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网络的QoS使用新的缓冲区利用技术

ATM网络的QoS使用新的缓冲区利用技术

一、On the QoS for ATM Networks Using a New Buffer Utilization Technique(论文文献综述)

喻海生[1](2020)在《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网络体系结构的缺陷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应运而生。它简化了网络管理和配置操作,增强了对网络新技术、新协议的支持能力,缩短了网络功能创新的周期,因而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然而,在SDN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重点关注SDN控制平面所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已有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控制平面请求选择、信息交互和路径决策三个主体展开研究工作,最终实现请求时延的最小化、信息交互的标准化和路径决策的最优化这三个目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针对SDN控制平面遇到的控制器交换机静态绑定,导致单个控制器负载过大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解决方案,总结出了交换机迁移负载均衡(SFLB)方案和集中控制负载均衡(CCLB)方案。在分析了SFLB和CCLB的优缺点后,本文提出主动选择控制器的负载均衡(ASLB)方案,交换机主动选择适当的控制器来处理请求,以缩短控制器响应时间并更好地利用控制器的处理能力。在系统实现方面,本文根据ASLB方案,并基于开源软件OpenVirtex实现了Coordinator。在SDN多控制器架构下,Coordinator会代理交换机向更为合适的控制器发送请求。理论分析证明,当交换机数目大于3时,Coordinator对请求时延的改进效果就超过了 Coordinator自身带来的时延;而且随着网络中交换机数目的增加,Coordinator的改进效果更加明显。在算法设计方面,为了解决羊群效应和尾延迟问题,本文提出了主动选择控制器算法(ACS)。ACS使用批量填充(Batch-Filling)和对控制器打分的机制对双选算法进行了改进。为了验证ASLB的性能,本文在真实网络测试床上进行了实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主动选择控制器的机制在最小化延迟、带宽利用率和吞吐量方面都优于现有机制。针对SDN控制平面遇到的控制器通信接口多样化的问题,本文提出对现有SDN体系结构进行重新分层,将原有的控制层功能进行了拆解,把三层的SDN体系结构,改进为四层体系结构WECAN(West-East Communication And North API)。原有的控制层在去掉个性化功能后,在传播发现层中承担着链路发现和流表下发等基本功能。在传播发现层之上,本文设计了一个决策层,来实现信息交互的标准化。决策层有三个核心模块:异构控制器管理(HCM)模块、域关系管理模块(DRM)和控制器选择模块(CSM)。HCM从控制器收集网络信息,生成域范围的网络视图,并支持不同种类的SDN控制器之间通信。DRM从HCM收集网络信息以生成全局范围的网络视图,同时DRM按域对SDN网络进行划分和管理,为此本文还提出了一个SDN域划分的模型。CSM采用了主动的选择控制器机制,让交换机发出的请求能交给负载更低、执行效率更高的控制器来处理。在实验部分,本文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来完成WECAN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WECAN不但可以支持不同种类的SDN控制器互相通信,并且在吞吐量和响应时间方面也都要优于当前的分布式控制器和单控制器。针对当前SDN中存在的长流短流共享瓶颈链路的问题,本文提出具有长短流敏感性的路径决策机制。以具有胖树拓扑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为例,本文提出了动态流决策机制FC-DLB,以利用SDN控制器提供的全局网络视图和流量特征来优化流的决策。FC-DLB可以根据流的长短动态控制数据中心中的流,调整流的转发策略和优化路径方案。FC-DLB使用两种不同的算法分别决策短期流和长期流。FC-DLB使用DLB算法作为默认决策算法来控制短期流的路由,并针对长期流动态更改其路由路径,将长期流从链路利用率高的路径转移到链路利用率低的路径。实验表明,与ECMP和DLB算法相比,本文的路径决策机制可以有效的解决长流短流共享瓶颈链路的问题,同时显着提高链路利用率并充分利用带宽。

裘澍民[2](2013)在《基于解码缓存信息的IPTV质量监测策略》文中提出近20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高速通讯系统的推广人们的生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IPTV(互联网协议电视)业务的发展无疑成为了业界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作为一种流媒体实时传输业务它需要稳定且高速的宽带支持,并且网络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业务的质量。因此过去对于普通网络应用所使用的诸如丢包、时延等离散的QoS(Quality of Service)评估难以完整刻画IPTV业务质量是否满足需要。然而在IPTV服务领域终端用户对于视频质量的感受又无疑是服务提供商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QoE (Qual ity of Experience)的概念被引入了诸如IPTV等流媒体视频服务的评测体系。QoE能够从用户的角度有效地反应视频质量的表现从而为服务商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在QoE的概念被提出之初由于是基于用户的体验来进行衡量因此它主要采用主观评测方法(即利用观看人员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计分),然而由于主观评测需要有大量人员参与且实时反馈性较差所以近年来逐步被实时性能较好的无参考客观评测方式所替代。客观评测是一种将监测质量的软探针集成到接收端测试设备中收集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的单端评测方法,但是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复杂的计算很难集成到机顶盒上针对用户进行评测。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供了一种可在IPTV用户的终端接收设备上评测QoE的策略。该策略实现了一个可实时监测机顶盒设备上解码缓冲区状态的模块,并将其封装到流媒体中间件当中。该模块可以面向机顶盒播放程序提供接口,使得机顶盒在播放视频过程中能够实时地获得解码缓冲区中的媒体缺失信息和缓冲区溢出时长信息。通过流媒体中间件中的通讯机制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客观参数传送到QoE分析模块进行实时的QoE评测。实验结果显示敷用该策略的流媒体中间件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可以反馈较为准确的QoE评测结果,且机顶盒为此所增加的处理负担在可控范围之内。而且该项策略可屏蔽硬件版本及配置的差异,便于在不同的设备平台上移植。

翟玉健[3](2010)在《支持IPv4/IPv6混合网络的传输软件研究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地发展,人们对健壮的、高性能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地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并日趋紧迫,网络编程已经成为开发网络应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为每个应用系统独立地开发网络通信功能模块,可能会提高开发应用的复杂度,不能管理和协调端系统中不同网络应用业务的传输要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专门提供信息传输功能的软件,考虑网络编程的复杂性,采用软件分层设计的思想,设计传输软件的框架,实现实时报文和非实时报文传输功能,网络应用程序调用上层提供的统一传输接口,而不必关心下层具体实现;针对端系统中实时报文的业务多样性,借鉴网络QoS的实现方法,设计了端系统的QoS模型,通过优先级调度策略区分业务优先级并分配传输资源,并通过分组调度策略提供兼顾公平性地QoS传输,提高了实时报文传输的性能;针对IPv6通信地潜在需求,采用抽象工厂和策略的设计模式设计了一个兼容IPv4和IPv6的传输软件模块,实现了统一的底层通信编程接口,网络应用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从IPv4向IPv6通信地升级;考虑到信息传输软件往往需要处理大量地I/O操作,利用完成端口的异步I/O模型和多线程技术,实现了一种高效地并发处理I/O操作的方法,应用程序可以显着地从并行地I/O操作中受益。在测试中,信息传输软件满足了多用户并发操作的性能指标,优先级不同的实时应用业务具有不同的延时性能和丢包率,达到了区分业务传输的QoS要求,本软件应用于某大型军事信息支撑平台,由于采用设计模式的思想,提高了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蔡平[4](2009)在《CS-CS流媒体低层同步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以及一系列先进的音视频压缩标准的引入,基于多媒体技术的业务迅速走入人们的生活,如IPTV,网络电视等。因此,人们对音频和视频播放效果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从多媒体技术兴起的90年代开始,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听享受,提出了较多一定条件下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多数的努力主要都集中在应用层的解决方案上,主要对打包好的数据帧进行调整处理。而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音视频同步的效果,并未能从低层出发做到根本性的改善。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着眼于流媒体低层层面上,全面总结了影响音视频同步效果的各方面因素,运用基于人类感官的同步控制理念,从系统层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造成不同步的原因,兼收并蓄前人的研究成果,创新性的引入了全面控制的相关理论,在详细分析缓冲区溢出各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全面控制的低层流媒体综合同步控制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缓冲区驱动的自适应音视频控制的模块化调整机制,即CS-CS机制。该机制以SMS流媒体传输同步控制架构为基础,以QAE传输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为主体,灵活使用三类流媒体同步控制模块插件。CS-CS机制采用基于松散的模块积累方式,可通过新增插件以及扩展原有插件的方法来完成系统的实现,具有高度灵活性。本文为CS-CS机制的每个模块设计了相应算法,包括B-BSC算法、Ⅰ-DOC算法、Ⅰ-VCC算法、A-PRC算法,并对这些模块算法进行了实现,计算演示了CS-CS模块的运作机制,验证了CS-CS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CS-CS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流媒体接收端的一种针对匹配时变网络和潜在延迟的自适应机制,从而大大改进音视频不同步的程度,提高音视频播放的质量。与现有成果相比,CS-CS机制是兼具粗粒度调整、细粒度调整、事后补偿的多方位综合调整机制,且具备QoS控制的特性,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其意义在于建立了流媒体接收端的一种针对匹配时变网络和潜在延迟的自适应机制,大大提高了音视频同步的效果,在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上都具有一定意义。

易发胜[5](2008)在《基于服务的网络端系统QoS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好网络服务的网络应用也越来越多,比如网络电话、视频点播、网络会议等。目前因特网只能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而不能为网络应用提供其所需的服务质量(QoS)。为了在因特网上提供QoS,目前已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如综合服务、区分服务等。但是由于因特网体系结构本身的限制,这些方案离真正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为了满足不同网络应用各种各样的QoS要求,本文从体系结构方面对网络提供QoS支持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层次体系结构的TCP/IP网络在支持QoS方面有许多固有缺陷。虽然目前骨干网上支持QoS的传输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但是在网络端系统上支持QoS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非层次体系结构的出现对于改进网络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服务元网络体系结构(SUNA)是一种新型的非层次网络体系结构。本文从端系统角度对SUNA的一种具体实现——基于服务的网络系统(SBNS)进行了探索,对如何提供端到端QoS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系统分析了端系统支持QoS的要求,讨论了端系统提供QoS的必要条件,然后从资源控制、拥塞控制、处理调度和流量整形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相应功能服务元提出了设计思想。本文主要作了如下创新性研究工作:1.提出了在SBNS端系统中实现QoS的框架。由于不同的网络应用对QoS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端系统应具备协调不同QoS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了端系统提供QoS应该解决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SBNS端系统中实现QoS的框架。2.提出了端系统中一种基于延迟的拥塞控制改进算法(EDCA)。EDCA是在端到端DCA拥塞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每个数据报文的往返时延(RTT)构成,更加准确地估计网络拥塞状况,从而调节发送数据的流量,尽量避免拥塞发生。3.对服务元调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动态调整优先级的服务元管理器调度算法(DAPA)。DAPA算法可以让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获得相应的网络服务。通过合理调度,对资源要求高的数据流会优先得到服务。4.提出了在端系统中一种基于报文的自适应流量整形算法PBATS。PBATS算法针对SBNS端系统的流量特点,综合考虑了比特速率和包速率的匹配问题,具有良好的整形效果,显着提高了网络的抗拥塞能力。5.实现了SBNS端系统原型,并以此组建了SBNS端系统的QoS测试床。该平台已成功运行了多种因特网上流行的网络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基于SBNS的端系统能够很好地控制网络应用程序的QoS。最后分析了在现有TCP/IP网络中实现此端系统的方法。

张淼[6](2008)在《基于RTP的流媒体自适应QoS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多媒体的应用正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当前的IP网络仅能提供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无法对实时性强,传输持续时间长,占用网络资源多,对网络带宽、延迟、抖动、丢包率等要求较高的的实时多媒体流提供任何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保证。因此,根据网络状况,在时变的网络信道中,自适应地进行流媒体实时数据的传输,提高流媒体实时传输质量以满足用户需求便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流媒体通信的QoS保证、实时传输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和终端自适应QoS传输系统四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介绍了流媒体通信技术、QoS定义与视频传输中QoS评价参数,并对现有解决QoS质量保证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其次,对RTP/RTCP协议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阐述如何利用RTP/RTCP协议来进行网络参数的动态监测;接下来,分析了当前基于RTP协议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传输控制算法和缓冲区控制算法。其中,本文提出的自适应传输控制算法借鉴TCP中用于拥塞控制的AIMD算法,通过NS2仿真,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TCP友好性和较高的网络资源利用率,更适合视频流的传输;最后,介绍了Java多媒体框架(JMF),详细阐明了JMP RTP API,给出了终端视频自适应QoS传输系统的总体设计及系统中关键技术在JMF框架下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终端视频自适应QoS传输系统能够实时感应网络状况,具有自适应的QoS能力,同时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新算法和系统方案可以很好地支持实时视频流的传输控制。

王帆[7](2008)在《大型校园网中的QoS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媒体业务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统的Internet网络是面向非实时的数据通信而设计的,仅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方式,所有业务流公平地竞争网络资源,路由器尽最大努力将IP包送达目的地,但对数据包传递的可靠性、延迟等性能不能提供任何保证。这种服务方式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低的业务,如Email,Ftp,WWW等。但随着分布式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IP网络已不能提供这些服务要求,这不利于多媒体业务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IETF提出了一种称为区分服务的QoS解决方案,可以为不同类型的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实现QoS保证。本文就是围绕着区分服务模型展开了研究。论文重点研究了区分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以及模型中关键技术的实现。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详细研究了区分服务模型的体系结构,并针对队列调度机制进行了研究比较,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将Diffserv模型应用于网络之中,并总结了在园区网中设计QoS的一般性原则,包括通用性的QoS原则,分类和标记原则,管制和降格原则,排队和丢弃原则,部署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为指导,分析一个实际的校园网应用需求,利用该指导原则设计出QoS方案,在设备上测试了该QoS策略,收到一定效果,一定程度解决了校园网中的关键数据传输问题。

邱剑[8](2007)在《搬移/固定一体化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网络的技术发展,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需要向宽带网络过渡,这就产生了对语音与数据网络集成的需求。语音与数据网络的集成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传统的电信和数据产业。这种改变意味着更好的电话服务、更低的价格、更新的特性、更少的维护以及更多的选择,从而将数据网络和通信产业完全集成为单一的统一体。某专用ATM网络是采用ATM交换体制的通信网络,该网络具有语音与数据集成服务的需求。本文就是从核心交换的角度,研究ATM网络对语音业务的支持,从而实现语音与数据集成的目的。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语音与数据集成网络概述;介绍了语音与数据集成网络的概念、优势和发展。2. ATM技术的原理;介绍了ATM技术的的原理、特点、结构和ATM适配层技术。3.基于ATM的语音交换方案分析;对比了几种基于ATM的语音交换方案,并确定了最优方案。4.语音交换方案的实现。具体描述了语音交换方案的技术实现。

谭启超[9](2007)在《下一代网络IMS中QoS的研究》文中提出服务质量(QoS)已成为下一代网络正常运营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很多组织如ITU、3GPP、3GPP2、IETF等都在对下一代网络的QoS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与框架,但这些方案与框架仍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3GPP定义的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架构,也需要提供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IMS中QoS的难点在于如何在IP承载的网络上提供电信级的QoS保障,同时还要解决诸如承载多媒体业务、移动性、无线环境等问题。对IMS中QoS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旨在研究IMS中QoS技术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IMS体系结构的管理层面、以及数据层面的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分别对QoS进行了研究;在对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的QoS相关技术与标准进行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案,并用仿真实验和具体实现验证了方案的正确性。本论文的具体工作包括:(1)研究了基于策略的QoS管理的基本流程;提出了分布式层次化的管理模型;并实现了跨域的QoS协商解决方案。(2)在3GPP定义的QoS逐层映射机制的基础上,在网络层定义了IMS架构下的区分服务模型;并对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兼顾公平性与优先级;实现了域间和域内的移动区分服务模型,解决了区分服务的移动性问题。(3)在传输层,与TCP、UDP相比,对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特性作了对比仿真,验证了SCTP协议的性能;对SCTP在数据通信、小区切换、SIP信令传输和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方面的作了研究、仿真与实现,验证了SCTP在这些领域的性能优势,并对SCTP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4)在应用层,主要涉及应用服务器、用户终端和应用编码方案的设计。

张国平[10](2006)在《宽带卫星通信中多媒体业务传送关键技术及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4所合作研究项目“多媒体业务传送关键技术仿真研究”,研究宽带卫星通信中传送多媒体业务的技术体制和关键技术,并通过仿真评估性能。本文讨论了多媒体业务的特性及其不同环境下的服务质量(QoS)要求、宽带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和标准化概况,特别对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以及宽带卫星通信所采用的网络协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多媒体卫星传送方案,实现定长信元和变长分组的传输及交换,包括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结构、协议参考模型、卫星分组交换协议(SPS)、数据的封装和成帧、业务分类和信道的分配方式以及星上交换结构等,并对协议的封装效率和时延进行了分析。利用OPNET仿真工具对上述传送方案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着重研究所提协议和系统在不同特性和功能的交换节点下的性能,并根据在仿真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性能改进建议。论文结尾总结全文,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二、On the QoS for ATM Networks Using a New Buffer Utilization Techniqu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n the QoS for ATM Networks Using a New Buffer Utilization Technique(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网络存在的不足
        1.1.2 软件定义网络的发展概述
        1.1.3 SDN控制平面存在的问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请求的选择
        1.2.2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信息的交互
        1.2.3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路径的决策
    1.3 主要工作及论文结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请求的选择机制
    2.1 引言
    2.2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器的主动选择机制
        2.2.1 研究动机
        2.2.2 ASLB的模型和延迟估算
        2.2.3 ASLB的实现和部署
    2.3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控制器选择算法
        2.3.1 研究动机
        2.3.2 改进的控制器双选算法
        2.3.3 打分机制消除长尾延迟
    2.4 实验与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信息的交互机制
    3.1 引言
    3.2 异构控制器的通信机制研究
        3.2.1 研究动机
        3.2.2 四层SDN体系结构
    3.3 控制器的关系模型研究
        3.3.1 研究动机
        3.3.2 控制器的关系模型图
    3.4 四层SDN体系架构的实现
    3.5 基于四层SDN体系架构的应用
    3.6 实验与结果分析
        3.6.1 测试环境搭建
        3.6.2 性能指标
        3.6.3 实验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决策的优化机制
    4.1 研究动机
    4.2 现有方案分析及所存在的问题
    4.3 动态路由架构
        4.3.1 监控模块
        4.3.2 路由模块
        4.3.3 集中控制模块
    4.4 设计和实现
    4.5 实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创新点总结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基于解码缓存信息的IPTV质量监测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1.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IPTV相关业务及传输技术
    2.1 IPTV相关技术概要
        2.1.1 IPTV系统部署架构
        2.1.2 IPTV业务系统总体结构
        2.1.3 IPTV终端交互
    2.2 流媒体协议与传输技术
        2.2.1 IPTV数据传输与控制
        2.2.2 差错控制与损伤修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缓冲区状态与视频质量的研究
    3.1 流媒体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3.1.1 面向网络的服务质量评价
        3.1.2 面向用户的服务质量评价
    3.2 基于缓冲信息的评测
        3.2.1 流媒体视频质量损伤的成因及分类
        3.2.2 网络参数评测用户质量的缺陷
        3.2.3 网络参数对于解码缓冲的影响
        3.2.4 缓冲区参数向QoE的映射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解码缓冲信息的IPTV质量监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思想及目标
        4.1.1 流媒体中间件的概念及其构成
        4.1.2 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目标
        4.1.3 基于机顶盒中间件的质量监测系统设计思想
    4.2 概要设计
    4.3 接口设计与实现
        4.3.1 模块间的通讯机制
        4.3.2 外部接口
        4.3.3 内部接口
    4.4 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4.4.1 QualityLoader
        4.4.2 网口侦测模块
        4.4.3 控制模块
        4.4.4 缓冲区检测模块
        4.4.5 质量分析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分析及性能测试
    5.1 基于实验数据的客观QoE评价方式
        5.1.1 实验环境
        5.1.2 MOS值定量映射
    5.2 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3)支持IPv4/IPv6混合网络的传输软件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信息传输软件研究现状
        1.2.1 设计模式
        1.2.2 信息传输机制
        1.2.3 IPv4 和IPv6
    1.3 项目简介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
第二章 端系统QoS 模型研究和算法设计
    2.1 网络QoS 和端系统 QoS
    2.2 端系统QoS 调度策略研究
        2.2.1 实时任务调度策略研究
    2.3 端系统QoS 相关模型设计
        2.3.1 端系统QoS 模型设计
        2.3.2 端系统QoS 缓冲区模型设计
    2.4 端系统QoS 算法设计
        2.4.1 资源和流量控制管理模块
        2.4.2 优先级传输调度模块
        2.4.3 分组调度模块
    2.5 端系统QoS 算法性能研究
        2.5.1 QoS 性能参数
        2.5.2 QoS 算法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传输软件
    3.1 应用背景
    3.2 系统需求
        3.2.1 功能需求
        3.2.2 性能需求
    3.3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3.3.1 体系结构简介
        3.3.2 传输软件的三层结构
    3.4 信息传输软件功能研究
        3.4.1 应用初始化和应用关闭
        3.4.2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
        3.4.3 传输调度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传输软件整体设计
    4.1 通信体系结构设计
        4.1.1 通信体系结构与端到端通信
        4.1.2 传输软件的通信体系结构设计
    4.2 信息传输软件详细体系结构设计
        4.2.1 通用管理及传输接口层
        4.2.2 数据缓冲和传输调度层
        4.2.3 数据传输网络驱动层
    4.3 传输软件关键功能设计
        4.3.1 应用和软件初始化
        4.3.2 应用和软件关闭
        4.3.3 数据发送
        4.3.4 数据接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传输软件详细设计和实现
    5.1 信息传输软件实现结构设计
    5.2 传输软件二次开发接口关键模块实现
        5.2.1 通用管理及传输接口
        5.2.2 传输策略模块
        5.2.3 共享缓冲区设计
    5.3 传输后台程序IPv4/IPv6 传输模块的实现
        5.3.1 IPv4/IPv6 传输通信模型分析
        5.3.2 与协议无关的编程接口分析
        5.3.3 传输并发性设计
        5.3.4 IPv4/IPv6 统一传输接口设计
    5.4 信息传输软件关键功能的实现
        5.4.1 应用和软件初始化
        5.4.2 应用和软件关闭
        5.4.3 数据发送
        5.4.4 数据接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传输软件测试
    6.1 传输软件测试准备
        6.1.1 测试软硬件配置
        6.1.2 测试数据获取
    6.2 传输能力测试
        6.2.1 实时报文传输测试
        6.2.2 传输软件并发能力测试
    6.3 传输调度能力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CS-CS流媒体低层同步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关键字
Abstract
Key words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组织
第二章 流媒体同步技术
    2.1 数字流媒体的概述
        2.1.1 流媒体技术的基础
        2.1.2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2.1.3 流媒体技术的研究
    2.2 流媒体的网络传输技术
        2.2.1 TCP/IP通讯协议模型
        2.2.2 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
    2.3 什么是流媒体同步
    2.4 造成不同步的原因
    2.5 基于人类感官的AV同步
    2.6 流媒体同步研究的分类
        2.6.1 流媒体的用户层同步
        2.6.2 流媒体的媒体间同步
        2.6.3 流媒体的系统层同步
    2.7 系统层同步解决方案的分类
        2.7.1 相关说明
        2.7.2 静态的同步
        2.7.3 发送端自适应的同步
        2.7.4 接收端自适应的同步
    2.8 接收端客户端缓冲区管理策略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S-CS同步控制机制
    3.1 流媒体传输面临的原则和挑战
    3.2 CS-CS机制的研究范围
        3.2.1 支持流媒体的协议
        3.2.2 接收端的自适应控制
    3.3 CS-CS机制的理论基础
        3.3.1 控制论的介绍
        3.3.2 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3.4 CS-CS机制的模型介绍
        3.4.1 CS-CS机制的研究基础假设条件
        3.4.2 SMS流媒体传输同步控制架构
        3.4.3 QAE流媒体传输质量保证和评价体系
        3.4.4 CS-CS机制模型框架
        3.4.5 CS-CS机制模型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S-CS机制模块分析
    4.1 缓冲区溢出状况分析
        4.1.1 正常情况的缓冲
        4.1.2 缓冲溢出定义
        4.1.3 缓冲溢出的场景分析
    4.2 B-BSC同步控制算法研究
        4.2.1 缓冲区大小调整的技术背景
        4.2.2 缓冲区大小调整的方法
        4.2.3 缓冲区大小调整方法的实验
    4.3 I-DOC同步控制算法分析
        4.3.1 基于delay offset的intra media调整算法
        4.3.2 基于delay offset的inter media调整算法
    4.4 I-VCC同步控制算法分析
        4.4.1 基于虚拟时钟调整的技术背景
        4.4.2 基于虚拟时钟调整的确定播放时间模块
        4.4.3 基于虚拟时钟的调整算法
    4.5 A-PRC同步控制算法分析
        4.5.1 播放速率调整的技术背景
        4.5.2 播放速率调整的算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S-CS机制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服务的网络端系统Qo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当前网络的现状
        1.1.1 QoS是网络应用发展的需要
        1.1.2 网络端系统与QoS
    1.2 因特网的QoS及其研究进展
        1.2.1 综合服务模型
        1.2.2 区分服务模型
        1.2.3 Internet端到端QoS解决方案
    1.3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研究状况
        1.3.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1.3.2 当前层次网络体系结构及其优缺点
        1.3.3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1.4 基于服务的网络系统
        1.4.1 SUNA的基本思想
        1.4.2 基于服务的网络系统及其端系统特点
    1.5 论文主要贡献
    1.6 论文组织
第二章 SBNS提供的服务研究
    2.1 引言
    2.2 网络服务的一般性研究
        2.2.1 网络应用的发展
        2.2.2 现有网络系统提供的网络服务
        2.2.3 网络服务的一般模式的研究
    2.3 SBNS提供的服务研究
        2.3.1 SBNS提供服务的分析
        2.3.2 SBNS的服务组合及其端系统提供的服务类型
    2.4 SBNS端系统QoS的实施框架
        2.4.1 SBNS端系统QoS的特点
        2.4.2 SBNS端系统QoS管理的内容
        2.4.3 SBNS端系统QoS实施框架
    2.5 小结
第三章 资源控制
    3.1 引言
    3.2 资源预留和访问控制
        3.2.1 QoS网络通信的资源条件
        3.2.2 QoS的定义
        3.2.3 SBNS中的资源请求处理过程
    3.3 流量监管
        3.3.1 流量监管的作用
        3.3.2 超出流量的处理
        3.3.3 令牌桶流量监管原理
    3.4 流量监管服务元(TMSU)
    3.5 小结
第四章 拥塞控制
    4.1 引言
    4.2 当前网络的拥塞控制概况及分析
        4.2.1 TCP/IP的拥塞控制
        4.2.2 ATM的拥塞控制
        4.2.3 当前拥塞控制的特点与展望
    4.3 基于延迟的端到端拥塞控制研究
        4.3.1 当前基于端系统的拥塞控制研究状况
        4.3.2 影响RTT的因素分析
        4.3.3 基于迟延的拥塞避免改进算法
        4.3.4 仿真试验及性能分析
    4.4 拥塞控制系列服务元的研究
        4.4.1 SBNS端系统的拥塞控制功能
        4.4.2 拥塞控制类服务元的设计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服务元调度
    5.1 引言
    5.2 服务元的属性和组织
        5.2.1 服务元的属性
        5.2.2 微服务的属性
        5.2.3 网络服务类型的组成
    5.3 服务元管理器
    5.4 SUM的调度研究
        5.4.1 一种动态调整优先级的调度算法
        5.4.2 SUM的调度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流量整形
    6.1 引言
    6.2 流量整形研究概述
        6.2.1 突发流量与流量整形
        6.2.2 端系统中流量整形的特点
        6.2.3 流量整形的基本算法
        6.2.4 流量整形的研究概况
    6.3 一种端系统面向报文流的整形方法
        6.3.1 SBNS端系统的整形要求
        6.3.2 一种基于报文流的自适应流量整形算法(PBATS)
    6.4 流量整形算法分析
        6.4.1 网络微积分
        6.4.2 自适应整形算法的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SBNS原型设计及其端系统QOS测试
    7.1 SBNS原型设计
        7.1.1 总体结构
        7.1.2 一种GSocket的设计
        7.1.3 微服务和服务元的设计
        7.1.4 SDU格式
    7.2 SBNS实施模型及分析
    7.3 构建端系统QoS测试平台
        7.3.1 配置监测系统设计
        7.3.2 可扩充设计
        7.3.3 辅助软件
    7.4 系统QoS测试方案及其结果分析
        7.4.1 测试目标和测试环境的构造
        7.4.2 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7.5 SBNS设计思想在IP网络中的应用分析
第八章 全文总结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和着作

(6)基于RTP的流媒体自适应QoS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流媒体技术的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流媒体通信技术及IP QoS策略研究
    2.1 流媒体通信的特点及对网络的要求
    2.2 Internet中流媒体传输的QoS技术指标
    2.3 目前的IP网络的QoS解决方案
        2.3.1 基于网络的QoS控制策略
        2.3.2 基于终端的QoS控制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时传输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
    3.1 RTP协议
        3.1.1 RTP的报文格式
        3.1.2 RTP协议的工作原理
    3.2 RTCP协议
        3.2.1 RTCP包的格式
        3.2.2 RTCP的功能
    3.3 基于RTP的流媒体传输中的QoS控制
    3.4 QoS动态监测的网络参数
        3.4.1 到达间隔抖动J
        3.4.2 间隔报文丢失率L
        3.4.3 往返路程时间
        3.4.4 RTCP传输时间间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的研究与设计
    4.1 传统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
        4.1.1 基于信源的自适应传输策略
        4.1.2 基于接收端的自适应传输策略
        4.1.3 基于RTP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策略
    4.2 一种新的自适应传输控制算法
        4.2.1 新算法的实现原理
        4.2.2 新算法的实现步骤
        4.2.3 新算法的性能评测
    4.3 接收端缓冲区控制算法
        4.3.1 网络环境下的流媒体同步
        4.3.2 缓冲区控制算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5.1 开发环境和相关技术
        5.1.1 JMF框架
        5.1.2 视频编解码器H.263
    5.2 系统的设计
        5.2.1 服务器设计
        5.2.2 客户端设计
    5.3 关键技术的实现
        5.3.1 发送RTP实时数据流
        5.3.2 接收RTP实时数据流并播放
        5.3.3 自适应传输控制技术
        5.3.4 缓冲区控制技术
        5.3.5 终端会话的管理
    5.4 传输质量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论文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7)大型校园网中的QoS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IP QoS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
    1.4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IP QOS服务模型
    2.1 集成服务模型(IntServ)
        2.1.1 集成服务研究简介
        2.1.2 Intserv的局限性
    2.2 区分服务模型(DiffServ)
        2.2.1 区分服务简介
        2.2.2 区分服务的体系结构
        2.2.3 区分服务支持的服务
        2.2.4 DiffServ的局限性
第三章 Diffserv服务模型实现技术研究
    3.1 流量分类和标记
        3.1.1 分类可用的字段
        3.1.2 流量标记
    3.2 管制和整形
        3.2.1 管制器
        3.2.2 整形器
    3.3 拥塞管理(队列技术)与拥塞避免
        3.3.1 拥塞的定义
        3.3.2 队列调度算法
        3.3.3 拥塞避免和分组丢弃
第四章 IP QoS在校园网中的设计实现
    4.1 应用背景
    4.2 应用需求
    4.3 QOS设计概述
        4.3.1 IP语音的QoS需求
        4.3.2 视频的QoS需求
        4.3.3 数据的QoS需求
    4.4 QOS设计原则
        4.4.1 通用QoS设计原则
        4.4.2 分类和标记原则
        4.4.3 管制和降格原则
        4.4.4 排队和丢弃原则
        4.4.5 部署原则
    4.5 校园网QoS设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搬移/固定一体化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语音与数据集成技术概述
    1.2 课题任务简介
        1.2.1 项目来源
        1.2.2 课题背景
        1.2.3 研究目的
        1.2.4 发展动向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1.4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ATM 技术介绍
    2.1 ATM 技术原理
    2.2 ATM 分层结构
    2.3 ATM 适配层技术
        2.3.1 ATM 适配层分类
        2.3.2 ATM 适配层协议结构
    2.4 ATM 技术的特点
第三章 语音交换方案分析
    3.1 语音业务适配方案分析
        3.1.1 两种适配方式分析
        3.1.2 专用网络语音业务特性分析
    3.2 交换技术方案分析
        3.2.1 AAL2 信元格式
        3.2.2 AAL2 交换方案
第四章 交换方案实现
    4.1 交换方案
        4.1.1 交换部分的组成
        4.1.2 内部通道号
        4.1.3 标准信元交换
        4.1.4 AAL2 信元交换
    4.2 FPGA 设计
        4.2.1 AAL2 分接模块的设计
        4.2.2 AAL2 复接模块的设计
        4.2.3 接口分接模块的设计
        4.2.4 接口复接模块的设计
    4.3 问题与改进
        4.3.1 问题发现
        4.3.2 问题分析
        4.3.3 改进方法
    4.4 业务测试
        4.4.1 信元交换平均时延测量
        4.4.2 语音业务测试
        4.4.3 混合业务测试
        4.4.4 语音交换容量测试
        4.4.5 AAL2 适配体制测试
        4.4.6 语音业务优先级测试
        4.4.7 测试结论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工作介绍

(9)下一代网络IMS中Qo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IMS 服务质量的研究难点
    1.3 IMS 中服务质量的研究重点
        1.3.1 计算机网络的 QoS
        1.3.2 电信网络的 QoS
        1.3.3 接入底层的 QoS
        1.3.4 IMS QoS 的重点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本文内容
第二章 IMS 及服务质量相关技术
    2.1 IMS 概述
        2.1.1 IMS 的功能特性
        2.1.2 IMS 的接口与网元
        2.1.3 IMS 的协议
    2.2 IMS 和软交换与 NGN 的关系
        2.2.1 IMS 与软交换网络的关系
        2.2.2 IMS 与 NGN 的关系
    2.3 目前的 QoS 技术概述
        2.3.1 Qos 定义
        2.3.2 综合服务(IntServ)
        2.3.3 区分服务(DiffServ)
        2.3.4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2.3.5 QoS 路由
        2.3.6 异步传输模式(ATM)
        2.3.7 相关的 IP QoS 技术
    2.4 本文的研究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管理层面的服务质量
    3.1 基于策略的 QoS 管理
        3.1.1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
        3.1.2 COPS 协议概述
        3.1.3 基于策略的 QoS 管理框架
    3.2 IMS 中基于策略 QoS 管理的实现流程
    3.3 分布式基于策略的 QoS 管理框架
    3.4 域间 QoS 的协商与管理
        3.4.1 COPS 协议与 QoS 协商
        3.4.2 IMS 中跨域的 QoS 协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层面的服务质量
    4.1 IMS 中区分服务模型
    4.2 IMS 中区分服务系统架构
    4.3 区分服务调度算法的研究与改进
        4.3.1 调度算法的研究
        4.3.2 IMS DiffServ 中调度算法的改进
    4.4 移动区分服务的研究
        4.4.1 移动 DiffServ 面临的问题
        4.4.2 DiffServ 域内移动管理
        4.4.3 DiffServ 域间移动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输层面的服务质量
    5.1 SCTP 协议简介
    5.2 SCTP 协议特性
    5.3 SCTP 与 TCP 和 UDP 的性能对比
    5.4 SCTP 性能研究
        5.4.1 SCTP 多宿特性研究
        5.4.2 SCTP 多流特性研究
        5.4.3 SCTP 与 UDP 的性能比较
        5.4.4 性能比较结论
    5.5 SCTP 网络切换的研究
    5.6 SIP 信令的 QoS
        5.6.1 SIP 协议概述
        5.6.2 SIP 协议传输层研究
    5.7 SCTP 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的研究
        5.7.1 UDP/RTP 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
        5.7.3 PR-SCTP 传输实时多媒体数据
    5.8 SCTP 协议的移植
    5.9 SCTP 协议在其他方面的研究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层面的服务质量
    6.1 应用服务器的设计
        6.1.1 代理服务器
        6.1.2 CDN 服务器
    6.2 终端接收 QoS 能力需求
    6.3 应用层编码
        6.3.1 可伸缩性编码
        6.3.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宽带卫星通信中多媒体业务传送关键技术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多媒体业务与宽带卫星通信
    2.1 多媒体业务
    2.2 宽带卫星通信及其标准
        2.2.1 发展现状
        2.2.2 关键技术
        2.2.3 标准化概况
    2.3 星上处理和星上交换
    2.4 宽带卫星系统组网技术
        2.4.1 基于ATM的宽带卫星通信
        2.4.2 卫星数字平台DVB-S
        2.4.3 宽带IP卫星通信
    2.5 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三章 多媒体卫星传送方案及分析
    3.1 多媒体卫星传送方案
        3.1.1 系统结构和协议参考模型
        3.1.2 数据封装和成帧
        3.1.3 业务分类和信道分配方式
    3.2 星上交换结构设计
    3.3 协议封装效率和时延分析
第四章 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OPNET及其无线管道机制
        4.1.1 仿真工具OPNET
        4.1.2 无线管道机制
    4.2 仿真目标与建模原理框图
    4.3 仿真模型及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网络模型
        4.3.2 地面节点模型
        4.3.3 卫星节点模型
        4.3.4 仿真参数和业务场景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分析
    5.1 输入输出缓存交换方式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5.1.1 无限缓存容量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1.2 有限缓存容量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2 共享存储交换方式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5.2.1 无限缓存容量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2.2 有限缓存容量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5.3 性能改进建议及其结果
        5.3.1 改进思路与仿真
        5.3.2 仿真改进结果对比
        5.3.3 对此改进的一些说明
    5.4 结论
全文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On the QoS for ATM Networks Using a New Buffer Utilization Technique(论文参考文献)

  • [1]软件定义网络中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研究[D]. 喻海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解码缓存信息的IPTV质量监测策略[D]. 裘澍民. 复旦大学, 2013(03)
  • [3]支持IPv4/IPv6混合网络的传输软件研究和实现[D]. 翟玉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8)
  • [4]CS-CS流媒体低层同步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现[D]. 蔡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8)
  • [5]基于服务的网络端系统QoS的研究[D]. 易发胜. 电子科技大学, 2008(11)
  • [6]基于RTP的流媒体自适应QoS传输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张淼. 东北大学, 2008(03)
  • [7]大型校园网中的QoS设计与实现[D]. 王帆. 贵州大学, 2008(02)
  • [8]搬移/固定一体化综合业务数字交换技术[D]. 邱剑. 电子科技大学, 2007(04)
  • [9]下一代网络IMS中QoS的研究[D]. 谭启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10]宽带卫星通信中多媒体业务传送关键技术及仿真研究[D]. 张国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6(S1)

标签:;  ;  ;  ;  ;  

ATM网络的QoS使用新的缓冲区利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