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育[1](2021)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经过多年的整治,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然而在校园周边地区却依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危及中小学生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这些隐患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其中指出,要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在学校周边探索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以此为背景,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河南省校园周边环境对中小学生安全产生的影响,认真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及成因,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路径的角度出发,研究适合河南省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构建,以期能够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为政府、学校、社会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小学生安全保驾护航。本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总述,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并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第二部分是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明确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的概念界定;并以非传统安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作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也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基本内容展开论述。首先,通过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调研方法,辅以案例分析法分析了中小学校园周边的安全形势,详细论述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问题,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其次,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包括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学校安全管理缺失,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家庭安全管理不当几个方面;最后,对前文进行分析整合,探讨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路径,提出了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竞争、公共参与四位一体的建立路径,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治理,才能使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取得切实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结语,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建立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未来的展望。
白柏[2](2021)在《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文中提出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国家人才与社会精英培育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却安全事故频发。我国高校目前“以墙为界”的安全防控模式,在日益复杂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已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保障校园安全。本文对国内外高校治安管理研究进行充分回顾梳理后,立足于协同治理理论与治安领域相关基础理论,构建了以治安管理原则、治安管理主体、治安管理措施和治安管理评估等四大基础要素为核心的高校治安管理体系框架;并依托于个人工作经验,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治安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对其治安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工作特殊性、工作现状进行梳理后,发现其校园治安管理所面临的主要工作问题与成因有:一是外部环境制约方面,包括国内外政治因素与网络环境、社会治安环境复杂、法律法规不健全;二是协同治理建设不足方面,包括协同治理理念滞后、协同治理机制欠缺和整体治安防范薄弱;三是治安工作宣传教育缺失方面,包括高校治安保障各主体对治安工作宣传教育认识不足、高校缺乏专业安全教育的宣传队伍和教职工与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强。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本文高校治安管理体系框架,深入研究讨论了高校治安管理相关举措,具体包括:一是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构建高校多元责任主体协同治理体系,包括培育引导高校治安保障多元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三是构建高校多校区治安管理长效对策,具体包括运行保障对策、安全教育对策、预警分析对策以及工作考核对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生是年轻有活力的一代,是国家人才力量储备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保障高校校园安全,满足大学生的基本安全需求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工作开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曹韧[3](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大数据应用是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升级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提高治安防控系统的科学性与高效性。将国内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安防控体系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旨在不断强化内部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防控效能,建设安全、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
黄邓楷[4](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邱浩[5](2020)在《“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安全稳定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平安校园”建设,以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为目标,迎合了创新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平安校园”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发展,高校安全管理体系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巩固了校园长治久安的局面,增强了师生主体的安全感与满意度。但是与“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要求相比,与党和国家的新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因此,探索“平安校园”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既是应对当前安全形势新问题、新挑战的应有之义,也是服务于“平安校园”建设目标的要求。为保障校园环境和谐稳定,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本文以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并与高校保卫部门与师生员工进行访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掌握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治理理论、协同理论等前沿理论对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的提升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本文首先考察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以及构建原则,深刻了解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主体、内容、对象、手段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从而划定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范围。其次,阐述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是建设与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原因。再次,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了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组织结构不顺、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协同不强、考核评价不力、科技水平不高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为完善体系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通过健全运行机制、提高科技水平、加快队伍建设等措施,针对性的解决体系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苗晨丹[6](2020)在《“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办学形势多种多样、人员结构日益复杂、高校建筑结构复杂多变。大学生身心尚未完全成熟,受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追求多样、个性鲜明。再加上近几年,网络飞速发展,新型犯罪手段也不断更新,这使得高校的安全管理问题愈加复杂。为了应对新时代校园安全稳定问题,各高校纷纷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平安校园”安防系统,协助高校安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平安校园”综合监控系统在各大高校能发挥出显着的功效,除了主要的视频监控功能外,该系统还可以实现电话报警、消防管理、交通管控、应急管理、巡更管理等功能。“平安校园”安防系统不但可以保证各子系统独立运行,还可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安防联动。安防人员可以利用系统随时全面掌握安防情况,对案情做出快速准确地反应,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最大限度的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平安校园”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高校“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作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国内外平安校园研究现状和现有安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高校“平安校园”项目的特点和安防系统设计需求,构建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该模型以系统建设效果、性能效果、应用效果、系统的支持效果以及人员管理效果为一级指标,建立了一个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将构建的评价模型应用于H校的“平安校园”项目,并针对评价结果,对H校“平安校园”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对其他相关单位“平安校园”项目的建设与升级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守佳丽[7](2020)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与应对研究》文中认为暴力袭击犯罪是威胁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暴力袭击中小学幼儿园、伤害师生的恶性案件,严重危及社会稳定。校园暴力袭击事件的多发暴露出校园风险防控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本文根据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按照“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思路,对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进行研究,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引入风险管理的概念,介绍风险管理理论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与应对研究中的应用,提出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表达式,该风险表达式即为本论文所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其次进行系统地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通过对43起典型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事件进行研究,探讨暴力袭击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学生)所面临的危险性、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学校面对暴力袭击事件的应急能力。接着进行风险评价,在前期风险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危险性、脆弱性和应急能力3个一级指标及其下设的13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同时参考国内外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将校园暴力袭击风险等级划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进而选择两所学校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考察和专家打分的方式,使用本论文构建的评估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赋值和计算,最终得到这两所学校综合风险评估的结果,验证该风险评估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从完善社会预防机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研究如何进行校园暴力袭击事件的风险应对,从而更好地防控校园暴力袭击事件。
李娅雪[8](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以吴家营街道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与非农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的有序调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与此同时,城市边缘不断向外扩张,大量农村村落融入城市社区之中。社会治安形势变得错综复杂,日趋棘手,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这给城市社区治安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吴家营街道社区治安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基于现有的管理措施和成果,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及地方材料,结合科学的调研、分析方法,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就解决吴家营街道乃至全国相似城镇化城市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提升社区治安管理能力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通过对吴家营街道社区治安管理的措施展开深入分析,指出其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社区治安案件频发,社会矛盾突出;其次,流动人口构成复杂,使得管理混乱;第三,警力配备不足,对于治安问题疲于应付;第四,缺乏信息平台,双向沟通机制不健全;第五,在探索公众参与的实践中,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意愿不强;最后,警务设施建设滞后,复杂的社区格局为犯罪提供了可能。针对吴家营街道社区治安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阅读查找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社区治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治安管理做法,分析和借鉴其成功经验,针对本地区甚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社区治安管理提出完善对策。第一,完善基层法制宣传,不断健全治安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第三,健全治安保障机制,整合社区治安资源,积极培育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第四,设情报信息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激活情报工作在治安管理中的作用;第五,拓宽参与途径,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第六,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提升公众认同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彭盈盈[9](2020)在《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安全治理作为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其传统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高校安全治安防控体系在应对日常高校安全治理工作中显得捉襟见肘。单一孤立的高校安全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高校治安形势的转变。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应当转变治理思维,反思传统高校安全治理思维和手段的不足,建立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以提高高校安全治理的效能。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维护高校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具有一套自我调整、自我平衡的运行机制。高校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是立足于动态、整体、联系的系统思维,打破传统高校安全分析思路模式的束缚,创新性地对系统内部不和谐因素进行生态性的反思,在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子系统中寻找出路。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涵盖了人的系统、支持系统、交换系统、防御系统,通过在各子系统间建立一套自我预警、自我消解风险因素的机制,通过寻找安全与风险因素博弈的平衡点,保证高校校园安全系统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能力。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校园安全现状,提出了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想,通过探讨“安全生态”与“生态安全”的异同,剖析“安全生态”的特点,寻找高校安全与生态系统的契合点,证实构建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可行性。借助生态思维对高校安全生态现状进行剖析,从“生物”与非生物系统投入不均衡、外部风险抵抗力薄弱、安全信息交换机制存在不足、安全文化建设薄弱四个方面进行生态性的反思,力求从高校校园安全系统内部找出症结弊端所在。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思路参照生态学、系统理论的思维模式,立足整体、系统的角度,从构建高校安全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风险识别机制着手,提出相对应的构建策略,以提升各系统联合预防风险的能力,寻求高校安全生态系统自我调整、自我平衡的运行模式。为了更生动地阐释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笔者以高校“校园贷”犯罪为例对安全生态系统识别风险过程进行了说明。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应着眼于安全风险的事前预防,这对于高校校园安全治理和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畅兆锋[10](2020)在《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探索实施依法科学治校,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有效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国家教育职能、培养文化科技人才的根本保证,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保障。高校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确保安全稳定的教学秩序,做好校园安全防控和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医学生培养作为国家各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应用风险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安全管理理论,从学生工作视角出发,按照危机管理四阶段模式构建安全防控机制,提出在安全防控工作中发挥辅导员的作用,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和医学生的特点,强化医学生专业精神,把安全管理融入到专业学习中,把专业精神贯穿到安全管理中,通过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医学类本科生的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本文的探索,为高校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学生工作人员高效、科学开展危机管理和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提供探索性的支持。
二、构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
二、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非传统安全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观点 |
第三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的困境 |
第一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校园周边安全形势调查结果 |
一、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
二、校园周边安全法律法规关注与实施 |
三、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主体 |
第三节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分析 |
一、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
二、治安安全问题分析 |
三、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分析 |
四、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的成因 |
第一节 社会因素带来困扰与挑战 |
一、城镇化的影响 |
二、市场化的影响 |
三、网络化的影响 |
四、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学校安全管理缺失 |
一、安全教育观念滞后 |
二、安全教育专业教师匮乏 |
三、承担安全压力过重 |
四、安全管理权力具有局限性 |
第三节 治理主体难以形成合力 |
一、校园周边法治保障不充分 |
二、校园周边安全治理缺乏长效性 |
三、治理主体责任划分不明确 |
四、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不高 |
第四节 未成年人自保能力不足 |
一、中小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
二、中小学生防范技能匮乏 |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波动 |
第五节 家庭安全管理不当 |
一、忽视家庭安全教育 |
二、过度呵护未成年人 |
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 |
第五章 建立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的路径 |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行政路径 |
一、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部门联动机制 |
二、构建中小学生安全区域治理监管机制 |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区域法律保障 |
第二节 学校管理的主体路径 |
一、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
二、做好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
三、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
第三节 企业竞争的市场路径 |
一、推进市场化安保运行机制 |
二、积极鼓励市场筹集资金 |
三、转变学校周边企业经营理念 |
第四节 公共参与的社会路径 |
一、增强社区责任意识 |
二、促进家庭积极参与 |
三、发挥媒体正面效应 |
四、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其中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治理调查问卷 |
附录 B |
附录 C 河南省3市7所中小学校园周边安全问题观察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高校治安管理体系 |
(一)概念界定 |
(二)构成要素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治安基础理论 |
第三章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管理现状 |
一、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
(一)学生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
(二)教职工高校治安管理情况感知测量 |
(三)学生、教职工高校治安管理感知比较分析 |
二、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高校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
(一)高校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
(二)政府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
(三)社会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
(四)协同方面治安管理协同现状 |
第四章 兰州大学榆中校区治安管理问题与成因 |
一、校区治安客观环境欠佳 |
(一)校区地理位置孤立 |
(二)治安环境复杂 |
(三)分校区办学和师生分离 |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
二、治安管理协同建设不足 |
(一)协同治理理念滞后 |
(二)治理主体建设缓慢 |
(三)治理主体权责不明 |
(四)整体治理防范薄弱 |
三、治安管理宣传教育缺失 |
(一)主体认识不足 |
(二)专业宣传队伍缺乏 |
(三)部分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
第五章 高校治安管理优化完善的对策 |
一、高校治安外部协同治理对策 |
(一)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二)培育构建高校治安保障多元责任主体 |
(三)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公安机关协同治理机制 |
二、高校治安内部协同治理对策 |
(一)治安协同治理预警分析对策 |
(二)治安协同治理主体工作考核对策 |
(三)治安协同治理运行保障对策 |
(四)治安协同治理主体安全教育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数据及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内涵 |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
2.1 组织体系建设不具备合理性 |
2.2 建设规划不到位,资源整合困难 |
2.3 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滞后 |
2.4 保卫队伍信息化建设不足 |
3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问题对策 |
3.1 转变高校治安防控思维 |
3.2 完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 |
3.3 加大高校宏观指导 |
3.4 依托大数据技术,提高治安防控整体能力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国内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
1.2.2 关于国外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 |
1.2.3 关于“平安校园”建设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治理理论 |
1.3.2 协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校安全 |
2.1.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 |
2.2 构建原则 |
2.2.1 统一指挥原则 |
2.2.2 协调联动原则 |
2.2.3 预防为主原则 |
2.2.4 服务师生原则 |
2.3 构成要素 |
2.3.1 安全管理主体 |
2.3.2 安全管理对象 |
2.3.3 安全管理手段 |
2.3.4 安全管理内容 |
2.3.4.1 安全政策 |
2.3.4.2 安全风险管理 |
2.3.4.3 安全保证 |
3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
3.1 基于高校内部管理层面分析 |
3.1.1 校园安全形势整体严峻 |
3.1.2 大学生安全管理难度较大 |
3.2 基于高校外部安全形势分析 |
3.2.1 传统校园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
3.2.2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严重 |
3.2.3 高校失泄密事件频发多发 |
3.2.4 高校网络舆情防控难度加大 |
4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困境-基于“平安校园”的视角分析 |
4.1 “平安校园”实践探索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建设历程 |
4.1.3 工作内容 |
4.2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
4.2.1 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更新 |
4.2.2 安全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4.2.3 校园安全文化稳步发展 |
4.2.4 安全防范措施逐渐完善 |
4.3 高校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4.3.1 组织体系结构不畅 |
4.3.2 队伍建设水平滞后 |
4.3.3 信息沟通效率低下 |
4.3.4 考评激励效果薄弱 |
4.3.5 应急处置工作乏力 |
4.3.6 科技支撑保障不足 |
5 完善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 |
5.1 打造高校安全治理共同体 |
5.1.1 培育多元主体,促进合作治理 |
5.1.2 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组织保障 |
5.1.3 理顺组织结构,明确管理责任 |
5.2 健全高校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
5.2.1 信息共享机制 |
5.2.2 联防联动机制 |
5.2.3 考核评价机制 |
5.3 提高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科技水平 |
5.3.1 引进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 |
5.3.2 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 |
5.3.3 推进技防系统集成与联动 |
5.4 加强高校安全管理体系队伍建设 |
5.4.1 拓宽培养渠道 |
5.4.2 注重教育培训 |
5.4.3 完善准入标准 |
5.5 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
5.5.1 加强预案制定与演练 |
5.5.2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
5.5.3 重视舆情干预引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一、 保卫处工作人员 |
二、 校属其他单位 |
三、 高校师生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校安防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安防项目评价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平安校园”项目概述 |
2.1.1 “平安校园”项目的定义 |
2.1.2 “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 |
2.1.3 “平安校园”项目建设目标 |
2.1.4 “平安校园”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
2.2 “平安校园”项目的总体要求 |
2.2.1 业务功能要求 |
2.2.2 性能要求 |
2.2.3 安全要求 |
2.2.4 系统功能应用要求 |
2.2.5 系统的支持和维护要求 |
2.3 相关评价理论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4 模糊合成算子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与步骤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2.2 评价指标的初步识别 |
3.2.3 德尔菲法进行评价指标的筛选 |
3.3 确定评价指标 |
3.3.1 建设效果评价指标 |
3.3.2 性能效果评价指标 |
3.3.3 应用效果评价指标 |
3.3.4 系统支持效果评价指标 |
3.3.5 人员管理效果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AHP-模糊评价模型整体构思 |
4.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4.2.3 特征值及一致性检验 |
4.2.4 权重的计算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4.3.1 模糊评价的原理 |
4.3.2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H校“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1 H校“平安校园”项目基本情况 |
5.1.1 H校简介 |
5.1.2 H校“平安校园”综合监控系统结构 |
5.2 H校“平安校园”项目运维和管理现状 |
5.2.1 系统的运行状态 |
5.2.2 系统的应用和维护情况 |
5.3 H校“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
5.3.2 H校“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模糊综合评价 |
5.4 评价结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
5.4.1 指标权重分析 |
5.4.2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4.3 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德尔菲法调查表 |
附录 B 各级指标相对上级指标绝对标度打分表 |
附录 C 各指标相对上一级指标绝对标度打分结果 |
附录 D 各一级指标和各二级指标相对标度打分表 |
附录 E 一二级指标相对标度专家打分结果 |
附录 F 二级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计算过程 |
附录 G 评价指标隶属度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与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2 风险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
2.1 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
2.1.1 风险及风险表达式 |
2.1.2 风险管理过程 |
2.2 风险管理理论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防控研究中的应用 |
2.2.1 明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环境信息 |
2.2.2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估 |
2.2.3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应对 |
3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估 |
3.1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识别与分析 |
3.1.1 危险性识别与分析 |
3.1.2 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
3.1.3 应急能力识别与分析 |
3.2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价 |
3.2.1 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
3.2.2 指标权重计算 |
3.2.3 风险等级体系构建 |
3.3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表达式的应用 |
3.3.1 危险性评估 |
3.3.2 脆弱性评估 |
3.3.3 应急能力评估 |
3.3.4 风险评估结果 |
4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应对 |
4.1 降低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危险性 |
4.1.1 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
4.1.2 加强个体与社会的联系 |
4.1.3 构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
4.1.4 建立学校周边重点人员管控机制 |
4.1.5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
4.2 降低中小学幼儿园校园脆弱性 |
4.2.1 强化校园人防建设 |
4.2.2 强化校园物防建设 |
4.2.3 强化校园技防建设 |
4.2.4 完善校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
4.3 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应急能力 |
4.3.1 预防能力建设 |
4.3.2 应急准备能力建设 |
4.3.3 先期处置能力建设 |
4.3.4 善后恢复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00-2019 年间43 起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事件 |
附录 B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估指标合理性专家咨询表 |
附录 C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估指标重要性专家咨询表 |
附录 D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评价打分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以吴家营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新型城镇化 |
二、社区 |
三、社区安全 |
四、社区治安管理 |
第二节 社会治安研究的基础理论 |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 |
二、社会治理理论 |
三、社区警务理论 |
四、协同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昆明吴家营街道社区治安管理现状 |
第一节 吴家营街道概况 |
第二节 社区治安管理组织结构 |
第三节 社区治安管理运行机制 |
第四节 社区治安管理取得的基本成效 |
一、创建符合自身特色的治安防控体系 |
二、加强重点片区的智能监控以及巡逻工作 |
第三章 昆明吴家营街道社区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社区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一、社区治安案件频发 |
二、社区人口构成复杂 |
三、社区治安防控警力配备不足 |
四、治安情报信息缺乏沟通合作平台 |
五、公众对社区治安管理参与不足 |
六、社区治安警务设施建设滞后 |
第二节 社区治安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城镇化扩张带来的影响 |
二、社区治安防控联动机制不健全 |
三、流动人口对治安稳定的影响 |
四、公众参与社区治安管理意识薄弱 |
第四章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法制宣传 |
第二节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健全社区治安管理联动机制 |
一、转变社区治安管理理念 |
二、加强社区自治能力的建设 |
三、完善社区治安管理工作机制 |
第四节 搭建智能化社区信息化治理平台 |
一、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
二、利用互联网搭建官方信息平台 |
三、公开社区警情及完善治安防控提示 |
第五节 完善社区治安管理公民参与机制 |
一、实现警务信息公开 |
二、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
三、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
第六节 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
结论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相关概念探究 |
2.1 “安全生态”与“生态安全”之比较 |
2.2 “安全生态”的特点及其在高校安全中的应用 |
2.2.1 以人为中心 |
2.2.2 目的明确性 |
2.2.3 开放互动性 |
3 当前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反思 |
3.1 “生物”与“非生物”系统投入不均衡 |
3.2 外部风险入侵抵抗力薄弱 |
3.3 高校安全信息机制存在不足 |
3.4 高校安全文化意识建设薄弱 |
4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 |
4.1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思路 |
4.2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构建的路径 |
4.2.1 人的系统 |
4.2.2 支持系统 |
4.2.3 交换系统 |
4.2.4 防御系统 |
4.2.5 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识别“校园贷”犯罪为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安全、风险及危机 |
2.1.2 安全防控机制及高校学生安全防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2.2.3 安全管理理论 |
三、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
3.1.1 治安类安全 |
3.1.2 网络与信息类安全 |
3.1.3 心理健康类安全 |
3.1.4 实验室安全 |
3.1.5 疾病防护安全 |
3.1.6 医院实习安全 |
3.1.7 其它安全问题 |
3.2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基本情况及安全防控现状 |
3.2.1 兰州大学医学教育及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基本情况 |
3.2.2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调研 |
3.2.3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现状 |
3.3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1 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不够 |
3.3.2 安全管理机构权责不清 |
3.3.3 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
3.3.4 对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
四、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构建 |
4.1 安全防控理念及目标 |
4.1.1 安全防控理念 |
4.1.2 安全防控目标 |
4.2 安全防控组织机构及职责 |
4.3 安全防控流程及主要内容 |
4.3.1 减缓阶段 |
4.3.2 准备阶段 |
4.3.3 响应阶段 |
4.3.4 恢复阶段 |
4.4 安全教育体系 |
4.4.1 教育计划 |
4.4.2 教育内容 |
4.4.3 教育方式 |
4.4.4 延伸教育 |
4.4.5 安全教育案例 |
五、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运行 |
5.1 建立健全安全防控制度体系 |
5.2 建立领导团队与专家团队协作机制 |
5.3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
5.4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地绩效考核体系 |
5.5 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激励与学分制 |
5.6 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危机管理 |
六、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构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安全区域制度建立困境及路径研究[D]. 赵育.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2]高校治安管理优化研究 ——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为例[D]. 白柏. 兰州大学, 2021
- [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研究[J]. 曹韧. 船舶职业教育, 2020(05)
- [4]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平安校园”建设视角下高校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邱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02)
- [6]“平安校园”项目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苗晨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校园暴力袭击风险与应对研究[D]. 守佳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1)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区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以吴家营街道为例[D]. 李娅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9]高校校园安全生态的构建[D]. 彭盈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10]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D]. 畅兆锋. 兰州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