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朱正远[1](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与防范》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倡议持续走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呈爆发性增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与环境资源保护密切相关,环境风险必然影响中国企业的投资。与此同时,东道国基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利益权衡,将会对外来投资企业设立一系列的环境门槛。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将在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责任、环境税款征缴、环境纠纷化解和环境修复补偿等方面遭遇巨大的环境风险。为践行生态经济的对外投资理念,中国企业应通过严格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拟定危险物管理计划、选择高效投融资模式、营造多元化的纠纷化解架构和组构环境修复联动机制等方式积极主动化解环境风险,实现绿色投资。
马忠法,王悦玥[2](2021)在《论RCEP知识产权条款与中国企业的应对》文中指出RCEP知识产权条款,横向地看,与TRIPS、TPP、CPTPP知识产权条款相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达国家TRIPS-Plus的要求;纵向地看,重视了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反映了对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的宽容和后者在知识产权协调活动中话语权大幅提升的趋势。这些条款将为各成员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提供指引,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机遇。但其所要求的打击恶意商标、数字环境下的执法与中国当前实践存有冲突,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首先应当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了解他国相关法规,防止自己的权利因缺乏国际保护标准而在知识产权制度较为落后的国家遭到侵害;其次应合规经营,确保技术转移过程中手段合理、流程规范,确保自身经营活动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肖红军,阳镇,凌鸿程[3](2021)在《“鞭长莫及”还是“遥相呼应”:监管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监管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边界调节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1)监管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了负向影响,监管机构与上市公司地理距离越远,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越差,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总体上呈现监管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鞭长莫及"效应;(2)边界调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高管海外工作经历在监管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了显着的正向调节效应,且企业社会责任在监管距离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战略竞争价值;(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监管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抑制效应在民营企业、非强制披露、外部治理环境较差以及轻污染行业中更为明显。本文基于经济地理学与高阶梯队理论的融合,能够为推进数字化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提供全新的视角,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提供经验启示。
朱永明,陈心怡[4](2021)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导致不同区域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差异的驱动因素组合,探究区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条件组态路径,揭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机理。组态分析结果构成了三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成熟型发展驱动路径、成长型发展驱动路径和初始型发展驱动路径,不同的区域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的条件组态路径。该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际参考。
林新奇,石嘉伟[5](2021)在《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借助可视化技术,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作者共现分析等,系统和定量地讨论了近30年来权变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和发展趋势,对权变理论的最新应用进行了梳理。基于该主题年度发文量和高频关键词演变特征,将该领域CSSCI期刊研究分为四阶段:引入探索阶段(1993—2000年)、井喷发展阶段(2001—2008年)、系统深入阶段(2009—2014年)、协同多元阶段(2015—2020年)。首先,通过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定量呈现了权变理论研究的演进态势、期刊分布、高产学者及其合作网络等关键特征。其次,对不同阶段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我国权变理论研究领域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最后,基于关键词战略矩阵图,对未来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的最新应用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玲潇[6](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陈春明[7](2020)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
周丹妮[8](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谭楚茵[9](2020)在《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及其对中国的立法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程。在法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萌生于18世纪90年代。当时企业社会责任被认为是商业道德,是企业的自发行为。1841年后,政府开始通过政策和法律来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负责任的经营。二战结束后,随着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建立,国际软法在法国企业社会责任进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政府参考相关国际软法,积极在国内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规范;另一方面,法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参考并吸收了有关国际组织出台的政策文件。法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主要参考欧盟委员会和ISO 26000的标准,将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对其造成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负有责任。负责任的企业经营不仅要将社会、环境、道德、消费者和人权问题纳入其业务战略和运营中,还必须遵守法律。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国已经不再局限于企业的道德义务,而是隶属于法律范畴。法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方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硬法和软法的结合。硬法用于保证企业社会责任在重点领域得到强制性实施,而软法则补充了硬法的空白,同时引导企业承担更高水平的社会责任。第二,法国对企业的社会影响方面的立法较为全面,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的立法尚在完善,同时辅以政府倡议和指南等相关软法对其进行规范。第三,跨国公司在法国承担的企业社会责任高于其在海外的子公司、供应商和分包商。这是由于法国法律对企业社会责任作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跨国公司的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法仍比较落后。2000年以来,法国先后出台了三部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2001年的《新经济规制法》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公开其社会影响和环境保护的相关信息,但由于要求披露的信息定义模糊、指标不清,且该法没有明确任何惩罚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该法的约束力。2010年的《非财务信息报告强制性披露义务法》在《新经济规制法》的基础上,将公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适用对象扩大到年营业额达到或超过1亿欧元且员工总人数达到或超过500名的企业。另外《非财务信息报告强制性披露义务法》还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来审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使企业公布的社会责任相关信息更具可读性和可信度。2017年的《有关母公司和发包商的义务的法律》再次扩大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主体的范围,规定跨国公司有义务识别和防止其母公司、子公司和供应商的经营活动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该法规定跨国公司必须制定、发布和实施警戒计划,当警戒计划中识别的风险发生并造成损失时,公司需要承担责任并必须赔偿损失。该法使得跨国公司的复杂结构不再成为其逃避问责的工具,有助于约束跨国企业的违法行为,不过该法仍有诸多可改善之处,如某些法律概念定义不清,适用范围过窄,域外属性问题等。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建设具有必要性。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热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后我国陆续出台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等。但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框架,现有的法律无法有效约束不负责的企业经营活动,加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整体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而且中国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逐步发展都给中国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相关立法显得尤为必要。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经验,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政治、社会、法律、经济和文化背景,选用适合国情的规制形式。一方面,促进企业负责任的生产经营需要充分发挥软法的规制作用,动员多方主体(如企业、行业协会、非营利性组织、公民社会等)参与完善软法机制,利用国际软法来推动企业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在《公司法》第五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外延,推动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立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框架和指标,建立独立第三方审核制度。
范琳[10](2020)在《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企业经营行为对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同自然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探讨。然而,不同于以往研究从国家政策、法律等方面对企业生态责任进行的义务论探析,本文试图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企业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道德关系,旨在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人与人之间向人与自然之间进行拓展,并以此作为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内在伦理基础,从而促使企业将生态环境保护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自觉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论证企业承担的生态责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综合分析法,从五个方面对生态伦理学视域下的企业生态责任展开了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企业生态责任提出的社会现实背景和相关理论背景,以此表明进行企业生态责任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此外,绪论部分还对当前国内外关于生态责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第二部分对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伦理学理论根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理论、西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其中蕴含的伦理意蕴,为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提供伦理依据。第三部分从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概念的比较,准确界定企业生态责任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将其引入生态伦理学视角,从生态伦理、责任伦理角度对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的具体内容以及中国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从实践出发,对中国企业承担生态责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对制约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第五部分结合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状和问题,试图找到中国企业承担生态责任的可能性实践路径,从而努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进理论的理想研究效果。
二、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环境风险成因 |
1.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2.环境保护立法政策日臻加强 |
3.生产工艺流程要求日渐复杂 |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环境风险具体表现 |
1.环境质量标准风险 |
2.环境影响评价风险 |
3.环境污染责任风险 |
4.环境税款征缴风险 |
5.环境纠纷化解风险 |
6.环境修复补偿风险 |
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防范 |
1.环境质量标准风险防范 |
2.环境影响评价风险防范 |
3.环境污染责任风险防范 |
4.环境税款征缴风险防范 |
5.环境纠纷化解风险防范 |
6.环境修复补偿风险防范 |
五、结 语 |
(2)论RCEP知识产权条款与中国企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一、RCEP知识产权条款的内容 |
(一)RCEP知识产权条款概述 |
(二)RCEP知识产权条款新增内容 |
(三)RCEP知识产权条款内容的演变 |
二、RCEP知识产权条款的特点 |
(一)横向对比——RCEP知识产权条款满足了发达国家的要求,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
(二)纵向对比——RCEP知识产权条款满足了发展中国家的部分要求,即对成员国之间的知识产权发展水平差异作出妥协 |
1. 技术获取相关专利规则的差异 |
2. 加入了与技术获取直接相关的“技术援助” |
3. 技术获取相关商业秘密规则的差异 |
(三)从“保护”到“运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重心的转变 |
(四)RCEP反映的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新趋势 |
(五)中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协调中的角色日渐清晰 |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一)RCEP知识产权章节为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 |
1. 善用“技术转移”相关规则 |
2. 把握时机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协调活动、国际经贸活动的参与度 |
(二)RCEP知识产权章节对中国企业现存问题带来的挑战 |
1. 恶意商标问题屡禁不止 |
2. 数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问题 |
3. 谨防“强制技术转移”的舆论压力 |
结语 |
(3)“鞭长莫及”还是“遥相呼应”:监管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说 |
(一)制度背景 |
(二)监管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 |
(三)监管距离、高管海外经历与企业社会责任 |
(四)监管距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创新 |
三、 研究设计 |
(一)样本数据 |
(二)主要模型设计与变量选择 |
四、 实证结果及解释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基准回归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1.变量替代检验 |
2.内生性问题的控制 |
五、 进一步分析 |
(一)边界调节机制检验 |
(二)企业社会责任分维度检验 |
六、 异质性讨论 |
(一)产权异质性 |
(二)披露制度与外部治理环境的异质性 |
(三)行业异质性 |
七、 结论与启示 |
(一)结论及局限性 |
(二)启示 |
(4)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研究 |
(一)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 |
(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的驱动因素 |
1. 区域经济发展维度。 |
2. 区域社会发展维度。 |
3. 区域生态发展维度。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变量设计 |
1. 结果变量。 |
2. 条件变量。 |
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 数据校准与转换。 |
四、数据分析结果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组态分析 |
五、结论、启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管理启示 |
1. 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责任价值转化。 |
2. 激发社会发展潜力,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3.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为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
(三)研究展望 |
(5)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近30年来权变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
(一)年度分布 |
(二)期刊分布 |
(三)研究机构共现分布 |
(四)作者共现分布 |
(五)高被引与高下载文献 |
三国内权变理论主题研究可视化分析 |
(一)引入探索阶段(1993—2000年) |
(二)井喷发展阶段(2001—2008年) |
(三)系统深入阶段(2009—2014年) |
(四)协同多元阶段(2015—2020) |
四新时代权变理论主题研究态势分析 |
(一)第一象限:主流议题 |
(二)第二象限:高潜热点 |
(三)第三现象:孤岛领域 |
(四)第四象限:边缘地带 |
五研究展望 |
(一)构建和完善立足中国、对接世界的中国特色权变理论体系 |
(二)基于多维度权变视角,以大数据引领权变研究 |
(三)推动跨领域和交叉学科的权变研究 |
(6)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8)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及其对中国的立法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本选题研究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简述 |
1.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1.4 研究方案 |
1.4.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2 实施方案所需要的条件 |
1.4.3 预期达到的目标 |
1.4.4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措施 |
第2章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奠基 |
2.1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兴起的背景 |
2.1.1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背景 |
2.1.2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早期立法 |
2.2 国际软法在法国企业社会责任进程中的角色 |
2.2.1 国际软法对法国企业经济活动的规范作用 |
2.2.2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对国际软法的整合借鉴 |
第3章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进程 |
3.1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和立法特点 |
3.1.1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界定 |
3.1.2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法律的特点 |
3.2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进程中几部重要的法律 |
3.2.1 《新经济规制法》 |
3.2.2 《非财务信息报告强制性披露义务法》 |
3.2.3 《有关母公司和发包商的义务的法律》 |
第4章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对中国的立法启示 |
4.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 |
4.1.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发展 |
4.1.2 加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4.2 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对中国的立法启示 |
4.2.1 充分发挥软法的规制作用 |
4.2.2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企业生态责任的伦理理论基础 |
2.1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理论 |
2.1.1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2.1.2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2.1.3 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 |
2.2 现代西方生态伦理理论 |
2.2.1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理论 |
2.2.2 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
2.3.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 |
第3章 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的生态责任解读 |
3.1 企业生态责任相关概念概述 |
3.1.1 责任 |
3.1.2 企业社会责任 |
3.1.3 企业生态责任 |
3.2 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的主要内容 |
3.2.1 企业对自然的生态责任 |
3.2.2 企业对市场的生态责任 |
3.2.3 企业对公众的生态责任 |
3.3 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意义 |
3.3.1 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理论意义 |
3.3.2 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现实意义 |
第4章 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存在的问题 |
4.1.1 企业不履行生态责任 |
4.1.2 企业履行生态责任不到位 |
4.2 制约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原因 |
4.2.1 企业生态责任履责意识淡泊 |
4.2.2 环境立法亟待补充和完善 |
4.2.3 政府政策及执法成效欠佳 |
4.2.4 公众环保及参与意识较弱 |
第5章 中国企业履行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 |
5.1 道德层面的实现路径 |
5.1.1 增强以伦理为核心的生态责任意识 |
5.1.2 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开展生态文化建设 |
5.2 制度层面的实现路径 |
5.2.1 完善环保立法 |
5.2.2 落实环保执法 |
5.3 技术层面的实现路径 |
5.3.1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
5.3.2 推进生产技术创新,减轻资源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四、当前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风险与防范[J]. 朱正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论RCEP知识产权条款与中国企业的应对[J]. 马忠法,王悦玥. 知识产权, 2021
- [3]“鞭长莫及”还是“遥相呼应”:监管距离与企业社会责任[J]. 肖红军,阳镇,凌鸿程. 财贸经济, 2021(10)
- [4]企业社会责任治理能力提升研究[J]. 朱永明,陈心怡. 财会月刊, 2021(22)
- [5]近30年中国情境下权变理论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与展望[J]. 林新奇,石嘉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 陈春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8]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法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及其对中国的立法启示[D]. 谭楚茵.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10]生态伦理视域下中国企业生态责任研究[D]. 范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