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昱丹[1](2021)在《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开展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明确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现状,探讨影响中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和促进中学生健康、制定有效的健康促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2019年吉林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技术方案》,采用多个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目标学校的选择中兼顾了城乡分布、走读和寄宿学校三个方面。首先在长春市地区选择1个城区和1个郊县,然后在城区选择4所学校(初中学校和高中学校各2所)、郊县选择3所学校(2所初中学校和1所高中学校),每所学校选择3个年级,每个年级至少选择80名学生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分为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筛查和问卷调查两部分。筛查的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包括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和超重与肥胖;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中学生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近视相关的行为等信息资料。获得的调查问卷进行核对后,将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双人双盲录入,然后采用IBM 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采用频数和百分数来描述,单因素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到多因素logistic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共收集了长春市1958名中学生的有效调查信息,其中初中学生1115名,高中学生843名。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5.68%,龋齿检出率为82.07%,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36.13%,营养不良检出率为4.5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居住地、是否吃油炸食物以及新鲜水果、每天做眼保健操的频次、课间休息时是否选择户外活动、放学后做作业的时间、参加文化类补习班情况、读写姿势以及家长和老师是否有提醒学生的读写姿势不正确、天黑后家中灯光使用情况、家长是否患有近视以及做视力检查的频次对中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性别、年级、居住地、吃甜食频率对中学生的龋齿(恒牙)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级、居住地和吃甜食的频率对中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中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年级、居住地、吃油炸食物频率、经常在课间休息时的活动场所、在过去一周中参加文化类补习班的共计时间、天黑后在家读书写字用什么灯光、父母是否会提醒读写姿势不正确、父母是否近视和过去一年内做过几次视力检查是中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其中女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高于男生(初中OR=1.468,95%CI:1.068~2.020;高中OR=1.621,95%CI:1.031~2.550);居住在郊县的初中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小于城市学生(OR=0.351,95%CI:0.204~0.605);课间休息时常选择留在室内的初中学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选择户外活动学生的1.87倍;父母任意一方近视均会导致高中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升高(初中学生:父亲近视OR=2.772,95%CI:1.510~5.089;母亲近视OR=2.205,95%CI:1.297~3.751;双亲近视OR=2.321,95%CI:1.143~4.714。高中学生:父亲近视OR=2.591,95%CI:1.109~6.053;母亲近视OR=2.057,95%CI:1.017~4.160;双亲近视OR=8.874,95%CI:1.161~67.842)。4.性别、居住地和吃甜食的频率是中学生患龋齿的影响因素。女生比男生患龋齿的风险更高(初中OR=1.980,95%CI:1.354~2.896;高中OR=2.521,95%CI:1.701~3.736);郊县学生患龋齿风险比城市学生低(初中OR=0.661,95%CI:0.457~0.956;高中OR=0.399,95%CI:0.269~0.592);吃甜食可导致初中学生患龋齿的风险增高(少于每天1次OR=1.754,95%CI:1.055~2.917;每天1次及以上OR=4.829,95%CI:2.052~11.363)。5.性别、年级、居住地区和吃甜食的频率是中学生发生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与男生相比,女生发生超重与肥胖的风险较低(初中OR=0.546,95%CI:0.423~0.703;高中OR=0.670,95%CI:0.497~0.903);居住在郊县是超重与肥胖的保护因素,降低了发生超重与肥胖的风险(OR=0.610,95%CI:0.474~0.786);从不吃甜食的高中学生更易发生超重与肥胖,每天吃少于1次甜食的高中学生(OR=0.592,95%CI:0.361~0.971)与每天都吃甜食的高中学生(OR=0.333,95%CI:0.174~0.635)发生超重与肥胖的风险低于从不吃甜食的高中学生;与男生相比,初中女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低(OR=0.331,95%CI=0.170~0.645)。结论:1.长春市中学生检出率最高的三种常见身体健康问题为龋齿、视力不良、超重与肥胖。2.女性、高年级、吃油炸食物、课间休息时留在教学楼内活动、每周参加文化类补习班、父母近视的中学生更容易发生视力不良;居住在郊县、父母经常提醒读写姿势不正确、天黑后在家使用屋顶灯光读写可能是中学生视力不良的保护因素。3.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中学生患龋齿的情况不同,女性、居住在城区、吃甜食的中学生更易患龋齿。4.男性、低年级、居住在城区、从来不吃甜食的中学生更易发生超重与肥胖;男性中学生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高鑫[2](2021)在《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安徽省儿童青少年筛查性近视现状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安徽省经济发展不同水平和地理位置抽取合肥、池州、宿州3个城市,随机抽取调研点校,再以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的调研对象,保证抽取每个年龄段城、乡中学、小学生各不少于50人。共计5 821名安徽省汉族中小学生被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试对象基本情况,同时测量其双眼裸眼视力、球镜度数(Sphere,S)、柱镜度数(Cylinder,C),筛查性近视为裸眼视力<5.0且非睫状肌麻痹下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0.50D。通过查阅往年安徽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获得2005、2010、2014年3地区儿童青少年视力数据,分析安徽省近年来筛查性近视的动态变化趋势。运用2019年调研数据,采用?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中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的差异;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城乡、年级、是否住校、父母文化程度等因素作用,分析睡眠、静坐学习、视屏时间和交通方式等因素对不同性别学生筛查性近视的影响。结果2019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为71.2%(4 143/5 821),其中轻度为28.6%(1 667/5 821)、中度为31.8%(1 851/5 821)、高度为10.7%(625/5 821)。筛查性近视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女生高于男生。2005年、2010年、2014年、2019年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41.5%、62.0%、69.4%和71.2%,呈增加趋势(?2=1 454.921,P<0.001)。2019年数据显示,筛查性近视检出率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合肥高于池州高于宿州。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睡眠充足、学习日放学后静坐学习<2h/天、周末放学后静坐学习<2h/天、以步行方式往返学校和体育与健康课>2节/周的学生相比,睡眠不足(OR=2.021,95%CI:1.772~2.304)、学习日放学后静坐学习≥2h/天(OR=1.183,95%CI:1.019~1.375)、周末放学后静坐学习≥2h/天(OR=1.453,95%CI:1.262~1.173)、以非步行方式往返学校(OR=1.193,95%CI:1.054~1.350)和体育与健康课≤2节/周(OR=1.592,95%CI:1.392~1.821)的学生筛查性近视检出率较高。结论安徽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依然严峻,且筛查性近视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睡眠、户外活动、长时间静坐可能是近视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上的减负,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有助于近视的预防和控制。
范晨曦[3](2020)在《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部分,其体质健康状况,受到政府以及各界学者的热切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近视率、肥胖率等部分指标情况不容乐观。(1)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必要挖掘到体质问题的根源处,对其进行剖析。基于此,本研究依托于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检测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随机抽取2160名学生的体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并对39名学界专家、中学校长、基层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力求挖掘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并且有效的对策,为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出谋划策。研究表明:(1)2019山西省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往年相比总体涨幅不大,甚至耐力素质等指标呈现下跌趋势;城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略优于乡村学生,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学生;中学生各项指标增长呈现低龄化趋势,13—15岁学生指标涨幅大于16—18学生涨幅;中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高度近视率大幅度增加。(2)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与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等个人因素;家庭体育支持力度薄弱、家长过度保护子女等家庭因素;升学选拔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积极性等学校因素;体育文化匮乏、舆论导向不作为等社会因素有关。针对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下5个对策:(1)改革相关制度。对现有升学选拔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在小考、高考中增设体育分或体质达标测试,增加中考体育分值比重,增加体育考试频率;对学校与老师进行考核评价时,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课、身体素质等指标,利用指挥棒的作用提高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2)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应针对体育教师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体育教师薪资待遇、职称提升、科研进修等基本权益;同时对于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闹事件,通过增设保险、出台文件等措施,完善教学事故的处理机制。(3)学校与外界合作。学校与社会机构、培训班合作,引进先进体育意识与教学手段的同时,解决短时间无法配齐场地、师资的难题;与医院合作,科学监测学生体质、心理、视力等多方面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与家庭合作,提高家长体质健康意识,营造家庭体育支持性环境。(4)更新教学手段。学校开设体育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素养以及学校场地、设施等因素,尊重学生兴趣,进行多种技能教学供学生选择;教学过程注重兴趣培养、体能训练、技能学习,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果。(5)营造体育氛围。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提高媒体在报道体育教学事故时的客观性,塑造体育赛事、明星的正面形象,提高全社会的体育参与度;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赛事、讲解体育知识、指导体育锻炼等措施,最大化打造健康的体育文化。
陈孝萍[4](2020)在《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对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抽取的江西省赣州市所有中学,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赣州市1318岁的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同时对抽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发放体育健身问卷,分析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家校社”因素对体质健康的影响,旨在掌握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试图找出影响体质健康的身体活动水平和“家校社”关键因素,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赣州市中学男女生体质健康总成绩合格率分别为85.7%、91.4%。体质单项指标中男生50米跑合格率最高(92.9%),引体向上合格率最低(24.3%);女生仰卧起坐合格率最高(93.2%),800米跑合格率最低(73.1%)。(2)赣州市乡镇男女生身体形态、视力、下肢爆发力均优于城市;乡镇女生生理机能和男生柔韧素质、肌肉力量、耐力素质优于城市;城市女生柔韧素质优于乡镇(P<0.01)。(3)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一周MVPA天数为34天,城乡学生周末屏幕时间和城市学生课外作业时间超过2h。城乡、男女、初高中学生MVPA天数、屏幕时间和课外作业时间均呈显着性差异(P<0.05)。。(4)影响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的身体活动因素有:MVPA,屏幕时间和课外作业时间(P<0.05)。(5)影响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家校社”因素有:父母学历、职业、家庭收入、父母身体活动、父母鼓励和陪伴及家庭体育金钱投入;学校场地器材、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和氛围及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社区免费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情况、社区青少年体育组织及社区锻炼设施(P<0.05)。研究结论:(1)2019年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合格率,男生50米跑合格率最高,引体向上合格率最低;女生仰卧起坐合格率最高,800米跑合格率最低;肺活量和视力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整体体质合格率低于2014年江西省平均水平。(2)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城乡差异表现在:乡镇男女生身体形态、视力、下肢爆发力均优于城市;乡镇女生生理机能和男生柔韧素质、肌肉力量、耐力素质优于城市;城市女生柔韧素质优于乡镇。(3)赣州市城乡1318岁中学生MVPA均较低,周末屏幕时间均较长,城市学生课外作业时间较长;城市学生MVPA水平和屏幕时间少于乡镇,课外作业时间多于乡镇;女生MVPA天数和屏幕时间少于男生,课外作业时间多于男生;高中学生课外作业时间少于初中。(4)学习日和周末MVPA水平低,屏幕时间和课外作业时间长是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各指标不合格的身体活动主要因素(5)家庭因素中父母学历、职业、家庭收入、父母身体活动水平、父母鼓励、父母陪伴、家庭体育金钱投入,学校因素中场地器材、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课外体育锻炼氛围、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选择,社区因素中免费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成立青少年体育组织、锻炼设施是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各指标的“家校社”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家庭因素主要对身体素质和体质总成绩影响较大,社区因素主要对身体素质和视力影响较大。
雷栋[5](2020)在《海口市中学生视力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海口市中学生视力情况,比较各个年龄阶段之间及其性别之间视力异常情况,了解中学视力异常成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改善近视患病率不断增高的情况,为降低青少年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2019年9月到2019年10月对抽取的海口市三所中学进行研究调查,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影响近视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运动情况、眼保健操、膳食营养、睡眠时间、看书距离、电子产品使用等。资料信息数据库主要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收集的全部数据统一录入,统计分析调查数据主要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结果:1.此次调查研究共对81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06份,有效回收率为99.01%。其中近视人数为617人,视力正常人数为189人,近视患病率为76.6%,高度近视占26.6%,中度近视占25.8%,低度近视占24.2%。2.此次调查研究中,男生408人(50.6%),女生398人(49.4%)。男性中学生的近视人数为289人,近视患病率为70.8%,女性中学生的近视人数为329人,近视患病率为82.4%,女生近视患病率要超过男生,不同性别中近视患病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此次调查研究中,初中生近视人数为283人,近视患病率为52.7%,高中学生近视人数为334人,近视患病率为84.8%。初一年级中学生的近视患病率为64.8%,初二年级为67.1%,初三年级为74.0%,高一年级为87.2%,高二年级为82.8%,高三年级为84.2%,这表明学习阶段及年龄的变化,近视患病率也在增长变化。4.单因素的卡方分析后结果显示,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父母是否近视;做眼保健操次数;完成作业时间;每天累计阅读时间;阅读时有无间断休息眼睛;有无学生躺着、走路、歪头看书;有无在暗光下使用电子产品;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室光线程度;学生有无每天吃水果;是否了解眼睛保健知识组间的差异对中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根据单因素分析得出的结果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阅读时有无间断休息眼睛、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父母双方近视、年级、性别、课桌的调节、了解眼睛的保健知识与近视患病率相关。年级、父母均近视和父亲近视、性别、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了解眼睛的保健知识等为危险因素。结论:1.本研究调查2019年海口市中学生近视情况严峻,其中初中生近视人数为283人,近视患病率为52.7%,高中学生近视人数为334人,近视患病率为84.8%。2.海口市中学生随着学习阶段及年龄增大,学生近视患病率明显提高,且近视情况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中学生的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中学生。3.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近视患病率与性别、学习阶段、父母近视、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阅读时眼睛的休息、课桌的调节、了解眼睛的保健知识相关。年级、性别、父母均近视和父亲近视、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了解眼睛的保健知识为危险因素。年级越高其年龄越大和不了解眼睛保健知识,近视患病的风险也逐渐增高;课桌的调节和阅读时休息眼睛属于保护因素。
罗福开[6](2019)在《农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被正式提出,这体现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会提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其次会提问题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最后会提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而农村小学生“无问题”现象较严重,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本研究从本校学生数学提问能力薄弱现象出发,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提问能力测试、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等方法对J区农村小学生提问能力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出了学生提问能力薄弱的原因:师生对“提出数学问题”意义认识不到位;教师威慑作用制约学生提问积极性;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方法单一;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认知结构不完善;学生不善于表达,缺乏提问技巧;家长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不到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结合文献参考和课堂观察提出了初步培养策略,对策略进行教学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初步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师生加强对“提出数学问题”意义的认识;创造宽松、愉悦的提问氛围;创建数学情境,发展提问能力;呵护好奇心,激发数学问题意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数学学习资源;扎实数学基础,建构良好认知结构;规范数学语言表述,提高提问技巧;加强小组合作,促进数学提问能力发展。
陈翠霞,陈刚,张中园[7](2019)在《2018年临沂市郯城县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持续升高趋势。本研究分析郯城县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10对郯城县12个乡镇中学8 260名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对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中学生视力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 260名调查对象中,视力低下的学生数为4 850例(58.72%),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视力低下者分别为1 439、2 152和1 259例,检出率分别为17.42%,26.05%和15.24%。随着年级升高,视力低下检出率有升高趋势,χ2=58.69,P<0.001。男生和女生视力低下人数分别为4 396(58.20%)和3 864例(59.32%),男女视力低下检出率及各程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18年,郯城县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协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从而预防近视发生。
郝无迪[8](2019)在《辽中县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视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眼病,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被WHO列为“视觉2020行动”重点防治的五类眼病之一。我国全人口近视发病率为3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其中青少年是近视的高发群体,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居世界第一,并呈现低龄化趋势,近视已成为我国现代校园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调查评价辽中县小学生的近视水平,明确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及其优先顺位,从而为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辽中县所有城镇小学和农村小学中随机抽取1所城镇小学和1所农村小学,并在每所小学一-六年级各抽取1个班级,将抽取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438名小学生(城镇学生200名,农村学生238名)。对其双眼进行视力检查和问卷调查,调查总眼数876例。视力检查通过电脑验光仪对学生屈光状态进行视力判断,以球镜屈光度S≤-0.5作为近视筛查标准。近视患病率以近视眼例数占调查总眼数的百分比进行计算。问卷调查通过访谈形式对小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年龄、城乡、性别、民族和年级)、个人行为因素(包括睡眠时间、室外活动时间、室内运动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看电视时间和课外辅导)和遗传因素(包括父母近视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学检验显着性标准。结果:调查人群中近视眼214例,近视患病率为24.4%。其中,女生近视患病率为27.9%,男生近视患病率为21.1%。一-六年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3.4%、8.1%、9.8%、22.4%、37.2%和52.9%,随着年级的增长近视患病率随之增加。城镇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3.5%,农村学生近视患病率25.2%。汉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27.4%,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年龄、年级、室内运动时间、室外活动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睡眠时间和父母近视情况等因素影响小学生近视患病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与近视患病具有相关性的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民族(OR=8.662,P<0.05)、父母近视情况(OR=3.176,P<0.05)、室外活动时间(OR=2.063,P<0.05)、室内运动时间(OR=2.015,P<0.05)、年级(OR=2.013,P<0.05)、性别(OR=1.702,P<0.05)、使用电子产品时间(OR=1.684,P<0.05)和睡眠时间(OR=0.752,P<0.05)。结论:本次研究采用国内外普遍认可的近视筛查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辽中县开展小学生的近视水平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近视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人行为因素和父母遗传因素。除民族及遗传因素外,小学生活动及睡眠时间对其近视的效应显着,电子产品的使用亦促进小学生近视率的增加。为了有效控制小学生近视的情况,应注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其室外活动和体育运动时间,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保证小学生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眼健康水平。
曹娇妍[9](2018)在《6-9岁儿童动态视力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视是影响当代学生的重要问题之一,众多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探索出预防及治疗近视的有效手段。运动康复是对损伤采用各种运动调节的方法,使其在功能上获得恢复的一种手段。后天近视发生的本质原因是睫状肌调节功能的紊乱,因此通过特定的方法对睫状肌的调节功能进行锻炼,便有可能对视力的维持与恢复产生较大的帮助。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特定的体育运动方式干预睫状肌调节能力从而对视力进行影响的策略。研究以专门设计的体育锻炼手段为干预因素,以动态视力作为衡量睫状肌调节能力的指标,以静态视力作为因变量。选取常熟市体育学校游泳训练队6-9岁的38名小运动员作为被试,进行两个月的实验干预。研究结果:(1)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且相关度通过专门的体育锻炼能够进一步提高。(2)男、女之间动态视力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静态双眼视力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静态视力和动态视力在实验干预的前期变化较小,后期效果明显。研究的实验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4)动态视力的变化领先于静态视力。(5)男生通过实验干预,静态双眼视力的进步较女生的大。
王旭珂,胡建平[10](2018)在《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近视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某中学学生为例对其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研究方法,随后着重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预防近视的对策以供参考。
二、农村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及其现状 |
1.1.1 视力不良 |
1.1.2 龋齿 |
1.1.3 超重与肥胖 |
1.1.4 营养不良 |
1.2 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
1.2.1 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 |
1.2.2 龋齿的影响因素 |
1.2.3 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 |
1.2.4 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
1.3 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的预防和控制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内容 |
2.2.1 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调查 |
2.2.2 学生健康危险因素调查 |
2.3 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检查标准 |
2.3.1 视力不良标准 |
2.3.2 龋齿诊断标准 |
2.3.3 超重与肥胖标准 |
2.3.4 营养不良标准 |
2.4 调查指标界定 |
2.4.1 饮食频率的界定 |
2.4.2 运动频率的界定 |
2.4.3 近距离用眼习惯的界定 |
2.5 质量控制 |
2.6 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检出情况 |
3.2 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分布情况 |
3.3 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中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
3.3.2 中学生恒牙龋齿情况分析 |
3.3.3 中学生超重与肥胖情况分析 |
3.3.4 中学生营养不良情况分析 |
3.4 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中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 |
4.2 中学生龋齿的影响因素 |
4.3 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 |
4.4 中学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科研实践 |
致谢 |
附录 |
综述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小结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中学生的概念 |
1.3.2 体质健康的相关概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检测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深度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 |
3.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 |
3.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动态分析 |
3.2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
3.2.1 学生视角的影响因素 |
3.2.2 专家视角的影响因素 |
3.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对策 |
3.3.1 学生视角的促进对策 |
3.3.2 专家视角的促进对策 |
4 讨论 |
4.1 加强健康教育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内在动因 |
4.2 提高家庭体质健康认知和行为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核心因素 |
4.3 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键措施 |
4.4 制定校园体育发展的政策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推手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 |
5.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
5.1.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
5.2 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概述 |
1.1.1 体质与健康 |
1.1.2 身体活动 |
1.2 国外相关研究 |
1.2.1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活动的研究 |
1.2.3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与“家校社”的研究 |
1.3 国内相关研究 |
1.3.1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活动的研究 |
1.3.3 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与“家校社”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与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体质健康各指标合格率分析 |
3.1.1 身体形态指标正常率 |
3.1.2 视力指标正常率 |
3.1.3 肺活量指标合格率 |
3.1.4 身体素质指标合格率 |
3.2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城乡比较 |
3.2.1 身体形态指标比较 |
3.2.2 肺活量指标比较 |
3.2.3 视力指标比较 |
3.2.4 身体素质指标比较 |
3.3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身体活动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
3.3.1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身体活动调查基本情况 |
3.3.2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活动的回归分析 |
3.4 “家校社”因素对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
3.4.1 “家校社”因素调查基本情况 |
3.4.2 赣州市13~18 岁中学生体质健康与“家校社”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海口市中学生视力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视力不良的定义及视力进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
1.2.1 视力不良的定义 |
1.2.2 视力进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
1.3 近视的致病机制 |
1.4 青少年近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健康管理研究发展趋势 |
1.5.1 国外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
1.5.2 国内健康管理研究现状 |
1.5.3 国内视力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2 对象及方法 |
2.1 调查的地点与对象 |
2.2 方法 |
2.2.1 样本量计算 |
2.2.2 抽样方法 |
2.2.3 视力评定标准 |
2.2.4 问卷调查 |
2.2.5 质量控制 |
2.2.6 数据整理和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中学生一般情况 |
3.2 中学生视力情况 |
3.3 中学生近视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
3.3.1 中学生近视与父母近视的关系 |
3.3.2 中学生近视与看书时眼与课本距离的关系 |
3.3.3 中学生近视与做眼保健操次数的关系 |
3.3.4 中学生近视与完成作业时间的关系 |
3.3.5 中学生近视与每天累计阅读时间的关系 |
3.3.6 中学生近视与阅读时有无间断休息眼睛的关系 |
3.3.7 中学生近视与学生躺着、走路、歪头看书的关系 |
3.3.8 中学生近视与学生有无在暗光下使用电子产品的关系 |
3.3.9 中学生近视与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室光线程度的关系 |
3.3.10 中学生近视与学生有无每天吃水果的关系 |
3.3.11 中学生近视与学生是否了解眼睛保健知识的关系 |
3.4 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不同学年阶段分析 |
4.3 性别分析 |
4.4 遗传因素分析 |
4.5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4.5.1 阅读累计时间、近距离用眼分析 |
4.5.2 作业量对近视的影响分析 |
4.5.3 用眼行为对近视的影响分析 |
4.5.4 光线因素对近视的影响分析 |
4.5.5 课桌能否调节对近视的影响分析 |
4.5.6 了解眼睛保健知识对近视的影响分析 |
4.6 健康管理策略 |
4.6.1 政府管理 |
4.6.2 学校管理 |
4.6.3 家庭管理 |
4.6.4 学生个人管理 |
4.7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4.7.1 研究的创新性 |
4.7.2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学生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海口市中学视力现况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农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由“手拉手”教研活动引发的思考 |
1.1.2 提出数学问题在课标中的地位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的计划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核心名词界定 |
2.2.1 问题 |
2.2.2 数学问题 |
2.2.3 问题意识 |
2.2.4 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4 文献评述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问卷调查法 |
3.3.3 测验法 |
3.3.4 课堂观察法 |
3.3.5 访谈法 |
3.3.6 案例分析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的编制 |
3.4.2 测试卷的编制 |
3.4.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4.4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4.1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4.1.1 建构主义学习观 |
4.1.2 建构主义教学观 |
4.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4.2.1 发现学习法的指导思想 |
4.2.2 发现学习法的作用 |
4.3 杜威的主体教育理论 |
4.4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5.1 学生问卷调查的实施 |
5.1.1 调查的目的及实施 |
5.1.2 调查结果 |
5.1.3 调查结果分析 |
5.2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测试及评价 |
5.2.1 学生提出问题的分类 |
5.2.2 学生提问能力的评价标准 |
5.2.3 测试过程 |
5.2.4 测试结果 |
5.2.5 测试结果的评价 |
5.3 课堂观察的实施 |
5.3.1 《几分之几》课堂观察记录 |
5.3.2 《比的意义》课堂观察记录 |
5.3.3 课堂观察分析 |
5.4 教师访谈 |
5.4.1 访谈过程 |
5.4.2 访谈结果分析 |
5.5 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薄弱的原因 |
5.5.1 师生对提出数学问题意义认识不到位 |
5.5.2 教师威慑作用制约学生提问积极性 |
5.5.3 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
5.5.4 学生缺乏数学问题意识 |
5.5.5 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
5.5.6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认知结构不完善 |
5.5.7 学生不善于表达,缺乏提问技巧 |
5.5.8 家长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导不到位 |
5.6 小结 |
第6章 培养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及教学实践 |
6.1 培养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初步策略 |
6.1.1 师生加强对“提出数学问题”意义的认识 |
6.1.2 创造宽松、愉悦的提问氛围 |
6.1.3 创建数学情境,发展提问能力 |
6.1.4 呵护好奇心,激发数学问题意识 |
6.1.5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数学学习资源 |
6.1.6 扎实数学基础,建构良好认知结构 |
6.1.7 规范数学语言表述,提高提问技巧 |
6.1.8 家长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
6.2 实验的实施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假设 |
6.2.3 实验变量 |
6.2.4 实验过程 |
6.3 课堂教学实施 |
6.3.1 教学设计选取依据 |
6.3.2 高斯巧妙计算《“1+2+3+、、、+99+100=?”》教学设计 |
6.3.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
6.3.4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
6.4 策略的调整和完善 |
6.4.1 课堂教学策略的完善 |
6.4.2 家长辅助数学学习策略调整 |
6.5 策略的效果检测 |
6.5.1 测试的实施 |
6.5.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6.5.3 学生提问能力评价 |
6.5.4 前后测试对比结果分析 |
6.6 对教师回访,了解师生提问变化 |
6.7 总结有效策略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1.1 调查结果 |
7.1.2 提出问题策略 |
7.2 反思与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问卷调查 |
附录B 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测试题(前测) |
附录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E 农村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测试卷(后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2018年临沂市郯城县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不同年纪视力低下程度分布情况 |
2.3 不同性别视力低下程度分布情况 |
3 讨论 |
(8)辽中县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3 质量控制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调查人群的特征 |
3.2 小学生视力水平及分布 |
3.3 人口统计学信息对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分析 |
3.4 个体行为因素对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分析 |
3.5 遗传因素状况对小学生近视的影响分析 |
3.6 小学生近视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6-9岁儿童动态视力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近视 |
2.1.1 我国近视的现状 |
2.1.2 近视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2.1.3 体育运动对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2.2 动态视力 |
2.2.1 动态视力的概念 |
2.2.2 体育运动与动态视力 |
2.3 静态视力与动态视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前测阶段的分析 |
4.1.1 前测结果的描述统计 |
4.1.2 前测时男女间各指标的差异 |
4.1.3 前测阶段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的相关性 |
4.2 总体数据的描述 |
4.2.1 前、中、后测数据的描述统计 |
4.2.2 视力各指标三个阶段的变化趋势 |
4.2.3 后测阶段动态视力与静态视力的相关性 |
4.3 实验干预的效果检验 |
4.3.1 各指标三个阶段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配对检验 |
4.3.2 干预效果在性别之间的差异 |
4.3.3 不同视力水平在实验干预下的效果 |
4.4 总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研究方法 |
2、调查结果分析 |
2.1、学生视力检查情况分析 |
2.2、体育锻炼程度强弱与学生视力高低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 |
2.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视力情况较好 |
3、中学生预防近视的对策 |
3.1、进一步强化体育锻炼 |
3.2、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
3.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4、总结 |
四、农村中学生视力调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市中学生常见身体健康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昱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2]安徽省9~18岁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高鑫.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D]. 范晨曦. 山西大学, 2020(04)
- [4]赣州市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孝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海口市中学生视力现况调查及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 雷栋.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6]农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研究[D]. 罗福开.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6)
- [7]2018年临沂市郯城县农村中学生视力不良患病情况调查[J]. 陈翠霞,陈刚,张中园. 社区医学杂志, 2019(13)
- [8]辽中县小学生近视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郝无迪.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9]6-9岁儿童动态视力运动干预的实验研究[D]. 曹娇妍. 苏州大学, 2018(04)
- [10]体育锻炼与中学生近视情况调查分析[J]. 王旭珂,胡建平.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