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办学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与焦虑特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冰怡[1](2021)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与旅游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旅游市场的旅游英语人才需要也在不断增加,各高校开设旅游英语课程来满足旅游英语人才需求。在旅游英语课程中,学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感和外语焦虑,那这些不适应感和焦虑对旅游英语成绩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如果有影响,那么如何解决呢?为了深入了解其中的影响关系,并为旅游英语课程提供可行性教学建议,本研究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为研究场景,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旅游英语成绩三者关系的角度探究了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对旅游英语成绩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以往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焦虑理论、情感过滤假说,以旅游英语课程为研究场景,构建了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旅游英语成绩三者之间的研究模型。本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借助SPSS22.0软件和AMO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了解了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旅游英语成绩之间具体的影响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旅游英语成绩呈现正向影响。(2)外语焦虑对旅游英语成绩呈现负向影响。(3)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外语焦虑产生负向影响。(4)外语焦虑在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旅游英语成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5)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外语焦虑和旅游英语成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笔者为旅游英语课程提出四点改革建议:(1)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2)调整学生外语焦虑水平。(3)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设置旅游英语课程。(4)营造轻松的旅游英语课堂环境。最后,结合本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提出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以及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沈倬丞[2](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林毅[3](2021)在《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稳步推进和立德树人理念的持续深化,强调高阶思维技能已成为新时代课程的集中趋势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共识。数学高阶思维是立足于数学学科背景的高级认知活动,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如何科学评判数学高阶思维,达成数学高阶思维培育目标,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现实议题。因而,本研究站位于数学学科背景,围绕着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及其发展路径这一核心问题,以初中生群体为对象,以能力视角剖析数学高阶思维的要素结构,并以数学学习策略为着手点研究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遵循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思路,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个案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从而构造合理的数学高阶思维培育蓝图。研究结论如下:(1)在结构要素研究方面:数学高阶思维的四个主要维度分别为数学批判性思维、数学创造性思维、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2)在测量工具研究方面:《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的各项效度指标、信度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标准,是一个可靠、有效的心理学测量工具。(3)在现状差异研究方面:被试初中生的数学高阶思维及其子能力均在良好水平,且在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民族、年级、数学成就群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而在不同学校属性群体中不存在显着性差异。(4)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在总体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总体具有极高的正向预测作用;在子能力的影响效应方面,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主要子能力均具有较高的正向影响效应,且以数学元认知能力、数学批判性思维为中介变量,存在6条正向的显着影响路径;在群体变量的调节作用方面,民族差异、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整体均不具有调节作用,而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具有显着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启示,本研究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绘制了三条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分别为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陈婷婷[4](2021)在《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探究 ——以鄂尔多斯市某旗县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和重视积极因素对于个体的影响。受该领域研究积极转向的影响,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积极情绪对于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影响,尤其是愉悦情绪。因为愉悦情绪可以拓展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与行为,调动学生在外语课堂上的交际意愿,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研究也表明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体会到的愉悦情绪和焦虑情绪是两种独立的情绪,不是同一维度上的两端情绪。因此,研究也应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体会到的愉悦情绪予以重视,探究影响语言学习者课堂愉悦情绪的因素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课堂学习效率。然而,外语愉悦情绪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影响英语课堂愉悦情绪因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且研究较多集中于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即内部因素,对在学习者愉悦情绪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师因素(外部因素)则缺乏深入探究,同时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对高中生的研究则较少,且有关高中生的研究也倾向于对个体因素的探究。因此,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本研究采取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鄂尔多斯市某旗县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25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问题的探究:1、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水平如何?2、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有哪些?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进行相关调查,之后通过SPSS25和Nvivo12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定量与质性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所示。研究发现,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总体均值为54.49,愉悦情绪均值为3.47,愉悦情绪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基于对学生当前英语课堂愉悦水平的了解,研究通过焦点式写作的调查问卷对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进行了探究,借助Nvivo12软件对学生的焦点式写作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发现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共有七类,分别为:教师个性特征、教师素养、教师支持、教学内容、教师课堂活动组织、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课堂情绪。通过本研究表明,除已有的教师因素外(教师个性特征、教师支持、教学内容、教师课堂活动组织),教师素养、教师课堂情绪以及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会对学生的英语课堂愉悦情绪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在学生课堂愉悦情绪的产生中会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基于本研究得出的教师因素,笔者对于如何提升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中体会到的愉悦情绪为教师改善教学提供了相关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同时指明了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和未来可继续进行研究的方向。
周慧[5](2021)在《基于家庭系统整合视角的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北海市F学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迁移也成为了一个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并逐渐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特征。迁移在带给随迁家庭更好的社会资源的同时,其中的不稳定性因素也会对随迁儿童的家庭系统带来挑战。家庭关系的失衡、亲子间情感的疏离以及同胞互动的关系逐渐出现于在部分随迁家庭当中,危及随迁家庭的教养能力,进而随迁儿童情绪状态也深受影响,甚至会造成随迁儿童产生情绪困扰甚至情绪问题。这不仅对随迁儿童个体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到迁移家庭的整体发展。针对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问题,难以依靠家庭自身来得到改善,同时也难以从社区或学校中获取专业的帮助与支持,所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来为随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具有专业性的支持力量至关重要。而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随迁儿童个体,无法从家庭系统的角度给予全局性的指导。因此,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出发,探究社会工作介入来改善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北海市F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法、半结构式访谈和观察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随迁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水平及家庭教养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该校随迁儿童情绪管理的总体状况及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指出他们的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普遍较弱,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养相对偏弱。通过进一步的量化分析判明了情绪管理能力的三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情况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在呈现随迁儿童情绪真实情况的同时,也带来了实践方面的启发,即立足于家庭系统理论,进行整合性介入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聚焦于个体与家庭,分别从治疗、发展以及预防三个层面进行切入,通过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运用,来帮助随迁儿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实践结果发现,基于家庭系统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随迁儿童家庭教养情况,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具有显着成效。并验证了社会工作对改善随迁儿童情绪管理状况的有效性,凸显了社会工作在理论、方法以及系统上的专业优势,亦为社会工作参与提升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张玉娴[6](2021)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地愈加受欢迎,尤其是作为“国际教育领跑者”的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简称IB)教育在全球不断扩展,但也在很多民族国家引发了质疑和争议,表现出一种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持续张力。美国是全球IB学校最多的国家,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发展经历了什么样的演变?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高校在IB的本土化进程中提供了什么样的政策支持?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化实施效果究竟如何?IB课程在美国遭受了什么样的争议,以及如何看待这种争议所体现出来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张力?针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本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框架和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IB在美国的本土化进程进行了梳理,指出IB课程在美国经历了引进、增长、加速三个阶段,IB在美国快速扩展的同时也从精英走向了大众,而美国政府是主要的幕后推手。第二章还考察了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一个典型现象,即IB美洲区域办公室(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Americas,简称IBA)主动提出IB课程要与美国《州立共同核心标准》(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简称CCSS)相匹配和融合。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于IB在美国本土化的三个重要行动者,包括联邦政府、州和高校,它们推行的政策为IB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在联邦层面,多个教育政策文件都将IB作为一种高学术标准予以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拨款上;在州层面,各州政府对IB的支持力度有很大差异,形式也非常多样,这也是IB在美国各州间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在高校层面,IB在美国高校中的认可度非常高,并且提供了学分转换、奖学金等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学生选择IB。第五章和第六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本土化所带来的影响和实施效果。其中,第五章通过对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践报告的分析,从宏观上指出IB对美国教育带来了四个积极影响:包括提升学业成就、促进公平、推动公立学校走向国际化以及提升教师质量。第六章基于学区层面、高校层面和学校层面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从侧面佐证上述的实施效果。第七章和第八章关注的是IB在美国引起的争议,以及从IB自身全球化的角度去看待这种争议。尽管IB为美国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IB学校规模的迅速壮大,IB在美国社会各界也引发了各种争议。针对IB进行批判的主要是保守派,他们质疑IB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国际视野,担心影响本国公民的归属感。那么IB又是如何回应这种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呢?第八章从IBO自身的总体理念或使命、课程设计和运营策略三个维度对这一种张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IBO正是在这样一种张力之下逐渐实现其“全球梦想”,把IB打造成有全球影响力的K-12国际课程,并且致力于实现更大的良善与公平。基于以上分析,第九章做出了总结,IB为美国带来了更高的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国际化水平以及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IB造成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张力在全球具有普遍性。因此,中国应该以一种开放且谨慎的态度去对待IB之类的国际教育。最后,结合IB课程在我国的发展,提出针对我国国际教育治理的若干启示。
杨茹苑[7](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效果研究 ——基于S市学生视角的调查》文中提出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大肆兴起并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但校外培训班良莠不齐,亟需出台政策对校外培训机构加以规范引导。为此,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教学要求、师资管理、课程安排等方面对校外培训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却是一个难题,教育部门常陷入到监管不到位的尴尬境地。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本研究聚焦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治理的影响因素,通过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阐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现状,分析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影响因素和治理困境,并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选取S市的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展开调查,收集了45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20组访谈,收集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相关政策文本资料。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检验,得出:(1)学生校外培训的参与度很高,校外培训的强度很大,培训科目主要是数学、英语;(2)在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方面,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较差;(3)学生个人因素影响治理效果:学生成绩越好、参加校外培训的时间越长、提高成绩的动机的越强烈、认为校外培训越有必要、学生对校外培训机构老师越满意、校外培训效果越好、学生对不该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的政策内容的认可度越低,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值越低;(4)家长因素影响治理效果:校外培训费用投入越多、在咨询和报名校外培训上行动投入越多、要求和支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程度越高、治理效果值越低;(5)学校因素影响治理效果:公办学校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校外培训中超前学习;教师对学生校外培训的支持度越高,治理效果值越低;(6)培训机构因素影响治理效果: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的学习越关注、校外培训机构的口碑越好,治理效果值越低。在量化分析基础上,本研究结合访谈资料和政策文本进行三角论证,并结合心理学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以及经济学领域的博弈理论、前景理论、助推理论等对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率先提出“教学断层”概念,认为在教学断层下,学生不得不进行超前学习,学生之间的博弈和学生对培训班的依赖会造成学生需求与政策规定相矛盾,这使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效果值偏低;家长的有限理性、从众心理,以及中产阶层的认知都加剧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助长了校外培训之风;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教育质量高,促使公办学校的学生在校外培训上投入更多来缩小与民办学校学生的差距;学校对学生校外培训的放任态度加剧了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的现象;招生学校入学要求较高促使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培训机构非常了解学生需求,并且培训机构与招生学校的合作,都会对超前学习和拔高学习起到助推作用。学校教学短板成就了校外培训机构,因为培训机构提供更个性化的教育;学校教学短板反推教师暗自进行课外有偿培训。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陷入困境一是因为目前已经形成校外培训的恶性循环,难以从培训机构入手中断恶性循环,二是因为政策一刀切,使教育政策的公益性与教育市场的逐利性相矛盾,使减负政策出现负效应,所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政策靠“堵”行不通。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学校和行政两个层面提出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改进建议:建议学校缩小班级规模;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学变革;改变评价学生的方式,以便从应试教育早日转向素质教育;引进校外资源,开展学校托管。建议在行政层面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厘清教师工作边界,使教师回归本职工作;弃堵从疏,把校外的教学权利还给教师;制定政策时,让利益主体参与进来,形成多元治理新格局;调动社会教学资源,鼓励机构开办公益教学活动。
王蕊[8](2020)在《城市随迁子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就读条件下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以4 540名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为对象,分析就读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两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就读于公办学校的随迁子女在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方面均显着好于就读于民办学校的随迁子女。研究进一步运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个人及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学生个人和家庭特征是解释学生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学校教师水平、教养方式对学生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王玲[9](2020)在《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流动之间改变或不改变的途径,其核心关注点主要在于家庭所处的阶层位置以及家庭文化资本的存续。为此,目前学界对此议题的解释框架倾向于在“文化资本”与“学业成就”之间单向度的推演。其研究逻辑大致可以概括为“阶层地位→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学业成就”的关系链条,而一旦这一链条中的某些环节(特别是“阶层地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学校环境”这两个环节)被打破,将会制约文化资本的教育分层效应。研究发现,在对“文化资本→学校环境”发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资本是通过两条中介路径(认知性的能力与非认知性的惯习)影响学业成就,但这一解释模式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种稳态的社会结构做支撑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化以来的教育模式是动态的。以动态的视角看待中国人的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等一直处于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单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一个考察范围,我们便可以发现,中国高考方式改革所带来的相应制度不停地随之改变已成为常态。所以,要想研究动态中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首先还是要对日常现实中关于教育过程与社会流动关系问题的经验事实,包括国家政策、相关文件、典型案例进行关注、梳理和深度剖析。当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社会分层、家庭背景等因素依然非常重要,但此时其重要必须以改变中的其他因素为前提。那么,这个前提是什么呢?这就是中国自传统到现代社会以来,在通过教育选拔人才上的大一统模式。虽然作为这一模式本身,也是可以稳定的,但由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教育平等的教育理念逐渐推进,必然导致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不断调整,而牵动了学校的相应配合和调整,但已处于市场化中的各个学校也会有自己的社会运营考量,以致于最终带动了备考的学生及家庭的教育策略上的调整。为此,我在研究框架中提出一个“政策—学校—家庭”的三边联动理论假设,以考察在此联动框架中什么样的教育过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升学效果。若以这一理论假设为起点,本文倾向认为,中国教育获得的过程,不仅仅取决于家庭背景的阶层再生产,还与国家教育制度的规定、教育政策的调整以及随之而来学校的应对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对于这一框架的合理性认识又必须建立于中国的历史演变、国家特征、文化传统与考试所形成的特点之上。只有从此视角出发,才可能比较真实地揭示出中国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的基本方式。通过对三边联动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教育政策将设计与制定出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人才选拔制度;(2)处于具体执行机构的各个层级的公立学校在接受国家政策指令下又需要在社会上赢得优质学校的声誉;(3)学生个人与家长应变则是一切以升学为主旨的调整,并由此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再回到政府相关部门,为下一步的教育理念做出新的制度安排。而这样的循环关系一方面表现出国家与社会都希望寻求一种接近教育公平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社会、市场尤其是家庭及其备考学生又会以博弈的方法寻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由此,我们从理论上可以认为:(1)政府的地区调控能力会降低文化资本在中国各地区原本可能发挥的作用;(2)应试教育会再一次降低经济和文化发达地区的优势,包括高等院校密集的城市不一定比普通中小城市在学习上更占优势。更有甚者,文化资本拥有量雄厚的直辖市与省会城市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下,尚需要主管部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才能使学生享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名额;(3)中国家长和学生几乎都明白的道理是,任由教育理念而调整的和学校规定的政策来实现个人的教育提升是不现实的,这是教育改革举步维艰的地方,因为在此三边关系中,学校教育、学校老师指令和学校布置作业始终是解决升学的法宝,但面对联动中的政府要求,其学校及家庭的做法也就是寻求到其形式上的合理性。对照这一框架而言,家庭文化资本的解释力度只限于在一个确定的区域或一个特定的范围内,比如同一所城市、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内部,而在以国家和省地市的比较中,这一解释框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此,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中国的教育获得与社会流动中所发生的不平等与各种乱象,是在大一统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中因教育政策的改变与学校、家庭应对的博弈中产生的。其结构上的掣肘远比家庭与学校两者间复杂得多,但其宏观调控能力却不靠社会自身的调节,而在国家的决策之中。
李百艳[10](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二、民办学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与焦虑特性的相关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办学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与焦虑特性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与旅游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分析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统计分析法 |
(四)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 本研究创新点 |
二、文献综述 |
(一)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
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内涵 |
2. 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
3.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界定 |
4.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测量 |
5.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6.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述评 |
(二) 外语焦虑 |
1. 外语焦虑的界定 |
2. 外语焦虑的测量 |
3. 外语焦虑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4. 外语焦虑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三) 各变量间相关研究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外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
2. 外语焦虑与外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
3.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外语焦虑的相关研究 |
4.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 |
5. 研究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 自我效能理论 |
1. 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 |
2. 自我效能的形成 |
3. 自我效能的功能 |
4. 自我效能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二) 焦虑理论 |
1. 焦虑理论的内涵 |
2. 焦虑产生的原因 |
3. 焦虑的分类 |
4. 焦虑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三) 情感过滤假说 |
1. 情感过滤的内涵 |
2. 影响过滤的情感因素 |
3. 情感过滤假说在本研究中的指导作用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假设与研究模型 |
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2. 研究模型的构建 |
(二) 问卷设计 |
1. 问卷设计 |
2. 变量测量 |
3. 问卷前测 |
(三) 数据收集 |
五、数据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
1.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2. 测量指标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 信度分析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信度分析 |
2. 外语焦虑量表信度分析 |
(三) 因子分析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效度分析 |
2. 外语焦虑量表的效度分析 |
(四) 差异分析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
2. 外语焦虑的性别差异 |
3. 旅游英语成绩的性别差异 |
(五) 相关分析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旅游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2. 外语焦虑与旅游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3.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外语焦虑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
(六) 回归分析 |
1. 旅游英语成绩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2. 旅游英语成绩与外语焦虑的回归分析 |
3. 外语焦虑与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
4.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外语焦虑的回归分析 |
(七) 中介效应检验 |
1. 外语焦虑的中介效应检验 |
2.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
(八) 研究假设验证情况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1.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与旅游英语成绩的相关性 |
2. 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外语焦虑的中介作用 |
(二) 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建议 |
1. 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
2. 调整学生的外语焦虑 |
3. 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设置旅游英语课程 |
4. 创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
(三)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外语焦虑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路径 |
二、总体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
一、核心素养 |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
一、文化意识 |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
一、概念及内涵 |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
一、文化历史理论 |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
一、目的与原则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
一、目的与对象 |
二、方法与路径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
二、实施过程 |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
一、培养理念层面 |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
三、考评机制层面 |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阶思维培养是21 世纪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 |
1.1.2 高阶思维匮乏是数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 |
1.1.3 学习策略选择是影响高阶思维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与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数学高阶思维的研究 |
2.1.1 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2 数学高阶思维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1.3 数学高阶思维的测量 |
2.2 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 |
2.2.1 数学学习策略的概念界定及结构分析 |
2.2.2 数学学习策略的测量 |
2.3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的关系研究 |
2.3.1 数学学习策略与数学高阶思维 |
2.3.2 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间的关系 |
2.4 研究假设 |
2.4.1 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假设 |
2.4.2 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路径假设 |
2.5 本章小结 |
3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问卷的编制 |
3.1 问卷项目的编制 |
3.2 样本选取与调查过程 |
3.3 问卷的预研究结果分析 |
3.3.1 项目分析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4 问卷的正式确定及结果分析 |
3.4.1 结构效度分析 |
3.4.2 校标效度分析 |
3.4.3 信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现状 |
4.1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总体分布 |
4.2 初中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群体差异比较 |
4.2.1 不同性别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2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3 不同民族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4 不同学校属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5 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2.6 不同数学成绩排名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差异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工具 |
5.2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2.1 结构方程模型概念原理及分析步骤 |
5.2.2 结构模型假设 |
5.3 数学学习策略影响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1 模型的参数估计 |
5.3.2 模型的适配度检验 |
5.4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效应分析 |
5.4.1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整体的影响效应 |
5.4.2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子能力的影响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学生群体特征变量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1 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 |
6.2 民族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3 年级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4 数学成绩差异对数学高阶思维影响模型的调节作用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7.2.1 数学高阶思维结构模型建构 |
7.2.2 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现状概览 |
7.2.3 数学学习策略对数学高阶思维的影响机制解析 |
8 研究建议与启示 |
8.1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视角的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发展路径 |
8.1.1 渗透学习策略意识,激发高阶思维系统发展内生动力 |
8.1.2 应用学习策略训练,增益高阶思维各子能力协同发展 |
8.1.3 实施策略教学干预,培育高阶思维群体发展高速效能 |
8.2 数学高阶思维的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能力表现调查问卷》预测问卷 |
附录2:《数学高阶思维与学习策略调查问卷》正式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4)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探究 ——以鄂尔多斯市某旗县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感状态的关注和重视 |
2.二语习得领域情感因素研究的“积极转向” |
3.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论文基本框架 |
二、文献综述 |
(一)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1.情绪 |
2.积极情绪 |
3.学业情绪 |
4.愉悦情绪 |
(二)论文的理论基础 |
1.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理论 |
2.Fredrickson的拓展-建构理论 |
3.Pekrun的控制-价值理论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外二语/外语课堂愉悦情绪的研究 |
2.国内外二语/外语课堂愉悦情绪与教师因素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四)研究过程 |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水平的分析与讨论 |
(二)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的分析和讨论 |
五、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启示 |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语课堂愉悦情绪测量表 |
附录2 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调查问卷写作片段展示图 |
附录4 访谈提纲 |
附录5 词频查询相关高频词展示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基于家庭系统整合视角的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北海市F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国外文献综述 |
2.国内文献综述 |
3.文献评述 |
(四)概念界定 |
1.随迁儿童 |
2.情绪管理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法 |
2.实地研究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理论基础 |
1.家庭系统理论 |
2.家庭动力理论 |
三、F学校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及与家庭教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
(一)调查工具介绍 |
1.情绪管理能力量表 |
2.家庭教养情况评价量表 |
3.调查工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二)研究对象情况 |
1.问卷调查对象 |
2.访谈对象 |
(三)F学校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
1.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水平分析 |
2.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情况分析 |
3.情绪管理能力水平的差异分析 |
(四)家庭教养情况和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1.随迁儿童家庭教养情况分析 |
2.家庭教养情况与情绪管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五)小结:整体特征与发展需求 |
四、基于家庭系统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 |
(一)随迁儿童情绪问题的个案工作介入 |
1.案主基本情况 |
2.家庭系统分析 |
3.主要问题分析 |
4.具体介入过程 |
(二)随迁儿童情绪困扰的小组工作介入 |
1.小组前期筹备阶段 |
2.小组实施介入阶段 |
3.小组成效评估阶段 |
(三)多元系统架构预防随迁儿童情绪问题 |
1.家庭与学校:关注与交流 |
2.学校与社工:支持与辅助 |
3.社工与家庭:咨询与帮扶 |
五、社会工作介入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成效与反思 |
(一)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的成效体现 |
1.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 |
2.随迁家庭教养能力情况改善 |
(二)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体现 |
1.社会工作理论指导的科学性 |
2.社会工作技巧运用的有效性 |
3.社会工作系统整合的全局性 |
(三)总结与反思 |
1.研究结论 |
2.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文凭项目是什么 |
二、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 |
三、为什么要研究IB项目在美国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国际文凭项目 |
二、全球化 |
三、本土化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IB项目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IB项目结构与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IB项目的实施情况的相关研究 |
四、IB项目价值意义的相关研究 |
五、IB项目本土化的相关研究 |
六、综述小结 |
第五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IB项目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
第一节 IB在美国的本土发展 |
一、引进阶段(1971-1979) |
二、增长阶段(1980-1989) |
三、加速阶段(1990 至今) |
第二节 IB与本土课程标准互融互补 |
一、总体目标的匹配 |
二、阅读标准 |
三、IB课程与共同核心标准的融合 |
四、IB课程对共同核心标准的弥补 |
第三章 IB在美国发展的联邦层面法律政策因素 |
第一节 提升教育质量:《中小学教育法》、TITLE I学校与IB |
第二节 问责文化的形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和IB |
第三节 提升竞争力的相关政策与IB |
第四节 国际教育战略作为IB课程发展的催化剂 |
第五节 对基础教育的新反思——ESSA法案与IB |
第四章 美国州和高校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
第一节 州层面对IB的政策支持 |
一、政策支持的维度 |
二、支持政策的实践转化:以佛罗里达州为例 |
三、各州的政策创新与实践 |
第二节 高校对IB的政策推动作用 |
一、美国高校对IB的认可 |
二、高校出台优惠政策吸引IB学生 |
第五章 IB学校在美国的实施及其效果 |
第一节 IB能够提高学生学业表现 |
一、PYP学生的表现 |
二、MYP学生的表现 |
三、DP学生的表现 |
第二节 IB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
一、提高低收入家庭学生参与IB项目的机会率 |
二、改善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学业表现 |
三、增加低收入DP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
第三节 IB项目对教师发挥的影响 |
一、对小学教师的影响 |
二、对中学教师的影响 |
第四节 IB项目能够帮助美国学校走向国际化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学区层面的案例:芝加哥公立学校(学区) |
一、CPS引进IB项目之前的状况 |
二、CPS采取的措施 |
三、引入IB项目的效果 |
第二节 高校层面的案例:洛约拉大学中的IB教师培训项目 |
一、IB教师培训的三个阶段 |
二、IB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指标和技能指标 |
三、IB教师专业课程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案例 |
案例一:皮斯小学 |
案例二:科罗拉多学校 |
案例三:美国L国际学校 |
第七章 IB项目在美国受到争议 |
第一节 争议的进程 |
一、导火索:IB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 |
二、矛盾激化:联邦政府的支持 |
三、批判的高峰阶段:匹兹堡事件 |
第二节 争议的重点 |
一、“世界公民”和“美国公民”之争 |
二、侵犯地方教育权 |
三、质疑IB项目的效果并将其视为社会主义阴谋 |
第三节 来自不同阵营的声音 |
第八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张力下IB的回应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使命:IB的初创期(1962-1973) |
一、秘而不宣的“国际使命” |
二、全人教育与学术标准的平衡 |
三、精英主义或欧洲中心的现实 |
第二节 理想主义的衰退:发展与稳定期(1974-1989) |
一、国际使命的衰退 |
二、将全球议题和跨学科方法引入课程 |
三、不均衡的全球拓展 |
第三节 重申全球梦想:扩张与多元化时期(1990-2003) |
一、从国际理解到世界公民 |
二、开发PYP与 MYP |
三、转向行善与公平 |
第四节 迈向大众:品牌化时期 |
一、培养国际情怀与全球公民 |
二、打造K-12 的国际课程品牌 |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 |
第五节 三重张力下的美国IB项目发展 |
第九章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辩证:IB项目发展的结论和启示 |
第一节 IB项目为美国教育带来了好处 |
一、IB项目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国际化 |
二、IB项目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
三、IB项目能够为美国带来全球竞争力 |
第二节 IB项目的全球扩展就是其不断的全球本土化的过程 |
一、IB项目在英国 |
二、IB项目在澳大利亚 |
三、IB项目在日本 |
第三节 中国教育如何应对IB教育 |
一、可以大胆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 |
二、有必要对国际项目进行本土化改造 |
三、可以借鉴美国IB项目的本土化经验 |
四、用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教育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 |
(一)中文着作或译作 |
(二)中文期刊 |
(三)中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献及其他 |
二、英文文献 |
(一)英文着作及官方文件 |
(二)英文期刊 |
(三)英文学位论文、报告及网络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访谈记录 |
附录三:美国各州IB学校数量统计图 |
后记 |
(7)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效果研究 ——基于S市学生视角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新政出台的契机 |
(二)教育实践的需要 |
(三)个人经历的影响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校外培训及校外培训机构的概念界定 |
(二)校外培训现状研究 |
(三)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研究 |
三、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其参加校外培训的基本情况 |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问卷调查对象参与校外培训的基本情况 |
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基本情况 |
三、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效果影响因素 |
(一)学生个人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
(二)家长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
(三)学校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
(四)校外培训机构因素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
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概括 |
第三章 专项治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学断层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教学断层下的学生因素分析 |
(二)教学断层下的家长因素分析 |
(三)教学断层下的学校因素分析 |
(四)教学断层下的培训机构因素分析 |
二、学校教学短板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校教学短板成就了校外培训市场 |
(二)学校教学短板下反推教师进行课外有偿补课 |
第四章 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困境及建议 |
一、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困境分析 |
(一)校外培训形成恶性循环 |
(二)治理政策一刀切 |
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建议 |
(一)学校层面 |
(二)行政层面 |
第五章 研究展望 |
一、特色与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期刊 |
专着 |
学位论文 |
报纸 |
网上电子公告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校外培训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机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城市随迁子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就读条件下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 学生社会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
2. 学生学业成绩及其影响因素 |
3.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学生成绩增值 |
(一) 学业成绩 |
(二) 影响学生成绩增值的多水平分析 |
1. 个人特征对学生成绩增加值的影响 |
2. 学校特征对学生成绩增值的影响 |
3. 其他相关因素对学生成绩增值的影响 |
四、 学生社会心理发展 |
(一) 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状况 |
(二) 影响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的多水平分析 |
1. 个人特征对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 |
2. 学校特征对学生社会心理发展的影响 |
五、 总结与建议 |
(9)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定位与研究框架 |
第一节 社会学的几种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理论定位:三边联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以政策调整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高考的形成 |
第二节 统考、扩招和自主招生 |
第三节 地区间的平衡 |
第四章 以学校应变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重点学校制度 |
第二节 就近入学制度 |
第三节 学校考核、排名与生源 |
第四节 民办学校与补习学校 |
第五章 以学生备考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夹缝中求生存的考生及家长 |
第二节 “高考工厂”:以毛坦厂中学为例 |
第三节 “追梦工厂”:以衡水中学为例 |
第六章 三边联动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理念与现实 |
第二节 “文化资本”的解释限度 |
第三节 “寒门贵子”的教育过程与阶层塑造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民办学校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与焦虑特性的相关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外语焦虑与旅游英语成绩的关系研究[D]. 周冰怡.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生数学高阶思维的结构模型建构及其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数学学习策略的视角[D]. 林毅.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4]影响高中生英语课堂愉悦情绪的教师因素探究 ——以鄂尔多斯市某旗县高中为例[D]. 陈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家庭系统整合视角的随迁儿童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北海市F学校为例[D]. 周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美国IB项目研究[D]. 张玉娴.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7]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效果研究 ——基于S市学生视角的调查[D]. 杨茹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城市随迁子女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不同就读条件下的实证分析[J]. 王蕊. 全球教育展望, 2020(05)
- [9]三边联动:中国的教育理念及其运行研究[D]. 王玲. 南京大学, 2020(09)
- [10]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