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合战略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晓欣[1](2021)在《产业集群背景下HN公司竞合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形式,对区域经济发展、企业成长特别是其竞争力塑造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竞合战略是当下市场竞争超强化和单个企业能力有限性两者叠加影响下企业战略转型的产物,在降低企业风险和成本、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处在特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如何将产业集群带来的种种优势转化到企业的竞合战略当中,这既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战略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文以产业集群背景下HN公司竞合策略为对象,以产业集群、企业竞合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PEST模型、五力模型、钻石模型、EFE、IFE矩阵对HN公司外部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及其所在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详细分析;运用BCG、IFE等工具对HN公司内部状况及其竞争力进行了充分分析;结合对HN公司及其所在的产业集群竞合现状及问题剖析,找出了影响HN公司竞合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SWOT工具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竞合战略具体实施方案,即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增强公司竞争力、利用外部集群优势甄选竞合对象实现共赢、运用政府和商会影响力推动建立失信企业惩戒机制三项实施措施和匹配人力资源管理、给管理者以正确的竞合理念、建立冲突调控机构和机制三项保障措施。这些竞合战略方案的施行,有助于HN公司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郗佳禹[2](2020)在《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迅猛的21世纪,企业竞争是动态的、多元化的,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在动态变化的竞争中要取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敏锐的嗅觉察觉环境的变化,并迅速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持续获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瞬息万变、不可预测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对现有的一切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再配置,不断的提高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持续获得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剖析超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的观点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如何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相关技术创新效率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了解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对超竞争环境、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创新效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宏观、产业层面分析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并概括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在这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而得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现存的问题。接着,选取了2014-2018年30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量了30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不同年份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以及规模状态的变化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30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状况,对测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根据前文的实证分析和评价结果,针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毋江波[3](2019)在《竞合环境下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研究 ——企业集成情报运作与价值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和信息作为重要的价值来源受到广泛关注,“数据+算法”被认为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代表了一种新的决策机制。但数据或信息的意义广泛而多元,在特定的视角之下,一个理解和认识信息或数据的基础性框架体系变得至关重要,框架体系提供了认知前提和系统参照。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从海量知识或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情报,因此,企业竞争情报活动所特有的框架体系和运作流程,代表了企业认识、理解和挖掘信息价值的能力。随着供应链由链式结构向网状结构的发展,以及竞合(Co-opetition)理论的提出,企业开始从“企业供应链”视角出发,向供应链上下游寻求价值增值空间,合作竞争成为当代企业运营和发展的主流模式,企业竞争情报的研究视域也由以往主要关注产业层面的竞争转向了关注供应链环境下的竞合。同时,“集成情报”(Integrated Intelligence:Buldger N,2015)时代的到来,使得情报要素变得更为多元、复杂和多样,情报研究必须同时关注和处理传统情报要素与新的情报要素,并使二者有机融合为一体。竞争情报活动以竞争情报循环为基础,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涵盖了信息需求者、信息收集者、信息分析者等各类企业内部关系主体,同时外部集成要素也将竞合环境下的供应商、客户和竞争对手这三类重要的关系主体纳入研究体系,与企业内部关系主体一起构成了情报价值发现和利用的主导力量。竞争情报的价值取决于情报人员的感知能力、洞察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也依赖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信息交互活动。当前,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在信息和关系的不同分支领域已有大量成果,但在构建同时包含信息和关系的更为全面系统的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及其运作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本文的研究正基于此。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企业都需要通过战略规划和决策,来确定企业的发展路径和战略方向,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无论怎样的企业,都以提供产品/服务获取价值,都有特定的组织结构、运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基于这些企业共性,借用经典的Miles-Snow战略模型,本文将企业从战略角度分为防御型企业、开创型企业和分析型企业三种类型加以研究。不同的主导战略决定了企业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的差异,进而决定了企业制度和文化。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战略定位已经演变为其所在的供应链在相应产业市场中的定位,企业的战略决策也必须置于更为完整的战略体系之中进行全面规划。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从企业战略到供应链战略以及竞争战略,不同战略之间的匹配成为企业选择核心业务领域,确定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竞争情报活动对企业战略的支持,也开始强调由主要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转向了支持企业的整个战略体系。因此,本文从供应链管理(合作)和企业集成情报的跨学科领域切入,遵循“宏观体系构建——中观企业运作——微观要素关系”的研究思路,层层递进,从理论到实践,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宏观层面,本文基于“企业供应链”视角,兼顾竞争与合作,将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融入,基于博伊索特(Boisot)的信息空间理论和申农(Shannon)与韦弗(Weaver)的信息传播理论,从信息特征和关系主体两个方面对竞合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情报循环(CIC)进行了拓展,并基于信息的扩散特征,建立了企业内外部竞争情报活动的动态运作框架,进一步地,本文引入经典的迪尔-肯尼迪(Deal-Kennedy)企业文化理论,对企业内部的显性和隐性关系主体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将企业内部竞争情报活动与企业不同层面的生产运营活动统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内部竞争情报运作体系(图3.6);在企业外部,本文以产品/服务为中心,搭建了竞争情报活动内外部交互运作分析框架(图3.7),并分别构建了企业需求端(图3.8)、供应端(图3.10)和战略层(图3.11)的企业竞争情报运作体系,由此,将企业内外部竞争情报活动进行了有机融合,构建了竞合环境下信息和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覆盖企业内外部的完整的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及其运作流程分析框架。2.中观层面,本文基于企业竞争情报价值链、情报价值以及企业竞争情报在供应链层面的价值研究,对企业内部信息和关系主体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究,构建了企业内部信息和关系的运作分析框架(图4.2),并结合Brititci et al.(2004)的企业合作理论与Wolter(2011)的竞争理论,构建了企业外部合作和竞争关系运作分析框架(图4.5-4.6)。然后借用Miles-Snow战略模型的企业分类和Fisher的供应链特性分析,以供应链合作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匹配作为企业的增值目标,将企业竞争情报增值过程与企业内外部运作流程统一起来,分别构建了防御型企业和开创型企业的内外部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并运用扩展/虚拟企业模式对合作层面的竞争情报运作流程进行了拓展,为不同企业通过内外部竞争情报运作活动有效制定和实施其竞合战略,不断提升企业运营能力以实现企业增值提供了新的、具有广泛参照性的运作框架。3.微观层面,本文基于企业竞争情报的价值特性,结合战略匹配相关研究,将企业竞争情报的价值实现与企业战略匹配统一起来,首先研究并展示了企业信息和关系要素与企业战略体系的复杂运作系统(图5.1)。然后,为了梳理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基于系统观,本文进一步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ISM方法),结合MICMAC方法,构建了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解释结构模型(图6.3)。该模型表明:在企业的系统运行过程中,内部各类关系要素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是内外部战略匹配的驱动力,同时内部协同是外部协同的基础,内部管理应先于外部协同;认知类信息在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表明高层管理人员的认知水平,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协同的重要中介要素,主导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文件类信息有很强的联动作用,具有存量和增量的双重价值;同时,当供应链战略保证了企业的供应链能力,与企业的竞争战略协同运作,并共同支持企业的核心产品战略时,系统就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匹配状态;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关系对企业的内外部战略匹配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协同作用,与外部竞合维度的信息和关系要素联动,通过共同支持企业的核心业务和关键流程运作,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在理论层面,本研究整合了企业竞争情报信息和关系维度的研究,形成了新的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弥补了当前在理论研究中缺少兼顾信息和关系的系统性框架的不足,丰富了现有的情报理论;其次,研究中对供应链基本结构单元“供应商-企业-客户”和“企业供应链”视角的提炼和引入,使合作层面的研究具备了“企业”中心性,有助于企业竞争情报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视域的拓展和新问题的提出;再次,本研究将情报价值实现与企业的战略匹配统一起来,提出了从战略层面衡量企业竞争情报价值的一般标准,从系统运作层面解决了当前情报价值动态衡量的难题,为竞争情报活动的价值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实践层面,本文从战略视角提出的防御型企业和开创型企业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可以演化发展为特定的企业运作模式,体现了理论模式的一般性和广泛参照性;同时,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模型的提出,直观清晰地揭示了信息和关系要素在战略匹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直接用于审视企业的内外部运作流程和个体、部门/群体以及组织间的协同,有助于企业从整体上把控自身的发展,有针对性的、高效地进行管理协调,以改善企业的运行效率,并使企业的战略管理和规划更契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另外,本文对ISM方法的应用,无论是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还是供应链管理领域,都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已通过本研究得到印证。ISM方法兼具定性和定量特性,在整体关系呈现和过程展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以弥补定量研究方法无法展示过程和缺乏整体视域的不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定性研究方法的主观性,为相关研究者从系统的整体视域出发开展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可资借鉴的方法路径。
原丹奇,张怀英[4](2019)在《从竞争到竞合:新创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向》文中提出新创企业在成长初期由于资源和人才等的匮乏存在严重的生存危机,若各新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仅存在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只有灵活运用竞合战略,即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促竞争,这样才能使企业实现良性发展.通过对国内生鲜果业连锁后起之秀——深圳百果园公司成长战略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竞合战略对新创企业成长的现实价值.
魏国伟[5](2019)在《生态位视角下企业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断变动资源配置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动态能力被认为是企业获取创新绩效的关键。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进入不断延展的N+1维资源的竞争环境,呈现出新业务复杂性增加以及竞争对手跨界日趋频繁等,相应地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鉴生态位理论分析企业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选取和优化生态位,探究竞争环境、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对于企业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位理论、环境不确定性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协同论等,分析了跨界融合和创新驱动下的商业生态系统及企业生态位的特征;探讨了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内涵、构成要素、形成机理及进化过程;构建的企业共生性模型得出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本企业与竞争对手间动态能力之比和市场份额的自然变化率的结论;通过多案例研究得出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机理,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利用实证统计数据验证了企业竞争如何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与提升进而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检验了企业家精神在竞争环境与动态能力影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的创造性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动态能力的三维学说N-CDC(Niche Construction Ability 生态位构建能力,Niche Displacement Ability生态位错位能力,Niche Co-opetition Ability生态位竞合能力),揭示了VUCA竞争环境下企业动态能力的新内涵、构成及演化机理,并构建了生态系统企业间共生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动态能力理论。第二,构建了以生态位构建能力、生态位错位能力和生态位竞合能力为中介变量,以企业家精神为调节变量的竞争环境(外来种入侵和本地种变异)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来种入侵对生态位构建能力、生态位竞合能力与生态位错位能力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对生态位构建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着;本地种变异对生态位构建能力、生态位竞合能力与生态位错位能力的正向关系也均显着,其中对生态位竞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生态位竞合能力、生态位构建能力与生态位错位能力对竞争环境与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均有显着性影响,其中生态位竞合能力的中介效应最强。第三,基于生态位理论得出了竞争环境处于易变、不确定、复杂且模糊性时,生态位构建能力维持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升维或降维竞争为主时生态位错位能力最重要,基于生态位的动态能力形成与提升同时受内生性和外生性两条路径的影响。内生性路径以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为前提,表现为企业生态位主动性调整;外生性路径表现为外来种入侵以及本地种变异给企业生态位带来影响,从而刺激和诱导动态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主要表现为外来种入侵所带来的技术溢出以及本地种间业务或模式创新的双重影响。
黄晓芬[6](2018)在《管理者认知视角下网络组织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企业随时处在充满不确定性和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很多企业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间隔中兴衰更替,并且环境动荡与速度竞争形成了“赢者通吃”的竞争现象。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快速对市场情境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环境特征进行定位,挖掘出潜在的机遇与可能的合作伙伴。建立更加有效的价值联结网络,联结组织通过网络形式追求信息利益和控制利益。结点能力的累积、网络关系强弱的不同、网络结构的不同链接形态决定了组织价值创造的逻辑,也推动着网络组织的成长与演变。然而,在演变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网络组织能够做到“赢者通吃”?为什么有的网络组织却在短时间内走向衰落?网络组织如何在超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这些问题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认知都需做出相应反应。同时,这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因此,剖析管理者认知在网络组织演化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的考虑,本文以管理者认知视角的网络组织演化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嵌入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管理者认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能力理论等理论,运用文献分析、博弈分析、问卷调研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网络组织成长与演化的驱动因素、演化要素和演化阶段,进而探析出网络组织演化的基本认知模式。首先,本文探明了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组织的竞争范式、个性化与定制化的客户需求、技术的快速变革等外部情境促成网络组织演化的客观动力源。管理者知识体系的更新、共享认知的形成以及网络位置和嵌入性网络资源形成不同利益需求等内部认知情境促成网络组织演化的主观动力源,即网络组织演化是外部组织情境与内部管理者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本文探寻了网络组织演化的基本要素。研究认为结点的组织能力、组织间的网络关系、反应组织间链接形态和行为模式的网络结构是网络组织演化的基本要素。再次,本文剖析了网络组织的演化阶段。研究认为稳定的网络结构和收益的均衡是网络组织在不同阶段实现稳定的持续“动量”。基于演化要素和“动量”两个维度,将网络组织的演化划分为自稳定阶段、自适应阶段和自整合阶段三个阶段。自稳定阶段是利用零阶能力(刚性能力)形成资源的利用式发展,组织间形成偶发式的组织联结。自适应阶段是通过能力的相互适应实现组织间的阶段性平衡,组织间形成逐渐稳定的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域,该关系域是片段式的。自整合阶段依托能力的整合与重构缓解并解决组织间的冲突,组织间关系形成纵向整合、横向整合与混合整合三种状态。第四,本文探寻了网络组织演化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网络组织演化存在两条主线:一是节点组织能力的演化,表现为依托组织惯例的零阶能力到组织间相互适应的一阶能力再到培育和创造新的组织惯例的高阶能力。其二是基于组织间关系的价值创造逻辑的选择,表现为交汇点式的单方价值攫取、关系域式的单方价值攫取与互惠价值创造并存、关系整合式的互惠价值创造。网络组织的演化是节点组织能力和关系价值创造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五,基于管理者认知特征约束下结点能力的惯例观与前瞻观、组织间关系的适应性和重塑性两个维度将网络组织演化划分为四重基本的认知模式:模式Ⅰ:适应性—惯例观认知模式;模式Ⅱ:适应性—前瞻观认知模式;模式Ⅲ:塑造性—惯例观认知模式;模式Ⅳ:塑造性—前瞻观认知模式。模式Ⅰ强调在组织联结关系中,依托现有的知识结构组织间相互适应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模式Ⅱ强调在组织联结关系中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体系以相互适应的实现;模式Ⅲ强调在组织联结关系中依托现有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新联结关系的过程;模式Ⅳ强调在不断探索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重构网络关系的过程。最后,本文用博弈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验证了组织间网络嵌入.管理者认知与体现价值创造逻辑的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组织间互惠价值取向所获得联结收益是最大的。管理者认知在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不完全的中介作用。同时,本文论证了管理者统计特征和经验特征对模型的控制作用,包括管理者的年龄、学历结构、工作变动情况、工作年限、开放性与封闭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创新点有4个。首先,从管理者认知的知识结构和信息架构的角度探析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因素。其次,基于高阶理论和情境双元理论的视角,将网络组织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稳定阶段、自适应阶段和自整合阶段,突出管理者的知识结构和信息AESI能力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组织演化理论的研究边界。再次,从结点能力的惯例观和前瞻观、组织间关系的适应性和重塑性两个维度,探析出网络组织演化的四重基本模式。第四,开发并验证了信息关注能力、信息解释能力、信息共享能力和信息内化能力(简称信息AESI能力)的测量量表。
李洪[7](2016)在《O2O商业模式下企业竞合行为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线下中心企业与下游O2O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飞速进步,使得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社会经济形态已从工业化向信息化、服务化转变。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顾客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和灵活化。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的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模式不断涌现,促使许多传统行业踏入了电子商务时代。O2O指的是消费者先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商品或服务,再到线下去消费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其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伴随着互联网用户的爆发式增长,尤其是随着团购的兴起,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现如今许多线下企业纷纷选择与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业务合作,他们之间的关系业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而在如今复杂的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摒弃了单纯的竞争或合作,采取了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互动,竞合战略在企业实践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企业竞合理论出发,以线下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从微观层面分析了线下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竞合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中心企业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内与下游O2O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进行合作的线下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所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对检验结果以及研究局限性作出解释说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O2O商业模式背景下,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的竞争行为、合作行为以及竞合行为都能有效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但合作行为和竞争行为对绩效的影响并没有显着性差异。此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心企业的强竞争强合作行为比竞争导向型竞合行为以及合作导向型竞合行为更能有效地对企业绩效产生正面的影响。这也说明了在企业的竞合行为中,竞争与合作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一同促进企业进步。本研究对我国企业,尤其是涉及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中有效运用竞合战略,在创造价值以及保护自身利益方面有一定借鉴意义。
杨增雄,焦扬[8](2015)在《企业竞合战略模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竞合战略是指企业在竞争的基础上,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避免过度竞争而与竞争对手在价值链的某一环节寻求合作的战略。在超竞争环境下,竞合战略将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优战略选择。根据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强度,竞合战略可以分为四种模式:竞强合强型、竞强合弱型、竞弱合强型、竞弱合弱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历史环境选择竞合战略模式,并确定竞争与合作的强度,从而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罗相培[9](2014)在《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研究 ——以长安汽车为例》文中认为战略转型能力研究是战略转型管理乃至战略管理领域最新的研究课题之一,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而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都还处于起始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21世纪的竞争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网络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是动态的多层次的激烈对抗,也是企业以内外部不断发展演化的不确定环境展开的白热化竞争。对于旨在获得卓越绩效并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它们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环境扫描,对自身加强学习和自我创新,适时进行战略转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如何才能在复杂的、不确定的超竞争环境下整合、再配置企业拥有的一切资源,使企业成功转型,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本文在剖析超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的观点对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在剖析超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动态的观点对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广泛借鉴已有的超竞争环境、动态能力和战略转型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超竞争环境的内涵与特征、动态能力的内涵与维度、战略转型的内涵与动因进行了说明,分析了一般竞争环境与超竞争环境的不同之处;并从波特五力模型出发,在分析超竞争环境下供应商、购买者、现有竞争对手与潜在竞争者五方面在市场竞争中变化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超竞争环境下企业为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可能会选择的三种超竞争战略,即固守型竞争优势战略、适应改变型竞争优势战略和破常规型竞争优势战略。其次,本文从战略转型过程和动态能力的视角,在挖掘超竞争环境与企业战略转型的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超竞争环境下战略转型能力模型;而后在系统地解析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构成要素,得出了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由转型环境识别能力、战略转型学习能力、战略转型创新能力和转型效果控制能力四个要素构成观点的同时;又系统地阐述了战略转型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为本文科学地设计超竞争环境及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准备。最后,本文为验证超竞争环境下战略转型能力理论模型的客观性与适应性,选择长安汽车为样本案例进行研究,该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本文基于长安汽车战略转型现实背景,运用相关公司网站、行业协会网站等收集相应统计数据,结合专家调查和导师讨论,设计了初始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到反映企业客观实际的重要原始数据;二是本文通过设计超竞争环境下战略转型能力调查问卷,并合理利用SPSS19等软件对调查的样本数据进行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子分析等分析,测量样本数据的信度以及模型结论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三是在得出超竞争环境下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标准化加权汇得分是3.63,即介于2-4之间观点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视角指出了长安汽车在2000-2012年实施了适应改变型竞争优势战略;四是为了进一步揭示超竞争环境下的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对其战略的影响,文章开展了长安汽车适应改变型战略的效应分析,并据此为长安汽车如何提升战略转型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为超竞争环境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也为科学地构建超竞争环境的战略转型能力理论分析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巩道友[10](2014)在《Z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从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飞快发展,直接刺激了集装箱物流产业的跨越。Z公司便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而快速崛起的,已成为ZB地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装箱物流企业。近年来,随着众多企业进入集装箱物流产业,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日甚一日,行业利润率也逐步走低,单纯的红海竞争已不可继续。Z公司深刻认识到集装箱物流产业的竞争正由低价格的成本竞争范式向客户满意的价值竞争范式转型。在此背景下,Z公司只有通过有效的竞合战略规划来高效整合优质物流产业资源,进而为客户企业提供超一流的物流服务,才能在产业竞争中胜出。本文以Z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为研究内容。首先对集装箱物流行业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为研究探明了产业背景;其次探讨了Z公司物流业务的发展现状及优势,重点分析了竞合战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战略改进指明了方向,如竞合战略理念匮乏、竞合战略规划不够清晰、竞合关系嵌入程度潜、竞合关系方式单一和竞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再次对Z公司的新竞合战略进行了规划,基于新竞合战略的原则、方向和目标,设计了产业链上游竞合战略、产业链下游竞合战略、产业链水平竞合战略和产业互补者竞合战略,以此来构建Z公司富有竞争力的企业竞合价值网络;最后明确了竞合战略的实施过程,从组织、培训、风险、文化等多角度提供综合保障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提供全过程的战略控制,确保无偏实施。本文的创新之处为:以集装箱物流企业为例,突破性规划了其竞合战略,运用了价值网络构建的思路,以物流服务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竞合战略为途径,构建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价值网络,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盈利水平。
二、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合战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合战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集群背景下HN公司竞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工具、思路和方法 |
1.5 论文内容与框架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 |
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1.1 产业集群成因 |
2.1.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1.3 产业集群的特征及优势 |
2.2 企业竞合相关理论 |
2.2.1 企业竞合的前因、概念及内涵 |
2.2.2 企业竞合成功实施的要素 |
2.3 小结 |
第3章 HN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基于PEST的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
3.1.5 自然环境分析 |
3.2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竞争力及产业环境分析 |
3.2.1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概况 |
3.2.2 基于钻石模型的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3.2.3 基于五力模型的产业环境分析 |
3.2.4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对内外部企业影响分析 |
3.3 HN公司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HN公司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
4.1 HN公司现状 |
4.1.1 HN公司现状 |
4.1.2 HN公司产品BCG矩阵分析 |
4.2 HN公司竞争力分析 |
4.2.1 HN公司的企业资源分析 |
4.2.2 HN公司的企业能力分析 |
4.3 HN公司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HN公司及其所在产业集群竞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
5.1.1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成因 |
5.1.2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关系 |
5.1.3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
5.1.4 永年紧固件产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存在问题分析 |
5.2 HN公司竞合现状及问题分析 |
5.2.1 HN公司竞合现状分析 |
5.2.2 HN公司竞合存在问题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HN公司在产业集群中竞合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6.1 基于SWOT分析的HN公司竞合战略实施方案 |
6.2 HN公司竞合战略实施措施 |
6.2.1 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 |
6.2.2 利用外部集群优势,甄选竞合对象,实现共赢 |
6.2.3 运用政府和商会的影响力,推动建立失信企业惩戒机制 |
6.3 HN公司竞合战略实施的保障 |
6.3.1 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
6.3.2 管理者拥有正确的竞合观念 |
6.3.3 成立专职部门协调竞合产生的纠纷矛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综述与企业的超竞争环境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超竞争环境的概念界定 |
2.1.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界定 |
2.1.3 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界定 |
2.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超竞争环境分析 |
2.2.1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
2.2.2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2.2.3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
2.3 超竞争环境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影响 |
2.3.1 竞争环境复杂 |
2.3.2 创新持续加剧 |
2.3.3 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
2.3.4 竞争需要协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1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3.1.2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3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4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关键指标的筛选 |
3.2.1 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的基本原理 |
3.2.2 基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及结果 |
3.3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关键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1 Pearson相关性分析原理 |
3.3.2 基于Pearson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相关性分析 |
3.4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关键指标的最终选取与分析 |
3.4.1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最终选取与分析 |
3.4.2 环境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实证分析 |
4.1 三阶段DEA实证模型的选取与介绍 |
4.1.1 第一阶段传统DEA方法—BCC计算效率值 |
4.1.2 第二阶段SFA模型—剔除随机干扰和环境因素 |
4.1.3 第三阶段DEA方法—再计算效率值 |
4.2 原始投入与产出数据第一阶段初步分析 |
4.2.1 投入调整前第一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的测度 |
4.2.2 投入调整前第一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的统计描述 |
4.2.3 投入调整前第一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的分析 |
4.3 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第二阶段环境因素的SFA回归分析 |
4.3.1 第二阶段投入松弛变量 |
4.3.2 第二阶段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的SFA回归分析结果 |
4.3.3 第二阶段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影响的分析 |
4.4 投入调整后与产出数据第三阶段再分析 |
4.4.1 第三阶段投入指标原始数据的调整 |
4.4.2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技术创新效率值的重新测度 |
4.4.3 第三阶段投入调整后技术创新效率值的统计描述 |
4.4.4 第三阶段与第一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值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竞争环境下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优化对策 |
5.1 总体优化对策 |
5.2 具体优化对策 |
5.2.1 保障资源合理配置 |
5.2.2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5.2.3 提高技术研发投入 |
5.2.4 构建创新协同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
(3)竞合环境下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研究 ——企业集成情报运作与价值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基础理论观点 |
1.3.1 信息与关系 |
1.3.2 供应链结构单元:供应商-企业-客户 |
1.3.3 竞合情报观 |
1.3.4 战略匹配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1.6.1 信息与关系维度的整合 |
1.6.2 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 |
1.6.3 竞争情报价值与战略匹配的统一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竞争情报的双维度——信息与关系 |
2.1.1 竞争情报的信息维度 |
2.1.2 竞争情报的关系维度 |
2.2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情报 |
2.2.1 供应链管理 |
2.2.2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情报研究 |
2.3 企业竞争情报价值、供应链增值与供应链情报价值 |
2.3.1 企业竞争情报价值 |
2.3.2 供应链增值 |
2.3.3 供应链情报价值 |
2.4 情报价值实现与战略匹配 |
第三章 竞合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及其运作流程分析 |
3.1 竞合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中的信息流程分析 |
3.2 信息的扩散特征与企业内外部竞争情报活动的动态过程 |
3.3 竞合环境下的企业竞争情报体系及其运作流程 |
3.3.1 企业内部信息、内部关系和内部竞争情报运作流程 |
3.3.2 企业外部信息、外部关系和外部竞争情报运作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竞合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研究 |
4.1 企业的信息类型、内部关系及企业内部信息和关系的运作框架 |
4.1.1 企业的信息类型 |
4.1.2 企业的内部关系角色及其信息特性对企业运营决策的支持 |
4.1.3 企业内部运营活动中的信息过程和关系运作框架 |
4.2 企业外部竞争情报运作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框架 |
4.2.1 企业合作关系框架 |
4.2.2 企业竞争关系框架 |
4.3 企业类型与供应链类型 |
4.3.1 企业类型 |
4.3.2 供应链类型 |
4.4 不同类型企业的内外部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研究 |
4.4.1 防御型企业的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 |
4.4.2 开创型企业的竞争情报增值运作模式 |
4.4.3 扩展/虚拟企业模式在合作层面对企业增值运作模式的拓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关系与企业战略体系运作系统 |
5.1 企业信息和关系分析 |
5.1.1 企业内部信息与关系 |
5.1.2 企业外部信息与关系 |
5.2 企业战略体系分析 |
5.2.1 企业内部战略 |
5.2.2 企业外部战略 |
5.3 信息-关系与企业战略体系运作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模型构建与系统分析 |
6.1 企业战略匹配模型构建 |
6.1.1 系统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SM) |
6.1.2 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模型构建 |
6.2 系统分析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理论分析框架 |
7.1.1 企业内部运作框架 |
7.1.2 企业内外部交互框架 |
7.1.3 竞争情报活动与内部流程的统一框架 |
7.1.4 企业外部合作与竞争关系框架 |
7.2 主要结论 |
7.2.1 信息和关系的统一 |
7.2.2 竞争和合作的统一 |
7.2.3 情报价值和战略匹配的统一 |
7.3 管理启示 |
7.3.1 管理决策启示 |
7.3.2 理论研究启示 |
7.3.3 研究方法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从竞争到竞合:新创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竞合导向的理论溯源 |
1.1 以竞争为主的战略导向 |
1.2 以合作为主的战略导向 |
1.3 竞合战略的形成 |
2 从竞争到竞合战略转换 |
3 “百果园”竞合战略下的企业共赢 |
4 结语 |
(5)生态位视角下企业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生态位理论 |
2.1.1 生态位与企业生态位 |
2.1.2 生态位与组织群落 |
2.1.3 企业生态位相关研究进展 |
2.2 企业竞争环境理论 |
2.2.1 竞争环境概念界定 |
2.2.2 竞争环境相关研究 |
2.3 动态能力理论 |
2.3.1 动态能力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
2.3.2 动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2.3.3 动态能力相关研究 |
2.4 创新绩效 |
2.4.1 创新绩效的内涵 |
2.4.2 创新绩效的测量 |
2.5 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进展 |
2.5.1 竞争环境与动态能力 |
2.5.2 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
2.5.3 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
2.6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VUCA生境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研究 |
3.1 VUCA生境下的商业生态系统 |
3.1.1 定义 |
3.1.2 构成要素 |
3.1.3 特征 |
3.2 VUCA生境下的企业生态位 |
3.2.1 企业生态位的界定及内涵 |
3.2.2 生态位序参量特征及关联分析 |
3.3 VUCA生境下企业竞争分析 |
3.3.1 外来种入侵 |
3.3.2 本地种变异 |
3.3.3 企业生态位的演变及测量 |
3.4 VUCA生境下的企业动态能力分析 |
3.4.1 生态位构建能力与动态能力 |
3.4.2 生态位错位能力与动态能力 |
3.4.3 生态位竞合能力与动态能力 |
3.5 企业动态能力演变机理与提升路径 |
3.6 VUCA生境下的生态系统中企业间共生性分析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
4.1 理论基础框架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2 目标样本的选取 |
4.2.3 数据获取与编码 |
4.3 案例内分析 |
4.3.1 社交应用类企业A |
4.3.2 交易类企业B |
4.3.3 在线旅行类企业C |
4.3.4 出行类企业D |
4.4 多案例间比较研究 |
4.4.1 竞争环境与创新绩效 |
4.4.2 竞争环境与动态能力 |
4.4.3 企业家精神 |
4.4.4 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 |
4.5 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模型 |
第五章 竞争环境、动态能力及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研究 |
5.1 竞争环境与企业创新绩效 |
5.1.1 外来种入侵与企业创新绩效 |
5.1.2 本地种变异与企业创新绩效 |
5.2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
5.2.1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位构建、错位和竞合能力 |
5.2.2 本地种变异与生态位构建、错位和竞合能力 |
5.2.3 生态位构建、错位和竞合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
5.2.4 生态位构建、错位和竞合能力的中介作用 |
5.3 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 |
5.4 模型构建与假设 |
第六章 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6.1 问卷设计 |
6.2 变量测量 |
6.2.1 解释变量 |
6.2.2 中介变量 |
6.2.3 调节变量 |
6.2.4 被解释变量 |
6.3 测量模型分析 |
6.3.1 问卷预调研 |
6.3.2 问卷调研与分析方法 |
6.3.3 数据分析 |
6.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模型评价与修正 |
6.4.3 路径分析 |
6.4.4 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分析 |
6.4.5 企业家精神的调节作用分析 |
6.4.6 研究假设分析汇总 |
第七章 VUCA生境下动态能力的创新绩效提升策略 |
7.1 企业动态能力提升路径 |
7.2 基于生态位构建能力的创新绩效提升对策 |
7.2.1 重视生态位因子序参量的创新 |
7.2.2 缩短生态位构建周期 |
7.3 基于生态位错位能力的创新绩效提升对策 |
7.3.1 降维式错位竞争 |
7.3.2 升维式错位竞争 |
7.3.3 跨界式错位竞争 |
7.4 基于生态位竞合能力的创新绩效提升对策 |
7.4.1 关注技术异质性、资源互补性的潜在合作者 |
7.4.2 提升竞合意识与发挥企业家精神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意义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
8.3.1 研究局限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动态能力影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2:企业动态能力作用机制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6)管理者认知视角下网络组织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网络组织 |
1.2.2 网络组织演化 |
1.2.3 管理者认知与认知模式 |
1.3 研究目标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础理论与文献回顾的整理思路 |
2.1.1 文献综述的整理思路 |
2.1.2 相关理论的整理思路 |
2.2 网络组织形成原因与演化路径研究 |
2.2.1 网络组织形成的原因与演化的基本变量 |
2.2.2 网络组织演化的总体研究情况 |
2.2.3 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力和演化路径 |
2.3 网络组织演化的驱动理论与文献 |
2.3.1 高阶理论与组织能力演化关系研究 |
2.3.2 情境双元性与网络组织演化 |
2.3.3 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 |
2.3.4 资源基础理论 |
2.4 网络组织演化要素理论与文献 |
2.4.1 组织能力理论与网络组织演化 |
2.4.2 交易成本论与网络组织演化 |
2.4.3 嵌入性理论 |
2.5 文献述评 |
2.5.1 鲜有从整合的视角研究网络组织演化 |
2.5.2 缺乏对管理者认知在网络组织演化中作用的深入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管理者认知的特征与演进 |
3.1 管理者的内在特征与认知特征 |
3.1.1 管理者的内在特征 |
3.1.2 管理者认知的特征 |
3.2 信息经济属性的演变 |
3.2.1 信息供给的公共性与专属性 |
3.2.2 信息的需求属性 |
3.2.3 信息的边际协调成本与边际收益 |
3.2.4 信息要素:从网络关系到网络结构的价值创造 |
3.3 管理者共享认知的形成 |
3.3.1 管理者认知的知识结构 |
3.3.2 管理者认知的信息架构 |
3.3.3 管理者个体认知到共享认知的演进 |
第4章 网络组织演化的阶段性分析 |
4.1 网络组织的演化特征 |
4.1.1 开放性 |
4.1.2 潜在的远离平衡状态属性 |
4.1.3 自适应性 |
4.1.4 非线性 |
4.1.5 涨落是网络组织走向有序的“动量” |
4.2 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驱动因素 |
4.2.1 外部战略情境的驱动 |
4.2.2 内部累积的行为惯例与信息架构的驱动 |
4.2.3 高层取向的驱动作用 |
4.3 网络组织演化的要素分析 |
4.3.1 结点能力的演化 |
4.3.2 网络关系的演化 |
4.3.3 网络结构的演化 |
4.4 网络组织演化的阶段 |
4.4.1 网络组织演化的“动量” |
4.4.2 网络组织演化的自稳定阶段 |
4.4.3 网络组织演化的自适应阶段 |
4.4.4 网络组织演化的自整合阶段 |
第5章 网络组织演化的认知模式 |
5.1 结点能力的发展与演化 |
5.1.1 管理者认知与能力演化的关系 |
5.1.2 能力的发展与演化阶段 |
5.2 价值创造逻辑的选择 |
5.2.1 交汇点:单方价值攫取 |
5.2.2 关系域:单方价值攫取与互惠价值取向并存 |
5.2.3 关系整合:互惠价值创造 |
5.3 网络组织演化的基本认知模式 |
5.3.1 模式Ⅰ:适应性--惯例观认知 |
5.3.2 模式Ⅱ:适应性--前瞻观认知 |
5.3.3 模式Ⅲ:塑造性--惯例观认知 |
5.3.4 模式Ⅳ:塑造性--前瞻观认知 |
第6章 信息架构下价值逻辑选择的博弈分析 |
6.1 主体的竞合关系选择 |
6.1.1 情境假设 |
6.1.2 基于信息的竞合关系选择 |
6.2 价值创造逻辑选择的博弈分析 |
6.2.1 情境设定 |
6.2.2 价值逻辑选择 |
第7章 实证分析 |
7.1 模型构建 |
7.2 研究假设 |
7.2.1 网络嵌入与创新绩效 |
7.2.2 网络嵌入与管理者认知 |
7.2.3 管理者认知与创新绩效 |
7.3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及度量 |
7.3.1 管理者特征 |
7.3.2 网络嵌入 |
7.3.3 管理者认知 |
7.3.4 价值创造:创新绩效 |
7.4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
7.4.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7.4.2 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
7.5 假设检验与分析 |
7.5.1 相关性分析 |
7.5.2 假设回归检验 |
7.6 稳健性检验 |
7.6.1 数据分组检验 |
7.6.2 变量替换法检验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管理启示 |
8.1.1 主要结论 |
8.1.2 研究启示 |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调查问卷 |
(7)O2O商业模式下企业竞合行为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线下中心企业与下游O2O平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在超竞争环境下,组织竞合关系的发展及演变 |
二、互联网技术以及O2O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 |
三、线下企业线上化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日益增强 |
四、企业竞合战略与绩效关系日益密切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二分式研究 |
一、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 |
二、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 |
第二节 竞合的本质 |
第三节 企业竞合行为与绩效 |
第三章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
一、关于竞合框架的讨论 |
二、竞合参与主体 |
第二节 研究模型 |
第三节 研究假设 |
一、中心企业竞争行为与绩效 |
二、中心企业合作行为与绩效 |
三、中心企业竞合行为与绩效 |
四、中心企业竞合行为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四章 研究方法设计 |
第一节 变量的定义及测量 |
第二节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效度与信度 |
一、效度 |
二、信度 |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信度 |
四、各个因子的含义 |
第五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
第一节 数据分析 |
一、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程度、竞争程度及其绩效的相关分析 |
二、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的合作程度、竞争程度及其绩效的回归分析 |
三、中心企业竞合行为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差异研究 |
第二节 研究假设验证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解释 |
一、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企业的竞争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二、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企业的合作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三、中心企业与下游O2O电商平台企业的竞合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四、中心企业竞合行为模式的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中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 |
第四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 |
(8)企业竞合战略模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竞合战略的内涵及模式 |
(一) 竞合战略的内涵 |
(二) 竞合战略的模式 |
三、竞合战略模式选择 |
(一) 竞强合强型:通用对丰田 |
(二) 竞弱合强型:宝洁对沃尔玛 |
(三) 竞强合弱型:可口可乐对百事可乐 |
(四) 竞弱合弱型:卓越网对携程旅行网 |
四、结语 |
(9)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研究 ——以长安汽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超竞争理论 |
2.1.1 超竞争环境 |
2.1.2 波特五力模型 |
2.2 动态能力理论综述 |
2.2.1 动态能力的发展过程 |
2.2.2 动态能力的内涵 |
2.2.3 动态能力的维度 |
2.3 战略转型相关理论综述 |
2.3.1 转型与战略转型的内涵 |
2.3.2 战略调整、战略变革、战略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 |
2.3.3 企业战略转型的动因 |
第3章 超竞争环境理论 |
3.1 企业一般竞争环境和超竞争环境 |
3.1.1 企业一般竞争环境 |
3.1.2 企业超竞争环境 |
3.1.3 一般竞争环境与超竞争环境的特征比较 |
3.2 超竞争的产业环境 |
3.3 超竞争产业环境下企业战略的选择 |
3.3.1 一般竞争战略 |
3.3.2 超竞争环境下的战略转变 |
3.3.3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的选择 |
第4章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模型的构建 |
4.1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形成 |
4.1.1 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分析 |
4.1.2 动态能力的形成过程分析 |
4.1.3 基于整合观的战略转型能力分析 |
4.1.4 超竞争环境下战略转型能力模型 |
4.1.5 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选择与战略转型能力关系 |
4.3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构成要素 |
4.3.1 转型环境识别能力 |
4.3.2 战略转型学习能力 |
4.3.3 战略转型创新能力 |
4.3.4 转型效果控制能力 |
4.4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 |
4.4.1 转型环境识别能力的影响因素 |
4.4.2 战略转型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 |
4.4.3 战略转型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4.4.4 转型效果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5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5.1 超竞争环境与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超竞争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
5.1.2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5.2 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
5.2.1 研究构想设计 |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3 超竞争环境下战略选择的评价设计 |
5.2.4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水平的评价设计 |
5.2.5 企业战略转型效应的评价设计 |
第6章 实证研究 |
6.1 长安汽车公司简介与超竞争环境分析 |
6.1.1 长安汽车简介 |
6.1.2 长安汽车超竞争环境分析 |
6.2 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评价过程 |
6.2.1 问卷回收统计 |
6.2.2 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具体评价过程 |
6.3 长安汽车适应改变型竞争优势战略 |
6.4 长安汽车适应改变型战略的效应分析 |
6.5 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结论与建议 |
6.5.1 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结论 |
6.5.2 长安汽车战略转型能力的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Z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竞合战略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竞合战略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和理论概述 |
2.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理论 |
2.1.1 宏观环境分析 |
2.1.2 产业环境分析 |
2.1.3 企业竞争环境分析 |
2.2 竞合战略理论 |
2.2.1 竞合战略条件 |
2.2.2 竞合战略风险 |
2.2.3 竞合战略实施 |
2.3 战略联盟理论 |
2.3.1 战略联盟动因 |
2.3.2 战略联盟形式 |
2.3.3 战略联盟组建 |
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3.1 集装箱物流行业整体发展现状及趋势 |
3.1.1 集装箱物流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
3.1.2 集装箱物流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
3.2 ZB 地区集装箱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 |
3.2.1 ZB 地区集装箱物流业发展现状 |
3.2.2 ZB 地区集装箱物流业发展趋势 |
3.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环境分析 |
3.3.1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3.2 客户议价能力 |
3.3.3 竞争对手竞争能力 |
3.3.4 替代品威胁能力 |
3.3.5 潜在进入者能力 |
4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现状分析 |
4.1 Z 公司企业概况 |
4.2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发展现状 |
4.2.1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的战略定位 |
4.2.2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的资源能力 |
4.2.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的经营业绩 |
4.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现行竞合战略 |
4.3.1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的价值网络 |
4.3.2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构建现状 |
4.3.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绩效 |
4.4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存在的问题 |
4.4.1 没有树立竞合战略理念 |
4.4.2 竞合战略规划不够清晰 |
4.4.3 竞合关系嵌入程度较浅 |
4.4.4 竞合关系方式较为单一 |
4.4.5 竞合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
5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制定 |
5.1 制定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原则 |
5.2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方向和目标 |
5.2.1 企业新竞合战略方向 |
5.2.2 企业新竞合战略目标 |
5.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内容 |
5.3.1 产业链上游竞合战略 |
5.3.2 产业链水平竞合战略 |
5.3.3 产业链下游竞合战略 |
5.3.4 产业互补者竞合战略 |
6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实施和保障 |
6.1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实施过程 |
6.1.1 选择竞合对象 |
6.1.2 明确竞合利益点 |
6.1.3 确立竞合方式 |
6.2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实施保障 |
6.2.1 建立竞合组织体系 |
6.2.2 强化竞合相关知识培训 |
6.2.3 加强竞合风险管理 |
6.2.4 建设开放组织文化 |
6.3 Z 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新竞合战略的控制 |
6.3.1 确立竞合控制的战略标准 |
6.3.2 建立竞合战略的跟踪系统 |
6.3.3 进行竞合战略的偏差反馈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超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合战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集群背景下HN公司竞合战略研究[D]. 赵晓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超竞争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 郗佳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竞合环境下基于信息和关系的企业战略匹配研究 ——企业集成情报运作与价值实现[D]. 毋江波. 山西大学, 2019(02)
- [4]从竞争到竞合:新创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向[J]. 原丹奇,张怀英.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5]生态位视角下企业竞争环境、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 魏国伟.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6]管理者认知视角下网络组织演化研究[D]. 黄晓芬. 天津财经大学, 2018
- [7]O2O商业模式下企业竞合行为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线下中心企业与下游O2O平台为例[D]. 李洪.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2)
- [8]企业竞合战略模式选择研究[J]. 杨增雄,焦扬. 阅江学刊, 2015(03)
- [9]超竞争环境下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研究 ——以长安汽车为例[D]. 罗相培. 重庆工商大学, 2014(09)
- [10]Z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竞合战略研究[D]. 巩道友.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