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军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军校学员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薇[1](2021)在《军校学员自办内刊建设方向及路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军队院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学员自办刊物也在积极实践中。与地方高校相比,起步晚、发展慢,办刊模式处在探索阶段,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学员思想上不重视、刊物特色不鲜明、优质稿源不够、学员编辑不"专"等方面的瓶颈问题,军队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办刊定位,突出自身军事特色,应在学员自办刊物的宏观管理、在内容策划和刊物设计上、组稿和办刊形式、学员编辑队伍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军校学员自办刊可持续发展,打造出一块属于军校学子的文化阵地。
吴婧[2](2021)在《军队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经典阅读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经典阅读对于军校学员在价值观、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军校学员对经典作品阅读量、深度、参加活动不足不够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军校图书馆建立经典阅读区、打造品牌、关注新趋势的阅读推广建议。
吕增艳[3](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贾燕菲[4](2021)在《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愈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活动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培养情感和价值观。虽然我国课外活动开展历史较长,但还存在着活动体系不规范、活动内容不丰富、评价制度不系统等问题。考考察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成功经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起到怎样的作用?本研究对此展开分析。首先,本研究以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相结合对比梳理出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历史脉络与特点。其次,以质性分析法为指导,采用观察法对新加坡中小学课程辅助活动教师工作建立初步印象、了解课程辅助活动教师日常,而后确定访谈提纲,对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进行深度访谈,探究其对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的看法,为后续分析搜集资料。复次,用文献分析法对比相关文献形成理论框架。研究以新加坡辅华中学为研究对象,选取四个班级作为案例,对日常活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后,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拟定访谈提纲,并对该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家长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在此期间不断调整访谈提纲。最后,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和社会角色理论等相关理论,综合其它研究中归纳的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对访谈内容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到最终理论模型。本研究采用新教育目标分类法、社会角色理论、教师角色等教育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研究将课程辅助活动教师的核心角色定位为学习引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管理者、在岗研修者、沟通对接者五个主要角色。沟通对接者是各个角色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学校教师与教练、学校管理人员、学生、同事沟通顺畅的前提下,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活动管理者是学习引导者角色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维持活动的纪律,保证学生的安全,使活动有序开展。在岗研究者促进了学习引导者、课程设计者角色的发展提升,活动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更好的发挥学习引导者与课程设计者的作用。本研究发现,尽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对自身角色认知较为清晰,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塑造角色过程中,仍存在由于学生程度不同,难以同时兼顾因材施教与择优培养的矛盾;二是在活动选择中,由于名额有限,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引导辅助的矛盾;在竞赛时期,本职工作与负担加重的矛盾。三是通过分析我国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角色内和角色间的矛盾,借鉴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成功经验,在社会层面、学校层面以及自我成长层面提出了建议,帮助我国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更好地认识并适应角色。
陈海龙,俞伟强,童大鹏,田野,刘健鑫[5](2021)在《信息化时代士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系统的角度探讨了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职教理念、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改革、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职教理念,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推动信息化教学实践,"军校—地方—部队"三方专家深度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等策略。为在信息化时代进行士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军事变革需求,培养高素质新型士官人才提供了理论借鉴。
黄宗之[6](2020)在《艰难抉择》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接到导师邢维擎教授的电话时,刘建勋才知道由北京飞抵洛杉矶的航班提前半小时落地了。他担心导师在机场久等,便慌忙走进车库,启动车子,驾着他那辆枣红色特斯拉轿车驶出了家门。从安琪拉山脚下来,绕过街两旁草木蓊郁、繁花盛开的小道,在初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在明媚朝阳的普照下,奔上了210高速公路。
姜勇强,黄小刚,朱益民,黄泓,王学忠,胡轶佳[7](2020)在《军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利弊探讨》文中提出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军校全面推行学员连队化管理后实施翻转课堂的利弊。由于军校学员集中统一管理,互联网和电脑使用受限,军事体能技能训练任务重,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但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且学员担任连队骨干的锻炼有利于在翻转课堂中学员的自我表现。通过对"天气学"翻转课堂实施试点,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贾林琛,陈抒[8](2020)在《大数据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文中认为作为以服务军校教育为核心的军校图书馆,其在服务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主动适应当前军校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下,对军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军队院校转型,加强军队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军校图书馆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吴青[9](2020)在《少先队国防教育中军队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防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少先队员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潜在的国防后备力量,少先队教育中内含着国防教育的内容。少先队国防教育是以活动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特殊性教育方式,国防教育效果表现为学生的主观国防意识建立、客观国防技能的实践结果、现实外显的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变化。军队拥有极其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优势。将军队资源有效利用到少先队活动中,以增强少先队国防教育的效果,这是少先队教育实践的需要。少先队国防教育的内容,可以围绕军队资源来进行设定。军队可公开的国防教育资源丰富,可以划分为精神类资源、物质类资源、行为类资源、制度类资源等四类。国家政策为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提供了保证,少先队文件也要求密切部队关系加强少先队国防教育。调查表明,目前少先队进行国防教育时,主要是通过“军事日”活动、军训活动、国防教育主题讲座等方式,接触并利用军队资源。通过“军事日”体验活动直观感受军队国防精神;在国防教育训练基地的训练中,利用军队的人力与条件,让少先队员体验军队生活;通过军队人员进行的国防教育主题宣讲,激发少先队员的国防意识与爱国热情。从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保障条件来看,在活动经费、师资、设施与教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有效保障。通过利用军队资源来开展少先队国防教育,震撼了少先队员的心灵,磨炼了少先队员的意志,普及了国防教育知识,增强了国防教育的效果。但是,少先队开展国防教育中,在利用军队资源时,也存在着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沟通联系渠道多样,资源统筹不规范;“军营日”活动日程紧凑,安排不够合理;教育讲解过于专业化,针对性不强;军事实践场地重功能化,氛围营造有欠缺;校内课程空洞,鲜活性真实感需加强。究其原因,主要少先队、军队、教育行政部门等教育活动相关各方沟通协调不够顺畅;国防教育专业师资紧缺,少先队辅导员系统培训不够,校外军事辅导员利用不够;国防教育环境创设不够;“军”“少”双方对于国防教育认同有落差。针对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少先队国防教育有关方面,有必要采取措施,以提高利用军队资源的效果。这些措施,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少先队国防教育组织领导体系,综合施策,打通少先队国防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抓紧落实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全面促进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均衡化发展,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突出师资队伍建设,以军事院校、军队英模、人民武装部为依托,选配优秀校外军事辅导员,扎实校内辅导员国防教育专业素养,将榜样的“真实感”送入校园,夯实人才力量支撑;科学统筹国防教育环境资源,使军队营房、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学校等三类环境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系统培塑少先队员国防精神、国防技能、国防知识,系统提升教育实效;加大国防教育教材编写力度,“军少”合力编着少先队国防教育教材,强化少先队国防教育系统化建设。
赵航[10](2020)在《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青少年是祖国和社会未来的继承者,为其提供健康的生存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社会的重要责任。现如今培养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已成为全世界探讨的教育模式。营地教育以素质教育和体验式教学为基础,帮助青少年改善体质、磨练意志、开拓视野、感受自然、增强自信、培养良好品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在我国的发展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处于落后阶段,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有着较为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广州市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其经济、文化、政策、理念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通过对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现状的研究能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取长补短促进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活动的蓬勃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选取的10所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进行调查。分别从营地的选址与配套设施、营地指导员情况、营地活动开展情况、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场地器材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器材种类丰富能满足青少年的户外体育活动需求,但营地部分器材使用率不高,活动安排需更加合理。2.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渠道,人才缺口较大。营地指导员团队氛围较好,但营地指导员工作较为辛苦繁琐,因此营地指导员人员流动较大,经验丰富的指导员偏少。3、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业务开展较为丰富,除针对青少年营地教育业务之外,还开展有公司团建、会议接待、旅游住宿、军训等等其他方面的业务,可以在淡季维持营地的正常运营。营地接待人数近年来呈现持续上涨趋势,经营模式不断改善,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4、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交通情况满意度较高,营地周边道路通常交通工具丰富。但收费情况满意度较低,认为费用偏高。5、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项目丰富,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能够积极的参与营地活动中。青少年对营地指导员的业务水平满意度较高,但仍然有提高的余地。
二、发挥军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军校学员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军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军校学员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军校学员自办内刊建设方向及路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军校学员自办内刊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
1.1 学员对内刊缺乏重视 |
1.2 刊物特色不鲜明 |
1.3 高质量稿源不够 |
1.4 学员编辑不够“专” |
2 加强军校学员自办内刊建设的路径方法 |
2.1 加强对军校学员自办刊物的宏观管理 |
2.2 在内容策划和刊物设计上彰显军校特色 |
2.3 采用多种方法手段丰富组稿和办刊形式 |
2.4 培养稳定优质的学员编辑队伍 |
(2)军队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经典 |
2 阅读经典对军校学员的重要作用 |
2.1 塑造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的正确途径 |
2.2 培养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的必备养分 |
3 军校学员在经典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与成因 |
3.1 学员对“经典”的把握不精准 |
3.2 学员对“经典”阅读的深度不够 |
3.3 学员对“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
4 军队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的策略 |
4.1 建立经典阅读区,注重资源选取和推介形式 |
4.2 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
4.3 打造推广品牌,关注推广趋势,创新推广策略 |
5 结束语 |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 |
二 教师角色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 教师角色研究 |
二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研究 |
三 新加坡辅助活动中的教师角色研究 |
四 理论基础 |
五 研究现状分析 |
第五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
一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四 创新与局限 |
第二章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边缘期(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
第二节 觉醒期(20 世纪60 年代至20 世纪末) |
第三节 激励期(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初) |
第四节 稳定期(2010 年至今) |
第三章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的特点 |
第一节 学校自主设置不同课程内容 |
一 课程内容因学段不同而异 |
二 课程内容因性别不同而异 |
三 课程内容因培养目标而异 |
四 不同活动针对分目标不同 |
第二节 建立连贯具体的活动评价制度 |
一 LEAPS评分等级 |
二 LEAPS2.0 的领域划分与整体框架 |
三 LEAPS2.0 中的更新 |
第三节 双向灵活的活动形式 |
一 师生双向的课程选择 |
二 学校社会活动相结合 |
第四节 建立规范化的活动管理体系 |
一 充足合理的活动时间 |
二 专门专项的后勤保障 |
二 同步及时的家校沟通 |
第四章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分析 |
第一节 学习引导者 |
一 认知系统 |
二 自我系统 |
三 元认知系统 |
第二节 课程设计者 |
一 疫情前的课程设计 |
二 疫情中的课程设计 |
第三节 在岗研修者 |
一 提升专业精神 |
二 增长专业知识 |
三 提高专业能力 |
四 完善专业自我 |
第四节 沟通对接者 |
一 与教练沟通 |
二 与本地校长沟通 |
三 与本校教师沟通 |
四 与学生沟通 |
五 与政府和社区沟通 |
第五节 活动管理者 |
一 校内管理 |
二 校外管理 |
第五章 思考与讨论 |
第一节 新加坡教师角色塑造中的矛盾与对策 |
一 因材施教与择优培养 |
二 自主选择与引导辅助 |
三 本职工作与负担加重 |
第二节 新加坡教师专业支持策略 |
一 21 世纪教师教育模式 |
二 丰富的专业培训内容 |
第三节 我国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角色的矛盾 |
一 角色间冲突:多元角色的冲突 |
二 角色内冲突:理想角色和现实角色冲突 |
第四节 我国教师在课外活动中的角色冲突的调适 |
一 制度层面 |
二 社会层面 |
三 学校层面 |
四 自我成长 |
第五节 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信息化时代士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树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职教理念 |
2 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 |
3 推动信息化教学实践 |
3.1 通过课前预习了解教学重点 |
3.2 通过课前测验掌握学习情况 |
3.3 通过课后复习巩固学习效果 |
4 “军校—地方—部队”三方专家深度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 |
5 深化士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
6 根据士官职业教育特点和装备发展要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 |
第一,围绕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将课程设置与学员的岗位任职密切结合。 |
第二,围绕专业能力调整教学内容。 |
第三,根据专业发展,不断拓展更新教学内容。 |
第四,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
7 基于CBE的教学模式改革 |
8 结语 |
(6)艰难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进海关黑屋的人 |
第二章科技泄密者 |
第三章择校 |
第四章名校招生有歧视 |
第五章追求梦想 |
第六章何去何从 |
第七章华人学生不读军校 |
第八章参观圣塔芭芭拉大学 |
第九章公民意识与国家忠诚 |
第十章解雇 |
第十一章困境 |
第十二章艰难抉择 |
第十三章逮捕 |
第十四章改弦易辙 |
第十五章祸根 |
第十六章密利森特的遗愿 |
第十七章起诉 |
第十八章正义之声 |
尾声 |
(7)军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利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军校开展翻转课堂模式的意义 |
三、军校学员实施翻转课堂的利弊 |
(一)翻转课堂实施的制约因素 |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有利因素 |
(三)实施翻转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
四、结语 |
(8)大数据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现状 |
二、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馆藏文献数量不足。 |
(二)数字资源利用率不足。 |
(三)建设经费不足。 |
(四)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 |
三、大数据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
(一)提高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力度。 |
(二)重视学院信息获取能力培养。 |
(三)合理配置经费。 |
四、结语 |
(9)少先队国防教育中军队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少先队教育内含着国防教育的需要 |
2.军队资源在开展国防教育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
3.当前少先队利用军队资源开展国防教育的研究匮乏 |
(二)研究意义 |
1.有助于丰富少先队军事实践的国防教育理论 |
2.有助于改善少先队国防教育的实践活动 |
3.有助于少先队员形成正确的国防观念和全面健康成长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关于国防教育资源的研究 |
2.国外关于少年儿童国防教育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1.少先队 |
2.国防教育 |
3.教育资源 |
4.少先队国防教育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认识性前提探讨 |
(一)少先队国防教育内容设定围绕军队资源 |
(二)少先队国防教育中利用的军队资源类型 |
1.军队的精神类资源 |
2.军队的物质类资源 |
3.军队的行为类资源 |
4.军队的制度类资源 |
(三)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必要性 |
1.军队深厚的军事文化底蕴是少先队国防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 |
2.利用军队资源是强化少先队国防教育的必要手段 |
(四)政策法规保证了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可能性 |
1.国家政策为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提供了保证 |
2.少先队文件要求密切部队关系加强少先队国防教育 |
二、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现状 |
(一)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组织计划情况 |
(二)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具体活动状况 |
1.“军事日”活动全面接触军队资源 |
2.军训活动以基地训练为主以学校训练为辅 |
3.国防教育主题讲座 |
(三)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方法措施状况 |
1.“军事日”体验活动直观感受军队国防精神 |
2.国防教育训练基地以训为方法 |
3.国防教育主题宣讲有良好的教育氛围 |
(四)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保障条件状况 |
1.经费保障状况 |
2.师资保障状况 |
3.设施保障状况 |
4.教材保障状况 |
(五)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的教育效果状况 |
1.“真正的军营”触及心灵的震撼 |
2.军训促使少先队员集体的奋发与意志的磨炼 |
3.国防教育主题讲座侧重知识普及 |
三、少先队国防教育利用军队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
(一)沟通联系渠道多样,资源统筹不规范 |
1.资源统筹不规范 |
2.沟通渠道多样化 |
(二)“军事日”活动日程紧凑,安排不够合理 |
1.活动日程安排紧凑 |
2.活动安排互动不够 |
(三)教育讲解过于专业化,针对性不强 |
1.专业化讲解超出少先队员理解能力 |
2.讲解针对性不强影响少先队员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
(四)军事实践场地重功能化,氛围营造有欠缺 |
1.国防教育训练基地欠缺历史积淀 |
2.学校训练场地缺少氛围营造 |
(五)校内课程空洞,鲜活性真实感需加强 |
1.“真实感”的重要与英雄人物群体到身边的不现实 |
2.少先队主题宣讲聚焦国防教育不够 |
四、少先队国防教育中利用军队资源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教育活动相关各方沟通协调不够顺畅 |
1.地方教育部门统筹计划组织难落实 |
2.活动中沟通反馈不及时 |
(二)国防教育师资建设有短板 |
1.国防教育专业师资紧缺 |
2.少先队辅导员系统培训不够 |
3.校外军事辅导员利用不够 |
(三)国防教育环境创设不够 |
1.军队聚焦主责主业,很难安排少先队体验完整军事生活 |
2.以模仿为主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训练有形无神。 |
3.学校忽视国防教育环境对少先队员的影响力 |
(四)“军”“少”双方对于国防教育认同有落差 |
1.少数辅导员国防意识不强 |
2.军事与孩子的安全考虑导致军队谨慎开展活动 |
(五)国防教育教材资源整合不够 |
1.少先队缺少国防教育课程教材,知识掌握不系统 |
2.忽视借鉴军队国防教育教材 |
五、少先队国防教育有效利用军队资源的建议 |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
1.建立统一领导体系 |
2.建立联席会议机制 |
3.健全信息沟通机制 |
4.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
(二)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力量支撑 |
1.协调武装部帮助少先队员寻找优秀校外军事辅导员 |
2.以军事院校为依托系统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国防知识 |
3.统筹军事专家、英模资源 |
(三)科学统筹国防教育环境资源,系统提升教育实效 |
1.以军队资源形塑少先队国防教育精神 |
2.以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培训少先队员国防技能 |
3.以校园环境创设引导少先队自我探究国防知识 |
(四)加大国防教育教材编写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飞速发展 |
1.1.2 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教育功能 |
1.1.3 国家政策支持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户外体育 |
2.1.2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 |
2.2 国外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现状 |
2.3 国内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研究现状 |
2.3.1 我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历史 |
2.3.2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规划建设研究 |
2.3.3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教育功能研究 |
2.3.4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课程设计研究 |
2.3.5 青少年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动机研究 |
2.3.6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人员构成研究 |
2.3.7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安全风险因素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考察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访谈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营地选址与配套设施分析 |
4.1.1 营地面积及地理位置分析 |
4.1.2 营地配套设施分析 |
4.2 营地指导员情况分析 |
4.2.1 营地指导员师资队伍情况 |
4.2.2 营地指导员的持证情况 |
4.2.3 营地指导员工作年限情况 |
4.2.4 营地指导员培训情况 |
4.2.5 营地指导员工作性质 |
4.2.6 营地指导员所在团队气氛 |
4.3 营地活动项目开展情况 |
4.3.1 营地主要项目 |
4.3.2 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3.3 营地指导员对营地活动项目是否影响青少年发展的认知分析 |
4.4 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情况分析 |
4.4.1 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动机分析 |
4.4.2 青少年对营地活动价值认知分析 |
4.4.3 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获得家庭支持度分析 |
4.4.4 营员满意度分析 |
4.5 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存在问题 |
4.5.1 专业的营地指导员和营地管理人员人材匮乏水平参差不齐 |
4.5.2 营地的设施管理不足利用率较低 |
4.5.3 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缺乏凝聚力行业标准化不足 |
4.5.4 营地与学校缺乏深度合作 |
4.5.5 青少年家庭对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缺少正确认知 |
4.5.6 营地课程体系不完善,活动项目开发能力不足 |
5 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2 对策 |
5.2.1 增加管理和指导员培养途径,提高营地人员专业水平 |
5.2.2 制定完善器材管理制度提高利用率 |
5.2.3 提高行业标准化意识与水平 |
5.2.4 加强与学校的交流 |
5.2.5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自主品牌特色 |
5.2.6 优化课程体系,制定合理评估制度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件 |
四、发挥军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促进军校学员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军校学员自办内刊建设方向及路径方法[J]. 王薇. 学报编辑论丛, 2021(00)
- [2]军队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 吴婧.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15)
- [3]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教师角色分析[D]. 贾燕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信息化时代士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与实践研究[J]. 陈海龙,俞伟强,童大鹏,田野,刘健鑫.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1(01)
- [6]艰难抉择[J]. 黄宗之.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6)
- [7]军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利弊探讨[J]. 姜勇强,黄小刚,朱益民,黄泓,王学忠,胡轶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34)
- [8]大数据环境下军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J]. 贾林琛,陈抒. 办公室业务, 2020(14)
- [9]少先队国防教育中军队资源的有效利用探究[D]. 吴青.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10]广州市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赵航.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