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蹦床女子竞技水平现状分析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司雅[1](2021)在《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负荷与运动能力特征分析 ——以江苏省蹦床队为例》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蹦床运动员训练运动负荷强度、运动能力等方面情况,发现现阶段蹦床运动员的训练及身体条件优势与不足,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研究方法:选取10名10-13岁心功能正常的江苏省蹦床队青少年运动员,其中5名男性,5名女性。应用polar团队心率表采集为期4周的运动心率数据,使用FMS测量器、人体测量尺、身高体重测试仪等设备采集其功能性动作、身体形态等方面数据,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苏蹦床队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运动负荷和运动能力方面分析。研究结果:(1)最大心率方面,青少年蹦床运动员平均年龄为男子12.4岁,女子12.6岁。理论最大心率为男子199.3次/min,女子199.2次/min。训练课中最大心率最小均值为男子168.2次/min,女子163.8次/min,分别达理论最大心率84.4%、82.2%,均属于高强度运动级别。(2)有效时间方面,蹦床运动员4周的有效训练平均时间总时长为4147min,总训练时长为4883min,有效训练时长占总时长的84.9%。从心率分区看,Z1-Z5区总时长分别占有效运动训练时长的27.3%、34.7%、21.6%、11.6%、4.9%。从日期看,周一至周六有效训练时长占有效训练总时长比分别为87.5%、90%、88%、83.1%、75.5%、86.1%,其中周五有效时长占比最小。(3)运动冲量方面,周一至周五Trimp均值分别占一周Trimp中的19.31%、22%、16.61%、14.43%、14.12%、13.52%,其中周二占比最高,周六占比最低。从心率区间Trimp值分布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Z2区和Z3区,分别占总Trimp的30.02%和27.5%,Z5区占比最低,为10.75%。(4)主观疲劳程度方面,一周训练负荷量及负荷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综合来看,10名蹦床运动员在第1周和第2周承受小程度负荷变异。(5)身体形态方面,身体形态条件除下肢长指标及格外,其余均处于较低水平,男子等级评分为2,女子等级评分为3。(6)运动素质方面,男女子3000米耐力跑均分各为5.8分、4分;腹肌耐力均分各为6.6分、7.6分;背肌耐力全员满分;蹦床垂直跳平均时长各为39.17s、38.89s;坐位体前屈均分为0.2分;30米冲刺均分各为7分、6.2分;原地后空翻30s平均成绩各为23次、20次;垂直纵跳均分各为7.2分、7.8分。(7)功能性动作筛查方面,全队总体得分14.7分,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四项需左右分别进行的测试中,有5人出现左右得分不相同情况,其中3人有1项,2人有2项。可见该队中有一半的运动员存在左右功能性不平衡的情况,但情况不严重。研究结论:(1)运动负荷方面,江苏省蹦床队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课中都存在区段高强度以上级别训练,训练课总体训练强度安排主要在60-69%HRmax范围内波动,属于中等强度训练,体能保持、增强力量阶段。该队运动员80-89%HRmax和90-100%HRmax区训练时长最短,这对于发展蹦床比赛所需的心肺能力相对而言是不足的。(2)运动能力方面,江苏省蹦床队青少年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腹肌耐力、背肌耐力较佳,腹肌/背肌力量比值较好,上肢力量、下肢后侧肌群主动柔韧性及屈髋主动灵活性、对侧支撑的抗旋稳定性较佳。但踝关节开放运动链背屈能力、髋膝关节屈曲协调性、不对称动作平衡性方面较为薄弱。
何宇翔[2](2021)在《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参赛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京奥运周期国际体操联合会在规则和规程上做出重大改变,对世界蹦床发展指出新趋势,提出新要求,对我国运动员而言既是新挑战,也是新机遇。因此本研究以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参赛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6场国内外蹦床大赛成绩册,以及运动员比赛视频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新规则对我国运动员成绩的影响,明确东京奥运周期我国运动员成绩各组成部分的优劣势,为我国蹦床运动员备战东京奥运取得更好成绩提供参考性意见。结果显示:(1)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实施以来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第一套动作成绩在世界蹦床优势明显,其中高磊、涂潇、董栋成绩稳定性较好,李丹、朱守李第一套动作成绩稳定性较好,但参赛率较低,刘灵玲、朱雪莹参赛率高,但成绩相对缺乏稳定性;(2)新规则实施以来预赛第二套动作成绩我国男子运动员比2013-2016周期有所提高,且在世界大赛中成绩优势明显,高磊第二套动作成绩提高幅度较大;女子运动员中李丹、刘灵玲成绩在世界大赛中有一定优势,朱雪莹、朱守李成绩缺乏稳定性,新周期女子团体第二套动作成绩在世界大赛中没有优势;(3)新周期男子运动员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新周期预赛总成绩世界优势地位仍然存在,有较大的竞争力;女子运动员个人预赛总成绩有一定竞争力,但稳定性较差;(4)新规则实施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决赛套成绩影响显示:男子运动员高磊难度值较上一周期减小,董栋延续不变,世界男子优秀运动员难度值呈增大趋势,女子运动员难度值新周期整体增大;位移得分男子稳定且优势明显,女子缺乏稳定性;决赛成绩男子运动员变化不大,优势及稳定性较为明显,女子运动员稳定性差。结论:东京奥运周期男子运动员优势依旧明显,成套动作难度值较上一周期有所减小,位移得分有明显优势;女子运动员新周期在世界蹦床竞赛中没有优势,虽成套动作难度值较上一周期有所提高,位移得分相对占据优势,但成套动作完成能力较低,完成稳定性较差,失败率比较高。建议:保证男子运动员老将综合竞争力,增强小将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女子运动保证难度的基础上,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和成功率;人才是竞争的第一要素,加强后备队员的培养。
苑羽[3](2021)在《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对2019年全国比赛和部分省市运动员训练的调研,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倦怠现象。因此,采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以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参加2020年全国蹦床锦标赛165名参赛选手为调查对象,使用ABQ量表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通过对我国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现状的调查,揭示运动员的运动倦怠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蹦床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成就感,为规避运动倦怠,提高训练活力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中等偏高,运动倦怠均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运动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负评价。(2)运动倦怠在蹦床运动员中普遍存在(92.1%),但通常表现不明显,运动倦怠总体水平与性别、训练年限、运动等级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但与学段的相关性显着(P<0.05)。(3)运动员不同变量与运动倦怠水平的关系:在运动倦怠的性别对比中,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情绪/体力过度耗竭的显着性值较高,男子普遍高于女子;在训练年限对比中,运动负评价>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成就感降低。值得关注的是训练年限在第19年时,运动倦怠总分的平均值最高,在第3年时最低;在不同学段对比中,学段与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负评价的关系显着,与运动成就感降低的关系不显着,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负评价>运动成就感降低;在运动等级对比中,运动等级与情绪/体力过度耗竭的关系显着,与运动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的关系不显着,情绪/体力过度耗竭>运动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4)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的主要因素为个人因素、情境因素、超负荷因素。在影响运动倦怠的三个因素中: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超负荷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与情绪/体力过度耗竭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P<0.01),并且超负荷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对蹦床运动员情绪/体力过度耗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超负荷因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与运动成就感降低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P<0.01),且均对蹦床运动员运动成就感降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个人因素、情境因素、超负荷因素与运动负评价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正相关(P<0.01),且均对蹦床运动员运动负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运动员普遍会产生运动倦怠,针对这一现象建议:教练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要控制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现象发生的频率,增加对特殊群体的关注度;遵循基本心理需求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要主动学习缓解运动倦怠的手段,避免对超高难度动作的选择;要加强蹦床项目的社会支持力度,特别是对运动员的伤病治疗和封闭训练中的心理调节方面给予全面保障。
胡阳[4](2021)在《上海市竞技体育比较优势与项目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三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处于金牌榜的前列,尤其是第13届全运会,使我国竞技体育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全运会之后的2018年上海市举行了第16届运动会,使得上海各区亦呈现出新的竞技格局。项目布局关系到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是决定其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战略问题。所以,对上海市竞技体育比较优势与项目布局进行研究,可为上海市更好地配置资源服务,亦可为更好地备战第14届全运会服务。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对近三届全运会上海代表团竞技体育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上海优势、潜优势项目在第16届市运会的奖牌分布进行分析,提出了上海市竞技项目的布局策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上海市近三届全运会皆为比较优势项目的有排球、足球、游泳、帆船、水球、沙滩排球、射击、乒乓球、现代五项、蹦床、赛艇11项;皆为比较潜优势项目的有田径、拳击、举重3项;皆为弱势项目的有羽毛球、曲棍球、垒球、跆拳道、铁人三项5项。2.上海市近两届全运会皆为比较优势项目的有网球、手球、高尔夫球和自行车4项;前两届全运会上的弱势项目棒球在第13届全运会上变为比较优势项目;第13届全运会上海的优势项目的夺牌点共计61个,潜优势项目的夺牌点共计16个。3.上海市竞技项目群体采用一、二、三级的分级布局。一级优势项目有水球、棒球、足球,二级优势项目有场地自行车、高尔夫、沙滩排球、蹦床,三级优势项目有手球、帆船、网球、赛艇、游泳、乒乓球、马术、现代五项、射击、武术散打、跳水、排球;一级潜优势项目有体操、田径、击剑,二级潜优势项目有拳击,三级潜优势项目有举重。4.上海市竞技项目单位采用重点、较重点及一般的分层布局。优势项目的重点布局单位为:水球在徐汇,棒球在闵行,足球在普陀,场地自行车在浦东、闵行,沙滩排球在静安、浦东,蹦床在徐汇,手球在杨浦,网球在徐汇,赛艇在徐汇,游泳在浦东,乒乓球在宝山,马术在奉贤,射击在奉贤,武术散打在静安;潜优势项目的重点布局单位为:体操在徐汇,田径在松江、嘉定,击剑在宝山,拳击在嘉定,举重在浦东,松江。5.细化上海市各区的全运会优势项目及潜优势项目布局,如松江区的全运会优势项目有游泳、马术、射击,潜优势项目有田径、击剑、举重,其布局项目的人、财、物情况除教练员外总体尚可;及时调整上海市竞技项目等级与单位层次。
高敬茹[5](2021)在《中外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冬奥会成绩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动作难度分、腾空与空中动作分、着陆动作分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裁判员进行打分的重要因素,对比赛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丰富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理论,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提升运动员比赛成绩,本文以第19~23届冬奥会中外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冬奥会成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预测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9~23届冬奥会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总成绩及各子项成绩动作难度分、腾空与空中动作分、着陆动作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规则的改变下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由比赛成绩看,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呈现不稳定性:第19~20届冬奥会我国相比较外国处于强势地位,第21~23届冬奥会我国相比较外国处于劣势地位。目前,各参赛国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2.动作难度分方面:中外运动员选用的动作难度分整体呈逐渐升高的态势,次高难度动作使用率最高,高难度动作和低难度动作使用率相对较低,低难度分动作在近三届比赛中已被淘汰;我国运动员以4.525难度分动作为界限,低于或等于4.525难度分的动作我国运动员在着陆方面可以稳定着陆,但高于4.525难度分的动作我国运动员在着陆时发挥并不稳定,国外运动员在高难度动作的着陆稳定性要优于我国运动员;第19~23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使用的难度分值差距在逐渐缩小,我国运动员动作难度分虽有所提升,但高难度分动作的完成质量还有待提高。3.腾空与空中动作分方面:整体而言,我国运动员的腾空与空中动作分虽与外国运动员差距较小,但在高难度分动作完成质量上与外国运动员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为:国外运动员起跳技术好,腾空动作完成出错少,而我国运动员起跳技术相对较差,爆发力较弱或不强,导致腾空高度、翻转中出现分腿、屈髋、屈膝失误较多。4.着陆分方面: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运动员着陆稳定性优于我国运动员,我国运动员高难度分动作的着陆稳定性与外国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5.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中外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分、腾空与空中动作分、着陆分与总成绩的关联程度总体呈现不稳定变化态势。第19届冬奥会国外运动员的总成绩构成要素与总成绩的关联度依次为动作难度分>腾空与空中动作分>着陆分,第20~22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的总成绩构成要素与总成绩的关联度为:腾空与空中动作分>着陆分>动作难度分,第23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的总成绩构成要素与总成绩的关联度为:腾空与空中动作分>动作难度分>着陆分。灰色预测分析显示:中外运动员的各子项成绩发展趋势相同:我国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分呈“U”型上升发展,国外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分呈直线上升发展;我国运动员的腾空与空中动作分和着陆动作分呈“U”型下降发展,国外运动员的腾空与空中动作分和着陆分呈直线下降发展。
任沛尧[6](2020)在《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动作的位移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蹦床项目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之中,由弱到强,由对外学习到世界领先,逐步树立了世界蹦床强国地位,创造了世界蹦床发展史的众多辉煌。2017年国际体操联合会蹦床技术委员会将位移分从技术评分中分离,作为一个独立的评分因素,位移分值的增加对蹦床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的身体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运动员在保证高度、难度、完成质量的基础上,还要确保位移尽量小,即做到动作“稳”和落点“准”的完美结合。为了应对国际体联蹦床评分规则的改革,继续保持我国蹦床的技术领先地位,使我国蹦床运动员实现位移扣分的最小化,提高动作稳定性,实现“高、难、美、稳、准”的协同发展,就有必要对运动员的位移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总结位移的成绩特征、位置特征、区域特征、动作特征、身体姿态特征和大小特征,进一步探讨在位移上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产生位移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我国蹦床运动员的整体竞技实力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以预赛两套动作的位移特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规则将位移作为独立评分因素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的名次,男子运动员的影响率在41.7%—62.5%之间,女子运动员的影响率在50.0%—66.7%之间。(2)从位移的成绩特征来看,男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的位移成绩在9.0—9.9分之间,均值为9.48分,而第2套动作的位移成绩在8.6—9.9分之间,均值为9.29分,两套动作相比第2套动作的位移成绩有所下降;女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的位移成绩在8.6—9.9分之间,均值为9.38分,第2套动作的位移成绩在8.5—9.7分之间,均值为9.21分,两套动作相比,自选动作对位移成绩的影响比第1套动作显着。(3)从位移的位置特征来看,男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中第8个、第9个和第10个动作的扣分较多,第2套动作中第6个、第8个和第10个动作的扣分较多,两套动作均呈现出后半套动作扣分较多的特征;女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中第8个、第10个和第3个动作的扣分较多,第2套动作中第2个、第6个、第8个动作的扣分较多,两套动作相比,第1套动作呈现后半套动作扣分较多的特征,而第2套动作呈现前半套动作扣分较多的的特征。(4)从位移的区域特征来看,男女选手的扣分区域特征相同,第1套动作位移的扣分主要集中在0分区和0.1分区,第2套动作位移的扣分同样集中在0分区和0.1分区,但0.2分区和0.3分区的扣分频次明显增多,两套动作的扣分频次均呈现0分区>0.1分区>0.2分区>0.3分区的特征。(5)从位移的动作特征来看,男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中831<、811<、813<、805<等动作的扣分较多,第2套动作中800/、831<、813<、833/等动作的扣分较多;女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中831<、822/、800o和811o等动作的扣分较多,第2套动作中813<、811<、822/和813o等动作的扣分较多。两套动作相比,第1套动作的扣分集中在难度较高的两周动作,单周动作和腹背弹动作扣分较少,第2套动作中的扣分主要集中在两周向后空翻类翻转动作。从动作的方向特征来看,运动员对向前翻转动作的位移控制比向后翻转动作的位移控制好。(6)从位移的身体姿态特征来看,男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团身姿态扣分最多,占比46.4%,总体呈现的特征为团身>屈体>直体,第2套动作屈体姿态扣分最多,占比68.9%,总体呈现的特征为屈体>团身>直体;女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团身姿态扣分最多,占比48.5%,总体呈现的特征为团身>屈体>直体,第2套动作屈体姿态扣分最多,占比49.6%,总体呈现的特征为屈体>团身>直体。两套动作相比,第1套动作的扣分以团身姿态为主,而第2套动作的扣分以屈体姿态为主。(7)从位移的大小特征来看,男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的位移在3.1m—8.0m之间,均值为5.5m,第2套动作的位移在3.5m—10.5m之间,均值为6.6m;女子运动员第1套动作的位移在3.2m—10.8m之间,均值为6.2m,第2套动作的位移在4.1m—12.0m之间,均值为7.1m。两套动作相比,第2套动作的位移明显大于第1套动作,主要与两套动作的难度不同有关。(8)产生动作位移的原因为:技术要领不规范(包括起跳角度不合理、动作之间连接技术不好、展体时间晚);动作难度与运动员能力不匹配;高度不协同;心理素质差。(9)提高运动员位移水平的建议:(1)加强基本功的训练;(2)加强动作之间的连接技术训练;(3)注意身体控制能力的训练;(4)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闫艳[7](2020)在《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水平的研究》文中指出蹦床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高、难、稳、准、美是其主要特征和制胜规律。运动素质是竞技能力的基础和保障,良好的运动素质不仅决定着难度和高度的发展,而且能提高选手的技术水平及动作质量。少年运动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期,需要结合项目的训练规律在人体发育敏感期着重发展不同的运动素质。因此研究少年蹦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了解少年蹦床运动员不同性别的组内和组间差异性,探索其评价指标并制定评价标准,以便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能够准确评估自身运动素质水平,为制定训练目标提供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我国2014年、2017年、2018年三次全国大集训的123名少年蹦床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运动素质测试指标及成绩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特点:以间歇训练为主,采用有氧和无氧结合的训练方式;根据运动素质的敏感期,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发展运动素质,突出力量训练;重视训练后的康复,全力保障技术训练。2.少年蹦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训练应遵循全面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运动素质与技术协调发展的原则。3.通过因子分析法将2014年、2017年、2018年三次全国蹦床训练营的运动素质指标归为力量因子、耐力因子、速度因子3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权重,指标权重的构建符合蹦床运动的项目特征及规律。4.少年蹦床运动员同一组别、不同年龄的运动员运动素质发展水平不相同,除U10组别男子运动员的腰腹肌力量、U12和U16组别男子运动员的下肢力量、U16组别女子运动员的专项耐力以及U16组别男女运动员的一般速度素质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外,其他组别的运动员在腰腹肌力量、下肢力量、背肌力量、专项耐力、一般耐力、专项速度及一般速度素质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5.少年蹦床运动员不同组别的运动素质中,男子运动员在下肢力量、一般耐力、一般速度素质上差异较显着(P<0.05),女子运动员在耐力素质上差异较显着(P<0.05)。6.通过对2014年、2017年、2018年三次全国蹦床训练营的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团身后空翻10次、30秒肋木举腿、10次直体后空翻连接、200米跑、30次垂直跳计时、立定跳远、10次空跳计时、30米冲刺跑、30秒两头起、20秒原地后空翻、八级腹桥对总成绩有显着影响。7.筛选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指标并建立评价体系,可以更加准确的评估运动员的运动素质训练水平和状态,并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建议:1.少年蹦床运动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素质间的差异性均不同,教练员应该全面掌握各运动素质的训练方法,了解运动员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2.敏感指标的筛选可以简化运动素质测试程序,提高蹦床运动员的选材精度,同时使运动员合理训练,建议密切关注蹦床评分要素的变化和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损伤情况,进一步对敏感指标进行实践检验。3.随着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建立的评价标准也应随之调整,以提高标准的适用性。
李萍[8](2020)在《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我国的竞技性体操项目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大众性体操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备受人们的青睐。竞技性体操和大众性体操自诞生之日起就交织在一起,时分时合,相互依撑,协同发展。大众性体操抓普及,为竞技性体操项目的发展输送人才;竞技性体操项目抓提高,为国争光。如何保证竞技性体操项目的持续优势,扩大其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又充分发挥大众性体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的更有效地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奥运争光、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体基础、存在样态、动因机理与理论构想,考察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推进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体操内涵的源于竞技性,宽于大众性,形成了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双轨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新局面,表现了“强身心、悦身心、美身心”的内涵属性与价值效应。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为本质基础;以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为实践旨归。2.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竞技性项目与大众性项目从分离到并行,到促进融合。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表现为组织主体的协同、联动性的赛事活动平台,互助式的推广普及模式与合作性的组织管理体制。其发展动因机理表现为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其面临困境包括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大众性体操与竞技性体操发展的失衡,以及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3.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项目间的兴强扶弱、项目互动与主体互支为基本原则;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表现的同质性与管理主体关系表现的同构性,以及解决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是促动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现实依据;管理机构、发展方式、运行过程的协同发展是其整体构想;项间协同、内外协同、纵横协同、竞赛协同与校社协同是其主要的呈现方式。4.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组织管理表现为政府、协会、学校协同管理的模式;总体特征表现为协同项目的大众性与多样性,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表现为运动项目间的协同、组织主体间的协同与裁判的协同。5.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要在更新理念、创新制度、强化治理、优化资源、赛事建构与目标融入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需要不断明晰其管理主体职能与责权利益,促进其项目结构优化与均衡,以及管理制度的科学与规范,形成同时代与社会发展相应的运行机制。
张泽君[9](2020)在《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竞技体育(athletic sports)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之一,即是追求运动成绩最优化,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能力、不断突破和创造出优异的竞赛成绩,更是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展现国家竞技实力和对外宣传的核心路径。国家进步的体现先决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则取决于各竞技项目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配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过程中,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成为摘金夺银、取得佳绩,以及提升我国竞技实力在国际地位的关键要素。而奥运会和冬奥会作为集规模最大、竞技水平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国际性的综合体育赛事,成为检验及展现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平台。然而,纵观当前国内竞技体育的实际发展境况,在竞技项目布局、优秀运动员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显着失衡性时空分布格局。对此,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研究尝试从地理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基础出发,系统阐述与揭示出我国各竞技项群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动力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这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发现中国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与分布的地理学归因、革新区域间优秀运动员和项目发展的筛选与划分方法、优秀运动员的“跨界跨项选材”与“异地竞训”等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技术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参赛的832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地为研究对象进行地学归因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与中国人口分布特征高度吻合,并符合人口分界线“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规律,在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中各项群优秀运动员呈现“两极分化”、“东密西疏”的显着性失衡分布势态;其中胡焕庸线右侧黑、辽、鲁、京、苏、沪、闽等沿海省、直辖市为高簇值集聚分布区域;线左侧的藏、宁、青、甘、新等省、自治区为低簇值分布区域。2.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时空分布恰似一把蓄势待发的“弓箭”,其中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的城市群构成一把“弓”形;以新疆为起点,经甘肃、宁夏、陕西至上海;以西藏为起点,经四川、重庆至上海的连线构成西北内陆→东部沿海的“两支箭”;自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呈现出“点状扩充、团状分布”的格局;各项群运动员多数集中在胡焕庸线右侧经济较发达、环境舒适、人口基数大的沿海城市群,其中东北、华东地区沿海城市分布集聚度明显高于西南、西北地区,整体空间分布自东向西人口数量跨幅较大,具体表现出“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梯度分布的显着差异性特征。3.空间因素是制约运动员成才、流动与分布的主导要素,具体包括空间内的自然地理要素、经济基础要素、历史文化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以及由体育产业、基建设施、个人职业发展等构成的社会环境要素。其中省域间各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要素支配着竞技项目类型布局;而区域经济水平、人力资源储备量强弱程度,以及个人心理动机直接决定了运动员流动及分布格局。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运动员分布规律呈正相关性,并随经济发展格局呈“T”字形特征,并将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及老东北工业经济区的城市作为辐射源的中心引擎,按照海拔的高低顺序实现“高密度城市群向邻近省市流动”或“低密度城市群向高密度省市靠拢”的双向互动的辐射性流动。4.我国优秀运动员时空分布特征的形成遵循了经济、社会、人口等学科领域中运用较广泛的“马太效应机制、梯度推移理论、中心辐射效应、非衡效应模式”的理论基础。并通过运用其发展规律,有效阐释、厘清省域空间内各项群优秀运动员的成才、流动、分布与“人口—资源—环境—文化”组构的地理学归因与互动逻理性关系。根据上述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各级地方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区位自然地理与社会环境的有力资源,在确定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的基础上,优先发展拔尖的优势项目、着重开展潜优势竞技项目和优秀体育人才的培育来权衡各区域内竞技体育的整体竞技实力,尽可能缩小各区域竞技体育人才的失衡性分布。2.建议尝试打破传统常规选材的认知观,充分利用区位互补优势,依托竞技项目结构属性和人才体格特征,健全“跨界跨项”选材、培育的指标系统与政策制定。3.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在竞技体育训练经费、场地(馆)设施建设、教练员与运动员薪资补贴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与金额比重;建立相邻地区竞技体育协同发展的联动机制,并通过“点-线-面”的辐射效应和扩充模式,提升竞技实力和优秀运动员的培育、储备与输送。4.建议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后续体育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过程中加强创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注重借鉴、引入和融合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拓宽与创新在竞技实力格局、竞技项目分布、运动员成才与流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思路,推进对体育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构符合我国优秀运动员“成才—流动—分布”的系统体系,改善各地区竞技实力与竞技人才的均衡性,推动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建议今后研究者选用大样本量的对象进行分析与论证,以此来提升更具翔实性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和实证数据的参考性价值。
曹莎[10](2020)在《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文中指出奥运会是当今社会水准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体育盛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历史时期展现综合国力的关键性比赛,同时也是日本促进经济复苏、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体育转型的大好时机。因此,东京奥运会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意义非凡。本文以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和日本的竞技实力格局和中国备战启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截止到2019年)中日两国参加世界大赛奥运项目竞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东京奥运周期内两国竞技实力格局,展望东京奥运会两国金牌数目,研究中国竞技实力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的启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获得金牌、奖牌、4-8名、团体积分的总数均多于日本。两国在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积分上的差距展现出先快速缩小后逐渐扩大的趋势,日本在2019年4-8名数反超中国。2、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金牌分布的总项数比日本多9个,两国金牌分布面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增大的趋势;中日金牌性别分布都呈现出女子占比略高于男子的局面;中国的金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日本的金牌主要分布在制胜类项群。3、东京奥运周期内,日本非金奖牌分布的总项数比中国多2个,周期内日本非金奖牌分布面的拓宽幅度明显大于中国;从非金奖牌性别分布上看,中国女子占比显着高于男子,日本男子占比略高于女子;中国的非金奖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日本的非金奖牌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制胜类项群。4、东京奥运周期内,日本4-8名分布的总项数比中国多3个。周期内日本整体竞技实力提升明显,高水平竞技人才储备丰厚;从4-8名性别分布上看,中国女子占比明显高于男子,日本男子占比略高于女子;中国的4-8名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命中类项群,日本的4-8名主要分布在测量类和评分类项群。5、东京奥运周期内,中国优势项目成绩稳定上升,潜优势项目成绩上下浮动较大。日本优势项目成绩上下起伏明显,潜优势项目成绩则维持稳定;中国在游泳、羽毛球、竞技体操、田径项目中较日本略占优势,在乒乓球项目中较日本优势明显;中国优势项目的可继续发展空间略大于日本。6、东京奥运会上,中国有可能获得27±5枚金牌,日本可能获得21±5枚金牌。7、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具备奥运实力稳居世界前三、周期竞技实力明显增强、体育界高度重视成绩、国家全力支持备战等优势;存在奖牌项目分布不均衡、新增项目实力较弱、运动员基础体能薄弱、人才梯队建设不合理等劣势;获得地理位置距离日本较近、俄罗斯不能以国家为单位参赛、日本可能出现东道主负效应等机遇;受到东道主日本、欧美强国、民众舆论、东京奥运延期等威胁。8、我国备战东京奥运会要坚持改革创新备战、科技助力备战、聚焦全球备战、系统保障备战,促进备战工作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由科技服务向科创动力发展,由国内备战向全球备战发展,由个体服务向综合保障发展。
二、我国蹦床女子竞技水平现状分析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蹦床女子竞技水平现状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负荷与运动能力特征分析 ——以江苏省蹦床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蹦床项目比赛特征 |
2.2 蹦床项目的运动计划特征 |
2.3 蹦床项目的运动负荷评价 |
2.3.1 运动负荷 |
2.3.2 蹦床项目的生理学特征 |
2.4 蹦床项目的运动能力评价 |
2.5 蹦床专项动作的生物力学评价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运动负荷测量结果 |
4.2 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
5 讨论与分析 |
5.1 运动负荷方面 |
5.2 运动能力方面 |
5.3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参赛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变化提出新的挑战 |
1.1.2 国家蹦床队新老队员交替也是当前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考察法 |
3.2.4 视频分析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东京奥运周期规则规程具体变化及分析 |
4.1.1 东京奥运周期规则具体变化 |
4.1.2 东京奥运周期规程内容变化 |
4.2 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对预赛第一套动作的影响 |
4.2.1 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第一套动作编排的影响 |
4.2.2 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第一套动作难度值的影响 |
4.2.3 预赛第一套动作位移得分特征 |
4.2.4 对预赛第一套动作成绩的影响 |
4.3 对预赛第二套动作的影响 |
4.3.1 对预赛第二套动作难度值及编排的影响 |
4.3.2 对预赛第二套动作位移得分的影响 |
4.3.3 东京奥运周期对预赛第二套动作成绩的影响 |
4.4 对预赛总成绩的影响分析 |
4.4.1 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总成绩影响 |
4.4.2 相比国外运动员东京奥运周期预赛总成绩趋势分析 |
4.5 新旧周期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决赛套成绩研究 |
4.5.1 新旧周期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决赛套动作难度值分析 |
4.5.2 东京奥运周期规则下决赛套动作位移得分特征 |
4.5.3 东京奥运周期规则下决赛成绩分析 |
4.6 新规则下我国优秀选手应对及备战奥运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附件 专家访谈提纲 |
(3)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步骤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对比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蹦床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
4.1.1 年龄与性别分析 |
4.1.2 运动等级分析 |
4.1.3 学段分析 |
4.1.4 训练年限分析 |
4.1.5 训练状态自我评价分析 |
4.2 蹦床运动员不同变量与运动倦怠水平的关系分析 |
4.2.1 运动倦怠水平分析 |
4.2.2 不同变量与运动倦怠水平的关系分析 |
4.3 影响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的因素分析 |
4.3.1 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访谈结果分析 |
4.3.2 情绪/体力过度耗竭与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4.3.3 运动成就感降低与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4.3.4 运动负评价与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4.4 应对策略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上海市竞技体育比较优势与项目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技体育比较优势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
2.3 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的研究 |
2.4 上海市竞技体育方面的相关研究 |
2.4.1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
2.4.2 上海市竞技体育其他方面的有关研究 |
2.5 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访谈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近三届全运会上海市竞技体育的比较优势 |
4.1.1 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 |
4.1.2 竞技项目群体的划分 |
4.2 上海竞技体育优势、潜优势项目在第16 届市运会的奖牌分布 |
4.2.1 优势项目的分布 |
4.2.2 潜优势项目的分布 |
4.3 第14 届全运会周期上海市参赛项目的成绩变化 |
4.3.1 比较优势项目的成绩及变化 |
4.3.2 比较潜优势项目的成绩及变化 |
4.4 上海市竞技体育的项目布局 |
4.4.1 项目群体的分级布局 |
4.4.2 项目单位的分层布局 |
4.4.3 单位项目的细化布局 |
4.4.4 及时调整项目与单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5)中外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冬奥会成绩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完善我国男子空中技巧运动员比赛成绩内在关系理论的需要 |
1.1.2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相关研究比较匮乏 |
1.1.3 提高我国男子空中技巧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发展历程 |
2.1.1 国际发展历程 |
2.1.2 国内发展历程 |
2.1.3 项目赛制规则演进 |
2.2 技能难美型评分类项目竞技能力研究 |
2.3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研究 |
2.3.1 国内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研究 |
2.3.2 国外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研究 |
2.4 竞技体育比赛成绩的相关研究 |
2.5 灰色关联应用在竞技体育中的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观察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6 灰色预测法 |
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近五届冬奥会中外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1.1 第19届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1.2 第20届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1.3 第21届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1.4 第22届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1.5 第23届冬奥会男子空中技巧项目决赛成绩分析 |
4.2 中外男子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决赛完成情况比较研究 |
4.2.1 动作难度比较研究 |
4.2.2 腾空与空中动作成绩比较研究 |
4.2.3 着陆成绩比较研究 |
4.2.4 中外男子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动作质量比较研究 |
4.3 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1 第19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2 第20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3 第21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4 第22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4.3.5 第23届冬奥会中外运动员总成绩与各子项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 |
4.4 中外男子运动员各子项成绩与总成绩发展趋势分析 |
4.4.1 第19~23届冬奥会中外男子运动员各子项成绩发展趋势分析 |
4.4.2 第19~23届冬奥会中外男子运动员总成绩发展趋势分析 |
4.5 中国队比赛成绩提升策略 |
4.5.1 增加高难度动作储备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
4.5.2 注重动作完成质量能力和着陆能力的协调发展 |
4.5.3 增强动力性与身体姿态的控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
4.5.4 提升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新规则变化的应变能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动作的位移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位移成为蹦床项目成绩评定的独立因素 |
1.1.2 重视位移控制是我国蹦床项目成功经验之一 |
1.1.3 研究位移特征是巩固我国蹦床技术优势地位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蹦床运动 |
2.1.2 动作位移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测量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位移分值对运动员比赛名次的影响 |
4.1.1 位移分值对男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 |
4.1.2 位移分值对女子运动员名次的影响 |
4.2 预赛动作中位移的特征分析 |
4.2.1 位移的成绩特征 |
4.2.2 位移的位置特征 |
4.2.3 位移的区域特征 |
4.2.4 位移的动作特征 |
4.2.5 位移的身体姿态特征 |
4.2.6 位移的大小特征 |
4.3 影响蹦床运动员位移的因素 |
4.3.1 技术要领不规范 |
4.3.2 动作难度与运动员能力不匹配 |
4.3.3 高度不协同 |
4.3.4 心理素质差 |
4.4 提升蹦床运动员位移分值的对策 |
4.4.1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
4.4.2 加强动作之间的连接技术训练 |
4.4.3 注意身体控制能力的训练 |
4.4.4 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
5 结论 |
5.1 蹦床运动员预赛动作的位移特征 |
5.2 影响蹦床运动员位移的因素 |
5.3 提升蹦床运动员位移分值的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水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运动素质在少年运动员训练中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 |
1.1.2 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中存在较多认识问题 |
1.1.3 提高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水平和科学评价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测试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对比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特点 |
4.1.1 以间歇训练为主,采用有氧和无氧结合的训练方式 |
4.1.2 根据运动素质的敏感期,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4.1.3 全面发展运动素质,突出力量训练 |
4.1.4 重视训练后的康复,全力保障技术训练 |
4.2 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训练的原则 |
4.2.1 全面发展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区别对待原则 |
4.2.4 运动素质与技术协调发展原则 |
4.3 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测试项目的基本结构分析 |
4.3.1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 |
4.3.2 统计筛选 |
4.3.3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4 少年蹦床运动员同一组别不同年龄之间身体素质的组内比较 |
4.4.1 力量素质的比较 |
4.4.2 耐力素质的比较 |
4.4.3 速度素质的比较 |
4.5 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的组间比较 |
4.5.1 男子运动素质的组间比较 |
4.5.2 女子运动素质的组间比较 |
4.6 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 |
4.6.1 运动素质敏感指标的筛选 |
4.6.2 运动素质指标筛选结果分析 |
4.6.3 运动素质结构模型 |
4.6.4 运动素质敏感指标的评价标准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2.本体诉求: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属性基础 |
2.1 体操类项目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2.1.1 体操类项目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体操类项目的特点与分类 |
2.1.3 体操类运动的价值与功能 |
2.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质 |
2.2.1 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 |
2.2.2 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 |
2.2.3 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 |
2.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旨归 |
2.3.1 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 |
2.3.2 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 |
2.4 小结 |
3.存在样态: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表现形态 |
3.1 我国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体操类项目竞赛发展现状 |
3.1.2 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现状 |
3.2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方式呈现 |
3.2.1 组织主体的协同助推大众体操发展 |
3.2.2 联动性的体操类项目赛事活动平台 |
3.2.3 互助式的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模式 |
3.2.4 主体合作性的体操类项目管理体制 |
3.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动因机理 |
3.3.1 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 |
3.3.2 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 |
3.3.3 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 |
3.3.4 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 |
3.4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
3.4.1 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 |
3.4.2 竞技体操与大众体操的失衡 |
3.4.3 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 |
3.5 小结 |
4.理论构想: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性思考 |
4.1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
4.1.1 兴强扶弱——促进均衡发展 |
4.1.2 项目互动——优化资源利用 |
4.1.3 主体互支——保障高效发展 |
4.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主要依据 |
4.2.1 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的同质性 |
4.2.2 体操类项目管理主体关系的同构性 |
4.2.3 解决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实困惑 |
4.3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整体构想 |
4.3.1 管理机构的协同 |
4.3.2 发展方式的协同 |
4.3.3 运行过程的协同 |
4.4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具象规划 |
4.4.1 项间协同——体操类项目间的协同 |
4.4.2 内外协同——体操与其它项目的协同 |
4.4.3 纵横协同——管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 |
4.4.4 竞赛协同——基层比赛的裁判协同 |
4.4.5 校社协同——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
4.5 小结 |
5.实例呈现: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个案探析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5.1.1 研究案例的基本情况 |
5.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
5.2.1 社会变迁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2.2 学校体育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2.3 体育文化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3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总体特征 |
5.3.1 协同项目的大众性 |
5.3.2 协同项目的多样性 |
5.3.3 协同主体的多元性 |
5.4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机制 |
5.4.1 运动项目间的协同 |
5.4.2 组织主体间的协同 |
5.4.3 裁判间的协同 |
5.5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
5.5.1 参赛对象来源与类型存在不平衡 |
5.5.2 制度要求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
5.5.3 赛事组织管理还存在提高的空间 |
5.5.4 赛事资金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
5.6 小结 |
6.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现策略 |
6.1 更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念 |
6.2 创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制度 |
6.3 强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治理 |
6.4 优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资源 |
6.5 构建体操类项目的四级竞赛体系 |
6.6 融入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目标 |
6.7 小结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假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空间分异”的概述 |
2.1.2 “胡焕庸线”的概述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人口地理学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关于竞技体育区域发展及战略的研究 |
2.2.3 关于竞技体育项目区域分布特征研究 |
2.2.4 关于竞技体育人才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2.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对比分析法 |
3.2.4 Arc-GIS技术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现况分析 |
4.1.1 优秀运动员数量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
4.1.2 各类竞技体育项群人才的整体空间分布现况 |
4.2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地域分布特征分析 |
4.2.1 地域板块优秀人才的分布特征 |
4.2.2 格斗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3 身体接触性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4 隔网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5 同时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2.6 次第竞技类运动项群人才分布特征 |
4.3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动力因素分析 |
4.3.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
4.3.2 区域经济水平因素 |
4.3.3 地域传统文化因素 |
4.3.4 人力资本贮备因素 |
4.3.5 其它社会环境因素 |
4.4 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的形成机制分析 |
4.4.1 “马太效应”机制 |
4.4.2 “梯度推移”理论 |
4.4.3 “中心辐射”效应 |
4.4.4 “非衡效应”模式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中国实力下滑、客场作战,日本超越中国的声音甚嚣尘上 |
1.1.3 2020东京奥运会承载着中日两国的时代使命 |
1.1.4 加强备战是当前中国打破困境的必然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中、日奥运发展历程 |
1.3.3 第23-31 届奥运会中、日竞技实力回顾 |
1.3.4 关于竞技实力、实力格局的相关研究 |
1.3.5 关于奥运备战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数理统计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比较分析法 |
2.2.5 帕累托分析法 |
2.2.6 SWOT分析法 |
2.2.7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2020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 |
3.1.1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参赛成绩比较 |
3.1.2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金牌格局比较 |
3.1.3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非金奖牌格局比较 |
3.1.4 东京奥运周期世界大赛中、日4-8 名格局比较 |
3.1.5 东京奥运周期中、日优势、潜优势项目比较 |
3.2 2020东京奥运会中、日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
3.2.1 中日两国已获取奥运参赛资格情况 |
3.2.2 中国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
3.2.3 日本代表团竞技实力展望 |
3.3 2020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的SWOT分析 |
3.3.1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内部优势分析 |
3.3.2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内部劣势分析 |
3.3.3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外部机遇分析 |
3.3.4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竞技实力外部威胁分析 |
3.4 中国备战 2020东京奥运会启示 |
3.4.1 改革创新备战: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
3.4.2 科技助力备战:科技服务向科创动力发展 |
3.4.3 聚焦全球备战:国内备战与全球备战协同发展 |
3.4.4 系统保障备战:个体服务向综合保障发展 |
4 结论 |
5 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设想 |
5.1 研究不足之处 |
5.2 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四、我国蹦床女子竞技水平现状分析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少年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负荷与运动能力特征分析 ——以江苏省蹦床队为例[D]. 陈司雅.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2]东京奥运周期新规则对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参赛成绩的影响研究[D]. 何宇翔.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3]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倦怠水平、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D]. 苑羽. 山西大学, 2021(12)
- [4]上海市竞技体育比较优势与项目布局研究[D]. 胡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中外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冬奥会成绩比较研究[D]. 高敬茹.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我国优秀蹦床运动员预赛动作的位移特征研究[D]. 任沛尧. 山西大学, 2020(01)
- [7]我国少年蹦床运动员运动素质水平的研究[D]. 闫艳. 山西大学, 2020(01)
- [8]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D]. 李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我国优秀运动员地域分布特征研究[D]. 张泽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中日竞技实力格局比较与中国备战启示[D]. 曹莎.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标签:蹦床论文; 东京奥运论文;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论文; 奥运会体操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