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伤寒论》太阴少阴病证治的寒热同形同病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雯[1](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陈志耿[2](2020)在《《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明确其理论本义及深层次的涵义,系统梳理其实践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学检索和理论探析的方法。具体如下:1.回归该理论所出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篇中,结合《黄帝内经太素》文本及历代注家观点进行辨析。厘清篇中与该理论相关的难点和争议点,客观把握该理论所涉及的语境及知识背景。2.考察后世医家对该理论的直接引用、阐发和临床应用情况,并辨析它们与理论原貌的异同,总结其中的规律。3.参《内经》其他篇章及历代与该理论密切相涉的内容,援引进行充实和完善,突出临床应用价值导向。结果:1.通行文本较《太素》文本有较多脱漏、讹误,使篇中“俞脏病证相对”、“季节间外内合邪发病”的理论模式变得晦然不显。篇中的“俞”,是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下,据十天干应人身之理修整得来的,与五脏应四时气化相输应的体表部位。2.后世应用时,多取篇中精神实质而不拘于语境。在发挥应用过程中,理论框架得到转变,不受原发病模式及“八风”式占旧义的束缚。各概念也历经演绎,“头”从“头颈项”体表部位演绎成头颈部的“五体、器官、经脉、脑府”。“春气”则独立指代成“春令之气”、“肝气”和“风气”,并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被充实。3.“春主生发阳气”机制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的实质所在,在“天人相应”、“同气相求”思维的影响之下,历代医家在不自觉的体悟和应用中,为“春气者病在头”的理论涵义应用及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春气病在头:即在“春令之气”作用下,人身阳气应时生升的自稳机制易导致人身上部的病变。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脏气法时”观,是“春气者病在头”最基本的理论涵义。(2)肝气病在头:即基于肝的综合特性及经脉循行特点,病理情况下对人身上部的易侵害性。此概念主要源于《内经》的“时象测藏”思维,是“春气者病在头”最核心的理论涵义。(3)风气病在头:即表达外内风邪致病对人身上部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其是狭义“春气病在头”的机制之一,也是“肝气病在头”的特殊理论形态。结论:“春气者病在头”理论本义为:春时风邪易首犯应肝气生发而气血趋旺的头颈项“肝之俞”。其理论实质和核心是“春主生发阳气”。由理论本义而演绎和转变出的“春气病在头”、“肝气病在头”及“风气病在头”,为其理论涵义。三者均强调了对人体上部致病的倾向性和多发性,可分而不可离。可分者,因有各自独立的形态;不可离者,因皆脱胎于“春主生发阳气”这一理论内核,多相互为病。
魏仁贤[3](2020)在《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拟对李家庚教授发表的论文、着作、临床病案研究,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数据挖掘,探讨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治疗脾胃病等疾病的经验,总结临床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及特色,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方法搜集李家庚教授2011年至2018年的门诊医案(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研读李家庚教授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整理有关调摄、药物、方法宜忌、病症等方面的经验;举例分析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胃癌、胃食管反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脾胃病验案,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15种疑难杂病临床验案。重点对慢性胃炎病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与分析:标准化后的病案数据录入Excel表格,数据清洗整理;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Weka3.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再通过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对核心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展示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临证用药规律等。结果李家庚教授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及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伤寒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中,具体如下。1.李家庚教授的学术思想及贡献(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编着大量仲景相关的着作,从整体出发,以六经辨治为思想核心,融合寒温,师事百家,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宏观上阐发仲景思想;微观上考辨《伤寒论》中“复”、“消息”、“除中”内涵,考证王叔和生平,析辨小柴胡汤证非半表半里证(病位、定性、临床实践),探讨仲景所用虫类药、温燥药(附子、半夏)药物毒效及宜忌,体现学重伤寒,用药平稳,顾护脾胃及阴津,衷中参西等学术思想。(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指出三百九十七法是张仲景辨治精髓,亦是临证辨治的重要思想来源,推崇精研三百九十七法的奥旨,病脉证治为重点进行思考,该法划分标准乃凭仲景原条文。(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从易经角度阐述仲景学说,倡导医学时空数理观的独特思想,阐述生理、病理、症候、辨治、传变及预后等,体现了中医的整体思想及恒动观点,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六经辨治为根本,法随证立、药随症变、方因机变、辨病治疗等有机结合。体现了辨证论治的思想核心。(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随证论治主,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等有机融合,多法联用。融寒温为一体,师事百家,灵活辨治。(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总结仲景试探法用于疾病诊断、试探性治疗、判断预后;因势利导法分随病情利导、随病位利导、随病性利导;运用救逆法逆转病因、优化治疗及预防传变的治未病思想。并利用这些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治疗鼻咽部恶性肿瘤溃烂、血肿等。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1)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急性热病:六经辨证为主,结合卫气营血辨证与辨病治疗,方以小柴胡汤加减辨治。根据风热犯卫、少阳阳明合并气分热盛、三焦邪热壅盛随证加减;结合病毒性肝炎、胆囊炎、肺炎、肿瘤、中耳炎、鼻炎、淋巴结炎等辨病治疗。(2)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痰、水、瘀等停聚,或经络脏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六经辨证为主,经、时方配合葛根、钩藤,随证加减。葛根20g、钩藤15g作为对药配合使用,通治诸多眩晕,安全有效。(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1)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内外因素交攻致精气血津液变化影响耳部;以气滞血瘀、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病涉五脏;填精、调气、和血、和津液为主要治法;治疗以经验方随证加减,并根据随年龄、性别等适宜用药。(2)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发病与脏腑精气血津液密切相关,尤以脾肾肺三脏为甚。治以调理脾肾肺为本。方选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加减填补肾精;八珍汤加减补益脾胃气血、健运中州;银翘散、麻黄汤等解表以散邪;配合疏肝理脾、补血养心、通利三焦和膀胱等法。(3)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外邪侵袭、肝郁气滞、瘀血阻络或阴虚阳亢络脉失养为主要病因病机;祛邪通络、调和气血阴阳为基本治法;柴胡疏肝散、四物汤合牵正散为常用方剂。(4)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病机与邪气外袭、脾胃虚弱、肾阳亏虚等脏腑气血不足关系密切;温补脾肾、升阳清热为主要治法;麻黄升麻汤配合六味地黄汤、八珍汤加减为主方。(5)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肝郁气滞、气血瘀阻,或寒凝血瘀,或因虚致瘀为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为主要治法;当归芍药散、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主方。(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内外多种因素致热、湿、痰、瘀、郁互结为主要病机。发病以湿热、气郁为先;日久可致气虚、阴虚、血瘀、痰阻。清热袪湿,化瘀除痰为主要治法。肺结节以清肺热为重,常以银翘散或五味消毒饮加减;乳房肿块以清中焦湿热为要,常以半夏泻心汤加减。随证配合化痰、温阳、散结、解郁、化瘀等法治疗。(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1)和调五脏法治疗基因缺陷等所致不孕不育:五脏六腑皆可致不孕不育,非独肾也;中药可以治愈部分基因缺陷、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所致的不孕不育。治疗上常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变通,各有侧重。或以治肾为主,或疏肝为要,或健运脾胃为核心,或肺肾同治、脾肾同治等。如解表散邪治肺;清热除湿、益气健脾、理气和胃以治脾;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以治肝;补益阴阳治肾;补血、清火以治心等。(2)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冠心病以气血阴阳亏虚本,湿、热、寒、痰、郁瘀阻心脉为标;消补温三法为主要治法,分温心阳、补气阴、消痰瘀和郁气;随证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五苓散、血府逐瘀汤等加减。(3)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中气下陷、肝郁气滞或寒凝肝脉为主要病机;益气升阳,健脾养血为主要治法;补中益气丸合保和丸为主要方剂。(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1)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热毒瘀阻鼻咽为鼻咽部肿瘤等恶性病变的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灵活运用试探法、救逆法、因势利导法;“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乃自创验方,治疗鼻咽部恶性溃烂疗效较好。(2)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热、毒、湿、瘀、滞为主要病理因素;热毒湿瘀互结,气滞血瘀,肝失疏泄,胆汁分泌与排泄异常而发黄疸为主要病机;泄热、解毒、利湿、化瘀、行气为主要治法;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辨病治疗联合辨治;李氏退黄汤为有效经验方。(3)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热毒瘀阻肢体关节为根本病机;解毒化瘀,清热祛湿为主要治法;经验方“解毒化瘀汤”加减为主要处方,疗效明显。(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1)精选方剂,经时方合用,提高疗效。(2)用药当轻灵平稳,忌滥用温补,过补即毒,如人参等;也不要因噎废食,某些性烈或带毒性药物适量使用也能为补,如附子、细辛适量可以补阳。斟酌使用,增效减毒。(3)病症经验:小方专药适宜运用,增效减毒。(4)调摄适宜,减少疾病产生及复发。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经验举隅:(1)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气痰瘀毒互结为主要病机。早期肝经气郁、脾胃阳虚多见;中期湿浊内生、血瘀痰凝为多;晚期胃热津伤、气血双亏、瘀毒内阻为主。治疗扶正与袪邪同用,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法,方选李氏退黄汤加减。(2)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辛开苦降为主要治法,方以半夏泻心汤合藿香正气散、丹参饮等加减。(3)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火郁为标;扶正祛邪为主要治法,随证(症)加减。(4)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阴虚液涸,气虚血亏,阳虚阴凝,胃肠燥热,气郁食滞通降受阻为主要病机;清补消三法为主要治法;治分清虚热、清湿热、补阴、补阳、补气、补血、消瘀血、消食积、消郁气。(5)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湿热壅滞肠道,脾胃虚弱,瘀血内生形成虚实夹杂为主要病机;清热祛湿、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方法;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加减为主要方剂。(6)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初起热毒瘀滞肠道,日久正气亏虚,气血阴阳不足。清热解毒、化瘀祛湿为主要治法;配合调理脏腑气血津液阴阳等。常用方剂有乌梅丸、白头翁汤、十灰散等经时方结合。(7)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病因病机可由情志、饮食、劳倦、寒湿、湿热等导致肠道气机紊乱,传导失司;治疗以疏肝理脾、益气养血、除湿清热为常用治法;乌梅丸、藿香正气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等为常用方剂。(3)慢性胃炎数据挖掘结果(1)719例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脘胀、胃脘痛、反酸、嗳气等症为常见主诉;(3)舌红、苔黄、脉弦为主要舌脉;(4)气滞、血瘀、湿热、血虚、气虚等为主要病因证素;(5)核心证型分为六型,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证最多见。(6)常用方剂:半夏泻心汤,藿香正气散;二陈汤,黄连温胆汤;丹参饮;柴胡疏肝散,旋覆代赭汤;当归芍药散等。(7)常用中药:生甘草、茯苓、茯神、黄连、黄芩、藿香、佩兰、法半夏、丹参、赤芍、白芨、川芎、延胡索、海螵蛸等。(8)核心药对:佩兰→藿香、白芨→海螵蛸、炒麦芽→炒谷芽、香橼→佛手、白芍→赤芍、茯神→茯苓、黄连→法半夏、黄芩→黄连等。(9)核心药物聚类成6个新处方:如藿香-佩兰-法半夏-炒白术-茯苓-茯神;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海螵蛸-白芨;葛根-钩藤-藿香-法半夏-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藿香-法半夏等。(10)证-症关系,证-方关系,证-药关系:如脾胃湿热为例,以胃脘痛、脘胀、嗳气、胃脘灼热等为主症;常以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佩兰等治疗;主要使用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等。(4)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与生活、饮食因素、生理规律影响、心理因素、疾病传变因素等有关。(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总结了脾胃病验方:藿香、佩兰、法半夏、黄连、黄芩、赤芍、白芍、丹参、川芎、白芨、海螵蛸、陈皮、佛手等。结论1.伤寒学术思想(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5)伤寒杂病,圆机活法;(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思想。2.临证辨治思想(1)重六经辨治,广经方应用;(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3)内外合邪理论辨治;(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3.脾胃病辨治经验(1)脾胃病辨治特点:(1)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2)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3)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4)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5)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2)慢性胃炎辨治经验:(1)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2)病位在胃,涉及诸脏;(3)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要治法;(4)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5)以和助通,以消为补;(6)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7)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8)验方加减,药随证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总结了李家庚教授将伤寒、易经结合的时空数理观;试探救逆,因势利导等伤寒学术思想。(2)多角度总结了临证辨治思想,及秘验方等临证经验。如“解毒化瘀汤”、“杀虫祛疮方”、“李氏退黄汤”等,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李家庚教授辨治特色及用药特点。(3)总结了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注重粘膜修复等脾胃病辨治特点;(4)数据挖掘出慢性胃炎用药规律,如核心药物聚类的6个新处方;总结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以和助通,以消为补等辨治特点。
张怡[4](2019)在《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将从病症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涉医简帛文献与传世汉以前医籍中的“瘕”,比较它们的异同,明确简帛文献与传世医籍中“瘕”各自的定义与特点,以及不同时代其含义继承与发展状况。并进一步探讨秦汉时期对瘕病认识上的发展历程,与其背後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以简帛文献中的“瘕”为比较的主体,对简帛、传世传世中共见的“瘕”,辨析其异同;再分别分析简帛文献、传世医籍中单见的瘕病,以总结其各自的特点、区别与联系;对比简帛文献中的“瘕”与传世医籍中与之相应的相似病症。从而归纳“瘕”的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除了传世医籍外,传世非医文献中也包含了许多与“瘕”相关的内容,作为研究的重要辅助资料。另外,魏晋隋唐时期的传世医籍,也大量传承了汉以前的学术思想,故在具体分析病症时作为参考。结果:一共比较了通名“瘕”简帛文献5处,传世医籍6处;简帛文献和传世医籍中共见的亚类“瘕”5种,分别为“唐瘕”“血瘕”“气瘕”“水瘕”“它瘕”;仅见於简帛文献的亚类“瘕”有15种,其中部分可以在传世医籍中找到相似病症;仅见於传世医籍中的亚类“瘕”有9中,其中以“疝瘕”“症瘕”最为多见。简帛文献中的“瘕”病位在心胸和腹部;症状多见痛、腹胀或肤胀、腹大、二便异常,诸多瘕病见与动物相关的体征。简帛文献对病因病机描述较少,病因与虫和鬼祟相关;部分瘕病的病机为有积,而积的形式表现为有形结块、气、血、水以及未知名的邪气积聚;在积的病机过程中,也体现出气机厥逆的特点。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病症状描述较少,病机描述较多。症状描述中,以腹部症状最为多见,具体涉及腹痛、腹热、腹中痛无定处、肿聚无常、腹大如怀等,也涉及二便异常;病因涉及:风寒入侵、运气偏胜、感染寄生虫、饮食不当、经脉为病、久病不瘥等;病机涉及:气血受寒、太阳受寒、小肠移热于大肠、脾失运化、阴阳之气不能相过、肝木克土水液停聚、恶血衃留等,其中病机有寒也有热,并体现出了阴阳、气血、脏腑辨证的观念。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存在病位、病因、病机等方面的差异。简帛文献中“瘕”分布于心胸至腹部,而传世医籍中的“瘕”主要分布在腹部,心胸部的瘕病很少。症状的共同点在於都有腹痛、腹大、腹热、二便异常等特点;不同在於传世文献中少有症状为腹胀的瘕病,也较少用动物特征作为修辞。结论: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文献对瘕病病因的认识都涉及虫,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中瘕病的鬼祟因素不明显,传世文献中还认识到有外感寒邪、运气偏胜、内伤久病、饮食、房劳等原因,对病因认识更为丰富。在病机方面,简帛和传世医籍都认识到瘕病有积和气机厥逆的特点,所不同的是传世医籍涉及寒热、阴阳、经脉、脏腑等多方面的病机解释。古人对“瘕”的认识集中体现在“虫”和“有物借居”两个方面。简帛文献中古人就意识到某些瘕病与“虫”有关,《内经》中“虫瘕”明确了致病之虫是真实有形的;汉末隋唐时期的医籍中,古人善於将腹中有形的瘕病与动物发生联想,病推测其病因也与动物相关,这里的“虫”不一定是真实的,其中掺杂着一些神仙、志怪思想。“瘕”的本义为“有物借居体内”,病机体现为体内邪气久留不去,渐成积聚。从简帛文献和早期传世医籍来看,诸多瘕病都涉及胸腹中有气、水、血、结块、燥屎、寄生虫等积聚类病理产物的描述。由於在瘕病的病程中常存在正气虚弱的特点,故瘕病同时也是一种久病;与此同时,妇人病在汉末隋唐时期瘕病中的占比较多,故“瘕”的含义有女病之义。
黄瀚锋(Wong Hon Foong)[5](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指出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方琨[6](2018)在《《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伤寒论》为着名医家张仲景所着,不仅是一本研究外感病传变规律的专着,更完备了内伤疾病的证治法门,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其中《伤寒论》中的脾胃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上承内、难二经,下启金元脾胃学说,更影响到明清脾胃学术思想,时至今日,研究脾胃的学者仍多以《伤寒论》为宗,对《伤寒论》脾胃学说的研究,其意义之重大自不言而喻。然而,目前研究多集中在《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金元脾胃学说形成的影响,对明清脾胃学说研究较少。明清各医家均是集大成者,不断推陈出新,尤其脾胃学说更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旨在弥补当前研究之不足,系统整理《伤寒论》中的脾胃学术思想,筛选出代表性的、尤其是对明清脾胃学说产生影响的观点,作一一阐述,为目前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对明清脾胃学说的的研究,做一个抛砖引玉的探讨。方法:本课题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采用传统文献归纳方法筛选出《伤寒论》中能体现出脾胃学术思想的条文,加以整理、归纳、概括,将其中对明清脾胃学术思想产生影响的条目做详细阐述。第二部分分析明清脾胃学说的特点,选取代表性的医家及其脾胃学说特点做详细论述。第三部分采用文献比较方法分析明清医家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研究出《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脾胃学说的影响。结果:1.《伤寒论》中的脾胃学术思想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了脾胃相关的病因病机,阳明多实热,太阴易虚寒;脾胃本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气机失调,升降失常,可致脾胃失和,化为痞证;脾胃属阳明、太阴,可受外邪、她脏影响而发病;开创性的提出了少阴阳虚,从而导致脾失温煦的病因病机。(2)详细阐述了脾胃诸病证,阳明里热、热扰胸膈、胃燥津伤等诸热证;中焦虚寒、水湿内停、黄疸等诸证;升降失常之痞证、结胸等症;以及外邪、他脏影响诸症。(3)强调脾胃在预防调护中的作用,时时辅助胃气,处处保存胃津,服药宜忌、法度,均处处体现重视脾胃;强调脾旺不受邪,人之一身荣卫之气,尽出中焦,脾旺则荣卫之气尽可抵御外邪,不致发病。(4)在疾病的演变预后中,尤其重视脾胃。以胃气断预后,以阴阳定生死,相关条文比比皆是。(5)治法方药不仅体现处处顾护脾胃,泻心汤类、承气汤类、四逆汤类更是开创了治疗脾胃病证的先河。2.明清时期脾胃学说进一步发展,温补派、温病派以及其他医家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各有特点。(1)温补派代表人物薛己、李中梓、张景岳等均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李中梓将脾视为“后天之本”,以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立论,张景岳《景岳全书》:“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亦是重视脾胃,为人之后天根本,并且重视胃阴。薛己发展了脾胃虚寒的治法,直接提出“补火生土”,以补命门之火,温煦脾胃。(2)温病派代表人物叶天士,吴鞠通为集大成之一家,但虽论温病,却尽是宗伤寒之法,推陈出新。尤其脾胃学说方面,叶天士阐述脾胃分治,并首创胃阴之说;形成脾胃湿热理论,强调湿热内蕴,更重气机失调,吴鞠通更是详细论述温病邪传中焦,理论治法兼备。时时顾护胃津为要务,甘寒以治疗津伤。诊断方面重视舌诊查看脾胃之气,以判断预后。(3)其他医家诸如龚廷贤、傅青主均师法伤寒,重视脾胃,龚廷贤虽取法金元名医,但仍受仲景影响,《寿世保元》云,“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胃气亏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馁矣”,善用药者必以胃气助之;傅青主强调脾之虚寒责之于肾,在《傅青主男科》中云:“而补脾尤宜补肾中之火,盖肾火能生脾土也。”结论:1.《伤寒论》的脾胃学术思想内容丰富,明确了脾胃相关病因病机,细述了脾胃相关病证,在预防调护、判断预后中尤重脾胃,治法方药更是开创治疗脾胃疾病之先河。2.《伤寒论》的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脾胃学说有深远影响,温补派、温病派以及其他医家的脾胃学说均直接或间接受《伤寒论》的脾胃学术思想,并在理论和治法上有了新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通过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脾胃学说影响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脾胃学说的发展、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孟庆岩[7](2018)在《《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运气学说的发生,将运气学说回置于其发生的特定背景下,加以综合动态考察,结合与运气学相关的知识群,以揭示其对运气学说体系构建的作用与影响,深层次理解运气学说的理论内涵,阐释运气学说发生的客观性,纠正现阶段运气学说的误解,从而为正确理解运气学说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方法:本课题运用发生学中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内经》七篇大论为基础,梳理古代文化和古代自然科学背景等相关内容,探讨运气学说形成过程中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研究和阐释运气学说的发生背景、形成因素、存在问题及后世应用。成果:阐明了运气学说形成背景,揭示了运气学说发生的客观性及古代文化、科学基础,界定了运气起始时间的天文背景,梳理了运气学说天气地气内涵及天干化运,地支化气等理论问题,总结了运气学说在后世的应用。结论:运气学说是在时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运气学说发生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其发生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中前期,得益于汉代注重民生的政治助力和对先秦百家言论的凝练总结,与当时重土崇阳思想、黄老谶纬之学的盛行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直接相关。运气学说采用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其分类原则受“天六地五”思想的影响。运气学说的时空观则是道、气、象的结合,阴阳五行学说贯穿运气学说始末。此外卦爻思辨方法、主客思想、常变思想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也融入其中。干支循环是一种整体的、辩证的时空观,经过纪日、纪月、岁星纪年、太岁纪年的演变,在术数思潮的影响下与运气学说相结合。运气历是一种特殊的历法,有别于后汉四分历,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纪年而是推测气候变化,且更注重气化现象和周期规律。古代贤哲以先进的天文历法为基础,结合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察,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进行归纳、提升、总结,构建了运气学说理论框架。运气学说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丰富着运气学说。当代运气学说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但侧重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运气学说进行发生学研究可以增进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纠正现阶段运气理论研究中的错误,深化运气理论研究深度,是具备实际意义的。
肖啸[8](2018)在《《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千百年来对仲景书的研究可谓蔚为壮观,但是并没有形成对张仲景疾病传变思想的综合的全面的认识。本次对疾病传变的原因、传变的具体途径及辨证思维中所体现的疾病传变思想进行研究,旨在系统总结张仲景的疾病传变观。以期对张仲景的疾病传变思想增进认识,并能对临床中疾病的诊治有所裨益。方法通过文献收集及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伤寒杂病论》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1)机检与手检相结合,首先通过查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及《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确定相关文献与医家。然后通过文献数据库查检收集相关论文及着作信息。(2)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主要按照对传变的认识、传变的原因、传变的途径等对其内容进行分类。(3)通过逻辑分析与纵横比较的方法对《伤寒杂病论》中有关内容结合历代医家认识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疾病传变的概念广泛,其包含了六经病之间相传之传经概念且包含了经证与非经证,变证与变证,甚至各方证与方证之间发展变化。正确地认识传变的内涵是进行疾病传变研究的前提。传变发生与病人的体质、痼疾、治疗的失误、病后调摄等相关。传变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六经传变、本经病的进一步发展转变、并病传变、外感病传变为内伤、经络脏腑的传变、久病传变等六种形式。从方证辨证的角度认识到方剂的变化随疾病的传变而转变,仲景的辨证思维是恒动变化的思维。结论通过研究可知,疾病传变贯穿疾病发展的始终。对疾病传变的深入研究是发展中医辨证方法的关键所在。张仲景二书是疾病动态演变及用方演变专书。
刘国华[9](2018)在《从圆运动思想探讨《伤寒论》六经病证治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已有学者对中医学中的圆运动思想进行研究和整理,也尝试用圆运动思想研究《伤寒论》,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总结和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从圆运动思想这一新的视角去进一步解读《伤寒论》,探讨《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和六经病证治规律,以期进一步丰富仲景学术思想与学说。方法: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认真研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07年6月和2009年6月出版的彭子益先生编撰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和《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并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脾胃论》、《四圣心源》、《伤寒悬解》、《医理真传》等相关着作和文献,进行参考研究。一方面通过探讨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的产生、含义及其在大气运动规律和人体之气运动规律的应用,以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的概念及其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研究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生理、病理及其治疗,探讨六经各病的证治规律,并从病、证、病机、症候、治疗和相应条文等方面研究总结六经各病中含有治疗用方的病证及治疗,最后选取部分代表方证作详细分析,以初步搭建一个基于圆运动思想解读《伤寒论》的框架。结果:论文分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整理中医学的圆运动思想。研究总结出,中医学所蕴含的“圆运动”一词由清末民国着名白族医学家彭子益提出,但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本质与传统文化中的圜(圆)道观相同,中医学所蕴含的圆道观念被称为“圆运动”,两者都起源于古河洛。圆运动规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万事万物处在周期性循环和动态平衡之中,似以圆周运动形式不断变化。圆运动思想是一种用圆运动规律来认识、分析事物的思想。中医学中的圆运动思想是一种在传统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圆运动规律认识大气和人的生命,研究气机圆运动的机理,以圆来模拟人体与大气共有的阴阳五行之气运动轨迹的思想观念。第二部分,阐述《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的相关性和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病证治规律。研究总结出,《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密切相关,六经是在继承五行六气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仲景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与圆运动思想。荣卫主表,脏腑主里,少阳经主半表半里。从圆运动的角度来看,荣卫相交成圆运动、脏阴腑阳相交成圆运动、手足少阳经气相交成圆运动,是六经生理。荣卫不和之运动不圆、脏阴腑阳不和之运动不圆、手足少阳经气不和之运动不圆,是六经病理。调和荣卫、调和脏阴腑阳、调和手足少阳经气以恢复运动圆,是六经病的治疗。六经病包含表病、半表半里病和里病,又分为本体病和变化病。初步总结了六经各病的证治规律,并总结出在圆运动思想认识下的六经各病中含有治疗用方的病证及治疗。结论:圆运动思想是传统中医学理论所蕴含的思想,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和体悟中医,明了宇宙自然的造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思想密切相关,仲景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圆运动思想。从圆运动的角度来看,六经运动圆是六经生理,六经运动不圆是六经病理,恢复六经运动圆是六经病的治疗。从圆运动思想角度解读《伤寒论》,更好地体现了六经辨证中的整体观、恒动观和平衡观,有助于理解与运用《伤寒论》,进一步丰富了仲景学术思想与学说。
杨娇娇[10](2018)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辨析《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及妇人杂病的六经归属,确证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通过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联系《伤寒论》相关条文、互勘《金匮要略》前后篇章、参考后世医家注释,对24条条文逐条通释,继而从病位、病性、病态、病机或证机、方机、药证,结合六经病的特征及其合病、并病的理论,辨其方证的六经归属。结果产后痉病可辨为太阳病,产后郁冒可辨为少阳病,产后大便难可辨为阳明病,热入血室有四可分别辨为少阳阳明合病、少阳病、少阳病、阳明少阳合病,半夏厚朴汤方证可辨为太阴少阳合病,脏躁证可辨为少阴病,小青龙汤方证可辨为太阳太阴合病,痞证可辨为阳明病或厥阴病,温经汤方证可辨为厥阴病,土瓜根散方证可辨为阳明病,旋覆花汤方证可辨为太阴少阳合病,胶姜汤方证可辨为太阴病,大黄甘遂汤方证可辨为阳明病,抵当汤方证可辨为阳明病,当归芍药散方证可辨为太阴病,小建中汤方证可辨为太阴病,转胞病可辨为厥阴病,膏发煎方证可辨为阳明病。红蓝花酒方证(疑非仲景方)、外治方(矾石丸方证、蛇床子散方证、狼牙汤方证),未能够从六经辨析,仅作证治概述。结论除红蓝花酒方证(疑非仲景方)、外治方(矾石丸方证、蛇床子散方证、狼牙汤方证)外,《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及妇人杂病各方证均可从六经进行归类辨析,可见六经辨证在《金匮要略》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六经辨析《金匮要略》部分杂病的证治,突破了《金匮要略》论治杂病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的定向思维模式,后续更广泛、更深入的系统研究将会促进对张仲景医学思想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于当今临床,此认识,不仅可扩展六经辨证的适用范围,而且会为众多杂病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
二、试析《伤寒论》太阴少阴病证治的寒热同形同病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伤寒论》太阴少阴病证治的寒热同形同病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
2.1 病机概述 |
2.2 病机解析 |
2.3 病机辨识 |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
3.1 常见病(证)概述 |
3.2 临床特征辨识 |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
4.2 病机辨识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
1 治则治法研究 |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
2 方剂研究 |
2.1 方剂基本信息 |
2.2 方剂分类 |
2.3 组方特点 |
3 中药研究 |
3.1 中药基本信息 |
3.2 用药特点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
2.4 预防与调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
附录4 查新报告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
1 原文结构及通解范围 |
2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 |
2.1 通行本文及注解析 |
2.2 《太素》本文及注解析 |
3 病有浅深,在俞在脏 |
3.1 “俞病”“脏病”,俨然有别 |
3.2 “仲夏”“长夏”,纂改未达 |
3.3 “俞”“腧”有别,功同机异 |
4 失时之序,合邪发病 |
4.1 触五脏者,四时五脏 |
4.2 外内一气,正强邪却 |
4.3 平人脉法,合心于精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理论本义 |
1 理论本义 |
2 本义的演绎与转变 |
2.1 框架的转变 |
2.2 概念的演绎 |
3 小结 |
第三部分 理论涵义 |
1 春气病在头 |
1.1 天人合一,阴阳法成 |
1.2 春主生发,人身相应 |
1.3 脏气法时,肝应春旺 |
1.4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
1.5 小结 |
2 肝气病在头 |
2.1 肝的生理特性及功能 |
2.2 肝胆经脉的影响 |
2.3 太过不及,易病在头 |
2.4 小结 |
3 风气病在头 |
3.1 风之原始 |
3.2 《内经》风义及发展 |
3.3 风病在头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李家庚教授伤寒学术思想及贡献 |
1.崇尚仲景,探微索隐 |
2.大论考释,宗三百九十七法 |
3.医理溯源,倡时空数理 |
4.六经大义,重病脉证治 |
5.伤寒杂病,贵圆机活法 |
6.试探救逆,因势利导 |
第二章 李家庚教授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1.重六经及脏腑,广经方应用 |
1.1 小柴胡汤加减六经辨治为主治疗急性热病 |
1.2 经方为主配合葛根、钩藤六经辨治眩晕 |
2.本气血津液阴阳,经时验方活用 |
2.1 从精气血津液辨治耳聋 |
2.2 调理脏腑精气治疗肾病综合征 |
2.3 调和气血阴阳治疗三叉神经痛 |
2.4 麻黄升麻汤加减发越阳气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
2.5 当归芍药散加减理气养血治疗痛经 |
3.内外合邪理论经时方复用辨治肺结节、乳腺肿块 |
4.治病求本,多法辨治 |
4.1 和调五脏法辨治基因缺陷等不孕不育 |
4.2 消补温为主辨治冠心病 |
4.3 升阳健脾法辨治婴儿疝气 |
5.活用秘验方,标本兼治 |
5.1 验方清补消辨治鼻咽部恶性溃烂 |
5.2 李氏退黄汤加减五法三辨治疗黄疸 |
5.3 解毒化瘀汤从热毒瘀阻论治痛风 |
6.参方药宜忌,增效减毒 |
6.1 方法宜忌 |
6.2 药物运用 |
6.3 病症治验 |
6.4 关于调摄 |
第三章 李家庚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脾胃病的理论渊源 |
1.1 宗《内经》以脾胃为本,保护脾胃是治未病关键 |
1.2 遵仲景六经辨治,重视脾胃调理 |
1.3 从《金匮要略》杂病辨治,顾护脾胃 |
1.4 融后世百家学说,多维辨治脾胃病 |
1.5 参考现代诸论,衷中参西 |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传承中的运用 |
2.1 频数分析 |
2.2 聚类分析 |
2.3 关联规则 |
2.4 贝叶斯网络 |
3.李家庚教授脾胃病辨治思路及特点 |
3.1 湿热毒瘀虚论治,标本兼顾 |
3.2 重舌诊参镜检,和脾胃为要 |
3.3 治重粘膜修复,消肿生肌 |
3.4 以通胃、守脾、散肝为补,消补兼施 |
3.5 经时方复用,寒温一体,融会百家 |
4.脾胃病经验举隅 |
4.1 虚热毒湿瘀论治胃癌转移并发黄疸 |
4.2 辛开苦降治疗胃癌术后并发症 |
4.3 本虚标实论治胃食管反流 |
4.4 清补消结合辨治老年习惯性便秘 |
4.5 湿热瘀滞肠道论治克罗恩病 |
4.6 经时方合用辨治溃疡性结肠炎 |
4.7 乌梅丸加减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
第四章 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经验的数据挖掘 |
1.资料来源 |
2.资料筛选 |
3.诊断标准 |
4.纳入标准 |
5.排除标准 |
6.疗效评价标准 |
7.研究方法 |
7.1 病案资料筛选和整理 |
7.2 病案术语的标准化 |
7.3 数据录入 |
7.4 数据清洗 |
7.5 数据挖掘和分析 |
8.研究结果 |
8.1 慢性胃炎分类及伴发疾病频数分析 |
8.2 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
8.3 主症频数分析 |
8.4 刻下症状频数分析 |
8.5 舌诊、脉诊频数分析 |
8.6 中医病因证素频数分析 |
8.7 患者证型分布 |
8.8 方剂使用频数统计 |
8.9 药物频数分析 |
8.10 慢性胃炎病案核心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
8.11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症关系分析 |
8.12 基于聚类分析的证-药关系分析 |
8.13 基于聚类分析的慢性胃炎新处方分析 |
8.14 慢性胃炎高频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
8.15 李家庚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规律 |
9.讨论 |
9.1 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瘀为标 |
9.2 病位在胃,涉及诸脏 |
9.3 清热祛湿、疏肝理脾、化瘀养血为主法 |
9.4 男性多清湿热,女性兼补气血 |
9.5 以和助通,以消为补 |
9.6 经时方合用,寒温同调 |
9.7 脏腑兼治,随证(症)加减 |
9.8 验方加减,药随证变 |
10.李家庚教授辨治慢性胃炎验案举隅 |
结语 |
1.伤寒学术思想 |
2.临证辨治思想及经验 |
3.脾胃病辨治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脾胃病的中医辨治及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附录三 李家庚教授撰写着作大要 |
致谢 |
(4)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简帛文献中病症情况概述 |
2.“瘕”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3.研究目的与方法 |
1.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概述 |
1.1 简帛文献中“瘕”的概况 |
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的概况 |
1.2.1 《内经》中“瘕”的概况 |
1.2.2 其他汉代医籍中“瘕”的概况 |
2.瘕病分类辨析 |
2.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1.1 简帛文献中的通名“瘕” |
2.1.2 传世医籍中的通名“瘕” |
2.2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同见的“瘕” |
2.2.1 唐瘕 |
2.2.2 血瘕 |
2.2.3 气瘕 |
2.2.4 水瘕 |
2.2.5 它瘕 |
2.3 仅见於简帛文献中的“瘕” |
2.3.1 牡瘕 |
2.3.2 膏瘕 |
2.3.3 心腹(?)瘕、承瘕 |
2.3.4 匈瘕 |
2.3.5 蚀瘕 |
2.3.6 腹瘕 |
2.3.7 肌瘕 |
2.3.8 勇瘕 |
2.3.9 字瘕 |
2.3.10 痔瘕 |
2.3.11 矢瘕 |
2.3.12 白瘕 |
2.3.13 蚏瘕 |
2.3.14 蛊瘕 |
2.3.15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2.4 仅见於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的“瘕” |
2.4.1 疝瘕 |
2.4.2 大瘕 |
2.4.3 石瘕 |
2.4.4 虙瘕 |
2.4.5 虫瘕 |
2.4.6 症瘕 |
2.4.7 固瘕 |
2.4.8 乳瘕 |
2.4.9 与“瘕”相关的其他病症 |
3.讨论 |
3.1 简帛文献和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1.1 简帛文献中“瘕”的特点 |
3.1.2 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特点 |
3.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比较 |
3.2.1 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的“瘕”在病位、症状、病因病机方面的异同 |
3.2.2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的同名瘕病 |
3.2.3 简帛中瘕病的相似病症 |
3.2.4 简帛文献与早期传世医籍中“瘕”的命名特点 |
3.3 “瘕”中“虫”的因素 |
3.4 胸腹中邪气积聚是“瘕”的本质特点 |
3.5 结论 |
3.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简帛文献中病症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释《内经》中的“瘅”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会议记录 |
(5)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
1.2.5 .指导处方用药 |
1.2.6 .判断转归预后 |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
2.1 .隋唐时期 |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
2.2 .宋金元时期 |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
3.1.5 .涵盖证素辨证 |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
3.4.1 .痰湿咳嗽 |
3.4.2 .气虚便秘 |
3.4.3 .虚寒胃痞 |
3.4.4 .血虚痹证 |
4.六经辨证的变通 |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
4.3.1 .外感发热 |
4.3.2 .血热鼻衄 |
5.六经辨证的细化 |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
5.4.1 .外感风寒证 |
5.4.2 .虚寒痛经 |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
6.六经辨证的补充 |
6.1 .辨病的问题 |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6.2 .对症的问题 |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
7.总结 |
8.创新点 |
9.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
(6)《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上篇《伤寒论》中的脾胃学术思想 |
1 明确脾胃相关病因病机 |
1.1 里热炽盛,甚则入血 |
1.2 阴虚内热,心中懊恼 |
1.3 阳虚里寒,胃失温煦 |
1.4 水湿不运,气机阻遏 |
1.5 气机升降不利 |
2 详细阐述脾胃诸病证 |
2.1 三承气汤证 |
2.2 白虎汤证 |
2.3 中焦虚寒证 |
2.4 水湿不运诸证 |
2.5 诸痞证 |
2.6 结胸证 |
2.7 其他见证 |
3 强调脾胃在预防调护中的重要性 |
4 演变预后更须重视脾胃 |
5 治法方药开治疗脾胃病证之先河 |
5.1 桂枝汤类方 |
5.2 承气汤类方 |
5.3 陷胸汤类方 |
5.4 白虎汤类方 |
5.5 栀子豉汤类方 |
5.6 泻心汤类方 |
5.7 柴胡汤类方 |
5.8 四逆汤类方 |
下篇《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 |
1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各医家脾胃学说形成的影响 |
1.1 强调脾胃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脾胃为后天之本 |
1.2 脾肾相关、脾肾互赞的理论 |
1.3 脾胃分治理论的完善及脾阴胃阴理论的明确提出 |
1.3.1 脾胃分治理论的完善和确立 |
1.3.2 脾阴理论的确立 |
1.3.3 胃阴理论的确立与发展 |
1.4 脾胃湿热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
1.5 治疗过程中顾护脾胃、存胃阴 |
1.5.1 顾护脾胃思想 |
1.5.2 存胃阴思想 |
2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补派、温病派脾胃学说的影响 |
2.1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补派脾胃学说的影响 |
2.2 《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温病学派脾胃学说的影响 |
3 《伤寒论》治疗脾胃病成方对明清时期医家方药运用的影响 |
3.1 桂枝汤类方 |
3.2 承气汤类方 |
3.3 陷胸汤类方 |
3.4 白虎汤类方 |
3.5 栀子豉汤类方 |
3.6 泻心汤类方 |
3.7 对其他成方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附录 文献综述 |
1 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研究 |
1.1 对《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整理 |
1.1.1 明确了脾胃相关的病因病机 |
1.1.2 详细阐述了脾胃诸病证 |
1.1.3 强调脾胃在预防调护中的作用 |
1.1.4 在疾病的演变预后中,尤其重视脾胃 |
1.1.5 治法方药更是开创治疗脾胃疾病之先河 |
1.2 当代文献对仲景《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的认识 |
2 对明清脾胃学说研究 |
2.1 明清脾胃学说的主要特点 |
2.1.1 温补学派的脾胃学说特点 |
2.1.2 温病学派的脾胃学说特点 |
2.1.3 其他医家脾胃学说特点 |
2.2 当代文献对明清脾胃学说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运气学说与发生学概述及运气七篇成文时代探析 |
一、《内经》运气学说概述 |
(一)运气学说的内涵 |
(二)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
(三)运气学说的应用 |
(四)运气学说的理论价值 |
二、发生学概述及运气学说发生学研究意义 |
(一)发生学概述 |
(二)发生学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三)发生学在运气学说中的研究思路 |
(四)从发生学研究运气学说的意义 |
三、《内经》运气七篇成文时代探讨及意义 |
(一)从天文学角度分析 |
(二)从物候学角度探讨 |
(三)从历法及干支甲子之名研究 |
(四)从音韵学角度探析 |
(五)运气学说成书时代的研究意义 |
四、小结 |
第二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文化背景 |
一、重生、尚土、推崇黄老的背景 |
(一)注重民生的政治主张 |
(二)重土崇阳的社会意识 |
(三)推崇黄老的学术思想 |
二、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观 |
(一)儒家积极的天人认识 |
(二)道家自然的天人认识 |
(三)天人观对运气学说发生的影响 |
三、道、气、象的时空观 |
(一)以“道”为核心的共同规律 |
(二)以“气”为贯穿的整体联系 |
(三)以“象”为度量的循环往复 |
(四)时空观对运气学说产生的影响 |
四、“天六地五”分类法的运用 |
(一)“天六地五”的渊源 |
(二)“天六地五”与“天五地六”辨析 |
(三)“天六地五”对运气学说形成的影响 |
五、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 |
(一)阴阳学说的影响 |
(二)五行学说的影响 |
六、术数思想的启发 |
(一)术数的方法 |
(二)常变思想 |
(三)卦爻思辨方法 |
(四)主客思想 |
七、小结 |
第三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干支源流背景 |
一、干支的由来 |
二、干支本义释疑 |
(一)《说文解字》对干支的阐释 |
(二)天干、地支的本义 |
(三)干支与祭祀的关系 |
三、干支循环的的起源 |
(一)干支神话所反映的时间意象 |
(二)天干与地支的结合 |
四、干支用于运气学说的背景 |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 |
(二)干支循环是整体的、辩证的时空观 |
(三)干支循环受术数思潮的影响 |
五、小结 |
第四章 《内经》运气学说发生的古代自然科技背景 |
一、天文历法背景 |
(一)精确地天文观测 |
(二)完善地纪年历法 |
二、天文坐标参照 |
(一)真地平坐标系 |
(二)赤道坐标系 |
(三)黄道坐标系 |
(四)天文坐标系对运气学说构建的意义 |
三、天体理论基础 |
(一)北极与北斗 |
(二)二十八宿 |
(三)日月运行规律 |
(四)五大行星 |
(五)运气学说对天文学的选择利用 |
四、古代历法前提 |
(一)干支纪年的嬗变 |
(二)律历合一 |
(三)运气历及其特点 |
五、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发生学的《内经》运气学说疑难问题探讨 |
一、运气起始节气解析 |
二、天门地户之辨疑 |
三、运气之天气地气辨析 |
四、开阖枢分析 |
五、天干化运、地支化气探讨 |
六、五运、六气分布规律探讨 |
七、南北政解析 |
八、小结 |
第六章 《内经》运气学说的发展与应用 |
一、运气学说开端的唐代 |
二、承上启下的宋代 |
三、发展迅速的金元时期 |
四、继承发展的明清时期 |
五、多元化研究的当代 |
六、小结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8)《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对疾病传变内涵的重新认识 |
1 传经与传变的辨析 |
1.1 关于“传经”内涵的争议 |
1.2 何为传变——传变与传经的概念差异 |
2 正确地认识传变的内涵是进行疾病传变研究的前提 |
第二部分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及传变的具体形式 |
1 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由张仲景的一则代表性病案分析谈起 |
1.1 体质痼疾论 |
1.1.1 张仲景的体质与痼疾观 |
1.1.2 特殊的体质痼疾类型——平人伏邪论 |
1.1.3 二者对传变的影响 |
1.2 误治传变论 |
1.2.1 误用汗法 |
1.2.2 误用下法 |
1.2.3 误用吐法 |
1.3 调摄失宜论 |
1.3.1 药法将息不当致传 |
1.3.2 瘥后劳复致传 |
1.3.3 饮食不当致传 |
2 疾病传变的具体形式 |
2.1 六经传变论 |
2.1.1 医家对传经路径的认识 |
2.1.2 从《伤寒论》看传经具体路径 |
2.1.3 传变的一种特殊形式——直中 |
2.2 本经(病)进变论 |
2.2.1 太阳病进变 |
2.2.2 阳明病进变 |
2.2.3 少阳病进变 |
2.2.4 三阴经进变 |
2.2.5 杂病进变 |
2.3 并病传变论 |
2.3.1 并病的内涵及拓展 |
2.3.2 并病的类型 |
2.4 外感内伤论 |
2.4.1 伤寒中最多杂病 |
2.4.2 对张仲景二书中关于外感传变杂病的探讨 |
2.5 经脏传变论 |
2.5.1 经络脏腑传变 |
2.5.2 脏腑间的相互传变 |
2.6 久病传变论 |
2.6.1 久病传及肝脾肾 |
2.6.2 久病入络 |
第三部分 辨证方法中的疾病传变观——以方证辨证为例 |
1 方证辨证能体现仲景原意 |
2 方证的动态演变 |
2.1 病机发展,方随机转 |
2.2 方为根基,随症加减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传变贯穿疾病始终 |
1.1 病种不同,传变的时间也有所差异 |
1.2 各种传变路径往往相互交叉错杂 |
2 对传变的深入研究是发展中医辨证方法的前提 |
3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疾病动态演变及用方演变专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从圆运动思想探讨《伤寒论》六经病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学中的圆运动思想 |
第一节 概念 |
1 圜(圆)道观 |
2 圆运动思想 |
第二节 具体内涵 |
1 大气圆运动规律 |
2 人体之气圆运动规律 |
第二部分 《伤寒论》与圆运动思想 |
第一节 六经概念与圆运动 |
1 《伤寒论》六经含义 |
2 《伤寒论》六经理论来源 |
3 《伤寒论》六经与圆运动 |
第二节 六经生理、病理及其治疗与圆运动 |
1 六经生理的圆运动 |
2 六经病理的运动不圆 |
3 六经病治疗的恢复运动圆 |
第三节 荣卫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荣卫主表 |
2 荣卫病证 |
3 荣卫病的治疗 |
第四节 太阳腑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太阳腑在里 |
2 太阳腑病 |
3 太阳腑病的治疗 |
第五节 阳明腑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阳明腑在里 |
2 阳明腑病 |
3 阳明腑病的治疗 |
第六节 太阴脏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太阴脏在里 |
2 太阴脏病 |
3 太阴脏病的治疗 |
第七节 少阴脏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少阴脏在里 |
2 少阴脏病 |
3 少阴脏病的治疗 |
第八节 厥阴脏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厥阴脏在里 |
2 厥阴脏病 |
3 厥阴脏病的治疗 |
第九节 少阳经病证治与圆运动 |
1 少阳经主半表半里 |
2 少阳经病 |
3 少阳经病的治疗 |
第十节 六经病代表方证研究 |
1 桂枝汤证 |
2 桃核承气汤证 |
3 吴茱萸汤证 |
4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
5 真武汤证 |
6 乌梅丸证 |
7 大柴胡汤证 |
结语 |
1 主要内容及结果 |
2 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圆运动思想的研究现状 |
1 圆运动思想的沿革 |
2 圆运动思想的内涵 |
3 圆运动思想在中医理论上的应用 |
4 圆运动思想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 |
5 圆运动思想在温病中的体现和应用 |
6 圆运动思想在伤寒中的体现和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0)《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金匮要略》妇人产后三病 |
(一)产后病痉 |
(二)产后病郁冒 |
(三)产后大便难 |
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 |
(一)热入血室证 |
(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5条 |
(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6条 |
(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7条 |
(五)《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9条 |
(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0条 |
(七)《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1条 |
(八)《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2条 |
(九)《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3条 |
(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4条 |
(十一)《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7条 |
(十二)《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8条 |
(十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19条 |
(十四)《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第22条 |
(十五)疑非仲景方及外治方证治概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试析《伤寒论》太阴少阴病证治的寒热同形同病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黄帝内经》“春气者病在头”理论研究[D]. 陈志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李家庚教授学术思想及辨治脾胃病的经验研究[D]. 魏仁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简帛文献与汉以前传世医籍中“瘕”的研究[D]. 张怡.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对明清时期脾胃学说的影响[D]. 李方琨. 湖北民族学院, 2018(01)
- [7]《内经》运气学说的发生学研究[D]. 孟庆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伤寒杂病论》疾病传变思想研究[D]. 肖啸.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9]从圆运动思想探讨《伤寒论》六经病证治规律[D]. 刘国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金匮要略》妇人产后及杂病之六经辨证研究[D]. 杨娇娇.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