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段阿里[1](2021)在《《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天人合一观”视角,从天文、历法等术数范畴探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时间医学重要理论范畴发生的历法背景与思想基础,对天文历法要素参与《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渗透和影响加以综合的、动态的考察,总结、归纳出《内经》中人体各类生命节律的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力图充实、完善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提供规范、准确、详实可靠的文献支撑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整理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经》中时间医学理论相关内容及历代医家的注解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并通过发生学、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考哲学、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对《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内涵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本研究选择1956年3月影印明·顾从德翻刻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以及明·赵府居敬堂刊本的《灵枢经》作为《内经》原文选录的范本;哲学、天文学、社会文化典籍,重点选择《内经》成书前的六经、诸子文献及史书,如《论语》《孟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尚书》《史记》等;并以《说文》《尔雅》《释名》《广雅》等小学类典籍为依据,以经典着作中古代注疏为参考,采用训诂学的方法辨析文中涉及的主要词语含义。本研究由综述、前言与正文三部分构成。综述部分对中医时间医学理论近二十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前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缘起,正文部分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方法参与《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影响加以综合的、动态的考察,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了《内经》时间医学的理论内涵及应用价值,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结合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计时符号、计时工具、计时要素加以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和研究《内经》中蕴含的天文历法知识,分析其计时原理,确立其计时标准,并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综合的、动态的考察中国古代计时方法对《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渗透和影响,以揭示《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形成的天文学基础。第二部分运用哲学、历史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特征、人文条件、认知方法等诸多因素,立足《内经》原文的考辨,从天文历法要素在《内经》中的应用痕迹、时间节律在脏腑功能活动中的体现、人体气血阴阳的时间要素特性三个维度,挖掘整理《内经》中涉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生理、病理周期性节律变化的全部文献及历代医家经典注解,分析考辨《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着重探讨人体“五脏主时”的生理活动节律和“五脏各以其时受病”的病理变化节律的规律和内涵,力求充实、完善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第三部分用《内经》以降医学典籍中的论述为主要论据,通过分析阐释人体生命节律与疾病的关系,深入探讨《内经》中因时而致病、择时而治病、用时而养身、望时而预观等时间医学理论的实用价值,总结归纳《内经》时间医学的应用价值,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养生康复,以期在健康中国发展中提供新的防治策略。结论:通过对《内经》相关文本的分析与整理,提出人体生命节律具有“因时可调”的平衡性和“因时而变”的动态性,为综合性节律,其实质可以概括为阴阳消长盛衰和五行更迭衰旺调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其理论可以辨析预测脏腑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指导临床养生治疗。1.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方法相关文本的分析与整理,发现《内经》时间医学理论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天文历法学机制,其以天干、地支为计时符号,以圭表、日晷、铜壶滴漏为计时工具,以年、月、日、时、四时与长夏、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作为计时要素,其历法思想涵盖了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尤其是对阴阳合历的创造和发展独创了五运六气历,其计时方法为以昼夜十二时作为计时标准,月亮的朔望月周期作为计月标准,干支纪年法作为计年标准,通过计量年、季、月、日、时的时间间隔,来判断气候变化规律、预测季节来临,将时序变化纳入时间医学理论体系中,使人体生命节律具备相应的时间属性,进而确立了中医学的时间要素以及时间为本位的思维特征,其构建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系统论和整体观。2.通过对《内经》人体生命节律相关文本及历代医家经典注解的收集和整理,提出人体生命活动随自然界时序变化呈现出的时间节律具有“因时可调”的平衡性和“因时而变”的动态性,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生命节律的表现是以气化流转作为载体,以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转化和五行之气的生克制化为表现形式,人体与之相适应的是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的五个功能调控系统,将五脏赋予时间内涵,其功能特性也可与所主时序的特点相类似,其实质可以概括为阴阳消长盛衰和五行更迭衰旺调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3.《内经》中的人体生命节律是一种综合性复杂节律,按照周期长短可以分为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及超年节律,按照时间属性又可将日节律细分为阴阳消长日节律、五脏主时日节律、营卫运行日节律,月节律细分为气血盛衰月节律、人气消长月节律,年节律细分为四时阴阳消长年节律、四时人气活动年节律、五脏主时衰旺年节律、四时脉象变化年节律,所论阴阳、五行、气血、营卫和脏腑功能活动相配合适应自然界而产生的生命节律是人体生命状态和信息传导动态过程的综合演变。在临证中对于不同节律的取舍问题,主张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提出对于“常”证要遵循“因时制宜”原则,对于“变”证要注意“舍时从证”规律。4.通过诠释人体生生命节律与疾病的关系,提出“因时而致病”“择时而治病”“用时而养生”“望时而预观”的人体生命节律治疗观,构建“望时预测”“择时针灸”“因时用药”“顺时养生”的人体生命节律防治法,尤其是提出具有疾病类型、节律类型、适用范畴、准确程度的疾病预测模型,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养生康复,以期在健康中国发展中提供新防治策略。
谢双峥[2](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认为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卢倩[3](2020)在《《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其本身包含着类似于现代系统论的朴素系统思想。现代系统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所以用现代系统论的视角去研究《黄帝内经》,发现其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意义的课题。通过对《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以及思想渊源的深度分析,得出《黄帝内经》受儒家、道家学说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朴素的系统论,但它本身的着眼点并不完全在客观对象的实际联系上,而是一种主观精神,所以《黄帝内经》本身包含的朴素系统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系统论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横断学科,相继涌现了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成为21世纪发展最有前途的科学。因此将现代系统论思想与《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相结合,对提升当今社会的医学和学术思想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演化性两大方面。通过对《黄帝内经》整体性的分析,发现其将人体看作一个整体系统,不仅在结构上相互联系,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另外通过整体性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系统发展的演化路径及其规律,阐明养生观、病理两大系统在演化过程中的结构性规律以及各自形成的内外动力机制与微观和宏观机制。在实现人体健康发展的演化路径中,特别强调人体内部建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以及作为外部因素自然环境的推动作用,但是外部因素的引导只有在人体内部动力相协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整体和谐。同时在分析养生、病理时注重宏观特征影响微观个体,而稳定的宏观特征又是由大量的微观元素构成的,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综上所述,在分析《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研究中运用整体性、演化性将各种因素进行优化整合,这样做既有利于借助《黄帝内经》中丰富的系统思想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系统思想,也有利于提高当今的中医临床水平,构建新型的医学模式,对当今的系统思想和医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覃旭芳[4](2019)在《《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经典着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对中医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代以来,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与中医的相似性使中医的发展在理论上找到了支撑,学界开始对中医从广义科学哲学的角度开始研究。主要是从隐喻模型和数理模型来对中医进行研究,主张超越经典科学哲学的范式,用系统科学来解释中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肯定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但是从整体论的角度,为中医理论建立一个系统的解释模型的研究还比较少。论文通过对中医解释模型的整体性研究,论证中医解释模型的价值和意义,对学界以往对“中医是不是科学”话题的研究持否定态度,中医的发展并不需要建立在“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之上。对中医解释模型的研究主要通过几个部分来说明,第一部分除了概括意义、方法、研究背景等内容之外,还说明《黄帝内经》中的人体结构模型,对人体的功能结构进行剖析概述,从人的五脏六腑、经络以及人体其他概念进行说明,并且构建一个基本的人体模型。第二部分是对《黄帝内经》中关于病理病机的解释进行阐述研究。分别从疾病的发病原理,发病机制,以及药物的性质进行说明,说明中医的整体思想。第三部分从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等理论上进行研究,说明《黄帝内经》所提出的解释模型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可行性,能够合理的指导临床实践。从整体思维的认识方法和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上为《黄帝内经》理论进行辩护。第四部分论述《黄帝内经》理论模型的临床解释上的合理性以及在科学哲学中此模型的合理性。明确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论思维方法从广义上来说具有科学性,说明《黄帝内经》独特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对现代医疗实践的启示。本文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出发,证明《黄帝内经》在现代哲学上和医学上的价值,在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通过理论上的研究构建中医解释模型,在科学哲学上为中医未来的发展进行指导。
吴宁[5](2018)在《从天人相应论中医文化和茶文化的联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文化和中国茶文化都受到中国哲学中天人相应观、天人合一观、道法自然等的影响。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文化的理论背景。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与人体的密切联系,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天人相应观也是茶道的文化基础,茶道的美学基础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茶文化的本质意趣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虽然天人相应在两种传统文化中有不尽相同的表现形式,茶文化的养生保健、养性涤心和中医药有着异曲同工的功效。
李雨欣[6](2018)在《基于“天人相应”理论探讨季节变化对金黄地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摘除松果体后金黄地鼠的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IL-2、IL-6、IgE、IgG、CD4+、CD8+、TNF-α 的含量在四季中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金黄地鼠进行比较,讨论金黄地鼠免疫系统各项指标的季节变化规律,探索松果体对机体免疫系统的高位调节作用和在“五脏应时”中发挥的作用,为进一步丰富“天人相应”理论的内容。方法1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为对光照敏感的健康二月龄的雄性金黄地鼠(又称叙利亚地鼠、仓鼠),将金黄地鼠分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组,每个节气前35天购入实验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金黄地鼠分为实验组(行松果体摘除术)、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对照组各8只,适应性饲养3天,于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四个时间点前30天开始进行动物造模实验。造模后的金黄地鼠正常饲养至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4个时间点,于二分二至日当晚9:00后进行动物取材实验。将金黄地鼠称量重量后在无光线的暗室5W红光灯下,麻醉后用腹主动脉取血法取血及脾脏。将血静置20分钟后置于4℃离心机中分离血清(3000r/min,20min),和脾脏并存于-80℃冰箱冷冻备用。2检测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金黄地鼠血清中IL-1、IL-2、IL-6、IgE、IgG 及脾脏中 IL-1、IL-2、IL-6、IgE、IgG、CD4+、CD8+、TNF-α 的含量。3数据统计及分析: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实验组、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先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进行对比,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2个独立样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组间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选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方法或T检验,不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k个独立样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金黄地鼠血清IL-2、IL-6、IgE、IgG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IL-1、IL-2、IL-6、IgG含量在冬季达到最低,IL-1对照组在秋季最高,IL-6春季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季,IL-2在夏季的含量最高;对照组IgE的含量在春、夏、秋三季连续下降,在冬季上升,IgG的含量在春、夏、秋三季连续升高,而在冬季上降,IgE和IgG存在互补关系。2 金黄地鼠脾脏中 IL-1、IL-2、IL-6、IgE、IgG、CD4+、CD8+、TNF-α 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整体呈现秋季高、冬季低的特点。3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数据对比,显示松果体参与了调控免疫系统,部分指标在被摘除松果体后失去了对照组季节变化的规律性。结论1机体免疫功能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符合“天人相应”的规律。本实验选取的血液中的免疫指标整体呈现春分夏至组水平较高、秋分冬至组水平较低的趋势,脾脏中的疫指标整体呈现秋分较高、冬至较低的趋势,说明机体的免疫功能整体存在节律性,且在冬季略有下降。这种脏腑功能随着季节变化随之产生适应性改变的现象,是“藏象应时”理论的内涵之一,也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基本表现。2机体功能的季节性变化与松果体的高位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松果体作为机体的一种高位调节器官,在一定程度上对金黄地鼠的免疫系统起着调控作用,外界自然环境可以通过松果体来影响机体功能,并作出适应性反应,是“天人相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的组织器官,这为松果体是“天人相应”的中介性物质提供了依据。
张娜[7](2016)在《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田深入探讨四时-阴阳-五行-五脏的关系以及“四时五脏阴阳”理论在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中的应用,讨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天人相应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四时时令里松果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指标含量的测定,分析实验指标变化出现差异的原因,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以《黄帝内经》为主,分析四时-阴阳与五脏的关系,并依据五行休王学说,分析脏腑生理病理变化与四时-阴阳的关系,论述“天人相应”整体观思想与“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五脏相关病症以及五脏应时的现代实验研究成果,论述“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整体观思想,并探讨其在中医藏象本质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2实验研究2.1总体设计本研究选择对光周期敏感的金黄仓鼠(叙利亚仓鼠)为实验研究对象,以四时时令(2013、2014年)为分组依据,测定生理状态下,松果体中褪黑素(MT)含量、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活性水平变化,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指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3、T4)以及甲状腺AANAT、HIOMT活性、MT含量,为“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提供实验依据。2.2实验动物健康雄性金黄仓鼠,质量(130±10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供应。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标准进行分组,每组6只,且均于各节气日前2周购入。饲养条件为:自然光照,湿度50%-70%,室温冬季(18±2)℃,夏季(25±2)℃。动物组织取材时间:分别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节气日傍晚将动物移至暗室,并于当晚22:00开始取材。2.3指标检测松果体中的MT、AANAT、HIOMT,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各组织中TRH、TSH、T3、 T4、AANAT、HIOMT、MT,以上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其含量。2.4分析、统计方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n=6)表示,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两组间比较时,用LSD-t检验或2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积差或者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标准,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松果体中MT含量、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活性的四时变化金黄仓鼠松果体中MT、AANAT、HIOMT含量变化均有显着差异(P<0.05),其含量变化有季节节律性,表现为春分、冬至较高、秋分降低的趋势。并且松果体AANAT、HIOMT活性的季节性变化与松果体MT含量的季节性变化呈现正相关。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的四时变化下丘脑TRH、垂体TSH激素含量变化有显着差异,并且均在春分出现峰值,夏至出现最低值;甲状腺中T3、T4含量变化季节差异性不明显;甲状腺HIOMT、AANAT活性变化有差异(P<0.05),有秋分最低、冬至高的趋势。结论1理论部分讨论了四时、阴阳、五脏的关系,并从气的角度阐释“天人相应”思想,为“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从理论角度论述了中医藏象内涵。2松果体分泌的MT含量变化有季节节律性,其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含量变化也有季节节律性,并且MT变化与AANAT、HIOMT活性有关。说明松果体功能的季节节律性,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调节,并调控其他器官功能。3下丘脑TRH、垂体TSH含量有季节节律性变化,甲状腺T3、T4含量变化趋势与TRH、TSH一致。说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是有季节节律性的,其功能会随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出现适应性调节。
王振海,王蕾[8](2015)在《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和"整体观"表述上的混乱,从"天人相应"一语的语源,"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天人相应"与整体观,新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证,现代科学的研究,及便于当代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等几个方面出发,认为应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表述为"天人相应"思想。
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9](2015)在《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地位之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地位。[方法]通过分析天人相应思想的理论内涵、文化底蕴及取象比类、观察方法和中和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了解天人相应思想的深刻内涵。[结果]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结论]正确理解天人相应思想的科学内涵不仅有利于加强新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为其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钱泽南[10](2014)在《黄帝内经太素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黄帝内经太素》是隋唐时期着名医家杨上善撰注的一部医书。该书包含《素问》和《灵枢》的所有内容,较好的保存了《黄帝内经》的古貌,是研究《内经》的重要书籍。大约在南宋时期,该书已经亡佚。19世纪20年代,该书重现日本,震惊学术界,《太素》研究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学术界对《太素》进行了一些探讨,但缺乏对该书整体的梳理,尤其是对《太素》学术思想的整体梳理。即使是一些学术专着也主要侧重于研究杨上善的生平、《太素》源流情况以及《太素》底本考略。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太素》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方法应用目录、版本、校勘、文字、归纳等方法对《太素》进行文献研究。结果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太素》的成书年代以及时代背景并简修了杨上善的年谱。有关《太素》成书年代以及杨上善所处的年代,大致有隋代说,后周说以及唐代说三种。本文根据以下几点认为该书成书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至调露二年(公元680年)。第一,避唐讳不避隋讳且该书存在“临文不讳”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于唐高宗时期。第二,杜光庭称杨上善为唐人。第三,唐高宗乾封元年才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第四,《太素》书中均题有:“通直郎守太子文学臣杨上善奉敕撰注”。第五,唐高宗时期曾改秘书省为兰台。第六,《太素》一书,最早见于《旧唐书·经籍志》记载。第七,以帝命为敕始于唐高宗显庆中。第八,反切中的“浊上变去”现象成形于唐朝。第九,《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中之“大唐故太子洗马杨府君及夫人宗室墓志铭并序”主人应该为杨上善。根据此方墓志铭,本文认为《太素》成书时间应该为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至调露二年(公元680年)。通过对该书成书的时代背景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隋朝以及唐朝初期的社会形势是三大势力不断碰撞,汉人势力与胡人势力不断的互相融合。隋唐文化,上承魏晋,下启两宋,具有开明、包容,多元化的特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太素》学术思想,通过八个专论的论述,初步梳理了《太素》的思想体系。专论一:太素释义。通过对“太素”一词的释义,本文认为“太素”即为“太一”之义。本文通过研究陕西省太白山的名称变化,发现西汉以前,太白山又被称为太一(太乙)山,得出上古太一等同于太白。而“素”的原意就是“白”。再结合《洞神经》认为脾是太素府,中医理论中脾之原穴是太白穴。本文认为“太素”即为“太白”之义,暨“太素”既“太一”。“太素”一词体现了古人气一元论的思想以及唯物观。这种思想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摄生、阴阳五行、形神理论以及天人相应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专论二:《太素》类编方法研究。本文认为《太素》以天地人三才类编的方法建立了独特的《太素》类编体系,充分说明了《太素》天人相应的思想。本文首先研究了古人的三才观,认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次又研究了古人的三才创制观,发现按照三才原理创制事物在古代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认为《太素》全篇分为二十大类,可统观天地人。人体与天地相应,《太素》天部论天之道,主要阐明人体生理功能及其规律。《太素》地部论地之道,主要阐明人体生理实质及其特点。《太素》人部论人之道,主要阐明人体诊候、证候,治疗手段,以及疾病特点。不仅如此天地人三部每部又可再分出天地人。从而可以看出该书编排严谨,逻辑紧密。专论三:深入研究了《太素》天人相应学说,通过古人对“天”这个概念理解的逐渐变迁入手,探讨了儒家和道家对天的认识,认为《太素》所言的天更多是契合道家精神,指的是规律之天而非主宰之天。《太素》天人相应学说是建立在天人同一规律暨气一元论之上,强调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辩证统一关系。《太素》的天道具有体刑用德的内涵,以此区分了儒家体用不分,刑德不当的天人观。《太素》天人相应思想具体体现在性命观、气血精液观、阴阳五行观、摄生观,诊疗观等方面。专论四:主要论述了《太素》命门学说。通过对《内经》和《难经》命门含义的研究入手,大量对比研究历代医家对命门学说的发挥,结合对《太素》重视气一元论的思想的理解,认为《太素》命门学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分而言之,右肾为命门;合而言之,通名为肾。第二,命门之气即为肾间动气。第三,三焦有名无形,通行元气。第四,命门藏精与五脏藏精互生,命门藏精即肾藏精,命门藏精即五脏藏精。第五,重视葆养命门之气,强调情志因素。专论五:分析了《太素》五神脏理论。通过对“神”之内涵的解读,发掘历史上五脏配五行的演变过程,认为心神统领全身,与其他五神是一神与五神,太一与五行的关系,不可割裂而论述。《太素》尊重并深入演绎了经旨,对“神”的概念具有独特的理解,分析了性、命,形的各自含义,提出了“形从地生,命从天与”的构想。在论述五脏藏神的过程中,《太素》认为心可以自生经脉以及心经没有输穴的原因是心为人身之主。并认为心亦受邪,尝试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太素》还提出了胆主春生之气,脾为四脏之本的说法。这些理论初步体现了《太素》形神高度统一的思想,构建了心为君主之官的神系统和命门为元气出处、脾为谷气所出的形体系统。专论六:阐述了《太素》关枢阖理论,认为该理论具有后世六经辨证的雏形。《太素》系统论述了三阳,三阴经的生理功能,而这种生理功能特点可以用关、枢,阖来形容。书中还根据关、枢,阖的特点论述了六经病变和六经皮部。反观王冰的开、枢,阖理论则未能深深的符合经旨。专论七:讨论了《太素》对真气的认识,真气为一气、和气、经气,正气,并探讨了真气与肾间动气的关系,认为真气可能是元气。专论八:首先论述了《太素》对人迎气口的看法,杨上善驳斥了,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观点,认为颈动脉为人迎,寸口位置为脉口。接着讨论了《太素》体现出的道易思想。然后讨论了《太素》有关五邪的认识,杨氏借《难经》五邪的说法注释《内经》时,与后世诸多医家的论述不同,是杨氏独特的学术理论。结论本文重新审视了前人的研究结果,针对《太素》研究的薄弱环节,深入学习领会《太素》全文,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太素》一书的命名为研究切入点,认为太素即为太一之意,体现了《太素》重视气一元论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太素》三才类编方法、天人相应思想、五神脏理论、命门学说等内容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述了《太素》具有体刑用德的天人观、形神合一,神为形主的形神观,为深入研究《太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研究 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计时方法 |
1 中国古代计时符号 |
1.1 天干 |
1.2 地支 |
2 中国古代计时工具 |
2.1 圭表 |
2.2 日晷 |
2.3 铜壶滴漏 |
3 中国古代计时要素 |
3.1 年(岁) |
3.2 月 |
3.3 日 |
3.4 时 |
3.5 四时与长夏 |
3.6 八节 |
3.7 二十四节气 |
3.8 七十二候 |
4 《内经》应用的历法 |
4.1 《内经》应用历法溯源 |
4.2 《内经》应用历法分类 |
4.3 天文历法与生命节律 |
第二部分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内涵 |
1 《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天人合一 |
2 《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的基本内涵 |
2.1 《内经》日节律内涵 |
2.2 《内经》月节律内涵 |
2.3 《内经》年节律内涵 |
第三部分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应用价值 |
1 生物钟的应用 |
2 望时预测的应用 |
2.1 阴阳消长节律望时预测 |
2.2 五脏主时节律望时预测 |
2.3 六气主时节律望时预测 |
2.4 营卫循行节律望时预测 |
3 择时针灸的应用 |
3.1 择时针灸在经络学说中的应用 |
3.2 择时针灸在针刺治疗中的应用 |
3.3 子午流注针法 |
4 因时用药的应用 |
4.1 日节律因时用药 |
4.2 月节律因时用药 |
4.3 年节律因时用药 |
5 顺时养生的应用 |
5.1 四时调神 |
5.2 饮食以时 |
5.3 起居有常 |
5.4 应时而动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
一、时与四时 |
(一)时 |
(二)四时 |
二、四时养生内涵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上古时期 |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
二、夏商周时期 |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
三、春秋战国时期 |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西汉时期 |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
二、东汉时期 |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
二、隋唐时期 |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四气摄生 |
二、摄生月令 |
三、养生月览 |
四、四时养老 |
五、四时导引 |
六、四时饮食 |
七、四时宜忌 |
八、四时药物 |
九、运气养生 |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着作众多 |
二、月令扩充 |
三、方法类聚 |
四、世俗流行 |
五、程式精致 |
六、时辰考究 |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夏小正》 |
(二)《吕氏春秋》 |
(三)《四民月令》 |
(四)《月令通考》 |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灵剑子》 |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
(三)《四气摄生图》 |
(四)《混俗颐生录》 |
(五)《养生月录》 |
(六)《摄生消息论》 |
(七)《遵生八笺》 |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孙真人摄养论》 |
(二)《养生月览》 |
(三)《摄生月令》 |
(四)《运化玄枢》 |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保生月录》 |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二六功课》 |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四时宜忌》 |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调摄 |
(一)精神调摄 |
(二)情志调摄 |
二、脏腑调摄 |
(一)四季脏腑调摄 |
(二)逐月脏腑调摄 |
三、起居调摄 |
(一)作息 |
(二)睡眠 |
(三)沐浴 |
(四)晨起 |
(五)服饰 |
(六)居处 |
四、饮食调摄 |
(一)食材选择 |
(二)注意事项 |
五、运动调摄 |
六、服食调摄 |
(一)组方分类 |
(二)剂型分类 |
(三)按时分类 |
七、药物调摄 |
(一)四季药方 |
(二)逐月药方 |
八、疾病预防 |
(一)居处卫生 |
(二)药物预防 |
九、宜忌调摄 |
(一)饮食禁忌 |
(二)起居禁忌 |
(三)房中宜忌 |
(四)行为禁忌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内容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黄帝内经》成书及主要思想 |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成书背景 |
一、《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背景 |
二、《黄帝内经》成书的思想背景 |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 |
一、《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思想 |
二、《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
三、《黄帝内经》的病理思想 |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整体性思维分析 |
第一节 基础理论的整体性思维 |
一、阴阳学说的整体性 |
二、五行学说的整体性 |
第二节 养身观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养生观中时间与空间结合的理念 |
二、养生观中“天人相应”的整体理念 |
第三节 病理中的整体性思维 |
一、整体视野下病机的演化 |
二、多元维度下分析病机的诊断方法 |
三、在整体论的角度下分析针灸的使用原则 |
第三章 《黄帝内经》的演化性思维分析 |
第一节 基础理论的演化性思维 |
一、阴阳学说的演化性 |
二、五行学说的演化性 |
第二节 养生观中的演化性思维 |
一、养生观中“结构演化”的哲学理念 |
二、养生观中“联系与转换”的思维方式 |
第三节 病理中的演化性思维 |
一、病机的内外动力机制分析 |
二、诊断方法的稳定性与随机性 |
三、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针灸使用的原则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医学价值 |
一、有益于促进中西医交流汇通 |
二、有益于提高中医临床水平 |
三、有益于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黄帝内经》系统科学思想的当代思想价值 |
一、对象数思维模式构建的启示 |
二、对气化思维模式构建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黄帝内经》对人体模型的认识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内经》成书及其相关概念 |
2.1.2 解释模型概念 |
2.2 《内经》脏腑与肢体的结构体系 |
2.2.1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
2.2.2 内脏与外在环境的解释模型 |
2.2.3 人体脏腑与肢体的内外统一 |
2.3 微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
2.3.1 神、精、气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构成 |
2.3.2 血、津液是人体生理的主要成分 |
2.3.3 多种精微物质之间的关系 |
2.4 人体通过经络构建整体系统模型 |
2.4.1 经脉的人体分布与功能 |
2.4.2 络脉的人体分布与功能 |
2.4.3 经络是构成生命整体系统的纽带 |
3.《黄帝内经》病理与病机的解释模型 |
3.1 《内经》病理理论及发病解释模型 |
3.1.1 《内经》对发病原理的解释 |
3.1.2 《内经》中对发病原因几种类型 |
3.1.3 发病原理的解释模型 |
3.2 《内经》病机理论及疾病的传变 |
3.2.1 病机的基本类型概述 |
3.2.2 《内经》中具体病机对疾病作用的解释 |
3.2.3 《内经》解释病机对疾病传变的作用 |
3.3 《内经》病理病机理论对疾病治疗用药的指导 |
3.3.1 《内经》病机的产生与相对的药物治疗 |
3.3.2 中医药物应用及作用机制 |
4.《黄帝内经》思想理论与方法的解释模型 |
4.1 《内经》整体论思想的解释模型与临床运用 |
4.1.1 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在《内经》中的体现 |
4.1.2 中医整体观思想的解释模型 |
4.1.3 《内经》整体论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 |
4.2 中医辨证论治的解释模型与临床运用 |
4.2.1 辨证论治在《内经》理论中的具体表述 |
4.2.2 辨证论治在中医治疗中构建的解释模型 |
4.2.3 辨证论治所体现治病求本的合理解释 |
4.3 中医解释模型是思想与方法的结合 |
4.3.1 思想与方法两者密不可分 |
4.3.2 《内经》的整体论思想体现两者的结合 |
4.3.3 中医解释模型指导临床实践运用 |
5.中医解释模型哲学思想及现代启示 |
5.1 中医解释模型体现的哲学思想 |
5.1.1 《内经》中阴阳五行的哲学思维 |
5.1.2 《内经》对天人相应思想的合理性 |
5.1.3 天人相应的非线性科学哲学思想 |
5.2 中医解释模型研究的现代启示 |
5.2.1 认识中医解释模型对实体对象的解释作用 |
5.2.2 《内经》哲学思想对现代医疗实践的启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从天人相应论中医文化和茶文化的联系(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中的天人相应观 |
1.1 天人相应源流 |
1.2 天人相应观是中医整体观的基础 |
2 天人相应在中国茶文化中的体现 |
2.1 茶道的文化基础是天人相应 |
2.2 茶道的美学基础是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
3 中国茶文化中的养生内涵 |
4 结语 |
(6)基于“天人相应”理论探讨季节变化对金黄地鼠免疫系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综述一: “天人相应”理论的研究进展 |
1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2 近代天人相应理论的研究成果 |
2.1 人体各项生理与自然界相适应 |
2.2 人体病理变化具有节律性 |
2.3 “天人相应”理论相关实验研究 |
3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的五脏功能特点 |
3.1 肝应春 |
3.2 心脾应夏 |
3.3 肺应秋 |
3.4 肾应冬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免疫系统相关功能研究进展 |
1 免疫系统具有节律性 |
2 白细胞介素的研究进展 |
2.1 IL-1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
2.2 IL-2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
2.3 IL-6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
3 免疫球蛋白的研究进展 |
4 CD4~+、CD8~+、TNF-α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一、理论探讨 |
1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
1.1 天人相应理论内涵解析 |
1.2 《黄帝内经》为天人相应奠定理论基础 |
2 本实验选取金黄地鼠在“二分二至日”进行研究的理论依据 |
2.1 金黄地鼠对光照变化敏感 |
2.2 二分二至日的节气特点 |
参考文献 |
二 季节变化对金黄地鼠血清IL-1、IL-2、IL-6、IgE、IgG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血清IL-1含量 |
2.2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血清IL-2含量 |
2.3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血清IL-6含量 |
2.4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血清IgE含量 |
2.5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血清IgG含量 |
3 小结 |
三 季节变化对金黄地鼠脾脏IL-1、IL-2、IL-6、IgE、IgG、CD4~+、CD8~+、TNF-α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IL-1含量 |
2.2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IL-2含量 |
2.3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IL-6含量 |
2.4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IgE含量 |
2.5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IgG含量 |
2.6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CD4~+含量 |
2.7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CD8~+含量 |
2.8 不同季节环境下金黄地鼠脾脏TNF-α含量 |
3 小结 |
结语 |
1 金黄地鼠血清中免疫指标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规律,松果体明显起到调控作用。 |
2 金黄地鼠脾脏中免疫指标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规律,松果体起到了部分调控作用。 |
3 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明显节律性变化,松果体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高位调节作用。 |
致谢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天人相应的相关研究 |
1 “天人相应”的古代研究 |
1.1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相应”理论 |
1.2 其他关于古代“天人相应”思想的研究 |
2 “天人相应”的现代研究 |
2.1 理论研究 |
2.2 生理方面的研究 |
2.3 病理方面的研究 |
2.4 针灸方面的研究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现状 |
1 现代医学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进展 |
1.1 精神因素所致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 |
1.2 内分泌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 |
1.3 免疫性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 |
1.4 其他疾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关系 |
2 中医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进展 |
2.1 基础理论 |
2.2 治法方药 |
2.3 针灸治疗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
1.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与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 |
1.1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中医整体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中医“天人相应”思想的重要体现 |
1.3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病变相关 |
2 五脏应时的实验研究 |
2.1 肝主春的实验研究 |
2.2 心主夏的实验研究 |
2.3 脾主长夏的实验研究 |
2.4 肺主秋的实验研究 |
2.5 肾主冬的实验研究 |
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与脏腑的现代研究 |
3.1 脑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
3.2 肾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部分 |
1 材料 |
1.1 动物 |
1.2 仪器与试剂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金黄仓鼠松果体中AANAT、HIOMT活性、MT含量的季节变化 |
3.2 金黄仓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指标含量的季节变化 |
3.3 甲状腺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变化 |
3.4 金黄仓鼠甲状腺AANAT、HIOMT活性与松果体MT含量的季节变化比较 |
3.5 2013-2014 年金黄仓鼠松果体、甲状腺轴相关实验指标变化 |
4 小结 |
5 讨论 |
5.1 松果体及褪黑素部分讨论 |
5.2 褪黑素合成限速酶(AANAT、HIOMT)部分讨论 |
5.3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与中医脏腑部分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人相应的语源 |
2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 |
2. 1 对“天”的含义不同 |
2. 2 对“人”的含义有别 |
2. 3 目的不同 |
2. 4 内涵不同 |
2. 5 《黄帝内经》继承发展了天人相应相参思想 |
3 天人相应与整体观 |
4 新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证 |
5 现代科学的研究 |
6 便于当代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 |
(9)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地位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人相应思想的理论内涵 |
2 理解天人相应思想有助于加强传统文化底蕴 |
3 理解天人相应思想有助于掌握中医思维的基本方 法 |
(10)黄帝内经太素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 |
1 杨氏生活年代考 |
2 《太素》类编研究 |
3 《太素》医学思想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上篇 生平概述 |
1 生平简介 |
2 时代背景 |
3 年谱 |
4 着作简介 |
下篇 太素学术思想研究 |
一 太素释义 |
1 太素概念解析 |
2 太素内涵阐释 |
3 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 |
4 结语 |
二 类编方法 |
1 古人三才观 |
2 二十大类 统观天地人 |
3 二十大类 简析 |
4 结语 |
三 天人相应学说 |
1 天的内涵 |
2 天人同一规律 |
3 天人合一和主客二分 |
4 体刑用德 |
5 太素天人观理论框架 |
6 结语 |
四 命门学说 |
1 萌芽阶段 |
2 分而言之 右肾为命门 合而言之 通名为肾 |
3 命门之气即为肾间动气 |
4 有名无形,通行元气 |
5 命门藏精与五脏藏精 |
6 重视命门之气,强调情志因素 |
7 结语 |
专论五 五神脏理论 |
1 神之内涵 |
2 五脏配五行 |
3 一神与五神 |
4 五神脏之神 |
5 五神脏与情志致病 |
6 形神高度统一 |
7 器官移植与脑主元神 |
8 结语 |
六 关枢阖理论 |
1 开枢阖释义 |
2 六经辨证雏形 |
3 结语 |
七 真气论 |
1 真气为一气 |
2 真气为和气 |
3 真气为经气 |
4 真气为正气 |
5 真气与肾间动气 |
6 真气实质讨论 |
专论八 杂论 |
1 人迎寸口辨 |
2 太素道易思想 |
3 五邪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天人相应论的思想文化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D]. 段阿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黄帝内经》的系统科学思想研究[D]. 卢倩.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4)
- [4]《黄帝内经》中的中医解释模型研究[D]. 覃旭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从天人相应论中医文化和茶文化的联系[J]. 吴宁. 环球中医药, 2018(07)
- [6]基于“天人相应”理论探讨季节变化对金黄地鼠免疫系统的影响[D]. 李雨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基于“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论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季节性规律的探讨[D]. 张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8]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J]. 王振海,王蕾. 环球中医药, 2015(07)
- [9]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地位之探讨[J]. 袁卫玲,孟静岩,张国霞,史丽萍,仲强惟,马佐英,李晓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2)
- [10]黄帝内经太素学术思想研究[D]. 钱泽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