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怡[1](2021)在《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木材相变储能体系的构筑及表征》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聚乙二醇为相变功能链,蓖麻油为支撑链,异氰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SSPCM),再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为储能单元,以木材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渍的方法制备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PCESW)。研究首先对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别考察了聚乙二醇分子量和交联剂的种类对固固相变材料的性能影响;然后通过改进浸渍工艺,对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优化改良;最后对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和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耐久性能、导热性能以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用于室内调节温度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成功制备了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SSPCM),其热性能主要受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影响,随着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的增大,固固相变材料的热焓值越大,相变温度越高。交联剂种类对固固相变材料的热性能也有一定影响,相较于苯环结构的异氰酸酯,直链异氰酸酯制备的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分子柔顺性更好,空间位阻小,热焓值更高。当选用聚乙二醇1500作为相变功能链,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交联剂时,固固相变材料的热性能最优,熔融热焓为83.51 J/g,结晶热焓为88.1 J/g,熔融温度为41.0℃,结晶温度为23.3℃。(2)脱木素能有效提高轻木的孔隙率,碱处理后其孔隙率高达95.09%,相较于素材提高了8.55%。经真空浸渍处理后,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与脱木素木材结合制备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PCESW),微观表征表明固固相变材料主要填充在木材导管中;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熔融热焓和结晶热焓分别是58.24 J/g和51.92 J/g,相变温度在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热重分析和冷热循环测试表明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和耐久性能。房屋模型测试表明相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储热功能,能有效减缓空间内温度的变化,可用于建筑室内温度调节。(3)为了提高相变储能木材的热性能,我们采用先浸渍聚乙二醇后浸渍固固相变材料的方法制备了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PEG-PCESW)。经真空浸渍处理后,PEG-PCESW的熔融和结晶热焓值分别提升至88.13 J/g和90.1 J/g,较单纯固固相变材料浸渍的木材分别提高了51.32%和73.53%;同时它的导热系数增加到0.1833W/m K,比天然木材提高约263.32%。泄露性能测试和冷热循环测试结果表明PEGPCESW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耐久性能。房屋模型测试表明PEG-PCESW具有优异的储热功能,在升降温过程中会出现温度变化平缓的平台,持续长达47 min,说明PEG-PCESW能明显的减缓空间温度的变化。
李兴会[2](2021)在《高导热炭化木基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相变材料普遍具有热存储密度高、自身温度和体积变化小、无毒无腐蚀、成本低和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能吸收和储存热量并将热量释放到环境中,在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热能储存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有机相变材料普遍存在熔融泄漏和热导率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相变材料的实际应用和发展。其中,聚乙二醇(PEG)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有机相变材料,但同样存在稳定性差和热导率低的问题。因此,PEG的封装定形和导热强化成为研究热点。而木材具有天然的分级多孔结构,属可再生资源,可为PEG的液相封装提供空间,同时也能提高木材的附加值和功能化应用。本研究以杨木为原材料,通过简单的高温炭化获得炭化木支撑材料,以PEG为相变基质,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炭化木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首先,为了解炭化木支撑材料结构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影响,改变杨木的炭化温度和炭化速率,得到不同炭化条件下的支撑材料与PEG形成复合;接着,为制备得到形态稳定,不会发生相变温度以上熔融泄漏的复合相变材料,引入纳米尺寸的碳点(CDs)负载于炭化木孔道结构中,分析了负载CDs对复合相变材料形态稳定性的影响;最后,为进一步得到高导热和形态稳定的复合相变材料,选用Cu Cl2·2H2O溶液浸泡杨木,经高温炭化还原得到负载铜颗粒的炭化木支撑材料,通过铜自身具有的高热导率,强化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炭化温度和炭化速率会影响炭化木支撑材料的结构,升高炭化温度和降低炭化速率能使炭化木获得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合PEG封装浸渍的孔径尺寸。当炭化温度为1000℃,炭化速率以3℃/min升温至250℃,再以5℃/min升温至1000℃时得到的三维多孔炭化木支撑材料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598.19 m2/g),平均孔径为3.25 nm,具有较强的毛细管作用力。此条件下得到的支撑材料不仅能减少PEG的质量损失量,还能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最终,此条件下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经泄漏测试后PEG质量损失百分数最小为6.9%,热导率最高达0.434 W/m·K,相对于纯PEG提高了约107%。其它物化性能则显示了炭化木是良好的支撑材料,具有较好的封装效果。同时,炭化木基复合相变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相变潜热,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30.5 J/g和126.3 J/g,有较高的储能效率(99.8%)。(2)为提高炭化木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形态稳定性,引入表面具有丰富含氮和含氧基团,平均粒径为2.4 nm的CDs,探讨了CDs负载对炭化木孔结构及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当CDs浓度为3.8 mg/m L时,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完全没有泄漏痕迹,具有良好的封装定形效果。这是由于复合相变材料除炭化木自身孔道存在的毛细作用和表面张力作用外,CDs表面含有的氨基官能团可与PEG形成氢键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形态稳定性。此外,CDs表面存在含氮官能团可以减小支撑材料的带隙,从而使热导率最高达0.449 W/m·K,相对于纯PEG提高了约114%。热学性能显示负载CDs的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112.4 J/g和110.8 J/g,储能效率达到100%,有利于热能的储存和释放。(3)在制备得到具有长期形态稳定的复合相变材料基础上,为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用不同浓度的Cu Cl2·2H2O溶液浸泡杨木。通过高温还原获得铜颗粒修饰的高导热炭化木支撑材料,化学组成成分显示铜颗粒主要为铜单质或铜的氧化物,其在孔道结构中能均匀分布。经真空浸渍后与PEG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还因铜单质及铜的氧化物做自由电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0.991 W/m·K),相较于纯PEG提高了约338%。由于热导率的提高,复合相变材料的过冷度降低7.8°C,吸收热量和释放热量的能力增强,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97.3 J/g和96.5J/g,储能效率达100%,具有良好的热能储存和释放性能。此外,复合相变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热循环性和热稳定性能。从而,最终制备得到形态稳定性和高导热的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在太阳能储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海月[3](2021)在《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是全世界所关注和为之奋斗的事情。相变储能材料由于具有通过相态变化而将热能储存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热能储存领域,在建筑控温、电子元件控温、纺织品调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变储能材料,尤其有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由于具有高相变潜热、良好的热可靠性和热稳定性、无过冷度和无相分离现象、无毒、无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相变过程液体泄漏、低光热转化率、低热导率、吸湿性、功能单一等问题,因此解决以上弊端是将有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更有效应用的关键。本论文基于木材为原料,通过脱木素、炭化等处理,制备木质基材料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方法,将有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浸渍其中,制备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赋予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热致变色、磷光、荧光、磁性、超疏水、高热导率等功能性,获得多功能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不但拓宽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光、热、磁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解决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低光热转化效率、吸湿性、低热导率等问题。并探究其在热能储存、调节环境温度等方面的应用。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热致变色储能材料机理研究。以脱木素木材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方法,将热致变色复配物浸渍到脱木素木材中,制得热致变色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探究了脱木素木材作为支撑材料在浸润性、力学性能、储热能力、保温性能等方面的特点,以及探究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机理。制备得热致变色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4.31℃,其热焓为119.20 J/g,另外具有可逆的热致变色性质,可以通过颜色的改变,可视化地判定相变过程的发生和当下的环境温度。脱木素木材和十四醇均具有较低的热导率(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22 W/mK),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运输存储、装饰及建筑方面具有优异的潜力。(2)热/光能储存机制研究。在当下节能环保的时代主题下,制备兼具热能储存和光能储存的材料至关重要,可以缓解能源压力。因此将相变储能材料和长余辉发光材料同时浸渍到脱木素木材孔道中,制备可同时储存热能和光能的发光木质基复合材料。探究了发光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热能和光能方面的储存能力以及稳定性。复合材料的热焓为146.70 J/g,并且可以吸收紫外及可见光,在黑暗环境下发射520 nm绿光,可长达11 h。另外也探究了长余辉发光材料对相变储能材料的协同作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热导率为0.47 W/mK),提高相变储能材料的工作效率。获得了可同时储存热能和光能的木质基复合材料,为后期开发性能优越的储能器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3)木质素基碳点制备及荧光性研究。在前期的实验过程证明了脱木素木材作为支撑材料可有效解决相变储能材料液体泄漏的问题,但脱出得木质素通常作为废弃物丢掉,其利用率极低。因此为解决木质素低利用率的问题,将脱木素过程脱除的木质素进行溶剂热处理,制备成具有荧光性的碳量子点,并将碳量子点用回到脱木素木材中。将脱木素木材浸渍聚乙二醇@碳点复配物,制备木质基光致发光和光致发热的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探究了木质基光致发光和光致发热复合储能材料的荧光性及热能存储性质。复合材料在可见光580 nm激发下,发射650 nm(红光)和710 nm(近红外光)。实现了木质素的高效功能应用,同时赋予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荧光性,拓宽复合材料在热能和光能领域的应用。(4)磁性储能材料制备及其功能实现机理。为了拓宽相变储能材料在磁学领域的应用,将Fe3O4纳米粒子添加到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中,制备具有磁性的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实验通过对Fe3O4纳米粒子添加量的改变,可实现磁性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磁性及磁-热转化方面的可控调节。另外Fe3O4纳米粒子的添加,也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热转化效率。因此所制备得具有磁-热转化和光-热转化能力的磁性木质基复合相变储能复合材料不但解决了相变储能材料液体泄漏及低光热转化效率的问题,也拓宽了相变储能材料在磁学领域的应用,在节约能源和调节周围环境温度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5)超疏水储能材料机制研究。由于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具有吸湿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导致复合材料开裂、尺寸变化、储热能力下降等问题。为拓宽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在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喷涂法在其表面包裹处理一层超疏水涂层,制备超疏水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接触角高达155°)。其不仅在潮湿环境下能够进一步防止液体泄露,也提高了热能储存能力,并且赋予了复合材料自清洁的作用;有效解决了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得吸湿性问题,也为解决其他多孔基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吸湿性问题提供参考。(6)高热导储能材料机制研究。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具有低热导率的问题,低热导率会降低相变材料的传热速度,从而降低其工作效率。为解决此弊端,以炭化木材作为支撑材料,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法,将十四醇浸渍到炭化木材中,制备成本低、高热导的三维炭化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比纯相变储能材料热导率提高114%)。探究了炭化木材的结构及比表面积、热导率等性能,证明了炭化木材作为支撑材料不但可以解决相变储能材料的泄漏问题,也有效解决相变储能材料低热导率的问题。本论文制备的热致变色、热/光能储存、荧光、磁性、超疏水、高热导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探究了复合材料储热机制及功能研究,赋予木质基相变储能材料功能性,并为解决木质基相变储能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思路和实验基础。
郝策[4](2021)在《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统的温室大棚存在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白天多余的热量不能储存,夜间热量损失严重,出现热量在空间与时间供求不匹配的问题。相变储能材料可以实现白天温度升高进行储能,夜间降温再释放热能的作用,但是相变储能材料本身存在过冷、相分离、泄漏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以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基体相变材料,对其自身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添加不同改性物质对基体材料做了改性研究,目的是通过改性的研究制备出能够应用于温室大棚的复合储能材料。对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做了熔化实验,以熔化曲线、冷却曲线、XRD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其熔化、结晶过程。不同温度下冷却生成产物不同,40℃与45℃环境下冷却生成Na2HPO4·12H2O,而50℃条件下还有Na2HPO4·7H2O生成。实验表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在45℃下保温会失水生成Na2HPO4·7H2O与其溶液,而Na2HPO4·7H2O在高于50℃时会继续失水形成溶液,并且失水过程可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的熔化过程分为物理熔化与化学脱水两个阶段,在失水之前,越接近脱水的临界状态过冷度越大,最大可达到25.5℃。失水后形成溶液与沉淀,每10g样品分别加入5ml、10ml、15ml的水对沉淀进行溶解,并对得到的溶液物质测试过冷度,过冷度分别为9.8℃、13.1℃、14.4℃,溶液浓度越低过冷度越大。以九水硅酸钠、硅藻土、纳米氮化铝、皂土这四种不同物质为成核剂并研究了四种成核剂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添加九水硅酸钠的样品测得过冷度分别为4.5℃、5.5℃、7.5℃,相变潜热值分别为151J/g、147J/g、187.7J/g。添加硅藻土的样品过冷度分别为9.8℃、4.7℃、4.3℃,相变潜热值分别为157.7J/g、175.7J/g、198.5J/g。随纳米氮化铝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过冷度有增大的趋势,相变潜热值降低,添加量为1%时,过冷度可降低至3.4℃,潜热值可达220.9J/g。添加皂土不会降低过冷度,并且会使样品的潜热值降低。以水合碳酸钠为温度调节剂,按照1:1、1:2、1:3、1:4不同配比制备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步冷曲线测得相变温度分别为21.2℃、24.8℃、26.4℃、29.3℃,当混合比例为1:2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相变温度为24.8℃,适合应用于温室中,但仍然存在3.1℃的过冷度,在水合碳酸钠与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按1:2混合的基础上添加1%纳米氮化铝,经测试表征,复合材料的相变吸热温度在25℃左右,过冷度降低至1.6℃。针对复合材料与墙体结合容易泄露的问题,设计了应用装置,将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料管单独封装,再将料管集成储热箱,利用风机实现冷热空气的热交换,进而实现对温室大棚温度调节的目的。
顾庆军[5](2020)在《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将传统建筑材料与复合相变材料结合形成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可以发挥其储能控温特性,减少空调和采暖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和采暖能耗,实现建筑节能。本文首先将癸酸(CA)分别与棕榈酸(PA)、十六醇(H)及切片石蜡(PC)熔融共混制备出三种癸酸基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物理吸附法使液态CA-PA、CA-H及CA-PC均匀吸附于膨胀石墨(EG)的孔隙结构中,制备了三种新型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同时,采用微封装法将CA-PC/EG与石膏粉按不同质量配比进行掺混复合,制备了具有储能控温性能的相变储能石膏板,并得到以下结论:(1)CA-PA、CA-H及CA-PC最佳质量配比分别为86∶14、74∶26、81∶19,共晶温度分别为22.1℃、24.5℃、27.4℃。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三者的结构,发现CA与PA、H、PC是通过分子力作用在一起,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经过400500次冷热加速循环,热循环稳定性良好。同时,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得到CA-PA、CA-H及CA-PC的相变温度分别为21.78℃、24.22℃和26.99℃,相应的相变潜热为154.7J/g、190.5J/g和153.7J/g,这与通过步冷曲线测得的共晶温度吻合。(2)CA-PA/EG、CA-H/EG及CA-PC/EG的最佳质量配比分别为8∶1、11∶1、7∶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FT-IR分析了三者的形貌和结构,发现CA-PA、CA-H及CA-PC依靠物理作用均匀分布于EG的孔隙中,并且通过DSC得到三者的熔化和凝固温度处于20℃28℃内,熔化和凝固潜热处于131J/g178J/g之间,1000次冷热循环后其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同时,根据热重分析(TG)与蓄放热实验结果发现其拥有优良的耐热性能,且EG的高导热性促进了CA-PA、CA-H及CA-PC的蓄放热速率。因此,三种复合相变材料可作为建筑节能和纺织服装等领域的候选材料。(3)相变储能石膏板中CA-PC/EG的最佳含量为20%,其2h湿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为2.42MPa和6.45MPa,吸水率为16.37%,表观密度为1.410g/cm3,熔化和凝固温度分别为26.40℃和23.10℃、熔化和凝固潜热依次为27.20 J/g和25.69J/g,400次冷热循环后发现其拥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储热能力分别随着CA-PC/EG含量、远红外取暖器的功率和相变储能石膏板厚度的增大而增强,6块相变储能石膏板组成的封闭立体空间相比于普通石膏板节能效果更好。
杨颖旎[6](2020)在《定形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认为木塑复合材料集易成型加工、良好尺寸稳定性、无毒无味、防蛀耐腐等优点于一身,是环境友好型绿色材料。木塑复合材料逐步应用于家具和建领域,前景十分广阔。但木塑复合材料功能较为单一,而绿色相变储能材料可通过相态的转变实现节能调温,将其引入能赋予木塑复合材料新的功能,可实现木塑复合材料对环境温度的响应和热能的高效存储与转化,对开发新型生物基绿色节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定形相变储热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孔型和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设计了储热密度大,热物性能优异的多孔型和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构建了相变储能材料与木塑复合材料于一体的功能材料。从基体物相结构入手,对定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进一步探究了定形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热机制,并开展了定形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放热性能模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了以膨胀石墨(EG)为定形基材,聚乙二醇800(PEG800)为相变材料的多孔型相变储热材料(PEG/EG相变储热材料)。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18.89~34.23℃的人体舒适温度区间,结晶和熔化区间的相变潜热值为97.56 J·g-1和98.59 J·g-1;储放热速率在升温过程提升了27.31%,降温过程提升了60.5%;EG与PEG 800之间通过氢键和毛细孔吸附作用相结合,对熔化后的PEG起到限域作用,阻止液体的渗漏;EG的高导热性可减小PEG 800的过冷度。(2)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聚氨酯为壁材、PEG 1000为芯材的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制备了以聚氨酯为壁材、PEG 800与PEG1000共混的复合芯为芯材的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一元和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流失性和热稳定性。在结晶过程一元和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相变潜热值分别为109.6 J·g-1和97.19 J·g-1;熔化过程的相变潜热值分别为96.6 J·g-1和98.58 J·g-1;二者在结晶和熔化过程的相变温度分别为25.51℃、23.12℃和28.02℃、38.10℃、32.88℃和36.24℃,均处于人体舒适热环境温度范围内。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升降温时间更长,储热效果更为明显。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聚氨酯结构,制备过程未破坏PEG 800和PEG 1000的官能团。微胶囊定形基体结构能够与芯材形成稳定化学键,减少了相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的位移。二元储热模式降低了相变储热材料过冷度。(3)采用挤出成型法,在多孔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基础上制备了储热密度高、热稳定性良好的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多孔型相变储热材料添加量为40%时,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在凝固-熔化循环过程中的储热值为117.83 J·g-1和116.80 J·g-1,热稳定性较好。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内部热传导依赖于聚合物基体分子链振动、晶格声子与填料晶格声子共同相互作用以扩散的形式来实现。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在24小时内对室内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仅在处于自身相变温度区间内的时间段内发挥储热调温效果。(4)采用混炼成型法,在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基础上制备了储热性能优异的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添加量为40%时,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在凝固-熔化循环过程中的储热值为127.14 J·g-1和121.37 J·g-1;二元储热模式影响下,在结晶和熔融过程中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相变温度区间宽度分别为23.37℃和20.64℃。微胶囊与木塑复合材料之间形成桥联,提升了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传热过程中其热传导依赖于聚合物基体分子链振动、晶格声子与填料晶格声子共同相互作用以扩散的形式来实现。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在24小时内均能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减缓了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
吴其辉[7](2020)在《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热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显热储热材料而言,相变储热材料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体积小、储放热能时温度稳定的特点而备受关注。近年来以有机相变储能材料为主的各种相变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保温、工业节能、电力调峰平谷等多个领域。本研究旨在尝试使用通过原位添加无机纳米颗粒以及小分子有机物添加剂来对低温有机相变材料进行改性和性能调控,同时尝试建立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的快速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低温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并探究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论文以有机醇和脂肪酸等低温有机相变材料为基体,通过向相变体系中添加无机或有机调节剂的方法复配得到一系列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探究了调节剂对有机复合相变体系热性能的影响,并重点对相变材料平均传热速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光学显微等技术对其相组成与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用导热系数测量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方法对有机复合相变体系的导热系数、熔点、凝固点、潜热等热学性能进行表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采用纳米Fe2O3、纳米碳球和纳米Ti O2三种无机纳米材料与十六醇直接混合的方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发现少量无机纳米颗粒可大幅增加体系的热导热系数,但同时伴随潜热降低较多,多次循环后出现分层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性能,以十六醇为反应体系,分别加入钛酸四丁酯(TBT)、硅酸乙酯(TB)和硼酸三丁酯(TEOS)三种可水解物质,直接在十六醇中原位生成高导热纳米颗粒,表征后发现复合体系的导热系数得到不同程度增强,同时体系热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一定改善。TBT的导热系数增强效果最优,添加10 wt.%TBT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纯十六醇提高23.4%。二、利用乙醇、丙醇和己醇三种低级醇与十六醇复配建立低级醇/十六醇复合相变储能体系,发现低级醇的添加会使十六醇的固态导热系数增大,在添加2.5wt.%的己醇后,复合体系的导热系数增加23.59%。复合体系固液相变的平均传热速率随着低级醇的添加逐渐下降,液固相变时的平均传热速率随着低级醇的添加逐渐上升。当体系添加10 wt.%的己醇后,固液相变过程平均传热速率相比纯十六醇最多下降47.79%。XRD、红外以及光学显微结果可知低级醇的加入不会改变十六醇的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但能通过影响其传热过程中的导热和对流从而影响其结晶性能进而影响平均传热速率。热循环测试结果发现,己醇与十六醇复合后的相变材料循环热稳定性较好。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展研究了己醇对脂肪酸复合体系的热物性影响。发现制备的复合相变材料随己醇添加比例的增加,其固态导热系数下降。添加10 wt.%的己醇后,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导热系数分别降低了18.82%、14.13%和22.43%。己醇的添加对硬脂酸的相变潜热影响最大,10 wt.%的己醇添加使硬脂酸的熔化潜热降低了13.07%;凝固潜热降低了14.57%。己醇的添加会使脂肪酸复合相变体系的平均传热速率逐渐下降。己醇添加比例为7.5wt.%时,肉豆蔻酸的固液相变过程平均传热速率相比初始值降低了35.08%;液固相变过程平均传热速率降低了28.26%。复合相变体系具有良好的热循环性。通过XRD、红外以及显微观察发现相变材料的传热与导热与对流有关,同时也与晶体结构有关。
王福瑶[8](2020)在《聚乙二醇改性定形骨架制备及其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工业技术的发展,能源储存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相变储能材料成为解决能源使用过程中时空不匹配问题的一种重要解决办法。相变储能材料一般需要骨架定型,目前定型相变储能材料存在骨架占比高、泄露率高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以分子量6000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改性环氧树脂多功能骨架材料,并与相变储能组分PEG6000组成定形相变储能材料,有效改善泄露问题,利用骨架中PEG6000链段使骨架材料具有储能特性;研究还发现骨架中PEG6000链段的微相分离,可以促进主体相变储能组分PEG6000的结晶,达到提高材料储能密度的目的。考虑到环氧树脂为热固型材料,无法二次加工,本文还初步探索以化学接枝法制备热塑性通用聚苯乙烯(PS,分子量20万)接枝PEG6000,制备出可二次加工的PS-g-PEG6000热塑性多功能骨架材料,该方法也可为PS亲水改性提供新思路。本文研究结果如下:以E-51型环氧树脂、PEG6000、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制备改性环氧树脂,反应中通过条件控制,得到以PEG6000:E-51型环氧树脂分子数比1:2反应为主的改性环氧树脂,对反应条件进行探究,最佳为酯化反应温度105℃,环氧树脂开环反应温度110℃。制备出改性环氧树脂/PEG6000相变储能材料,材料初始分解温度均高于390℃,能满足材料储放热过程要求;综合考虑储能密度、放热能力、泄露率等问题,当改性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30%时材料性能最优,结晶焓、熔融焓、放热能力及泄漏率分别为:119.52 J/g、126.08 J/g、94.80%、0.4012%。本文讨论了改性环氧树脂骨架中PEG6000质量分数对改性环氧树脂/PEG6000相变储能材料性能影响。综合考虑热稳定性、储能密度、泄露率、放热能力等因素,当骨架中PEG6000含量为30%时性能最佳,结晶焓、熔融焓、放热能力及泄漏率分别为:129.4 J/g、132.98 J/g、97.38%、0.3671%。以1,4-丁二醇为原料,制备了长链氯甲基化试剂,并成功制备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及PS-g-PEG6000产物。对PS-g-PEG6000产物进行了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S-g-PEG6000热稳定性高于PEG6000及PS,体系内存在一定程度的交联;材料储能性能分析发现PS-g-PEG6000的相变温度63.03℃,放热过程相变焓为15.3 J/g。
王会[9](2020)在《纳微颗粒复合Mg(NO3)2·6H2O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六水硝酸镁(MNH)因其相变温度适宜、相变潜热高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建筑节能清洁供暖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MNH存在的相分离严重、过冷度大和导热系数低等问题,探究了增稠剂、成核剂和高导热纳米颗粒对MNH基复合相变材料热物性的影响规律。针对建筑供暖应用时热源环境温度较低,导致相变温度差小,相驱动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光热材料与MNH复合,制备光驱动的MNH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光热转换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NH的相变温度为89.57 oC,熔化相变潜热为157.30 kJ·kg-1。添加3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NH复合相变材料的粘度由0.18升高至163.86 mPa·s,有效改善其相分离的问题。添加金属基(纳米银和纳米铜颗粒)和碳基(纳米碳颗粒和纳米石墨片)成核剂均可有效改善MNH的过冷现象,碳基材料改善效果显着,添加1.5wt%纳米石墨片的MNH复合相变材料的过冷度由23.12降低至2.98 oC。为了满足建筑节能-清洁供暖中的使用需求,本文选择工业级MNH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导热性能对储热系统效率的影响以及碳基材料改善效果更佳,在进一步研究中分析了石墨烯对工业级MNH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5wt%和10wt%石墨烯后,MNH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从0.34分别升高至0.99和1.15 W·m-1·K-1,有效提高了导热性能,但相变潜热值从140.02分别降低为122.19和117.96 kJ·kg-1,且相变温度小幅度降低。综合导热系数和热物性,添加5wt%石墨烯的MNH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更佳。本文采用石墨烯和钛氧化物制备了具有光热转换性能MNH复合相变材料,并首次在全光谱范围2002500 nm内研究了其光吸收能力及光热转换性能。由于石墨烯的光吸收能力为78.14%,显着高于MNH和CMC的46.54%和28.65%,所以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MNH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增强。当添加石墨烯5wt%时,MNH复合相变材料的光吸收能力为79.12%,光热转换存储效率为69.73%。相比于石墨烯,Ti4O7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其值为87.73%,当添加量为10wt%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光热转换存储效率为78.60%。
彭帅乔[10](2020)在《基于太阳能热利用的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研究及其优化策略》文中提出在太阳能热利用中,作为响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储能材料,相变储热材料以其高储能密度、高焓值、无毒无害、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新时代节能储热的优选材料。其中,无机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然而,此类材料的实际应用也受着各种缺陷的制约,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过冷度。在短期储热中,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的过冷度,以提高其放热效率;在长期储热中,则需要探寻优化水合盐过冷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使得水合盐能够在不利外界因素的干扰下依然稳定维持液态,避免自主结晶释放热能从而造成储能效率的降低。解决好这两大主要问题,可以为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针对过冷度在水合盐长期和短期应用中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在维持长期过冷的基础上,对水合盐结晶放热的触发方式作出了进一步的创新。针对在短期储热时,水合盐自身较大的过冷度对其短期放热效率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物理共混、熔融等方式,制备了气相二氧化硅-十二水磷酸氢二钠(FS/DHPD)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实验分析发现,FS的添加可在DHPD无机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中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大大改善了水合盐的短期储热效果。在过冷度方面,含2wt%FS的FS/DHPD对过冷的抑制效果最为显着,将水合盐的过冷度降低了7.4℃,相比纯DHPD减小了54.8%。添加了2wt%FS的水合盐在热稳定性、减小过冷等各方面性能都较为均衡,相变焓值相对于纯DHPD并无明显减弱,是综合性能较好的复合相变材料,可作为潜在的储热材料进一步研究以及开发利用。针对在长期储热时,处于过冷态(液态)的水合盐极易受外界干扰(振动、低温)而自发结晶,从而导致热量损失的问题,本文首次开发了一种微观可视化探究容器内壁材料对水合盐过冷度影响的研究方法,以五水硫代硫酸钠水合盐为基础材料,通过对4类不同常见容器材料的表面能测定、水合盐液滴自由落体实验以及极端低温过冷实验等方式对容器表面自由能与水合盐过冷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实验表明,有着较低表面自由能的容器有益于维持水合盐更长久、更稳定的过冷。此外,吉布斯自由能理论不仅适用于固-液界面,同时也适用于气-液界面。在维持液态水合盐稳定过冷特性的基础上,本文还设计并制作了两个针对于不同触发水合盐结晶方式(干冰、液氮触发)的相变储能装置,并通过实验对其触发结晶II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液氮因其触发时间短、结晶效率高、放热效果更好成为触发水合盐结晶的更优选项。若能进一步提高液氮使用的稳定性以及低温材料使用的灵活性,将更大限度发挥相变储能结晶触发装置的优势,提高其应用价值。
二、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木材相变储能体系的构筑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储能材料 |
1.2.1.1 相变储能材料的储能机理 |
1.2.1.2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2.2 相变材料的定型方法 |
1.2.2.1 物理定型法 |
1.2.2.2 化学定型法 |
1.2.3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1 线型聚氨酯相变材料的制备 |
1.2.3.2 交联型聚氨酯相变材料的制备 |
1.2.3.3 超支化型聚氨酯相变材料的制备 |
1.2.4 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 |
1.2.4.1 木材的基本组成 |
1.2.4.2 木材的多孔特性 |
1.2.4.3 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聚乙二醇/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制备 |
2.2.3.1 聚乙二醇/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物的制备 |
2.2.3.2 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2.2.4 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原理 |
2.2.5 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固固相变材料的表征 |
2.2.5.1 红外表征 |
2.2.5.2 XRD表征 |
2.2.5.3 DSC表征 |
2.2.5.4 TG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红外分析 |
2.3.2 XRD分析 |
2.3.2.1 PEG分子量对相变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
2.3.2.2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相变材料结晶的影响 |
2.3.3 DSC分析 |
2.3.3.1 PEG分子量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3.2 异氰酸酯的种类对相变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2.3.4 TG分析 |
2.3.4.1 PEG分子量对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 |
2.3.4.2 异氰酸酯种类对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固固相变材料预聚体的制备 |
3.2.3.1 脱木素木材的制备 |
3.2.3.2 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相变储能木材的表征 |
3.3.1 孔径表征 |
3.3.2 红外表征 |
3.3.3 形貌表征 |
3.3.4 DSC表征 |
3.3.5 TG表征 |
3.3.6 耐久性测试 |
3.3.7 温度变化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孔隙分析 |
3.4.2 红外分析 |
3.4.3 形貌分析 |
3.4.4 DSC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4.6 耐久性能分析 |
3.4.7 温度变化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4 PEG/SSPCM联合制备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固固相变材料预聚体的制备 |
4.2.3.2 脱木素木材的制备 |
4.2.3.3 聚乙二醇/SSPCM联合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PEG/SSPCM联合制备相变储能木质复合材料的表征 |
4.2.4.1 形貌表征 |
4.2.4.2 DSC表征 |
4.2.4.3 冷热循环稳定性表征 |
4.2.4.4 形状稳定性能表征 |
4.2.4.5 温度变化表征 |
4.2.4.6 导热性能表征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形貌表征 |
4.3.2 DSC分析 |
4.3.3 耐久性能表征 |
4.3.4 形状稳定性能测试 |
4.3.5 温度变化曲线 |
4.3.6 导热性能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高导热炭化木基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变储能材料的概述 |
1.2.1 相变储能的基本原理 |
1.2.2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 |
1.3 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封装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多孔材料复合定形法 |
1.3.2 微胶囊法 |
1.3.3 复合纺丝法 |
1.4 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1 提高材料热导率 |
1.4.2 微胶囊化 |
1.5 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新兴应用 |
1.5.1 建筑节能领域 |
1.5.2 太阳能储存领域 |
1.5.3 电子设备领域 |
1.5.4 其他领域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二章 PEG/炭化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炭化木的制备 |
2.2.2 PEG/炭化木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2.2.3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炭化工艺对炭化木形貌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
2.3.2 PEG/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EG/负载 CDs 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及其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CDs 负载炭化木处理 |
3.2.2 PEG/负载CDs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3.2.3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Ds及负载CDs对炭化木结构的影响 |
3.3.2 PEG/负载CDs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EG/负载铜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负载铜炭化木制备 |
4.2.2 PEG/负载铜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4.2.3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负载铜对炭化木结构的影响 |
4.3.2 PEG/负载铜炭化木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变材料的定义 |
1.3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4 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
1.4.1 无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
1.4.2 有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
1.5 相变储能材料的选择标准 |
1.6 相变储能材料的定形 |
1.6.1 微胶囊定形法 |
1.6.2 多孔材料物理吸附定形法 |
1.7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
1.7.1 建筑控温 |
1.7.2 电子元件控温 |
1.7.3 纺织品调温 |
1.7.4 药物释放 |
1.8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8.1 选题思路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2 热致变色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脱木质素过程 |
2.2.3 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制备 |
2.2.4 热致变色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谱图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微观结构分析 |
2.3.4 木材的浸润性 |
2.3.5 热性能分析 |
2.3.6 热稳定性分析 |
2.3.7 机械性能分析 |
2.3.8 热致变色性质 |
2.3.9 保温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热/光能储存的发光木质基复合材料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及试剂 |
3.2.2 脱木素过程 |
3.2.3 发光木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观形貌分析 |
3.3.2 热性能分析 |
3.3.3 发光性能分析 |
3.3.4 热导率分析 |
3.3.5 形状稳定性分析 |
3.3.6 光-热及光-光能的转化和储存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木质素基碳量子点的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脱木素过程 |
4.2.3 木质素提纯 |
4.2.4 碳点制备过程 |
4.2.5 木质基光致发光和光致发热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6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点成分分析 |
4.3.2 碳点的荧光性质分析 |
4.3.3 微观结构及成分分析 |
4.3.4 荧光性质分析 |
4.3.5 热性质分析 |
4.3.6 热降解分析 |
4.3.7 光热转化分析 |
4.3.8 定形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提高光-热转化率Fe_3O_4基磁性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脱木素木材的制备 |
5.2.3 磁性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观形貌分析 |
5.3.2 热性能分析 |
5.3.3 热稳定性分析 |
5.3.4 磁性及磁-热转化能力 |
5.3.5 光-热转化能力 |
5.3.6 防泄露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超疏水表面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超疏水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4 样品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微观形貌分析 |
6.3.2 浸润性和自清洁性分析 |
6.3.3 热性质分析 |
6.3.4 形状稳定性分析 |
6.3.5 疏水性能稳定性分析 |
6.3.6 光热转化能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三维高热导炭化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材料与试剂 |
7.2.2 炭化木材的制备 |
7.2.3 炭化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 |
7.2.4 样品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X射线衍射和拉曼分析 |
7.3.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 |
7.3.3 微观形貌分析 |
7.3.4 热性能分析 |
7.3.5 热稳定性能 |
7.3.6 热导率分析 |
7.3.7 热管理性能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变材料简介 |
1.4 相变储能理论简介 |
1.4.1 储能理论 |
1.4.2 相变理论 |
1.4.3 结晶理论 |
1.5 储能材料的确定 |
1.5.1 筛选原则 |
1.5.2 研究材料的确定 |
1.6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1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
1.6.2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思路与方案 |
第二章 实验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样品 |
2.2 相分离的抑制 |
2.2.1 相分离机理 |
2.2.2 抑制相分离的方法 |
2.3 过冷的改善 |
2.3.1 过冷机理 |
2.3.2 降低过冷的方法 |
2.4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
2.4.1 复合相变材料简介 |
2.4.2 制备方法 |
2.5 实验设备及表征 |
2.5.1 步冷曲线法 |
2.5.2 物相结构表征 |
2.5.3 DSC测试 |
2.5.4 SEM微观形貌表征 |
第三章 纯十二水磷酸氢二钠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 |
3.3 熔化与冷却过程探究 |
3.3.1 实验过程 |
3.3.2 保温温度对基体材料熔化过程的影响 |
3.4 基体材料过冷特性的研究 |
3.4.1 熔融状态基体材料的过冷度 |
3.4.2 相变溶液的过冷特性 |
3.5 基体材料相变焓值的测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成核剂对基体材料相变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1.2 实验及表征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水合硅酸钠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1 样品制备 |
4.2.2 过冷度 |
4.2.3 DSC测试 |
4.2.4 红外光谱分析 |
4.2.5 微观形貌分析 |
4.2.6 小结 |
4.3 硅藻土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
4.3.1 样品制备 |
4.3.2 过冷度 |
4.3.3 DSC测试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微观形貌分析 |
4.3.6 小结 |
4.4 纳米氮化铝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
4.4.1 样品制备 |
4.4.2 过冷度 |
4.4.3 DSC测试 |
4.4.4 红外光谱分析 |
4.4.5 微观形貌分析 |
4.4.6 小结 |
4.5 皂土对基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1 样品制备 |
4.5.2 过冷度 |
4.5.3 DSC测试 |
4.5.4 小结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 |
5.1 制备方案的确定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及表征设备 |
5.1.3 实验方案 |
5.2 相变温度调节 |
5.2.1 相变温度调节原理 |
5.2.2 实验过程 |
5.2.3 实验结果 |
5.3 过冷度改善 |
5.3.1 样品制备 |
5.3.2 过冷度测试 |
5.4 实验表征 |
5.4.1 XRD分析 |
5.4.2 微观形貌分析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复合材料应用装置的设计 |
6.1 整体设计方案 |
6.1.1 料管尺寸的设计 |
6.1.2 料管集成箱体结构设计 |
6.1.3 风机固定部分的设计 |
6.2 关键部件及功能的仿真分析 |
6.2.1 下支撑板静力学分析 |
6.2.2 装置送风效果仿真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变材料的分类与定形方式 |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及选择 |
1.2.2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2.1 溶胶-凝胶法 |
1.2.2.2 微胶囊法 |
1.2.2.3 物理吸附法 |
1.2.2.4 加热共熔法 |
1.2.2.5 高分子聚合法 |
1.2.2.6 插层复合法 |
1.3 脂肪酸类相变储能材料的的研究现状 |
1.3.1 脂肪酸类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性能研究 |
1.3.2 脂肪酸类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性能研究 |
1.3.2.1 多孔基材吸附 |
1.3.2.2 添加高导热材料 |
1.4 膨胀石墨的研究进展 |
1.4.1 天然石墨的概述 |
1.4.2 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4.2.1 化学氧化法 |
1.4.2.2 电化学法 |
1.4.2.3 改进无硫法 |
1.4.2.4 高温膨胀法 |
1.4.2.5 微波法 |
1.4.2.6 低温膨胀法 |
1.4.3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3.1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与结构特征 |
1.4.3.2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 |
1.4.3.3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循环稳定性与耐热性能 |
1.5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 |
1.5.1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概述 |
1.5.2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 |
1.5.3 相变储能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癸酸基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2.2.3.1 步冷曲线测试 |
2.2.3.2 热稳定性测试 |
2.2.3.3 蓄放热特性测试 |
2.2.3.4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2.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2.3 二元共晶体系机理及预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癸酸-棕榈酸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1.1 CA-P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1.2 CA-P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1.3 CA-P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2.4.1.4 CA-P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2.4.1.5 CA-PA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2 癸酸-十六醇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2.1 CA-H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2.2 CA-H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2.3 CA-H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2.4.2.4 CA-H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2.4.2.5 CA-H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4.3 癸酸-石蜡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2.4.3.1 CA-PC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步冷曲线分析 |
2.4.3.2 CA-PC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DSC分析 |
2.4.3.3 CA-PC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FT-IR分析 |
2.4.3.4 CA-PC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2.4.3.5 CA-PC二元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
3.2.3 样品性能表征 |
3.2.3.1 蓄放热性能分析 |
3.2.3.2 热稳定性分析 |
3.2.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3.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3.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3.2.3.6 热重分析仪(TG)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癸酸-棕榈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与性能表征 |
3.3.1.1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分析 |
3.3.1.2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结构特性分析 |
3.3.1.3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3.1.4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1.5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1.6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可靠性分析 |
3.3.1.7 CA-PA/EG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3.3.2 癸酸-十六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与性能表征 |
3.3.2.1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分析 |
3.3.2.2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结构特性分析 |
3.3.2.3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3.2.4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2.5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2.6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可靠性分析 |
3.3.2.7 CA-H/EG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3.3.3 癸酸-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与性能表征 |
3.3.3.1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最佳质量配比分析 |
3.3.3.2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微观形貌及结构特性分析 |
3.3.3.3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分析 |
3.3.3.4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3.5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3.3.6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可靠性分析 |
3.3.3.7 CA-PC/EG复合相变材料的蓄放热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制备及建筑节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标准相变储能石膏块的制备 |
4.2.3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制备 |
4.2.4 性能测试研究 |
4.2.4.1 力学性能测试 |
4.2.4.2 表观密度测试 |
4.2.4.3 吸水性能测试 |
4.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4.2.4.5 热稳定性测试 |
4.2.4.6 储热性能测试 |
4.2.4.7 节能效果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变储能石膏块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2 相变储能石膏块的吸水性能分析 |
4.3.3 相变储能石膏块的表观密度分析 |
4.3.4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5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热性能分析 |
4.3.6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7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储热性能分析 |
4.3.8 相变储能石膏板的节能效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定形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储热技术与相变储能材料 |
1.2.1 储热技术 |
1.2.2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 |
1.2.3 无机类相变储能材料 |
1.2.4 有机类相变储能材料 |
1.2.5 相变储能材料的过冷度及成因 |
1.3 定形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聚合物材料填充法 |
1.3.2 多孔材料吸附法 |
1.3.3 微胶囊法 |
1.4 木塑复合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木塑复合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4.2 木塑复合材料的国内研究现状 |
1.5 功能化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思路的引出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多孔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PEG/EG相变储热材料制备 |
2.4 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表征 |
2.4.1 氮气吸附法(BET) |
2.4.2 渗漏效果检测 |
2.4.3 扫描电镜测试(SEM) |
2.4.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2.4.5 热重分析法(TG) |
2.4.6 冻融循环测试 |
2.4.7 温度巡检法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EG的微观形貌与孔隙结构 |
2.5.2 EG对PEG的定形能力 |
2.5.3 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 |
2.5.4 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 |
2.5.5 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耐久性 |
2.5.6 PEG/EG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过程 |
2.5.7 PEG与EG的作用机制 |
2.5.8 EG对PEG的过冷度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3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制备 |
3.3.1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制备 |
3.3.2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制备 |
3.4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表征 |
3.4.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4.2 渗漏效果检测 |
3.4.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4.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3.4.5 热重分析法(TG) |
3.4.6 冻融循环测试 |
3.4.7 温度巡检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定型能力 |
3.5.2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定型能力 |
3.5.3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化学结构 |
3.5.4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化学结构 |
3.5.5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 |
3.5.6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储热性能 |
3.5.7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 |
3.5.8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 |
3.5.9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耐久性 |
3.5.10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耐久性 |
3.5.11 一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过程 |
3.5.12 二元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的储放热过程 |
3.5.13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材料合成机制 |
3.5.14 微胶囊结构对相变储能材料的过冷度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仪器设备 |
4.3 杨木粉的预处理 |
4.4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制备 |
4.5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表征 |
4.5.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4.5.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4.5.3 热重分析法(TG) |
4.5.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5.5 导热系数的测定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热性能 |
4.6.2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4.6.3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化学结构与微观形貌 |
4.6.4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材料结构及传热过程 |
4.6.5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过冷度分析 |
4.6.6 多孔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放热性能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5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表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仪器设备 |
5.3 杨木木粉的预处理 |
5.4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制备 |
5.5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表征 |
5.5.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5.5.2 差示扫描量热仪法(DSC) |
5.5.3 热重分析法(TG) |
5.5.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5.5 导热系数的测定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热性能 |
5.6.2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5.6.3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化学结构与微观形貌 |
5.6.4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材料结构及传热过程分析 |
5.6.5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过冷度分析 |
5.6.6 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储放热性能模拟 |
5.6.7 多孔型与微胶囊型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变储能材料概述 |
1.2 相变储能材料分类 |
1.2.1 固-液相变储能材料 |
1.2.2 固-固相变储能材料 |
1.3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熔融共混法 |
1.3.2 多孔材料吸附法 |
1.3.3 微胶囊法 |
1.3.4 溶胶-凝胶法 |
1.3.5 共聚法 |
1.4 有机类相变材料的性能研究 |
1.4.1 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的研究 |
1.4.2 热循环稳定性的研究 |
1.4.3 相变过程传热特性的研究 |
1.5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
1.5.1 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
1.5.2 汽车电池方面的应用 |
1.5.3 太阳能储热领域的应用 |
1.5.4 PCMs技术应用的未来展望 |
1.6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手段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和测试方法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3.4 导热系数测试 |
2.3.5 步冷曲线测试 |
2.3.6 热循环稳定性测试 |
2.3.7 平均传热速率计算 |
第三章 无机纳米颗粒与十六醇复合相变体系热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直接混合法对十六醇的导热增强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实验材料 |
3.2.1.2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导热系数 |
3.2.2.2 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
3.2.2.3 热循环稳定性 |
3.2.2.3 小结 |
3.3 原位生成法对十六醇的导热增强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1.1 实验材料 |
3.3.1.2 实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2.1 SEM-EDS |
3.3.2.2 导热系数 |
3.3.2.3 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
3.3.2.4 热循环稳定性 |
3.3.2.4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级醇与十六醇复合相变体系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导热系数 |
4.3.2 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
4.3.3 平均传热速率 |
4.3.4 热循环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己醇与脂肪酸复合相变体系热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导热系数 |
5.3.2 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 |
5.3.3 平均传热速率 |
5.3.4 热循环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实验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聚乙二醇改性定形骨架制备及其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变储能原理 |
1.3 相变储能材料 |
1.3.1 相变储能材料简介 |
1.3.2 相变储能材料分类 |
1.3.3 相变储能材料选取 |
1.3.4 相变储能材料应用 |
1.4 定型相变储能材料制备方法 |
1.4.1 原位插层法 |
1.4.2 溶胶-凝胶法 |
1.4.3 接枝法 |
1.4.4 多孔材料物理吸附 |
1.4.5 熔融共混法 |
1.4.6 微胶囊法 |
1.5 国内外发展小结 |
1.6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可行性分析 |
1.6.4 创新点 |
第2章 环氧树脂/PEG6000 相变储能材料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及设备 |
2.2.2 环氧树脂/PEG6000 定型相变储能材料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稳定性能分析 |
2.3.2 储能性能分析 |
2.3.3 结构分析 |
2.3.4 密封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性环氧树脂骨架制备及其相变储能材料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及设备 |
3.2.2 改性环氧树脂制备 |
3.2.3 改性环氧树脂/PEG6000 相变储能材料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环氧树脂制备分析 |
3.3.2 改性环氧树脂/PEG6000 相变储能材料性能分析 |
3.3.3 改性环氧树脂骨架中PEG6000 含量对相变储能材料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苯乙烯接枝聚乙二醇制备及其热性能探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料与设备 |
4.2.2 聚苯乙烯接枝聚乙二醇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MPS制备红外分析 |
4.3.2 PS-g-PEG6000 表征 |
4.3.3 PS-g-PEG6000 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纳微颗粒复合Mg(NO3)2·6H2O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1.2.1 相变材料分类 |
1.2.2 水合盐相变机理 |
1.2.3 水合盐相变材料的优缺点 |
1.3 水合盐相变材料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1 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水合盐相变材料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4 光热转换与热能储存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有机相变材料的光热性能研究 |
1.4.2 无机相变材料的光热性能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MNH相变材料相分离及过冷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与测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材料的制备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3 MNH的相变行为 |
2.4 增稠剂CMC对 MNH的热物理性能影响 |
2.4.1 物相组成及结晶行为 |
2.4.2 增稠剂CMC对 MNH粘度影响 |
2.4.3 增稠剂CMC对 MNH导热系数的影响 |
2.5 添加纳米颗粒对MNH过冷及传热特性影响 |
2.5.1 纳米颗粒对MNH过冷的影响 |
2.5.2 纳米颗粒对MNH导热系数的影响 |
2.5.3 不同压力对MNH密度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工业级MNH/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与测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材料制备 |
3.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3 微观形貌及结晶行为 |
3.4 石墨烯对MNH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热物性及热稳定性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光驱动的MNH/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测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4.3 光吸收能力测试 |
4.4 漫反射测试 |
4.5 光热转换存储效率 |
4.6 小结 |
第5章 光驱动的MNH/Ti_4O_7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与测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材料的制备 |
5.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5.3 组成成分及结晶行为 |
5.4 光学性能测试 |
5.4.1 光吸收能力测试 |
5.4.2 漫反射率测试 |
5.5 热物性及热稳定性分析 |
5.6 光热转换存储效率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太阳能热利用的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研究及其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机水合盐短期相变储热 |
1.2.1 不同短期储热水合盐材料的过冷度与热物性能 |
1.2.2 气相二氧化硅对短期相变储热材料的作用 |
1.3 无机水合盐长期相变储热 |
1.3.1 水合盐的长期稳定过冷技术 |
1.3.2 五水硫代硫酸钠:一种潜力巨大的长期储热材料 |
1.4 处于过冷态水合盐结晶放热的触发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气相二氧化硅-十二水磷酸氢二钠(FS/DHPD)复合相变材料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介绍 |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2 气相二氧化硅-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复合相变材料制备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形貌分析 |
2.3.2 X射线能谱分析 |
2.3.3 红外光谱分析 |
2.3.4 过冷特性 |
2.3.5 导热系数 |
2.3.6 热稳定性 |
2.3.7 相变焓值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表面自由能对液态五水硫代硫酸钠水合盐过冷稳定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介绍 |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2 实验流程及表征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固-液接触角与基底材料的表面能测定 |
3.3.2 STP水合盐液滴的自由落体实验 |
3.3.3 理论分析 |
3.3.4 低温下液态STP水合盐在不同容器中的稳定过冷实验 |
3.3.5 低温下纯STP水合盐长期稳定过冷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低温触发五水硫代硫酸钠水合盐结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介绍 |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2 实验设计概述 |
4.3 相变储能装置的设计 |
4.3.1 相变储能装置设计的关键要点 |
4.3.2 相变储能装置(一)的设计 |
4.3.3 相变储能装置(二)的设计 |
4.4 相变储能装置的实验效果 |
4.4.1 相变储能装置的触发结晶性能 |
4.4.2 液氮触发结晶的结晶现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乙二醇交联蓖麻油/木材相变储能体系的构筑及表征[D]. 刘静怡.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2]高导热炭化木基定形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热特性研究[D]. 李兴会. 南京林业大学, 2021(02)
- [3]木质基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功能研究[D]. 杨海月.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4]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储能材料的改性及应用研究[D]. 郝策.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膨胀石墨基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 顾庆军.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定形相变储热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杨颖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7]低温有机相变材料的热性能研究[D]. 吴其辉. 安徽工业大学, 2020(07)
- [8]聚乙二醇改性定形骨架制备及其相变储能材料性能研究[D]. 王福瑶.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9]纳微颗粒复合Mg(NO3)2·6H2O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王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基于太阳能热利用的无机水合盐相变储能研究及其优化策略[D]. 彭帅乔.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