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科学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萌萌[1](2021)在《合作网络演化博弈行为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网络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结构性社会关系。合作在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这与人的自私自利本质是存在矛盾的。网络上的演化博弈为研究合作行为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框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混合均匀的网络结构上,而现实交往中的大多数个体都存在情感和地位的不平等,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持续时间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尽管个人情绪不同,地位不平等,但合作能否持续下去。将情感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根据节点度将不平等状态分为小节点和大节点。文中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来研究不平等地位和不同情感下的合作行为,并通过数值模拟和真实网络对该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发现相对于大节点,小节点更倾向于在隐性知识和超额收益的足够利润的承诺下选择积极合作。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平等地位是合作行为的隐藏机制,为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研究合作行为的演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等地位或实力的个体更倾向于在同一地区或领域内进行互动,因此它们更倾向于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博弈。通过建立具有相同状态甚至强度的节点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利用网络演化博弈来探测它们的合作行为。提出了两种策略不同的博弈模型:小节点与小节点之间博弈的模型和大节点与大节点之间博弈的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了演化稳定点。利用不同的时序随机网络来模拟它们之间的互动或博弈关系,以及一些收益因素的影响。一个网络全部由小节点组成,另一个全部由大节点组成。实验表明,当考虑到采取竞争策略的节点收益损失时可以改善大节点间的合作行为。大节点和小节点的合作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现象,即大节点更容易与大节点合作。大节点之间的合作水平高于小节点之间的合作水平。由于网络逐渐多元化,现实中很多网络是有向的,且是加权的。在合作中,会有一方占主导地位,合作的意愿很强烈,且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专利联合申请的数据能够反映专利申请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专利联合申请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专利合作网络。对网络进行定向和加权,其中出节点为第一申请人,入节点为一项专利的其他申请人。如果第一申请人与其他申请人在一项专利开发中同时存在,则建立了从第一申请人到其他申请人的定向联系。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入节点和出节点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了什么样的协议或分配方案能够促进合作。提出了策略和边权重的协同演化规则。所提出的规则可以导致节点策略和网络结构的共同改变。结果发现如果能给与出度节点更多的报酬,给与入度节点足够的资金支持,且不需要更多的政府资助,就能够刺激合作,提高它们的合作水平。而且如果能够根据节点间博弈的策略及收益调节节点对之间连边的权重,同样也可以促进合作。构建了双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合作行为在双层网络上的演化。首先网络结构为上层是节点间交互关系网络,下层是符号网络,边的符号代表节点间的友好与敌对关系。上层博弈的策略空间是合作与不合作,下层博弈的策略空间是积极与消极。在博弈演化的过程中上层的合作行为不断变化,下层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并且节点间的符号与连边也会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博弈模型中合作者不存在的阈值比较低,当网络节点的收益以三七比例分别取决于上层网络的收益与下层网络的收益时,合作水平最高,收益最高。如果态度消极就把正边转换为负边,这种对采取消极策略的变相惩罚是有利于合作的。负边转换为正边的概率很小,说明使两者之间的关系由负转换为正的可能性不是很大,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消极态度者的变相惩罚。在设计了多种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演化博弈可以预测节点下一阶段合作的可能性,体现在网络结构上可以预测下一阶段连边的可能性。因此利用演化博弈来预测时间序列合作网络中合作链路,进而可以利用相应的检测指标来评价预测的结果。并且将演化博弈得到的结果与基于节点相似性预测链路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基本预测趋势一致。
马婷婷[2](2020)在《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受益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及多项政策红利,中国银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自2014年以后,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这其中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利润分化的因素。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社会各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202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向企业合理让利,商业银行利润增长困难已成必然趋势,希望缓解这一趋势,必须依靠价值的直接创造者——营销人员,如何提升营销人员销售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J银行是一家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近年来,笔者所在的K分行明显感受到业绩增长、利润增长乏力。与此同时,由于体制原因,该行员工流动性较小,原有营销人员出现了人员老化、工作疲态、销售动力不足等现象,如何进一步激发营销人员销售积极性是该行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问卷调查及营销人员访谈,本文得出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销售动力不足主要源于:营销人员激励制度存在缺陷、营销人员职业发展前景不广阔、企业文化引领作用不强及缺乏对激励机制的评估与反馈四方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激励机制理论进行研究,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模型,找出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激发该行营销人员销售动力的激励方案。对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的优化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该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更大的积极性投入价值创造工作中;另一方面,对于像J银行一样的国企而言,人事制度、薪酬激励等灵活程度相较于民营企业有限,更为贴合实际的是对现有人员的营销潜力进行激活,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人事体制相像的国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党媛媛[3](2020)在《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及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老年慢性病群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群体的日趋庞大,经济社会成本逐年增加,有限的医疗保健资源已无法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发展,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解决方案亟待更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移动医疗应对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创造了新的机遇。然而,移动医疗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留存率低、遵从性差、自我汇报误差等相关挑战,将导致用户参与移动医疗App所带来的健康价值和经济价值无法得到预期效果。同时,移动医疗平台良好的参与价值建立在用户主动参与移动医疗App的基础上,这一点对于慢性病管理App而言更为重要。移动医疗App对于慢性病用户是否有效,如何激励患者持续参与移动医疗App,以及如何避免患者持续参与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是热点问题。当前许多平台采取金钱激励方式吸引新用户和激励老用户,然而该方式面临着成本巨大,长期效果不明的困境。因此有效的非金钱激励亟待提出。个性化移动医疗服务成为慢性病管理的主流,但隐私顾虑问题又会阻碍用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选择,从而影响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的用户参与。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的参与价值及激励机制亟待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关于移动医疗App参与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因果性证据支撑;针对激励方案的研究,大多忽略了移动医疗特殊背景。鉴于此,本文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移动医疗App做研究对象,通过三个完全随机化的田野实验和一个自然实验,证明了慢性病移动医疗App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成本的因果效应,揭示了某些特定正向激励机制(金钱激励与非金钱激励)的短期与长期效应,发现了慢性移动医疗App中隐私顾虑在个性化服务中的负向激励效应,构建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慢性病移动医疗App参与价值以及激励机制的理论解释框架。主要的研究内容、方法与认识如下:1.针对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的健康水平和经济价值的影响,以糖尿病为例,成功实施了大型的严格随机化的田野实验。实验设计中考虑了平台效应,设置了两个控制组;考虑了慢性病移动医疗App平台非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对于用户参与的影响;因果证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医疗App的参与可以显着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就诊次数和就医成本。通过实证验证了其中的作用机制:移动医疗App可以通过提高内部动机,进而提升用户使用App行为和改善用户的生活习惯,最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该结论与自我决定理论高度一致。本文意外的发现了个性化服务在移动医疗服务设计过程中效果不如非个性服务效果好。该研究为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验证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因果证据,为进一步了解人机交互价值与机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金钱激励作用效果,设立了固定金钱激励和游戏化金钱激励的田野实验。以糖尿病为例,因果证明了短期内金钱激励对于提高用户参与行为有显着的积极效应,且游戏化激励方式效果更佳。通过工具变量法探究了金钱激励不仅对患者的使用行为有积极影响,且对患者的健康水平有积极的影响。随后,利用Heckman两步法自选择模型,发现撤销金钱激励后原本的金钱激励效果消失。该研究有助于慢性病健康管理平台对金钱激励的方式做出恰当选择,考虑金钱激励的长期效果,探索更多长期有效的内部动机激励方式;同时验证了自我决定理论在慢性病移动医疗App场景的适用性。3.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研究了非金钱激励对慢性病患者移动医疗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以糖尿病为例,设立了量化自我激励和社会规范激励的田野实验。因果证明了量化自我对于提高用户参与行为具有显着积极的效应,且这种效应是长期可持续的。有意思的是,社会规范在移动医疗App场景中并没有统计学上显着的激励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规范虽然可以提高患者关联性心理需求,然而,在健康行为改变方面主要是隐私性较强的个人行为,因而更关心自身健康的人能得到更好的激励效果。随后,本研究基于工具变量法,探究了非金钱激励不仅对患者的使用行为有影响,且对患者的健康效果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决定理论中,积极的健康行为可以带来正面的健康效果。该研究结果,对于量化自我在慢性病移动医疗App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4.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通过自然实验研究了隐私顾虑对于慢性病患者个性化服务与非个性化双边转化行为的因果影响。使用隐私设置做隐私顾虑的代理变量,依据自然实验场景,对比分析了隐私顾虑对个性化服务和非个性化服务选择的不同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疾病严重程度对于个性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隐私保护会使得用户更多的选择个性化服务,更少的选择非个性化服务。同时疾病的严重程度会负向调节这种关系。这可能是因为隐私的顾虑会负向调节用户感知自主性,进而降低用户参与移动医疗App的动机,从而降低了健康行为。该研究结果深刻阐述了个性化服务在移动医疗参与中需要格外关注发送频次、发送时间与服务内容,以平衡隐私顾虑问题。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加深了对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及产生价值机制、正向和负向激励机制的认识。文中所完成的三个完全随机化田野实验和一个自然实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行为改变与健康效果理论框架,对于客观认识慢性病用户持续使用移动医疗App的效果与激励方案,正确认识人机交互激励机制,科学完善现行慢性病移动医疗设计理论框架,有效实施移动医疗平台用户激励机制设计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毛庆铎[4](2020)在《排名式治理的机制与效果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文中提出排名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重要治理工具,在我国国家治理实践中极为常见。作为一种治理工具,排名在中国超越了时间、空间,贯穿了国家治理的众多领域。当前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着治理工具更新难以适应治理对象变化速度的挑战。治理对象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治理工具则更易形成路径依赖从而落后于治理对象的变化。治理工具是适应特定发展水平和权力结构的结果,是一定时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结构的集中体现。在科技迅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国家权力结构没有根本变化,用更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治理工具,并做出适应发展水平的调整,才能更适用于所负载的治理问题。本项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国家治理中的排名如何运作,又发挥了什么效果?研究以中国国家治理背景下的排名为研究对象,以探明其实现机制与作用效果为目标,进而明确“排名”作为一种治理工具的意义与价值。核心研究问题经实证主义的解释框架,被阐释为三方面研究目标:探究实践源流和理论基础,构建概念基础;以案例事件过程链为基础,归纳实现机制;建立运行仿真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作用效果。其中第一个研究目标指向理论与实践的梳理和分析框架的搭建,后两个研究目标则指向实证分析。经过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梳理发现,排名在我国国家治理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源流和丰富的当代实践,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多学科理论基础。本土源流起源于对同层级政府划等归类的管理方法和对地方官员的划等“考课”方法。此类管理方法随制度和文化传承而延续至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的重要领域中均有应用,并随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管理方法的引入而革新。面对这一内涵丰富的治理实践,众多学科均从各自学科假设出发展开了研究。经济学家在理性选择模型的框架内提出了“锦标赛模型”,并被政治学家用来解释中国经济奇迹。随着理论边界的拓展,这一模型也被扩展到环保等公共管理领域中。系统科学则对局部奖惩规则下,个体行为的宏观涌现提出了完整的方法论假设。在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基础上,沿公共管理的基本范式分析发现,“排名”本质上是适应我国特定权力结构与治理情境的治理工具。“排名式治理”深刻参与了我国横向、纵向政府关系的构建,超越了偏重技术理性的相对绩效评估,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名式治理具有信息收集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作为一种自上而下推动的治理工具,上级介入性的强弱变化会使其依次呈现信息汇总、辅助决策、社会监督、绩效评估、资源分配和官员选拔等功能。“排名式治理”按激励结构又可分为奖励式排名和惩罚式排名两种形式,其边界条件则由治理问题的紧迫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不激活激励功能的排名机制适用于不确定性和紧迫性都比较低的治理情景,奖励结构适用于不确定性高、紧迫性低的情况,惩罚结构则适用于不确定性低、紧迫性高的情况。当治理任务的不确定性和紧迫性都比较高时,则需要同时采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激励结构。实证分析以功能和和激励结构为重点,分别研究了“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与作用效果。研究综合使用了质性研究方法与量化研究方法,对“排名式治理”进行全面解构和重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文本分析,量化研究方法包括主体建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利用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建立了“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以实现机制为基础进一步延伸,设计了主体仿真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检验并验证了排名作为一种不均衡激励机制的系统性效果。本项研究以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所采取的环境绩效排名政策有关文本为基础,归纳“大气污染防治排名式治理”的背景、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运作过程,总结了“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本项研究所探析的“排名政策”主要是指2013年以来,随《大气十条》的颁布实施而被引入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政策。排名系统的建立以监测系统和指标为起点,随后上级单位建立指标、确定评估对象、划定奖惩范围、设置启动标准,建立起排名体系,将治理任务层层分解给目标区域的下级单位。再利用声誉机制、财政激励、行政性惩罚和混合奖惩等措施,上级单位可以周期性的激励下级提高治理水平。最终通过“掌握信息、分配资源”和“释放信息、调动下级”两条路径,可以实现整体治理目标。探明“排名式治理”的工具属性与机制后,本项研究通过主体建模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排名变量的个体不独立问题以及动态机制难以表达的问题。本项研究以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排名政策为基础,通过26个变量建立起禀赋效应、季节效应和周期效应三条外生规则,以及治污努力和激励结构两条内生规则。随后本项研究动态模拟了多个下级单位在不同禀赋条件和激励结构下产生的系统性效果差异。仿真结果发现,奖励式排名的激励效果持续时间较短,惩罚式排名产生的激励效果更长效且更显着,同时采取奖励和惩罚措施则兼具两种激励结构的特征。模型仿真分析同时发现,奖励带来的治理水平提升主要依靠排名靠前主体治理效果的改善,也即“明星效应”;而惩罚产生的治理水平提升则主要靠排名靠后主体治理效果的改善,也即“循环改善”效应。研究以山东省城市大气污染排名政策为例,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进一步验证证实了“循环改善”效应,同时也证实了整体治理绩效的改善主要是由排名靠后的主体不断提高其治理绩效带来的,但“明星效应”没有被证实。这可能是由于政策背景和空气质量指标的属性特征造成的。本项研究发现,排名式治理本质上是一种科层制结构下的政府治理工具,依靠群体内不均衡激励机制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治理效果。上级以信息收集系统和治理问题指标化为开端,对下级进行周期化的指标排名,以收集信息和激励下级。排名式治理在我国国家治理情境下,起到了自上而下的不均衡激励机制作用,在理论上符合“晋升锦标赛”的基本假设,可以将多种“竞赛”形式纳入到排名的统一框架下。利用排名基础上的奖惩机制,实现个体行为到宏观治理效果的涌现,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背景下,可用于避免某些规制领域出现“逐底竞争”。此外,奖励式排名可以鼓励下级单位积极创新,以应对高不确定性治理任务;惩罚式排名则可以起到政策加压的效果,推动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此外,“排名式治理”在实践中还存在政策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政策软化、过度执行、排名失真等问题。未来,排名式治理还应沿着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的方向继续发展,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本项研究在理论实践总结、多学科基础整合和具体领域知识积累方面进行了创新,将分散在多个领域中的实践经验和不同学科下的研究结论整合在了“排名式治理”的框架下,并在环境治理的情景下加以应用。最终在突破治理工具研究一般性障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能同时提供公共管理科学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理论框架。在科学知识意义上,“排名式治理”整合已有理论和实践,定义了一种基于层级间政府关系的治理工具,为已有的竞赛模型提供一个整体性解释框架;在实践知识层面上,“排名式治理”提供了一种激励下级实现治理目标的工具,为排名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规范化的操作建议。本研究将“排名式治理”建构为治理工具,以大气污染治理为背景探索了其机制与效果,但对其局限性和领域间溢出效应探讨尚有不足。由于背景案例指标性质的限制,“明星效应”也没有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下获得验证。未来研究将把排名式治理工具的概念引入经济和社会建设的更多领域,进行多个排名系统的交互影响研究,并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从而为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解读和实践应用带来更多启发。
宋芳[5](2020)在《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关键性的经济资源,比传统的土地、资金等发挥着更为显着的作用。依据知识资源观理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积累和创造的特殊知识资源,以及企业对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力。在促进组织的知识分享、创造和利用的这一组动态、连续的活动中,知识分享是员工进行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并最终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手段,也是关键过程。然而,知识分享是一个多方面的、复杂的过程,较难持续发生,组织仍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鼓励和促进知识分享。高新技术企业因其知识密集性、技术密集性和人才聚集性的特点,对知识分享的要求高于其它传统企业。因此,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知识分享问题的研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虽然学者们对知识分享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然而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同质化现象;部分研究结论存在争议性。受到这些启发,本文以知识的资源观、社会交换理论、博弈理论以及计算实验方法为理论基础,采用数理分析方式与实证研究方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个体层面,就其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以及激励机制对其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讨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首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对稳定均衡策略进行求解和讨论,之后再运用Matlab软件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论显示:时间压力以及核心知识泄露风险均对员工的知识分享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同辈压力、员工关系、间接互惠以及员工的普通知识和核心知识的知识量都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对奖励与惩罚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公共品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运用计算实验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奖励与惩罚都对知识分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然而,相对于组织奖励,惩罚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此外,惩罚的频率与知识分享是正相关关系;奖励或惩罚的额度与知识分享是非线性相关关系,适中的奖励或惩罚额度是组织的最优策略。(3)对第二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惩罚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促进效果比组织奖励更显着,因此,本文对惩罚机制展开了进一步探索。首先,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数理模型并对稳定均衡策略进行求解和讨论,之后再运用Matlab软件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惩罚比第二方惩罚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4)通过对SC公司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来开展实证分析,对前文由数理方法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实证分析的研究结论与数理分析的研究结论一致,论证了本文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问卷调查分析还得出了模型分析之外的研究结论:激励机制在知识分享行为和其影响因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分享行为对激励机制也有显着影响。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对这些内容继续展开探索。本文对现有研究中学者们所忽略的部分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讨论,延展了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揭示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对现有文献中存在争议的研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激励机制与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帮助解释不同激励机制对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综合运用数理方法、计算实验方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论证了研究结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总体而言,本文为后续开展知识分享及其激励机制研究提供了分析基础,并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促进知识分享以及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引。
吴琦超[6](2020)在《双重信息不对称下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下,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SaaS为代表之一的IT云外包模式逐渐成为企业打造信息化的新途径。客户企业可直接通过互联网向SaaS云服务提供商获取硬件和软件服务。然而,客户企业和SaaS云服务提供商双方在合作过程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双重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客户企业要求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给客户企业造成损失。因此,设计合理的机制来获得云服务提供商的私有信息,并激励其付出最优努力,减少客户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合作过程中的风险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客户企业对SaaS云服务提供商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本文开展以下研究。首先,构建考虑SaaS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单阶段的博弈均衡解,分析云服务提供商实施硬件和软件的成本系数、风险规避程度、不同类型服务提供商的比例以及随机影响因素方差对云服务提供商进行外包过程中努力水平的影响,决策出最优激励参数,最后运用MATLAB模拟数值实验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有效性;其次,本文进一步设计多任务动态激励机制,构建两阶段动态模型,求解两阶段动态博弈均衡解,分析客户企业如何在硬件服务阶段获得的私有信息来调整后续服务阶段的契约,决策出最优激励参数并运用MATLAB模拟数值实验方法验证模型的合理有效性。最后,基于研究的单阶段静态模型和两阶段动态模型,本文为企业开展SaaS云外包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杨玉洁[7](2020)在《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广度、强度空前加剧,以致近海环境持续承受巨大压力。中国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于陆源排放,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海洋环境依然遭受显着影响。陆源污染排放过程既跨越自然边界又跨越行政边界,所涉及的治理主体复杂多样,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陆域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从海洋研究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机制,进而统筹陆海,研究沿海地方政府入海流域管理机制以及中央政府跨界治理激励机制,期望通过相关制度安排,规范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调控沿海地方政府行为,对陆海跨界污染形成制度约束与治理激励。本研究旨在丰富陆海统筹等相关理论,为协调沿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合理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实现陆海整体环境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环境公平角度切入,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选取畜禽业作为典型陆域经济活动,以化学需氧量COD为污染物指标,测度2000-2016年辽宁省畜禽业环境不公平状况并构建面板阈值模型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识别陆域活动关键控制点。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畜禽业环境公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间内,农业产业结构对辽宁省地级市畜禽业环境公平具有差异化影响,对畜禽业环境空间分布公平具有单一阈值效应,对畜禽业环境经济效率公平具有双阈值效应。农业产业结构的数量型升级并不能有效缓解辽宁省内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间的畜禽业环境不公平。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公共财政支持有助于提升畜禽业环境公平程度。(2)从政策角度出发,在对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的基本途径,并探讨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研究表明:海洋功能区划是实现陆海环境统筹约束的有效途径,其约束力来自于自身生态环境要求和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政策意志。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包括:继续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研究,纳入更多量化生态环境指标以加强量化控制,进一步与海洋生态环保制度、机制、管理相协调,为海洋生态政绩考核提供有力支撑与科学依据。(3)建立了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管理权不同归属情景下沿海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行为与策略选择,通过引入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如何构建陆海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引入沿海省级政府对海域环境的管理是实现跨界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在沿海省级政府管理下,通过建立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分段生态补偿系数,能够实现入海流域的源头污染减排,但对入海末端污染减排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在海陆生态补偿系数比值满足临界条件情况下能实现末端污染减排。生态补偿机制对产污削减量存在分配效应,海洋与陆域生态补偿系数比值会影响地区产污削减量在上游内陆和中游近岸之间的具体分配。沿海省级政府在构建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时,既要关注海洋、陆域生态补偿系数绝对量,又要考虑二者的相对量。(4)建立中央—沿海地方政府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激励契约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在单任务层面重视海洋污染治理,在多任务层面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设计激励机制时要将沿海地方政府风险态度纳入考量,考察其激励强度对努力水平影响的敏感程度,并提高海洋污染治理努力的可观测程度。在多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要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是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中央政府需要考虑通过政绩考核等配套政策引导沿海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陆域污染治理两项任务与海洋污染治理任务的努力成本关系由“互相替代”调整为“互补”,从“临界型激励”转换为“增强型激励”,促进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
许佳阳[8](2020)在《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和企业已经陆续开展绿色经济实践。一方面政府制定补贴、税收等环境政策对企业生产运营进行监督,引导和激励企业采取绿色行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和对绿色产品认知力的不断提高,许多企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绿色实践中。但是我国目前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实施绿色行为前期投入成本大,绿色生产技术能力不足,因此政府有必要对企业提供合理的财政补贴,以激发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绿色化水平。同时,针对企业非绿色行为,也应当实施相应的经济惩罚。本文基于我国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环境规制和企业绿色行为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最优控制论、微分博弈、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方法,考虑了绿色供应链运营中关于逆向选择和长期动态的现实问题,构建了政企之间和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契约,以探究政府环境规制下供应链的绿色决策问题,并为政府环境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绿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探究了政府采购中针对制造商绿色决策的激励机制设计。针对产品绿色度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设计了政府与制造商之间一次性转移支付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通过显示原理得到各契约下政府转移支付、绿色产品订购量以及产品绿色度的均衡解,并结合我国现阶段绿色产品发展情况,分析了各契约甄别真实信息和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绿色度的实施条件和效果;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实现政府和企业收益的帕累托改进;在政府采购再制造喷墨打印机过程中采取弹性比例收益共享契约,验证了弹性比例契约对政府甄别产品真实绿色度、提升企业绿色水平的积极作用。(2)从长期动态角度研究政府不同补贴形式下的供应链绿色决策问题。基于无政府参与、政府一次性补贴机制、政府单位补贴机制三种模式,构建了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运用微分博弈研究制造商绿色生产努力程度、产品定价以及零售商对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努力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式下的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展开研究,表明两种政府补贴形式对提高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均具有积极影响,且一次性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具激励性。(3)探究了供应链上下游成员长期动态合作机制的设计。将制造商和零售商独立决策扩展到制造商和零售商建立合作机制的研究,提出了制造商分担零售商广告宣传成本契约,分析了政府不同补贴形式下的供应链决策问题。考虑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长期成本分担契约,并就产品绿色度、产品商誉和供应链收益与独立决策进行对比,表明成本分担契约有利于提高经销商广告宣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产品商誉,促进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4)探究了奖惩机制下政府监管与供应链绿色决策的演化过程。结合支付矩阵和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了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绿色行为决策和政府监管的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单方决策的演化稳定状态。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电子产品供应链案例分析局部均衡策略的稳定性,并探讨了初始策略的选择、政府奖励和惩罚程度三个因素对各群体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长期博弈过程中,政府加大绿色补贴和惩罚力度,能激励企业采取绿色行为;在对我国电子产品供应链的实践研究中发现,政府应首先对下游制造商进行激励,其绿色行为会进一步影响上游供应商进行绿色原材料的生产。本论文基于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方式、供应链长期动态博弈三个视角,重点探讨了政府环境规制下企业的绿色决策问题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激励关系。将理论结果分别结合政府再制品采购、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电器电子产品产业的实践案例,为我国绿色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我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一些现实指导建议。
郭千钰[9](2020)在《网络借贷出借人权利法律保护研究》文中提出P2P网络借贷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2005年英国和美国都纷纷出现了利用网络平台让借款人和出借人自行成交的新型借贷模式,这一新型业务模式迅速发展,并于2007年引入中国,促成了中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繁荣。但今日中国P2P网贷平台的畸形发展——平台非法集资、卷款跑路、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兑付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害了网贷出借人的合法权益,使网贷出借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反思P2P网络借贷交易市场一系列的违约或暴雷事件等恶性事件的主要受害者就是网贷交易中的出借人。为何网络借贷作为新兴、普惠的交易模式在国外发展势头正好,而在我国无法行得通。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法学与经济学领域两个维度研究网络借贷交易出借人在交易中的法律地位,分析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的现实困境,建构网贷出借人权利保障和权利救济规则,试图从理论上来寻求一条我国网贷交易出借人权利保护之路。网络借贷缘起于穆罕默德·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分支领域,我国网贷发展得益于我国寡占型的金融抑制以及利基人群的投融资需求和金融信贷权利意识的觉醒的市场基础。网络借贷交易的最大特点是完全依靠信息来达成合意,网贷交易的基本逻辑就是依靠信用——信任——信息来产生、推进、完成整个交易。我国的网贷交易模式主要分为纯信息中介模式以及复合型中介平台。无论何种交易模式,确定主要交易主体的法律地位是研究出借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基础。对于网贷经营者而言,结合我国当下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市场需求来看,承认并确定平台信息中介和信用中介的双重属性既是迎合了我国网贷市场的需要,也能保证网贷交易借贷双方基本权利的实现。出借人的利基人群特性决定了应将其上升为金融消费者的高度并予以保护。对于其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除了基础的出借双方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以及居间合同法律关系之外,网贷交易特殊性决定了平台与借贷双方的服务合同要对委托合同的适当延展,以及承认双方代理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来考虑出借人权利保护的规则设计以及对平台义务的重新界定。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从法学和经济学以及社会学角度理论上来看均具有必要性。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从民法和经济法角度来看是实现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的需要。网贷交易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的征信体系下无法予以矫正,网贷交易蕴含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无法缓解,投资者的理性偏差进一步加剧了交易风险,使出借人权利保护问题成为网贷交易规则设计上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从实践上来看,网贷出借人权利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交易安全权遭受严峻的考验,交易知情权在整个交易环节中无法保证,甚至是人身权中的金融隐私权也面临着被侵害的风险,面临种种权利可能受到侵害的的现实困境下,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使出借人权利受到损害后无法予以保障和救济。以英国和美国的网贷出借人保护机制为参照,各个国家因网贷交易模式以及监管模式的不同,对出借人权利保护的方式亦有不同。英国更加强调信用审查、自律管理和底线监管、投资者风险教育以及多元的救济途径。而美国以证券形式对网络借贷进行监管,从理念上更加强调消费者主权的立法思想,通过完善的市场化征信和信息审查、社交平台以及利率限制等方式降低交易风险来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国网贷出借人面临的权利侵害的现状以及借鉴域外网贷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出借人权利保障机制。首先,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融资征信体系,实现传统征信与新兴的市场化征信有效对接,打破征信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机制,在信息共享的同时也要平衡信息支配权与金融隐私权之间的边界。其次,强化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出借人知情权的实现,信息披露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法,但是信息披露是为了保障出借人知情权利实现为出发点,因此应当从出借人友好的角度来进行信息披露规则设计。再次,考虑到我国普通民众接触投资的时间较短,缺乏充分的风险防范意识,因此应当充分提供出借人获得投资教育的机会,确保出借人教育的预防功能,使出借人树立正确的风险防范意识,使出借人理性投资,避免受到欺诈等风险。最后实现行业自律有效参与互联网金融治理的路径选择,平衡自律组织、自律成员、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行业规范和自律管理来实现自律成员的自我治理和自觉履行的目的。如果说权利保障机制更多是起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那么如果出借人权利受到了损害,如何进行事后救济是学界和实务界更为关心的问题。首先,面临网贷平台经营不善,通过破产程序来确保大多数出借人的权利损失降到最低的方案设计。其次,从侵权责任为路径来保障出借人的金融债权,将董监高的勤勉义务作为侵权责任的认定标准,明晰董监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责任分配方式。最后,结合域外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丰富我国交易主体遇到纠纷后解决的模式选择——建立内部纠纷处理机制和强化投诉救济渠道,并探索特色的商事调解制度为出借人提供更多的救济手段。本文试图从法律原理上研究网贷交易出借人的权利保障路径,探讨网络借贷交易出借人的权利保护方式,为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规则和制度构建提供理论铺垫,以期能够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法律理念的创新提供参考。
夏之晨[10](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二、管理科学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管理科学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网络演化博弈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无向无权合作网路上的演化博弈模型 |
1.2.2 加权有向的合作网络上的演化博弈 |
1.2.3 多层网络上多个策略的演化博弈 |
1.2.4 几个数据下的时间序列科学家合作网络的合作关系预测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网络基本概念与模型 |
2.2 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演化博弈的研究综述 |
2.3.2 网络上的演化博弈研究综述 |
第3章 地位不均等的网络节点演化博弈行为 |
3.1 演化博弈模型 |
3.1.1 影响因素 |
3.1.2 一种新的演化博弈模型 |
3.1.3 模型规则 |
3.1.4 评估指标 |
3.2 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
3.2.1 理论与证明 |
3.2.2 稳定点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
3.3 真实合作网络上的实验 |
3.3.1 数据 |
3.3.2 和节点度对度量的影响 |
3.3.3 和节点度对度量的影响 |
3.4 对结果鲁棒性的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位均等的网络演化博弈行为 |
4.1 演化博弈模型 |
4.1.1 模型的影响因素 |
4.1.2 博弈策略 |
4.1.3 博弈模型 |
4.1.4 演化规则 |
4.1.5 博弈合作水平的度量 |
4.2 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
4.2.1 理论分析 |
4.2.2 模型稳定点的数值模拟 |
4.3 生成网络上的实验结果分析 |
4.3.1 网络 |
4.3.2 开发成本的影响 |
4.3.3 竞争的收益损失的影响 |
4.3.4 对结果鲁棒性的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权有向合作网络上的演化博弈行为 |
5.1 加权有向网络的构建 |
5.2 演化博弈模型 |
5.2.1 博弈模型 |
5.2.2 演化博弈规则 |
5.3 网络上的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分析不同初始条件 |
5.3.2 重连节点的不同选择机制分析 |
5.3.3 分配系数和的影响 |
5.3.4 工资和政府补贴的影响 |
5.3.5 边的权重变化值的影响 |
5.4 讨论分析与结论 |
5.4.1 节点策略分布分析 |
5.4.2 网络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层网络上多个策略的演化博弈行为 |
6.1 多层网络结构 |
6.2 演化博弈模型 |
6.2.1 策略空间 |
6.2.2 博弈收益矩阵参数及构建 |
6.2.3 博弈策略及网络结构的更新规则 |
6.3 双层网络上的实验结果分析 |
6.3.1 背叛的诱惑的影响 |
6.3.2 耦合系数的影响 |
6.3.3 突变概率的影响 |
6.3.4 网络结构更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几个数据下的时间序列合作网络中合作关系预测 |
7.1 基于节点相似性预测时间序列网络的合作关系 |
7.1.1 数据来源 |
7.1.2 时序网络选取及统计特征分析 |
7.1.3 时序网络的合作关系预测 |
7.2 基于演化博弈预测时序合作网络的链路 |
7.2.1 博弈模型 |
7.2.2 策略演化及合作关系预测规则 |
7.2.3 实验分析与实例结果对照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激励机制理论综述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双因素理论 |
2.2.3 成就需要理论 |
3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现状分析 |
3.1 J银行K分行简介 |
3.2 银行 K分行营销人员分布情况 |
3.2.1 基层营销人员占比情况 |
3.2.2 营销人员年龄分布情况 |
3.2.3 营销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
3.2.4 营销人员中专职客户经理的占比情况 |
3.3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现状 |
3.3.1 物质激励 |
3.3.2 非物质激励 |
3.3.3 差异化激励 |
4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状况调查分析 |
4.1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问卷调查及结果 |
4.1.1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从事营销岗位意愿度 |
4.1.2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对薪酬福利满意度 |
4.1.3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对职业生涯满意度 |
4.1.4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对企业文化认同感 |
4.2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需求特征分析 |
4.3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问题分析 |
4.3.1 制度建设方面 |
4.3.2 营销人员职业发展方面 |
4.3.3 企业文化方面 |
4.3.4 评估与反馈机制方面 |
5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与保障措施 |
5.1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的总体原则 |
5.2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优化方案 |
5.2.1 完善营销人员激励制度 |
5.2.2 拓宽营销人员职业发展前景 |
5.2.3 强化企业文化引领作用 |
5.2.4 做好激励效果反馈与评估 |
5.3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的保障措施 |
5.3.1 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5.3.2 落实激励方案所需的费用支持 |
5.3.3 提供激励方案所需的良好环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B 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3)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及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移动医疗App研究现状 |
1.2.2 医疗信息技术的影响 |
1.2.3 移动医疗使用和用户行为改变 |
1.2.4 金钱激励对用户使用的影响 |
1.2.5 非金钱激励对用户使用的影响 |
1.2.6 游戏化与用户行为改变 |
1.2.7 个性化服务与隐私顾虑 |
1.2.8 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3 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我决定理论框架 |
2.1 动机、激励与行为理论 |
2.1.1 动机 |
2.1.2 激励 |
2.1.3 行为理论 |
2.1.4 动机、激励与行为的关系 |
2.2 自我决定理论 |
2.2.1 自我决定理论概述 |
2.2.2 自我决定理论在健康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
2.3 动机激励策略 |
2.3.1 正向激励策略 |
2.3.2 隐私顾虑负向激励 |
2.4 研究理论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3.1 问题描述 |
3.2 研究假设 |
3.2.1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有效性 |
3.2.2 慢性病移动健康App个性化服务有效性 |
3.3 实验设计 |
3.3.1 实验平台介绍 |
3.3.2 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 |
3.4 实验数据和分析 |
3.4.1 随机化检验及描述性统计 |
3.4.2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3.5 作用机制分析 |
3.5.1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对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 |
3.5.2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对患者使用行为的影响 |
3.6 分析结果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正向激励研究-金钱激励 |
4.1 问题描述 |
4.2 研究假设 |
4.2.1 游戏化激励对用户行为影响 |
4.2.2 金钱激励对用户参与的影响 |
4.3 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 |
4.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4.4.1 随机化检验及描述性统计 |
4.4.2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4.4.3 作用机制分析 |
4.5 分析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正向激励研究-非金钱激励 |
5.1 问题描述 |
5.2 研究假设 |
5.2.1 量化自我激励对用户参与有提升作用 |
5.2.2 社会规范激励对用户行为有正向影响 |
5.3 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 |
5.4 实验数据与分析 |
5.4.1 随机化检验及描述性统计 |
5.4.2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4.3 作用机制分析 |
5.5 分析结果讨论 |
5.6 正向激励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负向激励研究-隐私顾虑 |
6.1 问题描述 |
6.2 研究假设提出 |
6.2.1 隐私保护机制对移动医疗App患者个性化服务选择的促进作用 |
6.2.2 隐私保护机制与移动医疗App非个性化服务选择的冲突 |
6.2.3 疾病严重程度对移动医疗App个性化服务选择的调节作用 |
6.3 自然实验研究设计 |
6.4 研究数据与分析 |
6.4.1 数据和变量 |
6.4.2 实证模型 |
6.4.3 实证分析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5 分析结果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一实验截图 |
附录B 研究一实验对象招募公告 |
附录C 研究一问卷调查内容 |
附录D 研究二实验截图 |
附录E 研究三实验截图 |
附录F 研究二、三样本分布平衡检验 |
附录G 关于个性化服务访谈提纲以及代表性观点 |
附录H 关于个性化服务问卷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排名式治理的机制与效果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背景:有延续性的独特治理工具 |
1.1.2 宏观背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问题变化与工具延续 |
1.1.3 实践背景:生态文明建设与空气质量排名 |
1.1.4 理论背景:多学科基础的治理工具 |
1.2 研究问题、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路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路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排名式治理的实践源流和理论基础 |
2.1 “排名式治理”的实践源流 |
2.1.1 “排名”的本土源流 |
2.1.2 现当代我国公共管理中的“排名” |
2.1.3 “排名”的西方实践 |
2.1.4 我国“排名式治理”的路径变迁和范式转换 |
2.2 “排名式治理”的多重理论解读 |
2.2.1 “锦标赛理论”(Tournament Theory) |
2.2.2 从“晋升锦标赛”到“相对绩效评估” |
2.2.3 走出“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的陷阱 |
2.2.4 个体行为的宏观涌现 |
2.3 小结 |
第三章 排名式治理的分析框架 |
3.1 作为治理工具的排名 |
3.1.1 “排名”与“治理” |
3.1.2 “排名式治理”与“相对绩效评估” |
3.1.3 “排名式治理”的功能 |
3.2 排名式治理的机制分析 |
3.2.1 社会学与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机制 |
3.2.2 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 |
3.3 排名式治理的激励效果 |
3.3.1 排名式治理的边界条件 |
3.3.2 紧迫性与不确定性 |
3.3.3 排名式治理的激励类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气污染防治排名式治理的实现机制 |
4.1 排名式治理的背景 |
4.2 排名式治理的基本原则 |
4.2.1 简单实用 |
4.2.2 信息便利化 |
4.2.3 压力传导 |
4.3 排名式治理的构成要素 |
4.3.1 信息收集系统 |
4.3.2 建立指标 |
4.3.3 评估对象 |
4.3.4 奖惩范围 |
4.3.5 奖惩的设置与启动 |
4.3.6 奖惩的具体形式 |
4.3.7 排名周期 |
4.3.8 分赛场 |
4.4 排名式治理的运作过程 |
4.4.1 起点与分歧:排名体系的建立与运用 |
4.4.2 路径一:上级掌握信息分配资源 |
4.4.3 路径二:释放信息调动下级 |
4.4.4 融合与起效:以整体改善为最终目的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气污染防治排名式治理的效果验证 |
5.1 效果验证的思路 |
5.1.1 总体框架 |
5.1.2 多主体模型设计 |
5.1.3 多主体模型规则设置 |
5.1.4 多主体模型参数设置 |
5.2 多主体模型仿真结果 |
5.2.1 奖励结构 |
5.2.2 惩罚结构 |
5.2.3 奖励与惩罚混合结构 |
5.2.4 固定禀赋效应 |
5.2.5 差异性检验 |
5.2.6 多主体模型仿真结论 |
5.3 基于断点回归的模型验证 |
5.3.1 模型验证思路 |
5.3.2 分析方法 |
5.3.3 实证案例 |
5.3.4 模型验证结果 |
5.3.5 模型验证的结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排名式治理的评价与启示 |
6.1 排名式治理的评价 |
6.1.1 主体间不均衡激励机制 |
6.1.2 从“锦标赛”到治理工具 |
6.1.3 整体目标与个体行为 |
6.1.4 走出“逐底竞争” |
6.2 应用情境与启示 |
6.2.1 政策鼓励:奖励式排名 |
6.2.2 政策加压:惩罚式排名 |
6.2.3 警惕排名的异化 |
6.2.4 现代化治理工具的革新与展望 |
第七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分享研究的发展以及研究热点 |
2.1.1 知识分享研究的发展 |
2.1.2 知识分享的研究热点 |
2.2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分享的特点 |
2.3 不同层次的知识分享研究 |
2.4 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研究 |
2.5 理论基础 |
2.5.1 知识资源观理论 |
2.5.2 社会交换理论 |
2.5.3 演化博弈理论和公共品博弈理论 |
2.5.4 计算实验方法 |
2.6 文献述评 |
第3章 知识分享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 |
3.1 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 |
3.1.1 知识的分类 |
3.1.2 间接互惠与知识分享 |
3.1.3 员工关系与知识分享 |
3.1.4 时间压力与知识分享 |
3.1.5 同辈压力与知识分享 |
3.2 演化博弈理论在知识分享研究中的适用性 |
3.3 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参数 |
3.3.2 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 |
3.4 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及讨论 |
3.4.1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 |
3.4.2 演化稳定策略的讨论 |
3.5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3.5.1 时间压力与同辈压力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2 间接互惠与员工关系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3 知识量与泄露风险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5.4 其它参数对知识分享的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奖励与惩罚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激励机制与知识分享 |
4.2 人格特征与知识分享 |
4.3 公共品博弈理论在知识分享研究中的适用性 |
4.4 模型的建立 |
4.4.1 空间公共品博弈网络及博弈者 |
4.4.2 不同激励机制下的公共品博弈模型 |
4.5 基于计算实验方法的分析 |
4.5.1 策略更新过程 |
4.5.2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惩罚机制对知识分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利他性惩罚 |
5.2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 |
5.3 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参数 |
5.3.2 博弈双方的收益矩阵 |
5.4 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及讨论 |
5.4.1 复制动态方程与演化稳定策略的求解 |
5.4.2 演化稳定策略的讨论 |
5.5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5.5.1 三种惩罚方式对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的仿真结果分析 |
5.5.2 对第二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的深入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SC公司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实证检验 |
6.1 SC企业背景及其知识分享现状 |
6.1.1 SC企业背景 |
6.1.2 SC企业知识分享现状 |
6.2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
6.3 问卷设计 |
6.3.1 设计初始问卷 |
6.3.2 企业访谈 |
6.3.3 调查问卷的形成 |
6.4 小样本测试 |
6.4.1 小样本取样及数据描述 |
6.4.2 小样本结果分析 |
6.5 假设检验 |
6.5.1 数据收集与描述 |
6.5.2 相关分析 |
6.5.3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
6.5.4 奖励与惩罚机制的对比分析 |
6.5.5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对比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调查对象的统计特征描述及测量问项的描述性统计 |
6.6.2 相关分析 |
6.6.3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
6.6.4 奖励与惩罚机制的对比分析 |
6.6.5 第二方惩罚与第三方惩罚的对比分析 |
6.7 管理建议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理论贡献 |
7.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A: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调查问卷问项来源 |
附录B: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访谈提纲 |
附录C:SC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调查问卷 |
(6)双重信息不对称下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提出问题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支撑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理论基础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期望效用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IT产品和服务外包激励机制研究 |
2.2.2 SaaS云外包契约研究 |
2.2.3 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激励机制研究 |
2.2.4 外包动态激励机制研究 |
2.3 SaaS云外包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SaaS云外包下的多任务静态激励机制设计 |
3.1 问题描述 |
3.2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
3.2.1 基本假设与符号定义 |
3.2.2 模型求解过程和步骤 |
3.3 结果讨论 |
3.3.1 最优激励参数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2 数值分析 |
3.3.3 结论 |
第四章 SaaS云外包下的多任务动态激励机制设计 |
4.1 问题描述 |
4.2 两阶段动态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与求解 |
4.2.1 基本假设与符号定义 |
4.2.2 模型求解过程和步骤 |
4.3 结果讨论 |
4.3.1 最优激励参数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2 数值实验 |
4.3.3 结论 |
第五章 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的应用 |
5.1 云外包激励机制适用条件 |
5.2 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应用场景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的描述 |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范围 |
1.4.2 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陆海统筹理论 |
2.1.3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1.4 系统工程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陆海环境统筹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2 环境公平相关的研究综述 |
2.2.3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综述 |
2.2.4 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
2.2.5 现有研究评述 |
3 陆域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3.1 环境公平概述 |
3.1.1 环境公平的基本概念 |
3.1.2 陆域环境污染与环境不公平 |
3.2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 |
3.2.1 畜禽业概况 |
3.2.2 畜禽业污染排放量估算与特征分析 |
3.2.3 环境不公平测度指标与方法 |
3.2.4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
3.3 畜禽业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3.3.1 面板阈值模型 |
3.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3.3.3 阈值效应检验、识别与估计 |
3.3.4 面板阈值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功能区划对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机制研究 |
4.1 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框架、新探索与特征 |
4.1.1 现行政策框架 |
4.1.2 治理政策新探索 |
4.1.3 治理政策特征 |
4.2 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活动管控的基本路径 |
4.2.1 区划依据 |
4.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过程 |
4.2.3 区划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作用 |
4.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政策关系分析 |
4.3.1 区划是实施生态环境政策的重要平台 |
4.3.2 区划中生态环境政策不断强化 |
4.3.3 现有区划存在生态环境政策滞后性困境 |
4.4 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 |
4.5 本章小结 |
5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研究 |
5.1 中国入海流域水污染现状与问题 |
5.1.1 入海河流污染排放状况变化趋势 |
5.1.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5.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工具 |
5.2.1 水环境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
5.2.2 水污染治理环境政策工具 |
5.3 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特殊性 |
5.3.1 近岸陆域兼具多重身份 |
5.3.2 补偿性支付有待纳入考量 |
5.3.3 海域环境管理“代理人”存在不同选择 |
5.4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研究 |
5.4.1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近岸陆域市级政府 |
5.4.2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省级政府 |
5.4.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激励机制研究 |
6.1 激励机制运行特征 |
6.1.1 沿海地方政府承担多项任务 |
6.1.2 陆海环境治理密切关联 |
6.1.3 激励形式逐步丰富 |
6.2 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
6.2.1 委托—代理理论 |
6.2.2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框架及模型设定 |
6.2.3 模型构建 |
6.2.4 模型求解 |
6.2.5 模型结果分析与主要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政府环境规制的研究现状 |
1.2.2 政府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行为相关研究 |
1.2.3 政府环境规制下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 |
1.2.4 政府行为与供应链合作契约设计相关研究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剖析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剖析 |
2.1.1 供应链绿色决策 |
2.1.2 绿色产品及其绿色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博弈论介绍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系统动力学 |
第3章 政府采购中针对制造商绿色决策的激励机制设计 |
3.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3.1.1 问题描述 |
3.1.2 基本假设 |
3.2 一次性转移支付契约 |
3.3 收益共享契约 |
3.3.1 基于固定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 |
3.3.2 基于弹性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 |
3.4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协调契约设计 |
3.4.1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 |
3.4.2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设计 |
3.5 数值分析 |
3.5.1 基于固定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中α与双方收益的关系 |
3.5.2 基于弹性比例的收益共享契约中(?)与双方收益的关系 |
3.5.3 收益共享契约的比较 |
3.6 案例分析 |
3.6.1 案例背景 |
3.6.2 基于弹性比例收益共享契约下的实施结果 |
3.6.3 基于纳什协商模型的非线性协调契约设计下的实施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补贴形式下供应链绿色决策长期动态优化研究 |
4.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基本假设 |
4.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2.1 无政府干预下的微分博弈(NG) |
4.2.2 政府一次性补贴下的微分博弈(LG) |
4.2.3 政府单位补贴下的微分博弈(UG) |
4.2.4 模型比较 |
4.3 数值分析 |
4.3.1 政府补贴分析 |
4.3.2 灵敏度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补贴形式下供应链绿色决策长期动态协调研究 |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2.1 无政府干预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NGS) |
5.2.2 政府一次性补贴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LGS) |
5.2.3 政府单位补贴下制造商分担成本的微分博弈(UGS) |
5.2.4 三种情况比较 |
5.3 数值分析 |
5.4 案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奖惩机制下政府监管与供应链绿色决策演化博弈 |
6.1 模型描述及构建 |
6.1.1 模型简述 |
6.1.2 模型假设及符号说明 |
6.1.3 模型构建 |
6.2 模型求解与分析 |
6.2.1 供应商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2 制造商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3 政府单方决策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4 供应商、制造商及政府三方决策的ESS分析 |
6.3 案例分析 |
6.3.1 SD模型构建 |
6.3.2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6.3.3 灵敏度分析 |
6.3.4 案例总结及政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第3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B 第4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C 第5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附录D 第6章的相关证明和计算过程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网络借贷出借人权利法律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法律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网络借贷基本概念及类型 |
一、P2P缘起及基本概念 |
二、网贷交易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网贷交易的类型化分析 |
第二节 厘定多元化的法律主体地位 |
一、网贷平台的适格性 |
二、网贷平台法律定位的观点梳理 |
三、出借人金融消费者身份的界定 |
第三节 廓清网贷多层次的民事法律关系 |
一、出借双方的借款合同 |
二、服务合同中的居间合同内容 |
三、服务合同对委托合同规则的准用 |
四、二元说代理权源及双方代理的正当性 |
五、网贷平台义务的认定标准 |
第二章 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法律适应性问题 |
第一节 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一、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的法理依据 |
二、网贷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三、网贷交易蕴含的风险分析 |
四、网贷的非有效市场:投资者的理性偏差 |
第二节 网贷出借人权利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 |
一、交易安全权遭遇挑战 |
二、交易知情权难以保证 |
三、金融隐私权屡被侵犯 |
四、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 |
第三章 域外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的经验 |
第一节 英国模式 |
一、英国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 |
二、英国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措施 |
第二节 美国模式 |
一、美国网贷平台的商业模式 |
二、美国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措施 |
第三节 其他国家网贷出借人权利保护措施 |
一、韩国 |
二、日本 |
三、澳大利亚 |
第四章 网贷出借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完善 |
第一节 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融资征信体系 |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下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
二、市场化征信发展模式的法律建构 |
三、确定金融隐私权的边界问题 |
第二节 强化信披义务确保出借人知情权的实现 |
一、信息披露的价值意蕴 |
二、构建出借人友好的制度取向 |
三、建立分类式的信息披露规则 |
第三节 发挥出借人教育的预防式功能 |
一、树立出借人风险防范意识 |
二、明确出借人教育方式方法 |
第四节 实现行业自律有效参与互联网金融治理的路径选择 |
一、发挥软约束力的功能优势 |
二、行业自律的实施前提 |
三、行业自律的实施机制 |
第五章 网贷出借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通过破产程序完善网贷平台退出机制 |
一、破产程序保障金融债权的路径探索 |
二、破产程序保障金融债权的制度安排 |
第二节 以侵权责任为路径保障金融债权 |
一、董监高的勤勉义务在责任认定中的核心地位 |
二、董监高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三、划分责任分配方式 |
第三节 导入多元化纠纷解决的权利救济渠道 |
一、多元化纠纷解决的优势 |
二、建立内部纠纷处理机制 |
三、强化投诉的救济渠道 |
四、探索特色商事调解制度 |
五、调解协议法律约束力的适当延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管理科学中激励机制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网络演化博弈行为研究[D]. 刘萌萌.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J银行K分行营销人员激励方案优化研究[D]. 马婷婷. 河南大学, 2020(06)
- [3]慢性病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价值及激励机制研究[D]. 党媛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排名式治理的机制与效果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D]. 毛庆铎. 山东大学, 2020(08)
- [5]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内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 宋芳. 天津大学, 2020(01)
- [6]双重信息不对称下SaaS云外包激励机制研究[D]. 吴琦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D]. 杨玉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基于政府规制的绿色供应链动态决策研究[D]. 许佳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9]网络借贷出借人权利法律保护研究[D]. 郭千钰.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