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燃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付渊,陈家兴,刘呼努斯吐,吴天赐[1](2021)在《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磷含量高、热稳定性好,且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作为反应型阻燃剂来使用。本文采用三氯化磷和季戊四醇反应制得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通过实验得到适宜的合成条件:以氯苯为溶剂,制得中间体二磷杂螺环十一烷。中间体制备时三氯化磷和季戊四醇的摩尔比为3:1,反应先进行至60℃时,保温1 h,反应平稳后继续升温至80℃。中间体与适当过量的苯乙酮反应后,在62~67℃下滴加甲酸到反应体系中,产率达80%。
胡凌昊[2](2020)在《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聚焦老药的二次研发,以上市抗真菌药物环吡酮胺和抗肿瘤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分别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中风和抗疟疾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候选化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其活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此外,本论文还发现了基于姜黄素结构的极性荧光探针,可用于细胞成像以监测溶酶体内极性变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加剧了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而在溶栓后应用神经保护剂类药物可以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前期研究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抗真菌上市药物环吡酮(ciclopirox,CPX)的神经保护活性不佳,并且代谢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环吡酮为先导化合物开展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活性并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我们对环吡酮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了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A1-A31,并通过SH-SY5Y细胞构建的OGD(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模型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血脑屏障透过性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衍生物A10的神经保护效果优于环吡酮且起效浓度更低,同时具有更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优于环吡酮胺(CPX olamine),而其透血脑屏障能力与之相近,因此被确立为优选化合物。A10·Ola在神经细胞模型上具有缓解兴奋性毒性和氧自由基损伤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并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完整。A10·Ola和环吡酮胺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抑制活性均较弱,然而两者具有相近的细胞毒性。在大鼠MCAO(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上,0.3 mg/kg的A10·Ola减小梗死体积的药效与3 mg/kg的环吡酮胺相当,1 mg/kg 的 A10·Ola 对 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神经缺陷评分)评分的改善优于3 mg/kg的环吡酮胺的药效,而3 mg/kg是前期研究中确立的环吡酮胺的最优药效剂量。鉴于A10·Ola在动物实验中的药效剂量远低于环吡酮胺,且两者细胞毒性相近,A10·Ola具有相对更好的安全性。此外,A10·Ola的代谢稳定性优于环吡酮胺。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有环吡酮结构的探针AP1-AP3用于靶标垂钓。其中,环吡酮的1位和3位直接连接linker-生物素片段得到的探针AP1和AP2无活性,而含有双吖丙啶和炔基的探针AP3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活性,有望通过光交联和click反应间接标记潜在的靶蛋白,但以AP3为探针的靶标垂钓实验没有成功。我们转而通过bSDTNBI(balanced substructure-drug-target network-based inference,平衡的基于化合物子结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推理方法)和铁离子螯合实验研究发现A10和环吡酮可以通过铁离子螯合上调HIF-1α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其氧自由基消除效果也有助于神经保护活性。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31个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药效和成药性。从中发现了神经保护活性、抗氧化活性和代谢稳定性均优于环吡酮且血脑屏障透过性与之相当的优选化合物A10,其乙醇胺盐—A10·Ola在远低于环吡酮胺的剂量上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神经保护活性,鉴于两者细胞毒性相当,药效剂量更低的A10·Ola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新型抗中风候选药物的开发。第二部分是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PfHDAC(P.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青蒿素不同,有望用于治疗青蒿素耐药疟疾。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很强的抗疟活性,但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其结构可以分为嘧啶异羟肟酸(锌离子结合基团)、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三部分。课题组前期研究维持异羟肟酸结构不变,对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一系列衍生物。虽然这些衍生物的细胞毒性大大降低,但是仍然有强烈的人源HDAC抑制活性、代谢稳定性差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鉴于PfHDAC和人源HDAC的活性中心(锌离子结合基团作用位点)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并且异羟肟酸中的羟基是主要的代谢位点,所以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B1-B64,以期提高选择性并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其中,B1-B9的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酰基邻苯二胺或其类似物,但其抗疟活性较差或完全丧失。为此,我们进一步合成了以酰基肼为锌离子结合基团的衍生物B10-B18,其中衍生物B11(其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不仅抗疟活性好,而且细胞毒性低。与quisinostat相比,B11对于人源HDAC多个亚型的抑制活性都大幅下降。因此,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被确立为具有更高种属选择性的新型HDAC抑制剂的锌离子结合基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B11中的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衍生物B20-B64。其中变换连接链得到的衍生物B19-B23的活性和选择性较之B11大幅下降。于是,我们维持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不变,将N-甲基吲哚替换成其他取代基得到了衍生物B24-B64。其中,B32、B35和B36的抗疟活性有所提高,活性最优衍生物B36对Pf3D7虫株的IC50值在25 nM左右。B36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其选择性指数SI293T/Pf3D7为63,优于quisinostat和B11。此外,B36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与quisinostat相比下降了约70倍,并且其盐酸盐B36·HCl具有比异羟肟酸类衍生物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64个具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并研究了其抗疟活性、细胞毒性、选择性和对于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其中的优选化合物B36的抗疟活性较好,细胞毒性低,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大幅下降,种属选择性大幅提高,并兼具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望开发为新一代具有更高选择性且更加安全的口服抗疟药物。第三部分是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伴随着溶酶体极性变化,溶酶体靶向性极性敏感型荧光探针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全新的结构设计策略开发了基于姜黄素的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探针。虽然姜黄素类衍生物的发射波长较长,但姜黄素结构本身的水溶性差且易受所处环境干扰。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探针C1-C5。其中,含有二乙胺结构的探针C1和C2的极性敏感性优于含有半刚性结构(4-甲基哌嗪)或刚性结构(久洛尼定)的探针C4和C5,说明二乙胺片段可以提高极性敏感性。与C1和C2相比,不含糖的探针C3不溶于水且在混合溶剂中对于极性变化的响应也与前两者不同,说明半乳糖片段提高了水溶性并改变了极性响应模式。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强,pH和粘度的变化和常见的干扰物质对于两者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很小。探针C1和C2在两个波长之间的荧光强度比率(C1:I602/I554;C2:I606/I545)与极性参数△f(定向极化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光稳定性好,其光学性能可以对复杂环境中的极性变化进行特异性地精确地实时监测。我们以探针C2为例研究了这类探针的极性响应机制,通过对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发现探针C2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两种互变异构体β-二酮式和酮-烯醇式的比例是不同,这可能是荧光随着极性变化的原因。探针C1的细胞毒性比探针C2更低,我们因此选择C1用于细胞成像实验。探针C1在不同的细胞中均具有较好的溶酶体靶向性,并可通过荧光成像中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变化反映出不同细胞系的溶酶体极性差异,可用于检测多种细胞的溶酶体极性。在蔗糖模拟的溶酶体贮积症或二甲亚砜刺激造成的HepG2和293T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的过程中,探针C1的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说明探针C1可以实时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综上所述,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荧光探针C1具有良好的极性敏感性、抗干扰能力、光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研究与溶酶体极性变化相关的生物过程。
马骁[3](2019)在《基于纳米SiO2的P-N-Si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对聚氨酯的阻燃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氨酯作为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其易燃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有着巨大威胁。因此,对聚氨酯的阻燃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纳米科学技术(Nanao-ST)的发展,纳米复合材料(Nanocomposite)由于粒子尺寸小,彼此距离近,具有特定的界面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超塑性等特点,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各种性能远优于用常规共混方法制备的其他材料的性能,从而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因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阻燃抑烟性,在聚合物阻燃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了两系列八种P-N-Si系阻燃剂,并根据合成条件以及热性能等筛选出五种阻燃剂用于聚氨酯的改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NH3·H2O)为催化剂,分别采用St?ber法、溶胶-凝胶法(sol-gel)、硬模板法和超声辅助法合成了二氧化硅微球(SiO2)、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SiO2)、中空二氧化硅微球(hSiO2)以及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hmSiO2),然后用KH-550(APTES)对四种纳米微球进行氨基化改性,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NH2-SiO2、NH2-mSiO2、NH2-hSiO2和NH2-hmSiO2四种纳米微球,进一步探讨了二氧化硅微球氨基化的适宜条件。通过FT-IR、SEM及TEM对硅球进行结构及形貌表征。(2)以季戊四醇和新戊二醇为原料,分别和三氯氧磷反应,得到两种环状磷酰氯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3,9-二氧化(PDD)和2-氯-5,5-二甲基-1,3,2-二恶磷杂己环2-氧化(DPPC)。用两种磷酰氯分别对四种氨基化二氧化硅微球进行磷酰化接枝改性。得到PDD-NH2-SiO2、PDD-NH2-mSiO2、PDD-NH2-hSiO2、PDD-NH2-hmSiO2、DPPC-NH2-SiO2、DPPC-NH2-mSiO2、DPPC-NH2-hSiO2和DPPC-NH2-hmSiO2两系列八种P-N-Si系阻燃剂。并探索了磷酰化接枝改性的适宜条件。以FT-IR对目标产物结构进行表征,以SEM和TEM对阻燃剂形貌进行表征,以EDX对阻燃剂进行组成分析,以TGA/DTG对八种阻燃剂的热性能进行研究。(3)以异氰酸酯(PM-200)和聚醚多元醇(4110)为主要原料,采用全水发泡法制备聚氨酯泡沫。依据八种阻燃剂的合成条件及热性能选取PDD-NH2-SiO2、PDD-NH2-mSiO2、PDD-NH2-hSiO2、PDD-NH2-hmSiO2和DPPC-NH2-mSiO2对聚氨酯进行阻燃改性。以FT-IR表征阻燃聚氨酯的结构。通过LOI和UL-94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五种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阻燃PU的LOI值随阻燃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PU/PDD-NH2-SiO2、PU/PDD-NH2-mSiO2、PU/PDD-NH2-hSiO2、PU/PDD-NH2-hmSiO2和PU/DPPC-NH2-mSiO2的使用量达到30%时,阻燃PU的LOI分别达到24.8%、25.9%、26.1%、24.5%和24.0%,UL-94达V-0级。依据LOI和UL-94测试结果选取PU/PDD-NH2-mSiO2、PU/PDD-NH2-hSiO2和PU/DPPC-NH2-mSiO2进行进一步测试。以SEM表征阻燃聚氨酯及残炭形貌,以TGA/DTG表征其热性能,以Cone表征其在真实火灾中的燃烧性能。SEM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后纳米粒子迁移到炭层表面的同时阻燃体系表面呈泛白色并形成致密的含Si膨胀炭层。TGA/DTG测试表明,三种阻燃体系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Cone测试结果表明,与纯PU相比,三种阻燃体系的总热释放量(THR)、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烟释放量(TSP)及烟生成速率(SPR)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PU/PDD-NH2-mSiO2-30%的抑烟效果最佳,SPR、RSR、TSR及TSP较空白PU分别降低了39.7%、22.7%、41.5%、41.9%,而PU/PDD-NH2-hSiO2-30%的阻燃效果最佳,HRR、THR较空白PU分别降低了16.1%、29.6%。
罗星[4](2018)在《有机笼状磷氮协同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文中提出大多数高分子材料易燃,火灾发生时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赋予高分子材料阻燃性能,是解决高分子材料易燃的重要途径。有机笼状磷-氮协同阻燃剂集酸源、炭源、气源于一体,是无卤、高效、环境友好的阻燃剂。该类膨胀阻燃剂具有隔热、隔氧、防止产生熔滴,赋予了高分子较好的阻燃性能。本文通过BPOD与PEPA发生酰化反应制备有机笼状磷卤中间体——BPOD-PEPA;然后,利用BPOD-PEPA与苯胺和2氨基吡啶分别反应制备出有机笼状磷氮协同阻燃剂——BPOD-PEPA-A、BPOD-PEPA-AP,对其合成条件及阻燃聚氨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苯膦酰二氯与季戊四醇磷酸酯为原料,乙腈与1,4-二氧六环为溶剂,合成笼状磷卤中间体——BPOD-PEPA,获得合成优化配比为:n(BPOD):n(PEPA)=1.7:1,优化的反应条件是:PEPA溶液加热到50℃时开始滴加,滴加时间3h,乙腈与1,4-二氧六环体积比3:1,搅拌磁力转速为800r/min,加热至80℃回流,反应8h,收率为74.92%。采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31P NMR对BPOD-PEPA进行表征,证明合成样品即为目标产物BPOD-PEPA。采用TGA对其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POD-PEPA具有很好的热稳性和较高的残炭量。以BPOD-PEPA为原料,分别与苯胺和2氨基吡啶反应制备出BPOD-PEPA-A、BPOD-PEPA-AP。在最佳工艺条件下,BPOD-PEPA-A与BPOD-PEPA-AP的收率分别为88.12%和85.47%。采用FT-IR、元素分析、1H NMR、31P NMR对其进行表征,证明合成产物与BPOD-PEPA-A结构一致。采用TGA对其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BPOD-PEPA-A与BPOD-PEPA-AP都具有较高的残炭量,而BPOD-PEPA-A热稳定性远优于BPOD-PEPA-AP;通过SEM对其残炭进行分析,发现BPOD-PEPA-A的炭层表面致密、膨胀性较好且表面没有孔洞,而BPOD-PEPA-AP的炭层表面明显破裂及孔洞。与纯PU相比,添加BPOD-PEPA-A和BPOD-PEPA-AP的PU具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BPOD-PEPA-AP。10%BPOD-PEPA-AP/PU残炭量为36.58wt%,相比纯PU的残炭量26.96wt%,提高了9.62wt%,其PHRR、Ave EHC、CO2生成量都比纯PU的低;5%APP+5%BPOD-PEPA-AP/PU的THR比纯PU的THR降低了65%,说明BPOD-PEPA-AP与APP具有一定的协同阻燃效果。
罗闯[5](2018)在《新型磷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磷硅阻燃剂是一种以磷、硅为主要成分的复合阻燃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工业、建筑行业、交通运输和生活用品等诸多领域,具有阻燃效率高和对环境友好的优点。本文以POC13、季戊四醇和多种氯硅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新型磷硅阻燃剂,并对其性能及其在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本文首先以POC13和季戊四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具有双环结构的1-氧代-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PEPA),在合成中间体PEPA时引入超声波技术,探讨了超声波条件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反应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引入明显减少了 PEPA的合成时间、降低了合成温度以及提高了反应得率。(2)以PEPA为中间体合成了系列磷硅阻燃剂四(1-氧代-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氧基)硅烷(TPSi)和三(1-氧代-2,6,7-三氧杂-1-磷杂双环[2.2.2]辛烷-4-亚甲氧基)苯基硅烷(PPSi),并且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四氯化硅的滴加温度、溶剂的选择和缚酸剂的选择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以合成的PEPA与三氯氧磷反应制备中间体PDCP,然后以PDCP与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含有磷、氮、硅三种阻燃元素为一体的新型聚合型阻燃剂PNSFR,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并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3)通过热重分析(TG/DTG)对制得的三种磷硅阻燃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得出三种阻燃剂的初始分解温度及残炭量,并通过高温马弗炉煅烧实验,确定阻燃剂PNSFR受热后膨胀成炭的能力,通过比较,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磷硅阻燃剂,并初步探讨磷、硅、碳三者协同作用对其阻燃性能的影响。(4)将所制得的三种磷硅阻燃剂通过不同配比与PA66进行混炼,制成标准样条后,测定其氧指数、阻燃效率、总燃烧时间、烟雾释放总量、Izod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等性能,分析三种阻燃剂的添加量对PA66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规律,得出最佳阻燃剂的添加量。结果表明,三种磷硅阻燃剂的添加可以明显提高PA66的阻燃性能,阻燃剂TPSi的添加量为20 wt%和其他两种阻燃剂的添加量为25 wt%时,阻燃PA66的LOI值均大于30、UL-94均为V-0级以及其烟雾释放量与纯PA66相比均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在此添加比例下阻燃PA66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下降。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今后磷硅阻燃剂的实际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夏浪平[6](2016)在《季戊四醇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烯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季戊四醇因其含碳量高(44.1%),因而在复配阻燃体系中常被用来作为成炭剂使用,同时由于季戊四醇含有四个活性羟基,因而也常被用来作为反应中间体来合成其它大分子阻燃剂,其在阻燃剂合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以季戊四醇为原料,通过新工艺、新路线设计合成了两种以季戊四醇为基体的阻燃剂:三溴新戊醇(TBNPA)和3,9-二甲基-3,9-二氧代-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二螺[5.5]十一烷(DMDP)。其中TBNPA是将三溴化磷与季戊四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三溴新戊醇的酯化物,再将三溴新戊醇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以得到TBNPA,该合成方法产率高达95%,同时该技术在山东潍坊优博化学品有限公司进行了中间试验,中试产率为95%以上,目前正在进行工业生产设计中。同时运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分析(1H-NMR和13C-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重分析(TG)等对TBNPA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在酯交换反应催化剂无水AlCl3的作用下,季戊四醇和甲基膦酸二甲酯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出DMDP,并运用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TG分别对其结构、组成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产物中含有DMDP和其它副产物,dmdp含量为37%左右。原因是酯交换反应本来就很复杂,不可避免的在合成过程中就会生成各种副产物。课题研究中还就tbnpa的一种重要衍生物,三(2,2-二溴甲基-3-溴丙基)磷酸酯(ttbnp)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评价。将ttbnp和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用于hdpe,并与十溴二苯乙烷(dbdpe)阻燃hdpe体系对比。同时研究将dmdp、三聚氰胺次磷酸盐(mhp)和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用于阻燃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通过垂直燃烧实验、极限氧指数测试(loi)和tg测试了各阻燃体系的加入对hdpe和eva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摆锤冲击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阻燃剂的加入对hdpe和eva力学性能的影响。对hdpe阻燃体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极限氧指数(loi)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最高达到27.5%,并且只有当阻燃剂添加量超过20.8%时,hdpe阻燃体系(即4号样)才具有阻燃等级,为ul94v-2(loi为25.9%)。hdpe阻燃体系最佳阻燃等级仅为ul94v-2,这可能是由于溴系阻燃剂是在气相中起阻燃作用,因而不能促进成炭,因而在燃烧过程中会一直产生熔滴,同时熔滴引燃脱脂棉造成的。同时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也验证了溴系阻燃剂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阻燃剂的加入对hdpe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几乎没有影响,并且阻燃hdpe断裂伸长率有所增加,且增加明显,最大增幅达到126%。对eva阻燃体系的测试结果表明,阻燃eva的loi是随着dmdp和mca含量增加而加增加的,最高为27.1%,其中只有6号样(dmdp含量为3wt%;MHP含量为9wt%;MCA含量为28wt%)的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说明该阻燃体系在此比例下对EVA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加入对EVA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影响不大,但对拉伸强度有一定影响。
李泓成[7](2015)在《多元素协同螺环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阻燃行业发展迅猛,具有高效阻燃性能的多元素协同含磷阻燃剂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复配型阻燃剂相比,同分子型多元素协同阻燃剂具有热稳定好、毒性小、迁移性小、耐久性好等特点,避免了分子的空间相互作用和匹配问题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同分子型多元素协同阻燃剂紧密结合阻燃剂市场的发展要求,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无卤高效阻燃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首先探索了螺环磷酸酯二酰氯(SPDPC)的合成工艺,对制备得到的产物进行了提纯和结构表征,然后将其与含羟基、胺基的含氮化合物及无机金属盐等反应制备螺环磷系金属盐及磷-氮螺环磷系膨胀型阻燃剂等同分子型多元素协同磷系阻燃剂,最后研究了新型阻燃剂在树脂中的阻燃性能,探索了阻燃机理,力求制得高效、环保、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的新型阻燃剂,为工业化提供依据。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三氯氧磷、季戊四醇为原料,探索了SPDPC合成工艺,以甲苯替代三氯氧磷作为溶剂,三氯氧磷的用量降低了45%,大幅缩短反应时间至14h。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热重分析(TG)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产物纯净,收率高于文献报道。2)以SPDPC与三(羟乙基)异氰脲酸酯为原料,摩尔比为1:1,以无水乙腈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合成新型螺环三嗪磷系阻燃剂THECP。通过FTIR、NMR、TG对THECP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THECP添加到聚丙烯(PP)中进行阻燃应用研究,当THECP添加量为30%时,PP的LOI可达32.9,UL-94达V-0级,通过TG、FTIR-TG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FTIR等测试研究了THECP阻燃PP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机理。THECP阻燃PP受热生成致密连续的膨胀炭层,隔绝氧气及热量的传递,同时生成不燃性气体稀释氧气,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聚磷酸铵的加入使阻燃体系的含磷量有所提高,与THECP发挥协同作用,有效降低阻燃剂的用量。3)以SPDPC与咪唑为原料合成新型螺环磷酰咪唑酯ISCP,以二氯甲烷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和缚酸剂,摩尔比1:2.4,确定合成新型螺环磷酰咪唑酯ISCP的工艺。通过FTIR、NMR、TG对ISCP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将ISCP添加到环氧树脂(EP)进行阻燃测试,添加20%的ISCP,EP的LOI可达36.8,UL-94达V-0级,通过TG、FTIR-TG联用、SEM和FTIR等测试研究了ISCP阻燃EP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机理。ISCP集酸源、炭源、气源的于一体,在EP分解前率先降解生成大量不可燃气体,同时生成膨胀炭层覆盖在EP的表面上,阻隔氧气及热量的传递,发挥凝聚相阻燃作用。4)以SPDPC与无机铝盐为原料,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氢氧化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摩尔比为3:2,合成新型螺环磷酸铝ALCP。通过FTIR,NMR、TG、ZATA电位仪、X射线衍生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X射线荧光光谱等表征ALCP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将ALCP添加到EP中研究其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当添加量为20%时,极限氧指数达30.2,垂直燃烧等级为V-1级,通过TG、FTIR-TG、SEM和FTIR等测试研究了ALCP阻燃EP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机理。ALCP在EP分解前发生降解,生成大量含磷化合物及铝盐覆盖在基材表面,生成隔氧隔热的残炭层,铝元素通过吸热脱水阻燃,发挥凝聚相阻燃作用。
陈佩佩[8](2015)在《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PP力学性能构效的研究》文中认为聚丙烯高分子材料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基于其优良的透明性、耐化学性、耐热性、耐折叠性及高强度等优点,已将其广泛的应用于汽车、电器、纺织、国防、医疗卫生器材、复合涂层、打包带等领域。然而其为可燃性物质,极易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热,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地威胁,为了减少火灾发生,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阻燃材料的研究,研发了一系列阻燃性能良好的阻燃剂。由季戊四醇与三氯氧磷或三氯化磷反应得到的一系列螺环磷(膦)酸酯阻燃剂比脂肪类磷酸酯阻燃剂具有更加优良的阻燃性、热稳定性、耐水解性,其作为新型高效的磷系阻燃剂被广泛的应用于聚烯烃、聚酯等高聚物的阻燃中,其在赋予材料良好的阻燃性能的同时并不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首次采用离子液体[BMIM]BF4作催化剂及溶剂合成了氯化螺环磷酸SPDPC,用FTIR、1HNMR等表征了其结构;采用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优合成条件,即n(PER):n(POCl3)=1:2.2, m([BMIM]BF4):m(PER)=2.5:1, T=40℃, t=7h,产率为66%;循环利用[BMIM]BF4合成SPDPC,循环使用3次仍保持较高的产率;推导了[BMIM]BF4催化合成SPDPC的机理,其表现Lewis酸性。合成了螺环磷酰苯酚酯,采用FTIR、1HNMR、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其结构。分子式为C17H1O8P2,Mr=412.25,属于正交晶系,Pan2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529(2)nm,b=0.61851(12)nm,c=2.6164(5)nm, α=90°,β=90°, γ=90°, V=1865.8(6)A3。首次使用新方法合成了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FTIR、1HNMR、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其结构;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优合成条件:丙酮为溶剂,n(中间体):n(四氢吡咯)=1:2.2;v(丙酮):v(四氢吡咯)=54.6:1;反应时间为6h,静置一夜处理产物。产率为90%以上。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3H24N2O6P2,Mr=366.28,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α=1.10798(15)nm,b=0.59861(10)nm, c=2.5807(4)nm, a=90°, β=98.765(11)°, γ=90°用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TPSP阻燃PP,添加量为15%时,弯曲强度为42.245MPa,与纯PP相比上升了13.7%;拉伸强度为28.540MPa,上升了15.40%;冲击强度为2.940kJ·m-2,下降了16.4%,而LOI为20.4%;基于TPSP晶体数据分析了其空间结构并推导了TPSP的构效机理;比较了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TPSP、螺环磷酰双氰胺酯SPDC、螺环磷酰苯代三聚氰胺酯TSPB阻燃PP的热力学性能并猜想了SPDC、TSPB的空间结构及构效关系。
李泓成,刘吉平,苏岩,李小庆[9](2014)在《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研究与展望》文中认为螺环磷酸酯阻燃剂起到阻燃、增塑双重功效,对环境危害较小,能有效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减少有毒气体及烟释放量,是很好的卤系阻燃剂替代产品。综述了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包括螺环磷酸酯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螺环磷酸酯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展望了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孙志松[10](2013)在《环状磷酸酯无卤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文中认为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普及生活的各个领域,阻燃剂和阻燃材料的也得到的空前的发展,由于人们对材料的性能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卤系阻燃剂因在燃烧中释放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在阻燃材料中的使用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开发高效、低毒和环保的无卤阻燃剂已成为当今阻燃剂发展的趋势,在无卤阻燃剂中,有机磷阻燃剂由于高效、低毒对环境无害而备受人们的青昧,然而传统的磷酸酯存在低分子量、易挥发、阻燃效率低等缺点,因此提高磷系阻燃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效率是其发展方向之一,其中螺环和笼状磷酸酯由于具有刚性结构和高含磷量而引起广泛关注;有机硅系阻燃剂同样是一种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和环保兼容性,与含磷阻燃剂之间有很好的协同阻燃效果,因此将磷硅阻燃元素于一体的也是一种协效无卤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据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以季戊四醇和三氯氧磷为基本原料合成两种中间体:螺环磷酸酯二酰氯(PDD)和双环笼状磷酸酯(PEPA),然后通过PDD和PEPA反应合成一种既有螺环又有笼环结构的磷酸酯阻燃剂,通过红外、核磁等对中间体和阻燃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重分析对其在氮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和成炭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阻燃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达到350℃,且在700℃氮气中的残炭率达到60%,并且对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缚酸剂三乙胺的使用量为理论氯化氢的1.2倍,回流反应时间为10h较佳,产率达到64%。2.以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水为介质,盐酸为催化剂进行水解缩合,合成端羟基聚甲基苯基聚硅氧烷中间体,然后分别与苯基磷酰二氯和螺环磷酸酯二酰氯反应得到两种含有磷硅的低聚硅氧烷磷酸酯无卤阻燃剂,并且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讨;用热重分析两种阻燃剂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表明此类阻燃剂在氮气和空气中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在700℃时,氮气中残炭率分别达到19%和51%,在空气中的残炭率分别为10%和44%。
二、阻燃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阻燃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合成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杂-3,9-二磷杂螺环[5,5]十一烷(DCDP) |
1.3 合成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中间体DCDP的合成 |
2.1.1 原料配比 |
2.1.2 反应温度 |
2.1.3 溶剂的影响 |
2.2 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的合成 |
2.2.1 加料顺序 |
2.2.2 滴加温度 |
2.2.3 苯乙酮的用量 |
2.3 产品的红外光谱 |
3 结 论 |
(2)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2 抗脑卒中药物研发现状 |
1.2.1 现有脑卒中治疗药物 |
1.2.2 缺血再灌注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药物靶标 |
1.2.3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脑卒中候选药物 |
1.3 先导化合物环吡酮的发现——表型筛选和老药二次研发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2章 衍生物A1-A31的设计合成与优选化合物A10·Ola的发现 |
2.1 设计思路和合成路线 |
2.2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评价以及构效关系 |
2.2.1 A1-A31对于SH-SY5Y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2.2.2 衍生物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血脑屏障透过性评价 |
2.2.3 构效关系总结 |
2.2.4 A10及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 |
2.2.5 A10-Ola对于OGD损伤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6 A10·Ola可以缓解氧自由基和兴奋性毒性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 |
2.3 A10·Ola的动物药效评价 |
2.4 A10-Ola的安全性和肝微粒代谢稳定性的评价 |
2.5 A10·Ola和环吡酮胺的体内代谢性质的初步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抗中风作用机制探究 |
3.1 靶标确证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小分子药物靶标确证的方法 |
3.2 探针AP1-AP3的设计与合成 |
3.3 bSDTNBI预测结果和铁离子螯合实验 |
第4章 第一部分总结 |
第5章 实验部分 |
5.1 衍生物A1-A31、探针AP1-AP3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5.2 细胞培养条件、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
5.2.1 SH-SY5Y、HT22和MRC-5细胞培养条件 |
5.2.2 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测试方法 |
5.3 OGD损伤、双氧水和谷氨酸损伤实验方法 |
5.4 PAMPA-BBB实验方法 |
5.5 ORAC-FL实验方法 |
5.6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方法 |
5.7 水溶性测试方法 |
5.8 大鼠MCAO模型实验方法 |
5.9 hERG钾离子通道膜片钳实验方法 |
5.10 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 |
5.11 大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
5.12 bSDTNBI预测原理和铁离子螯合实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现有疗法和青蒿素抗性的出现 |
1.2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抗疟疾候选药物 |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为治疗疟疾的潜在靶标 |
第2章 前期研究基础、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2.1 前期研究基础 |
2.2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3章 衍生物B1-B18的设计与合成以及苗头化合物B11的发现 |
3.1 HDAC抑制剂中的锌离子结合基团 |
3.2 N-酰基邻苯二胺类衍生物B1-B9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评价 |
3.3 酰肼类衍生物B10-B18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3.4 引入酰肼锌离子结合基团降低了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酰肼类衍生物B19-B64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4.1 衍生物B19-B23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4.2 衍生物B24-B64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4.3 B11、B35和B36对恶性疟原虫临床株的抑制活性的评价 |
4.4 Quisinostat、B11、B35和B36的抗疟活性、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的比较 |
4.5 构效关系总结 |
4.6 衍生物B36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5章 第二部分总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衍生物B1-B64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6.2 体外疟原虫抑制活性测试 |
6.3 细胞毒性测试 |
6.4 人源HDAC抑制活性测试 |
6.5 小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
第三部分 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检测溶酶体极性的重要意义 |
1.2 溶酶体靶向极性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
1.3 姜黄素的光学性质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2章 探针C1-C5的设计与合成 |
2.1 探针C1-C5结构设计思路 |
2.2 探针C1-C5的合成 |
第3章 探针C1-C5的光学性质与其发光机制的研究 |
3.1 探针C1、C2、C4和C5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和发射光谱 |
3.2 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和光稳定性的评价 |
3.3 探针C3和C-M2的光学性质 |
3.4 探针C1-C5的极性响应机制研究 |
第4章 探针C1的细胞成像应用 |
4.1 探针C1和C2的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
4.2 探针C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
4.3 探针C1对HepG2、HL-7702和293T的细胞成像 |
4.4 探针C1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 |
第5章 第三部分总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探针C1-C5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6.2 光谱测试方法 |
6.3 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荧光成像实验方法 |
6.4 细胞毒实验测试方法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发表文章 |
专利 |
致谢 |
(3)基于纳米SiO2的P-N-Si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对聚氨酯的阻燃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化学结构及表征方法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氨酯概述 |
1.3 阻燃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1.3.1 添加型阻燃PU |
1.3.2 反应型阻燃PU |
1.3.3 纳米复合型阻燃PU |
1.4 二氧化硅微球概述 |
1.4.1 二氧化硅微球简介 |
1.4.2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简介 |
1.4.3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简介 |
1.4.4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简介 |
1.5 不同形貌结构的纳米SiO2微球在阻燃领域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其氨基化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氨基化改性 |
2.2.3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其氨基化改性 |
2.2.4 中空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其氨基化改性 |
2.2.5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合成及其氨基化改性 |
2.3 测试表征 |
2.3.1 红外光谱(IR)分析 |
2.3.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3.3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3.4 氮气吸附/解吸附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二氧化硅微球氨基化条件优化 |
2.4.2 形貌解析 |
2.4.3 红外光谱表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磷酰化接枝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P-N-Si系阻燃剂的合成 |
3.3 测试表征 |
3.3.1 热失重分析(TGA)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阻燃剂的合成条件探索 |
3.4.2 阻燃剂结构与形貌表征 |
3.4.3 阻燃剂组成分析 |
3.4.4 热性能 |
3.5 小结 |
第四章 阻燃聚氨酯的制备及其阻燃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阻燃聚氨酯(阻燃PU)的制备 |
4.3 测试方法 |
4.3.1 热稳定性测试 |
4.3.2 极限氧指数的测量(LOI) |
4.3.3 垂直燃烧测试(UL-94) |
4.3.4 热锥形量热测试(Cone)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阻燃PU的FT-IR分析 |
4.4.2 LOI和UL-94的测定 |
4.4.3 阻燃PU的SEM分析 |
4.4.4 阻燃PU的热稳定性分析(TGA/DGT) |
4.4.5 残炭分析 |
4.4.6 锥形量热分析(Cone)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实验谱图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4)有机笼状磷氮协同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灾的来源及其危害 |
1.1.1 火灾的主要来源 |
1.1.2 火灾的危害 |
1.2 阻燃剂的阻燃原理 |
1.3 阻燃剂的分类 |
1.3.1 金属阻燃剂 |
1.3.2 卤系阻燃剂 |
1.3.3 磷系阻燃剂 |
1.3.4 氮系阻燃剂 |
1.3.5 硅系阻燃剂 |
1.4 磷系阻燃剂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1 磷系阻燃剂的分类 |
1.4.1.1 无机磷系阻燃剂 |
1.4.1.2 有机磷系阻燃剂 |
1.4.2 磷系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
1.5 磷系阻燃剂在聚氨酯的应用 |
1.5.1 无机阻燃剂阻燃聚氨酯 |
1.5.2 单组份有机磷系阻燃剂阻燃聚氨酯 |
1.5.3 有机磷氮协同阻燃剂阻燃聚氨酯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设备 |
2.1.1 实验的主要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2.2 元素分析仪(Elemental analysis) |
2.2.3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
2.2.4 热重分析法(TGA)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6 X射线能谱仪(EDS) |
2.2.7 极限氧指数(LOI) |
2.2.8 锥形量热仪(CONE) |
第三章 中间体BPOD-PEPA的合成及表征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设计与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物料摩尔比对BPOD-PEPA收率的影响 |
3.3.2 PEPA溶液滴加时间对BPOD-PEPA收率的影响 |
3.3.3 滴加后反应时间对BPOD-PEPA收率的影响 |
3.3.4 不同乙腈与1,4-二氧六环体积比对BPOD-PEPA收率的影响 |
3.3.5 不同磁力搅拌速度对BPOD-PEPA收率的影响 |
3.4 BPOD-PEPA的结构表征 |
3.4.1 BPOD-PEPA的红外谱图分析 |
3.4.2 BPOD-PEPA的元素分析 |
3.4.3 BPOD-PEPA核磁共振分析 |
3.4.4 BPOD-PEPA的热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笼状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理 |
4.1.1.1 BPOD-PEPA-A的合成原理 |
4.1.1.2 BPOD-PEPA-A的合成方法 |
4.1.1.3 BPOD-PEPA-AP的合成原理 |
4.1.1.4 BPOD-PEPA-AP的合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BPOD-PEPA-A合成条件的研究 |
4.2.1.1 物料摩尔比对BPOD-PEPA-A的收率的影响 |
4.2.1.2 滴加后反应时间对BPOD-PEPA-A收率的影响 |
4.2.1.3 磁力搅拌转速对BPOD-PEPA-A收率的影响 |
4.2.1.4 不同溶剂对BPOD-PEPA-A收率的影响 |
4.2.2 BPOD-PEPA-A的结构表征 |
4.2.2.1 BPOD-PEPA-A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2.2 BPOD-PEPA-A的元素分析 |
4.2.2.3 BPOD-PEPA-A的核磁共振分析 |
4.2.2.4 BPOD-PEPA-A热性能分析 |
4.2.2.5 BPOD-PEPA-A残炭的SEM及EDS |
4.2.3 BPOD-PEPA-AP合成条件的研究 |
4.2.3.1 物料摩尔比对BPOD-PEPA-AP收率的影响 |
4.2.3.2 滴加后反应时间对BPOD-PEPA-AP收率的影响 |
4.2.3.3 磁力搅拌转速对BPOD-PEPA-AP收率的影响 |
4.2.3.4 不同溶剂对BPOD-PEPA-AP收率的影响 |
4.2.4 BPOD-PEPA-AP的结构表征 |
4.2.4.1 BPOD-PEPA-AP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4.2 BPOD-PEPA-AP的元素分析 |
4.2.4.3 BPOD-PEPA-AP的核磁共振分析 |
4.2.4.4 BPOD-PEPA-AP热性能分析 |
4.2.4.5 BPOD-PEPA-AP残炭的SEM及EDS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阻燃PU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5.1 实验样品与步骤 |
5.1.1 样品的制备 |
5.1.1.1 阻燃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方法及配方 |
5.1.1.2 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备的步骤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BPOD-PEPA-A阻燃PU的热稳定性与燃烧性能测试 |
5.2.1.1 BPOD-PEPA-A阻燃PU的TGA |
5.2.1.2 BPOD-PEPA-A阻燃PU残炭的SEM |
5.2.1.3 BPOD-PEPA-A阻燃PU的极限氧指数(LOI) |
5.2.1.4 BPOD-PEPA-A阻燃PU的锥形量热仪(CONE) |
5.2.2 BPOD-PEPA-AP阻燃PU的热稳性及燃烧性能测试 |
5.2.2.1 BPOD-PEPA-AP阻燃PU的TGA |
5.2.2.2 BPOD-PEPA-AP阻燃PU残炭的SEM |
5.2.2.3 BPOD-PEPA-AP阻燃PU的极限氧指数(LOI) |
5.2.2.4 BPOD-PEPA-AP阻燃PU的锥形量热仪(CONE)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新型磷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过程和阻燃机理 |
1.2.1 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过程 |
1.2.2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机理 |
1.3 阻燃剂的发展和分类 |
1.3.1 阻燃剂的发展 |
1.3.2 阻燃剂的分类 |
1.4 阻燃剂的发展方向 |
1.5 磷硅阻燃剂概述 |
1.5.1 磷硅协同阻燃剂的优势和意义 |
1.5.2 磷硅阻燃剂的分类 |
1.5.3 磷硅阻燃剂阻燃机理 |
1.5.4 磷硅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及应用前景 |
1.6.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本文的创新及应用前景 |
2 磷硅阻燃剂PPSi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测试方法 |
2.2.4 中间体PEPA的合成 |
2.2.5 PPSi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PA的合成反应机理探讨 |
2.3.2 PEPA的合成条件分析 |
2.3.3 PEPA的合成工艺改进 |
2.3.4 中间体PEPA的结构表征 |
2.3.5 中间体PEPA的热稳定性 |
2.3.6 PEPA的溶解性 |
2.3.7 磷硅阻燃剂PPSi的合成条件分析与表征 |
2.4 小结 |
3 磷硅阻燃剂TPSi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2.4 阻燃剂TPSi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的选择 |
3.3.2 阻燃剂TPSi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3.4 小结 |
4 磷硅氮阻燃剂PNSFR的合成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2.4 中间体PDCP的合成 |
4.2.5 阻燃剂PNSFR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剂PNSFR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
4.3.2 中间体PDCP的结构表征 |
4.3.3 阻燃剂PNSFR的结构表征 |
4.3.4 阻燃剂PNSFR的热稳定性 |
4.4 阻燃剂PNSFR的膨胀性能测试 |
4.4.1 膨胀度和残炭量测试方法 |
4.4.2 膨胀度和残炭量测试结果 |
4.5 小结 |
5 新型磷硅阻燃剂在聚己二酰己二胺(PA66)中的应用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加工及性能测试仪器 |
5.2.2 阻燃材料性能测试标准 |
5.2.3 测试样条的制备 |
5.2.4 共混参数与条件 |
5.2.5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5.3 阻燃性能测试 |
5.3.1 氧指数(LOI)测试及垂直燃烧实验 |
5.3.2 阻燃剂添加量对总燃烧时间(T_(ign))的影响 |
5.4 燃烧时的烟雾释放量测试 |
5.5 力学性能测试 |
5.5.1 Izod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
5.5.2 拉伸强度测试 |
5.6 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季戊四醇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烯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阻燃剂简介 |
1.3 聚烯烃用阻燃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中间体三溴新戊醇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TBNPA的合成 |
2.3 TBNPA的结构表征与热性能测定 |
2.4 氢溴酸法合成TBNPA |
2.5 PBr_3法合成TBNPA的合成依据及路线 |
2.6 结果与讨论 |
2.7 中试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TBNP在HDPE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TTBNP阻燃HDPE的可行性 |
3.3 阻燃HDPE的制备 |
3.4 样条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测试 |
3.5 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MDP的合成及其阻燃EVA应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DMDP的合成 |
4.3 DMDP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4.4 结构与性能的结果与讨论 |
4.5 DMDP阻燃EVA的可行性 |
4.6 阻燃EVA的制备 |
4.7 阻燃HDPE的制备 |
4.8 样条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的测试 |
4.9 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的结果讨论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7)多元素协同螺环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环磷系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含P-C键的螺环膦系阻燃剂 |
1.2.2 含氮元素的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3 含硅元素的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4 含硼元素的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5 含DOPO的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6 含卤素的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7 其它螺环磷系阻燃剂 |
1.2.8 纳米技术在螺环磷系阻燃剂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塞克螺环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中间体螺环磷酸酯二酰氯的合成及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塞克螺环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塞克螺环磷系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实验部分 |
2.4.2 结果与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螺环磷酰咪唑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螺环磷酰咪唑酯阻燃剂的合成及表征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螺环磷酰咪唑酯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螺环磷酸铝的合成及及其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机螺环磷酸铝的合成及表征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有机螺环磷酸铝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研究 |
4.3.1 实验部分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PP力学性能构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阻燃剂的简介 |
1.2.1 卤系阻燃剂 |
1.2.2 无机系阻燃剂 |
1.2.3 磷系阻燃剂 |
1.2.4 化学膨胀型阻燃剂 |
1.3 螺环磷(膦)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3.1 螺环磷(膦)酸酯阻燃化合物的合成 |
1.3.2 磷/膦酸酯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氯化螺环磷酸SPDPC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氯化螺环磷酸SPDPC的合成 |
2.2.2 SPDPC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2.2.3 循环利用[BMIM]BF_4作溶剂及催化剂合成SPDPC |
2.2.4 SPDPC的性质及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PDPC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2.3.2 与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比较 |
2.3.3 循环利用[BMIM]BF_4作溶剂及催化剂合成SPDPC |
2.3.4 SPDPC磷含量测定结果 |
2.3.5 SPDPC红外光谱图 |
2.3.6 SPDPC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
2.3.7 离子液体催化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螺环磷酸酯的合成、表征及单晶结构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阻燃剂螺环磷酸酯的合成 |
3.2.2 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3.2.3 阻燃剂螺环磷酸酯的性能及结构表征 |
3.2.4 单晶的制备、晶体结构的测定与修正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的最佳合成条件的确定 |
3.3.2 阻燃剂螺环磷酸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阻燃剂螺环磷酸酯的核磁共振谱分析 |
3.3.4 单晶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TPSP阻燃聚丙烯及其构效关系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用原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极限氧指数(LOI)测试 |
4.2.5 垂直燃烧测试 |
4.2.6 力学性能测试 |
4.2.7 表面形貌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PSP对PP燃烧性能结果讨论 |
4.3.2 TPSP对PP力学性能结果讨论 |
4.3.3 TPSP与APP复配后阻燃性能结果分析 |
4.3.4 力学性能与螺环磷酰四氢吡咯烷酯阻燃剂构效关系的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环状磷酸酯无卤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无机阻燃剂 |
1.2.2 有机阻燃剂 |
1.2.2.1 卤系阻燃剂 |
1.2.2.2 有机硅系阻燃剂 |
1.2.2.3 有机磷系阻燃剂 |
1.2.3 新型阻燃剂DOPO及其衍生物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含有螺环-笼状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实验设备与测试分析方法 |
2.2.2.1 实验设备 |
2.2.2.2 测试分析原理与方法 |
2.2.3 阻燃剂的合成 |
2.2.3.1 中间体PEPA的合成 |
2.2.3.2 中间体PDD的合成 |
2.2.3.3 阻燃剂PDD-PEPA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中间体和阻燃剂的结构表征 |
2.3.1.1 PEPA的结构与热稳定性表征 |
2.3.1.2 PDD的结构表征 |
2.3.1.3 PDD的热分解行为 |
2.3.1.4 PDD-PEPA的结构表征 |
2.3.2 合成条件的讨论 |
2.3.2.1 PDD的合成分析 |
2.3.2.2 PEPA 的合成分析 |
2.3.2.3 PDD-PEPA的合成分析 |
2.3.3 PDD-PEPA的性质与热稳定性 |
2.3.3.1 PDD-PEPA 的性质 |
2.3.3.2 PDD-PEPA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聚硅氧烷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 |
3.2.2 实验主要仪器与测试方法 |
3.2.2.1 实验设备 |
3.2.2.2 测试方法 |
3.2.3 阻燃剂的合成 |
3.2.3.1 端羟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PMPS)的合成 |
3.2.3.2 阻燃剂 P-Si-1的合成 |
3.2.3.3 阻燃剂 P-Si-2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MPS结构的表征 |
3.3.1.1 PMPS的红外分析 |
3.3.1.2 PMPS的核磁分析 |
3.3.1.3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DLI-TOF/TOFMS) |
3.3.2 阻燃剂P-Si-1的结构表征 |
3.3.3 阻燃剂P-Si-2的结构表征 |
3.3.4 合成条件的影响 |
3.3.4.1 端羟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的合成分析 |
3.3.4.2 滴加顺序及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
3.3.4.3 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
3.3.4.4 原料比例对反应的影响 |
3.3.5 阻燃剂的热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阻燃中间体3,9-二氯-2,4,8,10-四氧代-3,9-二磷杂螺[5.5]十一烷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螺环季戊四醇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J]. 付渊,陈家兴,刘呼努斯吐,吴天赐. 广州化工, 2021(09)
- [2]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D]. 胡凌昊.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3]基于纳米SiO2的P-N-Si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对聚氨酯的阻燃改性研究[D]. 马骁.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4]有机笼状磷氮协同阻燃剂的合成及应用[D]. 罗星.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5]新型磷硅阻燃剂的合成及其阻燃性能研究[D]. 罗闯.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3)
- [6]季戊四醇基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在阻燃聚烯烃中的应用研究[D]. 夏浪平. 东华大学, 2016(05)
- [7]多元素协同螺环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的研究[D]. 李泓成.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
- [8]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PP力学性能构效的研究[D]. 陈佩佩.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1)
- [9]螺环磷酸酯阻燃剂的研究与展望[A]. 李泓成,刘吉平,苏岩,李小庆. 2014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2014
- [10]环状磷酸酯无卤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D]. 孙志松.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