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一、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许琼梅[1](2021)在《狗肝菜多糖在制备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脂多糖(LPS)从而建立体内外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进一步能够观察狗肝菜多糖(DCP)对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DCP对NF-κB炎症通路和Fas/Fas L配体系统的作用,寻找一些潜在的关于改善免疫性肝损伤的新方法。方法:6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六个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150 mg/kg)和DCP剂量组(200,100,50mg/kg),腹腔注射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H&E法)对肝组织的病变情况进行观察;运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肝脏中p-NF-κBp65和p-IKKα/β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NF-κB和Fas/Fas L通路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Fas/Fas L通路中的p-NF-κB、TNF-α、IL-6、IL-1β、Fas、Fas L、FADD、Caspase-8、Caspase-3、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将LO2细胞分为正常组、LPS组和DCP剂量组(0.125,0.25,0.5 mg/m L)。免疫荧光检测LO2细胞经LPS干预后NF-κBp65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NF-κB和Fas/Fas L通路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和Fas/Fas L通路中的p-NF-κB、TNF-α、IL-6、IL-1β、Fas、Fas L、FADD、Caspase-8、Caspase-3、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DCP对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减轻肝脏细胞坏死。(2)ELISA结果显示,DCP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肝脏。(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CP可以降低肝脏p-NF-κBp65和p-IKKα/β的表达水平。(4)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CP可以降低LPS干预LO2细胞后的NF-κBp65的表达水平。(5)DCP能抑制NF-κB和Fas/Fas L通路,明显下调NF-κB、TNF-α、IL-6、IL-1β、Fas、Fas L、FADD、Caspase-8、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结论:DCP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通过减少肝脏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进而起到保护肝脏作用。

陈龙庆[2](2020)在《MiR-7def CD4+T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MiR-7敲减的CD4+T细胞(MiR-7defCD4+T cells)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野生型(WT)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 ConA建立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Realtime PCR法检测肝组织、肝细胞、肝浸润淋巴细胞中MiR-7表达变化,以及脾细胞中CD4+T细胞MiR-7表达变化;野生型(WT)小鼠利用抗CD4抗体腹腔注射,清除CD4+T细胞,7天后小鼠腹腔注射30 mg/kg ConA建立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模型小鼠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免疫磁珠法(MACS)分选获取CD45.2+MiR-7def和CD45.2+WT小鼠的CD4+CD62Lhii T细胞,按1×106个细胞/只经尾部静脉分别过继转输给CD45.1 WT小鼠,12 hrs后,按照30 mg/kg ConA腹腔注射小鼠,构建CD45.2+MiR-7defCD4+CD62Lhii T细胞的过继转输急性肝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及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中ALT水平;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CD45.1+CD4+T细胞和CD45.2+CD4+T细胞)、CD45.2+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的淋巴细胞活化膜分子CD62L和CD69的水平、细胞增殖标志分子Ki67、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构建MiR-7和MAPK4双敲除转基因小鼠MiR-7defMAPK4-/-小鼠;MACS分选获取MiR-7defMAPK4-/-小鼠的CD4+CD62Lhii T细胞,按1×106个细胞/只经尾部静脉过继转输给Rag1-/-小鼠,12 hrs后,腹腔注射30mg/kg ConA建立MAPK4-/-MiR-7def双转基因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清中ALT水平;FACS检测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的淋巴细胞活化膜分子CD62L和CD69的水平、以及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7的表达水平在急性肝损伤的WT小鼠肝脏组织中明显上升(p<0.05);在急性肝损伤的WT小鼠的肝细胞中MiR-7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而在肝脏组织浸润淋巴细胞和脾细胞中MiR-7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ALI模型小鼠脾脏中CD4+T细胞中MiR-7的相对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清除了CD4+T细胞的MiR-7def小鼠的体重降低率明显减低(p<0.05)、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肝脏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过继转输了CD45.2+MiR-7def小鼠CD4+CD62Lhii T细胞组的CD45.1+WT ALI模型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肝脏病理损伤更加严重、且血清中ALT的水平明显增加(p<0.05);CD45.2+CD4+T细胞的比例显着增加(p<0.01)、CD45.2+CD4+T细胞增殖标志分子Ki67的表达比例显着增加(p<0.05)、CD45.2+CD4+T细胞中细胞因子IFN-g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及其表达CD62L细胞的比例显着降低(p<0.05),而表达CD69细胞的比例却显着上调(p<0.01);同时,脾脏中总的CD4+T细胞(CD45.1+CD4+T细胞和CD45.2+CD4+T细胞)比例亦是明显增加(p<0.01)、CD4+T细胞(CD45.1+CD4+T细胞和CD45.2+CD4+T细胞)中Ki67的表达比例亦是明显上调(p<0.05)、CD4+T细胞(CD45.1+CD4+T细胞和CD45.2+CD4+T细胞)中IFN-g的表达水平亦是明显增加(p<0.05)及其表达CD62L细胞的比例亦是明显降低(p<0.05),而表达CD69细胞的比例也明显增加(p<0.01);最后,过继转输MAPK4-/-MiR-7def小鼠CD4+CD62Lhii T细胞组小鼠血清中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小鼠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g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小鼠肝脏组织中CD4+T细胞表达活化标志CD62L的水平明显增加,而CD69的水平显着降低(p<0.05,p<0.01)。结论:MiR-7敲减可显着增强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等生物学功能,并促进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其机制与MiR-7的靶分子MAPK4有关。

李琛琛[3](2020)在《炭当归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干燥根,属甘肃道地药材之一,具有活血、补血、抗炎等功效,其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有机酸、多糖等,当归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炭当归(CAS)是当归的炮制品之一,炭当归多糖(CASP)为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本文通过免疫炎症因子、病理组织学分析,结合串联质量标签标记技术(TMT)和质谱多反应监测(MRM)验证目标蛋白,探究头孢噻呋钠联合LPS所致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炭当归多糖的保护作用机制。试验样本分为前期实验采取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炭当归多糖低剂量组(CASPL,0.125 g/kg/d)、炭当归多糖高剂量组(CASPH,0.25 g/kg/d)鸡血清和肝脏样本。通过ELISA法检测IL-1、IL-4、IL-6、IL-10、TNF-α及TGF-β含量,并进行病理学组织学检查,结合TMT技术鉴定肝脏蛋白,筛选出差异蛋白并结合MRM技术对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如下:1、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IL-1β、IL-6、TNF-α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IL-4、TGF-β含量显着降低(P<0.05),IL-10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CASPH组IL-1β、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IL-6含量极显着降低(P<0.01),IL-4、TGF-β含量显着升高(P<0.05),IL-10含量极显着升高(P<0.01),CASPL组的IL-1β、TNF-α含量显着降低(P<0.05),IL-10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肝细胞坏死,肝小叶辨识困难,空泡变性等。与Model组相比,CASPH组肝细胞结构较完整,变性坏死显着减轻,而CASPH组比CASPL组改善更明显。2、在Control、Model、CASPH组肝脏共鉴定到6662个蛋白,Model/Control显着差异蛋白206个,其中128个上调,78个下调,CASPH/Model显着差异蛋白745个,其中535个上调,210个下调,主要参与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及炎症相关通路,都主要富集到免疫相关通路。3、筛选的19个候选蛋白验证,TMT和MRM定量分析结果总体趋势一致性较高,从中筛选出7个目标蛋白(COX7A2L、FCER2、AGXT、CD34、GCAT、CYP2AC1、TBXAS1)与肝损伤、保肝机制关系密切,可能是CASP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的标志蛋白。综上所述,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氨基酸代谢、组织修复等关系密切。CASP具有缓解肝损伤程度、调节机体免疫反应和修复肝脏损伤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以及下调肝脏中FCER2和TBXAS1、上调CD34、AGXT、GCAT、COX7A2L和CYP2AC1蛋白表达,来恢复免疫相关通路异常情况,减弱造模因子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恢复氨基酸代谢紊乱以及调节多种相关酶的分泌来促进肝组织修复,发挥保肝效果。

王启龙[4](2019)在《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多糖是由醛糖和(或)酮糖通过糖苷键将单糖连接在一起的一类天然大分子聚合物,是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糖生物组学已经成为继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之后的第3个生物学里程碑。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在调节机体免疫、增强细胞抗肿瘤活性等方面。目前对多糖的免疫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是在传统的提取、分离和结构解析的基础上利用药理模型对多糖进行免疫活性测试,但该方法比较繁琐,且耗时较长。巨噬细胞(macrophagocyte,Mφ)是多糖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最主要的效应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多糖对Mφ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对Mφ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调节Mφ激活的信号通路两个方面进行。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是机体催化黄嘌呤或次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关键酶,同时XOD催化过程中生成的氧自由基影响整个免疫系统:尿酸过多会在关节处沉积,形成炎症,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氧自由基也具有调节免疫活性、前列腺素合成、Mφ吞噬等作用。多糖可以通过对XOD的作用,发挥其免疫调节活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复壁碳纳米管修饰的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系统以及XOD酶免疫亲和色谱系统,实现多糖免疫活性的在线筛选,建立起一套快速、准确、使用寿命长的多糖免疫活性筛选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在线筛选模型的构建:1)亲和色谱固定相材料的制备:首先将酰化的复壁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 Multi-walled,CNTm)与硅烷化的硅胶反应制备复壁碳纳米管包裹的硅胶(CNTm@SiO2)。将人单核细胞(monocytes,THP-1)诱导分化成Mφ,采用蔗糖梯度密度溶液超速离心法,获取脂筏;在冰浴条件下,分别向Mφ脂筏溶液、XOD溶液中加入CNTm@SiO2,制备Mφ包裹的CNTm@SiO2色谱固定相(Mφ@CNTm@SiO2)及XOD包裹的CNTm@SiO2色谱固定相(XOD@CNTm@SiO2)。扫面电子显微镜表征及免疫活性检测等结果表明:提取脂筏活性稳定,制备成固定相后,脂筏及XOD很好的吸附于CNTm@SiO2表面,且XOD与脂筏的免疫活性基本没受影响。2)亲和色谱系统的性能考察:采用低压装柱法制备亲和色谱柱,并对其免疫亲和色谱系统进行考察。分别考察Mφ@CNTm@SiO2色谱固定相及色谱系统、XOD@CNTm@SiO2色谱固定相及色谱系统的稳定性、专属性和使用寿命。实验结果显示色谱系统的稳定性和专属性良好,连续在线使用240 h后,其色谱活性没受影响,色谱柱活性保持良好,且使用寿命与未修饰的脂筏色谱相比大大延长。3)对不同分子量葡聚糖在这两种色谱上的保留行为分别进行研究,发现葡聚糖分子量的Ln值与其在色谱系统的保留时间成反比,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良好,为后续多糖筛选和免疫活性强弱判断奠定基础。2.中药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研究:选取十五味中药材,利用有机溶剂先除色素,经水提醇沉及除蛋白得到粗多糖,再利用大孔树脂层析柱、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过滤层析柱对粗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相对均一的纯化多糖组分17个,利用亲和色谱在线活性筛选模型筛选多糖的免疫活性。1)多糖的分离纯化:药材用石油醚和无水乙醇脱色后,超纯水提取浓缩后用95%乙醇沉淀多糖,沉淀物用Sevage法除蛋白质,超纯水透析两天,得到十五味中药的粗多糖。利用AB-8、D-101和D-315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多糖进行脱色。最后,将脱色后的粗多糖依次用离子交换层析柱和葡聚糖凝胶层析柱进行纯化,得到分子量相对均一的纯化多糖。2)多糖纯度鉴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纯化多糖的纯度,元素分析仪对纯化多糖进行元素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的进行测定。综合分析纯度检测结果,可证实所分离纯化的多糖分子量均相对均一,几乎均不含蛋白质、核酸、小分子化合物、色素、无机盐等杂质,多糖的纯度均较高。3)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对多糖的总糖含量进行检测。以葡聚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y=8.177x-0.0414,R2=0.9976,线性范围良好。分离纯化得到的17种多糖的总多糖含量均超过98.5%。4)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质含量。以牛血清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标准曲线:y=0.0299x+0.0028,R2=0.9901,线性关系良好。分离纯化得到的17种多糖的蛋白质含量均未超过0.5%。5)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分别用Mφ@CNTm@SiO2色谱系统及XOD@CNTm@SiO2色谱系统对多糖的免疫活性进行在线筛选。通过与多糖在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理论保留时间相比较,发现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当归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在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实际保留时间明显延迟;通过与多糖在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理论保留时间相比较,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白芍-2多糖在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柱上的实际保留时间明显延迟。3.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采用体内体外结合的方法检测多糖对XOD和Mφ活性的影响,验证Mφ@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以及XOD@CNTm@SiO2免疫亲和色谱在线筛选多糖免疫活性结果的准确性。1)多糖对体外培养的Mφ吞噬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来考察多糖对Mφ的吞噬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均可以显着影响Mφ的吞噬行为。2)多糖对Mφ分泌的NO和TNF-α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当归多糖组均可以显着提高NO、TNF-α分泌量;黄芪多糖组显着提升Mφ分泌NO的能力。3)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采用小鼠腹腔Mφ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测定多糖对Mφ体内吞噬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的小鼠Mφ吞噬能力显着提高。4)纯化多糖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研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酸的含量,推断多糖对XOD抑制活性。研究结果:金银花-2多糖、川牛膝多糖、黄芩多糖、苦参多糖、金针菇多糖、白芍-1多糖、白芍-2多糖有抑制XOD的活性。5)多糖在体内对XOD抑制活性研究:建立高尿酸症大鼠模型,检测纯化多糖对大鼠的血清及肝脏中X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可以显着降低血清及肝脏中XOD的活性。6)纯化多糖对大鼠血尿酸水平影响: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可以通过检测尿酸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多糖对XOD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2多糖组、川牛膝多糖组、黄芩多糖组、苦参多糖组、金针菇多糖组、白芍-1多糖组、白芍-2多糖组、山药多糖组、黄芪多糖组、白芨多糖组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尿酸浓度。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建立的两种亲和色谱具有可靠的多糖免疫活性筛选能力,采用阴性对照品葡聚糖所建立的半定量分析方法准确性高。4.多糖的结构解析及构效关系初步探讨本章对分离纯化的17种多糖的结构进行初步解析,主要采用高效液相、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刚果红实验等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对多糖的初级及高级结构进行研究,结合前期多糖的免疫活性的测定,初步探索多糖的构效关系。1)多糖分子量与活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大分子量的多糖具有更多数量的单糖,糖键的连接方式更多,聚合种类也更多,所以空间结构更加复杂,有可能会提高其生物活性。2)单糖组成与活性关系: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糖的单糖组分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具有葡聚糖主链结构,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的多糖具有较强的促进免疫活性作用;糖醛酸可以明显增加多糖的免疫活性。3)糖苷键的类型与活性关系:采用高碘酸氧化多糖反应分析糖苷键连接类型。研究发现,免疫活性强的多糖中的1→3糖苷键所占比例比其他纯化多糖组分的比列高。推测可能是因为1→3糖苷键为非还原性糖苷键,其比例越大,稳定性和耐受性越高,活性所受影响越小。4)异头碳类型与活性的关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1H-NMR分析异头碳类型。结果表明,异头碳的联合类型与多糖免疫活性大小的关系不明显。5)多糖高级结构与活性的关系: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透射电镜分析多糖的高级构象。研究表明,具有三螺旋空间构象的多糖其免疫活性相应较强,而透射电镜的分析结果也证明这几个纯化多糖具有类似蠕虫链状的空间构象,与其三螺旋空间构象类似。

何建[5](2019)在《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所致鸡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头孢噻呋钠是兽医临床上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一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噻呋钠杀灭大肠杆菌后会释放内毒素(又称脂多糖,LPS),内毒素蓄积是否会造成复合型肝损伤,且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肝脏损伤后,头孢噻呋钠可能会在畜禽体内大量蓄积,造成药物残留,继而导致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本论文首先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雏鸡肝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筛选,建立了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雏鸡肝损伤模型,并采用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进行干预,以研究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具体内容如下:一、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的制备与分析:取岷县当归,按《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制备得到当归不同炮制品,利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当归不同炮制品粗多糖,除蛋白,透析得精制多糖。当归不同炮制品粗多糖得率为:酒当归6.46%>油当归5.36%>生当归5.25%>土当归5.04%>炭当归4.44%,精制后酒当归多糖得率最高为3.24%,生当归最低为1.92%。二、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的筛选:分5批共购买1日龄蛋鸡350羽,自由采食及饮水,分别开展了头孢噻呋钠所致鸡肝损伤剂量与造模时间筛选、LPS诱导鸡肝损伤剂量筛选、头孢噻呋钠与LPS单用和联用致鸡肝损伤的研究、头孢噻呋钠联合不同来源LPS致鸡肝损伤的对比研究和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时间点与剂量的重复性筛选研究共5批次动物试验。试验结束后观察各组鸡精神状态,采血并制备血清,检测肝损伤相关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剖检取肝脏后置于10%的福尔马林固定,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头孢噻呋钠不同剂量组鸡血清ALT和AST显着升高(P<0.05),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病变,表现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当LPS剂量为2、4、6 mL/kg时鸡血清ALT和AST显着升高(P<0.05),LPS(2 mL/kg)组肝细胞损伤较轻,LPS(4 mL/kg)组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空泡变性与脂肪变性,肝损伤较重,LPS(6 mL/kg)组肝细胞坏死严重,基本无完整细胞,鸡只部分出现死亡现象。因此基于临床头孢噻呋钠常用剂量,并结合LPS筛选结果,确定头孢噻呋钠与LPS联合复制肝损伤模型的剂量依次为5 mg/kg/d与4 mL/kg。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时间点与剂量的筛选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剂量为4 mL/kg时,在6 h与48 h时的鸡肝损伤较为明显。三、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干预效果研究1.生当归多糖剂量筛选与干预效果研究: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当归多糖低、高剂量干预组,各干预组灌服不同剂量生当归多糖,1次/d,连续10 d。按照前期筛选方法造模,造模后6 h、48 h采血并剖检取肝脏。结果显示,生当归多糖高剂量干预组(0.2 g/kg/d)防治肝损伤效果较好。2.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的效果研究:1日龄蛋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各炮制品多糖低、高剂量干预组(0.125、0.25 g/kg/d)。各干预组灌服不同剂量当归各炮制品多糖,1次/d,连续10 d。按照前期筛选方法造模,造模后6 h、48 h采血制备血清,剖检取肝脏。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甘油三酯(Triglyceride)、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Low density lipoprotein),试剂盒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引起的肝损伤,主要表现为降低AST、ALT、γ-GT与MDA等含量,升高SOD、T-AOC等水平,修复肝细胞损伤等,综合来看当归炭多糖和土当归多糖防治肝损伤效果较好。

陈志维[6](2019)在《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加味当归补血片是依据“精源于脾,血生于气,阴阳互根”的中医理论,由黄芪、当归以及淫羊藿三味中药按5:1:5的质量比例制成,具有补肾助阳,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妇女绝经后肾阳虚证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常见的症状,是一种易诱发骨折风险的全身性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产生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骨生成与骨吸收平衡受到破快,骨密度降低而产生的。为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的发生,现代医学常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即在妇女围绝经期时开始补充雌激素,以预防骨质疏松。在发生骨质疏松后,患者需长期服用调节骨代谢与形成的药物,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并不满意。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可属于“骨痿”的范畴,与肾密切相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肾为先天之本,女性进入“七七之年”后,肾气渐衰,天癸耗竭,阴阳失衡,从而累及各脏腑,产生不同的症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其中的表现之一。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论治,对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而言,常以补先天之肾入手,兼调后天脾胃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协调。前期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发现,加味当归补血方可以促进MG-63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另一方面可增加受雌激素影响的基因在MCF-7细胞的表达水平,说明加味当归补血片可以直接影响成骨过程,也可以起到雌激素样作用间接促进骨生成,从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理及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明确。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含淫羊藿制剂造成肝损伤的不良反应偶有报道,作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用药,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用药周期漫长,而淫羊藿又是加味当归补血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长期安全性需接受更多的考察。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的方法,先预测加味当归补血片抗骨质疏松的相关作用机制及可能潜在的毒性作用,然后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对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及长期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加味当归补血片的新药开发、临床应用以及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1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检索TCMSP数据库及相关文献,筛选出黄芪、当归、淫羊藿三味中药的化学成分。设定口服生物利用度≥30%、类药性≥0.18以及人体肠道细胞通透性≥-0.4作为药代动力学筛选指标,筛选出加味当归补血片中的入血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并从TCMSP数据库中查找活性成分的预测作用靶点(Putative target,PT)。通过OMIM、PharmGKB、DurgBank、TTD、CTD数据库查找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靶点(Anti-osteoporosis target,AT),将加味 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靶点与骨质疏松症靶点进行交集,得到加味当归血片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靶点(Putative anti-osteoporosis target,PAT)。另将所有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骨质疏松靶点进行并集,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构建靶点蛋白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关联度大于2倍平均关联度的关键靶点(Keytarget,KT)作为间接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靶点。将PAT和KT进行并集,得到加味当归血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核心靶点(Core target,CT)。利用DAVID数据库对CT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及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综合解读加味当归补血片的分子作用机制、生物通路以及潜在药理活性。2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通过计算机毒理学预测软件eMolTox对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的潜在毒性进行预测分析,找出加味当归补血片的潜在毒性富集器官及系统。通过计算机药物代谢动力学软件admetSAR分析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P糖蛋白(P-glycolprotein,P-gp)以及肾有机阳离子转运体(Renal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ROCT)的相互作用,结合eMolTox预测分析加味当归血片中可能具有肝毒性及肾毒性的成分。3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骨骼的影响研究以11月龄自然衰老雌鼠作为实验对象,设定衰老模型组(蒸馏水);加味当归补血片受试药组(高剂量0.22g生药/mL、中剂量O.11g生药/mL、低剂量0.055g生药/mL);西药阳性药组(结合雌激素片10.42μg/mL)以及中药阳性药组(右归丸0.45g/mL)。每组8只,按照1mL/100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4个月,末次给药后动物禁食12h。测定大鼠全身、腰椎、双侧股骨颈以及双侧股骨的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率以及骨小梁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各组间差异。4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以11月龄自然衰老雌鼠作为实验对象,设定衰老模型组(蒸馏水);加味当归补血片受试药组(高剂量0.88g生药/mL、中剂量0.44g生药/mL、低剂量0.11g生药/mL,分别为临床剂量的80、40、10倍)。每组30只,按照1mL/100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6个月,6个月后停药,停药后给予等量蒸馏水继续观察1个月。每天观察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每日摄食量、饮水和二便情况,每周测摄食量,饮水量1次;给药前和给药后每周测体重1次;分别于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禁食14小时,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及性激素六项水平;给药期间及结束时各组取10只大鼠放血处死,对其进行剖检,肉眼观察各主要脏器大小、颜色、硬度、表面光滑情况及胸、腹腔有无积液。测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子宫、卵巢湿重,求出脏器系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1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中含有33个入血活性成分,共关联235个PT。通过OMIM、PharmGKB、DurgBank、TTD、CTD 数据库查找与得到 AT 共 132 个,与 PT交集后得到12个PAT。通过PPI分析,得到48个KT。将KT与PAT并集得到53个CT,当中包括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前列腺素G/H合成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对53个CT进行GO及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的基因生物过程主要集中在刺激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DNA转录的正向调控等。通过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可通过直接及间接通路影响骨代谢,从而起到防治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作用。另外富集程度较高的还有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甲状腺信号通路等,这些通路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心脑血管疾病、绝经后多发肿瘤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为加味当归补血片在绝经后各种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2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当归补血片预测得到的主要毒性器官/系统为肝脏及内分泌系统,提示其肝毒性风险及对内分泌的影响较大。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对CYP450的抑制泛杂性以及对P-gp抑制的计算机预测结果提示,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元(lcarintin)以及8-异戊二烯-黄酮(8-prenyl-flavone)是具有高风险肝毒性的成分。对活性成分的ROCT抑制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加味当归血片中活性成分对ROCT无抑制作用,提示其肾毒性风险较低。3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骨骼的作用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全身、腰椎、双侧股骨颈及双侧股骨BMD均高于衰老模型组,其中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全身骨密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雌性自然衰老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加味当归补血片高、中、低剂量组全身、腰椎、左侧股骨颈及双侧股骨BMD均高于衰老模型组,其中的中、低剂量组全身BMD,低剂量组腰椎BMD,高剂量组右股骨BMD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另一方面,西药阳性组、中药阳性组及各给药组的骨小梁面积、骨小梁面积率及骨小梁数均高于衰老模型组,部分组别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或显着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加味当归补血片可提高自然衰老雌鼠的BMD,缓解自然衰老雌鼠骨小梁的结构退化,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有一定的抗骨质疏松作用。4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包括空白组在内各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饮水、体重增长等均无异常变化;加味当归补血片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均在正常范围,部分指标如尿酸、血糖、甘油三酯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有下降趋势;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1月后也未见改变。对激素六项水平的检查发现,与空白组相比,各给药组在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1个月后的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和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降低。结果表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低、中、高三个剂量给药6个月后对自然衰老雌鼠的基本状态无明显影响,恢复期观察1月后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对激素水平影响的结果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临床应用剂量的安全性较高,对调节自然绝经后内分泌水平紊乱具有一定的作用,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对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能通过多个作用靶点,多种生物通路影响骨生成,为加味当归补血片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了解释。研究同时也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在提高免疫力,肿瘤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计算机毒理研究发现,加味当归血片对肝脏及内分泌系统具有潜在毒性或重要影响,其中预测肝毒性高风险成分来源于淫羊藿,与文献报道相符。通过长期安全性评价研究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的临床应用剂量对肝功能、肾功能没有影响,提示其临床应用剂量安全性较高。此外观察也发现加味当归补血片能调节体内E2、P、T、LH、FSH以及PRL的水平,提示加味当归补血片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促进骨生成而起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可作为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进行开发。

罗晓云[7](2019)在《蒲葵子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脏一人体最大的脏器,具有解毒、代谢、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储存肝糖原以及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等等生理功能。肝脏一旦出现问题,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等出现障碍,将演变为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肝硬化等疾病。防治肝损伤是临床肝病治疗的主要环节之一,及时控制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对治疗肝病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对肝病的控制多用西药如联苯双酯等,虽有一定作用,但其肝肾毒性,造成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而某些中药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减少肝脏损伤,促进肝脏细胞再生等作用,可安全有效的保护肝脏功能,降低肝病的产生,如丹参、柴胡、杞子可保护肝脏,并加强肝脏功能,棉茵陈则能够起清肝去黄控制肝病产生。因此中药防治肝病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蒲葵子Eruc tus Livistonae为棕榈科蒲葵树 Livistona chinensisR.Br.的种子[1]。其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抗癌、凉血止血、止痛的作用,主产于两广、福建和台湾等地[2],民间广泛用于治疗肝炎及食道癌、鼻咽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肺癌等[3]。文献报道蒲葵子的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特别是蒲葵子黄酮部分[3-4]。在南方蒲葵子常用来治疗肝炎,但具体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蒲葵子总黄酮(TFFL)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活性[4]。本实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考察TFFL对氧化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保肝机制。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蒲葵子中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ructusLivistonae,TFFL;保肝作用,初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乙醇提取,大孔树脂吸附,聚酰胺柱分离纯化技术从蒲葵子中富集总黄酮;CCK8法测定TFFL对LO2肝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TFFL对醋氨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LO2细胞的存活率影响;检测LO2细胞中丙二醛(MDA)、丙氨酸转氨酶(AL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草转氨酶(AST)、一氧化氮合酶(INOS),超养化物歧化酶(SOD)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L02细胞中Bc12、Bax蛋白的表达。将雄性6~8周龄的BABL/C小鼠连续灌服10天蒲葵子预防给药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醋氨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小时后测定血清中AST、ALT含量;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中MDA、GSH、SOD含量的变化;观察小鼠肝脏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测定肝脏中炎症因子IL-I β3、TNF-α、IL-6的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中硝基酪氨酸(NT)、诱导型INOS、Nrf2、HO-1、Bax、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TFFL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细胞增值率影响的体外实验表明对正常肝细胞L02的细胞增值率无明显变化,而TFFL在给定的浓度(5~2000 μ g·mL-1)下可促进L02增殖。TFFL对APAP诱导L02细胞损伤的体外实验表明,对APAP诱导的细胞损伤,TFFL预防给药能够减少L02细胞凋亡;且蒲葵子总黄酮预防给药能使细胞中ALT、AST、MDA含量降低,可升高细胞中的GSH、SOD的含量;Western Blot测定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Bc12蛋白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中的Bax蛋白表达下降,且与剂量成依赖性,而给药组中的Bc12蛋白表达升高。对APAP诱导BABL/C小鼠急性肝损伤实验中,蒲葵子预防给药10天后,小鼠血清中的ALT和AST水平降低,肝脏匀浆中的GSH、SOD表达水平升高,MDA、IN0S表达水平下降,炎性因子IL-β、TNF-α、IL-6降低,减轻APAP诱导的小鼠的肝脏组织、形态伤害;Western Blot测定中:小鼠肝脏各TFFL给药组中的INOS、NT、Bax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且与剂量成依赖性,TFFL各给药组中的Nrf2、HO-1、Bc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TFFL对APAP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和硝化应激有关。

高月求,刘耀文,单俊杰[8](2017)在《天然多糖对实验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来源的天然多糖对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均具有很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并对其相关作用机制也有初步研究和报道。这些不同来源的活性多糖经胃预防给药,对卡介苗/脂多糖、刀豆蛋白和乙肝病毒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及酒精诱导的急性或慢性肝损伤模型动物均有明显的保护或改善作用。本文将这些活性多糖的抗肝损伤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并指出存在问题或疑问,以期未来多糖类天然产物可用于临床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邓青芳,周欣,陈华国[9](2016)在《多糖抗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共有的一种病理状态,其持续恶化会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因此,寻找对抗肝损伤有效物质受到广泛关注。活性多糖广泛存在于植物、微生物、动物内,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已成为抗肝损伤天然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较多的进展。该文从抗肝损伤的多糖类型、肝损伤的发病类型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多糖在抗肝损伤方面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显示,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效应,主要通过抗自由基损伤、对抗肝细胞钙超载、调节线粒体功能等发挥抗化学性肝损伤功效,和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抑制补体系统激活、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防止肝细胞凋亡等发挥抗免疫性肝损伤功效。可见多糖具有资源丰富、效应多样、作用靶点多、作用途径广等特性,是潜在的抗肝损伤药物制剂。

杨晓丹[10](2016)在《刺五加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harides,ASPS)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分析其代谢途径,并探讨ASPS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组分及作用机制。方法1.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空白组、刺五加多糖给药组(生理给药组)、刀豆蛋白A(ConA)模型组及ConA模型给药组(病理给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10mg/mL),生理给药组和病理给药组给予刺五加多糖水溶液(14.5mg/mL),连续灌胃7天。除空白组和生理给药组外,其余两组于第7天末次给药0.5h后尾静脉注射ConA水溶液(2.0mg/mL),禁食不禁水8h后取肝脏及脾脏。制备10%肝组织及脾组织匀浆液,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小鼠肝、脾组织匀浆液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2.利用D941树脂对浓度为10mg/mL的刺五加多糖溶液进行脱蛋白质和脱色素。将所得刺五加多糖溶液经DEAE-Sepherose F.F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及Sephadex-G200分子筛柱进一步分离纯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脱除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并于波长420nm处检测OD值,计算色素脱除率。3.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即空白组、刀豆蛋白A(ConA)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酯)组及ASPS-1-1、ASPS-2-1、ASPS-3-1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0.9%生理盐水(10mg/mL),阳性药组(20mg/mL)、ASPS-1-1 组(6.9mg/mL)、ASPS-2-1组(4.6mg/mL)、ASPS-3-1组(2.0mg/mL)灌胃给药,连续7天,利用ConA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后,取小鼠血清、肝脏及脾脏备用。肝组织匀浆液用于GSH、SOD、MDA、NO、IL-1β及TNF-α水平检测,血清和脾组织匀浆液用于IL-2、IL-4、IL-6、IFN--γ水平检测。结果1.在生理状态下小鼠肝脏中筛选出27个生物标志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19个,负离子模式下8个,脾脏中筛选出53个生物标志物,正离子模式下21个,负离子模式下32个,相关的代谢通路有鞘脂类代谢、嘌呤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胆汁的分泌等。在病理状态下小鼠肝脏中筛选出36个生物标志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17个,负离子模式下19个,脾脏中筛选出41个生物标志物,正离子模式下24个,负离子模式下17个,相关的代谢通路有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嘌呤代谢等。2.经D941树脂柱初步去杂质后的刺五加多糖溶液,其脱蛋白率为88.26%,脱色率为88.66%,多糖保留率达82.81%。将所得溶液过DEAE-Sepherose F.F柱,得到3个单一对称峰,表明刺五加多糖被分成3个较纯的组分,被命名为ASPS-1、ASPS-2和ASPS-3。采用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柱对这3个组分进一步纯化后均得到1个单一对称峰,表明洗脱出来的多糖组分均一纯化,进一步纯化后所得的3个组分分别被命名为 ASPS-1-1、ASPS-2-1 和 ASPS-3-1。ASPS-1、ASPS-2 和 ASPS-3 组分占刺五加多糖的百分比分别为47%、32%、13%,并初步判断ASPS-1为中性多糖,ASPS-2和ASPS-3组分为酸性多糖。3.与模型组相比,ASPS-1-1能够降低小鼠肝脏指数及脾脏指数;增加肝组织中GSH、SOD水平,降低MDA、IL-1β、NO、TNF-α水平;降低血清和脾组织中IL-2、IL-4、IL-6、IFN-r水平。ASPS-2-1能够降低肝脏指数;增加肝组织中GSH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DA、TNF-α水平及血清中IL-2水平。结论1.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小鼠肝脾组织中共有23个共同的生物标志物,刺五加多糖主要通过干预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共有的谷胱甘肽代谢、嘌呤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等通路发挥作用。此外,还有非共有的病理状态下相关的柠檬酸循环、胆汁分泌、牛磺酸代谢等通路在肝损伤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刺五加多糖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抗炎、抗氧化、供应机体所需能量等机制实现其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2.刺五加多糖通过D941树脂柱初步除杂,再经DEAE-Sepherose F.F柱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ASPS-1、酸性多糖ASPS-2和ASPS-3三个组分,其中ASPS-1在刺五加多糖中所占比例最多。将ASPS-1、ASPS-2和ASPS-3经Sephadex-G200凝胶过滤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ASPS-1-1、ASPS-2-1和ASPS-3-1三个均一组分。3.ASPS-1-1组分在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与修复中发挥主要作用,主要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相关酶的活性来实现其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此外,ASPS-2-1组分对肝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狗肝菜多糖在制备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DCP对ALT、AST、ALP和TBIL的影响
    2.2 DCP对主要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
    2.3 DCP对MDA,SOD和GSH-Px水平变化的影响
    2.4 DCP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2.5 DCP对体内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2.6 DCP对体内Fas/FasL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2.7 DCP对 LPS处理的LO2细胞的影响
    2.8 RT-PCR法检测DCP对TNF-α、IL-1β、IL-6、NF-κBp65、FAS和FASL的影响
    2.9 DCP对体外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2.10 DCP对体外Fas/FasL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植物多糖干预免疫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MiR-7def CD4+T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炭当归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LPS致肝损伤及常见保肝药的研究进展
        1.1 LPS致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1.2 常见保肝药的研究进展
    2 炎症因子与肝损伤研究进展
    3 蛋白组学与肝损伤研究进展
        3.1 蛋白质组学概念
        3.2 蛋白组学在肝损伤中的应用
    4 蛋白质组学验证与肝损伤研究进展
    5 本实验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炭当归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炎症因子的影响
    1 材料
        1.1 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与试剂
        1.3 材料
    2 方法
        2.1 免疫炎症细胞因子检测
        2.2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变化
        3.2 病理组织学的变化
    4 讨论
        4.1 LPS联合头孢噻呋钠对鸡促炎细胞因子、抗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4.2 炭当归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炎症细胞因子影响
        4.3 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炭当归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与设备
        1.2 药品和试剂
        1.3 材料
    2 方法
        2.1 肝脏蛋白检测
        2.2 蛋白鉴定与定量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TMT方法研究结果
        3.2 差异蛋白分析
        3.3 差异蛋白互作图分析
        3.4 差异蛋白的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炭当归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干预与机制初步分析
        4.2 炭当归多糖高剂量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蛋白组学研究
    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MRM技术的蛋白组学验证
    1 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材料
    2 方法
        2.1 基于质谱的靶向蛋白组学分析
        2.2 生物信息分析
    3 结果
        3.1 数据质控与数据归一化
        3.2 MRM蛋白相对定量
        3.3 整合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
        1.1 多糖免疫调节机理
        1.2 多糖对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1.3 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的免疫调节作用
    2.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研究
        2.1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2.2 多糖纯度的鉴定
        2.3 多糖的结构解析
    3.亲和色谱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研究
        3.1 基于细胞膜的亲和色谱筛选
        3.2 基于脂筏的亲和色谱筛选
        3.3 基于酶、受体及蛋白的亲和色谱筛选
        3.4 亲和色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4.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脂筏亲和色谱及XOD亲和色谱在线筛选模型的构建
        2.中药多糖筛选方法的建立
        3.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
        4.中药多糖构效关系的初步研究
第二章 巨噬细胞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黄嘌呤氧化酶免疫亲和色谱的制备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免疫亲和色谱柱固定相硅胶材料CNTm@SiO_2 的制备
        2.2 Mφ脂筏类生物材料的制备
        2.3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2.4 XOD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2.5 Mφ@CNTm@SiO_2和XOD@CNTm@SiO_2 免疫亲和色谱固定相的表征
        2.6 Mφ@CNTm@SiO_2 的免疫活性的评价
        2.7 XOD@CNTm@SiO_2 的酶活性评价
        2.8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柱的装填
        2.9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的色谱系统性能考察
        2.10 影响免疫亲和色谱色谱行为的相关因素考察
        2.11 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亲和色谱保留行为的研究
        2.12 不同批次制备的Mφ@CNTm@SiO_2及XOD@CNTm@SiO_2 色谱柱的色谱保留时间考察
    3 结果与讨论
        3.1 CNTm@SiO_2 材料的制备
        3.2 Mφ脂筏的表征
        3.3 Mφ脂筏亲和色谱及XOD亲和色谱固定相的SEM表征
        3.4 Mφ@CNTm@SiO_2 的免疫活性的评价
        3.5 XOD与 XOD@CNTm@SiO_2 酶活性评价
        3.6 Mφ脂筏免疫亲和色谱及XOD免疫亲和色谱的色谱性能的评价
        3.7 影响Mφ@CNTm@SiO_2 色谱和XOD@CNTm@SiO_2 色谱保留行为的相关因素考察结果
        3.8 不同分子量葡聚糖的亲和色谱保留行为的结果
        3.9 不同批次制备的两种亲和色谱的色谱保留行为的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研究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十五味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
        2.2 多糖纯度的鉴定
        2.3 多糖含量的检测
        2.4 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2.5 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
    3 结果及讨论
        3.1 多糖的分离纯化
        3.2 多糖纯度鉴定
        3.3 多糖的含量测定
        3.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3.5 纯化多糖免疫活性在线筛选结果
    4.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多糖免疫活性体内外评价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纯化多糖对体外培养的Mφ的免疫活性影响
        2.2 纯化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
        2.3 纯化多糖的体外抑制XOD活性研究
        2.4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抑制XOD活性研究
        2.5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及讨论
        3.1 多糖对Mφ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
        3.2 多糖对Mφ分泌NO能力的影响
        3.3 多糖对Mφ分泌TNF-α能力的影响
        3.4 多糖对体内Mφ吞噬能力影响
        3.5 体外抑制XOD活性检测结果
        3.6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抑制XOD活性结果
        3.7 纯化多糖在大鼠体内降尿酸活性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糖的结构解析及构效关系初步探讨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分子量的检测
        2.2 单糖组成分析
        2.3 高碘酸氧化多糖反应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5 ~1H-NMR分析
        2.6 刚果红实验
        2.7 透射电镜分析
    3 结果及讨论
        3.1 多糖的分子量检测
        3.2 单糖组成分析
        3.3 高碘酸氧化分析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5 NMR分析
        3.6 刚果红实验结果
        3.7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3.8 多糖构效关系的初步分析
    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附图

(5)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所致鸡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综述
    1 当归多糖研究现状
        1.1 保肝作用
        1.2 抗衰老作用
        1.3 抗肿瘤作用
        1.4 抗氧化作用
        1.5 免疫调节和促进作用
        1.6 对血管和血液的作用
        1.7 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1.8 降血糖的作用
    2 肝损伤研究现状
        2.1 药物性肝损伤
        2.2 内毒素导致的肝损伤
    3 当归多糖在肝病领域的应用
    4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现状
    5 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初步分析
    1 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方法
        2.1 当归的炮制
        2.2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2.3 理化性质检验
        2.4 红外光谱分析
        2.5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3 结果分析
        3.1 当归不同炮制品提取物的理化分析结果
        3.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3.3 多糖得率
        3.4 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4 结论
    5 讨论
        5.1 当归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5.2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初步分析
        5.3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定量测定
第三章 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和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饲料与试剂配制
        2.2 脂多糖粗提液(LPS)的制备
        2.3 动物实验与分组
        2.4 鸡血液与组织样本采集和处理
        2.5 各组鸡的血清中肝损伤相关指标检测
        2.6 各组鸡的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头孢噻呋钠所致鸡肝损伤剂量与造模时间筛选结果与分析
        3.2 LPS诱导鸡肝损伤的剂量筛选结果与分析
        3.3 头孢噻呋钠与LPS单用和联用致肝损伤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3.4 头孢噻呋钠联合不同来源LPS致鸡肝损伤的对比研究结果与分析
        3.5 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时间点与剂量的重复性筛选研究
        3.6 本章讨论
        3.7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1.3 主要仪器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试剂配制
        2.2 脂多糖粗提液(LPS)的制备
        2.3 动物实验与分组
        2.4 样品采集和处理
        2.5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
        2.6 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生当归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的效果研究结果与分析
        3.2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自制LPS致鸡肝损伤的效果研究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4.1 头孢噻呋钠联合LPS可导致鸡血清酶活性升高
        4.2 各炮制品当归多糖对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4.3 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4.4 不同炮制品多糖在保肝方面的差异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6)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加味补血片及其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 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3 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 当归补血汤及加味当归补血片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2 现代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研究及主要治疗药物
        3 中医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主要治法
    第三节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概况及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1 网络药理学的起源及定义
        2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及意义
        3 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常用数据库及工具
第二章 网络药理学研究
    第一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 讨论与小结
    第二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的计算毒理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骨骼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第二节 加味当归补血片对自然衰老雌鼠的长期安全性评价
        1 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及小结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思路、结果与讨论
        1 整体研究思路
        2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1 研究的创新性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附录2 加味当归补血片活性成分作用靶点
    附录3 防治骨质疏松症生物作用靶点
    附录4 加味当归补血片长期安全性评价病理学检查报告
    附录5 统计学审核证明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7)蒲葵子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蒲葵子的研究进展
        1.1 蒲葵子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1.2 蒲葵子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小结
    第二节 肝损伤模型研究
第二章 TFFL对APAP诱导的LO_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第一节 CCK8法测定TFFL对LO_2肝细胞的增值率影响
    第二节 TFFL对APAP诱导的LO_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三节 TFFL对APAP诱导的LO_2细胞损伤中MDA、ALT、GSH、SOD的影响
    第四节 TFFL对APAP诱导的LO_2细胞损伤中细胞因子INOS的影响
    第五节 Western Blot法测定INOS、NT蛋白的表达
第三章 TFFL对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研究
第四章 TFFL对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附件

(8)天然多糖对实验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
2 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特点
    2.1 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2.1.1 卡介苗/脂多糖诱导肝损伤
        2.1.2 刀豆蛋白A诱导肝损伤
        2.1.3 乙肝病毒诱发肝损伤
    2.2 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3 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
    3.1 卡介苗/脂多糖所致肝损伤
        3.1.1 植物多糖
        3.1.2 真菌多糖
        3.1.3 动物多糖
    3.2 刀豆蛋白A或血清诱发肝损伤
        3.2.1 刀豆蛋白A
        3.2.2 动物血清
    3.3 乙肝病毒造成肝损伤
4 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
    4.1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4.1.1 植物多糖
        4.1.2 真菌多糖
        4.1.3 动物多糖
    4.2 慢性酒精性肝损伤
        4.2.1 植物多糖
        4.2.2 真菌多糖
        4.2.3 动物多糖
        4.2.4 藻类
5 结语
    5.1 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特点
        5.1.1 BCG/LPS致肝损伤模型
        5.1.2 Con A致肝损伤模型
        5.1.3 乙肝病毒致肝损伤模型
    5.2 多糖对酒精肝损伤作用特点
    5.3 文献中多糖本身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5.4 展望

(9)多糖抗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具有抗肝损伤活性的多糖种类
    1.1 植物多糖
    1.2 微生物多糖
    1.3 动物多糖
2 多糖抗肝损伤机制
    2.1 化学性肝损伤
        2.1.1 抗氧自由基损伤
        2.1.2 调节线粒体功能
        2.1.3 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
    2.2 免疫性肝损伤
        2.2.1 一氧化氮
        2.2.2 细胞凋亡
        2.2.3 调节细胞因子
        2.2.3. 1 白介素
        2.2.3. 2 Fas/Fas L系统和Bax/Bcl-2系统
3 总结与展望

(10)刺五加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免疫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2 多糖的研究进展
    3 刺五加及刺五加多糖的研究进展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刺五加多糖对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第二部分 刺五加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
    第三部分 刺五加多糖各组分对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附录

四、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狗肝菜多糖在制备免疫性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研究[D]. 许琼梅.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2]MiR-7def CD4+T细胞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D]. 陈龙庆.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3]炭当归多糖干预头孢噻呋钠联合LPS致鸡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D]. 李琛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4]基于免疫亲和色谱的中药多糖活性筛选与构效关系研究[D]. 王启龙. 江苏大学, 2019
  • [5]当归不同炮制品多糖对头孢噻呋钠联合LPS所致鸡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研究[D]. 何建.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6]加味当归补血片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网络药理学及实验研究[D]. 陈志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蒲葵子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罗晓云.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天然多糖对实验免疫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评价研究进展[J]. 高月求,刘耀文,单俊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11)
  • [9]多糖抗肝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邓青芳,周欣,陈华国. 中国中药杂志, 2016(16)
  • [10]刺五加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D]. 杨晓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一氧化氮合酶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