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层序与构造沉降特征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层序与构造沉降特征

一、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夏非,张永战,刘德政[1](2021)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及其形成演化再认识》文中提出晚第四纪以来,黄河、长江都曾经江苏中部海岸注入南黄海,河海交互作用形成一系列沉积,全新世海侵后发育岸外辐射沙脊群。沙脊群西北部、由岸滩与沙脊所夹持的西洋潮流通道,位于北侧废黄河三角洲和南侧长江三角洲两大地貌单元间的过渡区,成为揭示不同大河交互作用下的海岸、陆架晚第四纪沉积层序模式的重要窗口。最近通过更多晚第四纪钻孔对比和浅层地震剖面集成研究发现:(1)由于混乱的测年结果和陆相硬黏土层对比不当,造成之前基于07SR01孔和Y1孔构建的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浅部沉积(标高-60 m以内)的年代框架有误,其主体应是晚更新世沉积且发育两个沉积旋回,末次冰盛期硬黏土层多被潮流侵蚀而缺失,表层全新世沉积厚度在水下沙脊处基本不足10 m,其余普遍不足5 m,甚至缺失;(2)仅在西洋西北段稳定分布的浅层地震单元U3指示了MIS 3古黄河三角洲的南缘,自晚更新世以来西洋所在的江苏中部海岸可能深受古黄河物源的影响,这尚需在西洋西北段的关键位置钻取新孔,并结合已有浅层地震剖面和东南段钻孔来进一步研究证实。提出下一步工作将基于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对已有控制性浅层地震剖面进行地震层序格架的三维可视化、提取地震单元和反射界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已有及新增控制性钻孔的沉积学和年代学研究,构建可靠年代框架、判识大河物源,并参考邻区钻孔资料,来探明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反演其形成演化。

付云霞,管勇,王晓丹,王建收,尹政,周晓雪,王青,徐美君[2](2021)在《大型河口三角洲地面沉降机制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文中提出世界上诸多大型河口三角洲(简称大河三角洲)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但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差异,三角洲地区的沉降机制亦有不同。目前的研究认为,影响大型河口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因素包括沉积物固结压实、构造活动、冻土融化、泥炭氧化、砂土液化、热地幔对流、板块俯冲、均衡作用等自然过程以及地下流体开采、建筑荷载等人类活动,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质作用对地面沉降造成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自然沉降往往是一个缓慢累积的过程,而人类活动造成的地面沉降往往速率更快,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以及随时间衰减的特征。归纳分析了全球主要大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规律和机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地面沉降的概念模型,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通过卫星遥感方法大面积、快速获取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信息,定性分析其沉降原因。掌握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及其诱发因素,对应对全球相对海平面上升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耿志华[3](2019)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文中提出本文先秦时期是指从新石器时代至秦朝建立以前的这一阶段。目前为止,本地区已基本建立了先秦考古学文化谱系,大致明确了先秦聚落形态和社会状况,并有多项研究涉及到局地人地关系问题。尽管如此,至今还缺乏着眼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综合性研究,也缺乏将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如此长的时期内自然环境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本论文选取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三角洲演变、黄河三角洲考古学文化遗址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尝试复原黄河三角洲全新世以来的海岸线变迁、河道变迁、自然环境演变与文化演进,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通过对学术界近几十年以来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变化、海岸线变迁、黄河下游河道变迁、黄河下游九河、黄河三角洲考古遗址资料的综合整理,研究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考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考古学文化特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状况、黄河三角洲气候变化、历史文献所反映的黄河三角洲文化概况、全新世海岸线变迁,考古遗存反映的环境信息,进而探讨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的关系。参照学者们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海岸线变迁、海平面变化、动植物演变、气候变迁的研究成果,结合这一地区考古学最新的发掘研究资料,可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在全新世气候温暖湿润期,受全球暖湿气候、黄河三角洲发育、形成和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共同影响,黄河三角洲距今7000年以来多道贝壳堤形成及古湖泊的发育、黄河下游九河的形成,形成低洼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优越的气候环境环境繁育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和哺乳动物,为古代先民提供了适宜的居住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其二,距今4000年前黄河中下游出现了洪水事件,气候变干。其三,黄河三角洲的先秦文化是在全新世大暖期发展起来的,但气候与环境并不是影响古文化发展的唯一因素。国家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弱也会影响人群的迁徙、社会的发展。其四,气候环境、海岸线变迁和三角洲演变是直接影响本区古文化兴衰的重要因素。其五,在晚商至西周早期、东周时期,气候环境虽然较差,但是随着商王朝势力的扩展、周代国家力量的渗入,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较之前更加强烈,该地区聚落迅速增加,尤其是众多盐业作坊群的出现,进一步说明了商周王朝对黄河三角洲的经营和开发。

张翼[4](2018)在《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文中指出过去十年,全球绝大多数三角洲都遭受了严重的洪水入侵和湿地退化等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3亿,受灾面积高达260,000 km2。大量研究证实,由三角洲下覆沉积地层的固结压实产生的地面沉降是造成三角洲脆弱的主要因素。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完备的观测网络,如密西西比三角洲的地面沉降现象与影响机制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和分析,受技术和观测装备的制约,我国的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起步晚、数据少,方法落后,研究水平低。而且,像黄河三角洲这种独特的河控三角洲,受水盆地浅,来沙量巨大,河流多次改道,多期叶瓣交错叠置,其沉积物固结压实呈现出独特的时空变化特征。有别于以往传统的以钻孔和剖面来计算、分析沉积地层的固结压实特征,本文在广泛收集黄河三角洲钻孔信息和浅层沉积物工程地质参数的基础上,从黄河三角洲的实际出发,运用数学地质中的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按照黄河三角洲不同叶瓣的沉积厚度和起止时间,对整个三角洲平原的固结压实速率进行了模拟,按照时间序列生成了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的压实速率等值线图。然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通过克里格插值(Kriging)的方法得到了黄河三角洲平原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对比压实速率等值线图和数字高程模型,可以对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压实沉降的时空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根据同样的固结沉降公式对收集的钻孔进行了计算,并同模拟结果对比,结果显示模拟数据与计算结果较为匹配。此外,针对蒙特卡洛模型中的几种不同的伪随机数发生器进行了讨论,最终通过比较实验选取了最为合适的三种伪随机数发生器。通过实验分析、讨论了不同模型输入参数对于模型输出结果的影响。通过同质(单一属性)地层的模拟对比,发现了影响模拟地层压实沉降速率的主要因素和压实沉降主要贡献土层类型。在权衡模型精度与模拟时间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模拟实验,得出了最佳模拟次数。考虑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广泛分布高含水量高、高压缩性、低抗剪强度和低承载力的软塑至流塑状态的软土,在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固结压实计算中,考虑了软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蠕变),提出对沉积地层的次固结沉降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沉积地层的次固结沉降在总固结沉降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并不能予以忽略。最后,在以上计算与模拟的基础上,通过与同期InSAR观测和水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定量分离了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这一自然因素在三角洲地面总沉降量中的份额,为进一步理解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模式提供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应对相对海平面上升、湿地减少、海水入侵和生态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夏非[5](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陈影影[6](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王海峰,杨剑萍,庞效林,陈飞,梁旭,贾军涛[7](2016)在《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文中认为以54个浅层新钻孔和多个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综合沉积物粒度、薄片、微体古生物、孢粉、14C测年及静力触探等资料,分析了鲁北平原晚第四纪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类型,总结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演化。研究表明,末次冰期盛冰期到冰后期,受地势、气候条件控制的黄河河道迁移和海水进退是影响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的主要因素,南北地层结构差异明显,发育古河道、湖沼、黄土、三角洲、潮坪和滨浅海等沉积类型,其中古河道分布面积最广,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期。晚更新世晚期至早全新世早期,受干冷气候影响,发育第Ⅰ期古河道,小清河以南沉积黄土层;早全新世晚期至中全新世,气候转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形成海侵层和三角洲,内陆地区继承性发育第Ⅱ期古河道和湖沼沉积;中全新世末期或晚全新世以来,受黄河泛滥影响,沉积第Ⅲ期古河道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层结构和沉积物分布的研究对于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以及选择合适的地震激发层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金芝[8](2015)在《基于InSAR时序分析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及典型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面沉降作为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已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有效地获取地面沉降分布情况,分析地面沉降的影响因子,对灾害预防与治理及工程建设合理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地面沉降速率超过当地及世界海平面上升速率两个数量级,需要特别关注。InSAR技术以其省时、省力和高精度等优于传统测量手段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沉降监测研究中。本文以沉降变化较显着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选取覆盖研究区的39景ERS1/2 SAR数据,分别利用PS InSAR时序分析技术和SBAS InSAR时序分析技术进行处理分析,获得了1992至2000年间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情况。监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现象广泛分布,地面沉降量分布极不均匀,且差异较大,平均沉降速率为-5.1 mm/yr,而在沉降漏斗处最大沉降速率可达-33.2 mm/yr。通过对提取到的PS点和SBAS点对应的地物类型进行野外验证,显示PS点可靠性大于70%,SDFP可靠性大于85%,SBAS点对应的地物散射特性更稳定,可靠性更高。将PS InSAR时序分析技术和SBAS In SAR时序分析技术获得的监测结果分别与水准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监测结果与水准观测结果一致性较好,中误差可达mm级,能满足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其中SBAS InSAR时序分析技术获得的监测结果更可靠。将InSAR监测结果与河道变迁、海岸线变迁、软土厚度分布图、相应时间段的居民区分布图和油田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分区域评价控制地面沉降的各因素的作用强度,确定引起地面沉降的典型影响因子,定量分离人为与自然因素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中的贡献。研究证实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主要由石油开采(采油和抽取浅层地下水用于回注)、沉积物固结压实、地表载荷增加、卤水抽取等因素引发,但影响存在时空差异。进一步分析得出沉积物固结压实和石油开采(采油和抽取浅层地下水用于回注)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贡献更显着,前者主要受陆地形成时间和沉积物厚度控制,后者主要受石油开采量和开采活动持续时间影响。以上研究对分析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发生、演化过程,以及评价对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意义,为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谭晋钰[9](2014)在《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压实固结沉降与地面沉降自然影响因素背景值估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1987年黄河三角洲综合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152个钻孔与土力学中的分层总和计算法,对研究区由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整个研究区范围内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的影响而产生沉降,总沉降量最小157mm,最大1398mm,平均669mm,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大的趋势。软土层是区域自重压实沉降的主要贡献层,占到浅层沉积物压实沉降总量的65%。根据本区钻孔与古海岸线的相对位置,对钻孔沉积物的固结起算时间和固结程度进行了设定,计算得出目前1955年岸线以东钻孔最大厚度软土层沉降速率为6.6mm/a;1855年与1955年岸线之间钻孔最大厚度软土层沉降速率为3.4mm/a;1855年岸线与现代黄河三角洲边界之间钻孔最大厚度软土层沉降速率为1.3mm/a;现代黄河三角洲边界以西钻孔最大厚度软土层沉降速率为0.6mm/a。与研究区内不同位置的10个水准点监测数据对比显示,沉降量估算结果是合理可靠的。根据对比结果进一步估算了对比年份,即2002年浅层沉积物压实固结分量对地面沉降总量的贡献比,压实固结分量对地面沉降的贡献最小为2.1%,最大为15.0%,平均为4.0%。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对今后区域的地面沉降仍将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布在河口新户-垦利-下镇的贝壳带Ⅰ(约2000a B.P.)与分布在东营牛庄-广饶丁庄的贝壳带Ⅱ(7764a B.P.)估算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自然影响因素背景值,计算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整体上表现出持续的地面沉降趋势,由贝壳带Ⅰ底板估算得到的自然地面沉降速率为1.59mm/a,由贝壳带Ⅱ底板估算得到的自然地面沉降速率为0.21mm/a。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过程仍未完成,而黄河三角洲整体上仍表现出持续的下沉趋势,再加上近年来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地面沉降威胁仍是巨大的。本文从灾害治理、沉降控制、监测研究与法律法规四个方面对黄河三角洲的地面沉降防控提出合理建议。

刘勇[10](2013)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地面沉降信息可以通过水准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等方式获取,水准测量这种传统方法操作简易且精度高,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地区的沉降监测或验证通过GPS和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技术获取的沉降结果精度。本文主要利用黄河三角洲地区2002–2008年水准观测数据,并对照已有研究中使用地形图和InSAR技术等方法获得的沉降信息,定量描述了沉降的时空演化特征。鉴于已有研究多是定性分析黄河三角洲构造运动、沉积物自然固结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而广泛认为的地面沉降关键因素—地下水开采尚未在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中得到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等理论方法,分层估算了不同深度地层压缩量,重点探讨了开采深层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机理,有助于该地区地面沉降数学模型的构建,并可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剧烈,广饶县和东营区许多地区处于超采状态,已形成以广饶县城、稻庄镇和大王镇及东营区史口镇和胜利电厂等为中心的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为2–3m/yr,埋深已达50–60m,且与地面高程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过度开采深层地下水显然已成为影响沉降的最根本因素。据估算,黄河三角洲深层地下开采造成深部第二、三粘性压缩层分别沉降了36–63mm和98–138mm,是相应第二、三含水砂层沉降量的2–4倍,仅第三粘性压缩层压缩量就占总沉降量的47.6%–57.1%,已成为地面沉降主要贡献层。还分别分析了地下水开采、工程建筑、油气开采、区域构造运动、沉积物自然固结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对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的影响,估计东营区和广饶县地下水开采严重地区各因素对沉降的贡献比约为28:4:2:3:2:1,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贡献比达到70%。最后,依据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危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大型河口三角洲地面沉降机制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面沉降自然因素
    1.1 沉积物固结压实
    1.2 构造活动
    1.3 均衡作用
    1.4 地震诱发的地面沉降
2 人为诱发型地面沉降
    2.1 地下流体资源开采
    2.2 建筑荷载
    2.3 其他因素
3 大河三角洲地面沉降诱因分析
4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分析
    4.1 数据处理与分析
    4.2 地面沉降因素分析
        1)沉积物压实
        2)地下流体资源开采
        3)构造沉降
        4)地震
        5)人类工程活动
5 结 语

(3)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时空范围
    二、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演变研究现状
    三、先秦黄河三角洲文化演变研究现状
    四、存在的问题
    五、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概况
    第一节 地貌
    第二节 土壤和植被特征
    第三节 气候及水文特征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的自然资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先秦文献中的黄河三角洲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河道变迁
        一、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存在几条分流河道
        二、黄河下游是否发生过自河北平原至淮北平原之间的南北大改道
        三、见于周汉文献记载的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流向
        四、禹贡河、汉志河、山经河的关系
        五、周定王五年河徙一事
        六、宿胥口改道问题
        七、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干流流向
    第二节 先秦文献记载黄河三角洲中的九河
        一、《尚书·禹贡》关于九河的记载及研究
        二、关于九河之说,自战国时代以来的看法
        三、九河存在的真实性
        四、汉代到清代学者对“九河”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
        五、清代以来对“九河”的研究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所述九州中的黄河三角洲环境与人文
        一、先秦时期“九州”的说法就比较流行
        二、“九州”的版本问题
        三、先秦文献对黄河三角洲的记载
        四、先秦文献中黄河三角洲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第一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6000年前的海岸线
    第二节 先秦黄河三角洲地区距今6000年来的三道海岸线
    第三节 从古遗址分布看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
        一、从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6100年至5000年的海岸线
        二、从龙山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4700—4000 年的海岸线
        三、从商周文化遗址分布看距今 3400—2100 年的海岸变迁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
    第一节 距今10000年—7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二节 距今7000年—55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三节 距今5500年—3000 年的环境特点
    第四节 距今3000年以来的环境特点
    第五节 黄河三角洲考古所见动植物遗存反映的环境变迁
        一、考古遗存反映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二、考古遗存反映的龙山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三、考古遗存反映的岳石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四、考古遗存反映的商周文化时期自然环境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迁分析
    第一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地区古文化发展脉络
        一、黄河三角洲地区大汶口文化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商周文化
    第二节 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
        一、黄河三角洲大汶口文化与环境关系
        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龙山文化与环境关系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岳石文化与环境关系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晚商至西周早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五、黄河三角洲地区东周时期文化与环境关系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研究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4)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1.2.2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条件
        2.1.1 自然概况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自然资源
    2.2 黄河三角洲的地质概况
        2.2.1 构造地质概况
        2.2.2 第四纪地质与全新世地层
        2.2.3 工程地质概况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垂向序列
    3.2 主固结沉降
        3.2.1 基本原理
        3.2.2 数据来源
        3.2.3 计算结果
    3.3 次固结沉降
    3.4 沉降的时间效应
    3.5 InSAR观测约束下的三角洲沉积物固结压实
        3.5.1 数据来源
        3.5.2 方法原理
        3.5.3 观测结果
        3.5.4 工程地质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3.6 对比分析
第四章 蒙特卡洛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4.1 随机地层的平均厚度
        4.1.1 指数分布及其参数的选取依据
        4.1.2 不同的平均地层厚度之于压实速率的影响
    4.2 随机地层的沉积速率
        4.2.1 伽马分布及其参数的选取依据
        4.2.2 不同的形状参数之于压实速率的影响
        4.2.3 平均净沉积速率
    4.3 不同沉积相的构成比例
    4.4 模拟次数
第五章 蒙特卡洛方法在沉积物固结压实模拟中的应用
    5.1 蒙特卡洛方法概述
        5.1.1 方法起源
        5.1.2 基本原理
        5.1.3 随机数的生成
    5.2 蒙特卡洛方法在沉积物固结压实模拟中的应用
    5.3 模拟结果输出
    5.4 模型精度对比验证
    5.5 水准数据比对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6)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鲁北平原地质概况
2鲁北平原浅层地层结构及沉积类型
    2. 1临邑—商河—惠民地区
    2. 2沾化—河口地区
    2. 3邹平—高青地区
    2. 4广饶地区
3鲁北平原晚第四纪沉积演化
4地质意义
5结论

(8)基于InSAR时序分析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及典型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InSAR技术研究概况
        1.2.2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及演化
        2.1.1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与结构
        2.1.2 河道及海岸带变迁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背景
    2.4 地层特征
    2.5 矿产资源
    2.6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特征
第三章 InSAR基本原理及技术问题
    3.1 InSAR技术基本原理
    3.2 D-InSAR技术基本原理
        3.2.1 D-InSAR技术原理
        3.2.2 D-InSAR技术的局限性
        3.2.3 D-InSAR数据处理流程
    3.3 InSAR时序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
        3.3.1 PS InSAR技术原理及数据处理
        3.3.2 SBAS技术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流程
    3.4 技术问题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
    4.1 D-InSAR技术监测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
        4.1.1 数据与处理
        4.1.2 监测结果分析
        4.1.3 分析与结论
    4.2 PS InSAR技术监测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
        4.2.1 数据与处理
        4.2.2 监测结果分析
        4.2.3 可靠性验证
        4.2.4 分析与结论
    4.3 SBAS InSAR时序分析技术监测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
        4.3.1 数据和处理
        4.3.2 监测结果分析
        4.3.3 可靠性验证
        4.3.4 分析与结论
    4.4 PS InSAR与SBAS InSAR精度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影响因子分析
    5.1 石油开采的影响
    5.2 沉积物固结压实
    5.3 地表载荷增加
        5.3.1 城镇建设
        5.3.2 堤坝修建
    5.4 地下水抽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9)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压实固结沉降与地面沉降自然影响因素背景值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地面沉降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2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研究概况
    1.3 中国贝壳堤研究概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黄河三角洲下游河道变迁历史
    2.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3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沉积模式
    2.4 区域古贝壳堤分布与形成过程
3 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对地面沉降的贡献
    3.1 数据来源
        3.1.1 钻孔数据
        3.1.2 土力学参数
    3.2 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理论及计算方法
        3.2.1 沉积物自重压实沉降量计算
        3.2.2 沉积物固结时间计算
    3.3 计算结果分析
        3.3.1 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沉降量计算结果分析
        3.3.2 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固结沉降特征
        3.3.4 计算合理性验证及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自重压实沉降对地面沉降贡献
        3.3.5 计算误差来源与分析
    3.4 小结
4 黄河三角洲中长期地面沉降特征
    4.1 贝壳堤对黄河三角洲中长期地面沉降的指示意义
    4.2 黄河三角洲中长期地面沉降速率计算
    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4 计算误差来源及分析
5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自然资源
        2.1.5 社会经济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水文地质
        2.2.4 工程地质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与开采评估
    3.1 地下水系统特征
        3.1.1 含水层结构特征
        3.1.2 地下水赋存特征
    3.2 地下水资源开采评估
        3.2.1 地下水资源
        3.2.2 地下水开采评估
    3.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3.1 浅层地下水动态
        3.3.2 深层地下水动态
    3.4 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
    4.1 地面沉降监测
        4.1.1 水准测量
        4.1.2 其他测量方式
    4.2 地面沉降空间分布特征
    4.3 地面沉降动态演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机理探讨
    5.1 地下水超采
        5.1.1 有效应力原理
        5.1.2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降落漏斗
        5.1.3 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地面沉降估算
        5.1.4 深层粘性土沉降机理
    5.2 工程建筑
    5.3 油气开采
    5.4 自然因素
        5.4.1 区域构造运动
        5.4.2 沉积物自然固结
        5.4.3 海平面上升
    5.5 地面沉降危害与防治
        5.5.1 地面沉降危害
        5.5.2 地面沉降防治策略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四、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序列及构造沉降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南黄海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沉积层序及其形成演化再认识[J]. 夏非,张永战,刘德政.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4)
  • [2]大型河口三角洲地面沉降机制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为例[J]. 付云霞,管勇,王晓丹,王建收,尹政,周晓雪,王青,徐美君. 海岸工程, 2021(02)
  • [3]先秦时期黄河三角洲环境变迁与文化演变[D]. 耿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D]. 张翼.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12)
  • [5]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6]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7]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J]. 王海峰,杨剑萍,庞效林,陈飞,梁旭,贾军涛. 沉积学报, 2016(01)
  • [8]基于InSAR时序分析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及典型影响因子分析[D]. 张金芝.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04)
  • [9]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压实固结沉降与地面沉降自然影响因素背景值估算研究[D]. 谭晋钰.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4(10)
  • [10]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D]. 刘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10)

标签:;  ;  ;  ;  

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层序与构造沉降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