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

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

一、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论文文献综述)

陈薇[1](2020)在《“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建设与在线教学模式探索》文中提出推进"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切入,实现精准定位"三维一体"的培养目标,理顺古与今、中与外、史与论的关系,倡导"双主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同时,在智媒时代要融合学科边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质疑精神,进而探索技术变革背景下"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在线教学的创新实践。

杨映瑜[2](2020)在《传播史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兼评《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两种范式"和"三种近代史研究范式"为代表的传统新闻传播史研究方法在近年来逐渐表现出滞后性,为避免出现"学术内卷化",当代新闻传播专门史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征。许多学者借鉴多学科理论及方法,从而为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范式和领域打开了新天地,新闻传播专门史的纵深层面也得以拓宽。《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将历史学与传播学有机结合,以丰富的史料及严谨的叙事,探寻了古代传播政策研究的主体框架和历史脉络,为传播史研究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陶喜红,丁兰兰[3](2019)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的跨学科图景——兼评《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新闻传播专题史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特征,学者们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史的相关问题,拓展了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的范式和领域。一些学者持续运用跨学科理论展开研究,逐渐种下独具特色的"知识树",形成各自稳定的研究方向,引领中国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向纵深层面发展。《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该书确立了新闻漫画研究的主体框架,绘制了漫画新闻史的知识图谱和发展脉络,为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张琨[4](2018)在《全媒体时代《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全媒体时代对于《中外新闻史》课程的创新来说是一个有利的契机。本文从作者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认为应树立先进的全媒体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元化的全媒体教学平台和多样化的全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主动学习研究,通过"翻转课堂"等成为教学的主角,从而提升新闻史课程教学的成效。

欧阳伊岚[5](2017)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史研究成果评析 ——以《只是空言:晚清中国的政治话语和上海报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是海外汉学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研究独树一帜,他们成立的“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发展”小组借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观测中国情况,以晚清时期报刊作为切入点,从全球化视角来考察和分析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地位、转型和困境,但这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却鲜为国内熟知。本文以燕安黛着作《只是空言:晚清中国的政治话语和上海报刊》为切入点,以文本解读方法,具体分析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发展”研究小组的中国新闻史系列研究成果,评析其近现代中国报刊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通过梳理海德堡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的新闻史研究领域提供新的信息与资料,新的视角和新的参照系统,有助于丰富国内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模式,同时有利于推动我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第二部分阐述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第三部分主要以燕安黛《只是空言》为例,剖析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着重分析《只是空言》一书的主要观点:燕安黛在本书中提出晚清时期报刊介入中国公共领域的三个层次,详细分析了燕安黛对报纸、报社员工和其文学产品三个层面的观点;第五部分评析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中国新闻史的系列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优势和劣势;第六部分为总结,再次重申该系列研究新观点、优势及不足,并观测其研究方法、思路对中国自身新闻史研究的参照意义,此外阐述了本文作者的创造性工作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方晨[6](2017)在《詹姆斯·W·凯瑞的新闻历史观研究》文中指出詹姆斯· W·凯瑞的新闻历史观是国内学界长期忽略的一个问题。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研究它具有两个面向的意义:其一,通过纵向的历时性梳理,廓清他的新闻史观在美国新闻史研究中的价值与作用,总结与评估其知识贡献;其二,通过横向的共时性梳理,理解凯瑞在美国文化研究中所贯穿着的历史的、阐释的、批判的研究方法。遵循这样的思路,本文提出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凯瑞的新闻史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经过了怎样的变化?第二,新闻史观与凯瑞的其他思想间具有怎样的关联,如何理解新闻史观在其学术思想中的作用与地位?第三,凯瑞的新闻史观对美国当代新闻史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的理论如何影响后续的延伸与讨论?本文通过思想史、观念史的考察,试图首先勾勒凯瑞新闻历史观的思想内涵与发展脉络,进而回答后续两方面的问题。本文主体分为六章,前三章讨论了凯瑞的新闻历史观的概念、历史语境与变化路径。后三章讨论他的新闻史观与美国文化研究之联系、对当代美国新闻史研究之贡献与影响。本文认为,凯瑞提倡的是以研究报道者如何建构新闻文本、如何展现当时社会人们“感觉的结构”的文化史路径。它摒弃了传统的白人精英主义史观,是对美国传统进步主义新闻史书写的反动。在借鉴了诸多批评建议后,凯瑞又将新闻“文化史”概念拓展为新闻“文化一实践史”,进一步强调了新闻史关注平民、强调民众通过对话建构新闻史的研究取向。作为美国公共新闻学的主要倡导者,凯瑞还从新闻与政治、新闻与经济、新闻与文化三个层面批判了占美国主流地位的“自由—多元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本质上是一种基于民主自由的对话,新闻的本质作用不是传递信息而是维系与巩固人们生存发展的共同体——我们自己创造的文化。故而,新闻史的书写也必然遵循“新文化史”的路径。由新闻文化史的核心思想出发,本文认为,在凯瑞的美国文化研究中贯穿着的就是文化史的研究思路,体现在对传播技术、传播本质、新闻教育等问题的研究中。在传播技术研究中,凯瑞强调正视传播技术带来了正负两面的文化效应,警惕技术拜物教;在传播本质研究中,他强调传播的文化/仪式本质而纠正了传播传递观偏向;在新闻教育研究中,他强调其人文主义本质,批判功利主义与技术至上的教育观念。凯瑞的新闻史观还启发与推动了当代美国新闻史研究的发展。遵循凯瑞文化史开放、多元、平民的特征,当代美国新闻史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其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取向:一是以继续以“新闻”为中心,填补传统辉格史研究之空白,延伸新闻史研究之脉络。主要体现在大卫·诺德(DavidNord)的新“新闻建制史”、“新闻阅读史”、汉诺·哈特(Hanno Hardt)的“新闻劳工史”以及妇女新闻史、黑人新闻史、印第安新闻史等分支。二是将新闻看作社会的一个部分,以社会整体为中心,讨论新闻作为一个因素对社会发展之影响。其研究主要体现在传播技术史研究、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的“媒介社会史”等分支。乔治·尼禄(John Nerone)试图整合两种取向,主张将这些内容都囊括其中,将“新闻史”发展为当代“媒介史”。基于以上讨论,本文认为,凯瑞新闻文化史观之贡献在于:一是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的“文化转向”;二是解放了新闻史研究的思路。他的学术思想体现了将历史、当下与未来融合的思想,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富有“社会学想像力”的研究。国内的新闻史研究可以以凯瑞的思路为借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反思与重构自己的新闻史研究。

杜永利[7](2016)在《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厘清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的基本脉络和主要史学观念,并基于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思考框架,展开史学批评。在具体的研究路径方面,本文考察了内部与外部两类因素。从外部因素看,除了美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西方史学学科的演进和发展构成了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的思想环境;从内部因素看,大众传播业的自身演变规律及其与文化、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领域之间的思想观念和实践层面的互动,构建了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三个代表性史学路径的观念和方法。本文从总体上呈现了美国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历史演进脉络,即从西方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认为从史学渊源上,美国传统新闻史学时期的史学观念主要侧重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主题建构,包括描述性史学维度、解释性史学维度两个阶段,并分析了两个史学阶段的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的特点,以及历史价值和缺陷。二战后,当代西方史学“重新定向”,史学观念、史学方法呈现出多元化、不断拓宽和纵深挖掘的局面,新史学潮流的转向逐步影响着大众传播史学的演进。到1970年代,进入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新阶段,在总体的研究走向上,呈现出新文化史学、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全球历史观这三种主要的史学路径。本文展现了新文化史学路径转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特征,重点从文化史学潮流和美国的传播文化两个历时性因素进行了考察,以呈现影响美国当代文化史学路径的历史文化印迹。在文化史学潮流的考察方面,梳理了西方新文化史的知识谱系及主要特征,以及美国文化史学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特征;在美国传播文化的考察方面,回顾了美国构建文化共同体的历史传统。本文认为,美国史学在1893年进入独立的专业化发展之后,注重寻找美国文明、民族文化传统的文化思想史路径,这直接影响了传统美国新闻史学时期的文化史路径,即新闻自由的民族“神话”建构,也和前述的西方史学潮流和传播文化两个因素一起,影响着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文化建构,即知识生产、公共文化的文化意识形态建构,其中既有新文化史学的史学特点,也可以看到“我们人民”的美利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建构这个美国传播文化的传统思路。顺着史学观念的发展,本文考察了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多元文化大众传播史学,揭示了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的背景和内涵,说明了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大众传播业带来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对大众传播史学的影响,从黑人史学和女性主义史学两个方面展示了多元文化大众传播史学的实践状态和特点。最后,本文考察了“全球历史观”史学路径的大众传播史学。新文化史学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给美国大众传播史学带来了历史主题越来越碎片化、分散化的烦恼。如何在通史写作上进行史学思路的整合,对历史编撰的碎片化现象进行纠偏,重新走向综合的整体史(通史),是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球历史观”史学路径提供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解决答案。本文通过对施拉姆《人类传播史》、埃杰顿《美国电视史》、大卫·斯隆《美国传媒史》等三部着作的解读,评析了“全球历史观”路径的美国大众传播史学观念的演进和整体特色。本文进一步对以上发现进行了讨论,认为:对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史编撰而言,如何在维护多元文化社会的均衡利益与文化批判之间做好辩证平衡,是美国文化史学者今后应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时,从各种不同史学观念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小众读者市场的多元化大众传播史书写将成为一种时代趋势。

武楠[8](2015)在《浅谈宏观新闻史的体系构建——目标、范畴、手段及其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史作为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长期以来也在探索着对传统研究方法和思路的突破与超越。当代新闻史研究不仅应该研究微观,更应该对新闻事业发展的宏观历史规律进行探寻。因此,本文提出了从宏观视角这一新的研究维度来对新闻史进行探索式的阐述。

陶喜红[9](2012)在《纵横结合:当代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转向——评《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为例,对新闻史纵横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并认为,从纵横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是对当代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拓展,为今后新闻史研究提供了借鉴。

李彬,张垒[10](2011)在《重塑共识·多元视野·当代意识——对新世纪十年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文中认为新世纪的十年,是中国方方面面发生剧变的十年。同样,新闻界在新世纪的十年里也发生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变化。有学者认为,新世纪十年,党中央围绕如何认识和对待新闻报道,以及如何认识媒体、如何对待媒体、如何使用和管理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从而使党、政府以及新闻媒体在新闻观、舆论观、媒体观、官媒观、民媒观和内外传播观上都发生了可喜的变革与进步。

二、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建设与在线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外国新闻传播史”的课程建设
二、“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的趋势特征
三、“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在线教学模式创新

(2)传播史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兼评《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播史研究范式的演变
二、作为史学的传播史
三、作为仪式的传播政策
结语

(3)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的跨学科图景——兼评《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漫画新闻史: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的新领域
二、跨学科阐释:新闻传播专题史知识画卷的纵深描绘
三、知识树建构:新闻传播专题史知识图景的立体呈现

(4)全媒体时代《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媒体”的概念
二、《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三、《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一) 教师“教学”方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二) 学生“学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5)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史研究成果评析 ——以《只是空言:晚清中国的政治话语和上海报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第一节 研究者与时代背景分析
        一、海德堡大学及其治学传统
        二、“中国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发展”小组及其研究成果
        三、燕安黛博士及其研究成果
    第二节 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二、海德堡大学系列研究与公共领域理论
第二章 《只是空言》研究结构及研究方法分析
    第一节 《只是空言》研究结构分析
    第二节 《只是空言》研究方法分析
        一、文本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第三章 《只是空言》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从“空言”到“舆论”——报纸作为公共意见载体参与政治进程
        一、于下,信息达民从而形成对既定机构的替代
        二、于上,报刊担当“新国民”监督政府
        三、国与民之间,报刊构建沟通平台
    第二节 从“论说”到“社论”——公共政治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论说建立
        二、论说模型分析
        三、从论说到社论:政治社评的现代表现形式
    第三节 从“文人”到“记者”——晚清报人政治意识的觉醒
        一、文人记者形象重构
        二、文人记者精神剖析
第四章 评析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史研究成果特点及不足
    第一节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系列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一手材料详实完善
        二、问题意识主导新闻史研究
        三、不局限于通论
    第二节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系列研究不足及反思
        一、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全面性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詹姆斯·W·凯瑞的新闻历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2、詹姆斯·W·凯瑞的新闻历史观
    2.1 詹姆斯·W·凯瑞的“人生底色”
    2.2 凯瑞新闻历史观提出的时代背景
    2.3 凯瑞新闻文化史观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2.4 学界对新闻文化史之讨论与批评
    2.5 凯瑞的回应:从新闻文化史到新闻实践史
    2.6 本章小结
3、凯瑞新闻历史观的多维分析
    3.1 新闻与政治:新闻史是描述民主的历史
    3.2 新闻与经济:新闻史是祛除商业的历史
    3.3 新闻与文化:新闻史是回归文化的历史
    3.4 本章小结
4、新闻史观与凯瑞其他思想之关系
    4.1 新闻史观与媒介技术研究
    4.2 新闻史观与传播仪式观研究
    4.3 新闻史观与新闻教育研究
    4.4 本章小结
5、凯瑞新闻史观与当代美国新闻史研究
    5.1 凯瑞新闻史观的历史坐标与发展维度
    5.2 乔治·尼禄(JOHN NERONE)的媒介史研究
    5.3 大卫·诺德(DAVID NORD)的阅读史研究
    5.4 汉诺·哈特(HANNO HARDT)的新闻劳工史研究
    5.5 本章小结
6、结语:凯瑞新闻史观的知识贡献与观念反思
    6.1 基本结论:对序言问题的回答
    6.2 “社会学想像力”:凯瑞学术思想再认识
    6.3 凯瑞新闻史观的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其学科范畴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从西方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美国当代大众传播史学的历史溯源
    2.1 传统新闻史学时期:从描述到分析
        2.1.1 描述性史学阶段
        2.1.2 分析性史学阶段
    2.2 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主要路径
3 作为文化的传播: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的路径转向
    3.1 西方新文化史学的兴起
        3.1.1 西方新文化史学的知识谱系及其主要特征
        3.1.2 美国文化史学的历史脉络和当代特征
    3.2 追溯美国传播文化的历史路径
        3.2.1 共同体象征性文化的建构传统
        3.2.2 芝加哥学派开创时期的传播文化思考
        3.2.3 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3.3 走向新文化史学: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的文化建构
        3.3.1 早期美国新闻史学的文化史路径
        3.3.2 当代美国大众传播的新文化史学
    小结
4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大众传播史
    4.1 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观的内涵及其影响
        4.1.1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的时代背景和内涵
        4.1.2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对大众传播业的影响
    4.2 多元文化主义史观下的大众传播史
        4.2.1 黑人族裔的大众传播史书写
        4.2.2 女性主义的新闻传播史书写
    小结
5 重构整体史:“全球历史观”导引的大众传播史
    5.1 施拉姆的《人类传播史》:文明发展的整体史
        5.1.1 人类传播发展的整体史考察视野
        5.1.2 发展传播学和科技决定论的传播历史理念
        5.1.3 社会文化史的视角
        5.1.4 传播时代的历史反思目的
    5.2 埃杰顿的《美国电视史》:电视文化叙事史
        5.2.1 美国广播电视史的发展状况
        5.2.2 埃杰顿的电视文化史观
    5.3 大卫·斯隆的《美国传媒史》:多元化史学整合
        5.3.1 全球史观的宽广视野
        5.3.2 编撰作者队伍的有机整合
        5.3.3 文化史学的考察路径
        5.3.4 广泛的历史观察对象
        5.3.5 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的实践特色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当代美国新闻传播史学的内在逻辑
    6.2 大众传播史学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浅谈宏观新闻史的体系构建——目标、范畴、手段及其他(论文提纲范文)

一、宏观新闻史研究产生的背景
二、宏观新闻史研究设想
     (一) 宏观新闻史的研究目标
     (二) 宏观新闻史的研究范畴
     (三) 宏观新闻史的研究手段和步骤
     (四) 宏观新闻史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9)纵横结合:当代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转向——评《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史料:纵向展现三十年成败经验
二、放眼全局:横向阐释新时期报业生态
三、纵横结合:当代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拓展

(10)重塑共识·多元视野·当代意识——对新世纪十年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 理论探讨上, 对新闻史研究独特规律开展“反思”与“重建”
二 研究实践上, 研究领域不断细化展开、新的研究视野开始显现
三 研究方法上, 注重多学科性和多元化, 对新途径、新方法的运用仍显不足
四 关注焦点上, 呈现从“古”至“今”的走向与变迁

四、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国新闻传播史”课程建设与在线教学模式探索[J]. 陈薇. 中国大学教学, 2020(12)
  • [2]传播史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兼评《中国古代传播政策史》[J]. 杨映瑜. 华夏传播研究, 2020(01)
  • [3]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的跨学科图景——兼评《中国近现代漫画新闻史》[J]. 陶喜红,丁兰兰. 中国编辑, 2019(01)
  • [4]全媒体时代《中外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J]. 张琨. 西部学刊, 2018(01)
  • [5]德国海德堡大学中国新闻史研究成果评析 ——以《只是空言:晚清中国的政治话语和上海报刊》为例[D]. 欧阳伊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6]詹姆斯·W·凯瑞的新闻历史观研究[D]. 方晨.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7]当代美国大众传播史学研究 ——基本脉络与观念批评[D]. 杜永利. 武汉大学, 2016(06)
  • [8]浅谈宏观新闻史的体系构建——目标、范畴、手段及其他[J]. 武楠. 传媒与教育, 2015(01)
  • [9]纵横结合:当代新闻史研究方法论的转向——评《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J]. 陶喜红. 新闻记者, 2012(11)
  • [10]重塑共识·多元视野·当代意识——对新世纪十年新闻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李彬,张垒.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标签:;  ;  ;  ;  ;  

横向发展:新闻史研究的新维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