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科学家到社会贤达:角色定位与社会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魏润芝[1](2021)在《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陈玲[3](2021)在《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文中认为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在现代化科技强国建设的征程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之举也是决胜之要。然而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精神的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无私利性”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特质,对科学家精神的塑造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基于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无私利性”精神特质,结合C9高校“双肩挑”型科学家的实证分析,对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及其实践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若干策略建议。希望深化对科学家精神及其“无私利性”的认识,让科学家更好地发挥服务科学和社会的功能。具体而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出发,提出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对科学家精神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后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给出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与科学家精神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辨析,明确本文研究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进行阐释。第三章是理论解读与实证分析。首先对默顿“无私利性”精神特质提出的背景、本质内涵进行深度解析,指出其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内外价值。而后,选取C9高校中担任校领导职务且取得重要学术荣誉的科学家为研究样本,采用履历分析法对样本的职业发展历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样本在科学活动中的“无私利性”。第四章是对默顿“无私利性”进行的再思考。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私利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其中最主要的争议在于“无私利性”的有效性。本章节结合新冠疫苗专利权和科学家行政任职等对“无私利性”引起的争议和重提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最后是策略建议及总结展望。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之上从制度、文化和教育三方面入手,提出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几点策略建议。而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对科学家精神研究的可能方向。
王燕琪[4](2020)在《“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和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日益改变自主自治的发展状态,其社会应用渐渐成为政府、高校以及企业关注的重点,过去的科学研究日益掺杂强烈的应用动机和利益目标。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和产业界逐渐联结,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界限日益模糊。于是,大批工业实验室出现,大规模雇佣科学家进行产品研发,快速抢占市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回报,从而推动了追求实用目的的“产业科学”迅猛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也日益显现,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市场调查,不加考察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活,忽视了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会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此,全面剖析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有利于提高产业科学家的伦理责任,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社会赋予的重任。同时,通过构建一系列可行的伦理规范,明确科研工作者的职业伦理准则,对产业科学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出发,对它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应用案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四章进行系统的论述。第一章首先总的介绍产业科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并依次介绍了学院科学、政府科学、产业科学和技科学。然后根据科学与产业界联系,对产业科学的含义做出具体的界定,并深入分析科学规范的转变,即由“默顿规范”转变为“齐曼范式”的时代诉求。第二章从科学家、科技企业、政府三方面全面阐述产业科学面临的伦理问题。一是科学家方面主要包括产业科学家的诚信危机、角色冲突问题、利益冲突问题;二是在科技企业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对不道德利润的追求、漠视人文关怀和破坏科学知识的传播;三是在政府方面主要包括政府出现信任危机、政府缺乏对科学的伦理调控、政府科技决策中缺乏公众参与。第三章对产业科学伦理问题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包括产业科学的主体道德责任缺失、科技企业的伦理责任的缺失、政府伦理责任的缺失三个方面。第四章探求产业科学伦理问题的应对之策,主要包括:第一立足于城市代理人的角度,对产业科学家进行正确的伦理定位,第二从负责任创新的角度,进行科技企业的伦理建设,第三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探寻社会规制的伦理路径。总之,产业科学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需要人们重新审视科学良性运行的伦理条件,重构科学伦理规范并使其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道德共识,同时需要政府、产业界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产业科学”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王伟[5](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刘成科[6](2019)在《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我国科技界仍然任重而道远。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还需要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还有待进一步激发新动力,科学家精神还需要持续进行新阐释。然而,受到社会上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影响,我国科技领域也表现出了一些急功近利和学术不端等不良倾向,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科技界的国际声誉,也破坏了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虽然不少学者已经从制度和管理等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科技评价和科研奖励等方面的改进策略,探讨从物质和荣誉上激励科技工作者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但是,鉴于科技创新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单纯地从外部动机来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行为,往往效果不尽理想。尤其是在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等需要长期艰苦坚守的领域内,更是收效甚微,我国在前沿科技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便是明证之一。如何释放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和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命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近年来,使命感的概念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用于探讨意义感和利他贡献等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价值。可见,这种将某种职业视为天职的使命动机对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学术界已经对此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还未上升至破解我国科技创新困境的高度,置于弘扬我国科学家精神的视域下,系统地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以期为释放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尝试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文章立足新时代语境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的创新文化和创新动力问题,提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问题。在简要回顾了使命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文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简要介绍了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全面梳理了使命感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文章论述了使命感的概念演变,探讨了使命感的内涵差异,讨论了使命感的发现路径,也简要评述了已有使命感相关模型的价值和启示。第三,尝试回顾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相关历史思潮。鉴于以往研究对使命感理论基础和历史思潮关注的不足,文章在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视域之外,探寻与学者身份或学术工作等密切相关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使命感的历史思潮问题,较为详细地阐释了费希特和韦伯的使命观,并结合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为使命感研究提供了哲学上的反思和启迪。第四,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概念的认知特征。使命感具有跨文化差异性,且在概念界定上也存在较大难度。文章从人类认知方式的视角,借助隐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进一步深化对使命感内涵特征的认识。第五,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由于使命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对情感情绪等因素的揭示和探讨也明显不够,所以,文章选择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5名被试的深度访谈,基于认知、动机、情感和选择等过程,分别从使命感知、使命驱动、使命情怀和使命唤醒等四个维度,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形成、发展和作用等,最终初步构建了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发展模型。最后,继续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哲学再阐释。根据模型建构的主要发现,文章选定从科技创新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伦理规范等视角,分别对使命的自觉本质、使命的创新内核和使命的伦理属性等方面进行了哲学再反思。文章也提出了未来使命感研究的可能方向,尤其强调了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深入研究和基于使命感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冯燕梅[7](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与智育并重的课程,相比培育学生知识,更重视培育学生的德性以及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与素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文主要集中讨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研究,首先理清科学精神中外的发展历程,明确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和特征,结合新课标精选适合高中生的科学精神内容,并且分析高中政治教材的变革凸显科学精神一直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的严格要求,明确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调查与分析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师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学生缺乏对科学精神的认知、学生缺乏质疑和理性的精神、学生缺乏求实与创新精神,并且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就因分析,主要原因包括科学精神先天不足、应试教育的桎梏、部分教师科学精神素养不足以及课堂教学评价存在弊端;最后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策略,拓宽科学精神的培育渠道、更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建立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评价机制。
许斌[8](2017)在《学术精神回归:办好普通理工高校社科学报的有效路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刊100期回顾》文中研究指明普通理工高校普遍面临着人文社科底蕴薄弱的困境,其社科学报须以追求学术精神为办刊旨趣,摒弃非学术性论文和提升学术品位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不二法门,《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0期的办刊历程充分佐证了这一办刊理念。专家办刊、编辑学者化、慧眼选题、主动组稿和特色栏目建设是普通理工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陆涵[9](2017)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对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服务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留学人员是我们国家的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他们归国创业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创业的大潮涌动,他们已经成为了我国创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市欧美同学会在新的形势下,也在积极探索自身的功能转化和角色转变,服务海归的创业已经变成他们越来越重视的工作职能。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市欧美同学会这样非政府群团组织服务海归创业的机制研究,了解他们在服务中的不足与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好留学归国人员群体。研究的意义在于之前服务创业的研究主体大多都是政府职能部门、高校、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从留学人员组织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的几乎没有。留学人员组织服务海归创业有着天然的独特优势,如何将这个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正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海归创业情况的梳理,从同学会服务海归创业是适应留学归国人员多元化需求、组织自身转型需要以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的三个必要性研究起,归纳了同学会在服务海归归创业的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比如:建言献策、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创业讲座、利用各种资源宣传创业以及举办各类活动支持创业等。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同学会的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同学会服务海归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信息和培训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同学会组织、上海的创业大环境以及留学归国人员自身三个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作者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市场/政府失灵理论为理论指导,以服务支撑体系为分析框架,从资金、政策和培训三个方面提出如何更好地为海归创业提供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刘群彦[10](2017)在《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和升级为标志的巨大社会转型中,国家法制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法学领域规范主义与事实主义研究范式的对立映照于科技法学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与科研人员法律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国家法规范的存在及其实施之于科技进步的作用,在于以科技成果的力量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转型发展。研究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法律反思”的角度进一步指导、调节其行为,从而使其与科技进步形成互动或“共振”关系,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法律意识的既往研究为我们思考科研人员法律意识及其与国家科技进步的关系提供了如下启示:其一是立基于主体内在主观精神的法律意识是否及如何受到外在维度的影响?其二是法律行动在法律意识的内在和外在维度处于何种地位及发挥何种作用?其三是在法律多元主义的法社会学视角下,法律意识是否也存在多元化的图式结构以及其中有何种逻辑关系?其四是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的法律意识是如何影响科技进步的社会秩序?法律意识的过往研究大多站在法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展开,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其研究呈现出法社会学的转向趋势。法理学内在维度的研究倾向,社会心理学外在维度的引入,法律文化研究中的空间理论以及法社会学的法律多元主义理论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路。我们试图引进认知心理学中的图式概念,整合出内在维度、外在维度以及行动意识的法律意识研究的假设图式,通过各种要素的互动关系描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现实特征以及法律性构建模式。这种图式包括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内在维度(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和外在维度(资源驱动、制度阻滞、转化空间),两者既具有相互扭结的特点,又与科研人员的法律行动意识互为表述。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在确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转化空间三个外在因素之后,将其“切入”到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结构中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从而将法律意识分为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各种要素融合并在合理分类基础上进行实践研究的模式与传统法律意识的研究完全不同,它不仅是对基于法律实践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事实状态的书写方法,也是法社会学实证法律意识研究的一种新的探索。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问题提出、选题意义、法律意识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路的选择。第二章通过对科技创新场域中法社会学的研究转向分析,提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及其与法律意识的“互动图式”,以及将科技成果转化外在要素切入法律意识进行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三章对科研人员在资源驱动中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科研人员优势累积的要素、知识产权的法律及身份符号化分析,归纳出科研人员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四章对科研人员在制度阻滞下的内在法律意识维度的调研,结合公权扩张的法律制度、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等研究,从而总结分析科研人员外发反抗型的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五章着重分析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层制环境、“微观政治”、传统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理想相交织的社会情境中,科研人员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的特征和法律性构建。第六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生产资源、交易制度和转化空间的三大要素切入,内生利用型、外发反抗型和传统逃避型三种类型的法律意识各有其具体的图式特征。整体来说,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特征为:科研人员内在维度法律意识具有高水平性、非递进性和属性差异性;外在维度的法律意识具有复合性和相互转化性;内外维度的法律意识在互动中生成国家法敬畏之下的民间越轨行动;法律意识从整体上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向度,积极性向度居于主导地位。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产生和实践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科技进步秩序的形塑作用,体现了法律与社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互动关系,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通过几个方面得以建构:法律意识与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作用,对科研人员的社会分层形成支撑效果;具有普遍意义的民间法规范在公权抑制私权的过程中与国家法规范并存共生,对科研人员的法律意识起到形塑作用;法律意识在微观组织、传统文化中产生外部强制力,并在事实上规范其行动。
二、从科学家到社会贤达:角色定位与社会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科学家到社会贤达:角色定位与社会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
1.1.2 科学技术成就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深入探讨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深化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
1.2.2 更好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科学家的正面积极价值 |
1.2.3 丰富科学社会学的理论思想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家精神及其内涵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学家 |
2.1.2 精神 |
2.1.3 科学家精神 |
2.2 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
2.2.1 爱国奉献的精神-“无私利性”的锚点 |
2.2.2 创新求实的精神-“无私利性”的本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私利性及其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价值探析 |
3.1 默顿“无私利性”的解析 |
3.1.1 “无私利性”提出的背景 |
3.1.2 “无私利性”的释义 |
3.1.3 “无私利性”在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
3.2 C9高校“双肩挑”型科学家科学活动中的无私利性探析 |
3.2.1 “为科学而科学”依然是终极价值目标 |
3.2.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是新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私利性”的争议与回归 |
4.1 “无私利性”的争议 |
4.1.1 “无私利性”的争议产生的背景 |
4.1.2 “无私利性”争议的主要观点 |
4.2 “无私利性”的回归 |
4.2.1 “无私利性”是对科学求真之初心的呼唤 |
4.2.2 “无私利性”是科学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培育科学家“无私利性”的策略建议 |
5.1 制度保障: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制,营造宽松包容的科研环境 |
5.2 文化引领:创新科研文化,树立忘我的科研价值理念 |
5.3 教育补位:加强职业规范教育,提升科学家对“无私利性”的意识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SB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后学院科学”时代的产业科学 |
第一节 “产业科学”的兴起 |
一、产业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
二、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 |
三、“产业科学”的产生 |
第二节 产业科学的发展现状 |
一、科学与产业的关系 |
二、产业科学的内涵 |
三、产业科学的发展 |
第三节 “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规范的转换 |
一、学院科学的“默顿规范” |
二、产业科学的“齐曼范式” |
第二章 “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 |
第一节 “产业科学”中科学家的伦理问题 |
一、产业科学家的诚信缺失 |
二、产业科学家的角色冲突 |
三、产业科学家的利益冲突 |
第二节 “产业科学”中的企业伦理问题 |
一、“唯经济主义”倾向引发的“利益至上” |
二、工具理性对人文价值的僭越 |
三、知识产权阻碍科学知识的传播 |
第三节 “产业科学”中政府伦理问题 |
一、政府信任格局需要进一步构建 |
二、“看得见的手”伦理调控仍需加强 |
三、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有待完善 |
第三章 “产业科学”伦理问题的根源 |
第一节 “产业科学”主体道德责任的缺失 |
一、产业科学家的“唯科学主义” |
二、缺乏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伦理考量 |
三、产业科学家科研活动的“利益驱动” |
第二节 企业伦理责任的缺失 |
一、企业内部缺乏伦理责任意识 |
二、企业道德规范的不完备 |
三、企业内部价值观的错位 |
第三节 政府伦理责任的缺失 |
一、政府责任意识的不足 |
二、政府科技风险治理缺乏群众基础 |
三、社会监督的亟待完善 |
第四章 应对“产业科学”伦理问题的策略选择 |
第一节 诚实的代理人:产业科学家的伦理定位 |
一、产业科学家决策中的正确定位 |
二、产业科学家科技责任的伦理定位 |
三、产业科学家利益诉求的伦理定位 |
第二节 负责任创新:科技企业的伦理建设 |
一、企业“负责任创新”的伦理建设 |
二、企业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
三、企业伦理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看得见的手:探寻社会规制的伦理路径 |
一、强化政府的伦理责任 |
二、建立严格的社会评价和监督体系 |
三、寻找资本发展的合理路径 |
四、重塑科学的公信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
1.2.1 理论概念 |
1.2.2 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
1.3.1 主要观点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
4.1.1 理念 |
4.1.2 科学传播理念 |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
5.2.1 出刊概况 |
5.2.2 出刊内容 |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
5.3.1 出刊概况 |
5.3.2 出刊内容 |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
5.4.1 出刊概况 |
5.4.2 出刊内容 |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
5.5.1 出刊概况 |
5.5.2 出刊内容 |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
7.1.1 “科学”的危机 |
7.1.2 “传播”的危机 |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的再思考 |
1.1.2 新时代的初心召唤与使命感召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1 科技人才的界定 |
1.2.2 使命感与职业使命感 |
1.2.3 使命感与自我实现 |
1.2.4 使命感与自我效能感 |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使命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
2.1 使命感的概念演变 |
2.1.1 使命感的语义考证 |
2.1.2 使命感的现代转向 |
2.2 使命感的多重来源 |
2.2.1 外部召唤 |
2.2.2 命中注定 |
2.2.3 完美匹配 |
2.3 使命感的理论探索 |
2.3.1 理论建构的必要:感知与践行的鸿沟 |
2.3.2 理论建构的尝试:工作使命感理论 |
第3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历史思潮 |
3.1 费希特:从自在的人到学者 |
3.1.1 论证逻辑:存在与规定 |
3.1.2 自在的人:自相统一 |
3.1.3 社会的人:共同完善 |
3.1.4 阶层:社会意向 |
3.1.5 学者:知识与道德 |
3.2 韦伯:“为世界祛魅”与“头脑的清明” |
3.2.1 业与使命 |
3.2.2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 |
3.2.3 为科学而科学 |
3.2.4 价值的分裂 |
3.2.5 意义的重建 |
3.3 默顿:科学的精神气质 |
3.3.1 “化于无形”的规范 |
3.3.2 纯粹和超然的特质 |
第4章 中国文化语境下使命感的认知特征——基于隐喻分析的研究 |
4.1 使命感内涵阐释的认知路径 |
4.2 隐喻分析方法的引入 |
4.2.1 隐喻分析:潜在概念的揭示手段 |
4.2.2 诱发隐喻与意象解析 |
4.2.3 隐喻逻辑的判定与分类 |
4.2.4 协作式的分析策略 |
4.3 基于隐喻的使命感分析 |
4.3.1 使命感的导向性 |
4.3.2 使命感的利他性 |
4.3.3 使命感的驱动性 |
4.3.4 使命感的精神性 |
4.3.5 使命感的伦理性 |
4.3.6 使命感的必备性 |
4.4 使命感:认知维度及其核心内涵 |
4.5 使命感:一个多维度的构念 |
第5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研究设计 |
5.1 研究范式的考量与研究方法的确定 |
5.1.1 质性研究范式:过程分析与情感研究 |
5.1.2 扎根理论简述:历史缘起与操作实践 |
5.2 研究样本及数据收集 |
5.2.1 青年科技人才的选定 |
5.2.2 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 |
5.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5.3.1 开放式编码 |
5.3.2 主轴式编码 |
5.3.3 选择性编码 |
5.4 研究质量与研究伦理 |
5.4.1 研究质量 |
5.4.2 研究伦理 |
第6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从感知到唤醒 |
6.1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知 |
6.1.1 感知内涵:立足本职与利他贡献 |
6.1.2 感知条件:自我认同与自我效能 |
6.1.3 感知体验:痛并快乐着 |
6.2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驱动 |
6.2.1 内生驱动:超然心态 |
6.2.2 外生驱动:勇于创新 |
6.3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情怀 |
6.3.1 情感注入:认知与认同 |
6.3.2 伦理规制:求真与求善 |
6.3.3 境界提升:责任与使命 |
6.4 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唤醒 |
6.4.1 个体层面:寻找榜样与提升能力 |
6.4.2 人际层面:导师指导与同行交流 |
6.4.3 组织层面:物质激励与精神回馈 |
第7章 青年科技人才使命感的发展模型与哲学再阐释 |
7.1 使命感的发展模型: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
7.1.1 使命感的认知过程 |
7.1.2 使命感的动机过程 |
7.1.3 使命感的情感过程 |
7.1.4 使命感的选择过程 |
7.2 哲学再阐释:创新文化、创新能力与伦理规范的视角 |
7.2.1 使命的自觉本质:创新进路的文化思考 |
7.2.2 使命的创新内核:能力提升的内生路径 |
7.2.3 使命的伦理属性:神经技术为例的探讨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隐喻分析调查表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访谈文本示例(1) |
附录五 访谈文本示例(2)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科学精神相关概述 |
一、科学精神相关概念 |
(一)科学精神的界定 |
(二)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科学精神内容分析 |
(一)科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
(二)科学精神内容在教材中的演变 |
(三)科学精神内容在新课标中的体现 |
三、高中生培育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
(一)培育科学精神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 |
(二)培育科学精神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
(三)培育科学精神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富强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科学精神培育现状分析 |
一、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一)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现状调查说明 |
(二)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取得的成效 |
二、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高中生对科学精神认知存在不足 |
(二)部分教师对科学精神教学存在不足 |
(三)课堂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
(四)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不足 |
三、影响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科学精神的培育 |
(二)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欠缺 |
(三)应试教育的桎梏 |
(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策略 |
一、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的目标 |
(一)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
(二)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
(三)追求真理,感悟人生智慧 |
二、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原则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三、高中生科学精神培育的具体措施 |
(一)拓宽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培育渠道 |
(二)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 |
(三)更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念 |
(四)建立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的评价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学术精神回归:办好普通理工高校社科学报的有效路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刊100期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刊初期学报学术思想的萌芽阶段 |
二、学报追求学术精神办刊的转折阶段 |
三、学报追求学术精神办刊的发展阶段 |
四、以追求学术精神推动学报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9)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对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服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创业 |
二、机制与服务机制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三、分析框架:创业服务支撑体系 |
第三章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对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服务机制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在沪海归创业状况 |
一、总体情况 |
二、总体特征 |
第二节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必要性 |
一、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概况 |
二、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归国创业的必要性 |
第三节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实践 |
一、以SORSA智库助推创业的建言献策 |
二、以办班、论坛等形式促进创业 |
三、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创业政策 |
四、广泛合作为创业多做实事 |
第四节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现有机制 |
一、外部因素分析 |
二、内部因素分析 |
三、现有服务机制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机制缺失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服务创业机制缺失的表现 |
一、资金服务机制尚未建立 |
二、政策服务机制不完善 |
三、培训服务机制仅具萌芽 |
第二节 服务创业机制缺失的原因 |
一、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自身的原因 |
二、上海海归创业大环境的原因 |
三、留学归国创业人员自身的原因 |
第五章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建立对留学归国创业人员服务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政策服务是建立同学会服务机制的核心 |
一、完善信息收集机制 |
二、建立政策宣传机制 |
三、建立政策反馈和纠错机制 |
第二节 培训服务是建立同学会服务机制的关键 |
一、建立科学的培训对象发现机制 |
二、建立分级培训机制 |
三、建立培训跟踪反馈机制 |
第三节 资金服务是建立同学会服务机制的重要补充 |
一、建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 |
二、建立资金管理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的总结与建议 |
二、研究的限制 |
三、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科技进步与法律意识的紧张关系 |
(二)科技创新与法律意识的理性平衡 |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进路 |
(一)基于图式理论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
(二)外在要素切入图式后的研究进路 |
三、核心概念的确定 |
(一)法律意识及其内在维度 |
(二)科技成果及其转化 |
(三)科研人员及其身份属性 |
第二章 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法社会学融合 |
一、法律意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国内法律意识的研究传统 |
二、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研究的学科范式 |
(一)法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法律意识研究 |
(二)科学社会学:科学精神的市场化转向 |
(三)法律意识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
三、科技成果转化与法律意识的研究融合 |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性 |
(二)内在维度向外在维度的研究扩张 |
(三)图式假设:资源、制度和空间要素的切入 |
(四)内在维度的问卷调查样本和可靠性检验 |
第三章 生产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资源驱动:科研人员优势累积中的国家法意识 |
(一)优势累积的经费资源竞争关系 |
(二)应用性科技成果的生产逻辑 |
(三)国家法意识缺席下的法律认知 |
三、知识产权的符号取向和成果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一)知识产权生产的“符号隐喻” |
(二)知识产权再生产的理性选择 |
(三)科研优先:科技成果生产中的法律理想 |
四、法律利用的行动观念和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利用:内在意识的行动表达 |
(三)由内而外:资源驱动的内生利用型法律意识 |
第四章 交易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公权扩张的国家法律制度逻辑 |
(一)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下的公权扩张 |
(二)契约自由被抑制中的交易效率 |
(三)国家法越位下的法律情感 |
三、角色转化和法律控制下的交易预期 |
(一)成果交易角色的转换和分层 |
(二)交易秩序的法律冲突和控制 |
(三)法律理性:成果交易的预期和动机 |
四、法律反抗的行动观念和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内在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反抗:相对弱者的关联交易 |
(三)由外而内:制度阻滞的外发反抗型法律意识 |
第五章 转化空间互动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内在维度法律意识的问卷分析 |
(一)法律认知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二)法律情感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三)法律评价平均水平和属性差异 |
(四)法律意识内在维度的综合分析 |
二、科层制与微观组织管理体制 |
(一)管理与学术之间的身份选择 |
(二)微观组织中的绩效考核 |
(三)科层与绩效中的敬畏性评价 |
三、文化传统和社会情境的观念交织 |
(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想象 |
(二)现代社会情境与国家法规范意识的互动 |
(三)传统与现代扭结中的自发逃避 |
四、法律行动的观念和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一)法律行动的意识及属性差异 |
(二)法律逃避:科技创业的民间法规范 |
(三)内外互动:转化空间中的传统逃避型法律意识 |
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 |
一、总结: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图式互动及法律性建构 |
(一)互动图式: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整体特征 |
(二)法律意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法律性建构逻辑 |
二、讨论:反思与展望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编码》 |
四、从科学家到社会贤达:角色定位与社会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硕士研究生职业同一性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叙事研究[D]. 魏润芝.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科学家精神之审思 ——基于默顿“无私利性”的视角[D]. 陈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产业科学”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燕琪.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青年科技人才的使命感研究[D]. 刘成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7]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D]. 冯燕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学术精神回归:办好普通理工高校社科学报的有效路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刊100期回顾[J]. 许斌.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9]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对留学归国人员创业的服务机制研究[D]. 陆涵.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10]科研人员法律意识的社会学研究 ——以上海为例[D]. 刘群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