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

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

一、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薛丹风[1](2021)在《白花丹素通过诱导活性氧生成调控JNK、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舌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文中提出背景:舌鳞状细胞癌(舌鳞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顺铂是晚期舌鳞癌患者的首选化疗药物,但常因化疗耐药而导致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化疗耐药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被认为是影响化疗药物发挥细胞毒性的关键因素。而舌鳞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其顺铂耐药的关系,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植物化学物质和传统化疗药物的组合疗法逐渐被应用于克服癌症的多药耐药,且疗效显着。白花丹素是从植物白花丹根中提取出的萘醌类植物化学物质。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证明,白花丹素在舌鳞癌中发挥显着的抗癌活性,且能够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生成。然而,白花丹素是否能通过调控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发挥其细胞毒性,进而影响舌鳞癌对顺铂的化疗耐药性及其潜在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舌鳞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与顺铂化疗耐药的关系;探索白花丹素是否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发挥其细胞毒性并影响舌鳞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及机制。方法:本课题采用人舌鳞癌CAL27细胞株和顺铂耐药CAL27/CDDP细胞株进行相关实验研究;CCK-8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细胞活性;CM-H2DCFDA活性氧检测试剂盒、Mito SOX Red线粒体活性氧检测探针用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DAPI细胞核染色试剂盒、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yto-ID自噬检测试剂盒、Lyso Tracker自噬溶酶体检测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用于检测细胞自噬;Western Blotting用于检测凋亡、自噬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实验用于体内检测白花丹素和顺铂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对机体的毒副作用。结果:本研究主要发现:1.下调舌鳞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了顺铂的细胞毒性。2.白花丹素通过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抑制舌鳞癌细胞活性和增殖;通过诱导活性氧生成,激活JNK、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舌鳞癌细胞的凋亡与自噬;3.白花丹素和顺铂联合作用通过诱导舌鳞癌细胞内活性氧产生,激活JNK、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发挥协同抗癌作用。4.白花丹素和顺铂联合作用在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中发挥协同抗癌作用,且对机体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细胞内活性水平下调是舌鳞癌产生顺铂耐药的关键因素之一;白花丹素能通过上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发挥其细胞毒性作用;白花丹素和顺铂联合作用能通过上调舌鳞癌细胞内活性氧,激活JNK、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发挥协同抗癌作用;联合作用在裸鼠异体移植瘤模型中发挥协同抗癌作用,且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王墨涵[2](2021)在《节律基因PER2通过激活RAS/MAPK通路促进胰腺癌的发展》文中提出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上治疗胰腺癌患者的主要方式是手术切除配合化疗药物吉西他滨辅助治疗。然而长期的化疗会使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收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急需一种新的治疗方式来改善此状况。生物节律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生物节律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尚未报道。而生物节律基因昼夜振荡的特性则为胰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对胰腺癌患者在特定时间给药,即时辰化疗的方法进行给药,可能会增加药物疗效。在本研究中,以节律基因PER2为研究靶点,探究其在胰腺癌时辰化疗研究中的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对数据库中的胰腺癌患者相关基因表达量与生存期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利用q PCR的方法对人胰腺癌细胞系与正常人胰腺细胞系中PER2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构建小鼠胰腺癌原位模型并对小鼠胰腺肿瘤和正常胰腺中PER2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比对从而对PER2基因的表型进行验证;对小鼠胰腺癌细胞系进行PER2基因的敲降然后用q PCR的方法检测其对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并对这两种细胞系进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检测以对PER2基因的功能进行检测;绘制正常小鼠胰腺和模型小鼠胰腺肿瘤的PER2与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节律振荡曲线;在特定时间对模型小鼠进行时辰化疗的治疗。结果表明,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样本中,PER2基因与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相关性系数较大;人胰腺癌细胞系中PER2基因的表达量高于正常人胰腺细胞系;原位胰腺癌模型小鼠的胰腺肿瘤的PER2表达量高于正常小鼠胰腺;在小鼠胰腺癌细胞系中敲低PER2基因后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随之下调,且敲低PER2基因的小鼠胰腺癌细胞系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分别在CT0和CT12(分别对应现实时间早上八点和晚上八点)对胰腺癌模型小鼠进行时辰化疗,CT12给药组小鼠治疗效果更好。通过以上对数据库的调研及体内和体外的实验证明了在胰腺癌中PER2基因通过激活RAS/MA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且利用时辰化疗的方法治疗胰腺癌效果更好。

杨鸣[3](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冯峰,赵伟红,曹学会,崔书中,姜小清,刘学青,刘建华[4](2020)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初治胰腺癌患者多丧失手术根治机会。腹腔热灌注化疗作为肿瘤辅助治疗的新方法,在晚期胰腺癌治疗领域尚无统一方案。本文汇总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理论机制、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及并发症、药物选择等。

石雪英,赵金[5](2020)在《吉西他滨在胰腺癌联合治疗方案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胰腺癌是目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之一,因其发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化疗成为晚期胰腺癌主要治疗措施。吉西他滨以其作用机制独特,毒性反应低,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无交叉耐药等优点成为胰腺癌一线化疗药物。由于吉西他滨单药疗效有限,且存在大剂量使用出现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吉西他滨联合用药以及吉西他滨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等技术,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彭迎春[6](2020)在《GP与DP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毒副反应及成本效果分析,旨在为晚期鼻咽癌患者选择出高效、低毒、性价比高的治疗方案,能够合理的利用国家药物资源,从而使患者在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背负较小的经济负担。方法:1)收集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经病理及影像学确诊为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患者60例。2)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吉西他滨(gemcitabine)+顺铂(cisplatin)组(GP组)30例、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组(DP组)30例。3)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GP组:吉西他滨1.0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8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总量分3天用,第1天到第3天,21天为1个周期。DP组: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75mg/m2,静脉滴注,总量分3天用,第1天到第3天,21天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至少进行4周期化疗。3)观察指标:采用实体瘤评定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版)进行疗效评价,分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稳定(Stable Disease,SD);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 PFS)。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常见毒性分级标准(第3版)对毒副反应进行评价。4)查询住院记录及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药品费、化验费、检查费、床位费、护理费等单次住院产生的费用成本,累计相加得到最终总成本。5)根据随访、病志记录,得到60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以单位(1个月)无进展生存期的花费来计算两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结果:1)GP组与DP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6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GP组:CR 0例(0%)、PR 19例(63.3%)、SD 6例(20%)、PD 5例(16.7%);DP组:CR 0例(0%)、PR 16例(53.3%)、SD 7例(35%)、PD 7例(23.3%);GP组与DP组ORR分别为:63.3%、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DP组DCR分别为:83.3%、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DP组m PFS分别为:6.579个月、5.33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P组与DP组的ORR及DCR在性别、年龄、KPS(Karnofsky)评分、转移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GP组与DP组3-4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3.3%、13.3%,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3.3%、13.3%,3-4度贫血发生率10%、3.3%,3-4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4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为0%;3-4度肝功能损伤发生率0%、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P组与DP组成本-效果比为7285.45元/PFS、8149.79元/PFS,GP组低于DP组。以DP组为参照,GP组增量成本比为2707.72元。结论:1)GP与DP均可作为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有效方案。2)与DP方案相比较,GP方案虽增加成本,但可获得较长PFS,且性价比高。

刘瑞苹[7](2020)在《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褪黑素(Melatonin,MT)是人体脑部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易代谢、毒性低,可有效抑制乳腺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癌症,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具有协同作用,其抗癌机制复杂且广泛。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肿瘤部位高表达,降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MT可通过下调HIF-1α和Stat3提高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拟将褪黑素引入临床肿瘤治疗经典一线用药——顺铂(Cisplatin)和吉西他滨(Gemcitabine)的结构设计中,发挥多靶点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目的:肿瘤微环境调控因子HIF-1α和Stat3在多数肿瘤中处于过表达状态,可通过多种调控机制降低化疗药物敏感性。为克服HIF-1α和Stat3引发的化疗治疗抵抗,本文基于褪黑素设计合成新型多靶点Pt(IV)/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分子,旨在为临床化疗增敏提供有价值信息,推动高效低毒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法:(一)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IV)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针对经典二价铂药易耐药毒性大的临床治疗弊端,设计新型四价铂前药,在Pt(IV)的两个轴向位置分别引入褪黑素分子和可与HSA结合的不同碳链长度的异氰酸酯链,合成新型多功能褪黑素Pt(IV)前药分子,该前药在体内可以释放出顺铂和褪黑素,分别靶向于DNA、HIF-1α和Stat3,从而增加铂药的敏感性,实现多靶点治疗。(1)化学合成:首先褪黑素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得到配体1和2,然后与羟基铂反应制备成单取代的化合物3和4,在四价铂的另一个羟基部位引入不同长度的异氰酸酯链,最终合成目标化合物5?12。运用核磁共振氢/碳谱(1H NMR和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纯度和稳定性;运用紫外光谱测定化合物脂水分配系数log P。(2)抗肿瘤活性:运用MTT实验考察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研究化合物在细胞内的累积;运用彗星实验研究化合物对DNA的损伤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化合物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运用划痕实验研究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迁移抑制率;运用western blot考察化合物抗癌分子作用机制;运用裸鼠荷瘤实验考察化合物体内抑瘤作用。(二)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一线用药吉西他滨脂溶性差,难以借助被动扩散通过细胞膜,需依赖特定的核酸转运载体进入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可因为缺乏核酸转运载体导致吉西他滨耐药。本研究将具有潜在抗肿瘤作用的褪黑素与吉西他滨相连,增加吉西他滨的脂溶性,提高肿瘤对药物的被动摄取,克服缺乏核酸转运载体导致的吉西他滨耐药,同时发挥MT对HIF-1α和Stat3的调控作用,增敏化疗,提高吉西他滨治疗效果。(1)化学合成:先利用二碳酸二叔丁酯进行吉西他滨的氨基基团的保护,将丁二酸酐改造后的褪黑素与Boc保护的吉西他滨在EDCI,DMAP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后的产物通过TFA/DCM进行Boc的脱保护最终合成目标产物MT-GEM,通过1H NMR和13C NMR和HR-MS对化学结构进行表征。(2)抗肿瘤活性:利用MTT实验对MT-GEM的IC50值进行研究,考察MT-GEM在A549、MCF-7等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吉西他滨及联合给药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一)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IV)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成功合成8个四价铂分子5?12,得到5个中间体oxoplatin和1?4。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纯度分析(>95%)。MTT实验发现11的IC50值为顺铂的87倍,作为活性最好的化合物被选作代表进行后期机制研究。在MCF-7细胞中,检测到11在细胞内释放出顺铂和褪黑素衍生物2,在MCF-7高的铂摄取,严重的DNA损伤,强烈的诱导细胞凋亡以及S期细胞阻滞,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化合物能有效地抑制HIF-1α和p-Stat3蛋白的表达。这些实验证明了11能发挥顺铂和MT的协同抗肿瘤作用。体内抗肿瘤实验的结果展示了化合物11具有与顺铂相似的抗肿瘤活性,但不同于顺铂会引起严重的系统毒性,11几乎没有可观测的组织毒性。(二)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成功合成一个化合物GEM-MT,并进行MTT研究,在A549中GEM-MT和联合给药组均表现出优于吉西他滨的细胞毒和高的选择指数。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得到16个化合物,包括8个基于褪黑素的Pt(IV)前药分子和1个基于褪黑素的吉西他滨的抗肿瘤药物,以及7个中间体。本课题摆脱传统的设计理念将自身分泌的褪黑素与临床治疗一线抗肿瘤药物结合,不仅能提高抗肿瘤效果而且对人体具有安全性,这为临床化疗药物的结构优化和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冯峰[8](2020)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胰腺癌预后不良,根治术后复发率仍高。腹腔热灌注技术凭借高温杀伤、机械冲刷肿瘤细胞的特性,已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取得良好效果,但目前鲜有腹腔热灌注技术应用于可切除胰头癌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旨在于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中心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头癌患者数据,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PD)2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组(PD+IPHP)28例。PD+IPHP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4天接受腹腔热灌注治疗,灌注液采用温热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结果:PD+IPHP组和PD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D+IPHP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9.0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82.35%,2年生存率为49.41%。PD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3.0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51.00%,2年生存率为27.33%(Log Rank检验,P=0.030;Breslow检验,P=0.039)。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腹腔热灌注治疗为影响胰头癌患者生存情况的独立因素(P=0.038;HR=0.363,95%CI:0.14-0.94)。结论:腹腔热灌注技术显着延长了胰头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期,且并未增加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和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文锦[9](2020)在《胰腺和胆道癌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胰腺癌、胆道癌(BTC)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19年9月在***就诊、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胰腺癌、BTC患者信息,其中胰腺癌115例,BTC84例;观察不同化疗方案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晚期胰腺癌、晚期BTC预后的因素。结果:1.胰腺癌化疗方案包括三组,吉西他滨(GEM)联合组(GEM+替吉奥/卡培他滨、GEM+顺铂/奥沙利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白紫)联合组[白紫+GEM或5-氟尿嘧啶(5-FU)]、单药组(白紫单药、GEM单药、5-FU类单药)。晚期一线各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3.51%、17.14%和3.03%(P>0.05);各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分别为6个月、9个月和2个月,其中白紫联合组方案m PFS优于GEM联合组及单药组(P<0.05);各组中位总生存期(m OS)分别为12个月、13个月和14个月(P>0.05)。10例患者行术后辅助化疗,方案GEM联合组7例和单药组3例,中位无病生存期(m DFS)分别为23个月和24个月。三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P>0.05)。2.BTC化疗方案分三组,GEM联合组(GEM+铂类、GEM+5-FU)、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组、其他组[GEM单药、5-FU类单药、伊立替康+顺铂/5-FU、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FU/亚叶酸钙(FOLFIRINOX)等];晚期一线各组治疗ORR分别为6.82%、9.09%和4.00%(P>0.05);各组m PFS分别为5个月、5个月和4个月(P>0.05),各组m OS分别为18个月、25个月和22个月(P>0.05)。三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P>0.05)。3.肿瘤指标CA19-9水平、有无手术史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OS相关,CA19-9水平越高,OS越短(P<0.05),既往有手术史患者,OS较长(P<0.05)。术后复发或确诊时转移部位的数目、有无饮酒史、CA19-9水平、有无手术史与晚期BTC患者OS相关,术后复发或确诊时转移部位数目越多,OS越短(P<0.05)。既往有饮酒史或无手术史、CA19-9水平越高、OS越短(P<0.05)。结论:晚期胰腺癌一线化疗白紫联合组方案m PFS优于GEM联合组及单药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ORR和OS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性;三组方案不良反应相似,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统计学未显示差异性。三组治疗晚期BTC化疗方案无论近期及远期疗效之间均未显示统计学的差异性;三组毒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统计学未显示差异性。肿瘤指标CA19-9水平、有无手术史是影响晚期胰腺癌患者OS的重要因素;术后复发或确诊时转移部位的数目、有无饮酒史、CA19-9水平、有无手术史是影响晚期BTC患者OS的重要因素。

李萃萃,王应强,李幼平,李向莲[10](2014)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11期)、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纳入HIFU治疗胰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使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个研究,包括19个RCT和4个CCT,其中14个研究报告了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在6个月生存率、12个月生存率、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方面均优于单独三维适形放疗、吉西他滨、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治疗,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损伤和发热,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U联合放化疗治疗胰腺癌的有效性优于其他疗法,且不良反应较低。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不同程度降低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尚需规范和统一胰腺癌的诊断和判效标准,提高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质量,为聚焦超声的临床应用生产高质量证据。

二、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论文提纲范文)

(1)白花丹素通过诱导活性氧生成调控JNK、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舌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舌鳞癌细胞内ROS水平调控顺铂细胞毒性的作用与机制
    2.1 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下调舌鳞癌细胞内ROS水平,降低了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2.3.2 上调CAL27/CDDP细胞内ROS水平,增加了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
        2.3.3 上调CAL27/CDDP细胞内ROS水平,增加了顺铂诱导的细胞自噬
    2.4 讨论
    2.5 结论
第3章 白花丹素通过调控舌鳞癌细胞内ROS水平,发挥细胞毒性的作用与机制
    3.1 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白花丹素抑制CAL27和CAL27/CDDP细胞活性并诱导细胞内ROS生成
        3.3.2 白花丹素通过诱导ROS生成抑制CAL27和CAL27/CDDP细胞活性和增殖
        3.3.3 白花丹素诱导CAL27和CAL27/CDDP细胞凋亡
        3.3.4 白花丹素诱导CAL27和CAL27/CDDP细胞自噬
        3.3.5 白花丹素通过诱导ROS生成,调控JN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舌鳞癌细胞凋亡与自噬
    3.4 讨论
    3.5 结论
第4章 白花丹素与顺铂联合作用发挥协同抗癌的作用与机制
    4.1 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白花丹素联合顺铂作用发挥协同抑制舌鳞癌细胞活性作用
        4.3.2 白花丹素增加了顺铂对舌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4.3.3 白花丹素增加了顺铂对舌鳞癌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
        4.3.4 白花丹素联合顺铂作用通过生成ROS,激活JNK、抑制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舌鳞癌细胞自噬与凋亡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体内验证白花丹素与顺铂的协同抗癌作用
    5.1 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ROS 在癌症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2)节律基因PER2通过激活RAS/MAPK通路促进胰腺癌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胰腺癌及其治疗现状
        1.1.1 胰腺癌发生原因
        1.1.2 胰腺癌治疗现状
    1.2 生物节律
        1.2.1 生物节律的分子机制
        1.2.2 生物节律基因与癌症
        1.2.3 生物节律基因与细胞周期
        1.2.4 生物节律基因与代谢
    1.3 时辰化疗
        1.3.1 时辰化疗的基础研究
        1.3.2 时辰化疗的临床研究
    1.4 RAS/MAPK信号通路
    1.5 化疗药物吉西他滨
    1.6 课题的提出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细胞培养
        2.4.2 MTT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2.4.3 RNA的提取
        2.4.4 实时荧光定量qPCR法
        2.4.5 蛋白的提取
        2.4.6 Western Blotting
        2.4.7 细胞的转染
        2.4.8 小鼠胰腺原位癌模型的建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胰腺癌患者临床样本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1.1 PER2 基因的表达分析
        3.1.2 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3.1.3 胰腺癌中PER2 基因与RAS/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分析
    3.2 PER2 基因的表型验证
        3.2.1 PER2 基因在人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3.2.2 PER2 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表达
        3.2.3 PER2 基因在小鼠组织中的节律性表达
    3.3 PER2 基因的功能验证
        3.3.1 肿瘤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RAS/MAPK通路上基因的表达
        3.3.2 RAS/MAPK通路上基因在小鼠胰腺肿瘤组织中的节律性表达
        3.3.3 在PANC02 细胞系中敲降PER2 基因的表达
        3.3.4 敲降 PER2 基因后对 PANC02 细胞系的影响
    3.4 利用时辰化疗的方法治疗模型小鼠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吉西他滨在胰腺癌联合治疗方案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吉西他滨结构及作用机制
2 吉西他滨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1 吉西他滨在胰腺癌治疗中的优势和不足
    2.2 吉西他滨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2.2.1 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
        2.2.2 吉西他滨+放射性125I粒子联合治疗
        2.2.3 吉西他滨+Abraxane联合化疗
        2.2.4 吉西他滨+替吉奥联合化疗
    2.3 吉西他滨纳米载体药物递送技术的研究进展
3 吉西他滨在胰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NAT)中的应用
4 应用前景展望

(6)GP与DP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化疗药物选择
        1.1.2 预处理及辅助药物
    1.2 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分组
        1.2.3 治疗方法
        1.2.4 观察指标
        1.2.5 治疗成本的确定
        1.2.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例收集随访结果
    2.2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2.3 疗效比较结果
    2.4 两组临床特点与疗效比较结果
    2.5 毒副反应比较结果
        2.5.1 骨髓抑制反应
        2.5.2 肝功能损伤
        2.5.3 胃肠道反应
        2.5.4 两组3-4度毒副反应比较结果
    2.6 生存函数
    2.7 治疗成本
    2.8 敏感度分析
3 讨论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3.2 晚期转移性鼻咽癌一线化疗
        3.2.1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
        3.2.2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
        3.2.3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组对比
    3.3 晚期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度分析的讨论
4 结论
综述 晚期转移性鼻咽癌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Karnofsky人体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1.1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结构表征
        1.1.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1.1.2 常用试剂的处理方法
        1.1.3 目标化合物的纯度检测方法
        1.1.4 实验方法与结构表征
        1.1.5 结果与讨论
    1.2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抗肿瘤药物的活性研究
        1.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2 细胞培养
        1.2.3 实验方法
        1.2.4 结果和讨论
    1.3 本章总结
二、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2.1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2.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2 GEM-MT的合成原理
        2.1.3 GEM-MT的合成步骤
    2.2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活性研究
        2.2.1 GEM-MT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2.2.2 GEM-MT的 logP值的预测
        2.2.3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总结
三、全文总结与展望
    3.1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3.2 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褪黑素对不同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胰腺和胆道癌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胰腺癌内科治疗现状及研究焦点
    参考文献

(10)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1.5 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1 按干预措施分类
        2.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有效性
    2.5 安全性
3 讨论
    3.1 有效性与安全性指标的合理性和判断
    3.2 不同方法比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研究设计、过程实施及报告质量对结局的影响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 [1]白花丹素通过诱导活性氧生成调控JNK、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舌鳞状细胞癌对顺铂的化疗敏感性[D]. 薛丹风. 南昌大学, 2021(01)
  • [2]节律基因PER2通过激活RAS/MAPK通路促进胰腺癌的发展[D]. 王墨涵.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4]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J]. 冯峰,赵伟红,曹学会,崔书中,姜小清,刘学青,刘建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12)
  • [5]吉西他滨在胰腺癌联合治疗方案中的研究进展[J]. 石雪英,赵金.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1)
  • [6]GP与DP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D]. 彭迎春. 吉首大学, 2020(02)
  • [7]基于褪黑素的多靶点Pt(Ⅳ)/吉西他滨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刘瑞苹.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腹腔热灌注技术治疗胰头癌的临床效果评价[D]. 冯峰.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9]胰腺和胆道癌化疗疗效和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的回顾性研究[D]. 郭文锦.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李萃萃,王应强,李幼平,李向莲.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11)

标签:;  ;  ;  ;  ;  

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治疗晚期胰腺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