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咽炎10例

针灸治疗慢性咽炎10例

一、针刀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咽喉炎10例(论文文献综述)

乐唯[1](2021)在《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评价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的机制进行探索。为治疗喉源性咳嗽提供一种新的中医外治法,并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以便于此项治疗技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方法:本实验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喉源性咳嗽患者按1:1:1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刀刺营组和针刀结合针刺组,每组各24例。其中针刀结合针刺组采用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具体操作:施术时,患者取正坐位,头稍向前倾,头部固定,医者先嘱患者张口,左手用一次性压舌板压舌前2/3以便充分暴露患者口咽部,然后右手持小针刀,将小针刀刀尖对准咽腔黏膜充血肿胀处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咽腔黏膜以丛刺法轻浅点刺5下,咽后壁淋巴滤泡(每次选3个淋巴滤泡)点刺1下即可。每次点刺深度约1mm,疾入疾出,以微出血为度,治疗后以锡类散喷少许于患处。待患者休息片刻无不适后进行针刺治疗,颈部常规消毒,嘱患者颈部放松,取1寸毫针,针刺双侧咽安1号穴(位于颈侧下颌角正下方)、咽安2号穴(位于距咽安1号向颈正中线旁开0.5寸处),进针时针尖向口腔斜刺,针刺深度为0.5-0.7寸,待患者得气后留针20min,在留针期间交代患者做深呼吸、咽口水以及咀嚼等缓慢的相关运动。针刺组采用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针刀刺营组采用针刀刺营疗法。疗程:三组患者均为每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2周次为一个疗程。观察指标:三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第14天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变以及三组的临床总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复发情况及不良事件。数据分析:本项试验采用spss23.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1)对三组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的症状体征积分进行组内比较,分析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种疗法对喉源性咳嗽均有疗效。(2)对三组试验组治疗前和治疗第14天症状体征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刀刺营结合针刺组疗效优于针刀刺营组和针刺组。(3)对三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显示P值小于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且针刀结合针刺组的总有效率高于针刀刺营组和针刺组,说明针刀结合针刺组的疗效优于针刀刺营组和针刺组。(4)对三组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随访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刀结合针刺组的复发率低于针刀刺营组与针刺组。(5)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三组试验组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所有病例安全性评价均为Ⅰ级,表明针刀结合针刺疗法、针刀刺营疗法、针刺疗法均是安全性高的治疗技术。结论:通过本试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临床疗效确切;2、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相较于针刀刺营疗法和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更具优势;3、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疗法治疗喉源性咳嗽其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少;4、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2号疗法治疗喉源性咳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该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疗法的完善和发展,是喉源性咳嗽中医治疗方法的创新和提高,可达到宣泄邪毒、调和咽部气血经络的功效。该疗法在制定操作规范后可成为喉源性咳嗽的常规治疗法,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刘静[2](2021)在《金嗓利咽胶囊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1)通过慢性咽炎动物模型探讨金嗓利咽胶囊的疗效及作用机理;(2)分析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的表达水平与慢性咽炎的关系,进一步明确金嗓利咽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机制。2.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丹参酮组,金嗓利咽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配置浓度为2.5%的氨水,用咽喉喷雾器给实验大鼠喷咽进行造模,每日上、下午各喷1次,每次3揿,连续4周;空白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予以同样方法喷咽部,制作慢性咽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用同样方法对其余5组实验大鼠进行造模。四周后开始用低、中、高剂量金嗓利咽胶囊和丹参酮胶囊进行灌胃治疗,安慰剂组用等量蒸馏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4周。疗程满后,用ELISA法检测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的含量。3.结果通过观察大鼠行为以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合病理,表明慢性咽炎大鼠造模成。CP大鼠丹参酮组、金嗓利咽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安慰剂组中CRP的含量分别是0.109±0.041、515.7±23.0、7±0.029、0.112±0.022、1262.5±49.6,证实金嗓利咽胶囊对CP大鼠具有降低CRP含量作用。CP大鼠丹参酮组、金嗓利咽胶囊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安慰剂组中ICAM-1的含量分别是0.109±0.041、0.105±0.020、0.107±0.029、0.112±0.022、1.083±0.052,表明金嗓利咽胶囊可降低对CP大鼠机体ICAM-1的含量,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接近丹参酮组,效果相当。4.结论金嗓利咽胶囊可以有效降低慢性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表达水平。金嗓利咽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血清中CRP和ICAM-1水平。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3](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刘璇[4](2020)在《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膏摩法治疗跟痛症并进行相关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该疗法是否有效,为跟痛症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和思路。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包含3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频次均为每日1次,以15日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1个疗程。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执行治疗方案,并认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填写Maryland足功能表和VAS评分,并对每位患者进行15天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表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的结果,探讨观察组基于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治愈9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其中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3例,经秩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且从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更有优势。(2)本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Maryland评分和VAS分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Maryland评分和VAS评分上,经统计学检验,均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膏摩法对于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具有显着疗效,并且在疗效上要优于传统推拿法。

肖伊[5](2020)在《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对比单纯中药内服和中药加用咽部刺血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了解咽部刺血在治疗慢性咽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以18-60岁的60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的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治法,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中药每日1剂,日2次,早晚饭后服。观察组:采用内外合治,内服中药会厌逐瘀汤加减,联合咽部刺血疗法;咽部刺血疗法即用三棱针点刺咽后壁曲张的静脉,增生、融合、隆起的淋巴滤泡,肥厚的咽侧索及肥厚的咽部黏膜,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①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中医证候、症状的评定。②生命质量调查问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记录一次,用于评价患者焦虑程度的变化情况。③咽部体征: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各观察一次,记录咽部黏膜充血、咽黏膜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肥厚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5周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变化。治疗结束,根据症状和咽部黏膜状态进行疗效评估。采用Excel表格和SPSS 20.0软件包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和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间疗效比较。观察组中显效22例,占73.33%;有效6例,占20%;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显效9例,占30%;有效15例,占50%;无效6例,占2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3)组内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8.728,=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57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10.133,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与治疗2周对比,t值为13.990,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组间证候总积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2周对比,方差不齐,采用非参Mann-Whitney秩和检验,Z值为-4.756,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5周对比,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2.540,P=0.01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一般活动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一般活动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9.772,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7.084,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1.760,P=0.08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精神情绪质量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精神情绪质量评分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t值为7.091,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t值为8.697,P=0.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治疗后对比,t值为-0.709,P=0.48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有效缓解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2)咽部刺血联合中药和单纯中药治疗均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3)咽部刺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较单纯使用中药疗效更优、起效更快。

徐巾贺[6](2020)在《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心理干预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1)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2)通过观察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治疗前后HAD量表测定值的影响,探讨该疗法对患者的心理干预;(3)通过分析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血清中T细胞亚群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咽部刺营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可能作用机制。2.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慢性肥厚性咽炎门诊病人,符合纳入西医、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咽部刺营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胶囊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组每周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每次4粒,1天3次口服,连服4周为1个疗程。3.结果咽部刺营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3%。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单个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咽部刺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咽部异物感、咽部充血、咽痒咳嗽、吭咳吐痰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咽部刺营疗法能够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且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着。咽部刺营疗法能够纠正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含量,主要表现在可以提高CD3、CD4、CD4/CD8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效果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免疫功能紊乱,使其归于平衡有关。4.结论咽部刺营疗法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并使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的表达量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免疫功能紊乱,使其归于平衡有关,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许金海[7](2019)在《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并分析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和生活质量;通过meta分析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利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3个行政区的3600名社区居民进行颈椎病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收集人群的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身高、体重、文化程度、月收人、职业工种、体力活动、工作强度、电子产品使用情况、吸烟、饮酒、既往疾病史等信息;由临床医师结合问卷、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颈椎病的诊断;对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疾病特征调查和VAS、NDI和SF-36量表评分。2.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以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均截止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3.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西乐葆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西乐葆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2周、随访第8周的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共计完成3349例城市人群的调查,平均年龄53岁,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其中男性1597人,占47.7%,女性1739人,占51.9%;确诊颈椎病826名,患病率为24.6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91%(302人/1597人),女性患病率为29.96%(521人/1739人);患病率随年龄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34.94%。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病史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2.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4079例受试者,样本量36~480例,服药疗程为10~60天。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或者结合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OR=3.82,95%CI,(3.01,4.85),P<0.00001]、治愈率[OR=2.45,95%CI,(2.02,2.98),P<0.00001]高于使用安慰剂或者西药,或者西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或者单纯非药物治疗方法;对VAS评分[MD=-0.84,95%CI,(-0.93,-0.76),P<0.0001]、NDI评分[MD=-4.6,95%CI,(-7.92,-1.29),P=0.006]以及CSR20评分[MD=1.5,95%CI,(0.08,2.92),P=0.04]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活血化瘀类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脘不适等,但发生率明显低于西药组。由于所纳入的大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较低,未来需要开展高质量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3.共纳入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结束和随访8周时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ND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克朗巴赫系数为0.823,整体量表的信度较好,两组患者的SF-36各维度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SF-36躯体健康PC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SF-36心理健康MCS评分在第2周和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F-36总分在第8周时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患病率为24.66%,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患病率10.6%;高龄、女性、有饮酒习惯、合并慢性咽喉炎是颈椎病的危险因素;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趋向复杂化,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2.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低于西药,但文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有待提高。3.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西乐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颈椎功能残障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心理健康。

高韵文[8](2019)在《电针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比较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取两侧颈2、颈4、颈6夹脊穴。治疗组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疗法,选用甲钴胺注射液(1ml:0.5mg)作为穴位注射用药,取主要病变颈椎棘突下两侧一对颈夹脊穴,每穴注入0.5ml药液。两组疗程均为每次治疗15min,隔日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2个月。分4个节点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分别为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评价量表采用田中靖久症状体征20分法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和中文简版的Mc Gill疼痛问卷;疗效评判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得到的观察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TTYS)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不同节点患者TTYS评分均有显着差异(<0.01);治疗组TTY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各节点患者症状体征积分改善程度有显着差异(<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NDI)指数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不同节点患者NDI指数均有显着差异(<0.01);治疗组NDI指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价(VAS、PPI、PRI)比较: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治疗不同节点患者疼痛程度VAS、PPI及PRI评分均有显着差异(<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1)。两组疗效比较:4.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控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控率为6.7%,总有效率为36.7%;治疗8周后,治疗组显控率为70%,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控率为16.7%,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治疗组显控率为76.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控率为30%,总有效率为90.0%。各治疗节点疗效差异存显着(<0.01)。说明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单纯电针颈夹脊穴均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疗法;在一定疗程内,电针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疼痛改善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涂敏[9](2019)在《少商穴不同放血量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使用不同粗细针具点刺少商穴,观察其不同的放血量下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初步探析放血量和疗效的关系,优选出少商穴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最佳刺激量,为放血镇痛最佳刺激量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将90例急性咽喉肿痛患者随机分为3号针头组、4.5号针头组、6号针头组,每组各30例。操作方法:瞩患者取坐位,选取双侧少商穴,针刺时,先将被施术者的拇指揉捏充血,常规碘伏消毒,左手固定被施术者拇指,右手持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迅速刺入0.1寸,立即出针,挤压放血直至出血停止,并计算滴数,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施术中嘱患者行吞咽动作。每日一次,共治疗三次。三组操作方法一致,针具分别使用3号、4.5号、6号针头。号数越大,针头越粗,放出的血量越多,其中,3号针头组的出血量不足2滴,4.5号针头组的出血量约57滴,6号针头组的出血量大于10滴。以上三组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现有疼痛强度量表(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分为观察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及其临床疗效差异,对不同放血量干预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评价,为放血镇痛最佳刺激量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PPI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三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2.三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5、P<0.01),说明这三种针头点刺少商穴产生的不同放血量治疗急性咽喉肿痛均有镇痛效果。3.三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的比较,6号针头放血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3号针头放血组、4.5号针头放血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提示6号针头放血组的镇痛效果优于3号针头放血组、4.5号针头放血组,4.5号针头放血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3号针头放血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4.5号针头放血组的镇痛效果优于3号针头放血组。4.6号针头放血组的愈显率为90%;4.5号针头放血组的愈显率为80%;3号针头放血组的愈显率为40%,6号针头放血组的愈显率均高于其他两组,说明6号针头放血组的临床疗效优于4.5号针头放血组和3号针头放血组。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6号针头的放血量最多,刺激量最大,干预少商穴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镇痛效果最佳,为少商穴放血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最佳刺激量的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承珠[10](2010)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找出起效快、疗效好、药效持久的针刺镇痛的方法。为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采用针刺颈夹脊对应穴、风池、附分、肩井、阿是穴,加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对照组20例采用针刺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6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5、7次前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疗效。最后用Excel软件采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40例患者,对照组20例,显效2例占10%,有效17例占75%,总有效率为95%,愈显率10%。治疗组20例,治愈2例占10%,显效14例占70%,有效4例占20%,总有效率为100%,愈显率80%。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反而愈显率极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上,都有确切的镇痛作用,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自觉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本研究表明,针刺加注射用腺苷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针刀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咽喉炎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刀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咽喉炎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中医学对喉咳的认识
        1.病名溯源
        2.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3.喉咳的中医治法
    二、西医学对喉源性咳嗽的认识
        1.喉源性咳嗽的解剖结构
        2.喉源性咳嗽的病因
        3.喉源性咳嗽的现代医学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概况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中止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疗效判定标准
        1.9 安全性的评价标准
    2.临床试验
        2.1 试验方法
        2.2 试验材料
        2.3 治疗方案
        2.4 研究流程图
        2.5 观察指标
        2.6 观察时间点
        2.7 数据分析处理
    3.试验结果
        3.1 三组试验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3.2 三组试验组治疗第 7 天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 2-7)
        3.3 三组试验组治疗第 14 天症状、体征积分比较(见表 2-8)
        3.4 三组试验组治疗第 14 天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情况(见表 2-9)
        3.5 三组试验组治疗 3 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的比较(见表 2-10)
        3.6 三组试验组安全性分析
    4.中止及脱落病例及处理
    5.试验结果分析
        5.1 三组试验组治疗第7 天症状体征积分组间比较情况分析
        5.2 三组试验组治疗前与治疗第14 天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情况分析
        5.3 三组试验组治疗第14 天总有效率情况比较结果分析
        5.4 三组试验组治疗3 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比较结果分析
        5.5 三组试验组安全性情况比较结果分析
    6.典型病例
    7.讨论
        7.1 关于喉源性咳嗽发病机理的认识及研究
        7.2 旴江谢氏针刀刺营和针刺咽安 1 号、咽安 2 号的认识及研究
        7.3 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 1 号、咽安 2 号疗法机理探讨
    8.思考及展望
        8.1 试验思考
        8.2 未来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金嗓利咽胶囊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的影响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病因病机
        2.传统医学对慢性咽炎的治疗
        2.1 内治法
        2.2 外治法
    二、中医药对慢性咽炎治疗的现代研究
        1.现代医家对慢喉痹的辨证论治
        2.经验方治疗喉痹
    三、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概念
        2.病因
        3.病理分类
        4.现代医学治疗
        4.1 去除病因
        4.2 药物治疗
        4.3 手术治疗
        5.CRP和ICAM-1在CP领域的相关研究
        6.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研究方案
        1.实验动物
        2.主要试剂与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实验动物分组
        3.2 造模
        3.3 造模成功后用药
        3.4 留取标本
        4.实验结果
        4.1 血清中ICAM-1和CRP的含量
第三部分 技术路线图
第四部分 讨论
    1.金嗓利咽胶囊的组方
    2.方中药物的药理作用
    3.金嗓利咽胶囊的临床研究
    4.金嗓利咽胶囊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 ICAM-1 的影响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咽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自然病程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病理变化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1.7 诊断标准
        1.1.8 活动性评价
        1.1.9 西医治疗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3 辨证论治
        1.2.4 中医药疗法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3 分组方法
        2.3.1 样本量
        2.3.2 随机化
        2.3.3 对照
        2.3.4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4.1 治疗耗材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2.4.6 疗程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间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3.3.2 血沉
        3.3.3 C反应蛋白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3.4 中医证候积分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3.5.2 脊柱痛VAS评分
        3.5.3 病人总体评价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3.6.3 功能指数
        3.6.4 测量学指数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4.2.2 学术内涵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4.3.2 药对配伍
    4.4 结局指标选择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4.4.2 量表选择
    4.5 结果分析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4.6 结果讨论
    4.7 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与展望
    4.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跟痛症的中医认识
        1.1 跟痛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1.2 跟痛症的中医治疗
    2 跟痛症的西医认识
        2.1 足跟部的解剖
        2.2 跟痛症的病因
        2.3 跟痛症的西医治疗
    3 小结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药物资料
        1.3 病例选择
    2.一般资料
        2.1 性别分析
        2.2 年龄分析
        2.3 病程分析
        2.4 VAS评分比较
    3 治疗方法
        3.1 观察组治疗方案:膏摩法治疗
        3.2 对照组治疗方案:传统推拿法治疗
    4 疗效评定的标准
        4.1 观察指标
        4.2 中途退出试验标准
    5 推拿异常情况及处理[59]
    6 统计学处理
    7 结果分析
        7.1 治疗后患者足跟痛程度(VAS)比较
        7.2 治疗后患者Maryland评分比较
        7.3 治疗后疗效分析
        7.4 治疗前后足跟痛程度(VAS)疗效比较
        7.5 治疗前后Maryland评分比较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膏摩法在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讨
        2.1 膏摩法的现代临床研究
        2.2 膏摩法作用机制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结果如下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及 Maryland评分比较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疗效分析比较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5)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咽部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 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1.1 《黄帝内经》关于刺血疗法的研究
        1.2 《内经》后至清代医家关于刺血疗法文献的研究
        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2.1 咽喉与经络的关系
        2.2 咽部肌膜瘀血阻络病机的研究
        3 咽部刺血疗法的文献研究
        3.1 咽部外治法的优势与现状
        3.2 刺血疗法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与发展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咽炎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1 西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特点
        1.2 病因与影响因素
        1.3 发病机制
        1.4 病理
        1.5 诊断
        1.6 治疗
        1.7 小结
        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1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2.2 中医学对慢性咽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治疗慢喉痹概况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病例分组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设计类型
        3.2 研究方法
        3.3 样本量
        3.4 入组与治疗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评定
        3.7 安全性评价
        3.8 患者知情同意
        3.9 质量控制
        3.10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4.3 疗效评分
        4.4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4.5 慢性咽炎生活质量评分
        4.6 复发率比较
        4.7 安全性评价
    5 讨论
        5.1 会厌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咽炎的疗效分析
        5.2 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5.3 刺血疗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优越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心理干预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序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病名渊源
        2.病因病机
        3.传统中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
    二、祖国医学对慢性咽炎的现代研究
        1.现代医家对喉痹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现代医家对喉痹的治疗方法
    三、现代医学对慢性咽炎的认识
        1.慢性咽炎的病因
        2.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
        3.慢性咽炎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4.HAD量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试验结果
        (一)采取的研究方案
        (二)技术路线图
        (三)试验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刺营疗法治疗慢性咽炎的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1.颈椎病流行病学现状
    2.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1 机械性压迫
        2.2 血液循环障碍
        2.3 炎症免疫反应
        2.4 其他机制
    3.颈椎病的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内容
        1.2.1 诊断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调查方法
        1.2.4 质量控制
        1.2.5 数据管理
        1.2.6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2.1.1 人口统计学基本特征
        2.1.2 职业种别、文化程度、工资收人及工作强度
        2.1.3 行为习惯
        2.1.4 既往疾病
        2.2 颈椎病患病率分析
        2.2.1 不同性别颈椎病患病率
        2.2.2 不同年龄段颈椎病患病率
        2.2.3 不同职业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4 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5 不同收人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6 不同工作强度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7 不同行为习惯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2.8 合并不同疾病人群颈椎病患病率
        2.3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3.1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赋值
        2.3.2 颈椎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分析
        2.4.1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分布
        2.4.2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2.4.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疾病特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3.1 颈椎病的患病率
        3.2 颈椎病的危险因素
        3.3 慢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特征与生存质量分析
        3.4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4.研究小结
第三部分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资料库来源
        1.1.2 检索方式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提取
        1.3.1 文献提取方法
        1.3.2 文献提取内容
        1.4 文献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
        1.5 数据分析
        1.5.1 统计学分析
        1.5.2 异质性检验
        1.5.3 绘制森林图
        1.5.4 漏斗图分析
    2.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1 样本量
        2.2.2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2.2.3 诊断标准
        2.2.4 干预措施
        2.2.5 疗效评价标准
        2.2.6 结局指标
        2.2.7 疗程及随访情况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1 随机方法及分配方案的隐藏
        2.3.2 盲法实施情况和结局评价者盲法
        2.3.3 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及选择性报道
        2.3.4 基线情况和样本量
        2.3.5 其他偏倚
        2.4 结局指标mate分析
        2.4.1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体疗效评价
        2.4.2 活血化瘀类中药VS安慰剂
        2.4.3 活血化瘀类中药VS西药
        2.4.4 活血化瘀类中药+非药物疗法VS非药物疗法
        2.4.5 不良反应
    3.讨论
        3.1 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3.2 研究的方法学治疗及偏倚风险评估
        3.3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
        3.4 问题与建议
    4.研究小结
第四部分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证候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退出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1.8 病例脱落与处理
        1.8.1 脱落的标准
        1.8.2 脱落的原因分析
        1.8.3 脱落病例的处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方法
        2.3 盲法的设计与实施
        2.3.1 盲法的设置
        2.3.2 盲法的具体实施
        2.4 治疗方案
        2.4.1 试验组
        2.4.2 对照组
        2.4.3 药品包装
        2.4.4 药品的随机编号、分配和清点
        2.4.5 合并用药
        2.5 结局指标与数据记录
        2.5.1 一般记录项目
        2.5.2 疗效指标
        2.5.3 安全性指标
        2.5.4 数据记录
        2.6 总体疗效标准
        2.7 安全性评定标准
        2.8 质量控制与保证
        2.9 数据管理
        2.9.1 研究员填写数据要求
        2.9.2 监察员监察数据要求
        2.9.3 数据录入与审核
        2.10 统计学分析
        2.10.1 统计分析数据集的定义与选择
        2.10.2 统计分析方法
        2.11 伦理原则
        2.11.1 伦理审查
        2.11.2 受益与风险
        2.11.3 受试者医疗和保护
        2.11.4 受试者隐私的保护
        2.11.5 受试者知情同意过程
        2.12 临床试验报告流程
    3.结果
        3.1 流程图
        3.2 受试者基线特征
        3.2.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3.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3.2.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3.2.4 两组患者BMI指数比较
        3.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DI评分比较
        3.5 结局指标SF-36评分比较
        3.5.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总评分比较
        3.5.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比较
        3.5.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的P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评分比较
        3.5.5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MCS)各维度评分比较
        3.5.6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F-36(HT)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筋痹颗粒的历史渊源
        4.2 对主要结局指标的影响
        4.2.1 VAS评分
        4.2.2 NDI评分
        4.2.3 SF-36生活质量评分
        4.3 临床试验设计
    5.研究小结
创新点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益气化瘀法异病同治慢性筋骨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附录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信息调查表
已公开发表论文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获奖情况

(8)电针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中止标准
        3.4 剔除和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分组及治疗方法
        4.2 疗效评定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治疗前临床基本资料
        6.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第二章 讨论
    1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1.1 颈椎病易发人群
        1.2 颈椎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2 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发病机制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3 关于夹脊穴
        3.1 历史源流与发展
        3.2 夹脊穴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3.3 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
    4 关于穴位注射
    5 关于甲钴胺
    6 实验方案的设计
    7 临床观察结果的讨论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2 知情同意书·知情告知页
    附录 3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录 4 颈椎病症状与体征量化评分(TTYS)
    附录 5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
    附录 6 McGill 疼痛问卷

(9)少商穴不同放血量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现代医学对咽痛的治疗
    2.中医学对咽痛的治疗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选择标准
    1.2 病例选择标准
2.观察方法
    2.1 选穴和定位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资料整理与统计
3.研究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4.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依据
    4.2 现代医学对咽痛的认识
    4.3 祖国医学对咽痛的认识
    4.4 现代医学对放血疗法机制的认识
    4.5 祖国医学对刺血疗法的认识
    4.6 少商穴的选穴依据
    4.7 放血量与疗效关系的讨论
    4.8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10)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1.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2.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诊断
        3.小结
    综述2.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1 针灸治疗
        1.2 中药
        1.3 牵引
        1.4 推拿
        1.5 物理治疗
        1.6 西药
        2.手术治疗
        2.1 手术疗法的基本原则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适应证
        3.小结
    综述3.穴位注射疗法的认识
        1.穴位注射常用药物
        1.1 中草药制剂
        1.2 维生素制剂
        1.3 其他常用药物
        2.常用腧穴
        2.1 足三里
        2.2 内关
        2.3 三阴交
        3.适应范围
        3.1 内科疾病
        3.2 妇儿科疾病
        3.3 外皮科
        3.4 五官科
        4.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的选择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临床观察指标
        3.1 疗效分级评定标准
        3.2 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3.3 统计学方法
    4.研究结果
        4.1 基本资料
        4.2 疗效分析
        4.3 安全性评价
    5.典型病例
    6.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病机特点
    2.病理特点
    3.针刺治疗
        3.1 腧穴处方
        3.2 配伍特点
    4.穴位注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5.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针刀配合针灸治疗慢性咽喉炎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旴江谢氏针刀刺营结合针刺咽安1号、咽安2号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D]. 乐唯.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金嗓利咽胶囊对慢性咽炎大鼠血清中CRP和ICAM-1的影响及疗效评价[D]. 刘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膏摩法治疗跟痛症(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咽部刺血疗法联合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D]. 肖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咽部刺营疗法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心理干预及临床疗效观察[D]. 徐巾贺.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上海城市人群颈椎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许金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8]电针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高韵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9]少商穴不同放血量治疗急性咽喉肿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涂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臂痛的临床观察[D]. 刘承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2)

标签:;  ;  ;  ;  

针灸治疗慢性咽炎1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