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黑麦草与羊茅的杂交来改良高羊茅的饲草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卢亚洲,吴海智,张和芳[1](2021)在《安徽改良天然草地发展草牧业技术与成效》文中提出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长江、淮河穿境而过,将全省分为皖南山区、皖中丘陵、皖北平原三种土地形态。其中,皖中和皖南地区光热条件较好,降水丰沛,天然草地资源丰富。近年来,皖中、皖南地区持续开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通过天然草地改良、划区轮牧、人工饲草地建植等做法,大力发展草牧业,实现了增草增畜,有力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振江[2](2021)在《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内生真菌进行禾草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在我国尚属空白。本论文以携带Epichlo?festucae var.lolii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基础材料,通过多年的温室和大田试验,筛选获得了内生真菌带菌率高和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E+),并对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材料耐低氮、通过枯落物添加等方式增加土壤养分的生理与分子机理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单株的筛选流程和获得了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新材料(E+)。经连续3年的田间筛选和室内检测,E+群体的茎髓和种子内生真菌平均带菌率分别是93.6%和96.5%。群体平均分蘖数,冠幅和穗数分别为206个,48.3 cm和186.6穗。相对于对照材料(E-),新材料(E+)枯黄期晚、返青期早、越冬率高。2.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在短时间(45 d-90 d)内提高新材料(E+)在低肥力条件下生长和存活的机制。内生真菌侵染显着提高了低肥力条件下新材料的存活率、根系代谢活性、叶片和根系干重、及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含量(P<0.05),进而提高了宿主存活率。此外,E+植株钾、钙、镁、铁、锰、锌和铜的含量显着高于E-植株(P>0.05)。3.明确了高内生真菌带菌率对新材料在低肥力条件下氨基酸代谢和内源激素分泌的影响。低肥力胁迫45 d,E+植物体内的天门冬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E-植物(P<0.05),而内生真菌侵染对苏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络氨酸和组氨酸的影响不显着(P>0.05)。低肥力胁迫45d和90 d,E+植株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含量比E-植物分别提高了33.46%、34.26%和16.71%、23.06%。内生真菌的侵染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宿主黑麦草体内脱落酸的含量(P<0.05),但显着增加了赤霉素的含量(P<0.05)。4.明确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内生真菌通过调控宿主及其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中参与硝化、反硝化和固氮作用的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提高了新材料(E+)的生长和生物量。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新材料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叶片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根系全磷含量。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对根际土壤氢离子、硫离子、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的积累(P<0.05),而显着降低了低氮胁迫条件下其生境p H、碳氮比和一氧化二氮的排放(P<0.05),进而改变了宿主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0.05 mol/L氮处理下,内生真菌侵染显着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nif H和nos Z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增加了AOB-amo A、nif H、nir K和nos 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P<0.05),但显着降低了nir K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度(P<0.05)。5.明确了内生真菌侵染通过改变枯落物质量,进而增加了土壤养分和土壤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提高了土壤养分(有机碳含量)。内生真菌的侵染改变了黑麦草植物的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与不含内生真菌的黑麦草枯落物返田相比,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全磷含量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土壤p H(P<0.05)。含有内生真菌的多年生黑麦草枯落物返田显着增加了参与土壤硝化作用的AOB-amo A功能基因群落在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绝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S1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3返田次数下的nir K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及S1、S2和S3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S1返田次数下的nos Z功能基因的多样性(P<0.05)。本研究获得了我国第一个高内生真菌带菌率、优良农艺性状和耐低氮的坪用型多年生黑麦草新品系,初步明确了内生真菌提高黑麦草新品系在低氮胁迫下生长和存活及增加土壤养分的机制,今后需进一步探讨内生真菌自身和宿主之间的营养分配机制,进一步为新品系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郑玉莹[3](2021)在《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禾本科(Poaceae)小麦族(Triticeae)披碱草(Elymus)属的多年生牧草,广泛分布在我国西部和北部高海拔地区。我国野生老芒麦种质资源丰富,具有适口性好和饲用品质佳等优点,可用于调制饲草。此外,老芒麦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性,草产量较高,在高寒草原上能够形成优势种,适用于退化草原修复。开花期是牧草重要的农艺性状,直接对牧草的产量和饲用品质产生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人已经在多种模式植物上对开花分子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然而老芒麦缺少该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对甘南野生老芒麦居群开花时间表型变异进行分析,获得了开花变异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开发开花候选基因标记并在老芒麦开花时间极端群体里验证;利用已开发的标记对不同开花时间的老芒麦进行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在早、中、晚三个开花群体中对开花候选基因进行等位变异分析。以期为开花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为早晚熟老芒麦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的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来自甘南20个野生居群的200个老芒麦单株为供试材料,对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花序、叶、茎、种子等1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老芒麦开花时间及相关性状差异较大,最早开花的单株与最晚开花的单株开花时间相差62天。甘南老芒麦表型分化系数均值为82.66%,这表明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对200份不同开花时间的老芒麦种质的开花物候期及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时间与叶长、叶宽、茎节数、种子长和千粒重为极显着负相关,与每生殖枝小穗数为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56%,老芒麦表型变异主要受营养性状和生殖性状共同影响。聚类结果显示,开花时间相似的居群聚在一起。本试验获得了大量开花时间变异材料,为选育早晚熟品种提供种质资源。2.在课题组前期的老芒麦开花转录组测序得到的10,591个unigenes中筛选到了155个与开花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开花候选基因共开发了125个ESTSSR分子标记,在20份老芒麦开花时间极端种质上鉴定15个多态性标记,15对引物的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12-0.48,平均值为0.25。在相似系数为0.71时,20份老芒麦种质被聚为三个大类,开花时间相似的老芒麦种质可以聚在一起,STRUCTURE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相同。其中基于Heading date 3a(Hd3a)基因开发的标记28366可扩增出175bp特异条带,该特征条带可有效区分早花和晚花基因型,区分效率高达90%。这些新开发的EST-SSR标记可用于老芒麦开花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种质评价。3.利用14对EST-SSR引物评价不同开花时间的甘南野生老芒麦的遗传多样性。共获得10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13-0.41,平均值为0.30。通过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6时,200份材料被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为早花居群,第二类主要为晚花居群,个别居群间存在基因交流。STRUCTURE分析也将20个野生居群分为两类,可以解释聚类结果中个别单株聚为他类的情况。研究结果为加快老芒麦开花性状分子遗传改良提供依据。4.基于表型鉴定和分子鉴定,10个早花种质、10个中花种质、10个晚花种质被用于开花候选基因等位变异分析,在LIMYB基因的同源基因TRINITY_DN26735_c0_g2的ORF区320bp处发现了一个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中花和晚花基因型由G(鸟嘌呤)突变为A(腺嘌呤),导致中晚花基因型氨基酸由R(精氨酸)变为K(赖氨酸)。在VRN2/Ghd7基因的同源基因TRINITY_DN29226_c0_g3的ORF区146bp处发现了一个非同义SNP,晚花基因型由G(鸟嘌呤)突变为C(胞嘧啶),导致晚花基因型氨基酸由E(谷氨酸)突变为D(天冬氨酸)。该结果为深入开展老芒麦的开花分子机制研究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杨君[4](2020)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壤盐碱化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问题,盐碱地不利于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生长,造成我国大量可用于耕地和园林绿化的土地资源浪费,对其进行改良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脱硫石膏是火力发电厂进行石膏烟气脱硫时产生的废弃物,作为一种化学措施应用于盐碱地改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成效快等优点。国内外学者利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已在我国北方盐碱地区成功改良了大面积的盐碱地,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盐碱地利用脱硫石膏改良主要用作农业耕地,集中于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多以农作物为供试植物。但是除了种植农作物外,盐碱地区还有大量园林绿化需求,将脱硫石膏应用于盐碱地园林绿化建设,以园林植物为试验材料的研究还较少涉及。此外,土壤的盐碱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实地改良中需要根据不同盐碱程度土壤施用适量的脱硫石膏。因此,以河北省张北县盐碱地不同程度盐碱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脱硫石膏改良土壤后种植园林宿根花卉,重点研究植物的生长生理特性,以探究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种植宿根花卉的可行性。研究采集3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并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划分为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选用观赏价值高、植物抗逆性较强、在北京城市可广泛应用的3种园林宿根花卉大花萱草(Hemerocallis hybridus)、紫菀(Aster dumosus)和八宝景天(Sedum spectabile)作为供试植物,根据脱硫石膏施用量理论计算公式分别针对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设计不同的施用水平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分析土壤指标及植物生长生理指标,探究了脱硫石膏对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改良效果及3种宿根花卉在改良后不同盐碱程度土壤上的生长生理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施用脱硫石膏有效改善了土壤盐碱环境。3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化学性质均得到显着改善,有效降低了土壤p H,改善了土壤水溶性盐组分,显着降低了土壤中可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水溶性钠离子含量,显着增加了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水溶性钙离子含量。通过多元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土壤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脱硫石膏的施入显着影响了土壤中水溶性离子(钾、钙、镁)含量的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 H、土壤电导率、水溶性钙指标是影响脱硫石膏对盐碱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的主要作用因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脱硫石膏施入对3种不同程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盐土>重度盐化土>中度盐化土。(2)脱硫石膏改良后种植园林宿根花卉,植物生长生理响应证明了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种植宿根花卉的可行性。3种宿根花卉在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及盐土上均可存活,施用脱硫石膏有效促进了3种宿根花卉株高生长,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渗透调节能力,降低了质膜过氧化程度,提高了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增加了植物对钾、钙、镁的吸收,减少了对钠的吸收,提高了3种宿根花卉的耐盐能力。通过多元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土壤和植物指标,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脱硫石膏通过对盐碱土壤的改良作用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土壤水溶性钙、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活性)、植物根系和叶片中的矿质元素(钾、钙、镁)是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种植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影响的主要作用因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3种宿根花卉在脱硫石膏改良后不同程度盐碱土壤上的种植效果:大花萱草>八宝景天>紫菀。(3)适宜的施用量是脱硫石膏有效改良盐碱土的关键,应针对土壤盐碱程度根据种植植物设置不同的脱硫石膏施用量。施入脱硫石膏使3种盐碱土壤状况改善的同时也增加了土壤水溶性盐含量,而3种宿根花卉在不同盐碱土壤上只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施入脱硫石膏才能对植物生长生理指标产生有效改善,过多或过少的脱硫石膏反而会产生抑制作用。本试验条件下,在中度盐化土、重度盐化土、盐土上种植宿根花卉分别推荐7.5t·hm-2、9t·hm-2、15t·hm-2为脱硫石膏最佳施用量。
崔乐乐[5](2020)在《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种分析及SN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文中认为苜蓿是重要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具有产量高,再生性强,适口性好和保持水土等多种优点。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等特点。目前对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定株杂交及其后代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首先以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配置两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种。之后采用SSR分子标记鉴定了杂种真伪性,进而对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变异情况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SuperGBS测序,对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SNP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为苜蓿杂种遗传变异分析、数量性状QTL定位以及分子标记铺助育种奠定基础,对苜蓿目标性状功能基因挖掘、新品系与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进行杂交,获得大量杂交种。组合I正、反交结荚率分别为88.68%和65.45%,正交高于反交。两者分别获得460和202个杂交种子,371和188个饱满杂种,饱满杂种率分别为80.65%和93.07%。组合II正、反交结荚率分别为73.87%和52.22%,两者分别获得279和174个杂交种子,228和154个饱满杂种,饱满杂种率分别为81.72%和88.51%。2、在两个杂交组合中,组合I的正、反交杂种F1的出苗率分别为58.76%、82.98%,反交高于正交。经过温室越冬后,组合I的正、反交分别获得80个和48个F1代植株,杂种越冬率分别为36.70%、30.77%,介于双亲之间。组合II的正、反交杂种F1的出苗率分别为67.11%、49.35%,正交高于反交;越冬后分别获得15个和6个F1代植株,杂种越冬率分别为9.80%、7.89%,略高于双亲。3、对两个杂交组合越冬返青的杂交后代进行真伪杂种鉴定,结果表明有3对SSR引物可用于两个组合杂交后代鉴定真伪性。经SSR分子标记鉴定认为两个组合杂交后代均为真杂种。4、杂种及亲本单株生长速度随时间变化表现出大体相同的生长趋势,分枝前期的生长速度呈缓慢上升,分枝后生长速度有所下降,但到现蕾前期又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而在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对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两个组合杂交后代株高、分枝数、茎粗、株型、花序数、种子数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杂交后代发生了较大变异,有部分杂种植株在上述不同表型指标上具有超亲优势;对两个杂交组合的表型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两个杂交组合中干重与株高、主茎节数存在极显着相关性,且与株高相关性最强。株高与主茎节数、株型存在极显着相关性。5、本研究通过采用Super GBS测序技术对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两个杂交组合的杂种及亲本进行了基因分型,获得了大量的SNP分子标记,经过SNP calling并过滤,共获得15221个SNP位点,478个INDEL位点(其中包含插入位点205个,缺失位点273个)。6、本论文对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两个组合的亲本及杂种F1代进行SuperGBS基因分型研究,结果表明,SuperGBS测序技术能准确鉴定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的杂交种之间及杂种与亲本的遗传差异,可以作为苜蓿杂种及亲本分子鉴定的重要研究手段。杂种及亲本基于SNP变异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两个黄花苜蓿亲本P1、P3之间遗传距离很远,遗传基础差异很大,但两个紫花苜蓿亲本之间遗传基础差异较小,遗传距离较近,这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充分肯定了Super GBS测序技术在苜蓿杂种分析应用上的可靠性。每个组合的杂种及其亲本基本单独聚为同一类,同一个组合正反交杂种F1植株穿插聚类,没有明显的规律性。7、对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组合I的亲本及杂种F1代进行基于SNP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构建,获得了包含32个连锁群的遗传图谱,上图标记的SNP数目460个,上图位置数目394个,连锁群总长度1192.067 cM,覆盖度89.74%,标记间的平均间距2.59 c M。研究结果为杂种及亲本的表型差异及复杂性状的遗传分析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依据。
王建丽[6](2019)在《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及LcCOMT基因转化羊草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草(Leymus chinensis),属于禾本科赖草属根茎型多年生C3草本植物,因其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等能被草食类牲畜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被誉为“禾本科牧草之王”。羊草是我国优势牧草和生态草,具有抗寒、耐盐碱、耐贫瘠、耐牧等特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研究发现,牧草细胞壁组分中木质素是牲畜消化吸收营养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明确羊草细胞壁结构、组分,利用基因工程遗传改造木质素、提高干物质消化率是牧草品质改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实验进行了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明确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克隆了羊草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OMT的CDS全长,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羊草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了羊草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COMT的超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进行了农杆菌介导的羊草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系统分析了羊草细胞壁三大组分的含量变化,发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在植株发育早期阶段就达到较高水平,随着节间成熟保持稳定状态,而木质素含量及单体成分在整个拔节期茎节中保持显着增加。为了明确羊草木质素合成途径,我们克隆了羊草木质素合成途径的10个关键酶基因片段(CCR,COMT,OMT,PAL,CAD,C3H,HCT,C4H,4CL和F5H),蛋白序列与山羊草、大麦和小麦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其中6个基因(PAL,4CL,HCT,C3H,CCoAOMT和COMT)的表达量在拔节期随着茎的成熟逐渐上调,遵循节间细胞壁木质化模式,5个基因(PAL,C3H,CCoAOMT,COMT和CAD)的表达量在抽穗期随着茎节的成熟保持稳定水平,不遵循节间细胞壁木质化模式。羊草不同器官的细胞壁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不同,叶片中糖化效率最高,茎节中糖化效率最低,细胞壁糖化效率与木质素总量、S和G型单体含量以及S/G比率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纤维素含量、木糖含量(代表半纤维素)与细胞壁糖化效率没有相关性。2.羊草LcCOMT基因克隆及体外功能验证克隆获得羊草COMT基因,命名为LcCOMT,该基因ORF全长为1065 bp,编码35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8.068kDa,等电点为5.62,与大麦、粗山羊草蛋白序列同源性很高,相似性分别为96.11%和95.00%。LcCOMT蛋白为偏疏水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包含两个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二聚化结构域与和氧甲基转移酶结构域。LcCOMT基因在叶片、叶鞘和茎节中均有表达,但在茎中表达量最高,且在同一茎节中随着生殖期的延长表达量增加。该基因也能被盐诱导,在200mM NaCl盐胁4 h表达量达到最大。原核表达LcCOMT,进行体外酶活反应,发现LcCOMT完全将反应底物咖啡酰辅酶A(caffeoyl-CoA)转化为产物阿魏酰辅酶A(feruloyl-CoA),具有很高的活性。3.羊草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LcCOMT基因的初步研究建立了羊草种子高效萌发的方法,种子萌发率达到68.3%;建立了羊草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羊草幼穗的出愈率达到90%以上,愈伤组织相对生长率为58.3%,分化率在40%以上;建立了羊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率达到18%以上。构建了LcCOMT超表达(pANIC-6B-OE-LcCOMT)和RNAi(pANIC-8B-RNAi-LcCOMT)载体,遗传转化羊草,PCR检测和GUS染色初步证实了阳性,正在进行后期功能验证。
周景乐,陈泰祥,陈水红,李春杰[7](2019)在《大麦属植物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大麦属(Hordeum)植物多作为优良牧草和粮食作物被人类利用。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属)是生活周期全部或者大部分在宿主体内完成,不使宿主产生外部症状的一类真菌。禾草内生真菌可以改善宿主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研究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于开发耐盐碱的牧草或者草坪草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大麦属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侵染率影响因子、鉴定和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关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中影响带菌率和生物碱含量高低的因素尚不明确,对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利用亦不充分。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后续研究及利用提供指导。
刘慧紧[8](2019)在《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文中研究指明禾草和白三叶混播可改善草地退化、提高草地经济效益。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草地养分、施肥及植被组分等,其建植方法主要为直接播种建植法,少为家畜宿营法,但对轮作改良建植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寻甸县种羊场常规和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群落高度、盖度和物种数,植物种高度、密度和生物量)、土草养分(有机质、全N、全P)及经济效益分析,探究适宜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地建植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轮作改良草地优势种为鸭茅和白三叶,亚优势种为黑穗画眉草,主要伴生种为牛膝菊、直立婆婆纳和多年生黑麦草;常规改良草地优势种为鸭茅和艾蒿,亚优势种为白三叶和黑穗画眉草,主要伴生种为石生繁缕和猪殃殃。(2)物种丰富度指数为轮作改良(29种)>常规改良(23种),Simpson指数为轮作改良(0.496)<常规改良(0.690)。轮作改良草地鸭茅、多年生黑麦草和黑穗画眉草的植株分蘖数多,草地更稳定。非播种禾草地上生物量比例为常规改良(19.4%)>轮作改良(13.2%)。(3)草地建植方式对土壤和根系全N含量无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轮作改良(6.55%)>常规改良(5.17%),死物质及活物质全N含量为轮作改良(1.30%和2.06%)>常规改良(0.85%和1.62%)。(4)株丛分蘖数,常规改良草地鸭茅、黑穗画眉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57.3%、56.6%和47.2%分别集中在035、035和010,轮作改良草地鸭茅、黑穗画眉草和多年生黑麦草的38.4%、37.5%和45.5%分别集中在3670、3670和2130;两种改良草地3种植物幼苗储备富,成年植株生长状况较好,均属相对稳定增长型种群,轮作改良草地相对更稳定。采用光叶紫花苕+夏种青贮玉米+禾草/三叶草草地建植模式,可提高草地经济效益,改善草地肥力;该草地建植模式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草山草坡和退化草地改良有效方法。
孙汝龙[9](2017)在《两个多年生饲草玉米选系群体重要农艺评价及其品质性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玉米(2n=2x=20,MM)、指状摩擦禾(2n=4x=72,TTTT)和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2n=4x=40,PPPP;代号9475)三元杂种近异源六倍体MTP-1(2n=74,MMTTPP)和近异源八倍体MTPP-1(2n=94,MMTTPPPP)为母本与9475回交成功构建了两个回交群体。为了比较两个群体选育多年生饲草玉米的潜力于2015~2016年在四川农业大学温江实验基地和崇州现代化实验基地对两个回交群体的饲草产量、营养品质、相对饲用价值及刈割时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MTP-1群体第一年与第二年的鲜草产量变幅分别为39.63~74.57t/hm2和17.78~58.31t/hm2,个体间差异显着;第一年与第二年平均产量分别为56.30t/hm2和39.99t/hm2,第二年减产严重,群体两年总产平均为96.29t/hm2。MTPP-1群体第一年与第二年的产量变幅分别为23.63~88.85t/hm2和24.21~89.21t/hn2,个体间差异显着;第一年与第二年平均产量分别为52.18t/hm2和52.09t/hm2,产量表现稳定,群体两年平均总产为104.27t/hm2。MTPP-1回交群体两年平均总产更高,总体稳产性相对较高,表明其更适合作为育种重要核心种质资源。2.以同类型饲草玉米新品种玉草5号作为对照,在MTP-1群体中,P6、P9和P30两年总产与玉草5号无显着差异,占该群体总数的21.05%;无饲草品系鲜草产量显着高于玉草5号。在MTPP-1群体中,PP10、PP11、PP19、PP5、PP3、PP16和PP17两年总产显着高于玉草5号,占该群体总数的30.43%;PP7和PP21与玉草5号鲜草产量无显着差异,占群体总数的8.7%。进一步说明MTPP-1群体更适合作为选育群体,选育新型饲草玉米的成功率更高;但MTP-1群体也有个别品系鲜草产量相对较高。3.为了更准确地对多年生饲草玉米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有必要建立多年生饲用玉米主要营养成分NIRS模型。建立了多年生饲用玉米CP、ADF、NDF和CA的NIRS预测模型,Rc2at和Rcal2均大于0.81,RPD均大于2.4,结果表明建立的NIRS模型能够对多年生饲用玉米4项重要营养价值参数进行测定。4.刈割时期对初筛选饲草玉米新品系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同一生育期饲草单位面积营养品质和产量存在品种差异。抽雄期之前,各饲草玉米品系鲜重、干物质产量均显着增加,抽雄期之后饲草玉米的鲜干草产量趋于稳定;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CA)3个营养指标随着生育期的推迟,营养成分含量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总体呈现缓慢积累趋势;综合考虑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两方面因素,饲草玉米新品系在抽雄期刈割最佳。
石悦[10](2018)在《高丹草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等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高丹草是高粱与苏丹草的种间杂交品种,其杂种优势很强,具有高粱产草量高、抗逆性和适应性强与苏丹草叶量大、分蘖多、适口性和营养品质好等优点。其不足点是茎叶鲜草氢氰酸含量偏高,家畜采食过量会引起中毒。为培育超低氢氰酸含量、优质高产新品种,课题组前期用散穗高粱与红壳苏丹草杂交,获得种间杂种F1代植株,并将F1套袋自交得到了F2分离群体。本试验重点以高丹草杂种F2群体的305个分离单株及其双亲为材料,利用AFLP、SSR和SRAP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和Joinmap 4.0作图软件构建其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谱,并采用两年两点的鲜草氢氰酸含量、单株产草量、种子产量、分蘖数、茎叶比等10个性状的测定数据的统计值和map QTL 4.0定位软件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期为深入开展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产量、品质等优异性状的QTL精细定位、相关功能基因图位克隆与分析、分子标记育种等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筛选出139对适宜引物(含71对AFLP、57对SSR和11对SRAP引物)。用这些引物对高丹草305个杂种F2分离单株及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大范围PCR扩增得到多态性标记位点1310个,其中含716个AFLP、346个SSR和248个SRAP标记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占81.6%、85.2%和93.6%。2.卡方检验表明,在1310个高丹草多态性分子标记位点中,有1001个符合孟德尔3:1分离比例;有309个发生偏分离,其中含233个AFLP、43个SSR和33个SRAP标记,其平均偏分离比率占23.59%。3.构建了一张高密度的高丹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其包含10个连锁群,1310个分子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488.5cM,平均图距1.14cM。4.相关性分析显示,两年两点高丹草鲜草氢氰酸含量、单株干鲜重量、茎叶比、分蘖数及种子产量等10个性状间存在着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关系。据此进行高丹草10个性状的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93个QTLs,其分布在10个连锁群上,每个连锁群平均分布9.3个QTL。5.在93个QTLs中,有控制鲜草氢氰酸含量的4个、单株干重11个、单株鲜重和叶片数各3个、茎叶比24个、分蘖数和茎粗各5个、种子产量21个、穗长2个、穗宽15个,它们的遗传贡献率变幅在9.0%-38.4%之间。研究发现遗传贡献率>20%的主效QTLs有13个,包含控制氢氰酸含量3个(Qcn1、Qcn2、Qcn4)、单株干重1个(Qdwp4)、茎叶比1个(Qslrw3)、分蘖数2个(Qtn3、Qtn5)、种子产量3个(Qyp2、Qyp8、Qyp21)、穗宽3个(Qpw2、Qpw11、Qpw12)。
二、通过黑麦草与羊茅的杂交来改良高羊茅的饲草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黑麦草与羊茅的杂交来改良高羊茅的饲草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改良天然草地发展草牧业技术与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一、养殖企业基本情况 |
二、草地改良主要做法 |
1. 除杂和地面整理。 |
2. 补播草种。 |
3. 建设围栏和划区轮牧。 |
4. 人工草地建植。 |
三、项目成效 |
1. 提高饲草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
2. 提高植被覆盖度、促进绿色发展。 |
3. 促进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保护。 |
四、思考与建议 |
1. 草畜配套不合理。 |
2. 改良后草地维护不够。 |
3. 加强地方优质牛羊品种的保护和利用。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表现特征 |
1.1.1 土壤贫瘠化的现状 |
1.1.2 土壤贫瘠化的影响因素 |
1.1.3 土壤贫瘠化的表现特征 |
1.2 贫瘠土壤对植物的影响 |
1.2.1 缺氮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2.2 缺磷对植物生理生化和根系的影响 |
1.3 贫瘠土壤的改良 |
1.3.1 物理改良 |
1.3.2 化学改良 |
1.3.3 生物改良 |
1.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 |
1.4.1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简介 |
1.4.2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传播及在宿主体内的定殖 |
1.4.3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 |
1.4.4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多样性 |
1.4.5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6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非生物抗性的影响 |
1.4.7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营养代谢的影响 |
1.4.8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对宿主生境的影响 |
1.4.9 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抗逆育种的研究进展 |
1.5.1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育种的优势和潜力 |
1.5.2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牧草育种 |
1.5.3 利用禾草Epichlo?属内生真菌进行草坪草育种 |
1.6 多年生黑麦草研究进展 |
1.6.1 多年生黑麦草 |
1.6.2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 |
1.6.3 多年生黑麦草抗逆性品种选育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内生真菌侵染率和优良农艺性状的多年生黑麦草优良单株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概况 |
2.2.2 植物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2.4 方法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内生真菌带菌率和农艺性状的筛选 |
2.3.2 播期对新材料耐寒性的影响 |
2.3.3 新材料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2.4 讨论 |
2.4.1 内生真菌带菌率的提高改善了宿主的农艺性状 |
2.4.2 高内生菌侵染率的新材料具有发达的根系及强越冬率 |
2.4.3 高内生真菌感染率使新材料具有更高的酶活性 |
2.5 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真菌在低氮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试验结果 |
3.3.1 植物成活率与根系代谢活性 |
3.3.2 叶片和根系干重 |
3.3.3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磷含量 |
3.3.4 叶片和根系中的碳、氮和磷比 |
3.3.5 叶片和根系中的钠、钾、钙、镁含量 |
3.3.6 叶片和根系中的铁、锰、锌、铜含量 |
3.3.7 结构方程模型 |
3.4 讨论 |
3.4.1 内生真菌侵染对根系代谢活性的影响 |
3.4.2 内生真菌侵染对叶片和根系生物量的影响 |
3.4.3 内生真菌的侵染对植物营养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内生真菌在低肥力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氨基酸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分析方法 |
4.3 试验结果 |
4.3.1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氨基酸的影响 |
4.3.2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体内内源激素的影响 |
4.3.3 内生真菌对低肥力条件下宿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内生真菌对低氮条件下根际土壤养分及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植物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统计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黑麦草营养和生物量的影响 |
5.3.2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3 氮梯度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丰度的影响 |
5.3.4 氮梯度处理下,内生真菌对氮循环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
5.3.5 氮梯度下,氮循环基因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
5.4 讨论 |
5.4.1 内生真菌侵染降低了宿主的营养 |
5.4.2 内生真菌增加了宿主根际土壤中的养分 |
5.4.3 内生真菌改变了宿主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5.4.4 根根际土壤中氮循环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基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植物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试验结果 |
6.3.1 内生真菌对植物OC、TN和TP含量的影响 |
6.3.2 土壤化学性质 |
6.3.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 |
6.3.4 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绝对丰度和相对丰度 |
6.3.5 土壤AOB-amoA,nirK and nosZ功能基因群落的多样性 |
6.3.6 土壤氮循环功能基因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
6.3.7 结构方程模型 |
6.4 讨论 |
6.4.1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6.4.2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
6.4.3 含内生真菌的枯落物返田对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 |
6.4.4 氮循环功能基因的丰度和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总结性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资助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3)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牧草开花分子机理研究概况 |
1.3 牧草转录组测序的研究概况 |
1.3.1 转录组测序在牧草农艺性状上的研究 |
1.3.2 转录组测序在牧草抗逆性上的研究 |
1.4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牧草分子标记开发 |
1.4.1 分子标记概述 |
1.4.2 基于牧草转录组测序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1.4.3 基于牧草转录组测序的SNP分子标记开发 |
1.5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牧草分子标记开发的应用 |
1.5.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5.2 品种鉴定 |
1.5.3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 |
1.5.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甘南老芒麦开花变异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地概况 |
2.2.3 开花时间及重要农艺性状观测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甘南老芒麦开花时间分析 |
2.3.2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
2.3.3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4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3.5 甘南老芒麦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4 讨论 |
2.4.1 不同居群老芒麦的开花特性分析 |
2.4.2 老芒麦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
第三章 基于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的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引物开发 |
3.2.3 DNA提取、基因分型和引物验证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EST-SSR标记的频率和分布 |
3.3.2 基于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
3.3.3 候选基因特异性引物真实性验证 |
3.3.4 基于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的EST-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 |
3.4.2 基于候选基因开发的EST-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四章 不同开花时间老芒麦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4.2.3 引物筛选、PCR扩增及凝胶电泳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引物位点的多态性 |
4.3.2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多样性 |
4.3.3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分化 |
4.3.4 甘南老芒麦居群的遗传结构 |
4.4 讨论 |
4.4.1 甘南老芒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2 甘南老芒麦的遗传结构分析 |
第五章 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引物设计及合成 |
5.2.3 DNA提取 |
5.2.4 PCR扩增和电泳 |
5.2.5 目的片段测序及序列比对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老芒麦开花候选基因PCR扩增结果 |
5.3.2 LIMYB的序列分析 |
5.3.3 VRN2/Ghd7 的序列分析 |
5.4 讨论 |
5.4.1 LIMYB基因 |
5.4.2 VRN2/Ghd7 基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施用脱硫石膏对盐碱土壤的改良效果研究 |
1.3.2 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对种植植物的影响 |
1.3.3 生态安全性评估 |
1.3.4 改良技术集成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脱硫石膏对不同程度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土样理化性质分析 |
2.2.2 脱硫石膏施用量设计 |
2.2.3 施用脱硫石膏对中度盐化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4 施用脱硫石膏对重度盐化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5 施用脱硫石膏对盐土的改良效果评价 |
2.2.6 脱硫石膏对不同程度盐碱土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盆栽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脱硫石膏改良中度盐化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2 脱硫石膏改良重度盐化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3 脱硫石膏改良盐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
3.2.4 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影响的综合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种分析及SN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苜蓿概况 |
1.1.1 苜蓿概况及苜蓿育种研究的重要性 |
1.1.2 我国苜蓿育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苜蓿的杂交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研究 |
1.3 苜蓿杂交后代真伪杂种鉴定 |
1.4 苜蓿的遗传特性 |
1.5 用于苜蓿育种研究的分子标记概述 |
1.6 GBS技术在植物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1.6.1 GBS技术在重要作物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1.6.2 GBS技术在牧草遗传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及杂种真伪鉴定 |
2.1 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杂交结果统计 |
2.2 两个杂交组合出苗及返青 |
2.3 杂交后代真伪性检测 |
2.3.1 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3 引物筛选 |
2.3.4 PCR反应和程序 |
2.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3.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色与显色 |
2.3.7 凝胶成像的条带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DNA质量检测结果 |
2.4.2 SSR引物初步筛选 |
2.4.3 杂交后代群体鉴定 |
2.5 讨论 |
第三章 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交亲本及F1代农艺性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艺性状基本统计分析 |
3.2.2 亲本与杂交后代株高性状研究 |
3.2.3 亲本与杂交后代茎粗聚类分析 |
3.2.4 亲本与杂交后代分枝数聚类分析 |
3.2.5 亲本与杂交后代株型聚类分析 |
3.2.6 亲本与杂交后代按花序数分类分析 |
3.2.7 亲本及杂交后代按种子数分类分析 |
3.2.8 亲本及杂交后代多叶率分析 |
3.2.9 杂交后代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苜蓿杂交亲本及杂种SUPERGBS测序结果分析及基于SNP的遗传图谱构建 |
4.1 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DNA提取 |
4.2.2 DNA检测 |
4.2.3 GBS文库构建流程 |
4.2.4 信息分析流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原始数据质控 |
4.3.2 标准分析 |
4.3.3 高级分析 |
4.3.4 遗传图谱构建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及LcCOMT基因转化羊草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牧草细胞壁的结构和组分 |
1.1.1 牧草细胞壁结构 |
1.1.2 牧草细胞壁组分 |
1.2 牧草细胞壁组织结构的降解 |
1.3 木质素研究进展 |
1.3.1 木质素合成途径 |
1.3.2 基因工程调控木质素合成研究进展 |
1.3.3 木质素对牧草利用率的影响 |
1.4 氧甲基转移酶(COMT)的研究进展 |
1.5 羊草育种研究进展 |
1.5.1 羊草种子休眠的研究 |
1.5.2 羊草农艺性状鉴定与评价 |
1.5.3 羊草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1.5.4 羊草中优异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植物材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羊草茎节间木质素沉积特性分析 |
2.3.2 羊草细胞壁CWR的制备 |
2.3.3 羊草细胞壁中总木质素的测定 |
2.3.4 羊草细胞壁中木质素单体的测定 |
2.3.5 羊草细胞壁中总纤维素的测定 |
2.3.6 羊草细胞壁中单糖组成的测定 |
2.3.7 羊草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 |
2.3.8 羊草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测定 |
2.3.9 羊草细胞壁中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的测定 |
2.3.10 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羊草茎节间的木质素沉积特性分析 |
2.4.2 羊草细胞壁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析 |
2.4.3 羊草细胞壁中单糖成分分析 |
2.4.4 羊草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4.5 羊草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
2.4.6 羊草细胞壁中纤维素酶解糖化效率分析 |
2.4.7 羊草细胞壁糖化效率与木质素含量和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4.8 羊草细胞壁糖化效率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羊草中COMT基因克隆及体外功能验证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植物材料 |
3.2.2 菌株及载体 |
3.2.3 实验药品 |
3.2.4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羊草LcCOMT基因的克隆 |
3.3.2 LcCOMT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LcCOMT的表达特异性分析 |
3.3.4 LcCOMT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羊草COMT基因的克隆 |
3.4.2 LcCOM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3 LcCOMT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3.4.4 LcCOMT原核表达及重组蛋白的体外酶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羊草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LcCOMT基因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植物材料 |
4.2.2 菌株及载体 |
4.2.3 实验药品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打破羊草种子休眠方法的研究 |
4.3.2 羊草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3.3 LcCOM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4 农杆菌介导的羊草遗传转化 |
4.3.5 转基因羊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打破羊草种子休眠方法的研究 |
4.4.2 羊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研究 |
4.4.3 羊草幼穗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4.4.4 羊草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培养 |
4.4.5 羊草再生体系的建立 |
4.4.6 LcCOM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4.4.7 农杆菌介导的羊草遗传转化体系各条件的优化 |
4.4.8 转化植物的分子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羊草细胞壁结构与降解效率关系 |
5.2 羊草LcCOMT基因克隆及体外功能验证 |
5.3 羊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LcCOMT基因的研究 |
5.4 对后续工作的设想 |
5.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禾草/三叶草草地的类型及分布 |
1.2 禾草/三叶草草地建植方式 |
1.3 禾草/三叶草草地管理措施 |
1.4 刈牧利用对禾草/三叶草草地的影响 |
1.5 禾草和三叶草竞争、互惠及群落稳定性特征 |
1.6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草地改良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草地建植后的管理 |
2.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1 样地设置 |
2.3.2 测定指标和方法 |
2.3.3 土/草样样品采集和分析 |
2.3.4 草地生产效益分析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 |
3.1.1 主要植物种重要值 |
3.1.2 群落物种多样性 |
3.1.3 主要植物种株丛大小 |
3.2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群落生物量构成 |
3.2.1 死/活物质及根系生物量 |
3.2.2 功能群生物量构成 |
3.2.3 草地群落植物种Raunkiaer频度系数 |
3.2.4 草地群落稳定性指数(Gordon指数) |
3.3 常规/轮作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土草养分 |
3.3.1 牧草养分 |
3.3.2 土壤养分 |
3.4 常规/轮作改良模式下禾草/白三叶草地经济效益 |
3.4.1 常规/轮作改良草地建植投入 |
3.4.2 常规/轮作改良草地牧草效益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物种及生物量构成 |
4.1.2 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 |
4.1.3 主要种群年龄结构 |
4.1.4 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两个多年生饲草玉米选系群体重要农艺评价及其品质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名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饲草玉米研究背景 |
1.1.1 饲草玉米国内研究概况 |
1.1.2 饲草玉米西南地区研究概况 |
1.2 玉米野生近缘种杂交困难 |
1.2.1 玉米野生近缘种质资源 |
1.2.2 利用玉米野生近缘种质资源选育饲草 |
1.2.3 玉米-大刍草-摩擦禾创制饲草玉米 |
1.3 饲草玉米的重要性 |
1.4 饲草玉米育种目标 |
1.5 饲草的营养品质 |
1.6 刈割时期对饲草的影响 |
1.6.1 刈割时期对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6.2 刈割对饲草品种的影响 |
1.7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1.7.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介 |
1.7.2 未知样品的预测与模型升级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选系群体 |
3.1.2 初选系群体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方案 |
3.2.2 测定方法 |
3.2.2.1 生育期 |
3.2.2.2 生物学性状 |
3.2.2.3 产量测定 |
3.2.2.4 饲用品质测定 |
3.2.3 近红外光谱 |
3.2.3.1 试验材料 |
3.2.3.2 近红外光谱的采集 |
3.2.3.3 化学测定值 |
3.2.3.4 模型建立与评价 |
3.3 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MTPP-1群体鲜草产量分析 |
4.1.1 MTPP-1群体鲜草产量差异性分析 |
4.1.2 MTPP-1群体两年鲜草产量比较 |
4.1.3 MTPP-1群体与对照组鲜草产量比较 |
4.1.4 MTPP-1群体鲜草稳定性比较 |
4.1.5 MTPP-1回交后代饲草新品系两年鲜草产量比较 |
4.2 MTPP-1群体后代干草产量分析 |
4.2.1 MTPP-1群体干草产量差异性分析 |
4.2.2 MTPP-1群体两年干草产量比较 |
4.2.3 MTPP-1回交后代群体与对照组干草产量比较 |
4.2.4 MTPP-1回交后代干草稳定性比较 |
4.2.5 MTPP-1回交后代饲草新品系两年干草产量比较及排名 |
4.3 MTP-1群体后代鲜草产量分析 |
4.3.1 MTP-1群体鲜草产量差异性分析 |
4.3.2 MTP-1回交后代群体两年鲜草产量比较 |
4.3.3 MTP-1回交群体后代与对照组鲜草产量比较 |
4.3.4 MTP-1回交后代鲜草稳定性比较 |
4.3.5 MTP-1回交后代饲草新品系两年鲜草产量比较 |
4.4 MTP-1群体后代干草产量分析 |
4.4.1 MTP-1群体干草产量差异性分析 |
4.4.2 MTP-1回交后代群体两年干草产量比较 |
4.4.3 MTP-1回交群体后代与对照组干草产量的比较 |
4.4.4 MTP-1回交后代干草稳定性比较 |
4.4.5 MTP-1回交后代饲草新品系两年干草产量比较 |
4.5 两群体后代饲用品质分析 |
4.5.1 MTPP-1群体饲用品质差异性分析 |
4.5.2 MTPP-1回交后代群体营养品质分析 |
4.5.3 MTPP-1回交后代饲草品系与对照组 |
4.5.4 MTPP-1群体中营养品质排行 |
4.6 MTP-1回交群体饲用品质差异性分析 |
4.6.1 MTP-1回交后代群体营养品质分析 |
4.6.2 MTP-1回交后代饲草品系与对照组 |
4.6.3 MTP-1群体中营养品质排行 |
4.7 初选育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分析 |
4.7.1 生育期 |
4.7.2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饲草玉米鲜草和干草产量的影响 |
4.7.3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饲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4.7.3.1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株高的影响 |
4.7.3.2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草长的影响 |
4.7.3.3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分蘖数的影响 |
4.7.3.4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茎粗的影响 |
4.7.4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饲草玉米营养成分的影响 |
4.8 化学测定值 |
4.9 校正模型 |
4.10 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 |
5 讨论 |
5.1 MTPP-1的多年生回交后代饲草潜力 |
5.2 MTPP-1的多年生回交后代饲草品质 |
5.3 两群体后代的综合比较 |
5.4 饲草玉米新品系首次刈割时期的确定 |
5.5 饲草玉米NIRS分析模型建立的必要性 |
5.6 饲草玉米新品系各营养成分建模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丹草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等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高丹草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2.1 氢氰酸的成分分析 |
1.2.2 氢氰酸的危害机制 |
1.2.3 氢氰酸的防治 |
1.3 作物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1.3.1 遗传图谱构建的步骤 |
1.3.2 作图群体的选择 |
1.3.3 遗传作图标记的选择 |
1.3.4 作物遗传作图的数据采集和统计 |
1.3.5 饲草分子遗传图谱主要研究进展 |
1.4 QTL的定位 |
1.4.1 QTL的分析方法 |
1.4.2 饲草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1.4.3 饲草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高密度的高丹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与试验地的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种植与DNA提取检测 |
2.2.2 AFLP标记分析 |
2.2.3 SSR标记分析 |
2.2.4 SRAP标记分析 |
2.2.5 数据的统计及处理 |
2.2.6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各材料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3.2 AFLP标记的预扩增 |
2.3.3 AFLP标记适宜引物的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
2.3.4 SSR标记适宜引物的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
2.3.5 SRAP标记适宜引物的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
2.3.6 三种标记偏分离分析 |
2.3.7 高丹草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3.8 高丹草高密度遗传图谱的主要特征 |
2.4 讨论 |
2.4.1 标记偏分离现象对遗传作图的影响 |
2.4.2 整合多种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的优势 |
2.5 小结 |
3 高丹草氢氰酸含量、种子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的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茎叶鲜草的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3 高丹草产量相关性状的观测 |
3.1.4 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2群体茎叶氢氰酸含量和产量等性状的正态分析 |
3.2.2 高丹草F_2群体分离单株中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3 高丹草杂种F_2氢氰酸含量等10个性状的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QTL定位的准确性 |
3.3.2 一因多效的QTL |
3.4 小结 |
4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四、通过黑麦草与羊茅的杂交来改良高羊茅的饲草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改良天然草地发展草牧业技术与成效[J]. 卢亚洲,吴海智,张和芳. 中国畜牧业, 2021(14)
- [2]多年生黑麦草内生真菌共生体新品系耐低氮胁迫的研究[D]. 陈振江. 兰州大学, 2021
- [3]老芒麦开花时间变异分析及开花候选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D]. 郑玉莹. 兰州大学, 2021(11)
- [4]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及其对3种宿根花卉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D]. 杨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杂种分析及SNP标记遗传图谱构建[D]. 崔乐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6]羊草细胞壁关键组分与糖化效率相关性分析及LcCOMT基因转化羊草的初步研究[D]. 王建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7]大麦属植物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 周景乐,陈泰祥,陈水红,李春杰. 草业科学, 2019(08)
- [8]轮作改良下禾草/白三叶草地植被特征及生产效益[D]. 刘慧紧. 兰州大学, 2019(08)
- [9]两个多年生饲草玉米选系群体重要农艺评价及其品质性状分析[D]. 孙汝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高丹草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等性状的QTL定位[D]. 石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