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

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

一、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天,薛居理,孙昭华,周炜兴[1](2021)在《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与水位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探析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冲淤与水沙输移之间的关系以及河床冲淤对洪枯水位的影响,采用三峡水库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水文泥沙和河道地形资料,分析归纳了主要水文站水沙变化、沿程河道冲淤分布和洪枯水位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冲刷集中于枯水河槽既与洪水频次减少、中等流量持续时间加长有关,也与中等流量下河道冲刷率大、洪水流量下河道冲刷率小的特点有关;主冲刷带自上而下推移,目前仍位于荆江河段;粗沙(d> 0.125mm)的年均输移量至监利基本可恢复至蓄水前的多年均值,城陵矶以下长河段冲刷主要是细颗粒冲刷导致;河道冲刷导致中枯水位明显下降,并在城陵矶以上沙质河段呈现加速下降趋势,但当流量大于平滩流量附近的临界值时,高水位变化不大,初步预估这种变化特点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

吕庆标[2](2020)在《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现象频发,严重威胁江河堤防安全、河势稳定、航运发展和沿岸基础设施安全等,并造成河道两岸土地大量丧失。2003年以来,受上游建库及水土保持等多因素影响,长江中下游河道来沙大幅减少,河床冲刷加剧,同时受水库调度影响,坝下水流年内过程发生较大改变,退水速度明显加快,中下游河道面临新的崩岸情势。同时,河道崩岸也一直都是河床演变及治河工程学科中的重难点问题。开展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对崩岸治理和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室内概化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在概化模型试验中,通过对近岸地形冲淤变化、近岸流速分布、孔隙水压力及河岸崩塌过程等进行观测,分析了不同水位降落速率、水流作用和岸坡内外水位差等条件下的河岸崩塌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位变化情况下的岸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就是否考虑水流冲刷作用及水位降落不同退水条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认识如下:(1)河道水位降落及渗流对崩岸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河道水位降落速率越快,河岸崩塌越明显;当水位降落速率较小时,河岸相对稳定,崩岸较少发生。随着河道水位降落岸坡内外水位差变大,渗透坡降变大,河岸稳定性降低。(2)水流动力条件是崩岸发生的主导因素。研究表明,崩岸强度和规模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在枯水期,河道来水较小,河岸较稳定;在涨水期,随着流量的增大,近岸流速明显增大,河岸受到冲刷变陡直至发生崩岸,在洪水期崩岸强度达到最大;落水期由于水流冲刷减弱,崩岸强度减弱。(3)河道边界条件如河岸平面形态等影响着崩岸的发生。在弯道河段,由于水流贴岸顶冲,在相同流量及水位条件下,崩岸强度要比入弯前的顺直河道大,且崩塌主要发生在凹岸弯顶及下游段。(4)就本次概化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工况而言,河道水位降落速率会促进崩岸的发生发展,但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水流对近岸河床的冲刷所掩盖,相比较而言,近岸河床冲刷更容易导致岸坡失稳。因此,在河势控制工程中对岸坡特别是坡脚的守护至关重要。

张琦[3](2020)在《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河床演变与通航条件研究》文中提出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指澧水入湖尾闾及松滋河系(湖南境内)组成的河网,是连通长江、澧水及西洞庭湖等区域的重要通航水系。随着长江大开发和水运事业的发展,改善澧水-松滋河湖南段的通航条件迫在眉睫。受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在三峡水库运行的背景下,长江来水来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水文条件和河床演变情况,相应澧水-松滋河湖南段通航条件也发生了新变化。要提高该水系的航道等级、改善通航条件,必须了解这些水文和地形的变化。因此,梳理三峡水库蓄水后松滋河水沙变化、洪水遭遇和河道演变,研究其演变规律,对澧水-松滋河湖南段航道建设项目的推进,完善航道治理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澧水-松滋河湖南段航道的水动力条件开展研究,分析该段航道建设的效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澧水-松滋河湖南段地区水文条件受澧水上游和长江的双重影响。2003-2013年汛期平均流量减小18.5%,中水期平均流量减小42.1%。枯水期,官垸河(松滋河西支)受澧水顶托影响,平均流量由-24.9 m3/s增加到-13.43m3/s,澧水受上游艳洲水库调度,流量增加8%。(2)2002-2011年松滋河口门段平均年冲刷量170.7× 104m3,河床冲刷集中在左岸,2002-2006年年平均冲深0.92m,2006-2011年年平均冲深0.15m,强度逐年下降。各河段表现均为冲刷状态,2003-2011年年平均冲刷量为814.8× 104m3,洪水期、中水期、枯水期递减速率分别为 374.3× 104m3/a、351.6× 104m3/a 和 137.7× 104m3/a,2009-2011 年松滋河整体表现为淤积219× 104m3,澧水-松滋河湖南段部分支流淤积,2005-2011年官垸河(松滋河西支)与自治局河(松滋河中支)年平均淤积量分别为53.1× 104m3和33.8×104m3。(3)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枯水、中水期水文条件下整治前后流速、水位、流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整治工程对河段的影响,枯水期,王家洲与张九台经过航道重新规划增加弯曲半径,裴黄洲、毛家渡、青龙窖航道水深均达到2.4 m,航道通航指标也达到III级通航标准。中水期张九台弯道处平均流速由1.5 m/s减小到1.05 m/s,降低了船只出入弯的风险。针对官垸河河段略微淤积,河段易堵塞的问题进行优化,实际工程可考虑对官垸段河槽开挖加大1m深度。

郭玥含[4](2019)在《三峡工程运用后典型水流条件下荆江水动力特性对河床冲刷的响应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荆江河床发生了下切、粗化。本文以近年的地形、水文资料为基础,建立荆江河段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水动力特性对河床下切、粗化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取宜都螺山河段长约375 km的荆江干流河段作为计算区域,采用滩槽优化的非结构网格进行剖分,建立三维水流模型。得到的计算网格在平面上包含86891个计算单元,垂向分10层。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计算地形能真实反映宜都螺山河段滩槽复式断面形态及复杂的河势条件。(2)在2002、2006、2008、2011、2013年共计5年的实测地形上,分别选取年份与之相匹配的水文实测资料(水流条件接近平滩流量),对各年河床条件下的河床阻力系数(Cd)进行率定。经过水位、流量双重比较,反复调试,得到:在上述5年地形条件下,荆江干流Cd值的沿程分布(从上游往下游)依次为0.0080.002、0.0110.002、0.0130.002、0.0130.003、0.0130.003。从而,揭示了三峡水库运用10年间荆江干流河床阻力对河床冲刷粗化的响应规律。并分析了三峡水库运用10年间荆江平滩水位以下河槽断面面积、槽蓄量的逐年变化规律。荆江河段过流面积、河槽槽蓄量逐年递增,其过流能力逐年提高。(3)分别在平滩流量、多年平均流量两种水流条件下,开展三种工况的水流模拟,研究三峡工程运用后典型水流条件下荆江水力因子(沿程水位、流速、环流强度等)的变化规律。三种工况共计15组计算依次为:工况一,以2002年地形为基础,分别使用2002、2006、2008、2011、2013年的Cd值;工况二,以2002年Cd值为基础,分别使用2002、2006、2008、2011、2013年地形;工况三,分别采用各年地形及与之相对应的Cd值。(4)研究结果定量地给出了河道水力因子对河床下切的响应变化,对河床粗化的响应变化,及对河床下切、粗化综合作用的响应变化,各断面过流流速大体呈现逐年减少,河床形态逐渐向窄、深的形式发展;环流强度沿程变化曲线对河床阻力系数变化的响应不明显等;阐明了河床下切、粗化条件下荆江水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

陈聪[5](2019)在《专用科技文本英译实践报告 ——以《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年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水电强国。由于我国与各国在水电业务方面的合作与交流频繁,大量相关的专用科技文本翻译工作应运而生。随着国外科技人员对此类文本的密切关注,专用科技文本的翻译地位也日益凸显。此翻译项目是受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委托而承接的,并由导师和笔者负责完成。本文为一篇专用科技文本英译实践报告,所描述的文本为笔者负责的《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年报(2017)》。在翻译、编辑项目之前,笔者对项目认真进行全面分析并分类收集平行文本。在此基础上分析文本特点并总结此类专用科技文本的语言特色和翻译难点。语言特色包括准确性、逻辑性,简洁性。难点主要涉及专业术语无法确认、句中各部分逻辑关系正确理解及信息删减等问题。最后在审校阶段,笔者将检查翻译错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为“案例分析”,把翻译过程中较难把握的词汇、句子作为文本案例分析对象,根据翻译难点,确认采用直译、省译,分译等翻译策略,以期符合原作之意,提高科技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译文质量。通过对任务描述和案例分析,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从词汇层面上,翻译应反复斟酌词汇的选择实现专用科技文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句法层面上进行内容的深度理解,理解句间逻辑关系,选择最适当的表达方式实现专用科技文本的逻辑性;从国外科技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来说,在翻译中应适当对原文信息删减达到专用科技文本的简洁性。

李思璇[6](2019)在《三峡水库调蓄对荆江水沙输移及河床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对河流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增长,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水文形势,在产生一系列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同时,打破了水沙输移与河道形态长时期形成的自适应关系。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具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突显的航运能力。人类活动如水土保持、水库修建、整治工程、人为采砂等在长江流域频繁发生,造成了水沙情势的改变,特别是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长江流域干支流水沙变化影响显着。三峡水库蓄水拦沙运用后,对年内流量过程进行调节,下泄水流泥沙处于不饱和状态,改变了下游河道原有的冲淤特征,河床再造是河床冲淤调整与变化的水沙条件相互调整、适应的过程。水库不同的运行方式对水沙过程的改变程度存在差异,而河道形态又直接关系到水沙输移特征,揭示重大水利工程作用下变化的水沙条件与河道响应性调整之间的相互驱动机制,对深化水沙造床作用认识、完善河流自调整原理、合理评估水库修建对河道演变的影响、优化水库运行方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河床自调整作用使得河床变形适应于变化的水沙条件,朝一定的平衡形态或水力几何形态发展,达到水沙过程与河道输沙能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河床调整包括了沿程纵向冲淤调整、垂向冲淤部位变化、洲滩微地貌变形等一维、二维乃至三维的变形特征。本文基于大量原型观测资料,以荆江河段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到局部、远期到近期、现象到机理,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动态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后不同运用时期坝下游水沙输移特征、宏观河道调整及洲滩微地貌变形,揭示水沙条件变化与河床调整的响应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预测有、无水库调蓄及不同调蓄方式下典型河段冲淤变化。研究成果完善了大型冲积河流水沙输移、河床调整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可为水库下游河床变形预测提供依据、为合理评估三峡水库效益提供部分参考。本论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三峡水库影响下荆江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变化。以三峡水库2003年投入运用及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为界,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及不同时期水沙输移特性变化。在来水方面,水库蓄水运用对于流量过程的影响主要在于汛后蓄水期,特别是在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汛后退水期月径流量削减幅度进一步增大,年内流量过程更为集中、均匀。调洪演算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调度使得5000m3/s以上、10000m3/s以下来流占比明显增大,占比由29.3%增长至54.6%,不同控制宜昌下泄流量对年内流量过程影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洪峰削减及洪水过程的调节。从来沙变化来看,月均输沙量的减小主要集中在洪季510月,减幅在90%左右。在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年输沙量呈进一步减小态势,主要体现在年内洪季及退水期出库沙量锐减,退水期9月减幅最大。水沙造床作用变化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中水流量级对应的造床作用明显增强,且在175m试验性蓄水后更为显着,这与水库调蓄改变年内流量过程,使得洪峰削减、中水持续时间增长有关。非均匀泥沙纵向输移量的时空变化反映了坝下游河床调整对于水沙条件的响应。荆江河段悬移质分组沙输移在空间上存在自上而下的推移,悬移质分组沙输移、河床形态及流量过程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细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及沿程分汇流,粗沙主要来源于河床补给。枝城至沙市河段河床粗化已基本完成,主冲刷带下移至沙市至监利河段。在三峡水库运行不同时期,沙市至监利河段粗沙补给并未随蓄水运用年份的增长、河床粗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弱,水动力强弱是决定粗沙补给程度的主要因素。联合各级流量下的冲刷动力条件和建库前后的流量频率变化,得到了1000025000m3/s是对粗沙冲刷起主要作用的流量区间,从而揭示了泥沙输移动力条件、河床形态及流量过程三者之间的响应机制。(2)荆江河段垂向冲淤部位调整与水沙条件的相互作用机理。三峡水库蓄水前,荆江河段河床形态变化在平滩河槽以下,而蓄水后河槽变形主要集中在中枯水河槽,在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中枯水河槽冲淤量占平滩河槽冲淤量的百分比增长速率有所减缓。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各级流量出现频率改变、水流输沙特性发生变化。从中水河槽形态参数与各流量区间内的累积输沙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来看,在流量区间中值为16500m3/s左右时,冲刷强度与中水河槽形态相关系数最高,随流量增大,相关系数明显降低。从造床作用的角度来看,16500m3/s左右的流量具有较高的水流不饱和程度,同时,三峡水库运行后,水库调蓄改变年内水沙过程导致16500m3/s以下各流量级造床作用增加,是荆江河段冲淤部位调整的原因之一。从低滩的束水归槽作用来看,在蓄水后的十余年里,荆江河段尺度的低滩平均高程为35.28m,结合蓄水后沙市站水位流量关系,对应于沙市站流量大小为16500m3/s左右。该特征流量对应于河段尺度的中低滩临界归槽流量,对于荆江河段浅滩治理、航道整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水沙条件导致了河道的冲淤调整及断面形态变化,而河道形态、低滩的束水归槽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荆江河段的水沙输移特性。(3)三峡水库调蓄影响下洲滩微地貌变形特征。受洪峰削减、中水时间延长、来沙量大幅减小的影响,荆江河段沙质河段洲滩变形表现为中低滩洲头迎流部位退缩、滩体面积冲刷萎缩,而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洲滩冲刷加剧。三峡水库蓄水后对荆江河段江心洲及边滩冲刷力度最强的流量级在1500025000 m3/s左右。根据流量还原结果,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后该流量级持续时间进一步增长,导致了洲滩仍以冲刷萎缩为主。受河床粗化、上游细沙来沙量大幅减小的影响,洲滩冲淤调整与粒径0.125<d<0.25mm沙量百分含量变化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上游中细沙来沙量减少不利于边滩冲刷后的回淤。建立了塔市驿至城陵矶河段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了有无三峡水库调蓄以及不同调蓄方式下三种不同河型河床冲淤、滩槽变形特征。无水库影响下,研究河段的河床变形以小幅淤积为主,而现行调度方式调蓄下以冲刷为主,但有无水库调蓄下洲滩、河槽冲淤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主要原因在于蓄水前后水流与河床的相互作用物理机制并未发生变化,来沙量大幅减小导致了河段冲淤幅度的改变。随着控泄洪峰流量的增大,顺直河道边滩、弯曲河段凸岸边滩、分汊河道江心洲面积及滩顶高程呈小幅减小态势。

高耶[7](2019)在《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文中提出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同时是目前长江中游荆江段唯一与长江干流直接相联通的湖泊,对于维系长江中游地区的蓄泄平衡,避灾减灾以及江湖泥沙的冲淤平衡,起着长江多种经济鱼类种群数量补充基地的作用。荆江三口是沟通洞庭湖与长江的联系纽带,是洞庭湖和荆江河道历史变迁的关键驱动因素。三口河道冲淤演变和分水分沙直接影响着长江中游和洞庭湖区的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和水生态安全。2003年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荆江三口和洞庭湖水沙发生重大变化,洞庭湖北部地区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成为常态,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调节功能减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1)洞庭湖的演变同荆江的发育过程息息相关,研究荆江与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对于认识、保护和治理洞庭湖提供历史经验和思路。通过综合梳理近几十年来洞庭湖区地质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将洞庭湖-江汉平原看作动态整体,重新认识和探讨全新世以来江湖关系和洞庭湖的历史变迁过程。全新世初期,洞庭湖区为河网交错状态,仅在现今沅江河口至东洞庭湖一带存在北东向长条状分布的过流型湖泊。全新世中期,气候趋于暖湿,海平面上升,长江中游河床加积增厚,现今东洞庭湖区一带逐渐壅高发展成面积较大湖泊。全新世后期,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作用共同控制着洞庭盆地的演变。随着北快南慢的掀斜构造沉降逐步转换为南快北慢,洞庭盆地持续沉降,古云梦泽衰亡和荆江河道南移。先秦两汉以后江湖关系发生重大转折,澧水改道入洞庭,荆江南岸开始分泄江水干扰洞庭。元明清之际,堵穴筑堤和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使江水归槽床底加积,导致荆江决口和分流。19世纪下半叶,随着藕池口和松滋口的相继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入洞庭格局,洞庭湖水面面积再次出现高峰。近一百多年来,伴随着巨量泥沙涌入和大规模围湖垦殖,洞庭湖快速萎缩,整个洞庭湖被明显地分为东、南、西三大部分。近几十年,由于下荆江裁弯和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修建,荆江普遍冲刷,三口入湖水沙锐减,洞庭湖盆由淤转冲,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2)以1980-2002年作为三峡水库运行前的近似天然状态,基于IHA指标体系度量分析三峡水库运行对于荆江三口水文情势的影响。除新江口枯水期2-3月有小幅增长外,三口各站点在不同月份的多年平均月均流量值基本上都减少,汛期6-7月下降显着。最大日流量值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但2003年后相对稳定。弥陀寺和康家岗断流天数上下波动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沙道观和管家铺三站的断流天数明显上升。流量平均增加(减少)率均明显降低,径流过程坦化明显;愈靠近下荆江河段,口门流量平均变化率更大。三峡水库的调蓄作用,使得5-7月“四大家鱼”繁殖时期,荆江河段的涨水过程明显坦化,荆江三口分流径流量及其所携带的漂流性鱼卵和仔鱼数量明显衰减。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生境恶化,洞庭湖“四大家鱼”的补充群体显着减少进而会影响到长江干流性成熟的亲鱼数量,逐渐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四大家鱼“自然种群数量陷入下降通道。(3)近几十年来,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均持续下降。但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下降幅度明显减缓。不同口门分流量和分流比的衰减速度存在明显差异,愈靠近下荆江河段,口门分流量和分流比的衰减程度越大。在荆江干流流量为10000 m3/s条件下,除康家岗站处于断流状态外,其余四站的分流能力无明显变化。在干流流量20000 m3/s条件下,松滋口分流增加,太平口分流减少,藕池口分流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着变化。干流流量40000 m3/s的高水条件下,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能力显着下降,弥陀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1950m3/s降至1674 m3/s,管家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3760 m3/s降至2617m3/s,降幅30.4%,康家岗站多年平均流量值分别为303m3/s和161m3/s,下降46.86%,三口分流能力明显下降。三峡水库蓄丰补枯导致荆江干流枯水期流量有所加大,但荆江三口五站中仅新江口在枯水期1-3月流量有小幅增长,其余四站基本处于断流状态,因此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调度对于缓解洞庭湖北部地区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成效有限。(4)通过分析荆江三口五站在不同年份相同流量时的水位变化说明河道断面的冲淤变化,同时解译枯水期和丰水期口门河段遥感图像说明三口口门河段的平面形态变化,结果表明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三口口门河段枯水河槽均处于冲刷状态;松滋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状态较为稳定,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处于持续淤积状态,但三峡工程运行后淤积速率减缓。上荆江河道低水河槽的冲刷程度基本相当于荆南三口河道,干流低水时期三口河道分流能力尚未造成明显影响。荆江干流和三口基本河槽均相对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着变化。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处于持续淤积状态,导致高水时期三口分流衰减明显。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荆江来水过程明显坦化,7-10月荆江汛期流量大幅下降以及太平口、藕池口门河漫滩河槽淤积是荆江三口分流显着衰减的主要因素。(5)近几十年来长江干流输沙量持续衰减,导致荆江三口年输沙量、分沙比和洞庭湖泥沙沉积量均呈现持续的明显下降趋势。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长江干流和荆江三口输沙量进一步减少,现阶段洞庭湖湖盆过渡为以冲刷为主。通过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定量描述三峡工程运行对于洞庭湖泥沙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仅解释了宜昌站年输沙量下降的27.9%和洞庭湖泥沙沉积量减少的16.9%,长江上游梯级水库修建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等流域人类活动发挥着主要作用。(6)三峡水库运行后,东洞庭湖水文情势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湖盆泥沙淤积和三峡水库枯水期补水的共同作用,东洞庭湖年最低水位持续上升。三峡工程运行调节降低了年最高水位,导致东洞庭湖年水位变幅明显减小。东洞庭湖1-6月均水位明显上升,9、10月均水位值明显下降。20-21米高程区间,年水淹时间持续增加;22米以上高程区间水淹时间先增后减,三峡水库调节增加了22米高程以下低滩地淹没时间,降低了22米高程以上滩地淹没时间,23米高程以上滩地的水淹时间普遍减小20天以上,东洞庭湖植被覆盖的最小海拔不断下降和植被条带分布格局同步下移。东洞庭湖水位上下变化的发生频率增加,水位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下降,不利于稳定生境环境的形成和生物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2003-2016年24-27米高程处退水时机分别较1981-2002年提前12、17、19和16天,出露时间大致提前到10月初、10月中旬、10月底和11月中旬。苔草最适宜生长高程由25米和26米下降至24米和25米区间,苔草分布高程区间下移,苔草分布面积减少。

陶铭,黄莉[8](2017)在《长江杨家脑至北碾子湾段河床冲淤规律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溪洛渡、向家坝与三峡水库联合运用后,坝下游河道的水沙过程进一步调整变化,长江中下游河床将进入新一轮的冲淤变化过程。利用长江防洪实体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新水沙条件下,三峡工程建成后至2022年长江中游杨家脑至北碾子湾段河床变形冲淤变化趋势。利用定床模型试验,选取典型洪、枯水流量过程,分别在现状地形和向家坝、溪洛渡与三峡水库联合运用至2022年末地形条件下,预测杨家脑至北碾子湾河段的洪、枯水位和流量的变化情况,分析该河段河床冲淤调整过程对防洪形势和取水工程正常运用的影响,为荆江河道治理、防洪、供水、灌溉等提供技术支撑。

杨云平,张明进,孙昭华,韩剑桥,李华国,由星莹[9](2017)在《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利用已有13年,对坝下游洪、枯水位和河道形态调整的影响已初步显现,通过对1955-2016年长江中游水位、河道地形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1)坝下游各水文站同流量枯水位下降、洪水位变化不大,最低水位上升,最高水位下降趋势;(2)2002年10月-2015年10月枯水河槽冲刷量占平滩河槽冲刷量的95.5%,冲淤分布由蓄水前"冲槽淤滩"转为"滩槽均冲",不同蓄水阶段存在差异;(3)河槽冲刷过程中,上荆江及以上河段枯水位下降趋势趋缓,下荆江及以下河段下降速率增加,应采取防控措施遏制河道水位下降趋势;(4)枯水河槽冲刷是长江中下游航道水深提升的基础,枯水位降幅小于深槽下切深度,在河道和航道整治工程综合作用下航道尺度提升,提前5年实现了2020年航道尺度规划目标;(5)平滩水位以上河槽形态调整不大,在河床粗化、岸滩植被、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下河道综合阻力增加,出现了中洪水流量—高水位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三峡水库汛期调蓄作用可有效提升中下游洪水防御能力,但不排除遭遇支流洪水叠加效应,中下游洪水压力仍然较大。

许全喜[10](2013)在《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较为系统地对比研究了三峡工程蓄水前、后宜昌至大通河段干流河道冲淤规律,并与原预测成果进行了比较。1966年-2002年宜昌至大通河段河道冲淤纵向分布以城陵矶为界,表现为"上冲、下淤",平滩河槽冲淤总体平衡,"冲槽、淤滩"特征明显。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长江中下游河道原有的冲淤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全程冲刷已发展到湖口以下的大通,河床冲淤形态转变为"滩、槽均冲",冲刷主要发生在宜昌至城陵矶河段;与实测成果相比,宜昌至武汉河段河床冲刷预测情况基本吻合,武汉以下河段则在定性上有所差异;坝下游冲刷的速度和范围大于论证阶段的预计,这主要与三峡入、出库水沙条件较原设计成果相差较大,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活动增多和局部航道整治工程有关。

二、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与水位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水沙输移变化
    1.1 径流变化
    1.2 来沙量与沿程输沙量变化
    1.3 悬沙与床沙中值粒径变化
2 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河道冲淤特征
    2.1 冲淤量时空分布
    2.2 河道断面形态变化
    2.3 实测冲淤与论证时期预测值对比
3 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水位变化
    3.1 同流量下水位计算方法
    3.2 不同流量下水位变幅差异与成因
    3.3 洪枯水位变化趋势
4 结论

(2)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河道崩岸问题研究综述
        1.2.1 河道崩岸类型的划分
        1.2.2 河道崩岸的影响因素
        1.2.3 河道崩岸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第2章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坝下游河道冲淤、水位及崩岸情势变化
    2.1 坝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2.2 三峡水库蓄水后坝下游水位变化
    2.3 坝下游河道崩岸情势变化
        2.3.1 崩岸情势
        2.3.2 近期典型崩岸实例
第3章 河道崩岸概化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3.1 试验装置
    3.2 试验量测系统
    3.3 试验选材
        3.3.1 原型参考
        3.3.2 模型选沙
    3.4 试验方案
        3.4.1 试验工况
        3.4.2 岸坡制作及仪器埋设
        3.4.3 试验步骤
第4章 试验成果分析
    4.1 崩岸试验现象观测
        4.1.1 无水流冲刷崩塌破坏过程
        4.1.2 冲刷条件下崩塌破坏过程
        4.1.3 渗流作用下崩塌破坏过程
    4.2 水位降落速率对崩岸的影响分析
    4.3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对崩岸影响分析
    4.4 渗流对崩岸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5.1 渗流-岸坡稳定耦合分析模型
        5.1.1 渗流分析计算
        5.1.2 岸坡稳定性分析
    5.2 计算模型建立
        5.2.1 典型工程概况
        5.2.2 边界条件
    5.3 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5.3.1 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渗流计算
        5.3.2 水位变化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5.4 冲刷条件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5.4.1 河床变形基本原理及控制方程
        5.4.2 河床冲淤及岸坡稳定性分析
    5.5 不同水位降落速率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河床演变与通航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三口地区河湖水沙动力条件研究
        1.2.2 河湖航道整治工程数值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整治区域
    2.2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通航问题现状
        2.2.1 松滋河西支滩险碍航特征
        2.2.2 松澧连线滩险碍航特性
    2.3 航道设计标准
        2.3.1 航道水深
        2.3.2 航道宽度
        2.3.3 航道弯曲半径
        2.3.4 航道尺度确定
        2.3.5 通航水位
    2.4 整治方案
        2.4.1 松滋河中支
        2.4.2 松澧连线
    2.5 航道路线
    2.6 疏浚挖槽方案
第三章 新水沙条件下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河床演变
    3.1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地区分流分沙新变化
    3.2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洪枯水期新变化
        3.2.1 枯水期现状及存在问题
        3.2.2 洪水期现状及存在问题
        3.2.3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湖区洪水遭遇分析
    3.3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河床冲淤新变化
        3.3.1 松滋河河床的冲淤变化
        3.3.2 口门附近干流主流及冲淤变化
        3.3.3 口门附近干流断面变化
        3.3.4 分汊段形态变化与河道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澧水-松滋河湖南段通航问题及数值模拟
    4.1 模型介绍
    4.2 控制方程
    4.3 建立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水动力模型
        4.3.1 计算范围及网格划分
        4.3.2 边界条件设置
    4.4 模型结果验证与分析
        4.4.1 流速验证
        4.4.2 水位验证
        4.4.3 枯水期模拟结果与航道改善情况
        4.4.4 中水期模拟结果与航道改善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三峡工程运用后典型水流条件下荆江水动力特性对河床冲刷的响应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数学模型及原理
    2.1 三维水流模型的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2.2 三维水流模型的求解方法
    2.3 荆江河段三维水动力模型建模
    2.4 小结
3 荆江河床阻力特性变化规律
    3.1 数学模型率定试验
    3.2 河床阻力系数对河床冲刷和粗化的响应规律
    3.3 平滩河槽断面面积逐年变化规律
    3.4 平滩河槽槽蓄量逐年变化规律
    3.5 小结
4 荆江水流特性变化规律
    4.1 平滩流量条件下的水流特性分析
    4.2 多年平均流量条件下的水流特性分析
    4.3 模拟结果异常分析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专用科技文本英译实践报告 ——以《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年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翻译实践介绍
    1.1 译前准备
    1.2 过程描述
    1.3 质量监控
第二章 文本特点与难点介绍
    2.1 专用科技文本特点
    2.2 原文本特点
    2.3 翻译难点与问题
第三章 专用科技文本案例分析
    3.1 专用科技文本翻译原则
    3.2 翻译策略
        3.2.1 词汇层面
        3.2.1.1 直译法
        3.2.1.2 意译法
        3.2.1.3 省译法
        3.2.2 句法层面
        3.2.2.1 顺译法
        3.2.2.2 增译法
        3.2.2.3 分译法
第四章 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原文
附录二 译文
附录三 泥沙专业术语汉英对照表

(6)三峡水库调蓄对荆江水沙输移及河床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问题的本质及研究途径
    1.2 研究现状
        1.2.1 水沙输移特性变化问题
        1.2.2 垂向冲淤部位调整与特征流量识别问题
        1.2.3 三峡水库不同调蓄方式驱动下洲滩变形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2章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与方法介绍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
        2.1.2 河床组成
        2.1.3 航道整治工程
    2.2 资料来源
        2.2.1 水文、泥沙测站
        2.2.2 地形数据
    2.3 边界条件变化与河床调整的量化方法
        2.3.1 水沙情势变化分析
        2.3.2 河道形态变化计算
        2.3.3 水库调度模型
        2.3.4 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
第3章 三峡水库影响下水沙输移特性变化
    3.1 三峡水库影响下径流变化
        3.1.1 径流年际、年内变化
        3.1.2 流量频率变化特征
    3.2 三峡水库影响下输沙变化
        3.2.1 输沙年际、年内变化
        3.2.2 输沙沿程变化
        3.2.3 泥沙输移时空变化成因
    3.3 水沙输移与河道形态相互作用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坝下游荆江河段冲淤响应性调整特征
    4.1 荆江河段纵向冲淤时空分布特征
        4.1.1 纵向冲淤幅度
        4.1.2 纵向深泓变化
    4.2 荆江河段垂向冲淤部位调整
        4.2.1 不同河型典型断面调整规律
        4.2.2 断面尺度河槽调整规律
        4.2.3 基于河段平均的河槽形态调整
        4.2.4 河槽形态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4.3 荆江河段冲淤部位调整机理
        4.3.1 影响荆江河段冲淤调整的特征流量
        4.3.2 冲淤调整与水沙过程变化的响应关系
        4.3.3 冲淤调整与中低滩束水归槽的适应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峡水库调蓄影响下洲滩微地貌变形特征
    5.1 荆江河段洲滩变形特征
        5.1.1 砂卵石河床
        5.1.2 沙质河床
    5.2 洲滩变形机理分析
        5.2.1 砂卵石河床洲滩演变机理
        5.2.2 沙质河段洲滩演变机理
        5.2.3 砂卵石河床与沙质河床洲滩演变机理对比
    5.3 三峡水库调蓄对洲滩变形的影响
        5.3.1 模型范围及网格划分
        5.3.2 模型的验证
        5.3.3 三峡水库调蓄对洲滩变形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长江中游水沙条件变化
        6.1.2 坝下游荆江河段冲淤响应性调整特征
        6.1.3 三峡水库调蓄影响下洲滩变形特征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河流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2.2 湖泊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2.3 荆江三口和洞庭湖的水沙变化
    3.数据来源
    4.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第二章 洞庭湖与荆江的历史演变
    1.全新世前期
        1.1 洞庭盆地
        1.2 江汉平原与荆江
    2.全新世早中期
        2.1 江汉平原
        2.2 早期洞庭湖
    3.有史以来
        3.1 荆江
        3.2 洞庭湖的变迁
    4.结论
第三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的水文情势变化
    1.引言
    2.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方法
    3.荆江三口的水文情势变化
        3.1 月平均流量
        3.2 年极值
        3.3 高、低流量发生次数及延时
        3.4 断流天数
        3.5 流量平均变化率和逆转次数
    4.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对四大家鱼的影响
    5.结论
第四章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三口河道的分流能力变化
    1.引言
    2.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三口年径流量和分流比
        3.2 断流临界流量
        3.3 干流不同流量下荆江三口的分流
        3.4 三峡水库枯季补水对洞庭湖北部季节性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4.结论
第五章 荆江三口水文情势变化的原因分析
    1.概述
    2.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2.1 松滋口
        2.2 太平口
        2.3 藕池口
    3.口门河段冲淤变化的原因分析
    4.上荆江河道的冲淤变化
    5.荆江干流的水文情势变化
    6.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荆江三口输沙量变化与洞庭湖的泥沙沉积
    1.引言
    2.研究数据
    3.三口入湖泥沙量与分沙比
        3.1 三口入湖泥沙量
        3.2 三口分沙比
    4.四水入湖泥沙量
    5.洞庭湖泥沙沉积量
    6.结论
第七章 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泥沙沉积的影响
    1.引言
    2.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3.结论与讨论
    4.结论
第八章 三峡工程运行后东洞庭湖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响应
    1.引言
        1.1 东洞庭湖植被的空间格局
        1.2 洞庭湖草洲的空间分布
        1.3 苔草
        1.4 东洞庭湖植被条带分布的影响因素
        1.5 鸟类
    2.东洞庭湖的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
        2.1 年水位变幅
        2.2 月水位均值
        2.3 不同高程水淹的持续时间
        2.4 逆转次数
        2.5 涨水和退水时机
    3.东洞庭湖水位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泥沙沉积与地质沉降
        3.2 汇流区冲淤与回水顶托
        3.3 长江干流水文情势变化
    4.结论
第九章 结论
    1.主要结论
    2 论文创新之处
    3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8)长江杨家脑至北碾子湾段河床冲淤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试验河道
    2.1 河道概况
    2.2 水文特征
3 动床模型设计与验证
    3.1 模型模拟范围
    3.2 模型相似条件
    3.3 模型验证
4 动床模型预测试验[3]
    4.1 模型试验条件
        4.1.1 边界条件
        4.1.2 水沙条件
    4.2 模型试验预测成果分析
        4.2.1 河床冲淤量及分布预测
        4.2.2 河势变化预测
5 定床模型试验与研究
    5.1 边界条件
    5.2 典型流量定床试验成果与分析
        5.2.1 沿程水位及比降变化与分析
        5.2.2 典型断面流速分布变化与分析
6 对防洪形势及取水工程运用的影响
    6.1 对防洪形势的影响
    6.2 对取水工程运用的影响
        6.2.1 取水工程断面水位流量关系变化
        6.2.2 取水工程处断面流速变化
7 结论

(9)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域及水沙条件
    2.1 研究区域
    2.2 资料来源说明
    2.3 水文泥沙变化
3 三峡大坝下游河道洪、枯水位变化
    3.1 同流量水位变化
    3.2 最高、最低水位变化
4 三峡大坝下游河道冲淤调整过程
    4.1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河槽冲淤变化
    4.2 河道冲淤分布变化
5 枯水位变化的成因及其对航道水深的影响分析
    5.1 枯水位变化与河道冲淤关系
    5.2 枯水位变化与航道水深关系
6 洪水位变化成因及对防洪情势的影响分析
    6.1 河湖关系及干线河道冲淤对洪水位变化的影响
    6.2 三峡水库蓄水后洪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6.2.1 河床粗化的影响
        6.2.2 岸滩植被对洪水位变化的影响
        6.2.3 坝下游人类活动对洪水位变化的影响
    6.3 洪水位变化对长江中游防洪情势的影响
7 结论

(10)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源、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源与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
2 长江中下游水沙与河床边界条件
3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3.1 三峡工程蓄水前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1) 断面法成果
        2) 输沙量法成果
    3.2 三峡工程蓄水后长江中下游河道冲淤变化
        1) 断面法成果
        2) 输沙量法成果
4对原预测成果的一些讨论
5主要结论

四、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水库下游河床冲刷与水位变化[J]. 李义天,薛居理,孙昭华,周炜兴. 水力发电学报, 2021(04)
  • [2]冲刷条件下水位降落速率对河道崩岸的影响研究[D]. 吕庆标. 长江科学院, 2020
  • [3]澧水-松滋河湖南段河床演变与通航条件研究[D]. 张琦.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三峡工程运用后典型水流条件下荆江水动力特性对河床冲刷的响应规律[D]. 郭玥含.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专用科技文本英译实践报告 ——以《长江三峡工程水文泥沙年报》为例[D]. 陈聪. 三峡大学, 2019(03)
  • [6]三峡水库调蓄对荆江水沙输移及河床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D]. 李思璇. 武汉大学, 2019(07)
  • [7]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与洞庭湖的水沙变化[D]. 高耶.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长江杨家脑至北碾子湾段河床冲淤规律试验研究[J]. 陶铭,黄莉. 水利水电快报, 2017(11)
  • [9]三峡大坝下游水位变化与河道形态调整关系研究[J]. 杨云平,张明进,孙昭华,韩剑桥,李华国,由星莹. 地理学报, 2017(05)
  • [10]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前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冲淤规律研究[J]. 许全喜. 水力发电学报, 2013(02)

标签:;  ;  ;  ;  ;  

长江中下游洪水位变化与河床冲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