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砂滤层反冲洗计算公式(论文文献综述)
崔植皓[1](2021)在《基于颗粒物形态控制的炭砂滤池优化运行研究》文中认为
李孟翰[2](2021)在《双层滤料滤池-纳滤组合工艺优化应用研究》文中认为
周洋[3](2021)在《泵前微压过滤器运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
史永浩[4](2021)在《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滤速和预处理是饮用水处理工艺系统中影响过滤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中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是最常用的两种化学预氧化方式,具有应用广泛、调节灵活、普适性好的优点。然而关于滤速变化及预处理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尚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定论。采用水厂调研、历史数据分析、中试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方法,评估诊断了滤池滤速和运行状况,调研了不同典型原水水质地区水厂的优化运行方式及处理效果,考察了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应对南方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的处理效果,探究了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差异。滤池诊断试验发现,各滤池平均滤速差异大概在±0.5 m·h-1范围内,三格滤池滤速大致均匀且接近设计值,可以避免因滤速波动较大而导致的出水水质变化,此外,通过连续监测滤速发现,滤速波动受到原水流量变化的影响显着,相关系数为0.796,双侧检验值p为0.000;调研结果表明,各地原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呈现不同的水质特点,如高藻、高有机物、高浊等,通过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可以有效应对上述水质污染,提高常规工艺净水效率,从而保障出厂水质;历史数据分析发现,预氧化强化过滤工艺可有效应对季节性排涝期原水水质恶化问题,可将滤后水控制在0.3 NTU的内控标准以内,保障滤后水质;尽管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都有强化过滤作用,但两者对滤池的强化效果影响不同,臭氧条件下表层滤料生物量是次氯酸钠条件下的5~6倍,臭氧预氧化可以为滤池表层生物膜生长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等条件,有利于滤层生物膜的形成,这是导致臭氧预氧化条件下滤池水头损失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2.0 mg/L次氯酸钠预氧化后待滤水中仍有0.35 mg/L的余氯量,将会抑制滤层生物膜的生长,可用于解决滤池生物膜过多而导致的水头损失增长过快的问题;次氯酸钠预氧化配合聚合氯化铝混凝剂更有利于发挥滤池深床过滤性能,次氯酸钠预氧化条件下使用聚合氯化铝时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比使用氯化铁时低0.1 NTU左右,滤层总水头损失及表层水损占比与使用氯化铁时相比低10%左右。这一方面的分析讨论,对于预氧化和滤池工艺的运行管理优化以及升级改造等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吴开来[5](2021)在《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水是我国许多地区的主要供水源,但某些地区地下水中锰与氨氮浓度含量过高亟需处理。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通过将Fe Cl2和Mn Cl2与KMn O4反应,可在石英砂表面形成铁锰复合氧化膜,并且能同步去除氨氮和锰。但目前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优化与性能还未深入研究。本研究以生产制备的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差这一问题出发,通过在水厂进行原位改造石英砂滤池得到启示,考察不同运行条件下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氨氮/锰的去除效果与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微观形貌、含量与强度,探究不同运行条件下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优化与性能,具体以反冲洗强度、水力负荷和进水硬度开展相关实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低反冲洗强度下滤柱对氨氮/锰的去除效果较好,启动时间较高反冲洗强度快,并且抗污染物负荷性能优良,挂膜后期滤柱高效滤层段为前20 cm;(2)高反冲洗强度下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含量高强度大,这是由于反冲洗冲刷出滤料间隙堆积的铁锰复合氧化物,使铁锰复合氧化物均匀的附着在滤料表面,但造成了氨氮/锰去除效能的降低;(3)在所研究的滤速(6~8 m/h)与挂膜浓度(0.1 mg/L~0.5 mg/L)范围内,提高滤速与挂膜浓度能增加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物的含量,并且促进铁锰复合氧化物在滤料表面成膜强度,并且削弱高反冲洗强度对氨氮/锰去除能力的负面影响;(4)进水硬度越高,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的含量越低,并且铁锰复合氧化物中Ca元素占比增高,使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原有的微球状疏散多孔结构改性为紧密褶皱状结构,从而使滤料表面活性位点降低与ZETA电位升高,造成了滤柱的启动时间的延迟,去除氨氮与锰的效能降低。(6)随着停止投加硬度,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开始重新吸附锰并进行自催化作用,从而使得氨氮与锰的去除效能逐渐的提高。
高阳[6](2021)在《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十三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环境问题依然是“十四五”的关键。反硝化深床滤池,作为解决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常规工艺出水总氮超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兼具脱氮除磷和砂滤功能。本试验中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了一种新型气水分布系统,可直接承托滤料,降低了滤池的基建成本,气水分布均匀,降低了运行能耗。本文以高效沉淀池出水作为中试原水,重点考察自主研发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效能,探究该滤池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优化驱氮程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考察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物种多样性和微生物菌群结构。本次试验中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市政污水效果良好,能保证出水TN小于5.00mg/L,对总磷和悬浮物有可观的去除效果,可以替代传统砂滤池,出水水质稳定满足《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890-2012)》A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影响因素分析。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滤速增加降低,本试验中6.25 m/h是临界点,滤速大于6.25 m/h,去除单位硝态氮消耗乙酸钠量会明显增加;硝态氮的去除率随着C/N的增加而升高,C/N较低时,会造成明显的亚硝态氮积累;温度对反硝化的影响显着,冬季低温时硝态氮去除率相比夏季高温条件时下降34.86%;反冲洗过程不利于滤池的反硝化过程,恢复期较长。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滤速、C/N和水温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影响的结论,进水水温是影响滤池脱氮效果的最主要因素,C/N和滤速依次是次要因素。传统驱氮的触发条件和程序存在一定弊端,于是对其进行了优化改进,将硝态氮去除负荷作为参数纳入,压力损失和时间间隔作为保障条件。触发条件由固定时间,变为在反冲洗前中期时间和硝态氮累积量为触发条件,在中后期压力成为主要条件,更加适应滤池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驱氮程序进行了改进,触发驱氮后,直接开启反冲洗水泵和废水阀,水流将滤池内存积的氮气释放的同时,可以将冲洗的悬浮物和污泥通过废水阀和废水管道排出。新程序比原程序单次驱氮平均耗时下降65.69%,四个反冲洗周期内新程序产水率提高了3.77个百分点。物种多样性分析显示,相比生化池污泥,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泥在物种多样性上差异大,物种丰富度更低,菌群功能专一。在门、纲、属水平上,反硝化深床滤池反冲洗前后悬浮污泥和滤料生物膜上面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物种组成上具有相似性,但每类物种所占的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生化池污泥相比在物种相对丰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与反硝化有关的菌属,反硝化深床滤池中占比最高49.5%,而生化池仅为8.9%。说明反硝化深床滤池微生物优势菌种更集中,较生化池污泥具有更高丰度的反硝化功能菌群,脱氮能力更强。反冲洗过程对反硝化深床滤池菌群相对丰度影响不大。反冲洗中气洗过程使一部分相对丰度较低的好氧反硝化菌增多,冲刷作用会导致滤池内生物量减少,这是导致反冲洗后短时间内脱氮效果变差的根本原因。
杜思琦[7](2021)在《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及模拟》文中认为灌水器堵塞通常是微灌系统工作性能变差、寿命变短的重要原因,过滤器是防止灌水器堵塞、保证灌水器稳定出流的关键设备,其中网式过滤器因结构简单、方便高效,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半自动清洗网式过滤器的研究较少,选型缺乏理论依据。为测试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性能,采用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的水力性能,探讨了过滤和排污能力,开展了性能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清洁压降及无量纲模型的构建。本文针对3种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A型、C型过滤器产自AZUD,B型过滤器产自ARKA)开展了清水试验,清水条件下,过滤器在额定流量内的水头损失最大不超过2 m,清洁压降曲线用幂函数表示。结合过滤器清水试验及结构数据,构建了水头损失无量纲计算模型,认为滤网有效面积与进、出水管直径平方之比对水头损失影响最大。结构设计时,适当增加过滤器有效过滤面积和进、出水管直径平方的比值,有助于减少过滤器结构对水头损失的影响。(2)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特性。在清水试验基础上,建立A型过滤器1:1三维模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过滤器内部水流的速度场、压强场和湍动能场。根据模拟结果,流量影响过滤器内部某一区域水流流速和压强的大小及其变化梯度,但不影响该区域的水流方向及流速和压强的变化趋势。流量越大,过滤器内部流速、压强和湍动能越大,水头损失越大,这与清水试验结论一致。滤网靠近出水口区域的上半部分是主要的过滤区域,该区域受吸嘴的阻力影响,水流速度快、湍流剧烈、受力大。过滤时,将靠近出水口一侧的最后一个吸嘴摇至滤网最下部,使得该侧的吸嘴整体位置靠下,可减少吸嘴对水流水力特性的影响。(3)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滤性能与评价。针对额定流量相同、生产厂家不同的A型和B型过滤器开展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随流量和含沙量的增大逐渐增大,堵塞程度亦与流量和含沙量密切相关;相比之下,流量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较对堵塞程度的影响更显着,含沙量对堵塞程度的影响和对水头损失的影响相当。在相同工况时,B型过滤器水头损失和堵塞程度变化较A型过滤器更缓慢,过滤时间更长;但A型过滤器水头损失变化更均匀,拦沙量更多。应用TOPSIS分析法对A型和B型过滤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A型过滤器在含沙量为0.08 g/L时过滤性能表现稳定;含沙量为0.13 g/L时,A型和B型过滤器均在流量较小时性能表现更佳;A型过滤器综合表现优于B型。针对B型过滤器开展了排污效果试验,B型过滤器的滤网在清洗后的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与清洗前基本一致,达到了清洁滤网水平,说明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的清洗效果较好。
史永浩,巢猛,盛德洋,刘清华,张建锋[8](2021)在《反冲洗效果对滤池综合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以广东某净水厂滤池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液位计推求滤池滤速和反冲洗强度,同时对衡量反冲洗效果的滤料含泥量、滤层截污量和反冲洗排水浊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并考察各滤池在不同工作滤速和反冲洗强度以及效果下过滤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利用超声波液位计记录数据可以实现对滤池滤速和反冲洗强度的推算,相比较只关注初始水位和最终水位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原理上更加准确。(2)通过观察滤池反冲洗期间水位变化情况,发现反冲洗过程中存在未出现单独气冲的情形,建议重新评估其反冲洗进程,以确保滤池按照设计流程完成反冲洗。(3)反冲洗强度会对滤池含泥量和有机物去除效果产生影响,过高的反冲洗强度会导致滤池含泥量过低,减弱滤池生物降解作用、降低有机物去除效果。(4)在滤速和反冲洗强度接近设计值之后,各滤池0.5m/h左右的滤速差异和4L/(m2·s)左右的反冲洗强度差异不会对滤后水浊度产生明显影响。(5)各滤池在当前工作滤速和反冲洗强度下对铁、锰、铝、硅等指标在去除效果上没有显着性差异。
胡淑圆,笪跃武,石鲁娜,陆纳新,邹琳,焦洁[9](2021)在《砂滤池石英砂附着红色物质的成分分析和对策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Z水厂对砂滤池组织翻池时,发现石英砂表面呈铁锈红色。通过对各工艺段出水铁含量的分析可知:当原水含铁量增多和硫酸铝混凝剂中Fe2+含量较高时,易造成沉淀出水中铁含量升高;砂滤池对铁特别是Fe3+,有较好的去除作用。文中根据铁元素的性质和反应常数,分析得出,水中Fe3+主要以Fe(OH)3(或Fe2O3·nH2O)胶体形式存在,易黏附于滤料上,随着滤池运行时间延长,导致滤料变红;在较短时间内,石英砂变红对出水水质无明显影响,但可能对滤料粒径、密度、比表面积、滤层厚度等产生影响,导致跑砂或板结现象。因此,建议水厂运行时优化混凝剂投加量,或更换为效率更高、污染更少的混凝剂。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滤池,及时更换滤料,有条件时进一步研究自然富集氧化物的石英砂长期运行,对水质、滤料理化特性的影响。
蔡维炯[10](2020)在《涂铁砂吸附去除重金属及实际应用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部分城镇饮用水源水质出现各种污染,其中重金属微污染成为了水源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普遍面临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所带来的挑战,现有常规水处理工艺也难以符合现实要求。考虑到常规工艺滤池承担了对绝大多数污染物的截留去除,对滤料改性以强化过滤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采用硝酸铁对石英砂表面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测,比表面积的测定及X射线衍射的鉴定,对改性前后石英砂的表面特征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涂铁砂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是原砂的5.07倍。改性后石英砂的粗糙度增大,表面主要成分为赤铁矿和针铁矿。以含Mn(Ⅱ)、Pb(Ⅱ)、Sb(Ⅲ)的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涂铁砂投加量、溶液p H值对吸附重金属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分析吸附过程。结果表明,涂铁砂对四种重金属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和p H值的增大而提高,涂铁石英砂吸附重金属能较好的拟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Mn(Ⅱ)、Pb(Ⅱ)、Sb(Ⅲ)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197mg/g、0.448mg/g、2.403mg/g,展现了涂铁砂在处理重金属方面的高效性能。制备富里酸-涂铁砂复合体,考察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吸附,发现复合体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较好的拟合Langmuir模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涂铁砂对比,复合体对Pb(Ⅱ)、Sb(Ⅲ)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提升了25.4%、14.3%,而对Mn(Ⅱ)的饱和吸附量则减少了15.2%,这可能是金属-富里酸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不同造成的。通过红外光谱表征,复合体吸附重金属后,表面羧基和羟基的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重金属与复合体表面的羧基和羟基发生络合反应。研究采取不同滤速进行动态实验。随着滤速的增大,石英砂与涂铁砂滤柱的过滤周期均有所降低。在同一滤速前提下,涂铁砂滤柱的过滤周期大于砂滤柱,水头损失增长小于砂滤柱。在对浊度和有机物去除方面,同一滤速和过滤时间下,涂铁砂过滤效果优于石英砂。在对重金属的去除研究中发现,涂铁砂滤柱的过滤效果明显好过砂滤柱,过滤周期也更长。在24小时的工作时间内,涂铁砂对Mn(Ⅱ)、Pb(Ⅱ)、Sb(Ⅲ)的平均去除率为69.7%、93.9%、96.8%,高于石英砂的20.0%、58.1%、30.7%。对两滤柱进行清水反冲洗,滤柱对悬浮物的去除基本可以恢复,但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去除的恢复效果不够理想,其中涂铁砂滤柱恢复情况优于石英砂。
二、煤、砂滤层反冲洗计算公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砂滤层反冲洗计算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4)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源水质恶化对饮用水处理的不利影响 |
1.1.2 常规工艺的局限性 |
1.1.3 强化常规工艺 |
1.2 滤池在净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滤池作用机理 |
1.2.2 影响过滤性能的因素 |
1.2.3 过滤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 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1 臭氧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3.2 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机理 |
1.4 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评估诊断 |
2.1 诊断方法的建立 |
2.2 各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1 滤速测定 |
2.2.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 |
2.2.3 反冲洗效果评价 |
2.2.4 滤后水质指标测定 |
2.3 各指标测定结果讨论 |
2.3.1 滤速测定结果 |
2.3.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结果 |
2.3.3 反冲洗效果 |
2.3.4 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2.3.5 滤池综合过滤性能分析 |
2.4 滤速波动对滤后水浊度的影响 |
2.4.1 滤速测定方法 |
2.4.2 滤速连续测定结果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预氧化强化过滤实际应用调研及历史数据分析 |
3.1 水厂调研情况 |
3.1.1 调研内容概况 |
3.1.2 前处理调节应用效果分析 |
3.1.3 滤池运行不足分析 |
3.2 水厂历史数据分析 |
3.2.1 水厂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分析 |
3.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池运行状况影响差异调研 |
3.4 本章小结 |
4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差异探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中试基地概况 |
4.1.2 各指标测定方法 |
4.1.3 药剂投加情况 |
4.2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对滤层生物量的影响差异 |
4.3 臭氧和次氯酸钠预氧化强化过滤综合对比分析 |
4.4 不同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的影响探究 |
4.4.1 待滤水和滤后水浊度差异 |
4.4.2 水头损失差异 |
4.4.3 两种混凝剂对预氧化强化过滤影响综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优化运行建议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学习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地下水资源状况 |
1.2 地下水锰的污染 |
1.2.1 地下水锰污染来源 |
1.2.2 地下水锰污染的危害 |
1.2.3 地下水除锰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地下水氨氮的污染 |
1.3.1 地下水氨氮污染来源 |
1.3.2 地下水氨氮污染的危害 |
1.3.3 地下水除氨氮技术研究进展 |
1.3.4 地下水氨氮与锰同步去除研究进展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概况 |
2.1.2 中试实验装置 |
2.1.3 实验器材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反冲洗强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性能及成膜强度的研究 |
2.2.2 高反冲洗强度下水力负荷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与性能影响 |
2.2.3 硬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活性与成膜强度研究 |
2.3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3 反冲洗强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性能及成膜强度的研究 |
3.1 不同反冲洗强度对运行阶段氨氮/锰去除效果比较 |
3.1.1 氨氮去除效果变化规律 |
3.1.2 锰去除效果变化规律 |
3.2 不同反冲洗强度下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增长动力学分析 |
3.2.1 不同时期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外观形貌 |
3.2.2 不同反冲洗强度对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含量的影响 |
3.2.3 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的增长动力学研究 |
3.3 反冲洗强度对滤料表面成膜的影响机制 |
3.3.1 挂膜后期成熟滤料去除氨氮/锰稳定性研究 |
3.3.2 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变化规律 |
3.3.3 反冲洗对滤柱中铁锰复合氧化物流失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反冲洗强度下水力负荷对挂膜的影响 |
4.1 不同滤速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活性形成的影响 |
4.1.1 挂膜过程中氨氮的浓度变化规律 |
4.1.2 挂膜过程中锰的浓度变化规律 |
4.2 不同挂膜浓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活性形成的影响 |
4.2.1 挂膜过程中氨氮的浓度变化规律 |
4.2.2 挂膜过程中锰的浓度变化规律 |
4.3 不同水力负荷下滤料表面膜增长动力学分析 |
4.3.1 不同水力负荷对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含量的影响 |
4.3.2 水力负荷对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增长动力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硬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 |
5.1 不同硬度下挂膜对氨氮/锰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
5.1.1 氨氮去除能力的变化规律 |
5.1.2 锰去除能力的变化规律 |
5.1.3 成熟滤料对氨氮/锰去除负荷研究 |
5.1.4 反冲洗强度对成熟滤料活性的影响 |
5.2 不同硬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影响 |
5.2.1 不同硬度对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含量的影响 |
5.2.2 不同硬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变化规律 |
5.3 硬度对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机理 |
5.3.1 挂膜过程中pH与硬度的变化规律 |
5.3.2 滤料ZETA电位分析 |
5.3.3 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元素组成 |
5.3.4 滤料表面铁锰复合氧化膜微观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生物脱氮工艺研究现状 |
1.2.1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1.2.2 新型生物脱氮工艺 |
1.3 反硝化深床滤池概述 |
1.3.1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简介 |
1.3.2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研究现状 |
1.3.3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工程应用 |
1.4 课题研究来源及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中试装置与流程 |
2.1.1 中试装置 |
2.1.2 中试流程 |
2.2 原水水质 |
2.3 分析方法 |
2.4 克隆测序方法 |
2.4.1 DNA样品的提取 |
2.4.2 PCR扩增 |
2.4.3 PCR产物连接转化 |
2.4.4 菌落PCR |
2.5 高通量测序方法 |
第3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处理市政污水效果 |
3.1 引言 |
3.2 试验条件和试验安排 |
3.2.1 试验条件 |
3.2.2 试验安排 |
3.3 处理市政污水效果分析 |
3.3.1 对NO_3~--N的去除效果 |
3.3.2 对TN的去除效果 |
3.3.3 对TP的去除效果 |
3.3.4 对COD和SS的去除效果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安排和试验条件 |
4.2.1 试验条件 |
4.2.2 试验安排 |
4.3 滤层高度及滤速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3.1 滤层高度的影响 |
4.3.2 滤速的影响 |
4.4 碳氮比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5 温度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6 反冲洗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7 正交试验考察滤速、C/N和水温对反硝化深床滤池深度脱氮的影响 |
4.7.1 正交试验的设计 |
4.7.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总结 |
第5章 驱氮的控制及优化 |
5.1 引言 |
5.2 试验安排 |
5.3 驱氮条件的优化 |
5.4 驱氮程序的改进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
6.1 引言 |
6.2 管道内白色菌种鉴定分析 |
6.2.1 克隆测序结果 |
6.2.2 结果分析 |
6.4 物种多样性分析 |
6.5 不同分类水平菌群结构对比 |
6.6 本章总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微灌用过滤器分类及工作原理 |
1.2.2 微灌用过滤器的试验研究 |
1.2.3 微灌用过滤器的理论研究 |
1.2.4 微灌用过滤器的模拟研究 |
1.2.5 新型过滤器的研发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清洁压降及无量纲模型的构建 |
2.1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 |
2.2 清水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装置 |
2.2.3 试验设计 |
2.3 清洁压降 |
2.4 量纲分析 |
2.4.1 量纲模型的建立 |
2.4.2 量纲模型检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特性 |
3.1 模拟目的与理论基础 |
3.1.1 模拟目的 |
3.1.2 控制方程 |
3.1.3 湍流模型 |
3.1.4 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3.2 模拟方法及计算参数 |
3.2.1 模拟方法 |
3.2.2 计算参数 |
3.3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4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内部流场分析 |
3.4.1 速度场分析 |
3.4.2 压强场分析 |
3.4.3 湍动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滤性能与评价 |
4.1 过滤试验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材料与装置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试指标 |
4.2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过滤性能 |
4.2.1 水头损失变化规律 |
4.2.2 滤网堵塞程度变化规律 |
4.2.3 滤网拦沙量及拦截沙颗粒粒径分析 |
4.3 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排污能力的验证 |
4.3.1 排污效果试验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基于TOPSIS法的综合性能评价 |
4.4.1 TOPSIS综合分析法 |
4.4.2 性能评价指标 |
4.4.3 性能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反冲洗效果对滤池综合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方法简介 |
1.1.1 滤速计算 |
1.1.2 水反冲洗强度计算 |
1.2 方法应用 |
1.2.1 水厂情况简介 |
1.3 反冲洗排水浊度、滤料含泥量和滤层截污量测定 |
1.3.1 反冲洗排水浊度测定 |
1.3.2 滤料含泥量测定 |
1.3.3 滤层截污量测定 |
1.4 滤后各水质指标测定 |
1.5 分析项目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滤速测定结果 |
2.2 水反冲洗强度测定结果 |
2.3 滤料含泥量测定结果 |
2.4 反冲洗排水浊度测定结果 |
2.4 滤层截污量测定结果 |
2.5 滤后水水质情况 |
2.5.1 滤池对浊度、有机物等指标的去除效果 |
2.5.2 滤池对铁、锰、铝、氨氮、硅的去除效果 |
2.6 结果讨论 |
3 结论 |
(9)砂滤池石英砂附着红色物质的成分分析和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1.1 工艺流程 |
1.2 原水水质 |
2 现象与讨论 |
2.1 水厂各工艺段出水铁含量 |
2.2 不同价态铁含量的变化 |
2.3 石英砂附着红色物质的成分浅析 |
2.3.1 定性分析 |
2.3.2 半定量分析 |
3 石英砂变红对水质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
3.1 石英砂变红对水质的影响 |
3.2 解决方案 |
4 结论 |
(10)涂铁砂吸附去除重金属及实际应用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污染概况 |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 |
1.2.1 重金属来源 |
1.2.2 水体重金属污染情况 |
1.2.3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1.3 腐殖质与重金属的化学作用 |
1.4 现有重金属去除技术 |
1.4.1 化学沉淀法 |
1.4.2 离子交换法 |
1.4.3 膜分离技术 |
1.4.4 混凝沉淀法 |
1.4.5 吸附法 |
1.5 国内外改性滤料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涂铁石英砂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 涂铁滤料的制备 |
2.2.1 涂铁滤料表面覆铁量M的测定 |
2.2.2 涂铁滤料表面铁氧化物附着强度的测定 |
2.3 比表面积的测定 |
2.4 扫描电镜分析表面形态 |
2.5 X射线衍射分析表面结构 |
2.6 等电点pH值的测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涂铁砂吸附重金属实验及分析讨论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所用溶液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2 涂铁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3.3.3 吸附等温线实验 |
3.3.4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溶液pH值对吸附的影响 |
3.4.2 涂铁砂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 |
3.4.3 吸附等温线 |
3.4.4 吸附动力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涂铁砂-富里酸复合体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富里酸浓度的测定 |
4.2.4 涂铁砂对富里酸吸附实验 |
4.2.5 富里酸-涂铁砂复合体的制备 |
4.2.6 复合体吸附等温线实验 |
4.2.7 复合体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涂铁砂对富里酸的吸附 |
4.3.2 复合体吸附重金属等温线研究 |
4.3.3 复合体吸附重金属动力学研究 |
4.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5 涂铁砂对富里酸-重金属络合物吸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涂铁砂的过滤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 |
5.3 去除浊度的研究 |
5.3.1 实验原水的制备及去除效果 |
5.3.2 滤层水头损失情况 |
5.4 去除有机物的研究 |
5.4.1 有机物去除实验 |
5.4.2 进水浓度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5.5 去除重金属的研究 |
5.6 反冲洗性能研究 |
5.6.1 对浊度去除效果的恢复 |
5.6.2 反冲洗中铁的脱落情况 |
5.6.3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恢复 |
5.6.4 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恢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煤、砂滤层反冲洗计算公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颗粒物形态控制的炭砂滤池优化运行研究[D]. 崔植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双层滤料滤池-纳滤组合工艺优化应用研究[D]. 李孟翰.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泵前微压过滤器运行特性研究[D]. 周洋.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4]快滤池滤速研判及预氧化对滤池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D]. 史永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铁锰复合氧化物滤料成膜强度与性能研究[D]. 吴开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6]新型反硝化深床滤池运行优化及菌群结构研究[D]. 高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7]手摇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力性能试验及模拟[D]. 杜思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8]反冲洗效果对滤池综合过滤性能的影响研究[J]. 史永浩,巢猛,盛德洋,刘清华,张建锋. 给水排水, 2021(S1)
- [9]砂滤池石英砂附着红色物质的成分分析和对策初探[J]. 胡淑圆,笪跃武,石鲁娜,陆纳新,邹琳,焦洁. 净水技术, 2021(03)
- [10]涂铁砂吸附去除重金属及实际应用有效性研究[D]. 蔡维炯.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