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庆江北机场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戴诗蒙[1](2021)在《基于灰色关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二手房评估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子羿[2](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余侃柱[3](2020)在《川中红层地区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生代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广泛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周边的重庆市区,岩性主要为软岩泥岩与较软岩-中硬岩长石砂岩红层类,具有层状软硬相间的特征,在此类地基上拟建水利水电工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红层类岩体修建的中坝混凝土重力坝,其建基面合理选择直接影响安全性、开挖量、投资和工期。以修建在红层岩体上的龙象寺水库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为例,采用工程地质平面及剖面测绘、钻孔及平硐勘探、压水试验、声波检测、智能钻孔电视测试、室内及现场试验,并借助BIM技术3D建模设计,以及定性评价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深入研究了建基面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包括风化带划分、坝基应力与变形、抗滑稳定、坝基渗漏等,优选了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和处理措施,实施效益显着。研究结果可为在川中上沙溪庙组红层岩体上修建中高高度混凝土重力坝提供借鉴与参考。
杨忠平,赵亚龙,胡元鑫,李诗琪,雷晓丹,李绪勇[4](2021)在《块石强度对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块石强度的不足是引发土石混合料大型填方工程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深入探讨块石强度对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的影响,弥补当前土石混合料研究领域的不足,以重庆市某超高填方工程为依托,采用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和PFC离散元数值模拟展开系统研究,揭示块石强度影响土石混合料剪切变形特征、峰值抗剪强度、裂隙扩展过程、能量响应方式的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结果表明:高应力水平下,由块石强度引起的剪切特性差异显着,硬岩土石混合料呈现应变硬化特征,软岩土石混合料则以应变软化为主;土石混合料的剪切过程基本符合线性莫尔–库仑强度理论,且随着块石强度的增大,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峰值抗剪强度均增大,而黏聚力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块石强度越大,剪切过程中粒料间裂隙开展就越完全,裂隙密度越大;硬岩改造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断面复杂的剪切面,软岩混合料剪切面形态与纯土体相差不大;剪切过程中,硬岩土石混合料以摩擦耗能为主,软岩混合料则主要通过塑性变形、调整块石空间位置吸收、贮存变形能。最后,基于PFC数值模拟技术进一步拓展分析,提出考虑块石强度的土石混合料抗剪强度预测模型。
陶庆东[5](2020)在《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山区地形复杂,路堤填料多为土石混合体,在该地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高填方路段。为保证公路顺利通过沟谷不妨碍交通,并迅速排除公路沿线地表水,在高填方路堤下设置的涵洞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有关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土拱效应与路堤—涵洞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致使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出现的病害较多。为完善高填方涵洞土压力计算理论,寻求最优最合理的涵洞减载方案,提高高填方涵洞结构的安全性,减小涵洞工程产生病害的机率,结合室内模型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三种方法,研究了土石混合体填料的力学特性与涵洞结构参数变化对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提出了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的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减载方式以及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减载效果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五种含石量土石混合体的力学特性。通过对现场路基所用的土石混合体填料进行颗粒筛分、击实试验、粗粒土直剪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体的颗粒破碎特性、剪切破坏特性,揭示了土石混合体在标准重型击实试验II-1下的颗粒破碎特性、在粗粒土直剪试验下土石混合体的剪切破坏特性与力学特性变化规律。(2)通过室内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了涵洞受力特性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的增加,模型试验与土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随之增加,两者的差值也在增加;当涵顶上方填料达到一定高度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产生了土拱效应,由于涵顶附加压力的影响,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明显高于柱法计算的垂直土压力。(3)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时涵顶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涵洞顶部填料含石量、填料高度、填料泊松比、盖板涵顶板厚度、地基刚度、涵洞宽度与涵洞高度比值等参数对上埋式盖板涵顶部上方填料内部土拱效应的影响。基于上述参数影响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结果,建立了土压力设计图表和拟合方程,用于评估同类型盖板涵顶板上的垂直土压力值和弯矩值。(4)提出了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的涵顶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通过对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提出能考虑填料含石量与非极限应力状态时的涵顶中心垂直土压力修正方程。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能更准确的计算出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的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小于5%。(5)研究了减载条件下涵顶垂直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完善了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的设计方法。探讨了涵顶铺设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板厚度与涵顶EPS板密度变化时,涵顶垂直土压力与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两个变量随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顶EPS板厚度增加时,涵顶垂直土压力随之减小,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增加;涵顶EPS板厚度超过0.6m时,涵顶垂直土压力减小的不明显。通过考虑地基刚度对涵洞减载特性的影响,对现有的涵顶EPS板减荷简明设计方法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同时,将“中性点”理论应用到减载条件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的计算过程中,并对“中性点”理论计算得到的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与涵底垂直压力的精确性进行了验证。(6)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贡献率的影响。讨论了涵洞未减载与减载条件下,接触界面参数、涵洞上方填土高度对盖板涵侧墙与侧填土间竖向摩擦力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各工况下侧墙所受竖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竖向摩擦力分布曲线的变化规律;计算了侧填土压实和未压实时竖向摩擦力对底板垂直荷载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减载条件下,涵洞竖向摩擦力对底板总垂直压力的贡献率大于涵洞未减载的情况。此外,对比了不同减载区几何形状时,涵侧竖向摩擦力、涵顶垂直土压力和涵底垂直土压力减载率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最优的减载区几何形状。(7)研究了涵-土界面参数与减载区几何形状对涵洞土压力减载率的影响。基于最优减载区几何形状,分析了侧填土压实与未压实两种情况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随轻质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和涵-土接触面上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涵侧填土在压实条件下,随着轻质减载材料(EPS板)弹性模量的增加,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随之减小;对比涵侧填土未压实的情况,涵侧填土压实情况下的涵顶垂直土压力减载率更大;建立了减载条件下涵顶与涵底垂直荷载减载率的预测方程与垂直土压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方程。
陈璨[6](2020)在《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和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小学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新规范的贯彻落实对未来小学校园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够全面,对于指导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小学校园实践项目尚有一定欠缺。鉴于此背景,以重庆市中华路小学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归纳总结关于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可行性策略。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实际案例调研和多学科综合等方式,对于小学校园的总平面规划、平面功能布局、空间的竖向组织、立面造型设计和绿建技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可行性策略进行了系统地探究和归纳:针对总平面规划,主要从建筑布局形式、交通流线梳理和室外环境塑造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平面功能布局,主要从教学用房、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和生活用房这四个方面展开;针对空间的竖向组织,主要从剖面层高指标、房间的竖向排布、集约化的竖向布置策略和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这几个角度展开;针对立面造型设计,主要从建筑形象、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这三个方面展开;针对常见的绿建技术,主要从节能和节材两个方面展开。最后将上述策略落实到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项目中来,分析实际项目中的设计重点和难点,将策略与工程项目结合,灵活运用设计策略来满足设计要求并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全文约9万字,图179张,表18幅
宋亚霖[7](2020)在《城市雨洪水间歇回灌条件下典型污染物累积与释放规律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供水压力、修复水生态环境,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地下水人工回灌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地表优质淡水资源普遍短缺的局面下,城市雨洪水作为一种易于获取的非常规补给水源受到日益关注。但与常规河湖水源相比,雨洪水的形成受降水控制,以其为水源的地下水人工回灌属典型的间断回灌模式,雨洪水中污染物质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与释放规律必然与长时间连续回灌不同。本文检索搜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下垫面的城市雨洪水质数据,筛选出城市雨洪水典型污染物(Fe、Zn、Pb)作为研究对象,以砂为入渗介质,设计了室内地下水间歇人工回灌实验,研究入渗过程中的介质堵塞和水质变化过程研究,揭示典型污染物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与释放规律,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间歇回灌过程中,砂柱堵塞加速了污染物质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但不同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累积规律不同。Fe在细砂和中砂介质的各个层位中均有累积量;Zn仅在中砂介质中具有较好的迁移能力,其在细砂介质中主要累积在表层;铅的迁移能力最弱、累积能力最强,并主要集中累积在介质的浅表层位。2)经过回灌间歇后,累积在介质中的污染物在再回灌的初期能够得到部分释放,表现为再回灌初期砂柱出水口污染物浓度较间歇前显着升高;随着再回灌时间的延续,污染物浓度迅速下降;随着间歇次数的增加,再回灌初期污染物的初期释放浓度峰值降低;回灌间歇期间堵塞介质渗透性有所恢复,是再回灌时污染物集中释放的主要原因。3)在间歇回灌条件下,砂柱含水率、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变化明显,但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入渗距离、间歇时间以及特定的污染物质等),砂柱内环境指标的变化没有对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过程产生明显影响,间歇回灌过程中回灌水源的水化学类型没有发生改变,且在回灌过程中没有新矿物的生成。4)与连续回灌相比,相同条件下间歇回灌总体上使地下水污染风险增加。应根据污染物质种类、入渗介质、入渗距离、回灌时间以及回灌方式等约束条件,因地制宜地综合确定回灌水源的污染物浓度控制标准。
王波[8](2020)在《飞行区复合地层下穿越盾构隧道力学特性及道面沉降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机场飞行区下修建盾构隧道工程一方面需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避免因盾构施工引起机场道面过度沉降进而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另一方面需考虑不停航飞机移动荷载对下穿隧道结构安全性的影响。而在机场飞行区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中进行盾构隧道施工难度更大,管片的力学特性也更为复杂。本文依托穗莞深城际铁路SHZ-9标盾构隧道下穿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工程,针对实际工程问题,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大飞机荷载引起的道面下方土体的响应范围,飞行区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受力特性,飞机移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复合地层隧道响应情况以及飞行区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引起的道面沉降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利用布辛奈斯克解和弹性层状理论,推导了飞机荷载作用下土体任意深度处的附加应力公式;基于推导的公式利用Matlab分析了空客A380-800、波音B-747-400、B-777-300ER三种飞机荷载产生的附加应力值规律,确定了三种大飞机最大竖向应力作用点位置;通过分析三种类型大飞机在附加应力最大值点沿不同方向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三种大飞机荷载在不同覆土深度下对飞行区盾构隧道影响范围的计算公式。(2)通过数值仿真对飞行区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受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隧道顶部覆土深度及隧道断面地层复合比下管片的力学特性规律,研究发现:隧道管片变形和轴力受覆土深度影响较大,受地层复合比影响较小;而管片弯矩受覆土深度影响较小,受地层复合比影响较大。(3)考虑最不利飞机荷载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飞机移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飞行区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的响应规律,当飞机荷载位于隧道正上方时有最大影响,且受地层因素影响飞机荷载引起的隧道管片的响应在地层分界处有所差异。(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机场飞行区下穿越盾构施工时道面沉降实时监测方法;基于飞行区道面沉降实测数据,通过引入修正系数α和β后得到了适用于本工程区段的修正Peck沉降预测公式,当修正系数α在0.5~0.9区间,β在1.0~1.4区间时,计算得到的修正Peck预测公式能够准确的预测本区段飞行区复合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机场道面的沉降,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关学伟[9](2020)在《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KM勘测设计研究院作为世界500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的下属企业,多年来在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连续十余年入选ENR“中国工程设计60强”。但是,随着国内水电市场的饱和及萎缩,KM勘测设计研究院面临的挑战和威胁也越来越多。为此,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便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来适应新变化,从而实现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研究,以该研究院的发展战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出如下成果:1、在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可知,缅甸、老挝和柬埔寨三国保持政治稳定,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同时保持与中国高层往来,促进多领域合作态势。三国的水电设计市场潜力都很大。另外,云南、贵州、四川的水电设计市场萎缩,但是水利、交通、市政等设计市场饱满。这就有利于KM勘测设计研究院立足云南,辐射贵州、四川、缅甸、老挝、柬埔寨发展。通过竞争对手分析可知,KM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国内勘测设计领域的竞争对手比较强,市场竞争很激烈。2、在内部环境分析中,也发现KM勘测设计研究院好多优点和缺点。优点有:内部管理总体合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强;综合资质能力强;以人为本的家文化;水电工程业绩辉煌。缺点有:综合管理人才不足;考核体系不太合理;转型业务业绩不多;投资融资能力偏弱;市场经营模式单一。3、通过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SWOT分析,分析了设计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SWOT分析后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战略选择为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等四个战略和战略的实施措施,同时也提出了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保障措施有绩效管理保障措施、战略联盟保障措施、市场经营保障措施等三个保障措施。本研究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发展战略研究,对于其它同质的勘测设计研究单位同样具有参考的价值。
蒋越[10](2020)在《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支架支撑体系已是桥梁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现阶段我国支架支撑体系存在理论不足、设计缺陷、计算不准确等问题,导致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支架支撑体系失稳倒塌等事故。为保证支架支撑体系的稳定,本文从理论到施工技术对钢管-贝雷梁支撑体系的稳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如何在施工中控制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的稳定提出合理的建议。本文依托重庆中央公园南侧道路桥梁的主跨现浇钢-混凝土梁的支架支撑体系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分析了以下问题:(1)通过稳定性的相关理论,从理论上对支架支撑体系稳定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详细的阐述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施工中关键技术和施工要点。(2)根据实际工程中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中的受压杆件类型,分析了两种等截面压杆的稳定性情况,沿杆轴线线性变化的等截面压杆在两种不同支承情况下(两端铰接,两端铰接且杆件中间有一弹性支承)的失稳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数值求解。(3)工程中两端铰接中间支承压杆的失稳问题的求解比较复杂,本文运用静力平衡法和能量法对两端铰接中间支承压杆的失稳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能量法的精度较高。(4)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单根钢管柱模型和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模型,讨论失稳构件的屈曲变形模态和影响稳定承载力的因素。并将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值进行比较,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5)通过改变有限元模型的单元属性及结构尺寸等,探讨横向风荷载、步距、立杆间距、节点刚度、初始缺陷等对支架体系抗侧刚度和稳定承载力的影响。(6)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共同分析可得,对于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中较长的压杆可在杆件的中间设立弹性支承以增大杆件的临界承载力。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中步距、立杆间距、节点刚度对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合理取值有助于提高其稳定承载力。
二、重庆江北机场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江北机场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资源贫困理论 |
1.3.4 空间贫困理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脆弱性 |
1.4.2 经济贫困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和水资源 |
2.1.5 生态环境问题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
2.2.2 贫困状况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
2.3.2 经济贫困数据 |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相关建议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3)川中红层地区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选择 |
2.1 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要求 |
2.2 风化带划分依据 |
2.3 龙象寺水库坝基建基面选择实例 |
2.4 坝基建基面应力和变形分析 |
2.5 坝基抗滑稳定分析 |
2.5.1 混凝土坝体与建基面抗滑稳定分析 |
2.5.2 双斜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
2.5.3 岸坡坝段抗滑稳定分析 |
(1) 左岸坡。 |
(2) 右岸坡。 |
2.6 坝基渗漏及灌浆 |
3 结 语 |
(5)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石混合体的研究现状 |
1.2.2 涵洞顶部受力研究现状 |
1.2.3 涵顶土压力减载研究现状 |
1.2.4 涵洞地基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模型试验研究 |
2.1 击实试验 |
2.1.1 材料选择 |
2.1.2 颗粒级配 |
2.1.3 击实试验 |
2.2 填料力学特性试验 |
2.2.1 粗粒土直剪试验 |
2.2.2 压实度对抗剪强度影响 |
2.3 室内模型试验 |
2.3.1 相似理论 |
2.3.2 模型箱设计 |
2.3.3 工况与加载 |
2.3.4 工程实例 |
2.3.5 缩尺模型 |
2.3.6 设备布设 |
2.4 数据结果与分析 |
2.4.1 数据整理 |
2.4.2 数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受力特性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分析 |
3.1.1 数值模拟软件选择 |
3.1.2 涵洞与填土接触面特性 |
3.1.3 模型建立 |
3.1.4 模型本构 |
3.2 填土高度对涵洞受力特性影响 |
3.2.1 H/B比对涵顶垂直土压力影响 |
3.2.2 H/B比对涵侧水平土压力影响 |
3.2.3 H/B比对涵洞弯矩分布的影响 |
3.3 室内试验数据与数值结果比较 |
3.3.1 土压力集中系数定义 |
3.3.2 涵顶与涵底土压力验证 |
3.3.3 土压力集中系数验证 |
3.3.4 数值模型验证 |
3.4 涵土参数对土压力集中系数影响 |
3.4.1 含石量对F_e的影响 |
3.4.2 H/B比对F_e的影响 |
3.4.3 泊松比对F_e的影响 |
3.4.4 t/B比对F_e的影响 |
3.4.5 地基刚度对F_e的影响 |
3.4.6 B/D对 F_e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4.1 典型涵洞土压力理论研究进展 |
4.1.1 现行土压力理论 |
4.1.2 非线性土压力计算方法 |
4.2 国内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1 国内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2.2 国外规范对涵洞土压力规定 |
4.3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的比较 |
4.3.1 国内外规范与研究结果比较 |
4.3.2 数值模拟与现有成果的土压力系数对比 |
4.4 盖板涵静土压力设计方法 |
4.4.1 设计算例 |
4.4.2 C#程序操作 |
4.5 涵洞顶部土压力理论模型建立与验证 |
4.5.1 理论公式推导 |
4.5.2 理论模型验证 |
4.5.3 弹塑性理论模型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顶部土压力减载特性研究 |
5.1 填土-涵洞-地基工作机理 |
5.1.1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2 减载条件下涵洞-填土-地基相互作用 |
5.1.3 地基刚度对涵洞受力影响 |
5.2 涵洞减载模型设计 |
5.2.1 涵顶减载数值模型 |
5.2.2 涵顶压缩减载机理 |
5.3 含石量与EPS板力学特性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1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影响 |
5.3.2 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对涵顶减载率影响 |
5.3.3 涵顶EPS板厚度对路基沉降影响 |
5.3.4 EPS板特性对涵顶减载的影响 |
5.3.5 涵顶铺设的EPS板密度与厚度方案讨论 |
5.3.6 不同填土高度时涵顶压缩减载机制分析 |
5.4 涵顶减载条件下涵洞土压力公式推导 |
5.4.1 传统的涵顶减载土压力计算方法 |
5.4.2 基于中性点法的涵顶土压力改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涵-土接触参数与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的影响研究 |
6.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数值模型 |
6.1.1 模型建立 |
6.1.2 模型材料 |
6.1.3 涵-土接触界面参数 |
6.2 未减载条件下涵洞压力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2.2 填料高度影响 |
6.2.3 接触界面条件影响 |
6.2.4 侧填土压实度影响 |
6.3 减载体系对涵洞受力影响 |
6.3.1 减载区几何形状的影响 |
6.3.2 减载区界面条件的影响 |
6.3.3 减载区形状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3.4 减载材料弹性模量对涵洞减载率的影响 |
6.4 涵洞受荷减载率拟合公式 |
6.5 涵侧EPS板厚度设计与施工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与学习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科研项目与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的学习交流情况 |
(6)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事业的发展 |
1.1.2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
1.1.3 工程实践的契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1 相关概念释义 |
1.3.2 国外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3.3 国内小学建筑发展历程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1.4.3 相关研究问题总结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案例分析 |
2.1 案例选取 |
2.1.1 用地条件的针对性 |
2.1.2 案例个体的代表性 |
2.2 案例分析 |
2.2.1 重庆市约克郡人民小学 |
2.2.2 南京市力行小学 |
2.2.3 大连市风景小学 |
2.2.4 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
2.2.5 案例分析与总结 |
2.3 小学校园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策略 |
3.1 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原则 |
3.1.1 安全性原则 |
3.1.2 趣味性原则 |
3.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2 小学校园总平面规划策略 |
3.2.1 小学校园功能用房分类 |
3.2.2 小学校园建筑布局形式 |
3.2.3 小学校园交通流线组织 |
3.2.4 小学校园室外环境塑造 |
3.3 小学建筑平面功能布局策略 |
3.3.1 教学用房设计 |
3.3.2 办公用房设计 |
3.3.3 体育设施设计 |
3.3.4 生活用房设计 |
3.4 小学建筑空间的竖向组织策略 |
3.4.1 剖面层高指标 |
3.4.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3.4.3 集约化的小学竖向空间布置策略 |
3.4.4 应对复杂地形的处理方法 |
3.5 小学建筑立面造型设计策略 |
3.5.1 建筑形象 |
3.5.2 建筑色彩 |
3.5.3 建筑材质 |
3.6 小学建筑常用的绿建技术 |
3.6.1 节能技术 |
3.6.2 节材技术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程实践——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 |
4.1 项目概述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区位分析 |
4.1.3 周边环境分析 |
4.1.4 场地现状分析 |
4.1.5 设计目标 |
4.1.6 设计要求和难点 |
4.2 前期方案构思 |
4.2.1 前期梳理 |
4.2.2 构思方案分析 |
4.2.3 方案比较与选取 |
4.3 总平面设计 |
4.3.1 建筑布局形式 |
4.3.2 交通流线组织 |
4.3.3 室外环境组织 |
4.4 平面功能布局 |
4.4.1 教学用房设计 |
4.4.2 办公用房设计 |
4.4.3 体育设施设计 |
4.4.4 生活用房设计 |
4.4.5 地下车库设计 |
4.4.6 安全疏散设计 |
4.5 空间的竖向组织 |
4.5.1 对地形的处理方式 |
4.5.2 功能房间的竖向排布 |
4.5.3 剖面层高设计 |
4.6 建筑形象设计 |
4.6.1 立面主体风格设计 |
4.6.2 地方特色元素的体现 |
4.7 绿建技术应用 |
4.8 无障碍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4.9.1 项目特色 |
4.9.2 应对设计难点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课题总结 |
5.1.2 项目总结 |
5.1.3 创新点 |
5.2 反思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路小学项目图纸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城市雨洪水间歇回灌条件下典型污染物累积与释放规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污染风险分析 |
2.1 城市雨洪水水质数据 |
2.1.1 路面雨洪水水质数据 |
2.1.2 屋顶雨洪水水质数据 |
2.1.3 绿地雨洪水水质数据 |
2.2 城市雨洪水水质特征 |
2.2.1 道路雨洪水水质特征 |
2.2.2 屋面雨水水质理化特征 |
2.2.3 绿地雨水水质理化特征 |
2.3 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污染风险分析方法与结果 |
2.3.1 分析方法 |
2.3.2 城市雨洪水地下回灌污染风险分析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间歇回灌过程中典型污染物的迁移实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装置与材料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步骤 |
3.4 实验方案 |
第四章 间歇回灌条件下典型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累积与释放规律 |
4.1 间歇回灌过程中的水质变化 |
4.1.1 Fe在间歇回灌过程中的迁移与释放规律 |
4.1.2 Zn在间歇回灌过程中的迁移与释放规律 |
4.1.3 Pb在间歇回灌过程中的迁移与释放规律 |
4.1.4 小结 |
4.2 间歇回灌过程中介质渗透性变化规律 |
4.2.1 Fe对入渗介质渗透性的影响 |
4.2.2 Zn对入渗介质渗透性的影响 |
4.2.3 Pb对入渗介质渗透性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污染物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规律 |
4.3.1 Fe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规律 |
4.3.2 Zn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规律 |
4.3.3 Pb在入渗介质中的累积规律 |
4.3.4 不同污染物在砂柱空间中的滞留位置 |
4.4 间歇回灌过程中砂柱环境指标的变化 |
4.4.1 间歇回灌条件下砂柱含水率变化 |
4.4.2 间歇回灌条件下砂柱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 |
4.4.3 小结 |
4.5 间歇回灌条件下污染物累积和释放机理 |
4.5.1 介质渗透性变化对污染物累积与释放的影响 |
4.5.2 介质环境条件变化对污染物累积与释放的影响 |
4.5.3 小结 |
第五章 间歇回灌过程中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5.1 实验条件下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5.2 间歇回灌条件下回灌水源污染物控制标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飞行区复合地层下穿越盾构隧道力学特性及道面沉降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下穿飞行区隧道工程现状 |
1.2.2 飞行区下穿隧道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飞行区下穿隧道工程引起的道面沉降控制研究现状 |
1.3 依托项目 |
1.3.1 工程概况 |
1.3.2 工程地质条件 |
1.3.3 警戒值设置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飞机荷载作用下道面下方土体响应研究 |
2.1 概述 |
2.2 飞机荷载确定及简化计算 |
2.3 附加应力计算理论 |
2.4 飞机荷载对隧道的影响范围分析 |
2.4.1 滑行道下方土体附加应力分布规律 |
2.4.2 飞机荷载对滑行道下方隧道的影响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行区复合地层管片结构受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地层复合比 |
3.3 复合地层盾构隧道管片受力模型分析 |
3.4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1 建模参数 |
3.4.2 模拟工况 |
3.4.3 模型建立 |
3.5 计算结果分析 |
3.5.1 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
3.5.2 管片结构变形分析 |
3.5.3 管片结构内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机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层管片结构受力分析 |
4.1 概述 |
4.2 动力计算理论 |
4.3 有限元分析模型 |
4.3.1 飞机荷载确定 |
4.3.2 飞机移动荷载模拟施加方式 |
4.3.3 模型建立 |
4.4 飞机荷载引起的隧道管片结构响应分析 |
4.4.1 不同覆土深度下隧道结构响应 |
4.4.2 不同地层复合比下隧道结构响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飞行区复合地层Peck预测公式修正及应用 |
5.1 概述 |
5.2 城际铁路下穿越机场飞行区道面沉降监测方案 |
5.3 机场道面沉降实测数据分析 |
5.4 飞行区复合地层Peck预测公式修正 |
5.4.1 Peck预测公式理论 |
5.4.2 回归分析方法 |
5.4.3 监测断面实测数据回归分析 |
5.4.4 基于机场道面监测数据的Peck预测公式修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评述 |
1.2.1 国内勘测设计院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
1.2.2 国外勘测设计公司及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状况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2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理论 |
2.3 组织结构的含义 |
2.4 市场营销理论 |
2.5 勘测设计研究 |
第三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环境分析 |
3.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历程 |
3.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外部环境分析 |
3.2.1 缅甸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
3.2.2 老挝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
3.2.3 柬埔寨水电设计市场分析 |
3.2.4 云南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
3.2.5 贵州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
3.2.6 四川省设计市场环境分析 |
3.2.7 主要的竞争对手分析 |
3.2.8 综上小结 |
3.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内部管理分析 |
3.3.2 核心技术分析 |
3.3.3 资质能力分析 |
3.3.4 企业文化分析 |
3.3.5 主要业绩分析 |
3.3.6 投资能力分析 |
3.3.7 市场营销分析 |
3.3.8 综上小结 |
3.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的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战略评价 |
第四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制定 |
4.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制定的问卷调查 |
4.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1.2 对问卷的效度检验 |
4.1.3 对问卷的信度检验 |
4.1.4 对问卷的统计方法 |
4.1.5 对KM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的数据分析 |
4.1.6 问卷调查小结 |
4.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企业愿景的基本构思 |
4.3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目标的基本设定 |
4.4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原则宗旨 |
4.5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选择 |
4.5.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 |
4.5.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 |
4.5.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 |
4.5.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 |
第五章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
5.1 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
5.1.1 巩固缅甸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
5.1.2 延伸老柬水电设计市场的实施措施 |
5.1.3 立足云南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
5.1.4 辐射黔川设计市场战略的实施措施 |
5.2 KM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绩效管理保障措施 |
5.2.2 战略联盟保障措施 |
5.2.3 市场经营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KM 勘测设计研究院管理咨询问卷》 |
(10)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支架支撑体系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模板支架工程事故现状 |
1.2.2 支架事故原因分析 |
1.3 支架支撑体系形式 |
1.3.1 脚手架技术起源 |
1.3.2 支架支撑体系常见种类 |
1.4 国内外支撑体系研究现状 |
1.4.1 国外支撑体系研究 |
1.4.2 国内支撑体系研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支架支撑体系稳定性理论 |
2.1 引言 |
2.2 稳定问题概述 |
2.2.1 压杆稳定的概念 |
2.2.2 失稳基本类型 |
2.2.3 稳定问题的分析方法 |
2.2.4 整体稳定承载力 |
2.3 两端铰接中间弹性支承压杆的稳定计算 |
2.4 有限单元法在钢管柱-贝雷梁支架支撑体系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浇连续箱梁模板支架体系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桥梁结构概述 |
3.1.2 桥位工程地质情况 |
3.1.3 施工支架形式 |
3.2 施工方法 |
3.2.1 施工总体部署 |
3.2.2 钢管-贝雷梁柱式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 |
3.2.3 调节满堂式碗扣式支架施工 |
3.2.4 模板制作与安装 |
3.2.5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
3.3 支架预压 |
3.3.1 预压目的 |
3.3.2 加载 |
3.3.3 测点布置 |
3.3.4 检测方法 |
3.3.5 卸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板支架体系计算及力学性能分析 |
4.1 工程属性 |
4.2 支架结构形式 |
4.3 模板支架体系设计 |
4.3.1 荷载计算 |
4.3.2 模板计算 |
4.3.3 贝雷梁顶面横向分配梁 |
4.3.4 碗扣支架 |
4.3.5 钢管柱稳定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板支架体系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ANSYS软件的应用 |
5.3 非线性屈曲 |
5.3.1 屈曲分析的概念 |
5.3.2 屈曲分析流程 |
5.3.3 非线性分析原理 |
5.4 支架支撑体系有限元模型 |
5.4.1 材料单元类型 |
5.4.2 本构关系 |
5.5 有限元模拟值与计算值对比分析 |
5.5.1 单根钢管柱 |
5.5.2 碗扣支架失稳特性 |
5.5.3 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稳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风荷载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6.3 节点刚度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6.3.1 半钢性连接数值模型 |
6.3.2 扣件连接处节点性能有限元分析 |
6.4 初始缺陷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6.4.1 初始缺陷的概念和分类 |
6.4.2 考虑初始缺陷的计算方法 |
6.4.3 随机缺陷法对初始缺陷分析 |
6.4.4 一致缺陷模态法对初始缺陷分析 |
6.5 贝雷梁稳定性因素分析 |
6.5.1 贝雷梁的横向连接间距对稳定性的影响 |
6.5.2 贝雷梁的跨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重庆江北机场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工程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灰色关联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二手房评估中的应用[D]. 戴诗蒙.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2]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3]川中红层地区混凝土重力坝建基面选择研究[J]. 余侃柱. 人民长江, 2020(11)
- [4]块石强度对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的影响[J]. 杨忠平,赵亚龙,胡元鑫,李诗琪,雷晓丹,李绪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1(04)
- [5]高填方土石混合体路堤涵洞土拱效应与减载特性研究[D]. 陶庆东.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6]重庆市中华路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陈璨. 南京工业大学, 2020(01)
- [7]城市雨洪水间歇回灌条件下典型污染物累积与释放规律实验研究[D]. 宋亚霖. 吉林大学, 2020(08)
- [8]飞行区复合地层下穿越盾构隧道力学特性及道面沉降预测[D]. 王波. 深圳大学, 2020(01)
- [9]KM勘测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D]. 关学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钢管柱-贝雷梁支撑体系稳定承载力研究[D]. 蒋越.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