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与生烃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靖,秦荣芳[1](2018)在《吐哈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页岩气勘探远景》文中认为为了探索吐哈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系页岩气的富集特征,充分利用钻井资料、野外露头资料、分析测试资料等数据,对泥页岩平面分布特征、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以及页岩储集层特征展开分析。吐哈盆地泥页岩发育情况良好,泥岩累计厚度最大值达到600 m,泥岩总有机碳含量均值达到了2. 06%,干酪根类型以Ⅲ型为主,镜质体反射率普遍高于0. 5%,达到了成熟阶段,具备产气的能力。由于强烈的构造作用,泥页岩的物性特征变化范围很大,脆性矿物含量通常大于60%。岩石的硬度较大、脆性高,总体评价为较好—好等级页岩储集层。利用泥岩累计厚度、泥岩总有机碳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等条件的约束,圈定了台北凹陷和哈密坳陷的部分区域是该区煤系页岩气勘探优选区。
谢创举,刘海玉,杨丽敏,乔晓磊,樊保国[2](2018)在《准东煤焦的微波放电特性》文中提出通过微波辐照准东煤焦,研究了炭化温度、粒径、微波功率和负压对煤焦放电的影响,利用FT-IR技术测定了微波放电对煤焦表面官能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下,600℃以下炭化的煤焦经微波加热到200300℃才会放电;800℃以上炭化的煤焦,炭化温度越高,整体放电越弱,终温越低;大粒径煤焦为间歇性弧光放电,小粒径煤焦为间歇性星点放电;煤焦粒径越小,放电时热点越多,煤焦终温越高;煤焦粒径小于98μm时不放电;功率越高,煤焦整体放电越强;负压可促进煤焦放电,导致煤焦终温升高,达到临界负压,煤焦颗粒难以出现放电火花而温度急剧下降;放电可以促进煤焦芳环的开链和加速脂肪结构、含氧类官能团的转化脱除。
谢创举[3](2018)在《微波辐照对煤焦放电及微观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波技术具有清洁、节能、均匀、高效、催化、启停便捷和产品优良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常被用于含碳物料的热解、合成和氮(硫)氧化物气体的脱除,等等。然而,在微波辐照含碳材料的过程中容易引发放电现象,而对于含碳材料的放电作用,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了其可以促进物料升温和有助于氮氧化物气体的脱除,因此,有必要对含碳材料在微波场中的放电机理、影响含碳材料放电强弱的因素和放电对含碳材料微观特性的影响进行探究。本文以准东煤为主要含碳原料,经管式炉制取4001200℃炭化后的焦样,在微波辐照下结合煤焦放电的理论,从实验条件(微波功率、辐照时间、载气流量、载气种类、环境负压)和煤焦特性(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煤焦粒径、制焦煤种、煤焦质量)两个方面探究各因素对煤焦放电强度和升温特性的影响,并在微波诱导放电和屏蔽放电状态下获得微波辐照后的实验焦样,利用相关设备研究了放电对煤焦的表面形貌、晶相结构、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等微观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功率越大,煤焦放电越强。放电会破坏煤焦表面的细小尖端,使其整体放电强度在后期逐渐下降;氮气流量过低(40 ml/min)或过高(5000ml/min),均不利于煤焦的放电,在氮气流量为200 ml/min时,煤焦的整体放电最强。相比二氧化碳气氛,氮气氛围下的煤焦放电较强。真空度越高,煤焦的整体放电越强,继续抽真空达到激变负压,煤焦颗粒间电离的气体被抽离到煤焦附近的上空形成体积较大且持续的辉光放电,此时,煤焦颗粒基本不再产生电火花而温度急剧下降。(2)600℃以下,炭化温度越低,煤焦起始放电越迟。800℃以上炭化温度越高,煤焦整体放电越弱;煤焦的炭化时间对放电强弱的影响较小。大粒径煤焦(2.84 mm)为弧光放电,小粒径煤焦(0.221 mm)为星点放电,且粒径越小,煤焦的终温越高,而当粒径小于98μm时,焦粒接触较好,近乎一个整体,无放电现象。准东煤焦的表面结构远比晋城煤焦粗糙,整体放电较强。单层平铺的煤焦颗粒很难放电,而堆积状态的煤焦,其质量越少,整体放电越强。(3)放电时间越长,煤焦表面的形貌越碎裂。放电可以促进煤焦芳环的开链和加速脂肪烃结构、含氧类官能团的转化脱除,但微波辐照时间为100 min时,放电和不放电条件下煤焦的富氢(氧)程度参数相近。放电促进焦样碳结构层间化合物的形成,10 min即可显着胀大半焦的碳晶面距离d002,而放电有利于焦样碳晶面尺寸La的增大。(4)不放电状态下,微波加热几乎不使焦样的比表面积产生变化,30min的放电可使焦样的比表面积由4.4 m2/g达到45.3 m2/g,但60 min的放电会使焦样的介孔向大孔转化,致其比表面积下降到8.5 m2/g。较短时间的放电会降低煤焦的热稳定性,而较长时间的放电会使灰分熔融,堵塞气化通道,提高煤焦的热稳定性,在放电30 min时,煤焦的热稳定性最差。
潘保龙[4](2017)在《煤的微观结构对软硬煤瓦斯吸附差异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煤的微观结构对软、硬煤吸附规律的影响,采集九里山无烟煤和平顶山焦煤的典型软硬煤。进行瓦斯静态吸附实验,测得软硬煤在各压力平衡点的吸附量,绘制吸附等温曲线,得到煤的吸附常数a、b值,对比软硬煤吸附性能差异。同煤阶软硬煤,软硬差距越大,其吸附常数差距越大,比如九里山软硬煤a值相差3.996ml.g-1,平顶山软硬煤却仅相差1.484ml.g-1。7种吸附模型对软硬煤吸附数据平均拟合度:D-A模型>Toth模型>E-Langmuir模型>L-F模型>Freundlich模型>BET>Langmuir模型,Langmuir吸附模型拟合度最低。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XRD)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实验,测定了不同变质变形软硬煤分子结构差异。发现软煤的网面间距d002均小于硬煤,软煤的延展度La、堆砌度Lc均大于硬煤,软煤的晶核大小La/Lc值大于硬煤,软煤的含氧官能团含量低于硬煤,脂肪烃含量低于硬煤,C=C多于硬煤。这说明构造应力使煤的晶核结构有序性增强,晶体体积变大,官能团脱落,芳香环缩聚基本单元结构变大,趋向“扁平化”生长。随着煤阶的升高,煤晶核也有类似的演变。这些结构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动力变质的存在。晶核大小La/Lc值,可以作为衡量煤变质程度和区分是否发生动力变质的指标。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和CO2吸附实验,研究了软、硬煤10nm以下微孔的比表面积、孔容、吸附回线类型以及孔径分布差异,发现2nm以下孔贡献了煤的大部分表面积,同时推测某些微孔是基本单元结构之间的狭缝孔或芳香环围成的圆柱孔。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Studio,模拟不同分子结构、孔隙结构以及2nm以下微孔对煤吸附的影响。发现延展度的增加有助于煤的吸附;堆砌度、结构表面含氧官能团和缺陷不利于吸附,孔径对吸附影响很大。1.5nm孔径的吸附量最大,为6.161g/g,1nm孔径的吸附量最小为3.990g/g。2nm以下孔的吸附速率、吸附量明显大于煤的,并且比后者更快达到平衡。同时发现La/Lc值作为煤吸附性能和变质程度的一个判断指标。
吴志远[5](2017)在《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十三间房地区是潜在的油气勘探接替区域,由于勘探程度较低,目前对该地区烃源岩发育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未进行过系统的分析,烃源岩特征及分布发育情况不确定。研究区生储盖条件分析较为粗浅,油气与源岩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不足,对油气藏成藏条件及规律研究缺乏研究。由于以上原因,严重制约了十三间房地区油气勘探的进程。本文充分利用地球化学、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结合测井技术、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盆地模拟技术对十三间房地区层序地层特征、煤系烃源岩特征及油气成藏、运移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形成了一套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成藏、运移机制研究的方法,以期为十三间房油气勘探提供科学的依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认识及成果:(1)十三间房及周缘地区烃源岩条件较好,研究区TOC值发育层段主要集中在SQ2层序内。研究区内生储盖条件较为发育,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侏罗系煤岩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和腐泥组含量较大,惰质组含量较少。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其中煤样综合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炭质泥岩评价为好生油气源岩;暗色泥岩评价为差-中等生油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主要以III型为主。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确定了研究区TOC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研究区主要生烃地层分布在西山窑组,层序地层主要为SQ2,SQ2层序内源岩厚度分布在0-350m之间,平均为124m,源岩厚度最大区域位于山前带和南斜坡西北角,源岩TOC值最大约为3.6%,分布在南斜坡西北部,源岩TOC值大于1%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斜坡内和了墩隆起中间部位。十三间房地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储层发育、三间房和七克台组不发育。研究区主要发育次生孔隙,储集空间主要有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孔、粒内溶孔等,但以原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最为普遍。在垂直方向上,600m以上地层孔隙主要为受压实作用控制的压余原生孔隙,600-1500m地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残留的原生孔隙,1500-2200m溶蚀作用加强,主要发育受压实、压溶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和残留的原生孔隙组成的混合孔隙,2200m以下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十三间房地区主要存在两套盖层,第一套盖层为七克台组中上部大段泥岩,连同上覆齐古组大套泥岩,这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封盖性能较好。第二套盖层为三间房组下部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这套盖层具有一种厚度稍薄,但横向变化小,成岩性好,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研究区发育山前大步断褶构造带和十三间房构造带。山前带圈闭以断背斜为主。南斜坡圈闭相对分散,成带性差,但多数仍是断背斜和背斜。研究区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断层-砂体复合型输导体系,具备构造-岩性复合型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研究区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均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这与烃源岩的埋藏深度有较大关系。研究区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研究区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对研究区一维、二维及三维埋藏史、热史及成熟度史进行了分析。埋藏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总共有两个地层沉降时期,分别为中、上侏罗统时期及三叠系中后期,这两个地层沉积时期内研究区地层快速沉积,地层沉降速率普遍较大。温度史模拟显示研究区地层温度从侏罗系开始不断降低,地层埋深越大,温度越高。西山窑组地层温度分布在70℃-150℃之间,地层温度较小区域位于研究区南部和东部,南北向地层约在1750m处温度达到90℃,东西向剖面约在1800m处达到90℃。研究区地层温度整体上呈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其中温度最高区域位于研究区西北部。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镜质组反射率范围分布在0.2%-1.5%之间。中、下侏罗统烃源岩大约侏罗系晚期开始进入生烃门限,对应的门限深度大约为1500m,温度大约为90°C。二维成熟度史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相同层位,北部地区的成熟度要远高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源岩成熟度大于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西山窑组处于中等成熟阶段,其下部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高峰;整体上,除了研究区南半部和东部仍处于未成熟阶段之外,其他地区地层单元均已成熟,成熟度总体上也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研究区油气生成均从侏罗系中晚期开始,油气生成后迅速进入排烃阶段,并在白垩系早期进入生烃高峰期。烃源岩生气量大于生油量,两者比值介于2-5之间,埋深越大,生烃量越高。烃源岩生排烃时间与研究区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侏罗系中晚期及白垩系早期是研究区油气生成及聚集成藏的关键时期。对研究区油气成因类型、油气资源类型及油气资源量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样品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水生生物,源岩演化程度较低,原油母质主要来自植物蜡、孢粉等高碳数。天然气主要以为煤成气为主。研究区油气成两期成藏,成藏期分别为早白垩世和上新世。研究区主要存在天然气和石油2种油气资源,石油总量约为194.2Mm3,天然气总量约为557.29Mm3。(3)十三间房地区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具备一定生烃规模。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预测研究区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区油气运移显示层位主要集中在三间房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各个地层内含油气层较多,其中气显示占绝对优势,这表明该地区可能存在气藏。研究区源岩在侏罗系沉积末期(145Ma)开始生气,白垩系早期(136Ma)具备一定生烃规模,油气开始进行二次运移。地层沉积与断层活动和盖层发育形成相互作用,断裂的形成和开启促进了源岩生成的天然气运移至储集层中聚集成藏,侏罗系中-晚期沉积时期是研究区天然气成藏关键时期。研究区油气运移路径主要受盆地的构造特征控制,油气藏多聚集在构造高位。在侧向上,油气延砂体沿两侧运聚,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在垂向上,II类断裂是油气向上运移的通道,油气多储存于西山窑组四段(J2x4)和三间房组二段(J2s2),油气藏多为“自生自储”。从油气运聚成藏演化过程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的油气运聚成藏与构造特征相匹配,也即油气藏形成于构造发育及定性时期。三维油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在侏罗系中期西山窑组(J2x)源岩基本没有油气生成。进入侏罗系晚期(154Ma),源岩油气逐渐生成,此时油气运聚特点运移距离较短,且就近运聚。在146Ma,西山窑组油气大量生成并开始运聚,油气运移路径主要指向构造高部位,油气主要聚集分布在山前带和研究区的南部。随着构造运动的进行,研究区进入大量生烃及排烃阶段,在白垩世早期(136Ma),油气大量运移聚集,此时油气形成二次运移,油气二次运聚方向主要为低势区。从油气现今运聚情况可以看出,油气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低洼区,油气运聚主要受研究区构造特征控制。预测研究区主要存在背斜油气藏、断鼻型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3个类型的油气藏,油气成藏类型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背景,断层及岩性三个主要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对十三间房地区源岩条件及油气成藏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方法克服了研究区钻井稀少难以对源岩进行评价的困难,对源岩的质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刻画。同时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源岩特征、生排烃特征、油气成藏规律及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对研究区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地区具有一定的油气资源潜力。
席伟军[6](2014)在《和什托洛盖盆地低熟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勘探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和什托洛盖盆地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是大型逆冲褶皱带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目前,该盆地内共完钻3口井,勘探程度较低,通过钻探和野外露头发现该区发育多套烃源岩,油气成藏条件复杂。应用油气地球化学方法和石油地质理论对盆地各套烃源岩开展评价,同时对盆地内沉积、构造、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开展综合分析,取得的认识为: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是一套优质烃源岩,分布广,厚度较大;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好;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与Ⅱ:型;有机质成熟度进入生烃门限,能够形成煤成低熟油及煤成气,具备较好的生烃条件。盆地发育多套储盖组合、不同类型的圈闭和复合输导体系,哈山推覆体下部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能向盆地运移,具备油气运移、聚集、保存和成藏的有利条件,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冯松宝,汪宏志[7](2013)在《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大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于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气源对比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的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分析了天然气的成熟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天然气以烃类气体占绝对优势,甲烷含量大于95%的占统计样品的78%。δ13C1值从-33.1‰~-25.1‰,主频率分布在-32‰~-28‰之间,δ13 C2值从-28.1‰~-16.8‰,主频率分布在-20‰~-18‰之间,δ13C3值从-25.1‰~-15.7‰,主频率分布在-20‰~-18‰之间。总的来说,研究区超高压大气田烷烃气组分碳同位素组成普遍较重,组分偏干。研究结果对超高压大气田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余晓露,白帆,李志明[8](2012)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文中指出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免了传统手段采用单组分分离富集过程中物理分选和化学试剂对显微组分造成的影响。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由壳质组、镜质组到惰质组,其脂肪烃含量和含氧基团呈减少趋势,芳香烃含量和芳构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反映生油潜力逐渐减小。壳质组脂族结构以长链脂肪烃为主,有利于生油;镜质组和惰质组以短链为主,有利于生气。壳质组中孢子体的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树皮体、角质体和树脂体的生烃潜力较好。同一种有机显微组分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脂肪族含量降低,芳香烃含量升高。
胡杨,夏斌,郭峰,袁亚娟,施秋华,蔡嵩[9](2012)在《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什托洛盖盆地为准噶尔西北缘大型逆冲褶皱带的一个早中生代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复杂.应用成盆动力学及盆山耦合系统的理论对盆地进行系统的构造解析,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全面解剖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同时,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不同阶段构造演化过程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与认识:(1)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哈拉阿拉特山有着密切关系,大致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即盆地雏形阶段(C—T)、盆地主要发育阶段(J—K)和盆地改造阶段(E—Q);(2)和什托洛盖盆地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均较发育,断裂和区域性不整合面为油气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目前应以盆地西部为重要靶区,同时加强对于侏罗系低成熟气、煤成气生成的综合研究.
王真,郭怀成,孙旭光,张蕤[10](2010)在《贵州盘县晚二叠世煤的生烃潜力与生烃模式》文中研究说明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研究贵州中西部地区煤岩的生烃机理和生烃模式。石英小玻管热模拟实验和红外光谱对贵州盘县晚二叠世煤的分析表明,盘县煤的干酪根类型为Ⅲ型,主要成分是均质镜质体和丝质半丝质体,主要生成物是短链烃,显着生烃的起始温度约为300~350℃。
二、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与生烃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与生烃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吐哈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页岩气勘探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 |
2 泥/页岩地层分布特征 |
3 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质类型 |
3.2 总有机碳含量 |
3.3 有机质成熟度 |
4 储集层特征 |
5 八道湾组勘探远景 |
6 结语 |
(2)准东煤焦的微波放电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系统和方法 |
1.1 实验系统 |
1.2 实验样品及方法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1 炭化温度对煤焦放电的影响 |
2.2 粒径对煤焦放电的影响 |
2.3 微波功率对煤焦放电的影响 |
2.4 负压对煤焦放电的影响 |
2.5 放电对煤焦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3 结论 |
(3)微波辐照对煤焦放电及微观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含碳材料的微波利用 |
1.2.2 微波辐照含碳材料放电的研究 |
1.3 课题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研究方法 |
2.1 技术路线概述 |
2.2 实验煤焦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煤焦制备的实验系统 |
2.2.3 煤焦制备的实验方法 |
2.3 实验装置的设计 |
2.3.1 煤焦放电光强感应器的设计 |
2.3.2 微波场测温传感器的选用与改装 |
2.3.3 微波辐照煤焦放电的实验系统 |
2.3.4 微波辐照煤焦的实验方法 |
2.4 煤焦介电性能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
2.5 煤焦微观结构的表征 |
2.5.1 煤焦表面形貌的表征 |
2.5.2 煤焦表面官能团的表征 |
2.5.3 煤焦晶相结构的表征 |
2.5.4 煤焦孔隙结构的表征 |
2.6 煤焦热稳定性的表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焦放电强度影响因素的实验 |
3.1 微波诱导煤焦放电的机理 |
3.2 实验条件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2.1 微波功率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2.2 辐照时间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2.3 氮气流量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2.4 载气种类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2.5 环境负压对煤焦放电强度及升温的影响 |
3.3 煤焦特性对放电强度的影响实验 |
3.3.1 炭化温度对煤焦放电及升温的影响 |
3.3.2 炭化时间对煤焦放电及升温的影响 |
3.3.3 粒径对煤焦放电及升温的影响 |
3.3.4 煤种对煤焦放电及升温的影响 |
3.3.5 质量对煤焦放电及升温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放电对煤焦微观特性影响的实验 |
4.1 放电对煤焦表面形貌的影响 |
4.2 放电对煤焦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4.3 放电对煤焦晶相结构的影响 |
4.4 放电对煤焦孔隙结构的影响 |
4.5 放电对煤焦热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煤的微观结构对软硬煤瓦斯吸附差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大分子结构特征差异性研究现状 |
1.2.2 煤纳米级孔结构特征差异性研究现状 |
1.2.3 煤的分子结构与纳米孔结构的关系 |
1.2.4 煤结构对瓦斯吸附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2 煤样基础参数测定及吸附实验系统介绍 |
2.1 煤样采集与制备 |
2.2 煤样基本参数测定 |
2.2.1 煤样坚固性系数测定 |
2.2.2 煤的工业分析 |
2.2.3 煤的相对密度测量 |
2.2.4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分析 |
2.3 静态吸附实验系统 |
2.3.1 实验系统介绍 |
2.3.2 实验原理和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软硬煤瓦斯吸附规律差异性研究 |
3.1 软硬煤瓦斯吸附规律 |
3.2 瓦斯吸附等温线方程 |
3.2.1 吸附模型介绍 |
3.2.2 软硬煤吸附数据处理 |
3.2.3 吸附模型对软硬煤吸附性能的适用性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的分子结构 |
4.1 X射线衍射实验 |
4.1.1 X射线衍射实验原理 |
4.1.2 XRD图谱处理与参数计算 |
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4.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原理 |
4.2.2 数据处理 |
4.2.3 傅里叶红外谱图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5 软硬煤纳米级孔的差异 |
5.1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测煤的孔隙结构 |
5.1.1 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原理与测试方法 |
5.1.1.1 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
5.1.1.2 孔径分布测定原理及方法 |
5.1.2 吸附回线类型 |
5.1.3 液氮吸附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5.1.3.1 吸附回线 |
5.1.3.2 软硬煤比表面测定结果 |
5.1.3.3 软硬煤孔容测定结果 |
5.2 CO_2吸附法测煤孔隙结构 |
5.2.1 CO_2吸附实验原理 |
5.2.2 CO_2吸附实验结果 |
5.2.2.1 比表面积测定结果 |
5.2.2.2 孔容测定结果 |
5.3 软硬煤纳米级孔结构差异 |
5.3.1 软硬煤纳米级孔比表面积和孔容 |
5.3.2 纳米级孔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煤的吸附规律 |
6.1 软件介绍 |
6.2 模型构建 |
6.3 吸附模拟 |
6.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6.5 纳米孔吸附性能模拟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4 论文研究领域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2 构造背景及沉积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吐哈盆地构造及油气发育特征 |
2.1.2 吐哈盆地残余地层分布特征 |
2.1.3 台北凹陷地层特征 |
2.2 十三间房地区地层特征 |
2.3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格架 |
2.4 十三间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
2.5 十三间房地区沉积相特征 |
2.5.1 层序地层格架 |
2.5.2 沉积相特征 |
2.6 煤岩有机相 |
2.7 小结 |
3 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3.1 烃源岩单井发育特征 |
3.2 实测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2.1 有机质显微组分 |
3.2.2 有机质丰度 |
3.2.3 有机质类型 |
3.2.4 有机质成熟度 |
3.3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
3.3.1 测井预测烃源岩有机碳 |
3.3.2 井-震联合反演预测 |
3.3.3 测井预测TOC结果 |
3.3.4 井-震联合预测烃源岩分布特征 |
3.3.5 烃源岩TOC平面分布特征 |
3.4 小结 |
4 油气成藏地质条件 |
4.1 储集层特征 |
4.1.1 储集层发育特征 |
4.1.2 储集层空间类型及成因 |
4.2 盖层特征 |
4.3 生储盖条件 |
4.4 输导体系 |
4.4.1 断层 |
4.4.2 砂体 |
4.4.3 输导体系组合 |
4.5 圈闭及保存条件 |
4.5.1 圈闭特征 |
4.5.2 油气保存条件 |
4.6 小结 |
5 油气成藏机制 |
5.1 烃源岩埋藏史模拟 |
5.1.1 地史模拟参数及剥蚀厚度恢复 |
5.1.2 研究区地层埋藏史模拟结果 |
5.2 烃源岩热史模拟 |
5.2.1 热史模拟参数选取 |
5.2.2 研究区热史模拟结果 |
5.3 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
5.3.1 成熟度史模拟原理及参数确定 |
5.3.2 研究区成熟度史模拟结果 |
5.4 烃源岩生、排烃史特征 |
5.4.1 生排烃模拟参数确定及模型选取 |
5.4.2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 |
5.5 油气成因类型及油气源对比 |
5.5.1 原油性质 |
5.5.2 天然气性质 |
5.5.3 油源对比分析 |
5.5.4 气源对比分析 |
5.6 油气成藏期 |
5.7 油气资源评价 |
5.7.1 油气资源类型 |
5.7.2 油气资源量 |
5.8 小结 |
6 油气运聚机制 |
6.1 油气运移显示 |
6.2 油气运聚模拟分析 |
6.2.1 运移模拟方法选取 |
6.2.2 二维剖面油气运移模拟 |
6.2.3 油气三维运聚演化史 |
6.3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
6.3.1 盆地模拟结果可靠性分析 |
6.3.2 油气成藏过程 |
6.4 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 |
6.4.1 十三间房油气藏类型 |
6.4.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和什托洛盖盆地低熟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勘探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烃源岩评价 |
2.1 烃源岩分布特征 |
2.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2.3 有机质类型 |
2.4 有机质成熟度 |
2.5 生烃潜力分析 |
3 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
4 结论 |
(7)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克拉苏构造带地质概况 |
2 天然气组分特征 |
2.1 烃类组分特征 |
2.2 非烃组分特征 |
3 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3.1 甲烷及其同系物的碳同位素特征 |
3.2 甲烷含量与甲烷碳同位素的关系 |
4 天然气成熟度分析 |
5 结论 |
(8)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样品及分析方法 |
1.1 样品 |
1.2 分析方法 |
2 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1 煤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归属 |
2.2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2.1 壳质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2.2 镜质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2.2.3 惰质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 |
3 煤有机显微组分成烃特征讨论 |
4 结论 |
(9)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
2.1 盆地雏形阶段 (C—T) |
2.2 盆地主要发育期 (J—K) |
2.3 盆地改造期 (E—Q) |
3 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3.1 对烃源岩的影响 |
3.2 对储层和盖层的影响 |
3.3 对圈闭类型的影响 |
3.4 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
4 结论与认识 |
(10)贵州盘县晚二叠世煤的生烃潜力与生烃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 |
2 热模拟实验 |
3 红外谱图分析 |
4 红外参数分析 |
4.1 参数的选择 |
1) 富氢程度参数: |
2) 芳构化参数: |
3) 富脂族链参数: |
4) 富氧程度参数: |
4.2 红外光谱参数分析 |
5 结论 |
四、吐哈盆地侏罗纪煤中主要组分结构特征与生烃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吐哈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页岩气勘探远景[J]. 李靖,秦荣芳. 能源与环保, 2018(09)
- [2]准东煤焦的微波放电特性[J]. 谢创举,刘海玉,杨丽敏,乔晓磊,樊保国. 煤炭学报, 2018(S1)
- [3]微波辐照对煤焦放电及微观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谢创举.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4]煤的微观结构对软硬煤瓦斯吸附差异的影响[D]. 潘保龙.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1)
- [5]十三间房及周围地区煤系烃源岩评价及油气成藏机制研究[D]. 吴志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6]和什托洛盖盆地低熟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勘探前景分析[J]. 席伟军. 非常规油气, 2014(01)
- [7]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超高压大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J]. 冯松宝,汪宏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4)
- [8]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J]. 余晓露,白帆,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2012(06)
- [9]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胡杨,夏斌,郭峰,袁亚娟,施秋华,蔡嵩. 地质与资源, 2012(04)
- [10]贵州盘县晚二叠世煤的生烃潜力与生烃模式[J]. 王真,郭怀成,孙旭光,张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