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1](2021)在《批评史视野下的张洁经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认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黄鹤[3](2021)在《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耀丹[4](2021)在《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文中指出当代彝族女性文学自新时期起开始群体性发展,至今已有较为优秀的创作实绩,但学界针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仅有少数作者被相关研究提及。因此,本文拟以彝族女性文学中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呈现当代彝族女性参与写作至今的整体文学面貌和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代表作家的文学创作风格及意义,分析彝族女性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表达民族和女性的双重议题。论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五章,呈现出由总至分的论文结构。第一章作为总体性的描述,主要介绍了彝族女性写作发生的背景和动因,以及不同时期作家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传统彝族社会的女性观使得彝族女性在经历社会变革、进入社会角色之后,自然而然地开始进行女性意识的表达,彝族女性写作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发端的。在发端之初,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便开创了“精英文学”和“地方文学”两条脉络,以其丰富的创作实绩和较长的创作生命成为这一群体的中流砥柱;七零后作家继承了“地方文学”一脉,呈现出私人口述史和地方家族史叙事的景观;八零后作家则因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异军突起地产生了更为现代性的写作模式,成为短短四十年间彝族女性文学发展的一次转向。第二章到第四章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对彝族女性写作的女性意识表达、民族性表达和跨文化书写进行具体分析,展现彝族女性作家在多民族文学相互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以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完成其个人经验与女性经验对于彝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第五章则对其整体发展进行评述和展望。本文一方面要对彝族女性文学的发展作出历时性的梳理,一方面要具体到其具有共性的多方面的研究,以期对其群体性的把握做到完整又不失细节。彝族女性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中被忽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文学史意义上的补足,即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张政君[5](2020)在《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文中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诞生于20世纪。在经过“五四”时期、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实践,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第三次发展的高峰期,进入了一个自觉与自省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人意识与性别意识的觉醒以及“私人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镜像书写,尤以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最为突出。需要指出,本文所指的镜像书写中的镜像是指承载主人公心理投射与期待的,作为意象出现在小说中的镜像,有主人公对镜自照的场景。本篇论文聚焦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小说,通过梳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及其在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运用,尝试以镜像阶段理论剖析林白《一个人的战争》与陈染《私人生活》,并将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进行对比,阐明镜像书写在不同国别文学中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通过分析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在比较中揭示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突破及产生突破的原因。进一步探寻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以及镜像书写带给中国女性写作的新契机。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除绪论)。第一,概述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其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梳理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林白陈染镜像书写的概况。第二,运用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研究分析中国20世纪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代表作品(《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的镜像女主人公。在比较分析中西方小说中的“镜像书写”后,阐释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与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谋和与分歧。第三,分析《一个人的战争》与《私人生活》中镜像空间的表现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及镜像空间的发展。第四,阐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出现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张怡萱[6](2020)在《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涌现出一批新的女性作家,以独具特色的个人化写作和细腻的女性视角,成为九十年代文坛一道亮丽风景线。林白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多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描写女性身体、情欲与同性关系,在神秘色彩和热带异域氛围中展现女性所独有的精神与情感体验,在被男权话语遮蔽的文学创作中开辟出另一条女性文学之路。目前对林白小说的研究更多立足于现象研究,将其作为一种女性主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其写作内容、写作意象和写作效果,试图分析出这一现象折射出的社会思潮,对其文学技巧、叙事手法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出发,在对林白小说进行叙事学文本分析的前提下,探寻林白小说中个人型叙述权威何以建立的问题,以期发现对林白文本研究的新角度。无论学界有怎样的争议,林白在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参与到中国女性文学的建构历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林白为文本中女性叙述权威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在故事层面,突破以往写作的禁忌,以镜像、身体和另一种性别结构建立起女性在文本中的栖身空间。镜像是自我认知,是女性写作的基础,在镜中认识自我,产生性别自觉;身体是女性写作的途径,女性写作者以血代墨,冲破束缚;对性别结构的重置是作出反抗,是女性写作在文本上的结果,它颠覆了性别话语。在建立了女性可供栖身和发声的镜像之屋之后,林白拥有了叙述的基础,得以在话语层面开始掌控叙述。通过同故事叙述、视角的转换和元叙述,林白在话语层面掌控了叙述节奏和价值判断,建立起写作风格。同故事叙述以时间优势对叙述逻辑进行裁剪与拼贴,人称转换以拉开心理距离的方式加深了叙述者评价的客观性,而元叙述在构建叙述者行为可信性的同时,也解构了文本生产的神圣性,叙述者由此牢牢掌控了叙述,在解构了原有逻辑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写作风格。从叙述权威构建的角度来看,林白早期的作品建立起了个人型叙述声音,强调女性经验和个人意识,具有较为鲜明的性别立场和开创性,在故事和话语的层面都提供了建构叙述权威的可行策略。虽然这一策略在后续实践中走向困境,林白也尝试进行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种在文本内部取得了成功的尝试,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周鹏[7](2020)在《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研究表明自1980年在《北京文艺》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开始,王安忆以充满理想主义的纯真少女“雯雯”形象正式进入中国文坛,《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一个少女的烦恼》《当长笛solo的时候》等女性成长小说随之进入读者视野。而后,1980年代中期王安忆以先锋姿态发表《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因主题涉及女性欲望而饱受争议。随着《弟兄们》《流逝》《长恨歌》《米尼》《我爱比尔》《妙妙》《富萍》《向西,向西向南》等的文学创作,王安忆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是这样评价王安忆的:“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是最出色的一位。她对许多女性问题不是最早触及,却是最出色的表现者和总结者之一。”女性写作、欲望写作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评论界给予王安忆频率最高的标签。但王安忆本人从未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或者女性主义者,相反,王安忆曾多次在采访和论坛中否认这种标签。研究者认为,此类标签与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大量流露出的女性意识尤其是性意识有着重大联系。不否认、甚至赞赏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王安忆坦率地认为“性”是作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恰恰是书写无法避免的“性”同抒发女性欲望结合起来造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评论界从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作家的文学内容大多与时代有着相当大的契合,王安忆和同时代的女作家经历类似,大多在童年中度过“文化大革命”、初高中时期经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相同的境遇为王安忆和同时代的女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现实经历和写作土壤,这是王安忆的女性意识书写的普遍性和共性。七、八十年代是女性写作的第二次高潮,在启蒙时代、思想解放的洪流中,一批又一批的女作家登上文坛,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萌发、女性形象繁多、女性话语猛增,女性写作开始成为重要写作现象。早期的女作家像张洁、戴厚英、叶文玲、张辛欣、刘索拉、王安忆,铁凝、张抗抗、残雪、舒婷、陆星儿、乔雪竹等,后来的方方、池莉、蒋子丹、迟子建等。作为两性中的一半,女作家们不可避免的对女性问题、女性处境、女性命运给予比男性作家更多的关注和倾向,这也是王安忆和同时代女作家们文学创作共同的时代语境。期间比较出名的如《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玫瑰门》等,围绕女性的写作为中国当代文坛的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文学除去时代烙印,与作家儿童的经历、长辈的影响、敏感的心灵、独特的思想、先锋的尝试同样有着联系,王安忆的女性书写也具有特殊性和个性。作为风格独特且变化不断的女作家,王安忆的女性文学创作有着特殊性和个性。王安忆的母亲是着名作家,茹志娟的文学影响对于王安忆的文学创作是非常重要的,原生家庭的文化涵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安忆的文学创作。王安忆正是靠母亲茹志娟的关系才在1978年调进《儿童文学》杂志社,直到1987年才离开。《儿童文学》杂志社的工作某种程度上造就了王安忆创造充满理想主义的女主人公“雯雯”系列的生活基调。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天赋和创作风格的变化多端自然和她具有先锋性的文学思考、特立独行的性格有着莫大关系。文本《长恨歌》的成功创作是王安忆文学创作的特殊性和个性的文学见证。本论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学创作中不同阶段表现的女性意识,通过具体文本梳理、经典作品阐释、代表人物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探讨、完整展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书写,尽管王安忆在女性意识书写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先锋性性和现代性,但同时因不可摆脱的时代语境,王安忆的女性意识书写存在某种程度的保守性。在分析、论述王安忆女性意识书写中,研究者将具体运用弗吉尼亚·伍尔夫、西蒙娜·波伏娃、埃莱娜·西苏及李银河等理论家的女性主义理论,力图完整和客观地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书写。第一章通过女性意识的启蒙、女性话语的表达、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认三个维度,结合“雯雯系列小说”探索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的主体意识。第二章通过灵魂缺席的身体实验、以爱为名的欲望自由、性别精神身份的升华、性爱之魅的超越性四个小节,结合“三恋一岗”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的欲望意识。第三章通过离家出走的“吉娃娃”、迎风奔跑的“逆行者、摆脱依附性的“永恒女性”、砸碎天花板的“独立女性”五种自由女性展现王安忆都市题材中女性自由意识场域的构建。第四章通过妻性的宿命归宿、母性的神圣传统、女性的生存困境、女性的牺牲精神、同性的情感书写五个维度论述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书写的保守性。
魏蓓[8](2019)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文中认为电影自诞生起就与小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小说传播的有效途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性作家的小说频频被改编成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相似与差异也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从纵向来看,这一时期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表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潜隐着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氛围和精神态度的历史变迁。20世纪80年代,在人道主义指引下,改编经历了“人性的复归”到“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的过程;90年代,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改编观念相对自由、灵活,女作家参与改编的现象却减少,导演的地位凸显,改编作品中的女性渐被遮蔽;进入21世纪后,在消费主义导向下,不仅改编数量众多,题材和类型更加多样与广泛,部分改编作品在更多地展现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同时,突显时代女性的独特性。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也带来了主题意蕴的多重演绎、形象内涵的双重变奏、叙事策略的多维变化等相关问题。主题方面,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形式演绎,还原、变通以及延伸等。有些女作家小说的主题在电影中出现通俗性的转移,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女作家小说中对历史叙事的关注在电影中被消解,主题也随之简化与弱化。还有些女作家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出现主题意蕴的重构,影片与原作的主题大相径庭,这是主题的置换与颠覆。通常而言,女作家往往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其创作中的人物,而改编电影并非都由女性来编剧或执导,从虚构的小说文字到可观的银幕塑造在不同性别的导演执导中,人物形象便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有所强化;男性导演对女性意识则有所弱化,而美化男性形象。同时,女作家小说中的某些次要人物在改编的电影中被重新塑造,女性导演往往突出女性主导性与性别色彩;多数男性导演则消解小说原着中的隐含主题。此外,女性导演常增加情感因素、凸显情节的曲折动人;男性导演则淡化女性人物精神世界的开掘、增加人物行动的比重。叙事策略方面,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呈现出较为鲜明的特征,即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主要体现在对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偏爱和多元叙事视角杂糅,以及女性叙事视角的选择;在时间的选择层面将人物至于特定的时代,在时间的顺序安排上采取非线性叙事,兼用倒叙、插叙,增加悬念和寓意,在时间的变形层面常借助时间的省略,片段性地突显女性的人生剪影;在叙事空间的截取与呈现上隐含对人物“宿命”的某种纠葛。总体分析与对比女作家小说中表现出的女性意识在电影改编后发生的变化,彰显了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主流传媒中的现实处境。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在扩大女性文学传播途径、丰富电影类型、增添独特魅力等意义的同时,给小说原着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和突出情感发展、忽视其他因素等方面的问题,这为当代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提供了某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得失。
王琳[9](2019)在《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的中国风起云涌,在波折起伏中走完了百年历程。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思潮都发生了巨变。本文立足于20世纪80到90年代这20余年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自然意识的觉醒唤醒了女性身体意识的发展和对爱情的重新肯定;女性受社会解放与“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重新站在“人性”觉醒的立场上强调对女性人格尊严的重视,实现了女性意识在文化层面的觉醒;女性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确认自身价值,提升女性地位,实现了女性意识在社会层面的觉醒。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实现了在自然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相比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意识为主导的女性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学发展受市场经济和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女性意识表达趋向多样化。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开始重视私人情感的表达,并出现了以“身体写作”为典型代表的个人化写作,在张扬女性个性觉醒的同时,也出现了女性意识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倾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及其相关文学作品,综合分析女性意识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全面觉醒之后在90年代向自然层面复归的原因,并试图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找出女性意识的健康发展路径。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五四”至“文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五四”启蒙运动奠定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这一阶段,女性摆脱封建意识形态下的身心束缚,社会地位日渐提高,客观上促进了女性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对自我的认同,为女性意识在80、90年代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章归纳了女性意识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特点,80年代是女性意识发展的辉煌时段,宽松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女性意识的全面发展。受主流文化、社会发展以及文化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然、社会、政治、文化几个层面的统一,既为9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为找寻女性健康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第三章阐明了在了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繁芜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发展,部分女性为强调自我过分展示女性私人生活误入歧途。这一章总结了这个阶段女性意识的表现特征,并发现90年代女性意识在个人化表达和多样化表述方面对80年代形成超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开始向市场和大众文化臣服。第四章通过对比80和90年代女性意识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90年代相对80年代女性意识的超越与局限,阐述了由于主流文化控制力减弱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化盛行,“人文精神”逐渐退出社会文化中心地带,大众文化兴起,促成了90年代女性文学的多样化发展和向自然身体层面的复归。第五章基于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意识觉醒状况的了解,结合女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对女性问题的认识,试图超越性别的狭隘局限,找寻女性全面发展的最终路径,即在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女性自然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徐庆林[10](2019)在《《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基础性环节,确定了当代文学的各种形态。《女子文学》是在1984年国家期刊改革政策背景下创刊的,是第一个以女性读者为受众的当代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地之一。本文以《女子文学》(1985-1999)为线索,通过梳理女性文学期刊在当代的发生与发展历程,分析《女子文学》提出的口号和推出的作家作品,重点审视《女子文学》在8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话语建构中发挥的作用,尝试在回到文学现场的基础上,考察性别写作在当代的生存状态。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正文下设三章:第一章介绍《女子文学》的概况。首先论述《女子文学》在1985年创刊所包含的时间上的偶然性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其次论述期刊发展过中的出版与发行情况以及多次调整的期刊口号和栏目带来的期刊性别意识的逐渐消褪;最后论述在自身文学追求、国家政策变化、市场环境变化和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发展影响下《女子文学》的发生的调整与转变。第二章论述《女子文学》对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作用。具体论述《女子文学》通过对女性诗歌、女性散文和对身体写作、女性精神等方面的关注,发表一大批知名女作家的作品,同时注意培养女性文学新人,为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导向作用。第三章考察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通过文学创作主题、创作手法和话语分析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女子文学》上发表的叙事性作品具有典型的女性叙事视角,但在具体的呈现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话语权力、男性话语权力以及女性自身性别体认的影响。结语部分探讨《女子文学》对女性文学发展产生的总体影响以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二、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从无到有的彝族女性写作 |
二、评论界的关注与不足 |
三、个人原因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一)彝族文学研究现状 |
(二)彝族女性文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细读法 |
(二)历时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综论 |
第一节 彝族女性写作背景与动因 |
一、彝族女性的历史地位和意识觉醒 |
二、传统文学中的彝族女性形象 |
(一)被塑造的女性:《姿子尼乍》与《妮日尔果》 |
(二)被禁锢的女性:《支格阿鲁》与《阿嫫尼惹》 |
(三)被赞美的女性:《甘嫫阿妞》与《阿诗玛》 |
第二节 彝族女性写作发展历程 |
一、从无到有:当代彝族女性写作史 |
(一)彝族女性写作的开创者:李纳 |
(二)五零后与六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三)七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四)八零后作家的创作情况 |
二、从离乡到返乡:新时期彝族女性写作的共性思考 |
第二章 基于彝族文化的女性生命书写 |
第一节 悲剧性的女性群像塑造 |
一、隐忍的女性形象 |
二、反抗的女性形象 |
第二节 封闭性的女性生存空间建构 |
一、山上的世界:边地 |
二、山下的世界:城市 |
第三章 对于传统彝族文化的根性找寻 |
第一节 彝族文化地域的塑造 |
一、现实的生存地域 |
二、虚构的死亡地域 |
第二节 彝族文化符号的运用 |
一、具体的文化符号 |
二、隐在的文化符号 |
第三节 对于彝族文化的批判与追求 |
第四章 关于全球化时代下跨文化现象的思考 |
第一节 文化冲突的展现 |
一、边地与中心 |
二、本族与他族 |
第二节 跨文化创作视野的延申 |
一、消极的诉说:对文化冲突的疑虑 |
二、积极的表达:对文化冲突的接受 |
第三节 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流散现象 |
一、全球化时代下的离乡与寻乡 |
二、文化流散中的缺失与收获 |
第五章 彝族女性写作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成绩:多重探索 |
一、三重议题的集体探索 |
二、边缘和底层群体的观照 |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
一、走出地方 |
二、拓展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的写作背景与理论价值 |
第二节 前期研究综述 |
第二章 镜像阶段理论与镜像书写在中国 |
第一节 镜像阶段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及其理论运用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镜像书写概述 |
第三节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书写 |
第三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主人公 |
第一节 助“我”形成的镜像自恋 |
第二节 镜像自恋后的不同走向:自欺与自证 |
第三节 前镜像时期:目光之镜与言语之镜 |
第四节 互为镜像的姐妹情谊 |
第四章 林白、陈染小说中的镜像空间 |
第一节 私密幽闭的镜像空间 |
第二节 镜像空间的发展:女性乌托邦 |
第五章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原因及其得与失 |
第一节 变革的时代与社会 |
第二节 文化语境的变化 |
第三节 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的得与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故事:构建女性空间与女性气质 |
第一节 镜像隐喻——女性自我认知 |
第二节 身体叙事——女性发出声音 |
第三节 性别颠覆——女性作出反抗 |
第二章 话语:掌控叙述权威 |
第一节 同故事叙述——干预与控制 |
第二节 人称转换——游离与逃避 |
第三节 元叙述——虚构与分离 |
第三章 文本之外:叙事困境与转型 |
第一节 叙事困境与叙事风险 |
第二节 叙事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雯雯系列”中女性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女性意识的启蒙 |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表达 |
第三节 女性自我身份的确认 |
第二章 “三恋一岗”中女性的欲望意识 |
第一节 以爱为名的欲望自由 |
第二节 灵魂缺席的身体实验 |
第三节 性别精神身份的升华 |
第四节 性爱之魅的超越性 |
第三章 “都市题材”中女性的自由意识 |
第一节 离家出走的“吉娃娃” |
第二节 击碎传统命运的“美丽玫瑰” |
第三节 迎风奔跑的“逆行者” |
第四节 摆脱依附性的“永恒女性” |
第五节 砸碎天花板的“独立女性” |
第四章 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写作的保守性 |
第一节 妻性的宿命归处束缚女性自由 |
第二节 母性的神圣传统紧张两性关系 |
第三节 女性的生存困境限制自我救赎 |
第四节 女性的牺牲精神掣肘男女平等 |
第五节 同性的情感书写加剧性别对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历程描述: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演进 |
第一节 80年代: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女性“发现” |
一、“人性”的复归 |
二、女性身份意识的萌醒 |
第二节 90年代: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女性“找寻” |
一、时代转型期的女性疏离 |
二、市场中渐被遮蔽的女性 |
第三节 21世纪:消费主义导向下的女性“狂欢” |
一、众声喧哗下的女性起舞 |
二、观感追求下的女性涌现 |
第二章 主题意蕴:影像的多重演绎 |
第一节 主题的“忠实”再现 |
一、还原:思索女性生命体验 |
二、变通:凸显女性成长历程 |
三、延伸:叩问女性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主题的通俗转移 |
一、简化:专注两性情感 |
二、弱化:过滤复杂人性 |
第三节 主题的“意蕴”重构 |
一、置换:张扬个人欲望 |
二、颠覆:追忆青春岁月 |
第三章 形象内涵:“图”与“文”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呈现与立体化 |
一、时代召唤下的奋斗女性 |
二、社会浪潮中的底层女性 |
三、市场推动下的“媚俗”女性 |
第二节 性别视阈下的形象重塑 |
一、女性导演的强化 |
二、男性导演的改写 |
第四章 叙事策略:多维变化的讲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定于一元或多元杂糅 |
一、第三人称与女性叙事 |
二、视角转换与男性观察 |
第二节 叙事时间:乐于营构与跌宕变形 |
一、时间的选择与女性的历史境遇 |
二、时间的错乱与女性的神秘疯狂 |
三、时间的变形与女性的命运起伏 |
第三节 叙事空间:艺术截取与审美呈现 |
一、荒僻的“角落”与美丽的心灵 |
二、“躁动”的校园与焦虑的青春 |
三、复杂的职场与纯真的爱情 |
第五章 女作家小说电影改编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小说与电影的双赢局面 |
一、再言说的“利”与“益” |
二、立体解读女性世界 |
第二节 小说与电影“跨界”的局限 |
一、电影对小说“断章取义” |
二、市场语境下的“疲”与“弊” |
第三节 小说与电影和谐共生的方向 |
一、遏制无底线媚俗 |
二、坚守艺术的“初心” |
余论 |
一、荧屏中的批判介入 |
二、女性精灵的飞舞与再生 |
三、阿喀琉斯之踵:电影与小说的不可通约性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9)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
二 选题依据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五四”至“文革”女性意识的浮沉 |
一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性文学 |
二 夹缝中怒放的女性文学之花——以丁玲为例 |
三 “十七年”到“文革”——“无性别”的女性 |
第二章 “新启蒙”意识下的8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作为思想启蒙的女性意识 |
二 “社会主义新女性”——追求个人独立 |
三 爱情和欲望——女性意识的诺曼底登陆 |
第三章 众神狂欢下的90年代女性文学 |
一 “多元化”的女性写作视角 |
二 个人化写作的内外两个向度 |
三 “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异化 |
第四章 80和90 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比较分析 |
一 集体意识与个体主义 |
二 启蒙话语与实用取向 |
三 理想主义与物欲至上 |
第五章 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
一 “双性同体”和“超性别意识” |
二 女性意识觉醒:理论与现实的交汇 |
三 女性解放的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女性主义为立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女子文学》的概况 |
第一节 创办:1985年的偶然与必然 |
一、从《新地》到《女子文学》 |
二、社会现实条件的催生 |
第二节 二十年浮沉变化 |
一、刊物的出版与发行状况 |
二、刊物口号和栏目的变化:性别意识的彰显与消褪 |
第三节 转变: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女子文学》 |
一、刊物的文学自主追求 |
二、政策变化下的被动性 |
三、市场规则下的妥协与变通 |
四、《女子文学》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发展的滞后性 |
第二章 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子文学》 |
第一节 《女子文学》与八十年代女性诗歌 |
一、“归来”的女诗人:爱与美的呼唤 |
二、女性意识的集体飞扬:对抗与自省 |
三、新人的女性诗歌创作:芸芸众生中的“我” |
第二节 《女子文学》与女性散文 |
一、“自我”的复归:自我抒发与自我表现 |
二、行走的“文化散文” |
三、“小女人”散文之外 |
四、关于女性散文的理论探讨 |
第三节 私人化写作潜流的涌现 |
一、对女性身体美学的关注 |
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发掘 |
第三章 当代文学现场中的《女子文学》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时代同奏 |
一、创伤与记忆:伤痕反思小说 |
二、历史与新解:新历史小说 |
第二节 坚持现实主义传统 |
一、报告文学:建模 |
二、纪实文学:批判与训诫 |
第三节 《女子文学》的话语建构 |
一、国家话语权力下的“典范” |
二、男性话语权力下的“反叛” |
三、女性话语权力下的“自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诗歌作品辑录 |
附录 B《女子文学》1985-1986 年发表的新人女性诗歌作品辑录 |
附录 C《女子文学》发表的女作家相关专栏作品辑录 |
附录 D《女子文学》1985-1999 年度大事记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史视野下的张洁经典化研究[D]. 刘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疏离与渴求 ——新时期以来女性作家母性主题小说研究[D]. 黄鹤.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期以来彝族女性文学研究 ——以汉语小说创作为中心[D]. 张耀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镜像阶段理论与中国90年代女性镜像书写 ——以林白陈染小说为例[D]. 张政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6]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D]. 张怡萱. 南京大学, 2020(04)
- [7]从“主体意识”到“自由女性” ——论王安忆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周鹏. 南昌大学, 2020(01)
- [8]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女作家小说的电影改编[D]. 魏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20世纪80到90年代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嬗变[D]. 王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10]《女子文学》(1985-1999)研究[D]. 徐庆林.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