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助学贷款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姜祎[1](2021)在《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大学生资助的发展日趋完善,少数民族贫困生助学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以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三个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分摊及补偿理论、教育公平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民族发展理论为支撑,结合文献研究和对内蒙古地区多所高校实地调研,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内蒙古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情况进行分析,并发现“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工作在助学方式、助学审查、助学贷款回收以及助学结果反馈四方面仍需改进。结合调查结果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优化“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政策与渠道、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方式、健全助学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探索“三少”民族贫困学生助学、育人新思路,实现内蒙古地区高校民族教育的重要意义,致力于培养民族特色人才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姜敬水[2](2020)在《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财富的增加,以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居民消费理念开始由“储蓄消费”向“贷款消费”转变,这种超前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另一种选择。近几年,商业银行消费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已让消费贷款规模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9末,我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达43万亿元。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经济结构升级中的消费金融2019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创新与规范》预计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未来五年保持高速增长,预计表内总信贷规模的四分之一以上会是消费金融。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贷款需求,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农村商业银行已重视零售业务的发展,开始推出个人消费贷款服务。然而,随着农村商业银行的营销力度增加,贷款规模增长迅速,伴随而生的问题和风险逐渐显现,甚至可能给金融生态环境带来重大金融风险。因此,研究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改进建议是十分重要的,对指导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消费贷款业务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其次,综合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案例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结合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发现其在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最后,基于A农商银行视角,探讨加强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总结、归纳出A农商银行应注重提升风险管理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改善人力资源环境,提高员工风险的管理能力;优化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夯实风险评估管理;强化贷款各环节风险识别与控制,杜绝风险事件发生;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实行系统风险预警等一系列措施,以解决A农商银行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研究所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个人消费贷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对地方银行监管部门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参考,具有一定的监管意义。
马丽[3](2020)在《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经济的扶持力度,促使民族地区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从而带动商业银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其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由于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通常为中期或长期贷款,贷款期限为5-30年,在贷款存续期内,借款人收入来源的变化、信用水平变化、房地产市场变化、相关政策变动等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风险。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作为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承担着增加银行利润、控制风险的双重压力,如何将个人一手住房贷款的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是目前商业银行亟需考虑的问题。近年来,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贷款余额成倍增长;但业务发展的同时,贷款质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近5年来,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不良贷款年均増量率高达29.31%,贷款风险若不及时得到控制,将对A银行湘西分行的信贷业务甚至是正常经营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找出A银行湘西分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进行深入研究,基于研究成果提出具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对策建议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根据在工作中收集到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对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识别出该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开发商管理不到位的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通过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筛选具体的风险因子,根据2010-2019年A银行湘西分行的个人一手住房贷款的相关数据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借款人年收入越高、贷款期限越长、首付款比例越高,则违约概率越低;男性借款人比女性借款人的违约概率高;借款人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单位对违约概率没有显着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严格把关借款人贷前调查环节、加强对个贷中心人员和客户经理的综合管理、加大换证工作力度、加强对开发商的管理、加快个贷经营模式改革,从而切实防范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本文提出的对策建议能为A银行湘西分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这不仅有利于A银行湘西分行自身的稳健运行,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其他同业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盛威[4](2020)在《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助学贷款是以个人信用为保障的信用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存在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对助学贷款风险加以防范,构建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已经成为一项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展开分析研究。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对国内外有关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得出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设计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探究其原因。为帮助天津GS银行有效的进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对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案例进行剖析,从中得出了一些启示。如:美国的“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及启示,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与启示。为天津GS银行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使天津GS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得到完善与优化。助学贷款申请阶段,完善贷款种类发展生源地贷款政策,加强贷款学生引导工作树立诚信意识;助学贷款发放阶段,建立针对贷款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引导贷款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助学贷款还款期间,完善助学贷款还款管理机制,强化还款的联控监督机制。通过研究希望能够为天津GS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与优化提供帮助,为提升商业银行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庄琦,杨思琪,覃丽仙[5](2019)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探析——以H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对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存在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法律体制不完善、政策宣传不到位、审核监管不严、方式过于形式化、缺乏人性化、资金来源不足,以及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程序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等问题。明确教育救助职能部门,强化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政策宣传;明确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方式,实行高校和政府分管的教育救助模式;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对象的识别,实施精准救助,严格审核程序;勤工俭学引导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助,政策支持引入社会资本;重视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多样化,加强心理救助和教学交流救助。
张迎华[6](2017)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贫困研究生助学贷款研究 ——以K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颁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完善研究生培养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建立了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学校结合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生奖助体系内容: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按照入学成绩进行奖学金分配,大部分研究生可以获得全部或半额学费的奖学金,还有少部分研究生需要负担全额学费,除设立的研究生奖助学金外,部分研究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以保证完成学业。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改革,打破了以前研究生大锅饭的奖助体系,与此同时研究生奖助方案和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发展。本文以完善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健全研究生奖助体系机制,更好地帮助贷款研究生群体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对改革背景下贫困研究生群体进行分析。我国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是在本科生助学贷款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关于本科生助学贷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助学贷款运行保障机制、高校助学贷款资格认定、高校助学贷款诚信宣传、高校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等研究。国外对于研究生助学贷款主要集中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现状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国内和国外对于研究生助学贷款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在前面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完善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进行了一些探讨。本研究通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成本分担理论,探究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效率中的研究生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研究生助学贷款发放、研究生助学贷款诚信宣传、研究生助学贷款毕业偿还预期和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实施效果。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选取部分贷款研究生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从而了解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果。经过对K大学相关数据分析,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贫困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提出了建议。
刘秀莉[7](2017)在《对重庆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重庆市高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重庆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现状,实施效果和还款情况并提出了简化流程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贷款额度加强诚信教育等措施。
蒋进[8](2015)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助学货款是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教育经费的重大措施。然而,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十多年历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商业银行开办国家助学货款业务面临信用风险、还款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面对这一系列的风险,商业银行必须要转变思路,分析这些风险存在的根源,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能够真正为贫困生服务的同时顾及到其他方利益。本文将通过对助学贷款制度与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遇到的哪些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进而尝试提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的措施。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风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全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思路。然后从助学贷款的制度与政策研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研究以及助学贷款的风险研究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发展进行回顾,并指出贷款违约是助学贷款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接着从风险管理的一般步骤出发,对风险管理的框架进行梳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围绕信用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和环境风险等四大风险类别,分析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及其行为,并对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在前文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助学贷款风险因素进行评价,从而得到信用风险和政策风险是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主要风险因素的结论。在前述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好信用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加强助学贷款管理、降低环境风险等措施,以提高商业银行经营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能力。
常美丽,郭祥景,王卫东[9](2015)在《对边远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调查与分析——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文中认为2008年以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重要贷款种类,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起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困难学生贷款难和就学难的困境,随着这项业务的深入开展,贷前和贷后环节中的缺陷及问题也显现出来,特别是边远地区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人民银行达茂旗支行结合几年来地方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实践,通过走访贷款使用人、业务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等形式对辖区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黄榕成[10](2015)在《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地方高校为例》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是从1996年开始实行的,至今已经历了19年发展历程。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它的实施对社会、经办银行、高校以及高校贫困学生都具有深远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家助学贷款在地方高校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它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和问题。此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一些发展瓶颈和困境。在这样背景下,本文以桂林市地方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为案例,对国家助学贷款在地方高校中的实施情况加以研究,具有一定必要性和研究意义。本论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阐述了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背景、内涵和意义,并对比了国外助学贷款发展情况以及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两种模式(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异同之处。其次,本论文运用调查研究法,以高校的视角,调查了国家助学贷款在桂林市各大地方高校中的实施情况,并把调查结果运用到本论文中,从而反映国家助学贷款在地方高校中存在的一般化问题。最后,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指出原因并提出有益建议。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背景、内涵与意义。本部分从背景、内涵与意义等三个方面介绍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第二部分——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本部分主要是从现状和存在问题两方面论述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在现状方面,本论文从全国地方高校、广西地方高校以及桂林市地方高校三个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在存在问题方面,本论文指出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主要存在如下六个问题:第一,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需求;第二,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过度依赖于地方高校的作用;第三,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期望过高;第四,地方高校学生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明显心理抗拒;第五,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明显缺陷;第六,地方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查工作存在不足。第三部分——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本部分指出了地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六个原因:第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存在缺陷;第二,经办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不足:第三,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偏差;第四,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不良心理状态;第五,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困难;第六,地方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查管理不到位。第四部分——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对策。本部分从六个方面提出解决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有益建议:第一,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要素创新:第二,提高经办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第三,强化地方高校对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认知教育;第四,增强地方高校在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心理辅导;第五,创新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办法;第六,注重地方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管理。
二、大学助学贷款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助学贷款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概念界定 |
一、“三少”民族 |
二、贫困生 |
三、贫困生助学 |
第二节 我国贫困生助学历程和种类 |
一、我国贫困生助学发展历程 |
二、我国贫困生助学种类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理论基础 |
一、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民族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学校的选择 |
二、研究学生的选择 |
三、调查流程 |
第二节 样本基本情况 |
一、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
二、性别、学历、家庭及资助情况 |
三、关于“三少”民族地区经济认知情况 |
四、关于助学政策认知与态度情况 |
五、关于助学发展方向的情况 |
第三节 “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现状 |
一、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贫困生的助学政策 |
二、内蒙古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的助学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存在问题 |
一、助学形式与运行模式单一 |
二、助学审查过程精准性欠缺 |
三、助学贷款回收进度缓慢 |
四、助学后续跟踪工作动力不足 |
第二节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资助渠道与方式不够灵活 |
二、助学管理师资力量不足 |
三、助学贷款偿还制度不健全 |
四、助学管理缺少监督机制和结果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优化对策 |
第一节 优化“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政策与渠道 |
一、完善助学相关法规与细化助学政策 |
二、探索“三少”民族贫困生个性化助学新思路 |
三、加大社会资金的助学参与度 |
第二节 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机制 |
一、增加生源地信用贷款还款方式 |
二、延长生源地贷款还款年限 |
三、健全学生个人诚信评价系统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绩效评价体系 |
一、精准筛选助学对象 |
二、结合多方力量全方位监督助学工作 |
三、加强助学绩效评估与反馈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 个人消费贷款概述 |
2.2 个人消费贷款风险 |
2.3 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 |
2.4 相关理论 |
2.4.1 预期收入理论 |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3 有效需求理论 |
第三章 A农商银行概况和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现状分析 |
3.1 A农商银行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外部经营环境 |
3.2 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现状 |
3.2.1 贷款种类 |
3.2.2 贷款规模 |
3.2.3 贷款结构 |
3.2.4 资产质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现状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人力资源环境方面 |
4.1.3 信用等级评定方面 |
4.1.4 贷款业务流程方面 |
4.1.5 风险预警管理方面 |
4.2 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
4.2.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主体职责落实无力 |
4.2.2 人力资源环境有待改善 |
4.2.3 信用等级评定模式存在缺陷 |
4.2.4 贷款“三查”履职不到位时有发生 |
4.2.5 风险预警系统对风险事件的预判能力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 |
5.1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落实主体责任 |
5.2 改善人力资源环境,提高员工风险管理能力 |
5.3 优化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夯实风险评估管理 |
5.4 强化贷款各环节风险识别与控制,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
5.4.1 强化贷前环节风险识别与控制 |
5.4.2 强化贷中环节风险识别与控制 |
5.4.3 强化贷前环节风险识别与控制 |
5.5 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实行系统风险预警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个人一手住房贷款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个人一手住房贷款 |
二、风险管理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
二、道德风险理论 |
三、理性违约与被迫违约理论 |
四、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现状及风险分析 |
第一节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业务经营发展情况 |
一、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二、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不良贷款情况分析 |
第二节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特点 |
一、个人贷款业务集中经营管理模式独具特色 |
二、多层级的风险管理体系 |
三、对个人一手住房贷款业务办理全流程设置规定动作 |
第三节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一、操作风险 |
二、开发商管理不到位的风险 |
三、信用风险 |
第四章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处理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假设 |
三、变量处理 |
第二节 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及显着性检验 |
一、Logistic回归模型选取 |
二、模型的显着性检验 |
第三节 Logistic模型回归过程与结果 |
一、回归过程 |
二、回归结果 |
第四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借款人特征对贷款风险的影响 |
二、贷款业务特征对贷款风险的影响 |
第五章 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管理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对借款人的管理 |
一、重点关注对贷款风险影响较大的借款人特征 |
二、审慎调查借款人的贷款资料 |
三、完善相关限购政策 |
第二节 强化对个人贷款业务从业人员的管理 |
一、明确支行及个贷业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
二、规范对个人信贷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
三、加快个人信贷专业资格考试改革 |
第三节 加大换证工作力度 |
一、完善相关行内制度及指导办法 |
二、强化合作项目监测 |
第四节 加强房地产开发商企业管理 |
一、采用名单制准入及管理方式 |
二、对开发商企业担保执行差异化及精细化管理 |
三、加强开发商企业存续期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国家助学贷款 |
2.1.2 国家助学贷款特性 |
2.1.3 信贷风险 |
2.1.4 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现状分析 |
3.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
3.1.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基本情况 |
3.1.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流程 |
3.1.3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 |
3.1.4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质量 |
3.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成因分析 |
3.2.1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2.2 从贷款学生的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2.3 从高校角度分析风险成因 |
3.3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
3.3.1 贷前调查风险防范现状 |
3.3.2 贷中审查风险防范现状 |
3.3.3 贷后风险防范管理现状 |
第4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问题与成因分析 |
4.1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 |
4.1.1 贷前调查流于形式,风险防范不全面 |
4.1.2 贷中审批不完善 |
4.1.3 贷后风险管理不到位 |
4.2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外部因素 |
4.2.2 内部原因 |
第5章 国外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案例启示 |
5.1 美国“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及启示 |
5.1.1 “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体系 |
5.1.2 “斯坦福贷学金”风险防范的启示 |
5.2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与启示 |
5.2.1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机制分析 |
5.2.2 日本“育英基金会”风险防范的成功启示 |
第6章 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与优化对策 |
6.1 助学贷款申请阶段的防范 |
6.1.1 完善贷款种类发展生源地贷款政策 |
6.1.2 加强贷款学生引导工作树立诚信意识 |
6.2 助学贷款发放阶段的防范 |
6.2.1 建立针对贷款学生的信用评价体系 |
6.2.2 引导贷款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 |
6.3 助学贷款还款期间的防范 |
6.3.1 完善助学贷款还款管理机制 |
6.3.2 强化还款的联控监督机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
(5)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探析——以H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现状 |
(一)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规模人数和资助金额 |
(二)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的来源分布 |
(三)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资助的方式 |
1.国家资助奖学金 |
2.国家助学金 |
3.国家助学贷款 |
4.勤工助学 |
5.师范生免费教育 |
6.学费减免 |
7.“绿色通道” |
(四) 高校教育资助的流程 |
二、H大学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访谈和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分析 |
(一) H大学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调查问卷分析 |
1.调查问卷对象家庭经济来源 |
2.家庭收入所承担调查问卷对象上学费用 |
3.调查问卷对象月食物消费支出 |
4.调查问卷对象学习认真程度、生活满意度,以及朋友、同学相处和谐度情况 |
5.调查问卷对象对高校教育救助了解程度及其效果评价 |
6.调查问卷对象助学贷款情况 |
7.调查问卷对象对高校教育救助的认知 |
8.调查问卷对象自身“脱贫”所采取措施 |
9.调查问卷对象勤工助学收入 |
1 0.调查问卷对象贫困生认定原因所占比重 |
(二) 相关性分析 |
1.调查问卷对象接受助学贷款救助情况与其家庭经济情况的相关性 |
2.调查问卷对象接受助学贷款救助情况及助学贷款救助效果相关性分析 |
3.调查问卷对象接受助学贷款救助情况及其教育救助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存在的问题 |
(一)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法律体制不完善 |
(二)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政策宣传不到位 |
(三)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审核监管不严 |
(四)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方式过于形式化 |
(五)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方式缺乏人性化 |
(六) 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资金来源不足 |
(七) 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程序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 |
四、完善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的相关对策建议 |
(一) 明确教育救助职能部门,强化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政策宣传 |
(二) 明确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方式,实行高校和政府分管的教育救助模式 |
(三) 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对象的识别,实施精准救助,严格审核程序 |
(四) 勤工俭学引导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助,政策支持引入社会资本 |
(五) 重视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多样化,加强心理救助和教学交流救助 |
(6)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贫困研究生助学贷款研究 ——以K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高校学生贷款的相关研究情况 |
1.3.2 国外高校学生贷款的相关研究情况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理论及现状分析 |
2.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 |
2.1.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理论基础 |
2.1.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内容 |
2.2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相关概念界定 |
2.2.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概念 |
2.2.2 贫困研究生 |
2.2.3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 |
2.3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现状 |
2.3.1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发展阶段 |
2.3.2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的特点 |
2.3.3 改革以来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实施成果 |
2.3.4 改革以来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面临的问题 |
3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实地调查的情况及分析 |
3.1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调查设计 |
3.1.1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
3.1.2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调查问卷设计 |
3.2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问卷调查描述性分析 |
3.2.1 调查的整体情况 |
3.2.2 样本情况 |
3.2.3 研究生家庭经济状况 |
3.2.4 研究生经济来源 |
3.2.5 高校贷款研宄生本科贷款 |
3.3 对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1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运行机制 |
3.3.2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发放 |
3.3.3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诚信宣传 |
3.3.4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毕业偿还预期 |
3.3.5 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对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影响 |
3.4 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实施面临问题 |
3.4.1 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 |
3.4.2 助学贷款发放缺乏量化指标 |
3.4.3 助学贷款宣传力度较小 |
3.4.4 毕业研究生工资收入和还款能力之间的困境 |
3.4.5 研究生学业和思想压力较大 |
3.5 K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
3.5.1 研究生助学贷款制度环境不完善 |
3.5.2 高校缺乏甄选研究生贷款对象的量化程序 |
3.5.3 贷款研究生诚信意识较弱 |
3.5.4 研究生还款制度保障欠缺 |
3.5.5 贷款研究生学业和经济压力较重 |
4 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贫困研究生助学贷款政策建议 |
4.1 加大政府的承担力度,简化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的程序 |
4.2 强化高校研究生助学贷款宣传效果,开展贷款研究生信用教育 |
4.3 优化高校贷款毕业研究生偿还设计,减轻学生还款压力 |
4.4 开辟多渠道的研究生助学贷款,保证贷款研究生的需求 |
5 结论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反思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7)对重庆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庆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调查分析背景 |
二、重庆高校生源地助学贷款调查安排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内容 |
(三) 实施方案 |
三、重庆高校助学贷款调查结果分析 |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家庭背景 |
2.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宣传效果 |
3. 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过程 |
4.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对贷款设计的评价 |
5. 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还款意愿 |
(二)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就业后还款情况分析 |
四、结论 |
(8)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国家助学贷款 |
1.2.2 风险与信用风险 |
1.2.3 风险管理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理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第2章 制度政策梳理及文献综述 |
2.1 关于助学贷款的制度与政策研究 |
2.1.1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容及发展过程 |
2.1.2 世界其他国家的助学贷款制度 |
2.2 关于助学贷款实施现状的研究 |
2.3 关于助学贷款风险的研究 |
2.3.1 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因素及成因的研究 |
2.3.2 关于化解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对策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识别 |
3.1 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步骤分析 |
3.1.1 风险识别 |
3.1.2 风险评价 |
3.1.3 风险处置 |
3.2 助学贷款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 |
3.3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因素识别 |
3.3.1 信用风险 |
3.3.2 政策风险 |
3.3.3 管理风险 |
3.3.4 环境风险 |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评价 |
4.1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评价 |
4.2.1 构建判断矩阵 |
4.2.2 确定指标权重 |
4.2.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措施 |
5.1 提高信用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 |
5.1.1 提升信用意识 |
5.1.2 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 |
5.2 完善助学贷款制度 |
5.2.1 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 |
5.2.2 助学贷款期限和偿还方式的多样化 |
5.2.3 推广家庭与生源地贷款制度 |
5.2.4 尝试助学贷款市场化改革 |
5.3 加强助学贷款的管理 |
5.3.1 加强政府的管理 |
5.3.2 加强银行的管理 |
5.3.3 加强高校的管理 |
5.3.4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体系 |
5.4 出台配套措施,降低环境风险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对边远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调查与分析——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辖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现状 |
二、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旗县级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人员不足, 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 |
(二) 贷款额度不能完全满足贷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支出。 |
(三) 助学贷款的贷款条件受到限制, 贷款手续繁琐苛刻。 |
(四) 贫困生认定流于形式, 贷款审批缺乏公平性。 |
(五)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诚信意识差, 信用贷款存在潜在风险。 |
三、对策和建议 |
(一) 加强和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建设, 提高工作人员发放贷款工作效率。 |
(二) 简化贷款手续, 提高放贷效率, 放宽助学贷款的地域条件。 |
(三) 结合地方实际, 适度提高贷款供给总额和人均贷款额度。 |
(四) 金融部门要成立助学贷款发放和检查工作组, 建立贫困生认定机制。 |
(五)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防范助学贷款风险。 |
(10)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背景、内涵与意义 |
(一)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背景 |
1.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使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
2. 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使贫困生就学难问题突出 |
3.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学生欠费现象严重 |
(二)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内涵 |
1.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特点 |
2.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类型 |
3.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办理流程 |
(三) 地方高校实行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 |
1.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对社会的意义 |
2.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对经办银行的意义 |
3.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对高校的意义 |
4.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对贫困学生的意义 |
二、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与问题 |
(一)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现状 |
1. 全国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 |
2. 广西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 |
3. 桂林市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 |
(二)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需求 |
2. 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过于依赖地方高校的作用 |
3. 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期望过高 |
4. 地方高校学生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明显心理抗拒 |
5. 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明显缺陷 |
6. 地方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查工作存在不足 |
三、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内容存在缺陷 |
(二) 经办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不足 |
(三) 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偏差 |
(四) 地方高校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存在不良心理状态 |
(五)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困难 |
(六) 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查管理不到位 |
四、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解决对策 |
(一) 加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要素创新 |
(二) 提高经办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 |
(三) 强化地方高校对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认知教育 |
(四) 增强地方高校在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
(五) 创新地方高校贫困生认定办法 |
(六) 注重地方高校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管理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大学助学贷款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区高校“三少”民族贫困生助学问题研究[D]. 姜祎.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A农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姜敬水. 广西大学, 2020(07)
- [3]A银行湘西分行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风险管理研究[D]. 马丽. 吉首大学, 2020(03)
- [4]天津GS银行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机制研究[D]. 张盛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
- [5]高校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问题及对策探析——以H大学为例[J]. 庄琦,杨思琪,覃丽仙. 新疆社科论坛, 2019(02)
- [6]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贫困研究生助学贷款研究 ——以K大学为例[D]. 张迎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对重庆高校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刘秀莉. 智富时代, 2017(04)
- [8]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研究[D]. 蒋进.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2)
- [9]对边远地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调查与分析——以包头市达茂旗为例[J]. 常美丽,郭祥景,王卫东. 北方金融, 2015(10)
- [10]地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桂林市地方高校为例[D]. 黄榕成.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国家助学贷款论文; 研究生论文; 大学生助学贷款论文; 生源地助学贷款系统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