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专业教师承担医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论文文献综述)
裴旭阳[1](2021)在《法律类文本俄汉翻译中忠实性原则的体现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素材选自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2011),是一部涵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各级教育制度,并明确规定各类教育主体责任和义务的法案。该文本属于法律类文本,具有严谨、公正、客观的特点。因此,在翻译中应该精准的传递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和内容。忠实性原则是本次翻译实践应该遵循的第一大原则。源文本中涉及许多的法律专业术语,句子为多复杂的长难句,翻译难度较大。如何在法律文本俄汉翻译中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切合原文风格且选词造句等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是本次翻译的难点所在。也就是,翻译时如何达到既忠实于原文所表达的信息,又忠实于译语的表达习惯。因此,本次实践报告将聚焦忠实性翻译原则进行展开论述。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任务描述,主要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背景以及文本特征分析;第二章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过程描述,分别从“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译后事项”这三个过程进行介绍;第三章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报告中忠实性原则的体现,本章共分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为忠实性原则的概述,第二和第三小节分别从词汇和句法层面论述忠实性原则的具体体现;第四章是本次翻译实践活动总结,主要是对本次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总结。
王欢[2](2020)在《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文中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院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是提高临床医师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优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理念和健康需求”转变的需要,同时为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储备人才,是医学教育领域近几年研究关注的重点。我国于2014年起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近六年来,全国住培工作稳步推进,住培组织体系日趋健全,住培制度和政策也日趋完善。然而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进行调研和督导工作中,发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依然存在住培制度政策执行力度不强、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师资教学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不挂钩、忽视对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培养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定向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运用项目管理、目标管理、激励理论和岗位胜任力理论的基础上,以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为例,首先通过SWOT分析法调查、分析该院住培体系工作现状,并结合2019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反馈,总结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已取得领导重视、制度较为完善、住院医师生活待遇和保障不断增强与完善的成效,但还存在住培组织体系不健全、住培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住培师资绩效考核机制缺失和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随后,以国家和上海市住培相关制度政策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并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住培体系运行经验,从过程管理、考核管理、师资绩效和岗位胜任力培养等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尝试提出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加强住培过程管理,开展项目化管理;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强化住培考核管理;注重师资绩效考核,配套相应激励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住院医师综合能力。此外,为提高本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住院医师考评体系中各个考评指标的权重进行重新推理计算并经过一致性检验后最终确定。最后,拟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对优化后的A医院住培体系培训效果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层等四个层次进行预期评估,以此加强对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的持续改进和完善。
周悦[3](2020)在《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文中认为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立足临床护理岗位并承担护理科研任务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方案构建、岗位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提供依据,为护理研究生教育策略和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同时为临床各专科、各阶段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指标构建提供参考。方法 1.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2.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概念界定和指标筛选。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同时计算专家的权威系数、判断系数和内容熟悉程度,以此来判断专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结果 1.界定了“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和“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概念,构建了由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科研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8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6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260,0.3443,0.0764,0.0542,0.2731,0.1260。3.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7和 0.88。4.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9,0.18,0.16,卡方检验p值均<0.05。结论 在对“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和“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方面能力提升提出改进建议,为此群体的临床规范化培训、考核和职业规划提供了评价工具,并为各专科、各阶段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护士核心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期提高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的临床和科研能力,促进我国临床护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
聂翠云[4](2020)在《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中的“社会参与”研究 ——以悉尼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高校是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汇聚地,高校教师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主体,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政策是教师管理的重要指挥棒。实施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职称评审政策改革,全面激发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活力和热情,是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创新驱动和知识转型的视角,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理论上分析知识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转型趋势,从实践上探索世界一流大学职称评审中的“社会参与”经验,探究了“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及“谁来评”等问题,在了解我国高校职称评审现状的基础上,以期得到对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有益启示。研究发现,知识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分别是知识与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知识转型对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带来与科研评价密切相关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变革。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一流大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关注教师的社会参与能力,重视教师服务社会的各类产出,形成了多元化的评审主体。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在职称评审中的“社会参与”做法,我国高校应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评审理念,将“非学术标准”纳入评审标准当中,对教师的服务社会的其他成果给予认定,在学术同行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评审主体。
腰昕月,马艳[5](2020)在《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临床专业留学生教学改革实践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临床专业留学生《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教学反思。方法利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带来的一系列教育资源,2018年9月—2019年11月,新疆某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卫生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课后反馈和个别座谈等方式,总结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结果随着"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逐步推进,临床专业留学生在《卫生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中逐渐暴露出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梯度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并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 "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为留学生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实践教学中发现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预防医学品牌课程、加大创新教学模式开放力度、加强课程质量体系建设、深化教学人才梯队建设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陈素凤[6](2020)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结合“医教协同”背景,研究H医院专硕的培养现状、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更好地优化医院专硕培养方案,全方位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H医院专硕培养的基本信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H医院专硕和导师进行调查,调查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外语能力八项能力培养现状及培养认知情况。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导师、专硕、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专硕培养完善措施方面的创新性意见。结果:医教协同模式优势明显,72.3%的学生和72.6%的导师对医教协同模式满意;H医院的专硕培养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35.2%的专硕和32.2%导师对整体培养效果不满意;专硕和其他住培学员同工不同酬的奖助体系会降低专硕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培养过程考核流于形式。31.8%的专硕只在少部分轮转科室能管理床位,53.0%的专硕在本学科临床工作期间仍不能独立值夜班,临床实践机会不够,临床技能考核不规范;导师认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仍有待提升,61.4%的专硕未发表过文章,科研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导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较差,英语口语、阅读、写作能力均有待提升,英语自学能力较差,语言学习氛围不浓厚;H医院专硕经过三年的培养,医德医风等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88.3%的学生表示没有承担过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只有47.7%的学生参加过教学制度、规范及教学技巧培训,临床教学能力明显不足;57.6%的学生表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有一点困难,42.4%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导师认为主要是沟通经验不足、缺乏沟通技巧训练等原因;64.6%的导师认为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差,自学卫生法律知识的学生只有42.4%,卫生政策法规学习缺位;专硕的理论课程主要是采取分散式授课+脱产式集中授课,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未能贴合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重叠,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结论:H医院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制度体系成熟。专硕与住培衔接顺利,协同培养初见成效,但专硕整体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奖助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忽略临床能力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差等问题。应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完善考核过程管理;重视其他能力培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技能培训质量,理顺临床科研关系,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袁丹[7](2019)在《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的实证研究,了解公共理论培训状况和存在问题,在对基本情况、政策知晓、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安排等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实情,以提高公共理论培训质量为导向,提出改进公共理论培训的方法,为促进和完善公共理论培训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抽取云南省6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作为调查现场,分别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对6家基地的公共理论培训方案、培训计划等培训资料进行现场收集。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541名学员、127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37名学员、12名教师、14名管理人员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或小组访谈。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公共理论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安排、培训效果、管理工作等内容的知晓或评价情况。访谈内容包括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的了解、对公共理论培训大纲、培训形式、题库建设的必要性评价或需求情况,以及对公共理论培训内容及其培训形式等内容的看法和建议。对收集的问卷资料和访谈结果进行归纳整理,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录入调查数据,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多重响应、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用Stata12.0统计软件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1.调查的6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按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公共理论培训,但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差异性大,具体实施过程不规范。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知晓方面,39.29%的学员和56.20%的教师知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16.17%的学员和7.44%的教师不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公共理论培训要求的知悉情况方面,43.98%的学员和48.76%的教师知悉公共理论培训相关要求,46.99%的学员和42.15%的教师对公共理论培训相关要求清楚情况一般。对公共理论培训开展的必要性评价方面,69.17%的学员和92.56%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公共理论培训。3.对公共理论培训模块(医学人文+医学通识+政策法规)的评价方面,89.29%的学员赞成当前公共理论培训模块构成,93.39%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培训模块构成合理。对公共理论培训形式的评价与选择方面,29.70%的学员和12.40%的教师认为当前的公共理论培训形式“自主学习+远程教学”不尽合理;在公共理论培训形式的选择中,52.26%的学员选择“自主学习+远程教学+基地集中教学”,选择比例最高;在公共理论各培训形式学时比例(远程教学:自主学习:集中教学)的选择方面,29.51%的学员选择“2:1:1”,选择率最高。4.自主学习方面,15.60%的学员认为公共理论自主学习重要性一般或不重要,59.97%的学员认为自己在公共理论培训中自主学习的效果一般或不好。远程教学方面:42.48%的学员每天均进行线上学习,33.65%的学员存在刷课行为,7.89%的学员存在请人代课行为;44.36%的学员和84.30%的教师认为当前远程教学100学时的安排合理;38.16%的学员对远程课件内容的满意度一般或不满意,32.32%的学员对当前公共理论远程教学的教师授课质量满意度一般或不满意;在公共理论培训远程教学课件制作方式的选择方面,51.88%的学员选择讲授者出镜讲授,所占比例最高;64.10%的学员认为远程教学的效果一般或不好;基地集中教学方面:57.71%的学员和82.6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展基地集中教学;36.11%的教师对基地开展公共理论集中教学形式选择为“讲座”,所占比例最高;在开展基地集中教学的时间选择方面,42.15%的教师选择在周一至周五下班后的时间,时间可分散进行,所占比例最高;87.60%的教师愿意承担集中教学相关教学任务。5.在公共理论考核方面,92.86%的学员一次性通过公共理论考核;58.83%的学员认为考核题量合理,2016级学员(60.42%)认为合理的比重高于2017学员(57.53%);在考核试题难度评价方面,58.27%的学员认为考核试题难度一般,39.10%的学员认为非常难或较难;49.63%的学员满意当前公共理论考核的时间安排(每年12月中下旬),79.34%的教师认为当前考核时间安排合理;在考核具体时间安排方面,54.51%的学员选择“设定考核时间区域,学员在期间内选择时间考试”,所占比例最高;在考核地点安排的满意度评价方面,52.26%的学员对当前的考核地点安排满意度一般或不满意,2016级学员(45.83%)满意度低于2017级学员(49.31%);在对接下来住培公共理论考核地点的选择方面,54.14%的学员选择“住培基地内安排考点”,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以州市为考区安排考点,占29.32%;74.43%的学员满意当前机考方式。在公共理论试题库的建设方面,95.04%的教师认为有必要组建试题库。36.47%的学员选择“统一使用同一套试卷”,选择率最高,其次是33.65%的学员选择“构建试题库,现场随机组题”。6.在公共理论培训管理工作的评价方面,40.98%的学员对基地教学管理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或不满意,39.29%的学员对公共理论培训远程教学管理的满意度评价为一般或不好;教师认为学员在公共理论培训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19.59%)、学习积极性不高(19.59%)、流于形式(17.28%)等问题,认为基地在公共理论培训中存在开展积极性不高(21.41%)、培训流于形式(16.82%)及教师重视程度不够(16.82%)等问题。在公共理论培训大纲制定方面,68.42%的学员和88.4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制定公共理论培训大纲;教师对培训大纲应包含内容的选择方面,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培训具体内容(14.99%),培训模块(14.72%),培训形式(14.03%)等。7.在公共理论培训成效的影响因素方面,28.12%的学员认为平时太忙,没有太多学习投入时间,所占比例也最高,其次是没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占20.99%,没有培训教材(20.75%)也是多数学员认为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在公共理论培训效果的评价方面,54.14%的学员认为培训效果不太理想,年级越高、单位人、了解公共理论培训相关要求、认为远程教学效果和培训形式好的学员对当前公共理论培训效果的评价越好;23.97%的教师认为公共理论培训效果不好,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和公共理论培训大纲、认为当前公共理论培训形式好的教师对当前公共理论培训效果的评价越好。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管理人员、教师均对公共理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考核具体安排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访谈对象普遍反映当前培训内容覆盖面较广,尚能满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求。但部分知识点建议再拓展和深入,并及时更新课件。建议在当前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增加基地集中教学,同时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教学师资。多数访谈对象对当前的考核时间、地点、形式等安排较为满意,提出建设公共理论试题库和制定培训大纲,完善培训方案。[结论]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实施亟待完善;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知晓度不高;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要求知悉率较低;4.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内容不健全;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形式单一;6.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考核工作有待规范;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体系不完善。[建议]1.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方案;2.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宣传力度;3.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要求的学习和解读;4.拓展和深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内容;5.丰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形式;6.调整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考核工作;7.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体系。
张柏林[8](2019)在《基于流通数据的医学院校读者借阅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图书馆图书资源的流通数据为依据,社会网络分析为方法,调查分析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使用现状,构建读者兴趣小组和专业合作小组,为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归纳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分析了目前借阅行为的研究现状;运用统计分析法获取了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医学类热门图书、非医学类热门图书、高借阅量读者及高借阅量专业并进行了简要的统计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了医学类图书热点主题、非医学类点主题并构建借阅兴趣小组和专业合作小组。【结果】本研究结果如下:(1)本科生特别是临床专业的本科生借阅频次占总借阅频次的31.71%,是医学院校图书馆的第一大使用群体。(2)教材类图书、医学基础知识类图书、专业性医学图书是医学类热点借阅主题。(3)中国当代文学、以英语为主的其他学科教辅类图书、以日本美国为代表的境外通俗读物、音乐类图书是非医学类热点借阅主题。(4)只含有本科生的兴趣小组为5个,占兴趣小组总数的55.56%。(5)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共现性最好,在11个合作小组中的9个小组都有参加,占兴趣小组总数的81.82%(6)临床专业本科生和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共现性非常好,在11个合作小组中的6个小组都共同参与,占兴趣小组总数的54.55%。(7)药学的本科生、法医学的本科生、口腔医学的本科生、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生、儿科学的硕士生、医学检验技术的本科生、病理与病理生理的硕士生、急诊医学的硕士生与其他专业的共现次数少、点度中心性弱。【结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目前医学院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重点及其对应的服务人群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这表明馆藏图书资源在辅助教学中仍起基础性作用。(2)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图书资源的采编方面应该向基础性医学图书倾斜。(3)医学生特别重视英语的学习,应适当加大英语学习类图书的采编。(4)医学生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涉猎广泛。(5)读者交流活动应该重点针对临床专业的本科生。(6)留学生借阅兴趣小组的借阅图书比较单一且小众,需要鼓励留学生借阅兴趣小组扩大借阅范围,并增加针对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及语言培训。(7)通俗类读物在不同群体的渗透性较好,适合读者扩大借阅兴趣小组成员的学历层次。(8)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其他几乎所有专业都合适的交流、合作对象。预防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次之,也比较适合与其他专业进行交流、合作。这两个专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也非常契合。(9)药学的本科生、法医学的本科生、口腔医学的本科生、临床检验诊断学的硕士生、儿科学的硕士生、医学检验技术的本科生、病理与病理生理的硕士生、急诊医学的硕士生等群所借图书的学科独立性较强,应当鼓励这些专业的读者扩大借阅范围,增加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刘金鑫[9](2019)在《西医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中级水平留学生课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了教师在教授医学汉语词汇时所使用的四大教学策略,即直接教学策略、间接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与综合教学策略。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四种教学策略中存在使用频率高低的问题,即教师在医学汉语课堂上进行医学汉语词汇教学时所使用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高频教学策略、低频教学策略及零频教学策略。不同的类别的医学汉语词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不同使用频次的医学汉语教学策略取得的效果各不相同,高频教学策略的使用效果整体较好,但也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学策略;低频教学策略的使用效果处于中等水平,但是也存在着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学策略。根据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教师对于教学策略的使用频率存在高低之分,并且教师对于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的使用存在盲区(即零频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部分学生对于某些高频教学策略的使用存在疲乏感,大部分学生希望增加低频教学策略的使用频率。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当前医学汉语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本文研究的教学策略分类进行介绍;第二章对教师在医学汉语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三章对医学专业中级水平留学生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第四章是针对广西医科大学教师教授医学汉语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调查总结;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附录部分是对教师的访谈问卷及留学生们的调查问卷。
张阳[10](2019)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新变化,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于2010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正经历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并提出开展“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适应这种社会健康需求格局的改变,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正在逐步由以知识结构和过程为基础的模式转向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方向发生演变。2014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对保障“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融入到本科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找出目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力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在综合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标准的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24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优秀组12名,普通组12名,结合学生访谈结果,经过专家讨论后,初步编制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调查问卷》(教师版),选取国内不同区域18所医学院校450名专业及教学管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标准进行重要性和可行性评价,构建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在全国不同区域选取六所医学院校1620名本科毕业生对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标准的重要性、胜任力现状及本科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和修订胜任力模型。并在辽宁省范围内邀请住院医师(890名)、临床教师(150名)、护士(140名)、管理人员(50名)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结合毕业生胜任力自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毕业生胜任力不足。最后,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目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450名专业教师参与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评价,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3.3%。量表总体信度0.921,各维度信度均大于0.7。经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87,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9686.9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的因子。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8.14%。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35的条目8个,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再删除一个条目,最终模型包含6个维度,5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医学及相关知识”、“临床技能与疾病预防”、“学术科研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24个访谈样本中,剔除了2个未全部完成访谈。优秀组与普通组毕业生胜任力在访谈长度和访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编码小组编码的一致性可接受。两编码小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7项基准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不同区域的1620名毕业生,利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调查表》(学生版)进行胜任力重要性和现状评价,回收1585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91,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12321.7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后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33%。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4238.364,p=0.12,结果不显着,χ2/df=3.571,CFI为0.902,AGFI为0.812,RMSEA为0.07,这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以接受的模型。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在各维度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两大领域培养不足,部分能力培养存在缺失。结论:1.与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相比,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接轨,胜任力模型涉及内容和领域基本一致,仍需进一步根据国内教育实际进行补充或修订。2.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基本符合中国国情。3.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水平不足,特别是需加强医学生人际沟通、职业精神与素质培养等薄弱环节的培养。4.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和评价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健康要求,积极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临床专业教师承担医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专业教师承担医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论文提纲范文)
(1)法律类文本俄汉翻译中忠实性原则的体现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及文本简介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二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实践报告计划的制定 |
2.1.2 平行文本的准备 |
2.1.3 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的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三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中忠实性原则的体现 |
3.1 忠实性原则的概述 |
3.2 忠实性原则在词汇层面的体现 |
3.2.1 术语翻译 |
3.2.2 普通名词及词组的准确性翻译 |
3.2.3 含有修饰限定成分词语的简洁性翻译 |
3.3 忠实性原则在句法层面的体现 |
3.3.1 被动句的翻译 |
3.3.2 含有大量并列结构的句子翻译 |
第四章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活动总结 |
4.1 法律类文本俄汉翻译中翻译问题总结 |
4.2 法律类文本俄汉翻译中翻译策略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词汇表 |
附录二 原文 |
附录三 译文 |
致谢 |
(2)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访谈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4.4 层次分析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住院医师 |
2.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2.1.3 项目管理 |
2.1.4 目标管理 |
2.1.5 激励理论 |
2.1.6 岗位胜任力 |
2.1.7 形成性评价 |
2.1.8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
2.2 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介绍 |
2.2.1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
2.2.2 加拿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
2.2.3 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
2.3 相关概念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2.3.1 项目管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2.3.2 目标管理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2.3.3 激励理论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2.3.4 岗位胜任力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2.3.5 形成性评价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的运用 |
第三章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现状、分析及评价反馈 |
3.1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现状 |
3.1.1 基本条件 |
3.1.2 培训管理 |
3.1.3 师资管理 |
3.1.4 培训质量 |
3.1.5 保障措施 |
3.2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机会分析 |
3.2.4 风险分析 |
3.3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情况调查 |
3.3.1 住院医师访谈 |
3.3.2 住培指导教师访谈 |
3.3.3 住培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访谈 |
3.4 A医院接受2019年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督导情况 |
3.4.1 督导过程 |
3.4.2 督导反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 A医院住培组织体系不健全 |
4.1.1 A医院住培组织架构不完整 |
4.1.2 A医院住培制度不完善 |
4.1.3 A医院住培政策执行力不强 |
4.2 A医院住培教学过程管理不规范 |
4.2.1 A医院住院医师培训目标无针对性 |
4.2.2 A医院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不明确 |
4.2.3 A医院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不规范 |
4.3 A医院住培师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缺失 |
4.3.1 A医院住培师资绩效考核落实不到位 |
4.3.2 A医院住培师资激励形式单一 |
4.4 A医院住院医师岗位胜任力不足 |
4.4.1 A医院住院医师临床实践缺失且缺乏上级指导 |
4.4.2 A医院住院医师人文素质不高且科研教学能力不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 |
5.1 加强住培过程管理,开展项目化管理 |
5.1.1 健全基地组织架构,落实岗位职责 |
5.1.2 完善基地制度建设,保证培训质量 |
5.1.3 加强监督反馈机制,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
5.2 借鉴目标管理理论,强化住培考核管理 |
5.2.1 对标各层级培训目标,制定A医院住培总则 |
5.2.2 对标各层级培训细则,制定A医院培训计划 |
5.2.3 强化住院医师考核评价,完善住培考核管理 |
5.2.4 A医院住院医师日常考核指标权重设置 |
5.3 注重师资绩效考核,配套相应激励措施 |
5.3.1 健全师资教学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内容 |
5.3.2 拓宽师资激励形式,调动师资带教积极性 |
5.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住院医师综合能力 |
5.4.1 重视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突显教师培训核心地位 |
5.4.2 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培养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预期效果评估 |
6.1 反应层评估 |
6.2 学习层评估 |
6.3 行为层评估 |
6.4 成果层评估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硕士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 |
(二) 以学历为因素分层培训,加强硕士护士培训针对性 |
(三) 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规范化培训方案,促进能岗匹配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 核心能力与护理核心能力 |
(二) 团队角色理论 |
三、护理核心能力框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注册护士的核心能力 |
(二) 专科护士/高级实践护士的核心能力 |
(三) 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四、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方法及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护理核心能力的文献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文献检索结果 |
(二) 核心能力概念界定及特质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半结构式访谈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二) 硕士护士核心能力研究结果 |
1. 临床实践能力 |
2. 临床科研能力 |
3. 护理教育能力 |
4. 组织管理能力 |
5. 沟通协调能力 |
6. 专业发展能力 |
三、小结 |
第三部分: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方法 |
二、函询结果 |
(一) 专家的基本情况 |
(二) 第一轮函询反馈意见 |
(三) 第二轮函询反馈意见 |
(四) 相关统计结果 |
三、小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
(一) 科学性分析 |
(二) 可靠性分析 |
二、硕士护士核心能力指标的结果分析 |
(一) 临床实践能力 |
(二) 临床科研能力 |
(三) 护理教育能力 |
(四) 组织管理能力 |
(五) 沟通协作能力 |
(六) 专业发展能力 |
三、硕士护士核心能力指标的现实意义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半结构式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3: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4: 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综述 临床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中的“社会参与”研究 ——以悉尼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我国正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
2.高校教师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 |
3.职称评审改革是激发高校教师创新活力的关键因素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知识转型的相关研究 |
3.创新驱动发展、知识转型背景下的高校变革相关研究 |
4.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相关研究 |
5.研究现状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1.创新驱动 |
2.知识转型 |
3.职称评审 |
4.职称评审政策 |
(五)研究方案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转型背景下的职称评审 |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知识转型理论 |
1.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2.知识转型理论 |
(二)创新驱动发展、知识转型背景下的职称评审变革 |
1.创新驱动发展、知识转型背景下的科学研究 |
2.科学研究转型背景下的科研评价 |
3.与科研评价密切相关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变革趋势 |
三、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中的“社会参与” |
(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的“社会参与” |
(二)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基本概况 |
1.悉尼大学 |
2.帝国理工学院 |
3.康奈尔大学 |
(三)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特点 |
1.评审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发展 |
2.评审标准重视教师的社会参与能力 |
3.成果形式认可教师服务社会的各类产出 |
4.评审主体要求多元化的组织结构 |
四、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中的“社会参与”启示 |
(一)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评审理念 |
1.树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 |
2.重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概念 |
3.拓宽“专业技术能力与水平”的内涵 |
(二)将“非学术标准”纳入评审标准当中 |
1.重视教师的社会参与能力 |
2.强化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三)把教师服务社会的其他高质量成果纳入认定范围 |
1.认可以“学术产品”为方向的科研成果 |
2.重视以“社会影响”为核心的网络作品 |
(四)在学术同行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评审主体 |
1.确保学术同行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
2.探索形成更大范围的社会化评审主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临床专业留学生教学改革实践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卫生学》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难点 |
1.1 授课内容广集思,课程内容难引胜 |
1.2 教学模式难其乐,课堂氛围欠融融 |
1.3教材选用难两全,中外合流非易事 |
1.4 教管结合显学风,学练相辅欠基础 |
1.5 双语授课欠人才,新老传帮需践行 |
2 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临床专业留学生《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
2.1 做好“丝路国际化”医学教育育人工作,培养能医未病之病的全科医师 |
2.2 努力打造“留学新医”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品牌,带动预防医学教育根植与品牌教学的联动机制 |
2.3 推动预防医学课程内容革新,加大教学模式创新 |
2.4 进一步完善品牌预防医学教育的质量体系建设,促进教学管理与教学的有机统一 |
2.5 启动教学队伍师资专门化建设,实现以“丝路”引人才育人才的未来发展导向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方法 |
2.2 统计学方法 |
2.3 质量控制 |
2.4 伦理学问题 |
2.5 理论框架 |
2.6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各基地实施情况 |
3.2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状况 |
3.3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 访谈结果 |
4 讨论 |
4.1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实施情况 |
4.2 住培政策的知晓情况 |
4.3 住培目标的了解情况 |
4.4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相关要求知悉情况 |
4.5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开展的必要性评价 |
4.6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模块评价 |
4.7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形式的开展情况 |
4.8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考核的评价与选择 |
4.9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管理工作状况 |
4.10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效果评价 |
5 结论 |
5.1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实施亟待完善 |
5.2 住培政策知晓度不高 |
5.3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要求知悉率较低 |
5.4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内容不健全 |
5.5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形式单一 |
5.6 住培公共理论考核工作有待规范 |
5.7 住培公共理论培训体系不完善 |
6 建议 |
6.1 完善住培公共理论培训方案 |
6.2 加大住培政策宣传力度 |
6.3 加强住培公共理论培训要求的学习和解读 |
6.4 拓展和深入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内容 |
6.5 丰富住培公共理论培训形式 |
6.6 调整改进住培公共理论考核工作 |
6.7 建立健全住培公共理论培训体系 |
7 创新与不足 |
7.1 创新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学员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研究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图 |
(8)基于流通数据的医学院校读者借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2 医学院校图书馆借阅主题词网络研究 |
1.4.3 医学院校图书馆借阅人网络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统计分析法 |
1.5.3 社会网络分析法 |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 相关理论及数据来源 |
2.1 相关理论依据 |
2.1.1 行为科学理论 |
2.1.2 社会网络分析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主题词网络 |
2.2.2 借阅人网络 |
2.3 样本数据来源 |
2.3.1 样本的选择 |
2.3.2 样本数据来源 |
2.3.3 样本数据预处理说明 |
3 医学院校图书馆借阅主题词网络分析 |
3.1 医学类图书重点借阅主题词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转换 |
3.1.3 基于高频主题词的医学类图书借阅热点分析 |
3.2 非医学类图书重点借阅主题词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转换 |
3.2.3 基于高频主题词的非医学类图书借阅热点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医学院校图书馆借阅人网络分析 |
4.1 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分析 |
4.1.1 医学院校图书馆高借阅量读者 |
4.1.2 医学院校图书馆读者兴趣小组分析 |
4.2 医学院校图书馆专业分析 |
4.2.1 医学院校图书馆高借阅量专业 |
4.2.2 医学院校图书馆专业合作小组分析 |
5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流通数据及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西医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中级水平留学生课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现状 |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现状 |
三、医学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理论依据 |
一、研究内容 |
二、理论依据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调查对象及语料来源 |
一、调查对象 |
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使用情况及评价分析 |
第一节 医学汉语直接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使用情况及评价分析.. |
一、课堂直接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二、课堂直接词汇教学策略评价分析 |
三、课堂直接词汇教学策略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医学汉语间接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使用情况及评价分析.. |
一、课堂间接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二、课堂间接词汇教学策略评价分析 |
三、课堂间接词汇教学策略综合分析 |
第三节 医学汉语合作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使用情况及评价分析.. |
一、课堂合作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二、课堂合作词汇教学策略接受度分析 |
第四节 医学汉语综合词汇教学策略课堂使用情况及评价分析.. |
第五节 综合分析 |
第三章 影响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选择及使用的因素 |
第一节 教材方面 |
第二节 医学汉语词汇的特点 |
第三节 学生医学实习任务的要求 |
第四节 教师方面 |
一、教师的知识背景 |
二、教师的教学任务要求 |
三、对教学策略的重视程度 |
第五节 学生方面 |
一、动机因素 |
二、学习态度 |
三、语言水平 |
四、其他因素 |
第四章 医学汉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使用情况调查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教学策略使用情况调查总结 |
一、课堂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情况调查总结 |
二、课堂词汇教学策略评价情况调查总结 |
第二节 教学策略使用有效性分析 |
一、课堂随机测试分析 |
二、综合分析 |
第三节 不同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有效性的差异及原因 |
一、词汇教学策略使用有效性的排序 |
二、不同词汇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产生差异的原因 |
第四节 提高医学汉语词汇教学效率的相关建议 |
一、对教材编写方面的建议 |
二、针对医学汉语词汇特点的词汇教学建议 |
三、针对医学实习任务的教学建议 |
四、对教师授课方面的建议 |
五、对学生学习方面的建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10)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比较研究法 |
3 结果 |
3.1 不同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概述 |
3.1.1 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21 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 |
3.1.3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
3.1.4 英国《明日的医生》(Tomorrows Doctors)-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
3.1.5 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 |
3.1.6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
3.2 不同国家医师岗位胜任力框架的概述 |
3.2.1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
3.2.2 加拿大专科医师胜任素质框架 |
3.2.3 英国医学总会(GMC)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 |
3.2.4 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 |
3.3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胜任模型框架的比较 |
3.3.1 不同国家地区医学教育标准比较 |
3.3.2 不同国家、组织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标准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研究 |
4.1.1 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 |
4.1.2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6 版与2008 版内容的比较 |
4.2 国内、外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比较研究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行为事件访谈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讨论法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胜任力指标池的初步构建 |
3.2 行为事件访谈 |
3.2.1 人群基本资料 |
3.2.2 访谈时间与访谈录音文本分析 |
3.2.3 编码者平均编码结果分析 |
3.2.4 文本长度与胜任特征频次、平均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相关 |
3.2.5 胜任力特征分析 |
3.3 专业教师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指标重要性评价 |
3.3.1 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
3.3.2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信度分析 |
3.3.3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效度分析 |
3.4 专家组对胜任力模型条目的讨论结果 |
3.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初步模型 |
3.6 专业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3.6.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4 讨论 |
4.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 |
4.1.1 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
4.1.2 胜任力模型初步框架的构建 |
4.1.3 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评价阶段 |
4.1.4 模型构建中专家组讨论阶段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1 因子分析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人群一般资料 |
3.1.2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1.3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 讨论 |
4.1 量表的信度 |
4.2 量表的效度 |
4.3 模型的局限性 |
4.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和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小组讨论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分析 |
3.1.1 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的得分分析 |
3.1.2 不同人群对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得分比较 |
3.1.3 不同性别住院医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1.4 不同职称临床教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培养目标 |
3.2.2 课程设置 |
3.2.3 教学方法 |
3.2.4 考试评价 |
3.2.5 临床实习 |
3.2.6 招生与就业 |
4 讨论 |
4.1 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得分分析 |
4.2 不同人群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的比较 |
4.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
4.3.1 .培养目标方面 |
4.3.2 课程设置方面 |
4.3.3 教学方法方面 |
4.3.4 教育评价方面 |
4.3.5 临床实习方面 |
4.3.6 招生与就业指导方面 |
4.3.7 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初测版) |
附录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修订版) |
附录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调查表 |
附录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住院医师版) |
附录6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临床教师版) |
附录7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护士版) |
附录8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临床专业教师承担医学英语教学的利与弊(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律类文本俄汉翻译中忠实性原则的体现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教育法》翻译实践报告[D]. 裴旭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A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优化策略[D]. 王欢. 东华大学, 2020(01)
- [3]全日制硕士毕业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 周悦.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世界一流大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中的“社会参与”研究 ——以悉尼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康奈尔大学为例[D]. 聂翠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临床专业留学生教学改革实践探讨[J]. 腰昕月,马艳.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03)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D]. 陈素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理论培训状况及对策研究[D]. 袁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8]基于流通数据的医学院校读者借阅行为研究[D]. 张柏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西医医学汉语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以广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中级水平留学生课堂为例[D]. 刘金鑫.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D]. 张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