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痛肠溶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痛肠溶片

一、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论文文献综述)

宋炎博[1](2020)在《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指出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DM)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人医和兽医临床均被广泛使用。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包括引起消化、神经、循环、血液等多系统的损害。欧盟已经规定了部分非甾体抗炎药的最大残留量,但尚无吲哚美辛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食品动物用药后的休药期规定,而吲哚美辛价格低廉、临床应用效果好,所以易被养殖户滥用,进而造成在动物性产品中大量残留。因此,检测吲哚美辛残留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检测吲哚美辛残留量的方法多样化,其中依靠仪器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快速分析沸点高、分子量大、化学性质不稳定的化学物质,缺点是处理样品复杂、不能快速得到结果、无法在现场对高通量样品进行检测。与之相比,免疫学检测法具备高通量、成本低等优势,在药物残留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试验旨在制备出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然后建立快速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为动物源性食品中吲哚美辛的残留检测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1.吲哚美辛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采用碳二亚胺法合成人工抗原免疫原IDM-BSA和检测原IDM-OVA,通过紫外扫描和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初步判断人工抗原偶联成功。用IDM-BSA对BALB/c小鼠常规免疫,用ELISA法测得血清抗体效价1:64 000,证明人工抗原合成有效。BCA法测得IDM-BSA的蛋白浓度为5.20 mg/mL,IDM-OVA蛋白浓度为3.26 mg/mL,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IDM-BSA的偶联比为5.7:1,IDM-OVA的偶联比为6.2:1。2.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将IDM-BSA作为免疫原,按照常规动物免疫方案对小鼠免疫,五免后7 d采集小鼠血清,测定其血清效价及进行药物抑制实验。选取免疫效果较好的小鼠取其脾脏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ELISA和CiELISA进行细胞筛选,最终得到一株可持续分泌且稳定的针对IDM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将其命名为5D8。采用ICR小鼠体内诱生法,收集获得腹水约10 mL。腹水经过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鉴定,杂蛋白明显减少,抗体效价达1:128 000。交叉实验结果表明,该单抗与美洛昔康、氟尼辛葡甲胺、卡洛芬和萘普生没有交叉反应,且对吲哚美辛的抑制率为100%。3.ELISA方法的建立利用纯化后的腹水,建立检测IDM残留的CiELISA方法。摸索出最佳封闭液为0.5%明胶,最佳包被原工作浓度为1:1500,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1:16000。IDM浓度在5~100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0.216 5 x+0.010 9,相关系数 R2=0.993 1,单抗对 IDM 的 IC50 为 180.61 ng/mL,LOD 为 1.01 ng/mL,LOQ 为 8.77 ng/mL。4.鲜奶中吲哚美辛添加回收实验在鲜奶样品中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当鲜奶稀释16倍时,可排除基质干扰的影响。在5~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0.2248 x—0.048 7(R2=0.9869),IC50 为 275.05 ng/mL,LOD 为 2.19 ng/mL,LOQ 为 40.88 ng/mL。用 50 ng/mL、500 ng/mL、2000 ng/mL三种不同浓度的IDM溶液做药物添加回收实验,检测后计算得鲜奶中吲哚美辛的添加回收率在85%~100%之间。

贾亦兵,陈玥昕,孔令洋[2](2019)在《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溶出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氨糖美辛肠溶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用安捷伦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1 mol·L-1的冰醋酸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 nm。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紫外法比较测定结果。结果吲哚美辛在1.03~10.3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9.9%。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为氨糖美辛肠溶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张磊,刘春亮,王龙娟,钱丹华[3](2019)在《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肠溶片中氨基葡萄糖和吲哚美辛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文中提出目的建立氨糖美辛肠溶片中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吲哚美辛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乙腈-磷酸盐缓冲液(取3.5 g磷酸氢二钾和0.25 mL氢氧化铵,加水至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至7.5)(70∶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195 nm和254 nm。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在98.10~1 962.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5%,相对标准偏差(RSD):0.97%(n=9);吲哚美辛在32.86~657.2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0.6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同时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双组分盐酸氨基葡萄糖和吲哚美辛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

宋怡,孔凡建,王泉[4](2018)在《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3种含量测定方法的差异,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价,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容量分析法对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进行含量测定,对含量测定的结果、回收率、重复性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研究,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容量分析法作为现行标准的方法,回收率低,准确度差,质量控制水平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而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重复性和专属性差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论:综合专属性、准确性等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可用于氨糖美辛肠溶片的质量控制。

姜维[5](2018)在《吲哚美辛微丸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微丸的制备工艺、释放度进行探讨。方法:主药为吲哚美辛,辅料为SDS(乳化剂)、PVPP(崩解剂)、PVP(粘合剂)、MCC(粘合剂)。采用挤出-滚圆法,按照不同的比例设计处方并制备微丸,将吲朵美辛微丸制备成胶囊,将制得的吲朵美辛微丸胶囊按2015版《药典》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采用转篮法进行溶出实验,将溶出介质分别设为pH=6.8、pH=7.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分别来模拟人体内小肠、结肠的环境。通过改变溶出介质的pH来模拟人体消化道内的环境,通过计算药物在差异环境下的累积释放度,来判定药物主要作用部位。结果当主药含量为40%、PVPP为15%、PVP为15%、SDS为0.5%时。按该处方制得的吲哚美辛微丸粉体学性质最好,为最优处方。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吲哚美辛缓释微丸,利用单因素考察法、控制变量法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表明:工艺过程的关键点有三个,分别是挤出时速度快慢(挤出速度),滚圆时速度的快慢(滚圆速度)和滚圆时时间长短(滚圆时间);确定了制备工艺和处方组成。释放度实验结果表明吲哚美辛微丸体外释放特性达到标准,在特定的酸性介质中几乎没有释放过程,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则释放度可达到80%以上,说明吲哚美辛微丸具有靶向性,是一种结肠定位制剂,吲哚美辛在碱性越高的条件下释放度越高,经多次预实验发现吲哚美辛微丸在pH=6.8的结肠中释放度最高,在小肠和胃中释放度逐一递减,说明吲哚美辛微丸具有靶向性,是一种结肠定位制剂,对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使吲哚美辛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有所提高。

解瑞辉,杨坤[6](2017)在《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Bridg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磷酸二氢铵(以磷酸调节pH至3.0)(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1,检测波长195 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30℃。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在0.030 01.500 8 mg·ml-1(r=0.999 1),吲哚美辛在0.010 30.513 0 mg·ml-1(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RSD=0.33%,n=6);99.9%(RSD=0.06%,n=6)。结论:此方法准确、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较好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李超[7](2016)在《改进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中的有关物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改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中2-甲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以下简称杂质Ⅰ)和4-氯苯甲酸(以下简称杂质Ⅱ)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Phenyl-Hexyl,流动相为10 g/L醋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杂质Ⅰ和杂质Ⅱ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262 25.243 0、0.252 55.050 0μg/ml(r均为0.999 8);定量限分别为1.12、0.48 ng,检测限分别为0.340、0.146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杂质Ⅰ和杂质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1%100.52%(RSD=0.28%,n=9)、100.84%102.14%(RSD=0.47%,n=9)。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吲哚美辛肠溶片中杂质Ⅰ和杂质Ⅱ的含量测定。

吴群[8](2016)在《吲哚美辛肠溶片近红外快速定量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NIR)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吲哚美辛肠溶片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方法选择8个厂家生产的156批吲哚美辛肠溶片,采集样品的NIR,并以法定方法测定其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结果样品浓度范围为24.61%32.96%,用78个样品进行外部验证,外部验证均方差(RMSEP)为0.508%,平均相对偏差为0.4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于药品的现场快检。

吕倩,李婷婷,李珂[9](2015)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吲哚美辛片含量及肠溶片的释放度》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吲哚美辛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并用于吲哚美辛片中吲哚美辛含量及肠溶片释放度的测定。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 H7.2)—甲醇(1∶1)为溶剂,最大吸收波长320 nm。结果吲哚美辛标准品溶液在1035μg/ml的浓度范围内,A=0.0195C+0.0554(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n=6);样品在7h内稳定,RSD%为0.2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6%,96.85%,98.82%,RSD分别为0.31%,0.36%,0.1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速,简单,可靠,可用于吲哚美辛片含量及肠溶片释放度的测定,较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逯小萌[10](2014)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冰醋酸溶液(50∶50),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8 nm。结果吲哚美辛进样量在0.511 53.069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0.42%(n=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二、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论文提纲范文)

(1)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吲哚美辛概述
        1.1 吲哚美辛的理化性质
        1.2 吲哚美辛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
        1.3 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
    2 吲哚美辛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1 免疫分析法
        2.2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2.3 仪器检测法
    3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吲哚美辛人工抗原的制备和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溶液系统
        1.5 吲哚美辛人工抗原的制备及纯化
        1.6 人工抗原的鉴定
    2 结果
        2.1 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定结果
        2.3 SDS-PAGE鉴定结果
        2.4 免疫学方法鉴定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生物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仪器与耗材
        1.4 主要系统溶液
        1.5 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2 结果
        2.1 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和血清抗体效价的确定
        2.2 融合前SP2/0细胞生长状态
        2.3 单克隆孔杂交瘤细胞生长状态
        2.4 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和稳定性试验
        2.5 腹水的制备
        2.6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3 讨论
第四章 鲜奶中添加吲哚美辛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1.2 仪器与试剂
        1.3 ELISA工作液
        1.4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5 样品添加回收实验
    2 结果
        2.1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2 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初步应用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溶出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和试剂
    1.1 仪器
    1.2 试剂
2 试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出方法
    2.3 线性关系考察
    2.4 辅料干扰试验
    2.5 稳定性试验
    2.6 回收率试验
    2.7 供试品溶出度测定
3 讨论
4 结论

(3)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肠溶片中氨基葡萄糖和吲哚美辛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5 专属性试验
    2.6 线性关系考察
    2.7 精密度试验
    2.8 重复性试验
    2.9 稳定性试验
    2.1 0 回收率试验
    2.1 1 定量限
    2.12含量测定
    2.1 3 含量均匀度测定
3 讨论
    3.1 色谱柱的选择
    3.2 波长的选择
    3.3 流动相的选择
    3.4 含量均匀度的控制
    3.5小结

(4)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2.1.1 溶液的配制
        2.1.1. 1 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
        2.1.1. 2 空白样品溶液
        2.1.2 色谱条件
        2.1.3 回收率试验
        2.1.4 样品含量测定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2.1 溶液的配制及检测波长的确定
        2.2.2 回收率试验
        2.2.3 样品含量测定
    2.3 容量分析法
        2.3.1 测定方法
        2.3.2 回收率试验
        2.3.3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高效液相色谱法
    3.2 紫外分光光度法
    3.3 容量分析法
    3.4 小结

(5)吲哚美辛微丸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吲哚美辛概述
        1.1.1 非甾体抗炎药
        1.1.2 吲哚美辛的理化性质
        1.1.3 吲哚美辛的药理作用
        1.1.4 吲哚美辛的药代动力学
        1.1.5 吲哚美辛的临床应用
        1.1.6 吲哚美辛的不良反应
        1.1.7 吲哚美辛的现有剂型
    1.2 固体分散体
        1.2.1 固体分散体简介
        1.2.2 固体分散体分类
        1.2.3 固体分散体载体
        1.2.4 固体分散体制备方法
    1.3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1.3.1 微丸制剂
        1.3.2 微丸类型
        1.3.3 微丸制备方法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吲哚美辛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原料
    2.3 微丸粉体学性质质量评价
        2.3.1 粒径及粒径分布
        2.3.2 堆密度
        2.3.3 表面形态和圆整度
    2.4 考察制备工艺
        2.4.1 挤出滚圆法制备吲哚美辛缓释微丸
        2.4.2 确定挤出速度
        2.4.3 确定滚圆速度
        2.4.4 确定滚圆时间
    2.5 辅料的筛选
    2.6 载药量对释放度的相关影响
    2.7 PVPP用量对释放度的影响
    2.8 PVP用量对释放度的影响
    2.9 粘合剂用量对释放度的相关影响
    2.10 正交设计优化处方试验
    2.11 讨论
        2.11.1 PVPP用量对微丸的影响
        2.11.2 PVP用量对微丸的影响
    2.12 本章小结
3 吲哚美辛微丸的制剂工艺研究
    3.1 仪器与试药
        3.1.1 仪器
        3.1.2 试药
    3.2 剂型的选择
    3.3 制剂工艺研究
        3.3.1 辅料种类选择
        3.3.2 颗粒制备
        3.3.3 颗粒流动性考察
        3.3.4 颗粒吸湿性考察
    3.4 辅料种类的确定
    3.5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3.6 制剂处方及工艺确定
        3.6.1 辅料用量筛选
        3.6.2 试验方法
    3.7 吲哚美辛微丸胶囊的体外释放度实验
    3.8 本章小结
4 吲哚美辛微丸的质量研究
    4.1 实验仪器
    4.2 实验原料
    4.3 方法
        4.3.1 吲哚美辛微丸含量测定研究
        4.3.2 吲哚美辛微丸溶出度研究
    4.4 结果
        4.4.1 含量测定专属性试验
        4.4.2 含量测定标准曲线试验
        4.4.3 含量测定加样回收率试验
        4.4.4 含量测定精密度试验
        4.4.5 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
        4.4.6 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
        4.4.7 溶出度中溶出介质的选择
        4.4.8 溶出度中溶出转速的选择
        4.4.9 溶出度中溶出方法的选择
        4.4.10 溶出度中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4.4.11 溶出度中紫外检测标准曲线
        4.4.12 溶出度中紫外检测精密度
        4.4.13 溶出度中紫外检测回收率
    4.5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6)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
        2.2.3 阴性样品溶液
    2.3 干扰试验
    2.4 线性关系试验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7)改进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中的有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配制
        2.2.1 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
        2.2.3 阴性对照溶液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2.4 破坏性试验
    2.5 线性关系考察
    2.6 定量限与检出限考察
    2.7 精密度试验
    2.8 稳定性试验
    2.9 重复性试验
    2.1 0 加样回收率试验
    2.1 1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3.2 破坏性试验条件的确定

(8)吲哚美辛肠溶片近红外快速定量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2.1.1 吲哚美辛含量测定
        2.1.2 光谱采集
    2.2 结果
        2.2.1 建模参数选择
        2.2.2 内部交叉验证
        2.2.3 外部交叉验证建模
    2.3 模型验证
        2.3.1 专属性考察
        2.3.2 线性关系考察
        2.3.3 准确性考察
        2.3.4 重复性考察
3 讨论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吲哚美辛片含量及肠溶片的释放度(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1.2 药品及试剂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波长的确定
    2.2 溶液的配制
        2.2.1 稀盐酸溶液的配制
        2.2.2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2.2.3 对照品储备液的配制
        2.2.4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2.3 方法学考察和样品测定
        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2 稳定性试验
        2.3.3重复性试验
        2.3.4 回收率试验
        2.3.5 含量测定
        2.3.6 释放度的测定[7, 8]
3 讨论
    3.1 辅料的干扰[9]
    3.2 溶剂的选择
    3.3 影响因素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2.2 溶液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四、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论文参考文献)

  • [1]吲哚美辛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D]. 宋炎博. 扬州大学, 2020
  • [2]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溶出度[J]. 贾亦兵,陈玥昕,孔令洋. 药学研究, 2019(10)
  • [3]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肠溶片中氨基葡萄糖和吲哚美辛的含量及含量均匀度[J]. 张磊,刘春亮,王龙娟,钱丹华. 安徽医药, 2019(05)
  • [4]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宋怡,孔凡建,王泉. 中国药品标准, 2018(02)
  • [5]吲哚美辛微丸胶囊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姜维.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8(12)
  • [6]HPLC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的含量[J]. 解瑞辉,杨坤. 中国药师, 2017(11)
  • [7]改进HPLC法测定吲哚美辛肠溶片中的有关物质[J]. 李超. 中国药房, 2016(27)
  • [8]吲哚美辛肠溶片近红外快速定量方法的建立[J]. 吴群. 中国药业, 2016(10)
  • [9]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吲哚美辛片含量及肠溶片的释放度[J]. 吕倩,李婷婷,李珂.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08)
  •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糖美辛肠溶片中吲哚美辛含量[J]. 逯小萌. 中国药业, 2014(24)

标签:;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痛肠溶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