、解放前(1949年之前):从强调体操技术掌握到注重综合知识 |
二、建国初至文革前(1949年-1966年):注重专项运动技术习得 |
三、文革期间(1966年-1976年):十年动乱冲击导致无明确要求 |
四、改革开放至教师教育标准化前期(1976年-2001年):重视综合素质养成 |
五、教师教育标准化至今(2001年之后):紧跟时代需求 |
第二节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1776年-1980年) |
二、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迅猛发展期(1980年-2000年) |
三、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成熟期(2000年之后) |
第三节 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萌芽期(2010年之前) |
二、爱尔兰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10年之后) |
第四节 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初步发展期(2000年以前) |
二、加拿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应用期(2000年之后) |
第二部分 实证分析研究 |
第四章 美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第一节 NASPE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NBPTS高级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实施状况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五章 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问题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的意见与建议调查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三部分 制订开发研究 |
第六章 基于定性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得到概念与范畴 |
二、通过主轴译码分析得到主范畴 |
三、通过选择性译码分析得到核心范畴 |
四、通过凝练“故事线”形成标准框架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遵循了“扎根数据、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把握特色、强化整体”的基本思路 |
二、秉持了“科学性、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
三、构建了全面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体系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七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制订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预试问卷项目分析结果 |
二、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一级指标确定结果 |
三、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二级指标确定结果 |
四、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各级指标聚合结果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遵循定量研究过程制订了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框架 |
二、专业标准框架体现了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八章 基于混合设计的中国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优化整合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两份标准框架存在的问题 |
二、专业标准的框架整合 |
三、专业标准的内容整合 |
四、专业标准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更加合理 |
二、混合设计思想指导专业标准的优化过程 |
三、优化整合后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能发挥多种作用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第九章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程序开发 |
第一节 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分析与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五部分 论文附件 |
附录 |
附录1 INTERVIEW OUTLINE FOR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NASPEACCREDIT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
附录2 PROFESSOR INFORMED CONSENT FORM OF NASPE INITIAL STANDARDSRESEARCH |
附录3 INTERVIEW OUTLINE FOR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EDUCATION TEACHER(NBCPET) |
附录4 NBCPET INFORMED CONSENT OF NBPTS STANDARDS RESEARCH |
附录5 制订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相关意见和建议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开放性访谈提纲 |
附录7 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预试问卷 |
附录8 基于专业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认证程序开发相关问题的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许金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2]基于心脏超声个体患者的仿真左心室有限元模型及应用[D]. 范龙玲. 东南大学, 2018
- [3]第十一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纪要[J]. 王丽珍. 医用生物力学, 2015(05)
- [4]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 [5]缅怀陶祖莱教授[J]. 姜宗来,戴尅戎. 医用生物力学, 2021(03)
- [6]人体血管在体应力的数值重建及其应用[D]. 杨少雄.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D]. 邓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从第五届至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分析我国体育科研的进展状况[D]. 张琦. 山东体育学院, 2015(05)
- [9]我国教练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对策研究[D]. 王家力.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10]中国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的探索性研究[D]. 尹志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