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对虾用饵料的添加物(论文文献综述)
俞国伟[1](2014)在《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本实验室预先筛选并保藏的野生型红色酵母为出发菌株,经过形态学观察、26s rDNA测序以及生理生化检验,判定为胶红酵母,并且命名为Rhodotorula muc洳ginosa WZW003,然后探索了对其进行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方法,并且将该提取方法运用到后续的培养基优化的产物分析中。合成培养基的优化先后涉及到了种子培养基单因素优化、发酵培养基单因素优化与响应面法优化,并且将最终的优化结果在5 L发酵罐中进行放大实验。最后考查了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利用以番茄渣为主体的廉价培养基发酵生产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饲料的可行性,综合运用单因素法和均匀设计进行了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菌体类胡萝卜素的最适提取方法为:二甲基亚砜60℃搅拌提取,料液比1:60(m/V),提取时间1 h,提取完成后,离心、取上清液,按照1:8(V/V)的比例加入乙醚萃取,而后取乙醚相遵照摩尔消光原理计算总类胡萝卜素含量。2.最优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 g/L,蛋白胨15 g/L,初始pH 5.0,250 mL摇瓶装液量40 mL,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pm。3.最优合成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葡萄糖45 g/L,蛋白胨9.75 g/L,NaH2PO4·2H2O 8.26 g/L,初始pH 4.11,250 mL摇瓶装液量30 mL,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pm,种子液种龄48 h,接种量10%,发酵周期72 h。该条件下摇瓶发酵得到总类胡萝卜素浓度为103.02 mg/L。5 L发酵罐放大实验得到的总类胡萝卜素浓度最大值为533.72 mg/L。合成培养基的放大实验表明,Rhodotorula muciaginosa WZW003发酵产类胡萝卜素的产量有所提高,这主要是由于生物量的提高而导致的,而实际上其胞内类胡萝卜素含量是呈降低趋势的,说明生物量对目标产物浓度的贡献是很大的,并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酵液中的生物量、总类胡萝卜素浓度的变化与残糖、pH的变化之间有极大的联系。4.最优番茄渣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2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54h,番茄渣添加量50 g/L,豆粕添加量10 g/L,MgSO4·7H2O添加量8 g/L,初始pH 4.5,培养温度30℃,种子液种龄48 h,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5 L发酵罐的放大实验所获得的总类胡萝卜素浓度的最大值为89.9 mg/L。番茄渣培养基的放大实验表明,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WZW003发酵液残糖在第48 h就接近于耗尽,然而此后总类胡萝卜素浓度仍能保持增长,这明显是由于此处的培养基含有番茄渣,其酶解产物能够被胶红酵母利用,从而维系其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
赵顺顺[2](2011)在《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利用高湿挤压技术,以大豆分离蛋白,鱼粉,小麦面粉为原料,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试验生产了一种湿软型饲料。研究了这种饲料的性状和4℃保存、冷冻保存、烘干后复水处理、4℃保存后浸水120min处理对其性状的影响。并以这种饲料进行了投喂实验,研究这种饲料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鱼粉和小麦面粉对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饲料的影响1.1添加鱼粉对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料生产组织化蛋白的影响在双螺杆挤压机的各项参数为:Ⅰ-Ⅴ区各区挤压温度为,80-110-145-120-90(℃)喂料速度为37.19 g/min~64.96 g/min,螺杆转速为200r/min,条件下,设置8个鱼粉添加量处理组(10%,20%,30%,40%,50%,60%,70%,80%),测定不同鱼粉对大豆分离蛋白基料实现稳定挤出的影响。每个处理组混合配料1kg。以产品表观均匀一致,挤出稳定为指标,当稳定持续挤出30min视为稳定挤出。结果表明示,鱼粉的添加量在50%时开始发生喷爆,60%~80%的混合物挤出后产品组织化程度低,易碎。鱼粉不能组织化,持水性较差,随鱼粉添加量增多,可调节的物料含水量上限下降。产品的硬度增大,弹性降低。适宜的鱼粉添加量应控制在40%以下。1.2添加小麦面粉对湿法生产组织化蛋白的影响以鱼粉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料,添加15%,20%,25%的小麦面粉,研究添加小麦面粉对高湿挤压技术法生产组织化蛋白的影响。试验指标为产品表观均匀一致,持续挤出30min视为稳定挤出。结果表明,在物料中添加小麦面粉会对组织化蛋白产品的性状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随着小麦面粉添加量的增加,组织化蛋白产品的组织化度、硬度、聚结性、弹性均有所下降。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小麦面粉,鱼粉和大豆分离蛋白的物料体系同样存在相分离趋势,并且随着小麦面粉的添加,这种相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当小麦面粉添加量超过25%时,可调节的物料含水量上限下降,产品变糟,无法形成稳定的挤出产物。2.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饲料的物理性状研究2.1不同保存条件下对湿法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配合饲料性状的影响实验是以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的6种三疣梭子蟹饲料为实验材料,进行4℃冷藏保存,冷冻保存,烘干处理后保存(投喂前需复水)等不同方式对6种三疣梭子蟹饲料性状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湿法挤压技术生产的三疣梭子蟹饲料经过4℃保存或冷冻保存后对其含水量,组织化度,弹性,聚结性,硬度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P>0.05),经过烘干处理组复水后,6种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的三疣梭子蟹饲料的组织化度下降,弹性,聚结性下降,结构有所松散,硬度显着下降(P<0.05)。建议采用冷冻保存的方法。2.2冷藏保存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的组织化蛋白三疣梭子蟹饲料各项性状随浸水时间的变化实验是以冷藏保存的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的6种三疣梭子蟹饲料为实验材料,经过浸水120分钟实验,观察高湿挤压技术生产的三疣梭子蟹饲料在120分钟内发生的连续变化。实验结果显示6种饲料经过浸水后组织化度随浸水时间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小麦面粉含量15%饲料组,小麦面粉含量20%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0%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55%组在浸水60min时间点处组织化度与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性显着(P<0.05),小麦面粉含量25%组组织化度在浸水105min处组织化度与其他时间点差异性显着(P<0.05)。而弹性表现为小麦面粉含量20%组,小麦面粉含量25%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0%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55%组饲料经过浸水后与4℃下保存的弹性差异性显着(P<0.05),但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性不显着(P>0.05)。小麦面粉含量15%饲料组和大豆分离蛋白含量70%组饲料经过浸水后与4℃保存的弹性差异性不显着,在各个时间点弹性差异也不显着(P>0.05)。硬度表现为小麦面粉含量15%饲料组在75min后硬度变化差异性显着(P<0.05),小麦面粉含量20%饲料组,小麦面粉含量25%饲料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40%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55%组,大豆分离蛋白含量70%饲料组在60min后硬度变化差异性显着(P<0.05), 120min后差异性极其显着(P<0.01)。聚结性表现为经过120min浸水后与4℃下保存下聚结性差异性显着(P<0.05)。在浸泡过程中,聚结性呈现下降趋势,但在15min至105min时间段的差异性不显着(P>0.05)。因此建议如果投喂之前进行浸泡处理则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20min。3.小麦面粉和大豆分离蛋白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影响3.1饲料中添加小麦面粉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制作了小麦面粉添加量分别为15%,20%,25%的三疣梭子蟹组织化蛋白配合饲料,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对为对照,测定其对三疣梭子蟹(11.18±1.33g)摄食、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组的日平均摄食率(6.08±1.77)、特定生长率(2.55±0.81)、饵料转化效率(28.31±11.83)均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蛤肉组与配合饲料组各项生长指标差异性显着(P<0.05)。各个配合饲料之间日平均摄食率无显着差异,特定生长率小麦面粉25%饲料组(1.64±0.72)高于15%(1.45±0.54)、20%饲料组(1.43±0.11)。小麦面粉20%饲料组和小麦面粉25%饲料组特定生长率差异性显着(P<0.05)。3.2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含量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制作了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分别为40%,55%,70%的三疣梭子蟹组织化蛋白配合饲料,以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肉为对照,测定其对三疣梭子蟹(17.59±2.66g)摄食、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菲律宾蛤仔肉组的日平均摄食率(7.14±0.44)、特定生长率(2.43±0.81)、饵料转化效率(27.29±7.28)均高于投喂配合饲料组,蛤肉组与配合饲料组各项生长指标差异性显着(P<0.05)。饲料组的日平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效率大约相当于蛤肉组的30%-50%之间。各个配合饲料之间日平均摄食率无显着差异。大豆蛋白添加量70%饲料组湿重特定生长率(0.78±0.55)低于大豆蛋白添加量40%饲料组(1.46±0.49)和大豆蛋白添加量55%饲料组(1.07±0.74)的湿重特定生长率,差异性显着(P<0.05)。大豆蛋白添加量70%饲料组湿重饵料转化效率(5.02±3.32)、干重饵料转化效率(8.29±5.17)均低于大豆蛋白添加量40%饲料组湿重饵料转化效率(12.98±2.48)、干重饵料转化效率(21.24±9.11)和大豆蛋白添加量55%饲料组料转化效率(11.18±3.29)、干重饵料转化效率(19.22±6.94),差异性显着(P<0.05)。
闫珊珊[3](2010)在《红白锦鲤着色效果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以红白锦鲤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色素细胞分布,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外源添加色素对鱼体内色素沉积量、沉积部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盐藻对红白锦鲤抗氧化及部分免疫力的影响。1、通过观察红白锦鲤皮肤切片及鳞片显微结构,发现皮肤中色素细胞主要分布真皮层与皮下层之间,在表皮层与真皮层间有少量分布;色素细胞分布在鳞片后区,鳞片上层呈团状或弥散状,下层有鸟粪素细胞及少量的色素细胞。2、在研究不同因素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影响试验中,发现红白锦鲤色素最大吸收峰在470 nm,属类胡萝卜素;色素不耐光照、空气、高温、强酸、强碱、VE、VK、叶酸、葡萄糖、水杨酸、纤维素粉、苦味酸、反丁烯二酸、肌醇、Fe3+、Cu2+、Al3+、Mg2+、NH4+、Hg+、Ca2+;在避光、低温、中性pH、VC、VD、柠檬酸、草酸、乳糖、淀粉、蔗糖、苯甲酸、Fe2+、Cr3+条件能保护该色素;维生素A、Mn2+、K+、Na+对该色素影响不大。3、投喂红白锦鲤含β-胡萝卜素的饲料56 d,得出β-胡萝卜素添加1 g/kg时促生长效果最好;添加量为1.5-2 g/kg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第56 d,β-胡萝卜素在鱼体内主要沉积在皮肤中,其次是鳞片,然后是鳍条,头部沉积最少。β-胡萝卜素在红白锦鲤体内的转化情况与部位有关。投喂红白锦鲤含虾红素的饲料56 d,结果表明添加0.25 g/kg虾红素促生长作用最大;红白锦鲤各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虾红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量为0.25 g/kg时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第56 d,虾红素主要沉积顺序为皮肤>鳞片>头部>鳍条。虾红素在红白锦鲤体内的转化情况与部位密切有关。4、采用正交设计L16(45),研究盐藻、辣椒粉、温度对红白锦鲤生长和各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0 d后,影响生长和各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强弱顺序为盐藻>辣椒粉>温度。试验最佳条件为添加盐藻0.4 g/kg,辣椒粉20 g/kg或30 g/kg,温度27℃,投喂时间为40 d。50 d后,色素持续性较好。5、投喂红白锦鲤含0.4 g/kg盐藻的饵料112 d,发现色素最大吸收峰在470 nm附近;皮肤和鳞片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56 d达到最高;肠道中第84 d达到最高,但全程不显着;肝胰脏和肌肉中第112 d达到最高。比较全程相对增加量发现,盐藻在体内主要沉积顺序为肝胰脏>鳞片>皮肤>肌肉。盐藻在鱼体内的转化情况也随部位不同而有别。6、饵料中添加0.4 g/kg盐藻投喂红白锦鲤28 d,结果表明肝胰脏和中肾抗氧化及部分免疫活性明显增强。
金波昌[4](2010)在《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法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比率法定量计算了刺参在各种环境下的食物来源,为刺参增养殖实践提供了科学的参考资料。1、为避免海泥用作刺参饲料添加物的负面作用,寻找其替代物是当前刺参规模化养殖需要解决问题之一。本实验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研究用黄泥代替海泥的可行性。结果:添加20%黄泥、海泥的绿藻粉分别按7.5%刺参幼参体重投喂60天,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1.95±0.13)%d-1及(1.72±0.17)%d-1,黄泥、海泥对刺参食物来源贡献分别为(9.78±1.37)%、(9.89±1.47)%,绿藻粉对刺参食物来源贡献分别为(90.22±1.37)%、(90.11±1.47)%,以上各项指标在黄泥组刺参和海泥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用黄泥代替海泥完全可行,并能降低养殖成本及对浅海底质环境的破坏。2、通过分析刺参养殖池塘内采集到的样品的碳稳定同位素值(δ13C值)发现:底栖动物的稳定碳同位素值与其食物来源密切相关,故可用于研究其食物来源组成。刺参的主要食物来源按δ13C值范围大致可划分为3类:即水体中的植物性碳源(主要为底栖硅藻等)、动物性碳源(小型底栖生物等)以及沉积物有机质(底泥有机质SOM)。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碳同位素是分析刺参养殖池塘食物网结构的有效工具。3、实验采用室内实验与池塘实验相结合方法,池塘实验设计了5,10,15,25,35头/m2的刺参养殖密度,日投饵率5%刺参体重,投喂60d来研究人工饲料对幼刺参生长的贡献。结果:(1)人工饲料对室内水族箱、池塘围隔内刺参的最终体重影响显着(F=148.541,P=0.003;F=6.301,P=0.018),饲料组围隔内刺参的最终体重均高于同密度对照组;放养密度对围隔内刺参的最终体重影响极显着(F=13.009,P<0.01),随密度增大最终体重减小;(2)人工饲料对水族箱刺参、补充饲料与密度及其互作对池塘刺参的最终δ13C影响均显着(F=3.0,P=0.032;F=18.856,P<0.01;F=4.954,P=0.003; F=20.421,P<0.01)。投喂补充饲料的围隔内刺参的δ13C值的随着密度的增大由(-13.262±0.183)‰下降到(-15.102±0.189)‰。(3)补充饲料在不同的密度下对刺参的食物贡献差异均极显着(F=24.439,P<0.01),随着密度增大,人工饲料对刺参食物贡献增加,由最低密度5头/m2时(3.78±2.98)%的食物贡献,增加到最高密度35头/m2时的(29.48±3.31)%。本实验为刺参增养殖实践人工饲料的使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4、采用碳氮双稳定同位素法分析了池底改造的池塘养殖刺参的食物来源。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9%d-1,其成活率为64.7%。应用IsoSource软件计算得出:不同食物来源对刺参生长贡献分别为细菌26.6%(13~34%)、沉积物21.5%(4~40%)、大型藻类19.1%(0~52%)、小型底栖生物18%(0~49%)及硅藻14.8%(0~41%)。可见,刺参为杂食的沉积物食性生物。5、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定量分析了石头、瓦片、塑料管、空心砖和水泥管这五种附着基为养殖刺参提供的食物来源情况。结果发现,底栖微藻在五种附着基表层物中均是主要碳源(39.9%~73%),而沉积物和细菌分别占7.3%~34.5%与9.7%~29.6%。不同附着基表层物在刺参食物来源中放的贡献平均在14.5%~32.6%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塑料管>空心砖>水泥管>瓦片>石块。本研究结果对刺参规模化养殖中附着基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6、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法定量分析了混养栉孔扇贝(Chlamys (Azumapecten)Farreri)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食物来源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养模式下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43±0.72)%d-1、存活率为(96.67±5.77)%,两者均略高于单养模式的(1.29±0.62)%d-1和(93.3±5.77)%,上述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709;P=0.519)。在单养刺参的食物来源,由贡献率大到小分别为微藻62%、细菌20.6%、沉积物17.4%;在混养刺参的食物来源,按贡献率由大到小分别为微藻51.9%、细菌22%、沉积物15.8%、扇贝沉降物10.3%。本研究结果对刺参混养模式的选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潘清清[5](2008)在《锯缘青蟹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是我国主要的海水甲壳类养殖品种,总产量达到10.85万吨,占世界总养殖产量的88.14%。近年来养殖锯缘青蟹发生大规模疾病和死亡。青蟹发生的疾病有黄水病、弧菌病、纤毛虫病、白芒病、褐斑病、黄斑病等,病原包括细菌、病毒、环境因素及不明病因的疾病。2006年青蟹全国平均发病率为13.77%左右,全年经济损失为2.29亿元,严重制约了青蟹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作者研究了温度、pH、促进剂、抑制剂、菌体及免疫多糖对锯缘青蟹血细胞裂解物(HLS)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锯缘青蟹PO的最适作用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8;SDS、Ca2+、Mg2+均可提高PO的活力,其中Ca2+和Mg2+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50 mmol/L和150 mmol/L,SDS的最佳反应浓度为2.5 mg/mL;叠氮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二胺四乙酸、Cu2+对PO活力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发现拟态弧菌SS060818、气单胞菌MrM06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溶壁微球菌AS1.634对PO有激活作用,其中拟态弧菌和气单胞菌激活作用显着,金黄色葡萄球菌、溶壁微球菌对PO有弱激活作用;肽聚糖、拟态弧菌脂多糖粗提物可显着提高PO活力,肽聚糖、脂多糖的最佳激活浓度2.7 mg/mL、0.5 mg/mL。此外,建立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吞噬等青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方法。通过酚氧化酶体外增强试验,开展了青蟹免疫增强的筛选试验。选择了30多种中草药和食用菌,提取其免疫多糖,测定了免疫多糖对青蟹血淋巴酚氧化酶(PO)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白术多糖、木耳多糖、金银花多糖、大黄多糖、猪苓多糖、陈皮多糖、CIS-1、CIS-2等均可显着提高PO活力,其最佳激活浓度范围为0.03 125μg/mL—0.125 mg/mL,其他多糖对PO促进作用较弱或无作用。选择CIS-1、CIS-2、连翘多糖分别以7.5×10-3mg/mL、0.031 mg/mL和1.25×10-4mg/mL对锯缘青蟹进行免疫注射实验,定期测定青蟹血淋巴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血清抗菌活力和血细胞吞噬活力等指标。CIS-1、CIS-2、连翘多糖注射后,青蟹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活力和血细胞吞噬活性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注射CIS-124h后,血淋巴S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8.2%(由12.76 U/mgprot提高到15.08U/mgprot),ALP比对照组提高了75%(0.52 U/mL提高到0.91 U/mL);青蟹注射CIS-2和连翘多糖后,血淋巴SOD和ALP活性无明显提高。青蟹注射免疫多糖后,连翘多糖的抗菌活力未见明显提高,表明上连翘多糖对青蟹血清抗菌活力无明显增强作用。青蟹注射免疫多糖后,各组养殖箱中投入青蟹有较强致病力的拟态弧菌SS060818(V.minicus),终浓度为1×107cfu/mL。试验表明,注射CIS-1、CIS-2、连翘多糖组青蟹平均存活期比对照组分别增长55.92%、139.35%、12.43%。表明免疫多糖可提高青蟹对拟态弧菌的抵抗力。根据锯缘青蟹免疫增强剂注射试验结果,选择能显着提高锯缘青蟹免疫指标和存活率的CIS-1、CIS-2、PG、LPS作为免疫增强剂添加到饲料投喂青蟹,结果表明:投喂CIS-1、CIS-2、PG、LPS后,青蟹血淋巴过氧化物酶、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力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IS-2试验组第6d ALP、POD和PO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ALP活力达0.74U/mL,比对照提高155%;SOD活力第11d比对照提高了180%,显着高于对照组;投喂CIS-1和PG后青蟹血清中ALP活力在11d达到最高值,投喂PG、LPS第15d血清中的SOD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各免疫组血清抗菌活力在第6d达到最大值,但差异不显着。投喂免疫多糖20d后,投入青蟹有较强致病力的拟态弧菌SS060818(V.minicus),终浓度为1×107cfu/mL感染青蟹,投喂CIS-1、CIS-2、PG、LPS组青蟹平均存活期比对照组分别增长了44.57%、104.51%、31.59%、78.70%,表明免疫多糖可提高青蟹对拟态弧菌的抵抗力。锯缘青蟹越冬养殖用CIS-1、CIS-2、PG、LPS注射免疫锯缘青蟹,测定青蟹血淋巴中ALP,SOD,PO,POD,血清抗菌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ALP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CIS-2效果最好,SOD、POD和PO的活力最高值分别可达18.55U/mgprot、0.16 U/mL和38.16 U/m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0%、100%、176%,ALP活力仍处于较高水平;注射CIS-1和LPS的POD活力都在16d达到最高值为0.14 U/mL,比对照提高75%,作用效果显着;注射LPS后血清中ALP、PO活力在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越冬45d后计算各试验组青蟹存活率,CIS-1、CIS-2、PG存活率分别为73%、82%、70%,均高于对照组。在生产性青蟹越冬池中,注射CIS-1和CIS-2,15d后测定青蟹血清的各免疫指标ALP、PO、SOD活力跟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30d后CIS-1和CIS-2注射组的存活率为71%、88%,比对照组提高分别20.33%、49.15%,表明免疫多糖可提高青蟹的免疫力和存活率,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二超[6](2008)在《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文中研究表明本项目结合水生动物养殖学、动物营养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组织学等研究手段,制定有限目标,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不同养殖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基础营养生理学差异,并在此基础上从营养素(蛋白质和维生素)着手,研究了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提高方面的影响,探讨了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的作用,初步阐明营养素对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的调控机制,有针对性的对与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相关的关键酶基因进性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进一步了解甲壳动物渗透调节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相关的研究建立了相关的检测平台,而且相关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也为凡纳滨对虾的淡化养殖及相关的人工全价配饵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生化成份、呼吸及氨氮耐受性的影响在室内养殖条件下进行了凡纳滨对虾在高、中和低盐度下(分别为3.0、17.0和32.0‰)生长性能、成活率和体生化成分的研究,试验为期50天,期间投喂商用饲料,每个盐度设4个平行。结果表明,中盐度凡纳滨对虾增长率显着高于低盐度组,且低盐度组对虾成活率仅为70%左右,显着低于其它两处理组;然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却无显着影响。各盐度组凡纳滨对虾的体粗蛋白质和灰分含量无显着性差异,而对虾体水分含量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且高盐度组对虾的体粗脂肪含量显着低于其它两试验组。对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呼吸率的研究发现,低盐度下对虾的耗氧率和吸收商显着高于中盐度和高盐度两试验组,而各盐度组对虾二氧化碳呼出率无显着性差异。此外,试验还研究了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环境中氨氮耐受的差异,计算了低盐度下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并与其它相关研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低盐度下氨氮对凡纳滨对虾的半致死浓度(95%置信区间)为9.33(8.39-10.37)mg.l-1,显着低于其它报道的半致死浓度。另外,本试验也发现,凡纳滨对虾对环境中氨氮的耐受力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强。综合以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虽然凡纳滨对虾属广盐性虾类,对环境盐度范围非常广,但在低盐度下该对虾的养殖尚存在着生长速度低、成活率低和抗逆性低的“三低”现象,因此,在凡纳滨对虾的低盐度养殖过程中除了满足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渗透调节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之外,还应时刻监测对虾养殖环境中对对虾有害物质的动态变化。2.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消化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和肝胰腺组织学结构的比较在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三个不同盐度(分别为3.0、17.0和32.0‰)下驯养50d后的凡纳滨对虾消化酶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及肝腺胰组织学结构的差异,探讨了凡纳滨对虾对不同盐度的生理适应性。结果发现,盐度3.0‰对虾组胰蛋白酶活力显着高于其它两个盐度实验组,盐度17.0‰对虾组总的淀粉酶活力却显着低于盐度3.0‰对虾组。各实验组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力虽无显着性差异,但相比盐度17.0‰对虾组组,两者在高、低盐度下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趋势。低盐度还导致对虾氧合血蓝蛋白含量及氧合血蓝蛋白/总蛋白比值显着升高,提示凡纳滨对虾可通过提高对自身消化酶活力、代谢率和携氧能力,尽量满足低盐度下的高能量需要。此外,结果还发现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着高于盐度17.0‰对虾组,表明对虾机体抗氧化系统在长期处理低盐度应激下,已经开始启动用于最大程度地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相比盐度17.0‰对虾组,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肝小体中分泌细胞(B细胞)数量增多,而高盐度下却表现出B细胞体积增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对虾消化酶和抗氧化相关酶活力升高的现象,从组织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凡纳滨对虾对不同盐度的适应情况。3.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体组织蛋白质积累、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低、中和高三个盐度水平(分别为3‰、17‰和32‰)对凡纳滨对虾各组织蛋白质的积累、肌肉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肌肉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50d不同盐度水平的试验,低盐度组对虾的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中、高盐度组(P(0.05),而肌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各处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低、高盐度均导致肌肉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升高,但是各处理间的差异不显着;低、高盐度组凡纳滨对虾肌肉总氨基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高于中盐度组(P<0.05),中、低盐度处理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着,而低盐度组对虾肌肉中蛋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均显着低于中盐度组(P<0.05),其中脯氨酸为常见的5种主要渗透调节氨基酸之一;低、高盐度组对虾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高于中盐度组(P<0.05),而盐度对机体绝大部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着(P>0.05)。结果显示,当环境盐度偏离凡纳滨对虾最适生长盐度时,机体可通过在肝胰腺和血淋巴中积累蛋白质,及提高自身转氨酶活力,来获得机体在渗透调节供能时所需的氨基酸,而这些氨基酸以脯氨酸为主。4.不同盐度下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份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20.61、30.52、40.43和50.34%的四种饵料(分别为CP20、CP30、CP40和CP50),研究了饵料蛋白质含量对不同盐度下(分别为低盐度LS 2‰、中盐度MS22‰和高盐度HS32‰)凡纳滨对虾(0.0144±0.0047g)生长、成活及体成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组对虾的肝胰腺指数(HIS)和肥满度(CF),试验为期8周。结果显示:(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肥满度和灰分含量均有显着影响,而对肝体指数、体粗蛋白、体粗脂肪和水分无显着影响,中盐度组对虾各指标均最高,其次为高盐度组,低盐度组最低;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增重率、特殊体重(长)增长率均显着高于低盐度组对虾,而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各生长指标无显着差异;(2)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各生长指标和体粗蛋白含量影响显着,对其它各指标影响不显着。各盐度下,对虾生长和体粗蛋白含量均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升高,投喂CP20的对虾组显着低于其它各处理组;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均先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至40.43%而升高,然后稍有下降;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各盐度下对虾成活率影响均不显着。(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饵料蛋白质含量,除对体灰分含量存着着显着的交互作用外,对其它体生化成份含量、生长及体形态指标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4)饲料蛋白质含量明显影响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结构,投喂CP30和CP4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基膜完整,投喂CP40对虾的肝小体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存储细胞(R细胞);而投喂CP2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分布松散,R细胞数量较小,并且部分肝小体基膜破损;而投喂CP50饵料的对虾的肝小体排列紧密,且B细胞内出现大量内容物质。结果提示,提高饵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增加肥满度,但是并不能提高低盐底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饲料中不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含量过低,会导致对虾肝胰腺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5.盐度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交互作用试验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配制了6种不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的饵料,研究了饵料不同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为期40天。结果显示:1)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可显着影响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肥满度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重率随饵料动植物蛋白升高而升高,但当饵料中动物性蛋白比至29/8时,增重速率不再明显升高,其它指标均先随饵料动植物蛋白升高至一定程度后,稍有下降;2)220‰盐度组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和肥满度显着高于3‰盐度组对虾,而肝体指数却显着低于3‰盐度组,且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不显着;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饵料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成活率和肝体指数存在交互作用;4)Broken-Line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最适饵料蛋白比为分别29.12/7.79-30.29/6.71,盐度为22‰时为26.05/10.95-29.03/7.97。结果提示,由于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不同,配饵中适当的动植物蛋白可以满足凡纳滨对各种氨基酸的适宜需求,且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饵料中动植物蛋白比要求不同。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养殖环境和饵料蛋白源种类,来确定适合自身的饵料配方,才能达到低本高效的养殖目的。6.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饵料维生素B6的营养需求研究了凡纳滨对虾对饵料中维生素B6的最适需求含量。试验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比为蛋白源配制成试验用基础饵料,在基础饵料中分别以0、35、70、105、140和200mg/kg饵料的比例添加维生素B6配制成6种不同维生素B6含量的试验用饵料,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的实际测量值分别为2.17、32.43、65.79、96.97、137.13和189.56mg/kg饵料。用试验用饵料投喂体重为0.014±0.005g凡纳滨对虾幼虾,每一饵料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30天。结果表明,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可显着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殊体重和体长增长率、成活率和肥满度,而对于对虾的肝体指数却无显着影响。对虾增重率、特殊体重和体长增长率及肥满度均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升高,但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到137.13mg/kg饵料后,各指标虽继续随饵料中维生B6含量升高而提高,但各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对虾成活率总体上是先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升高,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为137.13mg/kg时,成活率达到最大值,而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至189.56mg/kg饵料时,对虾成活率却稍有下降,但137.13和189.56rag/kg饵料两试验组的成活无显着差异。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影响显着,两转氨酶活力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随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而缓慢升高,而当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从65.79mg/kg升高至96.97mg/kg时,对虾肌肉中转氨酶活力急速升高至最大值。之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转氨酶活力却随着饵料中维生素B6含量升高呈稍下降的趋势,但于96.97、137.13和189.56mg/kg三试验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且均显着高于另外三试验组。采用Broken-line模型对凡纳滨对虾饵料中最适维生素B6需求的分析结果范围为106.96-151.92 mg/kg饵料,平均值±标准差为129.94±18.86mg/kg饵料。7.低盐度下饵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B6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转氨酶活力交互作用研究了低盐度3.0‰下饵料中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体形态学参数及肌肉中转氨酶活力的交互作用。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5%和40%的两种等能试验用基础饵料,在基础饵料中分别以0和200mg/kg饵料的比例添加维生素B6配制成4种不同试验用饵料。用试验用饵料投喂体重为0.014±0.005g凡纳滨对虾幼虾,每一饵料组设3个平行,试验为期30天。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维生素B6可以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及谷草和谷丙两转氨酶活力,但该饵料组对虾的肝体指数却显着低于不添加维生素B6饵料组对虾;饵料蛋白质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体形态学参数和转氨酶活力均不显着影响,但40%饵料组对虾成活率显着高于25%组对虾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饵料中维生素Be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各测定指标均无显着交互作用。结果提示,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具有不同的营养作用,配制饵料时应同时满足凡纳滨对虾对两者的营养需求量,只通过满足或者提高两者之一而节约另外一种营养素的方式,来获得凡纳滨对虾的最佳生长和成活率是不可行的。8.凡纳滨对虾谷氨酶脱氢基因的定性研究谷氨酸脱氢酶在甲壳动物游离氨基酸中,尤其是在脯氨酸和丙氨酸的合成代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脯氨酸和丙氨酸是甲壳动物常见的起渗透调节作用的游离氨基酸,因此谷氨酸脱氢酶在甲壳动物渗透调节中的作用应受到重视。本研究对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进行了定性的研究,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中存在两种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其编码的氨基酸的长度分别为474和552个氨基酸,两氨基酸序列中前461个氨基酸完全相同,从第462个氨基酸两者不同。与其它物种谷氨酸脱氢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是一种相对保守的蛋白质,两种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氨基酸序列均与果蝇表现出较大的同源性。以不同物种cDNA序列建立的系统树,也可以得到较理想的系统进化物,在所有的选择的物种中,凡纳滨对虾与果蝇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比较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cDNA序列和基因全序列比较,发现在凡纳滨对虾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中均存在三个内含子,长别分别为202、333和256bp,且相位判断结果发现三个内含子均为0相位内含子。而与其它物种相比较,只有长度为256bp的第三个内含子在各物中均存在,提示内含子在研究系统进化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为以后凡纳滨对虾该基因的进一步定性和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9.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特异表达试验设计了用于定量研究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两种主要相关酶,即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的引物和实时定量PCR的反应程序,研究了两种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1)采用本试验设计的所有引物和反应程度均可成功的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且Na+-K+ ATPase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均表现出组织特异性:2)Na+-K+ ATPase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4个组织的表达量,而该基因在对虾肌肉和上皮组织中的表达量次之,但显着高于肝胰腺和眼柄两组织中的表达量,该酶基因在肝胰腺和眼柄两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3)谷氨酸脱氢酶基因A和基因B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稍有不同,但两者均在对虾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在肝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最低,在其它3组织的表达量介于肌肉和肝胰腺两者之间;4)谷氨酸脱氢酶基因B与基因A两者表达量比值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之间虽然不显着性差异,但基因B的表达量却显着高于基因A在各组织的表达量,比值介于在眼柄中的32.04和肌肉中的64.52之间。结果提示,研究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主要相关酶谷氨酸脱氢酶和Na+-k+ ATPase酶基因表达时,对虾肌肉和鳃是比较理想的研究靶点,肝胰腺与其它各组织相比则不适合作为研究该基因表达的靶组织。10.谷氨酸脱氢酶、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定量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谷氨酸脱氢酶、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发育阶段中的定量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凡纳滨对虾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均随着对虾的发育而呈现缓慢升高的趋势,但直到凡纳滨对虾发育到后期幼体后,两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才表现出显着的升高趋势。谷氨酸脱氢酶B与A基因表达量的比值在对虾卵中最高,但至无节幼体各阶段,两基因表达量的比值一直呈降低的趋势,而待对虾发育至潘状幼体时,比值开始稍有升高到一定水平,并在糠虾中保持较稳定的状态,但待对虾发育至后期幼体2时,比值稍有下降,而后又呈稍上升。Na+-K+ ATPase基因表达随着凡纳滨对虾的发育,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直到对虾发育到后期幼体16,其表达量才急速升高。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发育过程中的卵和无节幼体的表达量非常低,且虽然在溞状幼体中表达量稍有升高,但是表达量却依然保持在很低的水平,直到对虾发育到糠虾幼体,淀粉酶基因表达量才开始骤然升高。由于谷氨酸脱氢酶和Na+-K+ATPase均在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两者基因表达量均在对虾发育阶段后期幼体的后期才有大幅度地升高,说明凡纳滨对虾只有发育到后期幼体后的某一个阶段,才开始具有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所以,在这一阶段之前的幼体培养过程中应该保持对虾幼体最适的盐度环境。而淀粉酶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说明凡纳滨对虾只有发育到糠虾阶段时,对外源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才开始加强。因为结合两方面的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如果想要通过营养强化的方式来提高对虾幼体的渗透调节能力,以期提高对虾在养成过程中的成活率,要待对虾发育至糠虾幼体阶段再开始进行营养调节为宜。
刘平[7](2007)在《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养殖试验、解剖试验和生化指标分析,研究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形和体组成、整鱼和肝脏营养成分、血清和肌肉氨基酸等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选择健康草鱼幼鱼360尾(始重8.34±0.02g),按照养殖试验的要求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对照组饲喂赖氨酸缺乏的基础饲粮(含赖氨酸1.25%),3个实验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了赖氨酸0.375%(赖氨酸盐酸盐形式,含赖氨酸1.625%)、0.25%和0.375%(赖氨酸甲酯盐酸盐形式,分别含赖氨酸1.50%和1.625%)。在循环滤水和充氧的水族箱(300L)中进行了养殖试验,水温24~30℃,水中溶解氧9.71±0.5mg/L,pH7.2~7.4。按鱼体重量的2%-5%投饵,采用限饲方式,每日2次,每次投饵40min后及时将剩饵吸出,烘干称重,空白对照校正。预试期14天,正式期56天。饲养期间,每日观察鱼的活动、摄食、粪便等情况,记录投料量和死亡鱼重。饲养结束禁食24小时后称重,计算增重率、摄食量、饵料系数等指标。从每重复中选体重相近的试验鱼9尾,按常规方法测量体长、称重、采血制备血清后,进行解剖试验,同时采集肝胰脏和肌肉样品。剩下试验鱼分别在投料后1、3、5、7小时每重复选3尾进行采血制备血清。此外,正试前、后,每重复取全鱼样品3尾。所有样品先浸入液氮,后转移至-70℃低温冰箱保存,待实验室分析用。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饲料中添加赖氨酸甲酯(盐酸盐)显着提高了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而添加普通饲用赖氨酸(盐酸盐)效果不明显(P>0.05)。(2)赖氨酸甲酯显着提高了鱼体的肥满度(形体参数)和去内脏比(P<0.05),降低了内脏比和肝胰脏比(P<0.05),而普通饲用赖氨酸未产生显着影响(P>0.05)。(3)赖氨酸甲酯显着提高了鱼体的蛋白质沉积率、体蛋白及肌肉氨基酸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肝脂比、肠脂比和体脂含量(P<0.05),而添加普通饲用赖氨酸效果不明显(P>0.05)。(4)肝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05)。(5)赖氨酸甲酯显着增高了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而降低了尿素氮、Ca、P含量(P<0.05);普通饲用赖氨酸除了使血清Ca、P含量下降外(P<0.05),其余指标均未有显着改变(P>0.05)。(6)对照组和普通饲用赖氨酸组草鱼摄食后7小时内血清游离EAA(色氨酸除外)一般在1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水平,而赖氨酸甲酯组血清游离EAA一般在3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水平。上述研究结果提示:(1)在赖氨酸缺乏的日粮中,添加赖氨酸甲酯(盐酸盐)可显着提高草鱼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总体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饲用赖氨酸(盐酸盐)。(2)赖氨酸甲酯能显着提高草鱼体蛋白沉积效率而增加体蛋白及肌肉氨基酸含量;降低肝脂比、肠脂比和体脂含量;提高去内脏比,并增高肥满度,具有改善鱼体食用品质的功效。(3)赖氨酸甲酯可能在体内脂肪酶的作用下缓慢释放赖氨酸,与蛋白质结合态氨基酸消化、吸收和利用同步,延缓血清多数游离必需氨基酸达到高峰浓度的时间,而促进机体组织氨基酸的有效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
隋大鹏[8](2003)在《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从海水和养殖对虾体表及体内分离纯化得到223株细菌。从中筛选出若干生长旺盛、特征明显、消化酶活性较强且对弧菌有一定拮抗性的菌株,保种备用。临用时按一定比例制备成微生态制剂。 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为试验材料,将微生态制剂定期加入养殖水体,定期测量对虾体长和体重,并抽取虾血,计数血细胞数量并研究其组成,并测定对虾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抗菌活力(Ua)及溶菌活力(Ul)。同时,定期取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虾的类淋巴器,制备显微光镜切片和超微电镜切片,观察并摄影。 结果显示,对虾体长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试验组体长增长率(13.27%)显着高于对照组(9.33%)(P<0.05),试验组体重增长率(73.65%)显着高于对照组(63.17%)(P<0.05)。试验组对虾颗粒细胞数比对照组增加63.92%,小颗粒细胞数增加61.5%,血细胞总数增加29.04%。试验组各项免疫指标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强。其中效果明显的是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结合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建议将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作为衡量对虾免疫功能强弱的指标。类淋巴器观察结果表明:光镜下,试验组类淋巴器明显比对照组大,第二种小管明显多于对照组的,且血细胞数目明显较多;电镜下,试验组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并通过增加血细胞数量和改善其组成增强其防病抗病能力,通过促进类淋巴器的发育来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增强与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酶活力值和免疫因子活力,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抵抗疾病。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对虾健康养殖,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次试验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有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益的尝试。较为细致地观察了南美白对虾类淋巴器的形态结构。初步掌握了几个对非特异性免疫有关的酶活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以酚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作为衡量对虾健康状况和免疫机能强弱的指标,为对虾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了参照。试验操作中采用了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试验技术,如96孔酶标板法测定对虾血清酚氧化酶活力。试验全过程是将微生态制剂直接加入养殖水体,由于以往的类似研究多通过口服或注射途径进行,采用直接加入水体方法进行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发现这种方法可以取得与注射或口服相似的结果,并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王素芬[9](2003)在《维生素对罗氏沼虾生长及其酶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次实验研究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5在饵料中的不同含量对罗氏沼虾的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存活率、肝胰腺中类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肌肉中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的结果表明,饵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维生素时,罗氏沼虾的生长存活以及体内酶活性也不同。饵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为60mg/kg时,罗氏沼虾的增长率最高,但增重率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当维生素A含量为90mg/kg时,存活率最高,但与实验组60mg/kg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当饵料中维生素A含量低于60mg/kg时,类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SOD的活性随着饵料中维生素A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含量为60mg/kg时,这三种酶的活性都达到最高,而高于此浓度时,酶活性反而降低。对于维生素B1而言,60mg/kg的实验组中罗氏沼虾的增重率、增长率和存活率最高;肝胰腺中类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以及肌肉中SOD活性也达到最强,低于或者高于此浓度则会降低这三种酶的活性。饵料中添加不同量的维生素B5对罗氏沼虾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饵料中维生素B5的含量为300mg/kg时,罗氏沼虾的增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未添加维生素B5的实验组中虾的生长和存活最差;而饵料中维生素B5含量超过300mg/kg时,增重率、增长率和存活率反而降低,但实验组600mg/kg和实验组900mg/kg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饵料中添加维生素B5可以提高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类胰蛋白酶的活性,但在一定范围内(300—900mg/kg)添加量的高低对酶活性影响不大。当饵料中维生素B5含量为300mg/kg时,碱性磷酸酶和SOD活性均达到最高;高于此浓度时,碱性磷酸酶和SOD的活性都随着饵料中维生素B5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本实验的结果可以表明,对于罗氏沼虾而言,饵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5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60mg/kg、60mg/kg和300mg/kg。
陈文辉[10](2003)在《虾类的饲料与营养要求》文中研究表明 饲料的主要万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虾体内的作用,或者分解产生热能推动体内外的活动,或者综合构成复杂的物质以修补新的体组织,所以饲料不仅是虾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也是生长、繁殖、发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而我国虾类的主要养殖品种有对虾、斑节虾、罗氏沼虾、青虾等。
二、日本对虾用饵料的添加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对虾用饵料的添加物(论文提纲范文)
(1)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类胡萝卜素概述 |
1.1.1 概述 |
1.1.2 结构信息与应用信息 |
1.2 类胡萝卜素生产方法 |
1.2.1 类胡萝卜素的生产方法 |
1.2.2 国内外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生产现状 |
1.3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概述 |
1.3.1 概述 |
1.3.2 利用红酵母生产类胡萝卜素的进展 |
1.3.3 生产类胡萝卜素的酵母选育 |
1.4 红酵母类胡萝卜素的提取与检测 |
1.4.1 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 |
1.4.2 类胡萝卜素分离、纯化和鉴定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类胡萝卜素的产生菌鉴定、提取方法优化以及种子培养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菌种的形态特征 |
2.3.2 生理生化检验结果 |
2.3.3 26s rDNA测序结果 |
2.3.4 色素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 |
2.3.5 种子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培养基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Plackett-Burman设计的结果 |
3.3.3 最陡爬坡实验的结果 |
3.3.4 中心组合设计的结果 |
3.3.5 二阶多项式模型方程与响应面图形 |
3.3.6 优化结果 |
3.3.7 5L搅拌式发酵罐中的发酵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胶红酵母利用番茄渣培养基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因素实验的结果 |
4.3.2 均匀设计的实验结果 |
4.3.3 无机盐对发酵产物的产量的影响 |
4.3.4 5 L搅拌式发酵罐中的发酵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2)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国内外三疣梭子蟹研究概况 |
2. 三疣梭子蟹生物学 |
2.1 三疣梭子蟹的分布 |
2.2 三疣梭子蟹形态特点 |
2.3 三疣梭子蟹的习性 |
2.4 三疣梭子蟹的生长发育 |
2.5 三疣梭子蟹的繁殖 |
2.6 三疣梭子蟹生理 |
2.7 三疣梭子蟹的营养成分 |
3. 三疣梭子蟹的养殖 |
3.1 粗养 |
3.2 半精养 |
3.3 精养 |
3.4 池塘养殖技术 |
3.5 商品梭子蟹养殖模式 |
3.6 吊笼养殖 |
3.7 围栏养殖 |
4. 三疣梭子蟹的营养需求 |
4.1 蛋白质 |
4.2 脂类 |
4.3 碳水化合物 |
4.4 维生素和矿物质 |
5. 三疣梭子蟹配合饲料研究进展与意义 |
6. 高湿挤压技术简介 |
6.1 高湿挤压技术产品性状评价指标 |
第二章 添加鱼粉和小麦面粉对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饲料的影响 |
第一节 添加鱼粉对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料生产组织化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2 稳定挤出的挤压条件 |
2.1 扭矩和压力 |
2.2 喂料速度与喂料量的关系 |
2.3 喂水速度与喂水量的关系 |
2.4 挤压温度与螺杆转速 |
3 实验方法 |
3.1 高湿挤压技术产品性状指标测定 |
4. 鱼粉添加量对产品物性的影响 |
4.1 组织化度 |
4.2 硬度 |
4.3 弹性 |
4.4 聚结性 |
5 讨论 |
5.1 鱼粉添加对高湿挤压生产组织化大豆蛋白的影响 |
5.2 鱼粉添加对高湿挤压生产组织化大豆蛋白工艺参数影响 |
第二节 添加小麦面粉对湿法生产组织化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添加小麦面粉对高湿挤压稳定生产组织化蛋白性状的影响 |
2.1 组织化度 |
2.2 硬度 |
2.3 聚结性 |
2.4 弹性 |
3. 讨论 |
第三章 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饲料的物理性状研究 |
第一节 不同保存条件对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配合饲料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组织化度 |
2.2 硬度 |
2.3 聚结性 |
2.4 弹性 |
3. 讨论 |
第二节 湿法挤压生产的组织化蛋白三疣梭子蟹饲料各项性状随浸水时间的变化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组织化度 |
2.2 弹性 |
2.3 硬度 |
2.4 聚结性 |
3.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面粉和大豆分离蛋白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影响 |
第一节 饲料中添加小麦面粉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饵料的准备 |
1.2 实验用蟹来源及暂养 |
1.3 实验设施及条件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饲料中大豆分离蛋白含量对三疣梭子蟹摄食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饵料的准备 |
1.2 实验用蟹来源及暂养 |
1.3 实验设施及条件 |
1.4 实验方法 |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红白锦鲤着色效果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 鱼类体色研究进展 |
1.1 色素细胞的形态结构 |
1.2 影响鱼类体色的主要因素 |
2 类胡萝卜素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研究和应用 |
2.1 类胡萝卜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2.2 类胡萝卜素在鱼虾体内的分布及代谢 |
2.3 水产养殖业类胡萝卜素的来源及着色效果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红白锦鲤皮肤切片及鳞片显微结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红白锦鲤背部皮肤切片观察 |
2.2 红白锦鲤鳞片色素细胞观察 |
3 讨论 |
3.1 背部皮肤色素细胞分布 |
3.2 鳞片色素细胞分布 |
第三章 不同因素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光谱扫描结果 |
2.2 日光和空气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3 pH 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4 温度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5 维生素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6 阳离子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2.7 有机物对红白锦鲤色素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红白锦鲤色素的组成 |
3.2 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 |
第四章 β-胡萝卜素和虾红素对红白锦鲤生长、着色及代谢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β-胡萝卜素和虾红素对红白锦鲤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红白锦鲤总色素光谱扫描结果 |
2.3 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虾红素对红白锦鲤不同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2.4 红白锦鲤不同部位总类胡萝卜素薄层色谱及色素组分光谱 |
3 讨论 |
3.1 类胡萝卜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3.2 类胡萝卜素对鱼类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3.3 色素光谱、体色及色素组分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盐藻、辣椒粉、温度及投喂时间对红白锦鲤着色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藻、辣椒粉、温度对红白锦鲤生长指标的影响 |
2.2 盐藻、辣椒粉、温度和投喂时间对红白锦鲤着色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类胡萝卜素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
3.2 类胡萝卜素对水产动物各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
第六章 盐藻对红白锦鲤色素沉积效果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红白锦鲤各组织的总色素光谱扫描结果 |
2.2 红白锦鲤不同部位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 |
2.3 红白锦鲤不同部位总类胡萝卜素薄层色谱及色素组分光谱 |
3 讨论 |
3.1 色素添加剂对水产动物不同部位沉积作用的影响 |
3.2 色素添加剂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转化情况 |
第七章 盐藻对红白锦鲤体内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藻对红白锦鲤体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 盐藻对红白锦鲤体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红白锦鲤组织中抗氧化及部分免疫指标活性比较 |
3.2 类胡萝卜素对动物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3 盐藻对动物部分免疫活性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情况 |
(4)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刺参的营养价值 |
1.1.1 历史命名 |
1.1.2 营养价值 |
1.1.3 主要活性物质 |
1.2 我国的刺参资源 |
1.2.1 刺参的分布 |
1.2.2 刺参的分类地位 |
1.2.3 刺参的生物学特征 |
1.2.3.1 外部形态 |
1.2.3.2 内部构造 |
1.2.4 特殊的生理活动 |
1.2.4.1 自溶 |
1.2.4.2 夏眠 |
1.2.4.3 变色 |
1.2.4.4 再生 |
1.3 刺参养殖业 |
1.3.1 海参贸易状况 |
1.3.2 人工育苗 |
1.3.3 养殖规模 |
1.3.4 养殖模式 |
1.3.5 面临的问题 |
1.3.5.1 海参的病害 |
1.3.5.2 营养与饲料 |
1.3.5.3 附着基 |
1.3.5.4 其它 |
1.4 刺参的食性 |
1.4.1 摄食、消化结构 |
1.4.2 摄食及食物 |
1.4.3 消化与吸收 |
1.4.4 消化酶 |
1.4.5 消化道中的微生物 |
1.5 水生生物食性的研究方法 |
1.5.1 胃含物法 |
1.5.2 稳定同位素法 |
1.5.2.1 原理 |
1.5.2.2 应用 |
1.5.2.3 模型 |
1.5.3 脂肪酸标记法 |
1.6 研究目的 |
参考文献 |
2 用黄泥代替海泥投喂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可行性研究:来自稳定碳同位素的证据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实验地点 |
2.2.2 实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4 讨论 |
参考文献 |
3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食物网结构的稳定碳同位素初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地点 |
3.2.2 实验设置及日常管理 |
3.2.3 取样及测定 |
3.2.4 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其混合模型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刺参养殖池塘初级生产者的碳稳定同位素值 |
3.3.2 刺参养殖池塘消费者的稳定碳同位素值 |
3.4 讨论 |
参考文献 |
4 人工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生长贡献的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3 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室内实验 |
4.3.2 池塘实验 |
4.3.3 人工饲料的贡献 |
4.4 讨论 |
参考文献 |
5 新改造池塘中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的碳氮双稳定同位素示踪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样品采集及分析 |
5.2.3 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其混合模型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池塘环境与刺参的生长 |
5.3.2 刺参及其潜在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特征 |
5.3.3 刺参的食物来源的组成 |
5.3.4 不同食物对刺参的营养贡献的范围 |
5.4 讨论 |
参考文献 |
6 附着基类型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贡献的 #72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与围隔 |
6.2.2 附着基设置 |
6.2.3 参苗的投放 |
6.2.4 取样 |
6.2.5 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同位素混合模型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 |
6.3.1 不同附着基表层物质的稳定同位素值 |
6.3.2 附着基表层物质的组合关系 |
6.3.3 附着基表层物质的贡献范围 |
6.3.4 不同附着基在刺参食物来源中的贡献范围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 |
7 混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食物来源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地点与混养装置 |
7.2.2 刺参与栉孔扇贝的投放及 |
7.2.3 取样 |
7.2.4 稳定同位素测定及同位素混合模型 |
7.2.5 统计分析 |
7.3 结果 |
7.3.1 刺参及扇贝的生长与存活状况 |
7.3.2 刺参可能的食物来源组合 |
7.3.3 不同食物对刺参的碳源贡献 |
7.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锯缘青蟹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锯缘青蟹主要病害、病原和控制技术概况 |
1.1.1 锯缘青蟹产业发展现状 |
1.1.2 锯缘青蟹疾病主要疾病 |
1.1.3 锯缘青蟹疾病发生的流行病学 |
1.1.4 锯缘青蟹的主要病原 |
1.2 甲壳动物(非特异性)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1 甲壳动物的细胞免疫 |
1.2.2 体液免疫 |
1.2.3 展望 |
1.3 免疫增强剂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及应用 |
1.3.1 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制 |
1.3.2 常见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
1.3.3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在甲壳动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
1.3.4 免疫增强剂的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锯缘青蟹血细胞酚氧化酶活力及主要影响因子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仪器及材料 |
2.1.3 血细胞裂解液(HLS)的制备 |
2.1.4 锯缘青蟹HLS中PO活力的测定 |
2.1.5 温度、pH、SDS对PO的影响 |
2.1.6 Ca~(2+)、Mg~(2+)对PO活力的影响 |
2.1.7 抑制剂对PO活力的影响 |
2.1.8 灭活菌体和免疫多糖对PO活力的影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温度、pH、SDS对PO活性的影响 |
2.2.2 Ca~(2+)和Mg~(2+)对PO活力的影响 |
2.2.3 抑制剂对PO活力的影响 |
2.2.4 灭活菌体和免疫多糖对PO活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3 锯缘青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筛选与初步应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材料 |
3.1.3 中草药多糖的制备 |
3.1.4 青蟹血细胞裂解液(HLS)及青蟹血清的制备 |
3.1.5 中草药多糖的筛选 |
3.1.6 中草药多糖注射实验 |
3.1.7 酚氧化酶(PO)活力的测定 |
3.1.8 血清过氧化物酶(POD)相对活力的测定 |
3.1.9 血清抗菌活力的测定 |
3.1.1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3.1.11 碱性磷酸酶的测定 |
3.1.12 血细胞吞噬率的测定 |
3.1.13 攻毒试验 |
3.1.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中草药筛选结果 |
3.2.2 注射不同中草药多糖对青蟹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讨论 |
4 免疫增强剂在锯缘青蟹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免疫多糖饲料的制备 |
4.1.3 实验仪器和药品材料 |
4.1.4 实验设计 |
4.1.5 血清的制备 |
4.1.6 体液指标的测定 |
4.1.7 攻毒试验 |
4.1.8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免疫增强剂对养殖池青蟹ALP、SOD、POD、PO和青蟹抗菌活力的影响 |
4.2.2 免疫增强剂对养殖池青蟹抗病力的影响 |
4.2.3 免疫增强剂对越冬池青蟹ALP、SOD、POD、PO和青蟹抗菌活力的影响 |
4.2.4 免疫增强剂在青蟹越冬养殖中的存活情况 |
4.2.5 免疫增强剂在青蟹越冬中的应用情况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甲壳动物渗透调节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及其营养调节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机能的影响 |
第一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生化成分、呼吸和氨氮耐受性的影响 |
第二节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消化酶活力、血蓝蛋白含量和肝胰腺组织学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体组织蛋白质积累、氨基酸组成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饵料蛋白质对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营养调节 |
第一节 不同盐度下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成份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盐度和饵料中动植物蛋白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肝胰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交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饵料维生素B_6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营养调节 |
第一节 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饵料中维生素B_6的适宜需求量 |
第二节 低盐度下饵料中蛋白质和维生素B_6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转氨酶活力的交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凡纳滨对虾渗透调节相关基因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的定性研究 |
第二节 GDH和Na~+-K~+ ATPase基因在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
第三节 GDH、Na~+-K~+ ATPase和淀粉酶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幼体发育不同阶段中的定量表达 |
References |
附录: |
Ⅰ 两种盐度下硼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
Ⅱ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生经济动物氨基酸营养需要 |
1.2 水生经济动物氨基酸需要量 |
1.3 氨基酸需要量研究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原因分析 |
1.3.2.1 晶体氨基酸在水中浸泡过程中的流失 |
1.3.2.2 游离态氨基酸和结合态氨基酸存在消化吸收时间差 |
1.4. 发展趋势 |
1.4.1 调整饵料的PH值 |
1.4.2 类蛋白-氨基酸 |
1.4.3 包被氨基酸 |
1.4.4 控释型氨基酸 |
1.5 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1.5.1 生长试验 |
1.5.2 组织氨基酸测定 |
1.5.3 氨基酸氧化试验 |
1.5.4 理想蛋白质模式 |
1.5.5 析因法 |
1.6 氨基酸吸收转运的机制 |
1.6.1 氨基酸吸收的部位及其组织结构 |
1.6.2 氨基酸的吸收转运机制 |
1.7 赖氨酸在鱼类饲料中的应用 |
1.7.1 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鱼类的生产性能和抗病力 |
1.7.2 添加赖氨酸对鱼类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 |
1.7.3 赖氨酸对鱼类蛋白、脂肪和灰分沉积率的影响 |
1.7.4 稳定化处理赖氨酸的添加效果 |
1.7.4.1 不同形式的赖氨酸对鱼类生产性能的影响 |
1.7.4.2 不同形式赖氨酸对鱼类抗病力及免疫力的影响 |
1.8 稳定化处理赖氨酸的作用机理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9.1 主要研究内容 |
1.9.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动物和地点 |
2.3 试验饲粮 |
2.4 试验方法 |
2.4.1 养殖试验 |
2.4.2 解剖试验和取样保存 |
2.4.3 血清常规生化指标测定 |
2.4.4 血清游离氨基酸浓度测定 |
2.4.5 全鱼、肌肉和肝脏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
2.4.6 肝脏中GPT和GOT活力分析 |
2.4.7 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
3.2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形体参数和内脏器官重量的影响 |
3.3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体蛋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3.4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体蛋白沉积效率的影响 |
3.5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肠脂比的影响 |
3.6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肝脂比的影响 |
3.7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肝脏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
3.8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
3.9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肌肉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10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
4.2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形体参数和内脏器官重量变化的影响 |
4.3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体蛋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 |
4.4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肝脏转氨酶活力影响 |
4.5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血清常规生化指标的影响 |
4.6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体血清氨基酸动态水平的影响 |
4.7 不同化学形式赖氨酸对草鱼体肌肉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8)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摘要 |
1 Abstract |
2 前言 |
2.1 微生态制剂发展历史和展望 |
2.1.1 微生态制剂使用的必要性 |
2.1.2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历史 |
2.1.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
2.1.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2.1.5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 |
2.2 生态失衡等综合因素是造成对虾病害的重要原因 |
2.3 对虾病害的诊断、预防及其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
2.3.1 对虾病害的诊断和预防 |
2.3.2 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 |
2.3.2.1 细胞免疫 |
2.3.2.2 体液免疫 |
2.3.2.3 对虾的免疫器官-类淋巴器 |
2.4 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的促进作用 |
3 论文正文 |
3 第一章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分离、纯化、筛选、保存及活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微生态制剂菌种来源 |
3.1.1.2 2216E固体培养基 |
3.1.1.3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
3.1.1.4 油脂培养基 |
3.1.1.5 淀粉培养基 |
3.1.1.6 明胶培养基 |
3.1.1.7 对虾组织匀浆液 |
3.1.2 方法 |
3.1.2.1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分离 |
3.1.2.2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纯化 |
3.1.2.3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筛选 |
3.1.2.3.1 生长试验 |
3.1.2.3.2 油脂水解试验 |
3.1.2.3.3 淀粉水解试验 |
3.1.2.3.4 明胶液化试验 |
3.1.2.4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保存 |
3.1.2.5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活化 |
3.2 结果 |
3.3 讨论 |
4 第二章 微生态制剂对病害性弧菌的拮抗作用及不同配方微生态制剂的分组 |
4.1 第一节 微生态制剂对病害性弧菌的拮抗作用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材料 |
4.1.1.1.1 试验用病原性弧菌 |
4.1.1.1.2 微生态制剂菌种 |
4.1.1.1.3 2216E固体斜面培养基 |
4.1.1.1.4 牛肉膏蛋白胨固体斜面培养基 |
4.1.1.2 方法 |
4.1.1.2.1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活化 |
4.1.1.2.2 病原性弧菌的活化和涂布 |
4.1.1.2.3 微生态制剂菌种的点种 |
4.1.1.2.4 抑菌效果的观察和测定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2 第二节 不同配方微生态制剂的分组 |
5 第三章 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细胞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1.1 试验用虾 |
5.1.1.2 微生态制剂 |
5.1.2 方法 |
5.1.2.1 试验用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
5.1.2.2 试验分组及处理 |
5.1.2.3 对虾血液的获取及血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 |
5.2 结果 |
5.3 讨论 |
6 第四章 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类淋巴器发育情况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试验用虾 |
6.1.1.2 微生态制剂 |
6.1.2 方法 |
6.1.2.1 试验用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
6.1.2.2 试验分组及处理 |
6.1.2.3 对虾类淋巴器的获取和组织片及电镜切片制备 |
6.2 结果 |
6.2.1 显微观察结果 |
6.2.2 超微观察结果 |
6.3 讨论 |
7 第五章 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1.1 试验用虾 |
7.1.1.2 微生态制剂 |
7.1.2 方法 |
7.1.2.1 试验用微生态制剂的制备 |
7.1.2.2 生长试验分组及处理 |
7.2 结果 |
7.3 讨论 |
8 第六章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8.1 第一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酚氧化酶(PO)的影响 |
8.1.1 材料与方法 |
8.1.1.1 材料 |
8.1.1.2 方法 |
8.1.2 结果 |
8.1.3 讨论 |
8.2 第二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8.2.1 材料与方法 |
8.2.1.1 材料 |
8.2.1.2 方法 |
8.2.2 结果 |
8.2.3 讨论 |
8.3 第三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8.3.1 材料与方法 |
8.3.1.1 材料 |
8.3.1.2 方法 |
8.3.2 结果 |
8.3.3 讨论 |
8.4 第四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 |
8.4.1 材料与方法 |
8.4.1.1 材料 |
8.4.1.2 方法 |
8.4.2 结果 |
8.4.3 讨论 |
8.5 第五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酸性磷酸酶(ACP)的影响 |
8.5.1 材料与方法 |
8.5.1.1 材料 |
8.5.1.2 方法 |
8.5.2 结果 |
8.5.3 讨论 |
8.6 第六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抗菌活力(Ua)的影响 |
8.6.1 材料与方法 |
8.6.1.1 材料 |
8.6.1.2 方法 |
8.6.2 结果 |
8.6.3 讨论 |
8.7 第七节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血清溶菌活力(Ul)的影响 |
8.7.1 材料与方法 |
8.7.1.1 材料 |
8.7.1.2 方法 |
8.7.2 结果 |
8.7.3 讨论 |
8.8 第八节免疫因子小结 |
9 论文小结 |
10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9)维生素对罗氏沼虾生长及其酶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维生素对鱼虾生长发育影响 |
1.2 维生素对对鱼虾抗病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
1.3 维生素缺乏或过量症 |
1.4 维生素对鱼虾生殖的影响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虾类 |
2.2 实验指标的测定 |
2.2.1 生长指标的测定 |
2.2.2 胰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2.2.3 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
2.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 |
2.2.5 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 仪器设备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罗氏沼虾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3 实验结果 |
3.3.1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罗氏沼虾增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3.3.2 饵料中添加维生素A对罗氏沼虾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3.3.3 饵料中维生素A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3.3.4 饵料中维生素A对罗氏沼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3.4 分析和讨论 |
第4章 饵料中维生素B_1对罗氏沼虾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指标的测定 |
4.3 实验结果 |
4.3.1 饵料中维生素B_1对罗氏沼虾增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4.3.2 饵料中维生素B_1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3.3 饵料中维生素B_1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3.4 饵料中维生素B_1对罗氏沼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4.4 分析和讨论 |
第5章 饵料中维生素B_5对罗氏沼虾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指标的测定 |
5.3 实验结果 |
5.3.1 饵料中维生素B_5对罗氏沼虾增长率、增重率和存活率的影响 |
5.3.2 饵料中维生素B_5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类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5.3.3 饵料中维生素B_5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4 饵料中维生素B_5对罗氏沼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5.4 分析和讨论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日本对虾用饵料的添加物(论文参考文献)
- [1]胶红酵母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D]. 俞国伟.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2]高湿挤压技术生产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配合饲料的初步研究[D]. 赵顺顺.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4)
- [3]红白锦鲤着色效果的初步研究[D]. 闫珊珊. 天津农学院, 2010(05)
- [4]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食物来源的稳定同位素法研究[D]. 金波昌.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7)
- [5]锯缘青蟹免疫增强剂的筛选及在病害防控中的应用[D]. 潘清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8(10)
- [6]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理影响及其营养调节[D]. 李二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7]赖氨酸甲酯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探讨[D]. 刘平. 浙江大学, 2007(03)
- [8]微生态制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D]. 隋大鹏.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 [9]维生素对罗氏沼虾生长及其酶活的影响[D]. 王素芬. 河北大学, 2003(02)
- [10]虾类的饲料与营养要求[J]. 陈文辉. 养殖与饲料,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