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我国心理测量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舒跃育,赵梓溢,汪李玲[2](2020)在《郝耀东:生平与学术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郝耀东先生系我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早年曾就读于北洋大学,后来留学美国,先后从加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国立西北大学、安徽大学、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及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心理与教育测量、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作为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院的第一任校长,郝先生从事心理学和教育学教学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作为我国近现代心理学与教育学先驱,他率先将国外对智力、心理测量和学校教育方面的理论介绍到国内,同时将这些新观念应用于教学和研究之中,对于推动我国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在西北地区任教之时,正是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创建之时,也是西北地区心理学科草创之时,西北地区师范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心理学科的奠基人之一,郝耀东先生为心理学及师范教育在西北的创立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何素艳[3](2020)在《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科学应对、有效防范我国学校体育中的雾霾风险,研究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问题,引入了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变量,探讨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风险认知概念维度及其测量,调查了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认知、风险沟通和应对行为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现象理论,揭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机制,提出了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措施,以期为学校和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提供依据和指导。为提高研究效度,研究采用了探索性序列混合研究设计、聚敛混合研究设计和嵌套混合研究设计,具体采用了知识图谱方法、访谈法、描述性质性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得出如下结论:(1)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概念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概念包括信息告知、宣传平台、信息反馈三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概念包括主观感受、主观评价、理性判断三个维度。(2)研究编制的《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量表》是单维度,即积极应对;《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量表》包含主动获取知识和被动接收信息两个维度;《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认知量表》包含危害性和恐惧性两个维度,三个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到测量推荐标准,可以用来测量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和风险认知三个变量。(3)雾霾影响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呈现出高雾霾风险认知和弱应对行为,学校呈现出低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4)人口统计学变量是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风险沟通、风险认知、应对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总体解释力较弱,风险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验和政策监管,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暴露程度和信息传播,应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危害认知、信息传播和行业制度。(5)体育活动雾霾应对知行悖离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及现象,主要观点为:在行政干预下,风险沟通能引发积极应对行为;在现实条件限制下,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雾霾危害共识导致回避应对行为,肤浅的危害认知难以促进参与者的积极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对积极应对行为的影响离不开条件因素的支持。(6)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的雾霾风险沟通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沟通正向影响风险认知,风险认知正向影响应对行为,风险认知在风险沟通对应对行为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学校可开展多种形式的雾霾风险知识讲授与雾霾信息告知,促进体育活动参与者积极应对雾霾风险。(7)北方多数地方的雾霾天学校体育活动叫停标准存在阈值设置偏高和学校叫停户外体育活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故研究提出雾霾天体育活动叫停标准的建议,即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分别根据AQI>150、AQI>200、AQI>300阈值标准,达到阈值即刻叫停户外体育活动。(8)总体看,体育活动参与者视角的雾霾应对措施较为有限,有利的场馆环境条件和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是促进参与者个体积极应对雾霾的有力保障。未来研究需要转向相关政策和制度方面,解决雾霾影响后体育教学的补偿问题、体育活动叫停标准问题和学校规范开展风险沟通的问题。呼吁相关部门出台行业政策和制度,如《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应急预案》,以促进参与者个体的雾霾积极应对行为,保障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规范、合理开展。
陈洪流[4](2020)在《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文中指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更是大学的追求。而大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基于大学课程的微分与积分理论构架,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型,以期能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常模参考。通过运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及科学计量等方法研究问题,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科学计量理论、课程的分层分类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3所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为样本,尝试构建关于课程微分与积分以及人才培养常模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三所高校人才培养的对比分析,探讨民族院校如何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应用心理学人才。本研究选取的三所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区院校分别为: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以其应用心理学专业展开调查研究。首先具体分析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三所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人才培养常模构建的基础要素和基本框架。其次是对三所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常模元量,初步形成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常模。最后是以“常模”为基准探讨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策略。
周云[5](2020)在《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考试机构的责任不仅仅是开发考试,还要证明对考试结果解释和使用的有效性,也就是效度。效度是评价考试开发质量的核心指标。论文以美国SAT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SAT历次改革与效度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以2014年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为研究重点,通过凯恩(Kane)的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对SAT考试开发进行效度验证。在总结SAT考试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思考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效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心理测量标准和考试改革都有影响作用。通过对SAT历次改革分析发现,当SAT考试的效度验证模式没有及时跟上最新的效度理论时,SAT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就会引起质疑。2014年新一轮SAT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地高中毕业生没有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本研究介绍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形成路径和内涵,明确了对SAT考查目标的认识。然后通过介绍SAT考试的测量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论述SAT考什么和怎么考两个问题。并通过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的解释论证框架,梳理要实现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目标,SAT考试要收集的证据。最后根据效度论证框架和SAT考试开发的逻辑过程,验证新一轮改革的SAT考试开发能否真正收集到考试分数预期解释的证据,也就是SAT考试能否有效测量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这一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开发总体上是有效的。SAT考试的基于证据的目标确立,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和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使得SAT考试从目标到结果呈现都有理有据,证据层层传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SAT是一个商业化的考试,成本—效益的追求导致其考查形式单一,能测量的学术能力相对有限。相比于SAT考试,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多了一层价值引导,考查内容更丰富,考查方式也更加多样,这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考开发的难度。但是,考试效度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必然会影响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落实的有效性。因此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应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以此提高考试开发的效度。通过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滕洪昌[6](2018)在《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文中提出强调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一直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的明确要求。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而对其心理特点的了解需要辅以科学的心理测评。目前在我国少年司法的各个阶段中,都有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测评的实践探索,尤其是未成年人检察部门进行的探索最多,他们对心理测评的需求也最大。未成年人检察在少年司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已经明确将心理测评作为一种特殊的检察制度,体现出对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重视与期待。早在1993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就开始与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行为门诊部合作,在审查起诉阶段利用心理测评来分析涉罪未成年人的犯罪动因及性格特征,为教育感化挽救提供依据,拉开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序幕,直到2017年3月,心理测评从社会调查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检察制度。虽然经过20多年的积极探索,但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测评目的功利化、有效测评工具缺乏、测评人员不专业等问题比较突出。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与理论研究薄弱、追诉主义观念根深蒂固、法律规定模糊、心理测评本身的误差有很大关系。作为国家公诉机关,人民检察院有着与生俱来的追诉主义欲望,因此依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实现对涉罪未成人的精确惩罚成为一种必然,带有强烈的报应色彩。这导致心理测评以预测是否再犯为主要目的,以攻击、无情、残忍等消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很容易为涉罪未成年人贴上负面的、消极的标签,不利于对其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基于国家亲权的理念、以及国际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必须考虑其独特的身心特点,应该坚持保护主义而非报应主义,应该以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为目的。通过心理测评寻找其涉罪的原因、发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制定教育矫正方案提供支撑。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应该做到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与心理状态三者兼顾、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兼具、以积极人格特质为主、对其成长环境也应该充分考虑,如此才能实现保护的目的。当然,虽然都是涉嫌犯罪,但涉罪类型不同的未成年人,其人格特征肯定不同,除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质,还有着与特定犯罪类型密切相关的人格特征,因此应该构建模块化的心理测评指标体系:基础模块中包含反映不同类型涉罪未成年人共同心理特征的基本人格特质,补充模块中考虑不同犯罪类型的特点选择与该犯罪类型相关性较高的人格特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检察中使用的心理测评工具大体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第二代是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第三代是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与风险控制系统。这些工具存在着适用年龄并不是14-18周岁、解释标准陈旧、消极人格特质过多等问题,需要完善和修改。基于积极人格特质以及犯罪学的相关研究,选择了自我控制能力、公正、宽容、友善、感恩5种与犯罪关系密切的积极人格作为测评指标,把宽容、友善和感恩合并为亲社会性。同时,考虑到社会支持、价值观、应对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也被列为测评指标,其中价值观包括金钱观、权力观、集体观和是非观。在量表编制过程中用到的被试群体包括248名涉罪未成年人以及293名普通中学生,在效度检验中所用的被试是260名涉罪未成年人,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假设检验等,采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最终形成了51道题目的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其中包括两道测谎题。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测量学的标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测初犯和再犯的作用,可以作为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工具,当然该量表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不断完善。使用编制的心理测评量表,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心理测评发现:男性涉罪未成年人的是非观较差,女性涉罪未成年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和社会支持较差;与家人关系紧张的、被父亲虐待的和被母亲忽视的容易出现问题;被欺凌的社会支持、经常实施欺凌的价值观比较差。因此,依据心理测评的结果制定教育矫正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做到教育矫正方案的针对性和个别化。心理测评是存在误差的,应用于涉罪未成年人时误差更大,目前来看心理测评的结果并不具备作为证据的条件。我国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工作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随着心理测评制度法定化的确立,未来参与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会越来越多、跨专业的研究也会增多、心理测评可能推广到成年人身上,未来行业协会对心理测评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力度会加大,因此心理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应该会得到极大提升。当然,这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完善、充足的经费投入,也离不开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
孙明涛[7](2017)在《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文中提出心理史学是以跨学科研究视角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通过考察历史主体的内心世界以实现对历史发展进程的更全面地把握的一门交叉学科。根据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差异,心理史学进一步划分为狭义心理史学和心态史学,其中狭义心理史学研究侧重考察相对短期内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变动,以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的深度应用为特征,而心态史学侧重考察中、长时段视角下社会群体的文化心态切面,以跨学科研究视角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本文拟就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产生背景、理论建构、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进行粗浅的论述。在近代以来社会思潮与史学思潮的影响下,心理史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被系统地引入中国史学研究领域。理论建构方面,以彭卫和胡波为代表的心理史学家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针对心理史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重要内容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为中国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狭义心理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考察了历史上政治领袖、商业精英和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将历史主体的生产实践活动与心理建构相联系,论述了个体客观行为的心理动因,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心态史学实践研究方面,中国史家针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群体、商业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和平民群体展开了文化心态研究,考察了群体社会行为背后的文化心态动因,并形成了系统的跨学科范畴与研究范式。在本文的最后,笔者针对中国心理史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粗陋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中国心理史学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实现其微薄的借鉴价值。
许翔杰[8](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兰国帅[9](2016)在《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国际教育技术已进入深入发展与全面反思阶段。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较为成熟阶段,但另一方面说明教育技术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已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研究者与实践者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整体状况把握也许并不明晰。所以,探究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捕捉其整体发展轨迹和大致走向,预测其前沿知识演变趋势等,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澄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扫描与盘点,以期理清脉络,寻找启示。本研究以科学引文数据库(WOS)为研究样本信息源,选取1960-2015年发表在SSCI、SCI-EXPANDED和A&HCI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文献信息为研究样本,基于引文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引文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一个学科领域发展的学科给养、学科结构、学科渗透等有机联系的三个方面为研究主线,展开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状况探究,力求用可视化方法绘制系统的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知识图谱,勾勒明晰的教育技术发展演化的网络图景,力图建构与探究:(1)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知识图谱;(2)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知识图谱;(3)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知识图谱。以期探究五十五年来国际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学术研究机构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基金项目资助分布及其演进发展特征、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及其演进趋势,探测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划分及其演化、主要学科分支结构及其演进特征、研究主题及其演进脉络、研究前沿热点及其发展演化趋势及新生长点,透视学科类别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演进、学科学术期刊分布及其渗透现象脉络与信息流动特征、学科主干理论及其关键路径经典文献、学科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及其群体派系与演化特征等。分析发现:(1)教育技术早期研究集中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21世纪后逐渐向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延伸与拓展。国家(地区)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十二个合作凝聚子群体,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合作态势。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在教育技术研究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高产机构与低产机构的“贫富”差距拉大。学术机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七十个合作凝聚子群体,且聚焦主题各异。代表性高产学者发挥着“领头羊”作用,其学术成就和科研队伍对教育技术研究贡献量巨大。其合作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网络聚集度不高,具有明显小世界效应特征,同时具有显着核心—边缘结构。合作网络可划分为多个合作凝聚子群体,内部派系复杂,规模较小,学者信息分享和科研合作机会差别较大。教育技术项目资金投入与产出呈现正相关关系。(2)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逐步走向成熟的十大学科分支,但其内部结构变化极其复杂,学科分支呈现“掘进式”与“发散式”进化特征,国内教育技术学科结构与国际差异较大。国际教育技术历年研究主题、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研究主题经历了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的起步探究、初步应用、转型升级、创新实践、创新整合和创新提升等六大阶段转换。研究热点集中于学习环境与资源类、策略与方法类、理论研究类、实践研究类和媒体技术类等五类主题内容。研究前沿聚焦于交互式与分布式学习环境设计、在线教育、认知工具设计、复杂性学习任务行为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学习路径分析、专门知识反转效应、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教学/学习策略、智慧学习环境开发等新生长点。研究方法呈现由单一范式向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和多元综合研究范式转型特征。(3)国际教育技术已形成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其知识生产模式已进入以“内生式”与“学科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阶段。其知识流量主要来自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七大源头。其学术期刊发展经历了“繁荣时期”、“黄金时期”、“学科交融期”和“鼎盛时期”等六个阶段。形成了以《计算机与教育》为中心的多个权威期刊凝聚子群。国际教育技术领域涌现了罗伯特·米尔斯·加涅、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等五十位高影响力权威学者。其共被引网络密度较大;网络聚集度高,具有显着小世界效应特征;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西蒙·派珀特、理查德·梅耶、戴维·乔纳森、罗伯特·米尔斯·加涅、蔡今中等居于核心位置;具有明显社群结构,演化形成了三十四个权威学者群体合作派系,规模和大小不一;合着关系影响派系形成。演化形成了以《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多媒体学习》、《学习环境理论基础:从理论到实践》等学科经典文献为关键路径的学习条件理论、首要教学原理、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框架模型等四十种主干理论及其框架模型与方法,为学科分化与衍生提供了“内在动力”。基于上述发现,本研究从研究方法与范式转型、研究对象与目标定位、学科性质选择与研究层面贯通、外部环境支撑与学科结构检测、国家(地区)学术机构合作、专业学术期刊打造和本土化理论体系建构等七个层面,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王洁[10](2016)在《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心理学课程发展是伴随着西方科学心理学的传入而不断成熟完善的,它经历了1920年前的初创期,直到1920后,各高校相继建立心理学系(组),心理学课程才走向成熟的道路,活跃在国际舞台之上。然而现有研究,却鲜少对这一新兴学科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对民国时期高校心理学课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心理学发展情况,也扩充了教育史以及心理学史的研究领域,更加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今高校心理学课程设置的褒贬。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传入有其历史、社会及文化背景,其传播途径主要是传教士的介绍、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书等手段,留学生在心理学的传入方面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教会大学对心理学课程的引入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与民国时期的学制与法规、师范教育以及“教育救国”思想息息相关,梳理并比较分析了民国时期各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总结特点,并对心理学的开设院校进行了统计,分析设置心理学课程的院校特点。考察分析了各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师资队伍、教材及图书、教学方法、心理学实验测验课程开展情况以及学术研究情况,全面总结分析了心理学课程的特点。综合以上内容,民国时期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目标定位略有不同,主要分两类,一类注重心理学基础研究,一类注重心理学应用研究;课程内容丰富而全面,兼顾前沿科研与基础理论研究,但又过于繁杂;课程设置美国化倾向,通识教育的做法为培养心理学优秀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注重实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注重学术交流;在师资方面,具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但又师资匮乏;注重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学术研究成果显着。反观现今的心理学课程设置,我们应当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充实并完善课程结构,重视通识教育,合理设置课时安排与学分分配,注重课程与教材的匹配,注重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增加对心理学课程的设备投入等。心理学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还需要不断求索,充满期待。
二、简论我国心理测量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我国心理测量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
五、质量控制 |
六、研究内容 |
七、技术路线图 |
八、基本概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
第五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郝耀东:生平与学术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学术生平 |
2 学术贡献 |
2.1 中国近代科学心理测量的先驱之一 |
2.1.1 引介西方心理测量研究 |
2.1.2 推动我国心理测量研究成果的应用 |
2.2 中国系统介绍天才研究的第一人 |
2.3 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积极探索者 |
2.3.1 全新的教育观 |
2.3.2 重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2.3.3 注重德育的教育理念 |
2.3.4 强调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
3 结语 |
(3)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活动风险应对行为与风险认知研究 |
1.2.2 风险沟通研究 |
1.2.3 雾霾风险与体育活动应对研究 |
1.2.4 我国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的考虑 |
1.3 研究的具体问题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点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收集方法 |
2.2.2 资料分析方法 |
3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调查问卷》编制 |
3.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
3.1.1 引言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量表编制 |
3.2.1 引言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3.2.5 小结 |
3.3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调查问卷》其他题项的编制 |
3.3.1 引言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现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 |
4.2.1 问卷调查法 |
4.2.2 数理统计法 |
4.2.3 访谈法 |
4.2.4 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调查总体情况 |
4.3.2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讨论 |
4.4.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总体特征 |
4.4.2 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风险沟通与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 |
4.4.3 混合研究方法的结果验证 |
4.5 小结 |
5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理论研究 |
5.1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应对行为实质理论研究 |
5.1.1 引言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1.4 讨论 |
5.1.5 小结 |
5.2 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形式理论研究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研究假设 |
5.2.3 研究方法 |
5.2.4 结果与分析 |
5.2.5 讨论 |
5.2.6 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6 学校体育活动雾霾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
6.1 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叫停标准研究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分析方法 |
6.1.3 文本制定存在的问题 |
6.1.4 “叫停”实践存在的问题 |
6.1.5 讨论 |
6.1.6 小结 |
6.2 建议出台《重污染天气学校体育活动应急预案》 |
6.2.1 实践问题 |
6.2.2 具体建议 |
6.3 建议出台《雾霾天气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
6.3.1 实践问题 |
6.3.2 具体建议 |
6.4 自下而上的体育活动雾霾风险沟通实践 |
6.4.1 相关提案 |
6.4.2 提案效果评价 |
6.5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附录Ⅳ |
附录Ⅴ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趋势 |
(二)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民族院校特殊性定位 |
(四)笔者的研究兴趣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对比分析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科学计量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四、概念界定 |
(一)人才培养常模 |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 |
(三)民族院校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计量学理论 |
(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三)课程分层分类理论 |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教育与计量 |
(二)人才培养与课程 |
(三)人才培养与教育模式 |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一)教育与计量 |
(二)教育和常模(标准量) |
(三)人才培养和课程 |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
第二章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建立的基础 |
一、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案要素分析 |
二、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分析 |
三、三所院校应用心理学课程设置的异同 |
(一)课程结构和学分比例的异同 |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 |
(三)人才培养常模的“基数” |
第三章 课程的微分与积分 |
一、课程的微分 |
(一)课程微分的可能性探讨 |
(二)课程“元量”的微分依据 |
(三)大学课程微分的“元量” |
二、课程的积分 |
第四章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的构建及其合理性分析 |
一、三所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元量”分析 |
二、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的建立 |
三、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的合理性分析 |
(一)讲授量和实践量的合理性分析 |
(二)阅读量和写作量的合理性分析 |
(三)实验量、练习量和观摩量的合理性分析 |
(四)讨论量的合理性分析 |
第五章 以“常模”为基准的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一、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课程量与“常模”的对比分析 |
二、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学生对课程量的评价分析 |
(一)课程量的评价 |
(二)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 |
三、小结 |
第六章 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 |
(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二、人才培养课程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重课程讲授,轻实践经验 |
(二)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 |
(三)重课堂灌输,轻课外阅读 |
(四)重知识获取,轻创新创作 |
(五)重语言教学,轻技能展示 |
(六)重理论传输,轻操作练习 |
第七章 广西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优化策略 |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 |
(一)精准定位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
(二)构建以地区发展为导向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
(三)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 |
二、课程量的优化策略 |
(一)合理构建理论课程体系 |
(二)拓展学生的实践经验 |
(三)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
(四)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
(五)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作 |
(六)增加学生的观摩课程 |
(七)加强学生的课程练习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
(一)人才培养常模的构建与实践 |
(二)课程微分和积分的理论与实践 |
(三)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5)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拓展高考研究者的国际视野 |
1.1.2.2 了解SAT考试开发的流程和质量 |
1.1.2.3 关照本土实践,为我国高考评价提供借鉴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何为SAT |
1.2.2 考试开发 |
1.2.2.1 考试开发的定义和流程 |
1.2.2.2 考试开发的测量学指标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检索说明 |
1.3.2 国内高考效度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对SAT考试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外对SAT考试发展及效度验证研究的现状 |
1.3.4.1 SAT考试发展研究 |
1.3.4.2 不同模式下的SAT效度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 |
1.5 研究价值 |
1.5.1 学术价值 |
1.5.2 应用价值 |
第2章 效度理论的发展及对SAT改革的影响 |
2.1 效度及效度验证 |
2.1.1 效度验证对象 |
2.1.2 效度验证模式 |
2.2 效度概念的演化 |
2.2.1 效标效度发展时期 |
2.2.2 分类效度发展时期 |
2.2.2.1 内容效度 |
2.2.2.2 构念效度 |
2.2.3 整体效度发展时期 |
2.2.4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时期 |
2.3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的效度思想 |
2.3.1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
2.3.2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效度概念的发展 |
2.4 效度理论的发展对SAT改革的影响 |
2.4.1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考试机构的诞生 |
2.4.2 SAT考试诞生:天资可以测量 |
2.4.2.1 SAT考试的诞生 |
2.4.2.2 哈佛大学奖学金项目的证据 |
2.4.2.3 有效的大学预测补充工具 |
2.4.3 SAT第一次改革:增加学业测试作为补充 |
2.4.3.1 SAT考试的发展和完善 |
2.4.3.2 触发事件:哈佛评论的质疑 |
2.4.3.3 改革举措:考试一分为二 |
2.4.4 SAT第二次改革:增强内容一致性 |
2.4.4.1 分类效度理论的出现 |
2.4.4.2 触发事件:阿特金森的发难 |
2.4.4.3 改革举措:考试、课程和教学相一致 |
2.4.5 SAT第三次改革:重新设计满足升学和就业准备的考试 |
2.4.5.1 与新的教育目标相匹配 |
2.4.5.2 关键人物:科尔曼 |
2.4.5.3 改革举措:证据收集 |
2.5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2.5.1 新一轮SAT的效度检验模式 |
2.5.2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
第3章 SAT考查目标: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 |
3.1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定义 |
3.2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形成的路径 |
3.2.1 成功标准项目:大学学习准备标准 |
3.2.2 文凭项目:高中毕业基准 |
3.2.2.1 文凭项目发起的背景 |
3.2.2.2 高中毕业基准的研制过程 |
3.2.2.3 文凭项目发起的行动议程 |
3.2.3 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 |
3.2.3.1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行动的背景 |
3.2.3.2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采用 |
3.2.3.3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特点和内容 |
3.2.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锚标准 |
3.3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提升为国家教育目标 |
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内涵 |
3.5 构成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四个“关键”维度 |
第4章 SAT收集的证据:考试内容和形式 |
4.1 SAT的测量目标 |
4.2 SAT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1 SAT考试内容结构 |
4.2.2 SAT各部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
4.2.2.1 SAT阅读考试 |
4.2.2.2 SAT语法考试 |
4.2.2.3 作文考试(可选) |
4.2.2.4 SAT数学考试 |
4.2.3 SAT考试的总体框架 |
4.3 SAT考试的分数报告 |
4.3.1 SAT考试分数报告构成 |
4.3.2 SAT考试分数合成方式 |
4.3.3 SAT分数报告的呈现方式 |
4.3.4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和预期用途 |
4.3.4.1 评估学生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情况 |
4.3.4.2 大学入学决定和大学课程安排 |
4.4 SAT收集的证据 |
4.4.1 SAT考试分数解释的逻辑过程 |
4.4.2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框架 |
4.4.3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 |
4.4.3.1 设计推断证据 |
4.4.3.2 评分推断证据 |
4.4.3.3 概化推断证据 |
4.4.3.4 外延推断证据 |
4.4.3.5 内涵推断证据 |
4.4.4 SAT效度论证框架:SAT要收集的证据 |
第5章 SAT证据收集的有效性:考试开发效度验证 |
5.1 SAT考试开发过程 |
5.1.1 SAT考试开发指导原则 |
5.1.2 SAT考试开发流程 |
5.2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
5.2.1 假设1:考试内容规范与考试测量目标一致 |
5.2.1.1 SAT考试设计关键特征与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1.2 考试内容规范与SAT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
5.2.2 假设2:考试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 |
5.2.2.1 阅读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2 语法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2.3 数学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
5.2.3 假设3:试题内容规范与考试内容规范一致 |
5.2.3.1 SAT考试试题开发 |
5.2.3.2 SAT考试内容评审 |
5.2.4 假设4:试题质量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 |
5.3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
5.3.1 假设5:评分规则是适当的 |
5.3.1.1 SAT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 |
5.3.1.2 SAT考试的评分方式 |
5.3.2 假设6:原始分转化为量表分数的模型与观察数据是拟合的 |
5.3.2.1 量表的设计 |
5.3.2.2 量表的研究 |
5.4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
5.4.1 假设7:试题是样本的有效单元 |
5.4.1.1 SAT考试试题编码 |
5.4.1.2 试题考查的内容领域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4.1.3 试题考查的关键特征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
5.5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
5.5.1 假设8:概化全域覆盖的内容领域与目标领域相一致 |
5.5.1.1 概化全域的内容种类与目标领域一致 |
5.5.1.2 概化全域的内容覆盖范围与目标领域一致 |
5.6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
5.6.1 假设9:考生分数结构能够反映考试要求考查的结构内涵 |
5.6.1.1 考试考查的子维度分数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5.6.1.2 考试考查的跨学科主题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
6.1 SAT考试开发效度验证结论 |
6.2 SAT考试主要特征 |
6.2.1 基于证据的考试目标的确立 |
6.2.1.1 美国的证据文化 |
6.2.1.2 SAT考试目标确立的证据基础 |
6.2.2 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 |
6.2.2.1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程序 |
6.2.2.2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规范 |
6.2.3 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方式 |
6.3 SAT考试与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比较 |
6.3.1 为什么考:“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一核” |
6.3.2 考什么:“七个子维度”和“四层” |
6.3.3 怎么考:“一级”和“四翼” |
6.3.4 考查载体:情境确定和不确定 |
6.3.5 比较结论 |
6.4 SAT考试改革和开发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 |
6.4.1 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
6.4.2 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 |
6.4.3 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SAT阅读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B SAT阅读考试内容领域 |
附录 C SAT语法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D SAT语法考试的内容领域 |
附录 E SAT数学考试内容规范表 |
附录 F SAT数学内容领域 |
附录 G 分测验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H 子维度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I 主题分数转换量表 |
附录 J SAT样卷 |
致谢 |
(6)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少年司法需要心理学的参与 |
(二)国外少年司法中心理测评被广泛应用 |
(三)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比较落后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心理测评 |
(二)涉罪未成年人 |
五、研究方法 |
(一)问卷法 |
(二)访谈法 |
(三)量表法 |
第一章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历史与现状 |
一、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历史 |
(一)未成年人检察领域的初步探索 |
(二)未成年人检察实践的改进努力 |
(三)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法定化 |
二、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存在的问题 |
(一)地域差异比较大 |
(二)有效的测评工具缺乏 |
(三)专业的测评人员少 |
(四)测评目的功利化明显 |
三、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
(二)检察官固有的国家公诉人职责 |
(三)相关法律规定比较模糊 |
(四)心理测评本身存在较大误差 |
第二章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模式的反思 |
一、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报应模式 |
(一)以追诉主义理念为基础 |
(二)以预测再犯风险为主要目的 |
(三)以与犯罪相关的消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 |
(四)对再犯预测的准确性非常低 |
(五)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理念不一致 |
二、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教育模式 |
(一)以保护主义理念为基础 |
(二)以促进成长为主要目的 |
(三)以与犯罪相关的积极人格特质为主要测试内容 |
(四)将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结合有利于实现教育矫正的目的 |
(五)与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相符合 |
三、报应模式转向教育模式的必然性 |
(一)将传统心理测评应用于司法领域面临挑战 |
(二)涉罪未成年人具有特殊性 |
(三)涉罪未成年人与普通未成年人之间并无质的差异 |
第三章 本土化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的设计 |
一、教育模式下心理测评的应有内容 |
(一)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与心理状态兼顾 |
(二)积极人格特质与消极人格特质相结合 |
(三)内部特质与成长环境相结合 |
(四)考虑不同犯罪类型的差异 |
二、构建心理测评量表的设想 |
(一)已有心理测评量表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 |
(二)积极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为量表编制提供了基础 |
(三)根据犯罪学的相关研究选择针对性的积极人格特质 |
(四)选择与犯罪关系密切的其它因素 |
三、心理测评量表的具体编制 |
(一)参考工具 |
(二)编制步骤 |
(三)自我控制分量表 |
(四)公正世界信念分量表 |
(五)价值观分量表 |
(六)亲社会分量表 |
(七)社会支持分量表 |
(八)挫折应对分量表 |
(九)量表的合成与信效度检验 |
四、对所编制心理测评量表的评价 |
(一)心理测评量表的优点 |
(二)心理测评量表的不足 |
第四章 心理测评结果对教育矫正的启示 |
一、充分考虑两性差异 |
(一)重点关注男性涉罪未成年人的是非观 |
(二)重点关注女性涉罪未成年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和社会支持 |
二、重视家庭因素对犯罪的影响 |
(一)重点关注与家人关系紧张的涉罪未成年人 |
(二)重点关注被父亲虐待和被母亲忽视的涉罪未成年人 |
三、关注欺凌与被欺凌对犯罪的影响 |
(一)重点关注被欺凌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支持 |
(二)重点关注经常实施欺负的涉罪未成年人价值观 |
第五章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制度的完善 |
一、不宜将心理测评结果作为司法证据 |
二、附条件强制启动心理测评 |
三、由专业的心理测评人员实施测评 |
四、检察机关主导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理测评 |
五、适当扩大心理测评的适用范围 |
六、利用行业协会加强对心理测评工作者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涉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涉罪未成年人访谈提纲 |
附录 C 未成年人检察官调查问卷 |
附录 D 未成年人检察官访谈提纲 |
附录 E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量表 |
附录 F 《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的实施意见》(建议稿)及解析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选题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心理史学发展背景 |
第一节 社会思潮与心理史学 |
第二节 史学思潮与心理史学 |
第二章 中国心理史学的理论认知 |
第一节 心理史学的引入 |
第二节 中国心理史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 |
第三节 心理史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与一般意义 |
第三章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
第一节 狭义心理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
第二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应用的方法论价值 |
第四节 中国狭义心理史学的研究范式 |
第四章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 |
第一节 心态史学在中国的应用成果 |
第二节 中国心态史学研究的跨学科范畴 |
第三节 中国心态史学的研究范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模式 |
1.4.2 培养模式 |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
1.5 文献回顾 |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
1.5.5 小结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概念框架 |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 |
2.3.1 问卷调查 |
2.3.2 访谈 |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
2.3.4 研究方法反思 |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
5.1.1 两种培养形式 |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
5.2.1 教学方式特点 |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
6.2.1 现行带教特征 |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
7.2.1 质量管理特点 |
7.2.2 质量管理不足 |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
7.3 小结 |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说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一) 国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运用引文分析建构学科知识图谱研究现状的评述 |
三、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五、本研究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技术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二章 知识图谱方法及本研究数据来源 |
一、知识图谱的概念、类型及其发展历程透视 |
二、知识图谱绘制方法与常用构建软件 |
三、研究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科给养”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国家(地区)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二、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机构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三、教育技术高产学者及其学术群体派系分析 |
四、教育技术基金项目资助分布与演进发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结构分析 |
二、教育技术主要学科分支分析 |
三、教育技术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发展演化分析 |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学科渗透”发展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教育技术学科共现分析 |
二、教育技术期刊共被引分析 |
三、教育技术文献共被引分析 |
四、教育技术学者共被引分析 |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一、本研究结论及主要贡献 |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及其学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四、未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 主持的课题 |
(三) 获得荣誉与奖励 |
(四) 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与后记 |
(10)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的研究缺乏深入 |
(二)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
(三)对当今心理学课程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四)从自身的心理学专业到对心理学课程的历史关注 |
二、文献综述 |
(一)心理学的引入与传播 |
(二)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建立的原因与特点 |
(三)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的课程设置研究 |
(四)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图书研究 |
(五)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的教法研究 |
(六)民国时期心理学实验课程研究 |
(七)对现有文献的总体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心理学课程 |
(二)民国时期 |
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民初心理学的引入与传播 |
一、心理学传播的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社会背景 |
(三)文化背景 |
二、心理学传播的途径 |
(一)西方传教士对心理学的介绍与传播 |
(二)创办新式学堂和开展留学教育,培养具有心理学思想的人才 |
(三)翻译西书,创办报刊,广泛地传播心理学 |
三、留学生与心理学的传入 |
四、教会大学与心理学的传入 |
第三章 心理学课程设置 |
一、心理学课程开设的背景 |
(一)学制与法规的保障 |
(二)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 |
(三)“教育救国”思想的推动 |
二、心理学课程的目标 |
(一)心理学课程目标 |
(二)心理学课程分科目标 |
三、心理学课程内容 |
(一)课程门类 |
(二)课程内容 |
四、心理学课程组织 |
(一)学时分配 |
(二)学分分配 |
(三)必修与选修 |
(四)高校心理学课程标准——以中央大学为例 |
五、心理学课程开设院校 |
第四章 心理学课程实施 |
一、心理学课程的师资队伍 |
(一)心理学教师队伍建设 |
(二)优秀的心理学课程师资举隅 |
二、心理学课程教材与心理学类图书 |
(一)引入教材与图书 |
(二)国内教材及图书 |
三、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四、心理学实验及测验课程 |
(一)心理学实验室与研究所的建立 |
(二)心理测验活动与研究 |
五、心理学课程发展的学术成果 |
(一)学术研究 |
(二)专业期刊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发展的评价与反思 |
一、评价 |
二、反思 |
(一)制定培养“通才”的心理学培养目标 |
(二)坚持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三)合理设置课时安排与学分分配 |
(四)打造具有本土化特征的心理学课程 |
(五)重视实践课程,加大设备投入 |
(六)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同时注重学术交流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简论我国心理测量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2]郝耀东:生平与学术贡献[J]. 舒跃育,赵梓溢,汪李玲. 心理研究, 2020(05)
- [3]基于风险认知与沟通的学校体育活动参与者雾霾应对行为研究[D]. 何素艳. 山西大学, 2020
- [4]民族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常模研究 ——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D]. 陈洪流.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5]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D]. 周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涉罪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研究[D]. 滕洪昌. 鲁东大学, 2018(07)
- [7]中国心理史学方法论研究[D]. 孙明涛. 云南大学, 2017(05)
- [8]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9]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教育技术发展研究[D]. 兰国帅.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10]民国时期心理学课程发展研究[D]. 王洁.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