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曾国藩的是非功过(论文文献综述)
鲁娅蕊[1](2020)在《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国藩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对于他一生“功、言、德”的评价,我国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但是对于他的道德修养和学问造诣,特别是他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却得到世人一致的赞誉。曾国藩的治家理论和方法,既充实具体,又亲切感人,他于一生60多年时间里,修家书、日记数以千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兄弟子侄的教导、劝勉、关爱和对乡里邻人的关心、帮助,使其家风得以传承,保持家世经久不衰。中国一直以强固的家庭凝聚力而着称,家庭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熏陶、良好家风的继承、良师益友的影响和自身经历的总结,具有丰富的内涵。当今社会,家长对青少年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是青少年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上存在很多问题。社会原因、文化原因、家长原因都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当然青少年自身也存在很多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青少年家庭教育迫切需要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引导。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内容和方法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是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典范。通过对曾国藩修身立德、读书明理、勤俭节约、家和睦邻思想内容的学习,以此作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基础,遵循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严爱殷泽、自我省察的原则,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明理教育、养成教育和品格教育的培养。
杨晓蕊[2](2020)在《《曾国藩家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曾国藩作为晚清名臣,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观其一生,他与当时的读书人一样立志修身、齐家、治国,成年后学而优则仕,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内圣外王的理想人生道路。《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所有着作中影响较为深远的一部,本文以《曾国藩家书》为主要研究依据,探讨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现代启示。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曾国藩家书》进行分析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梳理《曾国藩家书》中相关思想,主要从爱国、勤廉、治学三方面研究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曾国藩的爱国思想主要表现在勤政爱民、军队建设、兴办洋务三个方面;在勤廉方面,他强调勤劳、俭朴、廉政等必备德行的重要性;在治学方面,坚持治学须有志、有恒,且自省。曾国藩通过书信的方式劝勉诸弟与子女,其中对激励教育法、预防教育法、以身作则、启发教育、因材施教、自我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根据《曾国藩家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与培育方法的梳理和研究,力求全面、客观地分析出《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当代价值,即《曾国藩家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价值;《曾国藩家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正确运用;《曾国藩家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陈宇怀[3](2019)在《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及其思想转变(1901-19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1901-1911)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代,也是在内忧外患下变革呼声与行动愈烈的时代。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政策背景下,新式学堂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增长,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许多学堂学生受改良与革命思潮影响,掀起学界风潮,后来更是投入反清革命运动中,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堂学生在清末时的阅读活动,既反映了学生思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从阅读史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揭示1901-1911年间学堂学生阅读活动与思想转变之间的关系。第一,通过比较清末学堂学生与传统士子童生的阅读情况,以及1905年废科举前后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展现清末学堂学生阅读活动变化的脉络。第二,通过对朱峙三和周作人的个案研究,深入探究清末学生阅读行为与其思想转变之间的复杂联系。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与传统士子童生相比,报纸、期刊等新的阅读媒介取代中国传统经籍成为他们的主要阅读媒介,学生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也大为增加,这使得学生发展出略读的阅读的策略以弥补精读阅读速度慢的缺陷;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单独阅读外,还会在阅读社群中分享读物、交流读后感。清末科举改革和停废也影响到了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学生与清廷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关系,加之晚清内外交困的时局与愈发响亮的变革呼声,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对承载儒学的传统书籍的怀疑和否定。学生不再以科举为主要目的组织自己的阅读活动,或转而寻求时务之学,或关注改良与革命书刊,或对杂学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从朱峙三和周作人的阅读活动与思想情况的具体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变化与学生思想转变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学堂学生在清末时的阅读活动,既反映了学生思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但阅读活动对思想转变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受年龄、性格气质、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行为与其思想转变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朱燕平[4](2019)在《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对于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思想,很多人都给予了高度的赞扬。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他的家书和日记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晚辈的敦敦教诲、殷殷期盼以及对长辈的敬爱之情,这就为曾氏子孙的成长成才以及曾氏家风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国藩在道德教育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首先与他从小饱读儒家经典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曾国藩产生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这使得他很重视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并认为这是个人成才以及家族兴旺发达的关键。其次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也受到了曾氏耕读家风的影响,曾国藩的祖父和父亲以耕读传家为本,并且身体力行,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教育思想。此外,个人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湖湘地域文化造就了曾国藩一生坚强倔强的品性。这些都成为了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渊源。在深入研究曾国藩道德教育的四大目标后,分析了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体道德修养、家庭道德教育、为官道德教育、处世道德教育四个方面。曾国藩认为,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是成才的基础,所以很关注个体道德的修养;在家庭道德教育方面,曾国藩认为孝悌仁爱是立家的根本,要想使家族岿然屹立、根基不倒,那么就要孝敬长辈,平辈之间也要相亲相爱。在持家方面,勤俭起着重要作用,要想使家族不衰败,那么勤劳和节俭的美德就必须在家庭成员中得到发扬。和家睦邻为旺家之辅,和谐友善的家庭邻里关系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曾国藩还认为作为一名官员就要具备清正廉洁、忠于职守、经世致用的道德品质,这些品质关系到为官者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为官者的关键,这也是他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有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很重视培养子弟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谦让慎交的态度,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今后的路能否走的顺畅。从当前的时代背景来看,研究曾国藩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其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很大的价值启示和借鉴意义。
汤浩[5](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刘文静[6](2017)在《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与其所处的时代密切联系。他生于乱世,虽是文人出身,但为了国家的兴衰披甲上阵力挽狂澜,其思想随着自身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曾国藩家庭教育的思想主要是以传统思想为根源,在吸取儒家、理学以及实学的基础下,同时从法家、墨家、道家中汲取精粹,是整个近代时期关于封建文化的大家;在此基础上他积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西方国家理论,反对空谈之风,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大力倡导中学为本,以西学为用的思想。曾国藩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思想包含了大量传统文化精粹,其中不仅继承家族“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诀,同时含有传统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还有养生、锻炼之法的教育,更兼有男女平等的思想在里面,核心不是通过读书来当官,主要是期盼后辈通过读书能够明事理。对家中的男、女教育同等重视,给男生布置相关作业,给女生设定完整课程,经常对他们给予教育和指导、督促。本文着重对曾国藩家书的研读,对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将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奋斗期、黄金期、转型期、沉寂期,并得出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延续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针对当代家庭教育的问题,试图揭示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相关教育启示:第一,德行胜过才干;第二,身教胜过言传;第三,友爱相邻胜过人情冷漠;第四,与时俱进胜过固步自封。
黄亮[7](2017)在《曾国藩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思想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有必要加以认真研究、探讨。本文主要探讨曾国藩的哲学思想、学术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本文主要探讨了曾国藩的天命人事观与知行观。曾国藩虽然宣扬“畏天知命”,但他更注重的是人事、人力;曾国藩的知行观是以重行为特色的。在学术思想方面,曾国藩以宋学为宗,不固守程朱,而是主张调和汉宋、兼采各家之所长。曾国藩的学问是以经世致用为目的的,这种重在经世的学风对后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伦理思想方面,曾国藩意图通过整顿封建道德挽救统治危。为此,他大力提倡忠、勤、恕、诚等诸德,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在政治思想方面,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曾国藩两手并用,一面鼓吹礼治,一面采用法家思想进行铁腕镇压,后一手是主要的;在对外政策方面,曾国藩经过反复权衡,主张妥协退让,以求“中外相安”;为了实现国家的“自强”,曾国藩开创了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曾国藩在政治上取得的事功与其对人才的重视密切相关,他在人才的选用、管理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曾国藩的思想总体上呈现出兼容性、开放性和落后性等特征。正是由于曾国藩思想的兼容性和开放性,曾国藩实现了中国传统封建士大夫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不可否认的是,曾国藩的思想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保守性与落后性。与当时的顽固派相比,曾国藩思想的确比较开放、进步,但这种开放与进步是有限度的。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曾国藩始终是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宗旨的。因此,曾国藩的思想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保守性、落后性,甚至有愚昧、糟粕的成分在内。虽然如此,曾国藩思想仍然具有超越时代与阶级的有益成分在内,曾国藩对忠、勤、恕、诚等传统诸道德的阐释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总之,曾国藩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对其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田晓平[8](2016)在《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曾国藩(1831—1872)字伯涵,号涤生,出生于湖南中部的湘乡,在中国历史上他一直是个功绩显赫又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百余年来人们对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评价可谓仁智见仁,智者见智,褒贬不一。在誉者眼里曾国藩既是影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轴心人物又是中兴第一名臣,但在毁者看来他只不过是维护满清统治者的帮凶、屠杀中国同胞的刽子于和卖国求荣的汉奸,但是,他的家庭伦理教育思想却得到了后人高度一致的赞许!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之所以能成为让后人刮目相看的教育理念,追其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社会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理论渊源。集中表现在颓废不振的晚晴政局为它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背景,落后的自然经济和西学东渐思潮对当时中国文化的渗透都为其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历史背景,然而对传统伦理思想中腐败因素的扬弃,对其曾祖父时便流传下来的曾氏家风的继承,对自身起伏多变的丰富人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它即涉及到了包含“孝悌、勤俭”在内的家庭内部关系的正确处理,也涉及到了有关如何有效处理邻里间关系的内容,此外,它还包含了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真正达到慎独之境界的有关内容。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孝悌伦理,在曾国藩看来,孝悌是一个家庭的立家之本,他强调对父母要孝顺、尊敬,对兄弟要爱护有加,即所渭的“父慈子孝”“兄友弟谦”,“先孝后忠”等几个层面。其二是勤俭伦理,在曾国藩看来勤能“进”,俭能“守”一进一守必能使家庭越来越兴旺。作为持家之道的勤俭伦理思想主要包含戒慵崇勤、戒奢崇俭,不留余财于后人等三个方面。其三是睦邻伦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曾国藩非常看重睦邻的重要性,作为和家之辅的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亲和邻里”, “周济乡民”, “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方面。其四是修身伦理,他一再告诫曾氏子弟为人处世切忌焦躁、傲慢,他强调做人要低调,做事时却应“高调”细致,生活中要慎独以安心以达到自强自立。曾国藩的家教伦理思想具有消极和积极两面性。曾国藩生于嘉庆年间,历经了道光、咸丰和同治的三朝统治,他亲眼见证了中国封建统治动荡不稳的政局,他的伦理思想逃不出时代的局限性。身为大清重臣,他身肩维护清朝统治以保其稳定的重任,作为封建统治的坚实守护者,他的家庭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深深的打上了封建主义地烙印,也没有逃脱出封建伦理纲常的束缚。诸如:他要求六个女儿要严守妇道,嫁出去的女儿即便婚姻生活过的不幸福也不能选择离婚,而应忍气吞声,要始终顺从公婆和丈夫,在他这种保守主义封建思想的驱使下,三女儿曾纪琛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的一生也没体味过何谓幸福的婚姻,自嫁入何家起便整日过着无公、婆疼无丈夫爱的生活。虽然曾国藩的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留有了封建主义的色彩,但是我们不能以片概全,在看到它局部的消极层面的同时,更应清楚的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整体看来是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如他的“爱亲、敬亲、和亲”及“身可在外,孝思长存,兄弟之际惟爱以德”的孝悌思想是仍值得弘扬的,他的“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耕读”、“勤俭”、“和睦”、“敦厚”的处世立身伦理思想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和学习的。由此可见,从曾国藩的家庭伦理思想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他对谨守孝悌、勤俭、睦邻家风和谦和、慎独修身处世原则的重视,这些伦理思想对于我们当今加强道德规范以促使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启示。
杨涛[9](2012)在《曾国藩儒学士大夫人格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是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成功实践者。儒学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修身,曾国藩高度自律,以近乎严苛的儒家道德律令要求自己,克己成人,成为世人的道德典范;论齐家,曾国藩注重对家庭成员的教育,不仅其生前家庭和睦,兄弟友爱,而且其后人也多有成就,《曾国藩家书》更是成为流传后世的着名家训;论治国平天下,曾国藩筹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并以汉人的身份封侯拜相,权倾一时,晚年还以实际行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总之,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曾国藩绝对可以说是儒学史上的成功者。由此证明,“内圣外王”的儒家理想人格在传统社会是可以实现的。具体来看,曾国藩的成功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建立在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下的个人修养以及由此养成的坚忍性格;二是团结在曾国藩周围的士大夫群体。但是如果上升到整个传统社会的高度来看的话,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儒学士大夫之所以在传统社会中能够取得成功,主要与传统社会的整体特点有关。传统社会为儒学理想人格的实现提供了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儒学思想中对天道的坚定信仰;第二,儒者精英阶层的存在;第三,传统社会的宗族制度。这三个基本的社会文化条件为儒者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现实的保障。儒学士大夫所赖以生存的三个社会文化条件在现代社会都已经基本消亡殆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理论的转化使儒家的理想人格转变为现代知识分子而继续存在下去。当代中国社会需要构建自己的知识分子理论体系,并挺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传统的儒家思想理论,将其作为可以利用的理论资源之一。在儒学思想当中,现代知识分子最应该继承的是儒者的担当意识,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础重建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和信仰。正是在这个含义上,我们重新解读、诠释曾国藩的一生,通过曾国藩的理想人格分析,对于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世、社会秩序的重建,必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儒学虽然在政治层面失去了其现实的价值,但是在广阔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却依旧存在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彭昊[10](2010)在《曾国藩与道家思想》文中研究表明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重要代表,也是近代经世思潮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其思想言行体现出以道补儒的鲜明特征。本文在从政、治军、处世、为文和养生五个方面,彰显曾国藩以道补儒的努力,揭示道家思想在曾国藩思想中的地位,分析曾国藩接受和践行道家思想对近代经世思潮形成的价值,发掘以道补儒对近代中国士大夫的意义。论文全面而具体地展示曾国藩在内圣和外王两个层面以道补儒的人生历程,指出他借鉴黄老道家兼容百家和经世致用的精神后,形成与黄老道家一致的思维方式。论文认为他不仅吸纳虚无、清静、无为、自化的道家思想以养心体道,追求心灵的虚静、恬淡与超越,而且从实用理性出发,自觉汲取道家思想,将之运用到为政、治军和处世等外王之道的实践中,弥补儒家理论的不足而获得成功。他的政治理想和执政实践,在儒家思想之外,涉猎黄老,也主张清静无为。他遵循知雄守雌和卑弱自持的策略处理与高层、同僚和士民的关系,在拒不北援、天京争功、谦下求才和处理曾左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黄老道家色彩。他吸收道家论兵主阴主哀的战争观,灵活运用主柔守静的道家战略战术原则,此后逐渐占据战争中的主动权。基于持盈保泰的未雨绸缪,曾国藩在人生早期就形成了功成身退的道家式人生设计,一生中不时提及,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他功成后最终未能如愿身退。曾国藩的诗文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分别体现在对境界、风格、语言的追求和诗文欣赏中。此外,他注重养心养神,吸纳和践行了道家养生理论。从清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来探求,清初王夫之等人已经采取援道入儒的方式批判理学;乾嘉古文经学家对道家的注解开启了以道家补救儒学空疏不足的学术融合历程;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的时局危机,以魏源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推动了“以道经世”思潮的发展;不少理学家借鉴道家学说以调和儒道,旨归于经世致用;同时,湖湘地域文化中的崇道传统,也进一步强化曾国藩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和运用。在近代中国的经世思潮中,曾国藩发掘出道家思想的经世内涵和价值,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从个人思想体系来分析,曾国藩的思想体系的主要部分无疑为儒家,次要部分为道家,相对次要部分是墨家、法家、兵家和佛教等各家思想,这些思想都统一归向于匡时济世和安身立命的目的。儒家之外,道家思想成为曾国藩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其思想体系中,佛教的分量极轻,没有如苏轼等人一样执着于以佛补儒,他一生致力于以诸子补儒,特别是援道入儒,在内圣外王之中实践了以道补儒。从人生轨迹来追寻,曾国藩在汲汲于实现儒家人生理想时,不忘借助道家思想追求心灵自由,超越现实困境。早年曾国藩,在研习儒家经典之余也沉醉于道家典籍,京官时期的诗文风格就明显受到《庄子》的滋养,从此对《庄子》爱不释手,诗文创作中显示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风格。曾国藩在领兵作战后的军政事务中,不时闪现出道家色彩。咸丰七年到八年这一年半时间的居家反省,他重新体悟了道家精蕴,认识到以道补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汲取黄老道家的智慧,主动改变以往做法,注重以柔弱胜刚强,自觉采用道家思想处理各种危机,结果受益匪浅,日益相信以道补儒的效果,于是在为政、处世、诗文、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中融入更多的道家思想。攻克天京后,他更加遵循顺天安命和持盈保泰的道家信条,以豁达恬淡的心态面对功名生死。正因为他的内圣外王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所以他功成后未能身退逍遥,并且不惜蒙受诟辱,以换取弱国的和平局面,最终成为儒家褒扬的“三不朽”人物,体现出大多数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文化抉择。
二、论曾国藩的是非功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曾国藩的是非功过(论文提纲范文)
(1)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概述 |
(一)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
1.传统文化的影响 |
2.湖湘文化的熏陶 |
3.良好家风的继承 |
4.良师益友的影响 |
5.自身经历的总结 |
(二)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修身立德 |
2.读书明理 |
3.勤俭节约 |
4.家和睦邻 |
(三)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方法 |
1.以身作则 |
2.因材施教 |
3.严爱殷泽 |
4.自我省察 |
(四)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评价 |
1.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进步性 |
2.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三、对当代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审视 |
(一)青少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二)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教育观念问题 |
2.教育方式问题 |
3.家庭关系问题 |
(三)青少年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1.社会原因 |
2.文化原因 |
3.家长自身原因 |
4.青少年自身原因 |
四、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
(一)加强青少年以德为本、修身养性的道德教育 |
1.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德智并进 |
2.提升道德修养,完善青少年人格 |
3.以道德教育为统领,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
(二)加强青少年读书立身、循序渐进的明理教育 |
1.明确青少年的读书目的 |
2.培养青少年正确的读书方法 |
3.加强青少年对读书意义的理解 |
(三)加强青少年勤俭节约、生活有序的养成教育 |
1.创建劳谦勿傲、和谐友爱的环境 |
2.弘扬勤俭节约、戒奢戒惰的思想 |
3.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观和消费观 |
(四)加强青少年睦邻友善、家兴人和的品格教育 |
1.培养和家思想,保持家庭和谐有序 |
2.建立和谐家庭,促进家庭繁荣昌盛 |
3.重视邻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
致谢 |
(2)《曾国藩家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五)《曾国藩家书》概述 |
一、《曾国藩家书》中的爱国思想及其培育方法 |
(一)《曾国藩家书》中的爱国思想 |
1.“以一勤字报君,以爱民二字报亲” |
2.爱国拥军“用兵之道全军为上” |
3.“然见他人之长,则勇取而不惑” |
(二)《曾国藩家书》中爱国思想的培育方法 |
1.以身作则 |
2.激励教育法 |
二、《曾国藩家书》中的勤廉思想及其培育方法 |
(一)《曾国藩家书》中的勤廉思想 |
1.“五勤”之道 |
2.“凡事皆当存谨慎俭朴之见” |
3.以“廉、谦、劳”三字自抑 |
(二)《曾国藩家书》中勤廉思想的培育方法 |
1.预防教育法 |
2.启发教育 |
三、《曾国藩家书》中的治学思想及其培育方法 |
(一)《曾国藩家书》中的治学思想 |
1.“须先立坚卓之志” |
2.“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
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 |
(二)《曾国藩家书》中治学思想的培育方法 |
1.因材施教 |
2.自我教育 |
四、《曾国藩家书》的当代价值 |
(一)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价值 |
1.传递实际具体的内容 |
2.设立针对性的目标 |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的正确运用 |
1.善用教育方法提升教育效果 |
2.善用环境和同辈群体的隐性教育功能 |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性 |
1.持久性 |
2.规律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及其思想转变(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价值 |
1.2 概念界定 |
1.2.1 清末 |
1.2.2 学堂学生 |
1.2.3 阅读 |
1.3 文献综述 |
1.3.1 阅读史理论与方法研究 |
1.3.2 清末学堂学生研究 |
1.3.3 清末学堂学生阅读史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清末教育变革与学生群体的形成 |
2.1 清末立宪派与革命派 |
2.2 清末教育变革 |
2.2.1 “兴学堂”与壬寅癸卯学制的确立 |
2.2.2 “废科举”与士阶层的分流 |
2.2.3 “派留学”与留学生办报风潮 |
2.2.4 “开民智”与阅报处的普及 |
2.3 清末新式学堂学生群体的产生及其特征 |
3 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 |
3.1 清末学堂学生阅读行为的转变 |
3.1.1 阅读媒介的拓展 |
3.1.2 阅读策略的更新 |
3.1.3 学生阅读社群的形成 |
3.2 科举的改废与学堂学生阅读行为的转变 |
4 朱峙三的阅读世界 |
4.1 为科举而读书 |
4.2 纸页上的排满革命 |
5 周作人的阅读世界 |
5.1 早年的国学阅读 |
5.2 《苏报》影响下的改革学堂弊病的尝试 |
5.3 欧化与国粹间的徘徊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4)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二、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渊源 |
(一)儒家传统思想的继承 |
(二)曾氏耕读家风的传承 |
(三)湖湘地域文化的影响 |
三、曾国藩道德教育的目标 |
(一)以耕读传家为人生信条 |
(二)以进德修业为人生目标 |
(三)以劳谦廉缺为道德精神 |
(四)以强恒达专为个人品格 |
四、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注个体道德修养 |
1.志当存高远 |
2.谦谨勿傲言 |
3.慎独以养心 |
4.主敬则身强 |
(二)重视家庭道德教育 |
1.孝悌仁爱为立家之本 |
2.勤俭节约为持家之方 |
3.和家睦邻为旺家之辅 |
(三)注重为官道德教育 |
1.清正廉洁为本 |
2.忠于职守为要 |
3.经世致用为策 |
(四)重视为人处世教育 |
1.诚厚待人 |
2.刚柔并济 |
3.谦让慎交 |
五、曾国藩道德教育的特色、原则和方法 |
(一)曾国藩道德教育的特色 |
1.以严谨丰富家书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 |
2.以培养读书明理之君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 |
3.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培养 |
(二)曾国藩道德教育的原则 |
1.德才并举的原则 |
2.因材施教的原则 |
3.知行合一的原则 |
(三)曾国藩道德教育的方法 |
1.言传身教法 |
2.榜样示范法 |
3.环境熏陶法 |
六、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的价值启示 |
(一)树立个体修身立德、德才兼备的观念 |
1.重视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 |
2.促进个人品德与才智全面发展 |
(二)重视家庭孝悌勤俭、睦邻和家的内容 |
1.重视孝悌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
2.发挥勤俭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建设性作用 |
3.激发和睦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促进性作用 |
(三)提高官员拒腐防变、勤政务实的素养 |
1.提升官员拒腐防变的能力 |
2.树立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 |
(四)培养处世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态度 |
1.弘扬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的处世品质 |
2.注重为人谦虚、交往慎重的道德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
6.3 湘军创制评析 |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家庭教育 |
二、社会转型期 |
第一章 曾国藩其人 |
第一节 曾国藩生平 |
第二节 《曾文正公家书》 |
一、《曾文正公家书》的形成 |
二、《曾文正公家书》的特点 |
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特殊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思想根源 |
一、儒学为本 |
二、理学为宗 |
三、兼采实学 |
第三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演变 |
第一节 奋斗期(嘉庆二十一年至道光十八年 1816—1838) |
第二节 黄金期(道光十八年至咸丰二年 1838—1852) |
一、进德 |
二、修业 |
三、忠敢直言终悔悟 |
第三节 转型期(咸丰三年至同治三年 1853—1864) |
一、处处谨慎,居安思危 |
二、广收、慎用的人才观 |
三、西学东渐 |
第四节 沉寂期(同治三年至同治十一年 1864—1872) |
一、全身之策 |
二、养生之法 |
第四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的特点 |
第一节 家庭教育思想的延续性 |
第二节 家庭教育思想的开放性 |
第五章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一节 德行胜过才干 |
第二节 身教胜于言传 |
第三节 友爱乡邻胜过人情冷漠 |
第四节 与时俱进胜于固步自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曾国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 曾国藩去世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 |
2. 20世纪80年代至今 |
三、研究方法及路径 |
第一章 曾国藩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第二节 不断加剧的民族危机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二章 曾国藩的哲学思想 |
第一节 论天命与人事 |
一、畏天知命的天命观 |
二、论人事 |
第二节 知行观 |
一、格物诚意说 |
二、重力行的知行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曾国藩的学术思想 |
第一节 宋学思想 |
一、对宋学的肯定 |
二、对宋学的反思 |
第二节 汉学思想 |
一、对汉学的箴砭 |
二、对汉学的肯定 |
第三节 兼收并蓄的学术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曾国藩的伦理思想 |
第一节 曾国藩对传统道德规范的阐释 |
一、忠 |
二、勤 |
三、恕 |
四、诚 |
第二节 曾国藩的道德修养方法 |
一、“复性”工夫 |
二、立志 |
三、自省、改过 |
四、慎独 |
第三节 曾国藩的家庭伦理观 |
一、家规、家训 |
二、世家子弟的通病 |
三、戒骄养谦 |
四、戒奢养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政治主张 |
一、论世乱国患 |
二、改革措施 |
第二节 太平天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
一、鼓吹“隆礼” |
二、威猛救时的政治主张 |
第三节 洋务时期的政治思想 |
一、外交思想 |
二、洋务思想 |
第四节 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
一、重才思想 |
二、人才选用思想 |
三、人才管理思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大陆研究现状 |
(二) 港、台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政治背景:颓废不振的晚清政局 |
二、经济背景:日益凋敝的自然经济 |
三、文化背景:富于特色的湖湘文化 |
第二节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渊源 |
一、传统伦理 |
二、曾氏家风 |
三、自身经验 |
第二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修身 |
一、改德修过,为善务实 |
二、自强不息,刚柔相济 |
第二节 孝悌 |
一、孝思之行胜于功名 |
二、兄弟和虽穷则必兴 |
第三节 勤俭 |
一、戒慵崇勤,奢侈亡族 |
二、尚勤尚俭,惜福之道 |
第四节 睦邻 |
一、散财济人,救济乡民 |
二、以诚相待,以和为贵 |
第三章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代价值 |
第一节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历史价值:超越时空限制 |
二、历史局限性:封建礼教色彩 |
第二节 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
一、现代反思:家庭伦理规范的缺失 |
二、现代意义:具体行为规范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曾国藩儒学士大夫人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角度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曾国藩:传统士大夫人格的典型代表 |
第一节 曾国藩生平简介 |
一 三试始中 |
二 京官十二年 |
三 湘军岁月 |
四 晚年生涯 |
第二节 曾国藩及其“士大夫之学” |
第二章 曾国藩的修身 |
第一节 曾国藩的修身方法 |
一 立诚 |
二 居敬 |
三 主静 |
四 自省 |
第二节 曾国藩修身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 劳 |
二 谦 |
三 廉 |
第三章 曾国藩的齐家 |
第一节 曾国藩齐家思想的来源 |
一 儒家的家庭伦理思想 |
二 儒家先贤的齐家、治家理论 |
三 曾国藩家族素有的家训传统 |
第二节 曾国藩齐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八好、六恼、三不信 |
二 八本、三致祥 |
第三节 曾国藩齐家思想的主要精神 |
一 耕读并重 |
二 不求仕宦 |
三 勤俭惜福 |
第四章 曾国藩的治国平天下 |
第一节 军事方面的变革和创新 |
一 创建湘军的缘由 |
二 湘军的新气象 |
第二节 人才方面的培养和选用 |
一 重视人才 |
二 人才选用标准 |
三 人才培养方法 |
第三节 洋务方面的开拓和创新 |
一 军事方面 |
二 工业方面 |
三 人才培养方面 |
四 曾国藩的外交思想 |
第五章 曾国藩成功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对曾国藩指责的辨析 |
一 曾、左之争 |
二 天津教案中的清议之声 |
第二节 曾国藩成功因素分析 |
一 个人修为 |
二 团结士人 |
第六章 儒学士大夫理想人格分析 |
第一节 儒学士大夫理想人格赖以实现的基础 |
一 坚定的天道观信仰 |
二 儒者精英阶层 |
三 宗族宗法制度 |
第二节 结语:士大夫理想人格的现代转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曾国藩与道家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曾国藩去世后至20 世纪70 年代 |
1.2.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新时期 |
1.3 研究的结构和要点 |
1.3.1 研究的结构安排 |
1.3.2 研究的创新点 |
1.3.3 研究的重点 |
1.3.4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曾国藩道家思想来源考述 |
2.1 清代学术的内在嬗变 |
2.1.1 理学批判者的援道入儒 |
2.1.2 古文经学家的以道补儒 |
2.1.3 今文经学家的道家经世 |
2.1.4 理学家的调和儒道 |
2.2 湖湘文化的崇道传统 |
2.3 个人的生活经历 |
2.3.1 家族的道教习俗 |
2.3.2 治学的博览群经 |
2.3.3 僚友的道家兴趣 |
第3章 曾国藩的从政之道与道家思想 |
3.1 涉猎黄老清净为政 |
3.2 知雄守雌卑弱自持 |
3.2.1 与高层的交往 |
3.2.2 与同僚的交往 |
3.2.3 与士民的交往 |
3.3 小结 |
第4章 曾国藩的治军之道与道家思想 |
4.1 对道家战争观的吸收 |
4.1.1 兵果不祥之器 |
4.1.2 兵者阴事 |
4.1.3 哀兵必胜 |
4.1.4 除暴安民 |
4.2 对道家战略战术的运用 |
4.2.1 守柔曰强弱中伏强 |
4.2.2 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
4.2.3 反客为主以退为进 |
4.2.4 奇正互用雕剿游击 |
4.3 小结 |
第5章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与道家思想 |
5.1 顺天安命的人生态度 |
5.1.1 勤劳而以恬淡出之 |
5.1.2 等生死于昼夜信长短之有涯 |
5.2 功成身退的人生设计 |
5.2.1 道家功成身退人生设计的意义 |
5.2.2 明岁泽九州功成返湫底 |
5.2.3 十年苦忆钧天奏老大真怜未拂衣 |
5.2.4 功成而终未身退的原因 |
5.3 持盈保泰的人生智慧 |
5.3.1 道家持盈保泰观 |
5.3.2 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 |
5.4 小结 |
第6章 曾国藩的为文之道与道家思想 |
6.1 境界:崇尚雄奇瑰玮 |
6.2 风格:追求自然真切 |
6.3 语言:力主诡谲恣肆 |
6.4 欣赏:倡扬养性怡情 |
6.5 小结 |
第7章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与道家思想 |
7.1 致虚守静养神不药 |
7.2 俭啬寡思惩忿窒欲 |
7.3 顺乎自然淡食恬眠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论曾国藩的是非功过(论文参考文献)
- [1]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对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启示[D]. 鲁娅蕊.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
- [2]《曾国藩家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晓蕊.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及其思想转变(1901-1911)[D]. 陈宇怀. 浙江大学, 2019(05)
- [4]曾国藩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朱燕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6]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演变研究[D]. 刘文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7]曾国藩思想研究[D]. 黄亮. 黑龙江大学, 2017(03)
- [8]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 田晓平. 南京大学, 2016(10)
- [9]曾国藩儒学士大夫人格探析[D]. 杨涛. 南开大学, 2012(07)
- [10]曾国藩与道家思想[D]. 彭昊. 湖南大学, 2010(07)
标签:曾国藩论文; 曾国藩家书论文; 儒家论文; 理学论文;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