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的工业试验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钟丽娜[1](2022)在《钢厂煤气管道内腐蚀原因及防腐涂料的选用》文中研究说明钢厂煤气管道内腐蚀主要和煤气成分有关,对煤气管道进行内防腐是减缓管道腐蚀的较好办法。耐温环氧树脂、玻璃鳞片防腐涂料及石墨烯防腐涂料是当前煤气管道内防腐领域较受关注的内防腐涂料。分析了这几种防腐涂料的防腐机理及性能,并提出了选用意见。
张瑞珠,李炎炎,冯家赫,崔翔程[2](2021)在《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复合材料的耐磨防腐性能》文中研究表明制备了不同玻璃鳞片含量的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复合材料,通过磨损试验、紫外老化-低温暴露-盐雾循环试验以及海水浸渍试验,分析了它的耐磨防腐性能,得出复合材料的最佳质量分数是15%~2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优化后的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由于玻璃鳞片的加入,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复合材料的耐磨防腐性能均高于普通环氧树脂材料。当玻璃鳞片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磨耗比纯环氧树脂材料低41%,在2 500 h的海水浸渍后单边扩蚀为2.2 mm,附着力维持在8.5 MPa,综合性能优异。经过测定,复合材料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为66 g/L。
李至秦[3](2021)在《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红外、扫描电镜及浸泡试验研究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对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功能性填料对涂层耐苯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硫橡胶改性的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玻璃鳞片为功能型填料、PVC为0.35、片状填料含量为50%的涂层耐苯酚性能最优,在石化污水池中浸泡1a后,涂层表面基本完好。
敖善世[4](2020)在《羟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二维碳纳米材料,是目前已发现的最薄、力学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也是未来最有前景的先进材料之一。通过加入一定量的石墨烯和其他材料构成新型的复合材料,有望能充分发挥石墨烯的优异性能,极大地拓展石墨烯的应用。羟基化石墨烯(G-OH)是通过芬顿试剂氧化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功能化石墨烯。羟基化石墨烯的主要特点有:电阻率显着提高,羟基化后从1.75×10-6 Ω·cm上升到7.52Ω·cm;片层结构完整,氧化处理后,完整保留了石墨烯的结构。根据羟基化石墨烯优异的性能,本论文将其应用于防腐涂料、环氧导热灌封胶和金属催化剂负载等方面,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将石墨烯沉积铜箔样品进行羟基化处理,得到羟基化石墨烯铜箔样品。将石墨烯进行羟基化处理用于防腐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因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而加速样品腐蚀,同时也能保留石墨烯完整结构,形成良好的阻隔,进一步增强防腐效果。环氧涂料是一种常见的防腐涂料,其耐盐雾效果一般只有400h。将羟基化石墨烯加入环氧防腐涂料中,成功的合成了能够耐盐雾2000h左右的防腐涂料。该涂料具有黏度低、耐盐水性好、低气泡、亲水性良好、硬度适中和附着力强等优点,多项指标优于玻璃鳞片/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环氧胶黏剂的导热系数很低,仅有0.18-0.2W·m-1·K-1,很难应用到需要散热传热的电子灌封胶领域。在环氧树脂胶黏剂中添加改性石墨烯,有效的增强了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通过绝缘导热粉末的加入,合成的环氧树脂导热胶黏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电子器件灌封中,密度、流动性能、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方面均在合适范围。将石墨烯/氮化铝粉末加入环氧树脂中,得到了导热系数达2.8 W·m-1·K-1的超高导热的环氧树脂胶黏剂,与纯环氧树脂相比提高了 14倍,是一种高效的导热电子灌封胶。分别以hummer法合成氧化石墨烯和芬顿氧化合成羟基化石墨烯,再将二氯四氨钯一水合物(Pd(NH3)4Cl2·H2O)分别与氧化石墨烯和羟基化石墨烯进行络合,再将六水合氯铱酸钠(NaIrC16.6H2O)和络合过钯的前述样品进行静电吸附。并将双金属与石墨烯复合样品采取高温氢气流还原,最终制得双金属Pd-Ir/RGO以及双金属Pd-Ir/G-OH催化剂。将合成的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还原成苯胺的催化加氢反应。实验发现,Pd-Ir/RGO催化剂对硝基苯还原有非常高的催化性能,以Pd-Ir/G-OH催化剂对上述反应也有较高的催化性能,由于G-OH含极性基团较少,Pd-Ir含量较低,所以Pd-Ir/G-OH比Pd-Ir/RGO的催化性能弱。
李林杰[5](2018)在《改性954环氧树脂涂料的耐腐蚀及组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改性954环氧树脂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重防腐涂料,能够解决金属基材所面临的周围环境中的腐蚀性离子腐蚀的问题。此外,由于耐磨性较好,能解决一定程度的磨损问题。本文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电化学阻抗谱、耐磨性、柔韧性、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老化试验等一系列实验测试了改性954环氧树脂的理化性能及耐腐蚀性能,分析了涂层的各个失效阶段的失效机理。首先,系统梳理改性954环氧树脂中各个组份对其物理,化学性能方面的影响;其中重点介绍了颜填料中的玻璃鳞片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玻璃鳞片能够改变涂层的结构,延长腐蚀介质到达基材的路径,从而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对确定了改性954环氧树脂的各个组份的配比,使得其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采用耐磨性测试、附着力测试、耐冲击性测试等物理测试方法,测量涂层的耐磨性、附着力、耐冲击性等,进而分析其相应的物理性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试验分析得出,改性954环氧树脂的各项物理性能均能达到实验要求。采用耐人工老化试验、耐海水浸渍试验等化学试验方法,测量涂层的耐老化性能、耐海水腐蚀性能等,进而分析其相应的化学性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试验分析得出,改性954环氧树脂的各项化学性能均能达到实验要求。采用扫描电镜实验、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电化学实验等,观察和分析涂层的微观形貌、官能团等,进而分析涂层的耐腐蚀机理。通过扫描电镜实验,能够观察到涂层内部的层状结构。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能够分析涂层的主要组分及其官能团。通过电化学实验,确定涂层的耐腐蚀机理。实验初期,水分子向涂层内部扩散;实验中期,水分子在涂层内饱和,腐蚀性离子向基材扩散;实验后期,腐蚀性离子到达基材,涂层出现宏观孔洞,涂层完全失效。
代超[6](2017)在《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试样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是一种重防腐涂料,该涂料对解决金属材料表面普遍存在的磨损及腐蚀问题影响深远。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的耐蚀性能及组织性能,通过老化试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电化学阻抗谱、柔韧性、耐磨性等一系列性能测试,研究环氧玻璃鳞片的防腐性能和组织性能,分析试验结果,使涂层材料和性能更加优异。在施工工艺上对涂层材料进行研究,使其配方和工艺参数得到优化。经过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得到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范围:压力0.700.75 MPa、走枪速度4060 cm/s、喷涂距离1520 cm、温度5070℃时,涂层的性能较好。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由于玻璃鳞片在环氧树脂中的层叠排列结构,使得其耐磨性较好;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的柔韧性及耐冲击性都较好,试验后未出现裂缝脱落等现象;抗老化循环4200 h后,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涂层表面出现少量锈斑与粉化,失光率高,涂层失色严重;漆膜附着力达到15.5MPa,附着力优秀;海水浸泡2500h后,划线处附着力11.5MPa,单边扩蚀4 mm,达到要求。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及扫面电镜形貌观察表明:环氧树脂的结构中有醚基(—O—)和极为活泼的环氧基存在,醚基(—O—)具有高度的极性,使树脂固化物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粘接力;而环氧基团则与所涂覆的介质表面(尤其金属表面)的游离键产生反应,形成化学键,表明环氧玻璃鳞片涂料与基材(尤其是金属)结合力强。除此之外,玻璃鳞片复合材料在红外光谱试验中仅观察到苯氧基树脂,这表明玻璃鳞片颗粒完全被环氧树脂覆盖。扫描电镜下观察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100倍下观察到涂层的层状叠覆结构;在2000倍下观察发现玻璃鳞片以层片状结构在环氧树脂中排列均匀覆盖致密,层片状的结构可以作为防止腐蚀介质渗入基材的有效屏障。电化学阻抗谱分析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对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的相位角、阻抗谱、涂层电阻电容和特征频率的数据观察比对,分析并论证了环氧通用耐磨玻璃鳞片涂层在各个浸泡腐蚀阶段的防护机理。
聂薇,姚晓红,卢本才[7](2016)在《海洋工程重防腐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海洋工程钢结构不同区域的腐蚀环境与腐蚀规律,论述长效防腐技术与材料的种类、性能及要求,对当前具有长效防腐性能的金属及非金属防腐涂层的性能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各项海洋重防腐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适当的防腐材料或涂层,设计具有较长防腐年限的复合涂层体系,实现海洋工程同寿命涂层设计理念。
李红良[8](2016)在《高固体份厚膜型海工重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严苛的海洋环境强腐蚀性的特点,通过对树脂和填料进行改性,选用高份子量和低份子量树脂进行共混改性,辅以适当的颜填料、助剂,制备了高固体份厚膜型海工环氧重防腐涂料。针对传统环氧树脂的增韧和高固体份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工艺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采用含柔性亲水聚醚链段的端氨基聚醚化合物用于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及制备技术,同时研究了端氨基聚醚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结构和性能的联系及其机理研究。通过红外测试、吸水性试验、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防腐涂层性能进行份析表征,考察防腐涂层的防腐蚀行为,讨论了改性后原材料对防腐涂层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固体份超厚膜型(SHB)环氧重防腐涂料具有固化温度低,一次涂膜可达500μm,附着力高,耐冲击性、耐渗透性能优越等特点。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论文制备的涂料具有非常优异的防腐性能。并且由于环氧树脂优异的耐冲击性能,从而使得制备的涂层在遭受外界一定的冲击强度后,仍然能够保持涂层的完整性和致密性,添加改性玻璃鳞片与PPS粉末作为功能填料的防腐涂层,由于材料自身良好的低吸水率、耐腐蚀性以及涂层内部的迷宫效应使得涂层的耐腐蚀及性抗渗透性都有比较大程度的改善。
刘鸿铭,费逸伟,马军,卞森[9](2016)在《鳞片防腐涂料机理与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迷宫效应的防腐机理,着重介绍了当前常见的几种鳞片防腐涂料以及其骨料的制备与特性,对鳞片防腐涂料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对重防腐涂料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超智,蒋威,李世娟,徐洪飞,袁阳[10](2016)在《海洋防腐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海洋防腐涂料的防腐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海洋防腐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环氧类防腐涂料、聚氨酯防腐涂料、橡胶类防腐涂料、氟树脂防腐涂料、有机硅树脂涂料、聚脲弹性体防腐涂料和富锌涂料的性质特点及其应用,及其不足与今后研究的方向;展望了海洋防腐涂料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二、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的工业试验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的工业试验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钢厂煤气管道内腐蚀原因及防腐涂料的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煤气管道内腐蚀原因 |
1.1 高炉煤气管道腐蚀 |
1.2 焦炉煤气管道腐蚀 |
1.3 转炉煤气管道腐蚀 |
2 煤气管道内防腐涂料 |
2.1 耐温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2.2 玻璃鳞片防腐涂料 |
2.3 石墨烯防腐涂料 |
3 内防腐涂料的工程应用 |
4 结语 |
(2)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复合材料的耐磨防腐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 |
1.2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耐磨性分析 |
2.2 防腐蚀性能分析 |
2.3 复合材料成分的优化 |
2.4 VOC含量的分析 |
3 结论 |
(3)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与仪器 |
1.2 涂料制备 |
1.3 测试与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对涂层耐苯酚性能的影响 |
2.2 功能性填料对涂层耐苯酚性的影响 |
2.3 颜基比(PVC)对耐苯酚性的影响 |
2.4 片状填料比例对涂层耐苯酚性能的影响 |
2.5 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的综合性能及现场试验结果 |
3 结论 |
(4)羟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墨烯 |
1.1.1 石墨烯的性质 |
1.1.2 石墨烯的合成 |
1.1.3 石墨烯的应用 |
1.2 石墨烯防腐涂料研究现状 |
1.2.1 金属腐蚀及防护 |
1.2.2 石墨烯防腐原理 |
1.2.3 石墨烯薄膜防腐涂料 |
1.3 石墨烯环氧树脂重防腐涂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水性环氧树脂简介 |
1.3.2 石墨烯水性环氧树脂 |
1.4 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胶 |
1.4.1 导热填料 |
1.4.2 石墨烯导热胶黏剂研究进展 |
1.5 石墨烯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1.5.1 催化剂 |
1.5.2 石墨烯金属催化剂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羟基化石墨烯膜耐腐蚀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2 CVD法合成石墨烯沉积铜箔 |
2.1.3 石墨烯沉积铜箔的羟基化处理 |
2.1.4 盐雾加速腐蚀实验 |
2.2 材料表征手段 |
2.2.1 热重分析(TG) |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3 盐雾加速腐蚀实验 |
2.2.4 电化学工作站 |
2.2.5 电阻率测试 |
2.2.6 显微镜测试 |
2.3 材料表征结果 |
2.3.1 XPS分析 |
2.3.2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
2.3.3 塔菲尔分析 |
2.3.4 电阻测试 |
2.4 耐强氧化化学腐蚀性能 |
2.5 耐盐雾腐蚀试验 |
2.5.1 裸铜腐蚀试验 |
2.5.2 羟基化石墨烯沉积铜箔耐腐蚀 |
2.6 小结 |
第三章 羟基化石墨烯/环氧防腐涂料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羟基化石墨烯(G-OH)的合成 |
3.1.3 功能化石墨烯环氧防腐涂料的合成 |
3.1.4 常见水性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 |
3.1.5 盐雾加速腐蚀实验 |
3.2 材料性能表征方法 |
3.2.1 涂层厚度检测 |
3.2.2 涂层硬度测试 |
3.2.3 漆膜的耐盐水测定 |
3.2.4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3 材料表征结果 |
3.3.1 涂层形貌分析 |
3.3.2 涂层厚度检测 |
3.3.3 涂层硬度测试 |
3.3.5 涂层耐盐水性能测试 |
3.3.6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4 盐雾加速腐蚀实验 |
3.4.1 涂料样品 |
3.4.2 涂层样品腐蚀前期 |
3.4.3 涂层样品腐蚀后期 |
3.5 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 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胶 |
4.1.3 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胶 |
4.1.4 石墨烯微片环氧树脂导热胶 |
4.2 表征手段 |
4.2.1 黏度测试 |
4.2.2 密度测试 |
4.2.3 电阻测试 |
4.2.4 硬度测试 |
4.2.5 导热性能测试 |
4.3 表征结果 |
4.3.1 石墨烯环氧导热胶测试 |
4.3.2 羟基化石墨烯环氧树脂导热胶测试 |
4.3.3 石墨烯微片环氧树脂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钯铱(Pd/Ir)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1.2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5.1.3 羟基化石墨烯(G-OH)的合成 |
5.1.4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合成 |
5.1.5 功能化石墨烯对芳香族化合物吸附性能研究 |
5.1.6 功能化石墨烯负载双金属(Pd/Ir)催化剂的合成 |
5.1.7 功能化石墨烯负载双金属(Pd/I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5.2 材料表征分析方法 |
5.2.1 X-射线衍射(XRD) |
5.2.2 透射电镜(TEM) |
5.2.3 热重分析(TG) |
5.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3 功能化石墨烯表征分析结果 |
5.3.1 XRD |
5.3.2 TEM |
5.3.3 TG |
5.3.4 XPS |
5.4 功能化石墨烯的吸附实验 |
5.4.1 对硝基苯的吸附 |
5.4.2 对苯胺的吸附 |
5.5 功能化石墨烯负载双金属Pd-Ir的催化性能 |
5.5.1 功能化石墨烯负载金属Pd-Ir |
5.5.2 双金属(Pd-I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性954环氧树脂涂料的耐腐蚀及组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 |
1.4 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的组份及结构 |
1.5 有机涂层的防护机制及检测方法 |
1.5.1 涂层防护机理 |
1.5.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1.5.2.1 直流电化学法 |
1.5.2.2 电化学阻抗谱法 |
1.5.2.3 局部电化学阻抗谱法 |
1.5.3 理化性能检测 |
1.5.4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1.6 研究内容 |
2 改性954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 |
2.1 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概述 |
2.2 原材料的选择 |
2.2.1 树脂的选择 |
2.2.2 颜、填料的选择 |
2.2.3 助剂的选择 |
2.2.4 稀释剂的选择 |
2.2.5 固化剂的选择 |
2.3 涂层的制备工艺 |
3 改性954环氧树脂涂料理化性能分析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验方案 |
3.1.2 试验设备 |
3.1.3 试验材料 |
3.1.4 试验过程 |
3.1.4.1 光泽度测量及试样涂层厚度 |
3.1.4.2 涂层耐磨性能试验 |
3.1.4.3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1.4.4 耐冲击性试验 |
3.1.4.5 柔韧性试验 |
3.1.4.6 耐人工循环老化试验 |
3.1.4.7 耐海水浸渍及腐蚀性蔓延试验 |
3.2 结果分析 |
3.2.1 样品厚度及光泽度测量 |
3.2.2 漆膜的基本物理性能分析 |
3.2.2.1 耐磨性能分析 |
3.2.2.2 耐冲击性分析 |
3.2.2.3 柔韧性试验 |
3.2.3 涂层防腐蚀性能分析 |
3.2.3.1 耐人工循环老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3.2 耐海水浸渍及腐蚀性蔓延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改性954环氧树脂的微观组织及电化学性能试验 |
4.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1.1 试验方法 |
4.1.2 结果分析 |
4.2 涂层形貌观察分析 |
4.2.1 涂层微观形貌观察分析 |
4.2.1.1 试验方法 |
4.2.1.2 结果分析 |
4.2.2 涂层宏观形貌变化 |
4.3 电化学(EIS)防腐性能分析 |
4.3.1 试验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3.3 涂层失效的等效电路 |
4.3.4 涂层电阻、电容的变化趋势 |
4.3.5 涂层吸水率的变化 |
4.3.6 特征频率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试样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氧玻璃鳞片涂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环氧玻璃鳞片涂料结构及化学成分 |
1.4 常用有机涂层及防失效机理 |
1.4.1 常用防护涂层 |
1.4.2 防失效机理 |
1.5 电化学检测方法 |
1.5.1 直流电化学法 |
1.5.2 电化学阻抗谱法(EIS) |
1.5.3 局部电化学阻抗谱法(LEIS) |
1.5.4 其它电化学检测方法 |
1.5.5 快速检测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2 涂层喷涂工艺参数优化 |
2.1 试验部分 |
2.1.1 基础配方 |
2.1.2 涂层的制备 |
2.2 喷涂过程分析与讨论 |
2.2.1 雾化机理分析 |
2.2.2 喷涂过程分析 |
2.3 试验参数分析 |
2.3.1 压力 |
2.3.2 走枪速度 |
2.3.3 喷涂距离 |
2.3.4 物料的初始温度 |
2.4 本章小结 |
3 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物理性能分析及横向对比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验设备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验过程 |
3.4.1 试样涂层厚度及光泽度测量 |
3.4.2 涂层耐磨性能试验 |
3.4.3 涂层附着力测试 |
3.4.4 耐冲击性试验 |
3.4.5 柔韧性试验 |
3.4.6 耐人工循环老化试验 |
3.4.7 耐海水浸渍及腐蚀性蔓延试验 |
3.5 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3.5.1 试样涂层厚度及光泽度测量 |
3.5.2 涂层基本物理性能分析 |
3.5.2.1 耐磨性能分析 |
3.5.2.2 耐冲击性分析 |
3.5.2.3 柔韧性试验 |
3.5.3 涂层防腐蚀性能分析 |
3.6 结论分析 |
4 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组分及防腐性能试验 |
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1.1 试验方法 |
4.1.2 结果分析 |
4.2 扫描电镜、能谱仪微观组织观察分析 |
4.2.1 试验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电化学防腐性能分析 |
4.3.1 试验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4.3.3 涂层形貌变化 |
4.3.4 涂层失效的等效电路 |
4.3.5 涂层电阻、电容的变化趋势 |
4.3.6 涂层吸水率的变化 |
4.3.7 特征频率的变化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海洋工程重防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海洋结构物的腐蚀规律及环境特性 |
2 海洋结构物腐蚀区域防腐方法 |
3 海洋重防腐技术及应用 |
3.1 金属热喷涂保护 |
3.2 重防腐涂层防护 |
3.2.1 常用重防腐涂料 |
3.2.2 聚氨酯重防腐涂料 |
3.2.3 氟碳重防腐涂料 |
3.3 防腐套包缚技术 |
3.4 锌加防腐保护技术 |
3.5 耐海水腐蚀钢 |
4 结束语 |
(8)高固体份厚膜型海工重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固体份涂料的特点 |
1.3 高固体份环氧涂料的特点及应用 |
1.4 高固体份环氧涂料配方设计 |
1.4.1 环氧树脂的选择 |
1.4.2 高固体份小份子量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发展 |
1.4.3 无毒防锈颜料及其研究现状 |
1.4.4 环氧稀释剂的研究进展 |
1.4.5 高固体份环氧涂料中助剂的应用 |
1.5 高固体份厚膜(超厚膜)型环氧防腐涂料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高固体份厚膜环氧涂料的研制及物性表征 |
2.1 引言 |
2.1.1 环氧树脂 |
2.1.2 固化剂 |
2.1.3 活性稀释剂 |
2.1.4 助剂 |
2.1.5 增韧剂 |
2.2 实验部份 |
2.2.1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如下 |
2.2.2 原料 |
2.2.3 仪器 |
2.3 涂料的制备 |
2.4 涂料的技术标准 |
2.5 基础物理性能测试方法 |
2.6 耐冲击强度的实验 |
2.7 耐水性实验 |
2.8 耐化学品实验 |
2.9 涂料储存稳定性实验 |
2.10 助剂的选择 |
第三章 高固体份环氧重防腐涂层的耐腐蚀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1.1 盐雾试验腐蚀原理 |
3.2 颜填料体积浓度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2.1 涂料配方中颜填料的设计 |
3.2.2 不同PVC所得涂层的基础性能测试 |
3.3 实验条件和依据 |
3.4 实验部份 |
3.4.1 原料 |
3.4.2 仪器 |
3.4.3 实验样板的制备及处理 |
3.5 中性盐雾实验 |
3.5.1 PVC浓度对涂层盐雾性能的影响 |
3.5.2 厚度对涂层盐雾性能的影响 |
3.5.3 冲击强度破坏对涂层盐雾性能的影响 |
3.6 结论 |
第四章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及其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份 |
4.2.1 原料 |
4.2.2 仪器 |
4.3 增韧剂对不同固化体系增韧效果比较 |
4.4 增韧剂对环氧固化体系增韧机理的研究 |
4.5 结论 |
第五章 聚苯硫醚掺杂玻璃鳞片防腐涂层的耐腐蚀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份 |
5.2.1 原料 |
5.2.2 仪器 |
5.2.3 玻璃鳞片的表面改性和表征 |
5.2.4 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5.2.5 吸水性实验 |
5.2.6 电化学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光谱 |
5.3.2 涂层吸水性测试 |
5.3.3 涂层横断面SEM形貌份析 |
5.3.4 极化曲线测试 |
5.3.5 EIS测试 |
5.3.6 添加PPS涂层横断面SEM形貌 |
5.3.7 腐蚀浸泡试验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鳞片防腐涂料机理与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玻璃鳞片防腐涂料 |
2 云母氧化铁鳞片防腐涂料 |
3 石墨烯防腐涂料 |
4 其他鳞片防腐涂料 |
5 总结和展望 |
(10)海洋防腐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防腐涂料概况 |
3 海洋防腐涂料的种类 |
3.1 环氧类防腐涂料 |
3.2 氟碳防腐涂料 |
3.3 橡胶防腐涂料 |
3.4 有机硅树脂涂料 |
3.5 聚氨酯防腐涂料 |
3.6 聚脲弹性体防腐涂料 |
3.7 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 |
3.8 富锌涂料 |
4 展望 |
四、玻璃鳞片重防腐涂料的工业试验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钢厂煤气管道内腐蚀原因及防腐涂料的选用[J]. 钟丽娜. 冶金动力, 2022(01)
- [2]厚浆型环氧玻璃鳞片复合材料的耐磨防腐性能[J]. 张瑞珠,李炎炎,冯家赫,崔翔程. 电镀与涂饰, 2021(24)
- [3]耐苯酚型石化重防腐涂料的研制和研究[J]. 李至秦.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21(03)
- [4]羟基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敖善世.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改性954环氧树脂涂料的耐腐蚀及组织性能分析[D]. 李林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01)
- [6]通用耐磨环氧玻璃鳞片试样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D]. 代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7(03)
- [7]海洋工程重防腐技术[J]. 聂薇,姚晓红,卢本才. 造船技术, 2016(06)
- [8]高固体份厚膜型海工重防腐涂料的制备与性能及应用研究[D]. 李红良.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9]鳞片防腐涂料机理与其应用研究[J]. 刘鸿铭,费逸伟,马军,卞森. 化工时刊, 2016(07)
- [10]海洋防腐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 张超智,蒋威,李世娟,徐洪飞,袁阳.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