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及使用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天琪[1](2021)在《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我国公路建设的规模体量不断扩大,对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境,与越南、缅甸、老挝相接壤,隔望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一带一路”连接交汇的重要战略节点,而在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着软土、红黏土、膨胀土等不良性质的特殊性土,对工程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依托云南省临清高速公路工程,对该项目河谷区软硬交错互层多层软土地基土体特性进行了2年的现场监测试验,采集实测数据两万余个,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路基沉降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并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变化特征针对云南省临清高速河谷地区多层软土地基软硬层反复交替沉积的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该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地层成因、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根据地层特征、工程性质把该地区软土地层分成了浅、深、夹层型三种地基类型;阐明了强夯垫层法、堆载预压法以及强夯垫层联合静压堆载法的加固机理。(2)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临清高速公路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10个典型监测断面沉降及固结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固结特征;通过静力触探试验评价了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对河谷区多层软基的加固效果;根据地基数据反馈,针对强夯垫层法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基施工工艺提出了改进建议;提出在深厚软基上进行工程建设应重视地基的侧移与稳定性问题。(3)模拟计算并分析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时空变化特征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实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揭示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的沉降形态特征;通过沉降-孔压曲线分析了软土地基的固结规律并推导了固结公式;建立了多种工况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基处理方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加固效果与适用性。(4)建模预测了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发展趋势论述了沉降预测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多种沉降预测模型的优缺点;提出了最适合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的Asaoka方法;修正了分层总和法针对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预测;发现数据样本的选取将显着影响沉降预测精度。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鹏程[3](2020)在《基于路基路面结构一体化的路床加筋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重庆潼南某市政道路H5路面大修的高填方路基沉降处理为依托,提出采用路床加筋减小高填方路段大中修路面沉降的方法,采用数值分析研究了路床加筋的最佳加筋方式,以及软土路基路床加筋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影响,从路床加筋设计状态入手,研究路床加筋与路面结构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为了找出最佳加筋方式和加筋位置,建立不同的路床加筋方式的数值模型,发现首先要明确合适的加筋位置,其次增加加筋层数才有意义,单纯增加加筋层数不一定达到理想的加筋效果;合理的加筋方式是上路床从下往上加筋3层,加筋间距为10cm。筋材的网眼大小和模量会对沥青路面结构各项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分析结果结合实际工程条件,推荐采用网眼尺寸为40~60mm,筋材模量为600~800MPa的土工格栅进行路床加筋。(2)为了研究软基上路床加筋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软基上路床加筋前后两种状态,分析其沥青路面的面层拉应力、拉应变、剪应力、路表弯沉及下路床顶面压应变等的力学响应,发现软基路床加筋有效限制了土体的侧向位移,提高了路基的整体刚度和强度,使得上路床获得了较好的整体性,从而使得面层拉应力拉应变都有了大幅度的降低,说明,路床加筋可以改善路面结构的抗弯拉疲劳性能,从而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同时加筋使得上路床的弹性模量和整体性有了较高的提高,增大了产生拉应变的范围,有效的消除了软土路基的不均匀沉降。(3)从路床加筋的设计状态入手,介绍了路床加筋的设计计算理论、设计指标和标准,用土工试验等试验确定地基土和填料的设计参数,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筋土界面设计参数后,探讨了加筋路床与路面结构一体化设计的方法,结合实际依托工程,介绍了加筋路床与路面一体化结构设计及在高填方路基路面沉降处理中的应用。(4)从施工准备、填前基底处理、加筋路床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系统的总结了路床加筋施工时的施工程序和注意事项。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归纳了土工格栅加筋路床时的施工工序,严格每一道施工程序的把关,联系路床加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成果,使得土工格栅加筋土的作用发挥的更加出色。
杨露[4](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郑寒钊[5](2020)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新型泡沫轻质砼防治桥头跳车处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桥头跳车问题作为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现象,对公路的整体交通秩序、行驶安全、后期维护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缓解甚至解决桥头跳车现象的出现,是公路工程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议题。而对于桥头部分来说桥头搭板能够有效缓解路面与桥台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错台问题,但是,在软土地基的情况下,搭板很有可能产生诸如搭板断裂、板底脱空等一系列新的公路隐患。而现今对于软土地区桥头路基的处治方式中,泡沫混凝土因其具有吸能效率优异、便于施工、轻质等优异特性,在软土路基的桥头跳车处治中十分常用。因此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提出一种新的高强度泡沫混凝土的换填处治方式,以此达到缓解桥头跳车、解决二次跳车、代替桥头搭板的目的。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如下:(1)以广东省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水口至白沙段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通过项目的地质勘测与路面设计,确定了地基软土的压缩模量、内摩擦角、黏聚力、孔隙比;路面、路基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路面横断面、路面各层尺寸等参数,并通过地质钻探确定K3157+399-K3165+654软土地基路段的K3159+293大桥的桥台桩基的地质状况。(2)以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为基础,以高强度泡沫混凝土为材料,设计三种高强泡沫混凝土处治结构:基本型a、基本型b、基本型c,并通过ABAQUS软件进行三种基本型以及搭板法的路面、路基以及地基工后设计基准期15年的沉降数值模拟,并进行了沉降数据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处治段,三种基本型对于路面、路基以及地基的沉降控制都优于搭板法,但是基本型a存在横向沉降不均匀现象。(3)通过DLOAD子程序模块,对基本型处治的高速公路模型与搭板法处治的高速公路模型进行移动车辆荷载动态响应模拟,并对基本型基础最薄弱位置与搭板的荷载作用区跨中位置的最大主应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面:各基本型基础最薄弱位置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基本都小于搭板荷载作用区跨中位置的最大主应力峰值,并确定了各设计速度下动态响应中基础最薄弱位置最大主应力峰值情况最优的基本型b与基本型c。(4)通过ABAQUS中的周期循环幅值曲线来模拟循环荷载下基本型法与搭板法对于路面沉降的控制,结果显示:各基本型处治法在循环荷载下,路面基本能够恢复到初始无沉降状态,各基本型在循环荷载下的路面最大沉降值小于搭板法处治的最大沉降值,并且搭板法处治的路面存在无法恢复的沉降。
许飞[6](2020)在《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大,大量的公路建设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质情况,其中软土给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成为公路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软土的特性,导致软土路基强度低、稳定性差,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及稳定性。所以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显得十分重要,如果不对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路基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使得道路无法正常使用,为了保证公路在使用时安全舒适,在公路设计和施工时需要严格要求控制沉降。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处理方法的加固原理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这些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处理深度、施工进度、施工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滁来全快速通道为案例简述其软土的分布和加固处理方法的选择,然后选取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断面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并且分别对案例中使用的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分析讨论不同因素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所得的结论成果如下:(1)基于滁来全快速通道建设项目,经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复合加固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明显减小,降低了地基中土体的竖向应力水平。(2)通过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分别对土工格栅和水泥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进行分析。对土工格栅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在路堤底部和路堤底部向下0.5m处加土工格栅对于路基沉降的影响很小,对路基侧向位移减小较明显,随着土工格栅层数的增加对路基侧向位移的减小可以叠加;对水泥搅拌桩加固分析,分析结果为:水泥搅拌桩能有效的降低路基的沉降和侧向位移。(3)基于ABAQUS软件数值模拟,对路基沉降的不同影响因素分析。对桩模量、桩间距、桩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桩长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最大,桩模量、桩间距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次之,当桩模量较大时,继续增加桩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变弱,当桩间距较小时,继续减小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也变弱;对淤泥层模量、淤泥层粘聚力、淤泥层摩擦角、淤泥层渗透系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淤泥层渗透系数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淤泥层模量变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小,淤泥层粘聚力和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桩端以下土层的模量、粘聚力、摩擦角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模量和摩擦角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大,粘聚力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较小;对路堤填土速率、路堤施工间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填土速率和路堤施工间歇变化对路基沉降影响都较大,路堤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好填土速率和施工间歇;对路堤填土高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路堤填土越高路基沉降越大,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很大。图:[58]表:[27]参:[51]。
帅宇轩[7](2020)在《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临沧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耿马县境内,是规划的昆明至清水河口岸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K97+500—K111+900沿南汀河东南岸布线,由于河谷内河道的多次变迁,在土层的组成上呈呈现饱和粉细砂、粉质黏土、砾卵石土和含砾中粗砂交错互层,地层情况十分复杂多变。粉质黏土和饱和粉细砂土存在着承载力不足、压缩性大、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等工程病害。工程设计人员针对这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的特点,选择了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方案。尽管强夯法处理己得到普遍推广与应用,但对其加固效果的评价仍在研究之中,在以往进行强夯加固效果评价时,往往忽略了不同地层条件对其加固效果的影响。因此基于现场监测试验数据,对不同地层情况下强夯加固效果进行系统性评价与分析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试验段,采用原位试验、室内试验、现场监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以及不同工况条件对其影响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监测孔隙水压力、土压力以及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到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土体有效应力和固结度的增长规律以及路基不同位置处沉降量的发展规律。2、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计算得到了强夯加固前后不同深度处地基土体的基本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基于其提升幅度,分析了其有效加固深度。3、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地基模型在强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并改变了强夯荷载和地层模型以模拟不同的强夯施工工况,分析地基土体在不同强夯施工参数以及地层组合情况下的加固效果,评价了临清高速强夯加固方案的合理性,为河漫滩沉积环境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徐孝贤[8](2020)在《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淮南采煤沉陷区铁路专用线在不断加高后存在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用粉煤灰轻质填料代替煤矸石进行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路堤维护加固治理,通过室内试验的手段,研究了适用的改性粉煤灰路堤填料,得到了其主要路用工程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分析了粉煤灰路堤在采煤沉陷区多因素作用下的稳定性,得到了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路堤在不同填方高度、不同软土层厚度下的合理断面形式,进一步基于研究结果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压实系数为0.93的素粉煤灰在饱和状态下抗剪强度指标很低,不具备黏聚力,内摩擦角也仅为13.20°,难以直接用作采煤沉陷区铁路专用线路堤填料,必须进行适当的改性处理;(2)改性后粉煤灰力学性能指标提升明显,不同种类的改性粉煤灰材料在强度发展规律、工程性能上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改性粉煤灰材料;(3)采动对改性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与地基条件有很大关系。地基为正常地基土时,采动影响使安全系数折减幅度高达26.78%;存在软土地基土时,采动影响使安全系数折减幅度在1.78%3.91%之间波动,整体上折减幅度随软土厚度的增加而提高;(4)路堤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软土层厚度增加而降低,降低幅度随软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减小;路堤填方高度越高,其边坡稳定性对软土地基厚度的增长越不敏感;(5)粉煤灰路堤在设计时,可以将6%水泥稳定粉煤灰、1:1.5边坡坡率作为基本设计参数,当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可以从改性剂掺量、边坡坡率与边坡形式这几个方面入手,对路堤设计方案进行优化;(6)工程实践表明,粉煤灰路堤在采煤沉陷区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填方较高、软土地基较厚且路堤加宽受限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该论文有图46幅,表36个,参考文献92篇。
王蒙[9](2020)在《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高速公路扩建已成为当务之急。软土地区高速公路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新老路基拼接存在较大的困难,很难保证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对新老地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和软基处理方式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依托京沪高速公路淮江段扩建工程,采用现代原位多功能CPTU测试技术进行扩建路段现场测试,利用CPTU参数进行土体工程特性对比评价,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沉降资料对新老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有沉降计算经验公式进行改进,提出更适合里下河浅洼平原区新老地基差异沉降的计算公式。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特征、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的研究,针对扩建路基与一般路基的区别进行了说明。同时,对CPTU参数预测工程特性相关内容也进行了综述。针对上述研究现状,提出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基于CPTU测试和室内基本物理力学试验参数对新老地基土体的工程特性进行对比评价:提出了采用CPTU测试参数预测软土工程参数的改进方法,包括对压缩模量、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的预测公式的改进;对比了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的差异,并研究了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既有软基处理效果,以了解长期荷载作用下既有地基的时空演变规律。第三章利用ABAQUS软件针对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包括软土层厚度、填筑高度、加荷速率车辆荷载以及软基处理措施等,以全面了解新老地基沉降变形特征与规律。针对不同处理方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了泡沫轻质土的重度、桩体复合地基的弹性模量对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的影响,对各种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第四章依据杨光华提出的切线模量法,根据旁压试验曲线得到的初始切线模量与锥尖阻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扩建后地基土体的总沉降、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计算公式。根据此方法计算结果,结合工程实例,对各断面进行具体计算分析,经过比选优化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方式和设计参数。利用现场实测沉降资料,验证了CPTU参数的准确性以及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并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王伟[10](2020)在《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进入高速时代,高速公路及拼宽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因路基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造成的失稳问题日益受到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疏桩补偿软土路基以其深层加固效果好、控沉稳定、经济合理等优点在软土地区修建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软土剪切塑流失稳机制和疏桩路基的稳定控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仍需对其工作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完善相关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本文基于国内外对软土在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的相关研究,重点关注软土剪切失稳机制及其稳定控制两方面。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手法,构建了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疏桩荷载转移模型,提出了软土塑性区开展程度判定依据,揭示了路基被动区软土失稳机制及疏桩稳定控制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相关理论的实用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基于Mesri(1989)的软土地基平均不排水强度经验算式,并考虑软土不排水强度Su随深度的演化规律,提出了简化的不排水抗剪强度计算方法。(2)基于路基疏桩的补偿协力设计原理,运用Boussinesq弹性理论应力解答叠加Mathematica算法分析得到了疏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场,探讨了软基临塑荷载判定方法;基于饱和软黏土不排水强度Su理论分析,完善了路基下软土地基剪切塑流的弹塑性理论分析方法,阐明了桩间软弱基体附加应力显着减小的疏桩补偿软土的“减沉”机制。进一步通过算法分析了软土路基加载情况下被动区坡度、反压台设置方式及硬壳层对路基稳定的影响,同时关联被动区坡趾不利地貌影响机制,结合工程案例提出塑性区开展面积稳定控制指标(105 m2~141m2),完善了软土地基附加应力场分析方法。(3)根据极限状态设计原理中的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完善了基于路基基底荷载疏桩分担(应力集中)补偿稳定概念模型,同时提出路基疏桩协力承载力检算方法,可用于软土地基路基疏桩间距与桩长的协配设计或检算。(4)基于Unit Cell单元分析模型,结合Marston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原理,推导出柱面微单元微分控制方程组的剪切位移解析解答。同时引入柱面剪切位移理想弹塑性模型,建立了碎石垫层应力扩散分析模型,推导出疏桩桩帽顶碎石垫层扩散后的内土柱底面(h=0)荷载分担比λ0及其与基底λb的演化规律。通过上述疏桩地基桩土剪切位移的荷载传递理论分析方法和路基内柱面剪切位移的基底荷载转移理论分析方法,进一步完善了路基下部灰土层、中部填土和上部灰土路床典型三层体系的柱面弹塑性状态分析理论,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的适用性。(5)对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VD]=5mm/d、[VS]=10mm/d)和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给出了清晰的论述,用于控制填筑速率的加载期稳定监测和预压期收敛监测,除了确保路基安全稳定,还起到把握卸载时机与面层施工时机的作用。(6)基于路基欠载预压、等载预压、路基填土联合预压三种工况,推导简化出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表达通式;根据路基填筑分级加载,对被动区软土水平位移增量与路基沉降增量作归一化处理,提出了相对位移稳定特征指标,结合上述路基相关控制标准,可指导工程实践;同时,提出施工图设计和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二、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及使用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及使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分析与预测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线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线路 |
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1.1 项目概况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构造 |
2.1.4 水文地质条件 |
2.2 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工程特性分析 |
2.2.1 地层成因 |
2.2.2 分布规律 |
2.2.3 工程性质 |
2.3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静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机理分析 |
2.3.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
2.3.2 强夯垫层法加固机理 |
2.3.3 堆载静压法加固机理 |
2.3.4 强夯垫层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现场监测试验 |
3.1 软基处理段简介 |
3.2 监测测点平面分布 |
3.3 监测测点剖面分布 |
3.4 检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测 |
3.4.1 分层沉降监测 |
3.4.2 孔隙水压力监测 |
3.4.3 土压力监测 |
3.4.4 侧向位移监测 |
3.5 强夯垫层法设计参数与工艺 |
4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固结沉降变化特征分析 |
4.1 强夯加固河谷区多层软土地基沉降规律研究 |
4.1.1 软土地基在各阶段沉降形态特征研究 |
4.1.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分层沉降规律研究 |
4.1.3 沉降变化规律分析 |
4.2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与固结规律研究 |
4.2.1 软土地基各阶段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2.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固结特征研究 |
4.2.3 孔隙水压力变化与固结特征分析 |
4.3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应力与加固效果研究 |
4.3.1 软土地基各阶段土压力变化特征研究 |
4.3.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3.3 土压力与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4.4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土体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1 软土地基不同深度土层侧向位移特征研究 |
4.4.2 不同类型软土地基侧向位移对比分析 |
4.4.3 侧向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数值分析 |
5.1 FLAC3D软件综述 |
5.1.1 FLAC3D软件简介 |
5.1.2 流固耦合数值分析方法 |
5.1.3 非线性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 |
5.2 强夯加固软基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沉降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强夯冲击荷载施加 |
5.2.3 强夯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2.4 强夯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2.5 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固结特征分析 |
5.2.6 各类型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5.3 碎石桩加固软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3.1 碎石桩加固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2 碎石桩加固软基沉降变形特征分析 |
5.3.3 碎石桩加固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分析 |
5.3.4 碎石桩加固软基应力数值模拟分析 |
5.4 天然软土地基数值模型建立与沉降分析 |
5.4.1 模型建立 |
5.4.2 天然软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5.5 不同加固方法条件下软土地基沉降与固结特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沉降预测 |
6.1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方法 |
6.1.1 分层总和法 |
6.1.2 经验公式法 |
6.1.3 Asaoka法 |
6.2 临清高速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预测 |
6.2.1 分层总和法的沉降预测与修正 |
6.2.2 不同模型下软基沉降发展特征预测 |
6.2.3 Asaoka法预测 |
6.3 不同模型沉降预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
1.1 软土地基处理 |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
1.2 粉土地基 |
1.3 黄土地基 |
1.4 饱和粉砂地基 |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
1.5 其他地基 |
1.5.1 冻土地基 |
1.5.2 珊瑚礁地基 |
1.6 发展展望 |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
2.1 特殊土 |
2.1.1 膨胀土 |
2.1.2 黄 土 |
2.1.3 盐渍土 |
2.2 黏土岩 |
2.2.1 黏 土 |
2.2.2 泥 岩 |
(1)粉砂质泥岩 |
(2) 炭质泥岩 |
(3)红层泥岩 |
(4)黏土泥岩 |
2.2.3 炭质页岩 |
2.3 粗粒土 |
2.4 发展展望 |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
3.1 路堤材料性能 |
3.2 路堤结构性能 |
3.3 发展展望 |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
4.1 试验研究 |
4.1.1 室内试验研究 |
4.1.2 模型试验研究 |
4.1.3 现场试验研究 |
4.2 理论研究 |
4.2.1 定性分析法 |
4.2.2 定量分析法 |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4.3.1 有限元法 |
4.3.2 离散单元法 |
4.3.3 有限差分法 |
4.4 发展展望 |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5.1 坡面防护 |
5.2 挡土墙 |
5.2.1 传统挡土墙 |
5.2.2 加筋挡土墙 |
5.2.3 土工袋挡土墙 |
5.3 边坡锚固 |
5.3.1 锚杆支护 |
5.3.2 锚索支护 |
5.4 土钉支护 |
5.5 抗滑桩 |
5.6 发展展望 |
策划与实施 |
(3)基于路基路面结构一体化的路床加筋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国内外加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软基处理及不均匀沉降研究现状 |
1.2.2 加筋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加筋土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路床加筋的最佳布设方法研究 |
2.1 路床加筋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
2.2 ABAQUS概述及其计算流程 |
2.3 基本假定与路面结构参数 |
2.4 路床加筋力学分析 |
2.5 筋材结构参数对路面各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 |
2.5.1 筋材网眼尺寸影响分析 |
2.5.2 筋材模量的影响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软基路段的路床加筋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研究 |
3.1 基本假定与路面结构参数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3 不同路床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特点分析 |
3.3.1 路表垂直变形响应分布特性 |
3.3.2 沥青面层应力及应变分布特性 |
3.3.3 上路床拉应力响应分布特性 |
3.3.4 下路床顶面压应变响应分布特性 |
3.4 小结 |
第四章 加筋路床与路面一体化结构设计研究 |
4.1 典型路床加筋的设计状态 |
4.1.1 路床加筋的失效模式 |
4.1.2 路床加筋的设计状态 |
4.2 路床加筋设计计算 |
4.2.1 设计计算理论 |
4.2.2 容许残余变形研究 |
4.2.3 设计流程及步骤 |
4.3 设计指标和标准 |
4.4 设计参数的确定和取值 |
4.4.1 地基土设计参数的确定和取值方法 |
4.4.2 填料设计参数的确定和取值方法 |
4.4.3 筋材设计参数的确定和取值方法 |
4.4.4 确定筋土界面设计参数和取值方法 |
4.5 设计示例 |
4.6 加筋路床加固软基路面应用案例 |
4.6.1 工程项目背景 |
4.6.2 旧路面病害技术状况调查 |
4.6.3 高填方沉降路段的加筋路床路面结构设计研究 |
4.7 小结 |
第五章 加筋的路床施工 |
5.1 施工准备 |
5.2 基底处理技术 |
5.2.1 除根、伐树及表土处理 |
5.2.2 加筋土结构基底处理的施工技术 |
5.3 加筋土路床施工技术 |
5.3.1 第一层土工格栅加筋材料铺设方法 |
5.3.2 填料的摊铺与压实 |
5.3.3 土工格室反包与连接 |
5.4 质量控制措施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4)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条件 |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地层岩性 |
2.2.3 新构造运动 |
2.3 工程地质分区 |
2.3.1 Ⅰ类区 |
2.3.2 Ⅱ类区 |
2.4 特殊性岩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
3.2.1 路肩边沟不洁 |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
3.2.3 土路肩损坏 |
3.2.4 路缘石缺损 |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
3.3.1 盐渍土 |
3.3.2 湿陷性黄土 |
3.3.3 软弱土 |
3.3.4 杂填土 |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
4.2.2 病害调查结果 |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
4.3.1 横向裂缝 |
4.3.2 纵向裂缝 |
4.3.3 块状裂缝 |
4.3.4 路面车辙 |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
5.1.3 裂缝修补办法 |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新型泡沫轻质砼防治桥头跳车处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桥头跳车常见处治方式 |
1.4 桥头跳车产生的原因 |
1.4.1 桥头跳车的危害 |
1.5 固结与沉降计算理论 |
1.5.1 固结理论 |
1.5.2 沉降计算理论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项目工程技术概况 |
2.1 项目概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主要技术指标 |
2.2 项目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层岩性 |
2.2.3 特殊性岩土 |
2.3 项目路面工程设计说明 |
2.3.1 项目路面设计原则 |
2.3.2 路面设计参数 |
2.3.3 桥位选择及桥头过渡段路面结构设计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纵向刚度渐变式泡沫混凝土处治基本型设计 |
3.1 设计思路 |
3.1.1 搭板处理桥头跳车的局限 |
3.1.2 刚度渐变式复合地基处治方式 |
3.1.3 泡沫混凝土 |
3.1.4 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曲线 |
3.2 纵向刚度渐变式泡沫混凝土处治基本型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刚度渐变式泡沫混凝土处治基本型工后沉降分析 |
4.1 模型参数 |
4.2 模型建立 |
4.2.1 ABAQUS有限元分析原理 |
4.2.2 ABAQUS中的Mohr-Coulomb模型 |
4.2.3 ABAQUS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4 实际工况 |
4.2.5 桥头路面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及相关规范 |
4.2.6 分析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 |
4.3 沉降数据分析 |
4.3.1 基础埋置深度5m、宽度0.5m基本型 |
4.3.2 基础埋置深度4m、宽度0.5m基本型 |
4.3.3 基础埋置深度5m、宽度0.9m基本型 |
4.3.4 基础埋置深度4m、宽度0.9m基本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辆移动荷载作用下纵向刚度渐变式泡沫混凝土处治基本型动态响应分析 |
5.1 车辆荷载作用模式 |
5.1.1 车轮与路面的等效接触面积 |
5.1.2 移动车辆荷载的模拟 |
5.1.3 阻尼 |
5.2 动态响应分析 |
5.2.1 行车速度对泡沫混凝土基本型的动态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路面沉降对比分析 |
6.1 循环荷载加载方案 |
6.2 沉降分析 |
6.2.1 基础埋置深度4m基本型b沉降分析 |
6.2.2 基础埋置深度5m基本型b沉降分析 |
6.2.3 基础埋置深度4m基本型c沉降分析 |
6.2.4 基础埋置深度5m基本型c沉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3 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和常用处理方法 |
2.1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 |
2.1.1 软土的概念及类型 |
2.1.2 软土路基的沉降过程 |
2.2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 |
2.2.1 换填法 |
2.2.2 强夯法 |
2.2.3 土工合成材料法 |
2.2.4 袋装砂井排水法 |
2.2.5 塑料板排水法 |
2.2.6 真空预压法 |
2.2.7 水泥搅拌桩法 |
2.2.8 碎石桩法 |
2.3 常用加固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1.1 周边地形 |
3.1.2 软土的分布和加固措施 |
3.1.3 地质条件 |
3.2 有限元软件ABAQUS简述 |
3.2.1 概述 |
3.2.2 ABAQUS主要模块介绍 |
3.2.3 ABAQUS软件分析的流程 |
3.3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3.1 线弹性模型 |
3.3.2 Mohr-Coulomb塑性模型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3.4.2 材料属性的定义 |
3.4.3 分析步的设置 |
3.4.4 施工过程的模拟 |
3.4.5 网格划分 |
3.5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数值模拟计算过程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3.6 加固处理分析 |
3.6.1 土工格栅加固 |
3.6.2 水泥搅拌桩加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4.1 水泥搅拌桩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1.1 桩体的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2 桩间距对路基沉降影响 |
4.1.3 桩长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 淤泥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2.1 淤泥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2 淤泥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3 淤泥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2.4 淤泥层渗透系数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 桩端以下土层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3.1 桩端以下土层模量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2 桩端以下土层粘聚力对路基沉降影响 |
4.3.3 桩端以下土层摩擦角对路基沉降影响 |
4.4 路堤施工时间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4.1 路堤填土速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4.2 路堤施工间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4.5 路堤填土高度对路基沉降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沉积环境软土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强夯加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强夯过程中孔压变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4 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临清高速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1 引言 |
2.2 临清高速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及水文特征 |
2.3 临清高速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
2.3.1 地层岩性 |
2.3.2 区域地质构造 |
2.3.3 新构造运动 |
2.3.4 地震活动 |
2.3.5 工程地质分区 |
2.3.6 水文地质条件 |
2.3.7 不良地质现象 |
2.4 临清高速强夯加固工程设计概况 |
2.4.1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处治方案的选取 |
2.4.2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施工方案 |
2.4.3 临清高速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深度预估值 |
2.5 本章小结 |
3 临清高速复杂沉积环境软基强夯加固监测试验 |
3.1 引言 |
3.2 现场监测试验内容简介 |
3.2.1 孔隙水压力监测试验 |
3.2.2 土压力监测试验 |
3.2.3 分层沉降监测试验 |
3.2.4 水平位移监测试验 |
3.3 现场监测试验布置 |
3.3.1 监测断面分布 |
3.3.2 监测断面地层构造及土层性质 |
3.3.3 监测断面仪器埋设布置 |
3.4 本章小结 |
4 强夯加固地基强度增长及孔压变化分析 |
4.1 强夯加固前后土体承载力性状变化规律研究 |
4.1.1 强夯加固前后标贯击数变化特征 |
4.1.2 强夯加固前后比贯入阻力变化特征 |
4.1.3 强夯加固后土体承载性能的变化趋势总结 |
4.2 强夯后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研究 |
4.2.1 1#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2 2#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3 3#断面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
4.2.4 强夯后孔隙水压力变化总体趋势 |
4.3 地基强夯后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其固结规律分析 |
4.3.1 1#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2 2#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3 3#断面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固结规律 |
4.3.4 地基强夯加固后土体有效应力增长及其固结的总体特征 |
4.4 强夯后地基土体分层沉降规律分析 |
4.4.1 路基中线附近土体分层沉降规律 |
4.4.2 路基两侧坡脚处土体分层沉降规律 |
4.5 强夯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变化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强夯加固有限元分析模型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时程分析 |
5.2.1 基本原理 |
5.2.2 强夯荷载的模拟 |
5.3 强夯加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基本假定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边界条件 |
5.3.4 计算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6 临清高速公路路基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1 河谷软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数值计算分析方案 |
6.2 不同深度土体强夯后加固效果变化规律分析 |
6.2.1 土体竖向位移变化规律 |
6.2.2 土体竖向有效应力峰值变化规律 |
6.2.3 土体变形模量变化规律 |
6.3 不同地层组合情况下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
6.4 强夯关键施工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6.4.1 不同夯击次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分析 |
6.4.2 不同夯击能对强夯加固效果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与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粉煤灰路堤研究现状 |
1.4 采煤沉陷区路堤稳定性研究现状 |
1.5 尚可完善之处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粉煤灰路用工程特性及改性试验研究 |
2.1 粉煤灰改性方案研究 |
2.2 改性粉煤灰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2.3 改性粉煤灰路堤适用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路堤稳定性研究 |
3.1 数值模拟工具的选择与简介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4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分析与评价 |
4.3 施工技术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CPTU测试的土体工程特性评价研究 |
1.2.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2.4 扩建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5 扩建路基沉降控制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评价 |
2.1 场地描述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地质条件 |
2.1.3 基本物理力学指标对比分析 |
2.2 多功能CPTU现场原位测试 |
2.2.1 仪器设备 |
2.2.2 现场试验情况 |
2.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3 基于CPTU测试对新老地基土体工程特性对比 |
2.3.1 经验关系的改进 |
2.3.2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PTU参数的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数值模拟 |
3.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3.2 路基扩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3.2.2 计算假定 |
3.2.3 ABAQUS计算流程 |
3.2.4 材料参数选取 |
3.3 地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扩建前后沉降变形规律 |
3.3.2 软土层厚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3 填筑高度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4 填土速率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3.5 车辆荷载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 |
3.4 不同地基处理方式有限元结果分析 |
3.4.1 既有软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
3.4.2 拓宽地基处理方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沪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路基变形规律与控制分析 |
4.1 既有路基工程概况 |
4.1.1 既有路基现状 |
4.1.2 既有地基沉降稳定状态评价 |
4.1.3 既有软基处理效果评价 |
4.2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4.2.1 附加应力分析 |
4.2.2 基于CPTU测试的沉降参数评价方法 |
4.2.3 基于CPTU参数的拓宽地基沉降预测方法 |
4.2.4 复合地基CPTU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4.3 软基处理方式研究 |
4.3.1 沉降规律分析 |
4.3.2 泡沫轻质土 |
4.3.3 柔性桩复合地基 |
4.3.4 刚性桩复合地基 |
4.4 拓宽地基现场实测沉降变形规律 |
4.4.1 现场监测方案 |
4.4.2 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
4.4.3 现场实测沉降预测 |
4.4.4 软基处理差异沉降控制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习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分析计算理论研究 |
1.2.2 软黏土不排水强度各向异性研究 |
1.2.3 软土硬壳层研究 |
1.2.4 软基侧移塑流稳定问题研究 |
1.2.5 疏桩路基稳定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被动区软土剪切塑流分析 |
2.1 路基荷载附加应力场分析 |
2.2 软土剪切塑流稳定分析及计算依据 |
2.3 软土地基塑流解析 |
2.3.1 路基边坡坡度 |
2.3.2 反压稳定机制 |
2.3.3 硬壳层工作机制 |
2.4 工程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分析 |
3.1 疏桩补偿软土地基协力模型 |
3.1.1 滑动机构失稳模型 |
3.1.2 疏桩协力失稳模型 |
3.2 路基疏桩补偿协力设计原理 |
3.2.1 软土地基剪切稳定 |
3.2.2 疏桩协力设计方法 |
3.3 工程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疏桩路基基底荷载转移机制 |
4.1 疏桩扩散柱拱荷载转移模型 |
4.1.1 柱面剪切位移土拱效应理论 |
4.1.2 基底垫层荷载转移工作机制 |
4.2 垫层扩散柱面剪切耦合分析 |
4.2.1 柱面剪切弹性状态分析 |
4.2.2 柱面剪切塑性状态分析 |
4.2.3 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
4.3 路基疏桩基底构造检算方法 |
4.3.1 工程实例设计参数 |
4.3.2 工程实例路基材料 |
4.3.3 工程实例基底构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基拼接变形收敛与稳定 |
5.1 路基拼接不同沉降指标辨识 |
5.2 路基拼接变形标准 |
5.2.1 路基加载稳定控制标准 |
5.2.2 路基预压沉降收敛控制标准 |
5.3 工后沉降关联沉降率收敛理论 |
5.3.1 路基荷载欠载预压 |
5.3.2 路基填土联合预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沉降速率收敛检算方法 |
5.4.1 施工图设计沉降率检算方法 |
5.4.2 预压期沉降率收敛检算方法 |
5.4.3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软土地基路基设计与施工及使用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清高速公路河谷区多层软土强夯加固地基路基沉降分析与预测[D]. 杨天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3]基于路基路面结构一体化的路床加筋设计方法研究[D]. 王鹏程.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5]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新型泡沫轻质砼防治桥头跳车处治研究[D]. 郑寒钊. 湘潭大学, 2020(02)
- [6]公路软土路基加固处理及沉降分析[D]. 许飞.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临清高速强夯加固软土地基效果分析与评价[D]. 帅宇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采煤沉陷区粉煤灰轻质路堤应用技术研究[D]. 徐孝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9]基于CPTU测试的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新老地基工程特性与差异沉降控制研究[D]. 王蒙. 东南大学, 2020
- [10]被动区软土剪切失稳及其稳定控制分析[D]. 王伟.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