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谷亚娟[1](2019)在《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累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稻米矿质元素改良一直是水稻遗传育种学家关注的热点,因为矿质元素不仅是植物生长所必需,同时对人体非常重要,而且只能通过食物摄取。盐碱胁迫不仅影响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影响它们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选用4个适合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即吉农大511、松粳14、龙稻11及松粳12,分别种植在非盐碱和苏打盐碱地上,研究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籽粒中K、Na、Ca、Mg、Fe、Mn、Zn、P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元素在水稻籽粒不同部位中的含量排序为糙米>精米>稻壳,其余7种元素则为稻壳>糙米>精米;非盐碱胁迫下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为Zn<Fe<Na<Mn<Mg<Ca<P<K,盐碱胁迫下为Zn<Mn<Fe<Mg<Ca<Na<P<K,盐碱胁迫改变了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排序,且无论盐碱还是非盐碱胁迫下,糙米和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的排序均不同;盐碱胁迫增加了稻米中Na和Ca元素的含量,降低了Fe、Mn、Zn、P元素的含量,且Na增加达8.5倍,同时显着增加了稻壳中Na含量,降低了稻壳中其它7种元素的含量;盐碱胁迫下龙稻11的糙米和精米中Na的含量最高,表现出品种间差异。非盐碱胁迫下稻壳中,Mn和Zn、P和Fe呈显着正相关(P<0.05),Mg和Mn、P呈显着负相关(P<0.05),Ca和Mg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r=-0.984);盐碱胁迫下,P与Ca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Fe和Na、Mg,K和Ca呈显着正相关,Mn和Na、Zn,K和Fe呈显着负相关(P<0.05),Na和Ca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非盐碱胁迫下糙米中,Mn和Ca、Mn和Fe、Zn和Fe、Zn和K呈显着正相关(P<0.05),Fe和K、Mn和K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K和Mg、P和Mg呈显着负相关(P<0.05),Mg和Z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盐碱胁迫下,Zn和K、Mn和K及Mn和Zn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K和P间呈显着正相关(P<0.05);Mg和K、Mg和Mn及Mg和Zn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非盐碱胁迫下精米中,Zn和Ca间呈显着正相关(P<0.05)。盐碱胁迫下,Mg和Fe间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Mg和Na间呈显着负相关(P<0.01)。非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中K与Zn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r=0.836),Ca与Mg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r=-0.890);盐碱胁迫下K与Mn、P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Na与Fe呈显着正相关(P<0.05),Ca与Na、P间呈显着负相关(P<0.05)。盐碱胁迫改变离子间相关性,非盐碱胁迫下不显着相关的离子间在盐碱胁迫下显着甚至极显着相关,非盐碱胁迫下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的离子间在盐碱胁迫下不显着相关。
谷亚娟,李景鹏,杨福,张鑫[2](2019)在《盐碱胁迫对水稻稻壳和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矿质离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但只能通过食物摄入,不能在体内合成。盐碱胁迫会影响水稻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在盐碱地广泛种稻治碱和选育吸收更多矿质离子的品种的背景下,本研究选用4个适合当地气候的水稻品种即吉农大511、松粳14、龙稻11及松粳12,分别种植在盐碱和非盐碱土壤上,研究了苏打盐碱胁迫对水稻籽粒中K、Na、Ca、Mg、Fe、Mn和Zn元素吸收的影响及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7种元素在4个水稻品种的籽粒中的含量排序均为:稻壳>糙米>精米;与非盐碱比,盐碱胁迫显着促进了水稻籽粒对Na的吸收,K、Mg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显着,显着降低了Ca、Fe、Mn和Zn的吸收;且显着增强了"龙稻11"的糙米和精米中Na的含量;盐碱胁迫显着降低了稻壳对Ca、Mn的吸收,但增加了糙米中Ca的吸收;盐碱胁迫下Fe和Mn在糙米和精米中含量无显着差异;盐碱胁迫增加了精米对Na和Ca的吸收,减少了对Fe、Mn和Zn的吸收;盐碱胁迫影响水稻籽粒中离子间相关关系,非盐碱胁迫下,精米中Zn和Ca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盐碱胁迫下,Mg和Fe呈显着正相关关系,Mg和Na呈显着负相关关系。
邵源梅,李少明,杨天丽,郭咏梅[3](2016)在《水稻不同基因型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分布研究》文中指出测定了弥勒县相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198份水稻糙米、46份水稻精米N、P、K、Mg、Ca、Fe、Zn、Cu和Mn等9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198份糙米9种矿质元素在亚种间、品种间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亚种、品种糙米中9种元素的含量差异各不相同,但含量排序均为N>P>K>Mg>Ca>Zn>Fe>Cu>Mn;Ca含量在亚种间差异较大,对Ca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粳稻明显高于籼稻;Fe含量在非糯稻、软米稻和糯稻间差异较大,对Fe吸收和积累的能力糯稻明显高于非糯稻和软米稻。对46份水稻糙米和精米的9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糙米中大部分元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精米中的含量,即在去糙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矿质营养元素,在去糙过程中P、K、N、Fe和Mn含量下降幅度较大,损失率分别为41.49%、17.23%、8.82%、14.68%和11.61%,这说明以上营养元素多存在于种皮、糊粉层和胚中,随着碾磨,含量随之下降;与之相反,Ca、Mg和Zn含量去糙后增加了27.01%、21.57%和6.28%,以上元素多存在于胚乳中;此外,碾磨后Cu含量下降较少,损失率稍低,表明Cu在籽粒中分布较为均匀;
黄炎[4](2016)在《水稻糙米若干矿质元素含量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稻米矿质元素作为重要的营养品质指标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全球约有60%的人患有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亚健康和许多疾病归因于矿质元素缺乏。稻米是全世界50%以上人口的主食,发掘和利用富含微量营养元素的水稻品种对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两套不同水稻种质资源对水稻籽粒若干矿质元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如下:1.测定了378份关联定位群体材料的Fe、Zn、Se、Pb和Cd含量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在7个不同水稻亚群中,粳稻亚组中的Zn和Cd含量显着高于其它6个属于籼稻的亚组,群体结构能解释总变异的5.7%(Se)到22.1%(Pb)。相关性分析表明,Fe和Zn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P<0.001),而Se和Fe或者Zn含量相关性不显着。Pb和大部分矿质元素(除了Se)呈显着的正相关。通过关联定位发现了20个与这5种矿质元素(Fe、Zn、Se、Pb和Cd)相关联的QTL,同时研究发现了几处矿质元素遗传位点的聚集点,第5条染色体的Cd和Pb的遗传位点,第7条染色体上Zn和Pb的遗传位点和第11条染色体上Se和Pb的遗传位点。2.研究了国际水稻研究所提供的20份重测序水稻材料的Mg、Na、K、Ca、Zn和Cu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差分析表明Ca、 Na和K在水稻糙米中含量主要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而Fe、Zn和Cu含量也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同时Mg、Na、Zn和Cu含量也受到遗传和环境互作的显着影响(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g、K、Zn元素与其它矿质元素呈正相关。Cu元素与Ca、Na、K元素呈负相关,与其它矿物元素呈正相关,而Ca与其它元素的相关性并不显着。通过初步关联分析找到与其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Ca、Cu、K、Na和Zn)紧密关联的17个QTLs,它们分别定位于水稻第1、2、6、8、10和11条染色体。
杨世佳[5](2012)在《氮肥对江淮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氮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粳稻是我国主要栽培稻亚种,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5.5%以上。江苏省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省份,自1994年以来种植面积为240万公顷,单产超过7500kg·hm-2。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进行水稻品种结构调整使得粳稻面积迅速扩大到80%以上。如今,粳稻已经成为江苏省水稻种植和稻米消费的主体地位。江淮是江苏省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自上世纪90年代调整籼稻、扩大粳稻种植以来,该地区水稻品种的布局出现较大调整。因此,探讨江淮地区不同年代粳稻主栽品种的产量、稻米品质、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演变特征,对江淮地区水稻高产和优质的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氮肥水平对粳稻产量、稻米品质、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可以为水稻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提供重要参考。为此,本试验于2009年在江苏省丹阳市眭巷村进行,以江淮地区1960s、1970s、1980s、1990s和2000s5个年代的粳稻代表性主栽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肥水平,研究江淮地区不同年代粳稻主栽品种的产量、稻米品质、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及对氮肥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随着年代的变迁,水稻的分蘖力下降,但成穗率提高;水稻抽穗期的生物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以1980s的最小;而抽穗期至成熟期的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收获指数以1980s为最大的抛物线趋势;说明1960s、1970s和1980s产量的提高是抽穗期至成熟期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共同的作用,而1990s和2000s主要是抽穗期至成熟期的生物量的提高。对于产量构成因素随年代变迁的变化显示,有效穗数呈抛物线趋势,以1980s的最高;结实率呈增加的趋势,千粒重以1970s、1990s和2000s的显着大于1960s和1980s;说明,相对1960s,1970s以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来提高产量,1980s以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而1990s和2000s以每穗粒数、结束率和千粒重。氮肥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加水稻茎蘖数,高氮(N2)处理中1980s、1990s和2000s品种的增加明显于1960s和1970;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抽穗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在高氮(N2)处理中1960s、1970s的增加幅度明显于1980s、1990s和2000s;1960s、1970s和1980s的抽穗期至成熟期的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而1990s和2000s呈抛物线趋势。5个年代品种水稻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高氮(N2)处理中1980s、1990s和2000s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1960s和1970;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对氮肥的响应以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最为敏感,在各氮肥水平间的差异均显着;结实率次之,高氮(N2)处理显着低于对照(CK)处理;对每穗粒数和穗长的影响不大。2.随着年代的变迁,稻米碾磨品种中的糙米率增加,精米率下降,整精米率以1970s最大的抛物线趋势。垩白性状在年代的变迁得以改善,以垩白米率和垩白度的变化较明显;长宽比以1960s显着高于其他年代,1970s至1990s呈增加的趋势,2000s最小。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以1960s的最大,1970s至2000s呈增加的趋势,且蛋白质含量在各年代品种的变化较大。水稻淀粉RVA谱的峰值黏度呈上升的趋势,冷胶黏度和消减值随年代的变迁呈下降的趋势。氮肥抑制了碾磨品质,而外观品质得以改善;蛋白质含量得到提高,而直链淀粉含量相反;氮肥对冷胶黏度和消减值的影响较大,均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但在各氮肥水平间的差异未显着。3.稻谷中P、Mg、Zn、Fe、Cu含量随着年代的变迁呈现以1990s最大的抛物线趋势;Mn以1970s为最大的抛物线趋势;Ca含量在对照(CK)处理呈下降的趋势,在氮肥处理中略有升高的趋势。水稻糙米中P、Mg、Ca、Zn、Fe含量随着年代的变迁呈现以1990s最大的抛物线趋势;Mn、Cu含量随着年代变迁因施氮水平而异,但总体趋势还是呈现抛物线趋势。5个年代品种稻谷中P、Zn、Mn的含量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Cu的含量相反;除了1990s之外Mg、Ca、Fe含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5个年代水稻糙米中P、Mg、Ca、Zn含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呈下降的趋势;Fe、Cu、Mn因不同年代品种而异。可见,随着年代的变迁,水稻中多数矿质元素的积累得到提高,而氮肥抑制水稻中多数矿质元素的积累。4.随着年代的变迁,除了1980s之外,其他年代水稻植株的氮含量在对照(CK)处理中呈增加的趋势,而在氮肥处理中呈下降的趋势;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对照(CK)处理中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氮肥处理中1960s至1990s呈下降趋势,2000s有所提高。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偏生产力随年代变迁的变化较为明显,氮素收获指数呈现抛物线趋势,且1980s、1990s和2000s较1960s和1970s的高;氮素偏生产力呈增加的趋势,且2000s显着高于其他年代。可见,水稻植株的氮含量及氮素积累量随年代变迁的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氮素利用率总体呈升高的趋势,且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水稻氮含量及氮素积累量升高,但氮素利用率下降。
邹金[6](2011)在《精白米糠营养成分剖析、改性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首先对糙米碾磨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和5种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针对三道米糠(即精白米糠)成分的特性,以其为原料,研究了淀粉酶水解制备糊精的工艺,然后研究了糊精改性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工艺,并对糊精酯的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同时探讨了精白米糠改性产物在油脂微胶囊化实验中的应用情况。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糙米碾磨加工过程中不同加工工序得到的米样和米糠中主要营养成分和5种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糙米中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含量比精米更加丰富;不同工序得到的米糠的成分存在差异,一、二道米糠含有较多的油脂和蛋白质,三道米糠淀粉含量丰富,油脂含量低;糙米皮层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矿质元素,随着碾白精度的提高,矿质元素较多地进入到米糠中,且矿质元素的含量以一道米糠中最多,稻米中以Ca元素的含量居多,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是:Mg>Ca>Zn>Fe>Cu。2.以精白米糠为原料,DE值为指标,对酶法水解米糠淀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了酶解工艺,得到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是:酶解温度70℃,料水比1:8,加酶量20U/g,酶解时间20min,此时米糠淀粉水解液的DE值为21.52。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淀粉水解程度(DE值)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水比。3.以自制糊精为原料,取代度(DS)为指标,对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工艺,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为45%,反应温度为35℃,体系pH值为8.5,反应时间为4.5h,此时产品取代度为0.0196。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得出影响产物取代度的各因素的主次顺序是:底物质量分数>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4.对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结构和部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与糊精的红外光谱图相比,仅在1735.65cm-1和1573.64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证明了酯羰基的存在,表明糊精与辛烯基琥珀酸酐发生了酯化反应,糊精分子经酯化后引入了辛烯基琥珀酸基团;糊精经辛烯基琥珀酸酐进行酯化改性后,表观粘度增大,并且具有剪切变稀现象,属于假塑性流体;在同一浓度时,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透光率相对糊精的透光率有所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透光率均呈减小趋势;糊精经酯化改性后,冻融稳定性提高,乳化性增强。5.确定了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的配方及乳化工艺,即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用量为12%,玉米糖浆为35%,精白米糠悬浮液为21.2%(以干基计),大豆色拉油为30%,聚甘油酯为1.8%,采用二相乳化法,水相温度为75℃,油相温度为65℃,均质压力30MPa,均质3次,喷雾干燥制备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产品呈白色粉末状,干爽,复原乳状液表面无结膜,无粒子挂壁,包埋率为90.84%,表明包埋效果较好。对所制备的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产品的性质进行了测定,表明产品感官评价好,电镜扫描可知粉末油脂颗粒基本呈圆形,表面光滑,未出现破壁、裂缝和渗漏等现象,说明包埋效果较好。
宁慧峰[7](2011)在《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理化基础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水稻生产正面临两个重要挑战。人口不断增长,稻田面积日趋缩减使稳定提高水稻产量成为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水稻生产的最重要目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以肥水高投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稻作方式在实现水稻增产的同时,对稻米品质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开展高产、优质协调的稻作理论与技术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稻作水平,增加优质米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众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中,氮素对水稻产量的效应最大,施用氮素已成为生产上最主要的增产措施。大量研究表明,氮素对稻米品质也具有重要影响,但在氮素效应的性质(增益或恶化)和大小上,现有研究存在明显分歧,这主要与品种基因型、氮素用量和运筹以及栽培环境有关。水稻优质栽培的施氮技术研发因而长期停滞不前。为此,本研究利用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品种,采用更多因子组合的氮素处理以及进行多年的田间试验,以期系统研究氮素对稻米品质的效应及其理化基础,为高产、优质协调的稻作理论和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田间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江宁试验基地(2007、2008)和丹阳试验基地(2009、2010)进行,以早丰9号、徐稻4号、宁粳2号、武育粳3号、宁粳1号和武运粳7号等6个在生育期、穗型和食味品质上差异明显的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低肥、中肥和高肥等3个氮素用量以及两个基、穗肥配(8:2和5:5)共7个氮素处理,系统分析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等指标,测定了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稻米品质相关主要的化学组分以及糊化温度、崩解值等淀粉理化特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产量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稻谷产量提高。氮素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穗数,其次是增加了穗粒数,而结实率下降,对千粒重影响较小。在产量对氮素的响应上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武育粳3号、徐稻4号和武运粳7号在产量对氮素的响应上较为稳定,而宁粳2号、早丰9号和宁粳1号产量则对氮素较为敏感,但大穗型和小穗型品种之间在氮素响应上并无显着差异。品种基因型在产量上的差异以不施氮最明显,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这种差异有减小趋势。(2)在碾米品质上:整精米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未达显着水平。中氮处理下,增加穗肥比例显着提高了武运粳7号的出糙率和精米率,但高氮处理下穗肥比例增加则导致宁粳1号精米率显着下降,对其余品种无显着影响。碾米品质呈现显着的基因型差异:糙米率以武育粳3号最高,武运粳7号最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以宁粳2号最高,武运粳7号最低。(3)在外观品质上:随施氮量的增加,完善米率增加;心白米率和背白米率下降,青米率增加,腹白米率、乳白米率和其他类型米率无显着变化;外观品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4个品种中宁粳1号的心白米率、背白米率和乳白米率最高;武育粳3号腹白米率和其他类型米率最高;武运粳7号的青米率最高;宁粳2号的心白米率、腹白米率和乳白米率最低;武运粳7号的背白米率和其他类型米率最低;武育粳3号的青米率最低。施氮显着提高了宁粳1号的腹白米率,不利于其外观品质的改善。(4)在食味品质上:增施氮素和增加穗肥比例均使稻米的食味评分下降。优质品种武育粳3号评分较低,而武运粳7号食味品质相对较差,但评分较高,表明以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低来评价稻米食味品质存在局限性。(5)在籽粒主要生化组分含量上:随施氮量的增加,精米中支链淀粉含量下降,直链淀粉无显着变化,总淀粉含量下降,直支比增加。糙米和精米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尤其是谷蛋白含量增加显着;醇溶蛋白与谷蛋白比值下降;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分布增加,而清蛋白和谷蛋白分布无明显变化;施氮提高稻米蛋白质营养品质。糙米中植酸含量下降。糙米和精米中17种氨基酸含量呈增加趋势,MN55处理高于MN82处理,但未达显着水平。大穗型品种徐稻4号、宁粳2号和武运粳7号对氮素效应更为敏感,蛋白质分布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小穗型品种早丰9号、武育粳3号和宁粳1号蛋白质分布相对稳定。(6)在籽粒矿质元素积累上:氮素效应对糙米中大量元素无显着影响,但随着氮素水平的提高,糙米Ca呈现上升趋势,而Mg和N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氮素对糙米中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具有显着的抑制Zn积累效应。氮素效应对精米中微量元素影响显着,促进了Fe和Mn的积累,抑制了Zn的积累。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对氮素的响应上存在显着基因型差异,但这种基因型差异在年际之间变化较大。(7)在淀粉理化特性上:随施氮量的增加,淀粉RVA谱线呈下降趋势。RVA特征值中,峰值年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回复值下降,糊化温度增加,崩解值在2008年和2009年下降,而在2010年略有增加;消减值随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食味品质较好的武育粳3号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回复值和糊化温度较低;食味品质较差的武运粳7号则相反。消减值对氮素的响应存在显着基因型差异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增施氮素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对稻米碾磨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具有显着的负面效应。因此,急需加强高氮投入下稻米品质变劣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借以发展高产、优质的稻作理论与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水稻生产水平。
胡霞[8](2011)在《利用回交导入系剖析水稻产量与品质QTL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如何在维持现有高产水平基础上不断改善稻米品质是水稻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优质恢复系测258和和优质常规籼稻中广香1号为轮回亲本与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锌含量高的粳型糯稻新品系IR75862杂交创制的BC1F7回交导入系群体,在广西南宁和海南三亚定位了产量相关性状(二次枝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穗重)、粒型(粒长、宽、厚)、碾磨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及微量元素铁、锌、镉、汞和铅的主效QTL,并剖析QTL检测的遗传背景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测258与IR75862双亲在穗实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整精米率及铁、锌、镉微量元素浓度等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中广香1号与IR75862则在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千粒重、单穗重、精米率及铁、锌微量元素浓度上差异达显着水平。多数产量及粒型相关性状与3种碾磨品质相关不显着。2在南宁和三亚环境下,分别检测到影响测258/IR75862和中广香1号/ IR75862群体产量相关性状、粒型、碾磨品质和5种微量元素浓度的主效QTL 98个和90个,分布在所有12条染色体上。3 2个群体在南宁和三亚两种环境检测到的9个整精米率QTL中,有7个QTL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效应。相似地,中广香1号/IR75862群体在两种环境没有检测到影响各微量元素浓度的相同QTL,仅测258/ IR75862群体检测到影响Zn浓度的2个相同的QTL,说明与产量和粒形性状相比,影响整精米率和微量元素浓度的QTL具有较强的环境互作效应。4 IR75862供体基因导入测258品种背景的平均导入频率为5%,是导入中广香1号品种背景平均导入频率的2.5倍。同样,2个品种背景在同一环境定位到的所有性状的QTL中,不同遗传背景检测到影响同一性状的QTL数占所有性状QTL总数的5.3%。表明供体等位基因导入和QTL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同一QTL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加性效应大小可能相似,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5许多影响粒数和粒重的QTL被定位在同一或相邻区间,基因效应方向相反。但鉴定出一些影响这两种性状的遗传独立位点,如位于第2染色体RM262RM475、第5染色体RM509RM430、第6染色体RM587RM510和第9染色体RM566RM242区间,只影响粒数而与粒重无关;相反,位于第7染色体RM478RM134和第12染色体RM519RM235区间,只影响粒重而与粒数无关。因此,针对这些独立于粒重的枝梗数和穗粒数位点或独立于枝梗数和穗粒数的粒重位点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在现有品种的穗粒数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6 2个群体的影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的多数QTL与枝梗数、粒数和粒重QTL定位在染色体的不同区域,表明碾磨品质与枝梗数、粒数和粒重是相互独立遗传的。通过影响这些性状QTL的重组有可能实现产量和碾磨品质的最佳配置。7影响不同微量元素的许多QTL被定位在同一或相邻区间,基因效应方向大多相同,表明控制这些微量元素浓度的QTL表现为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作用。暗示在提高水稻铁﹑锌营养元素含量的同时,对人体有毒害的镉﹑汞和铅等重金属元素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鉴定出影响籽粒铁锌浓度的主效QTL(qFe2、qZn2a和qZn6a),其与其它重金属元素的QTL独立,即利用这些位点提高水稻籽粒铁、锌浓度的同时不会引起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因而在水稻铁、锌生物强化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
石燕,邹金,郑为完,张海玲[9](2010)在《稻米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稻米碾磨加工过程中各米样和各道米糠主要营养成分和5种矿质元素Cu、Zn、Ca、Mg、Fe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糙米含有比精米更加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一道米糠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其质量分数分别为21.88%、15.57%,二道米糠中油脂和蛋白的质量分数较大,分别为13.26%、13.41%,三道米糠中淀粉质量分数高达51.39%;稻米中矿质元素较多地存在于米糠中,各道米糠中5种矿质元素的总量依次为13 006.81、9 901.53、6 767.78μg/g,明显高于各米样,稻米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高低顺序是:Mg>Ca>Zn>Fe>Cu。
王克敏[10](2011)在《稻米重要矿质元素的分布及铁锌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矿质元素是人体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对人体健康有着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矿质营养元素缺乏带来的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通过遗传育种技术提高水稻籽粒中有益矿质元素的含量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本研究选用了长粒水稻品种浙农7号、中粒品种浙农60和短粒品种浙农34三种籼稻品种,研究了铁(Fe)、锌(Zn)、硒(Se)、镁(Mg)、钙(Ca)、锰(Mn)六种有益矿质元素在籽粒内部的分布情况。同时测定了31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系)11种矿质元素和9个农艺性状,分析了矿质元素之间以及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还改进了籽粒中铁、锌含量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利用新建立的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BPT)快速筛选方法对25个早籼杂交组合的不同世代材料、93-11及浙农7号诱变群体的富铁材料进行了快速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3种不同粒型的籼稻品种的碾磨结果表明,3个品种达到相同碾磨程度所需时间明显不同,长粒品种浙农7号所需时间远大于短粒品种浙农34,中粒品种浙农60介于两者之间。6种矿物质含量在3个品种的糙米中差异很大,在同一品种籽粒不同部位的分布也有显着差异。尤其是Fe、Mg、Ca,Mn在稻米籽粒中的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稻米籽粒的最外层;而Zn和Se在籽粒中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2.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的Mg与Al和Pb为极显着正相关,与其它5种元素的负相关未达显着水平;Al与Ca、Mn、Cu和Pb表现为正相关;Fe与Zn、Hg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Cu表现为显着负相关;Zn除了与Fe显着正相关外还与Se呈正相关。在矿质元素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上,Zn与株高、Se与穗长均有着显着正相关,而Mg含量与穗长显着负相关。Fe、Se、Cd、Hg与单穗重均为显着正相关,而Mn和Pb与籽粒长宽比极显着负相关。在水稻育种中可以根据上述相关性间接改良相关的性状。3.为快速测定稻米中的Fe含量,利用米粉创建了基于盐酸浸提基础、通过BPT染色的铁含量简单准确的分光光度法。Fe2+在0-1.5ppm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0.357 x+0.0027,R2=0.9999;其测定结果与ICP-MS法比较无显着差异。本研究还建立了利用米粉在盐酸浸提基础上通过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染色的Zn含量分光光度法,Zn2+在0-0.2 ppm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y=2.206x+0.0162,R2=0.9902;该方法与ICP-MS方法测定结果也没有显着差异。上述两种快速测定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其精度能够达到水稻育种工作要求。4.本试验利用BPT染色法对糙米中的Fe含量进行了快速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该快速筛选方法染色效果好、反应灵敏,可以达到水稻育种快速筛选的目的。与传统的测定方法相比较,可为水稻育种工作者提供一种低成本的Fe含量测定技术。
二、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累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盐碱地种稻研究进展 |
1.2.2 不同生长条件对水稻体中矿质元素含量影响研究 |
1.2.3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研究进展 |
第2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矿质元素含量 |
2.1.2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精米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2.3 技术路线 |
2.2.4 创新点 |
第3章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
3.1 试验结果 |
3.1.1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K含量 |
3.1.2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Na含量差异 |
3.1.3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Ca含量 |
3.1.4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Mg含量差异 |
3.1.5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Fe含量 |
3.1.6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Mn含量 |
3.1.7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Zn含量差异 |
3.1.8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稻壳、糙米和精米中P含量差异 |
3.2 小结 |
3.3 讨论 |
第4章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矿质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
4.1 试验结果 |
4.1.1 稻壳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2 糙米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3 精米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4 盐碱胁迫下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
4.2 小结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盐碱胁迫对水稻稻壳和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实验设计 |
1.2 材料的前处理与研磨 |
1.3 样品的测量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K、Na、Ca、Mg、Fe、Mn和Zn含量差异 |
2.1.1 K含量差异。 |
2.1.2 Na含量差异。 |
2.1.3 Ca含量差异。 |
2.1.4 Mg含量差异。 |
2.1.5 Fe含量差异。 |
2.1.6 Mn含量差异。 |
2.1.7 Zn含量差异。 |
2.2 水稻籽粒不同部位中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1 稻壳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2 糙米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3 精米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3)水稻不同基因型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样品准备 |
1.2.2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
1.2.3 N、P和K等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在亚种间的差异 |
2.2 非糯稻、软米稻和糯稻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 |
2.3 水稻糙米和精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 |
3 讨论 |
(4)水稻糙米若干矿质元素含量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矿质元素对植物的影响 |
1.2.1 N、P、K等大量元素 |
1.2.2 Ca、Mg、S等中量元素 |
1.2.3 Fe、Zn、Cu、Se等微量元素 |
1.2.4 重金属元素 |
1.3 水稻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
1.3.1 矿质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1.1 Ca、Mg、S、Si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1.2 Fe、Zn、Mn、Se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2 矿质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4 矿质元素的遗传研究 |
1.4.1 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
1.4.2 不同基因型稻米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
1.4.3 稻米矿质元素含量间相关性 |
1.4.4 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
1.4.5 稻米矿质元素积累的分子机理 |
1.5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5.1 关联分析原理 |
1.5.2 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378份水稻材料矿质元素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处理与研磨 |
2.1.2 样品预处理 |
2.1.3 ICP-MS测定水稻矿质元素含量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1.5 关联定位与模型选择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水稻糙米矿质元素含量分布 |
2.2.2 不同亚群间含量分析 |
2.2.3 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
2.2.4 关联定位QTL |
第三章 水稻矿质元素含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稻材料 |
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3 分子标记SNP选择 |
3.1.4 群体结构 |
3.1.5 关联定位与模型选择 |
3.2 结果 |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年份间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 |
3.2.2 不同亚群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 |
3.2.3 矿质元素相关性分析 |
3.2.4 矿质元素方差分析 |
3.2.5 关联分析的模型比较 |
3.2.6 全基因组关联定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5)氮肥对江淮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氮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品种演替中水稻产量及理想株型的研究 |
1.2.1 水稻品种演替中水稻产量变化的研究 |
1.2.2 水稻品种演替中理想株型改良的研究 |
1.2.3 水稻品种演替中干物质生产的研究 |
1.3 水稻品种演替中农艺措施变化的研究 |
1.3.1 育秧技术的研究 |
1.3.2 施肥技术的研究 |
1.4 稻米品质的研究 |
1.4.1 稻米品质及其遗传性状 |
1.4.2 气候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3 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研究 |
1.5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研究 |
1.5.1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积累的遗传性研究 |
1.5.2 影响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积累的因素 |
1.6 水稻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二章 水稻群体动态和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摘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水稻茎蘖数及成穗率的变化特征 |
2.2.2 水稻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
2.2.3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 |
2.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水稻稻米品质对氮肥的响应 |
摘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稻米碾磨品质的变化特征 |
3.2.2 稻米外观品质的变化特征 |
3.2.3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特征 |
3.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变化特征 |
3.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水稻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对氮肥的响应 |
摘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稻谷中Zn、Fe、Mn、Cu、P、Mg和Ca含量的变化特征 |
4.2.2 糙米中Zn、Fe、Mn、Cu、P、Mg和Ca含量的变化特征 |
4.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水稻氮素利用率对氮肥的响应 |
摘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水稻植株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5.2.2 水稻植株氮积累量的变化特征 |
5.2.3 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
5.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全文讨论及结论 |
摘要 |
6.1 讨论 |
6.2 结论 |
6.3 创新点和不足 |
6.3.1 创新点 |
6.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6)精白米糠营养成分剖析、改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米糠综述 |
1.1.1 米糠概述 |
1.1.2 米糠的应用 |
1.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综述 |
1.2.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概述 |
1.2.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反应机理 |
1.2.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方法 |
1.2.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性质 |
1.2.5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6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糙米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布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稻谷碾磨加工 |
2.3.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3 矿质元素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糙米加工过程中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 |
2.4.2 糙米加工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精白米糠酶水解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精白米糠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3.3.2 精白米糠淀粉的酶解工艺流程 |
3.3.3 DE值的测定 |
3.3.4 单因素实验 |
3.3.5 最佳酶解条件的确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精白米糠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 |
3.4.2 单因素实验 |
3.4.3 正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制备 |
4.3.2 取代度的测定 |
4.3.3 影响酯化反应的单因素实验 |
4.3.4 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 |
4.3.5 红外光谱的定性分析 |
4.3.6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的性质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实验 |
4.4.2 正交试验 |
4.4.3 红外光谱结构表征 |
4.4.4 表观粘度 |
4.4.5 透明度 |
4.4.6 冻融稳定性 |
4.4.7 乳化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作为壁材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5.3.2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的制备工艺流程 |
5.3.3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的制备配方 |
5.3.4 乳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
5.3.5 乳状液稳定性的测定 |
5.3.6 微胶囊化效果的评定 |
5.3.7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有关指标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辛烯基琥珀酸糊精酯作为壁材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
5.4.2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的制备 |
5.4.3 乳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
5.4.4 精白米糠营养化粉末油脂产品的性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理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
1.1 淀粉与稻米品质 |
1.1.1 直链淀粉 |
1.1.2 支链淀粉 |
1.1.3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1.1.4 淀粉粒的结构及其理化特性 |
1.2 蛋白质与稻米品质 |
1.2.1 稻米中蛋白质含量、分布及其营养价值 |
1.2.2 蛋白质含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1.3 脂肪与稻米品质 |
1.4 矿质元素与稻米品质 |
1.4.1 作物中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以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
1.4.2 我国土壤中微量元素状况 |
1.4.3 谷物中微量元素的吸收与利用 |
1.4.4 提高微量元素生物有效性的途径 |
1.4.5 水稻植株及籽粒中矿质元素的分布 |
1.4.6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与稻米品质关系 |
2 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1 氮素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2.2 氮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2.3 氮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2.4 氮素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案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氮素对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型和氮素效应对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氮素对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基因型差异 |
3 讨论 |
3.1 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氮素效应 |
3.2 稻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基因型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氮素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2.2 稻米碾磨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
2.3 氮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2.4 稻米外观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
2.5 氮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素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3.2 氮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 稻米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
3.4 食味品质对氮素的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氮素对稻米淀粉、蛋白质和植酸积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对精米淀粉积累的影响 |
2.2 精米淀粉含量的基因型差异 |
2.3 氮素对籽粒蛋白质、植酸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3.1 氮素对糙米中植酸含量的影响 |
2.3.2 氮素对糙米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3 不同氮素处理下蛋白质与植酸含量的相关分析 |
2.4 氮素对糙米和精米中蛋白质组分及其分布的影响 |
2.4.1 稻米蛋白组分及其分布的氮素效应 |
2.4.2 籽粒蛋白组分及其分布的基因型差异 |
2.5 氮素对糙米和精米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氮素对精米中淀粉和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
3.2 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及分布的基因型差异 |
3.3 氮素对植酸积累的影响 |
3.4 籽粒植酸与蛋白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氮素对稻米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对大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2.2 氮素对微量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
2.3 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的基因型差异 |
3 讨论 |
3.1 氮素对稻米籽粒中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 |
3.2 氮素效应与作物"隐性饥饿" |
3.3 氮素效应与人类"隐性饥饿" |
3.4 矿质元素分布的基因型差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氮素对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氮素处理对精米淀粉RVA谱及其特征值的影响 |
2.2 精米淀粉RVA特征值的基因型差异 |
2.3 不同氮素处理淀粉RVA特征值与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3.1 氮素对淀粉RVA特征值的影响 |
3.2 淀粉RVA特征值的基因型差异 |
3.3 淀粉RVA特征值与淀粉和蛋白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2 讨论 |
2.1 氮素影响稻米品质的生化基础 |
2.2 氮素影响稻米品质的生理机制 |
2.2.1 籽粒碳氮代谢与氮素效应 |
2.2.2 矿质元素营养与氮素效应 |
2.3 协调水稻高产、优质的可能途径 |
3 稻米品质氮素效应研究展望 |
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利用回交导入系剖析水稻产量与品质QTL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米产量相关研究进展 |
1.1.1 水稻产量构成要素 |
1.1.2 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定位研究进展 |
1.2 稻米品质概述 |
1.2.1 外观品质 |
1.2.2 加工品质 |
1.2.3 蒸煮与食味品质 |
1.2.4 营养品质 |
1.2.5 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1.2.5.1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2 稻米加工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3 蒸煮与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4 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
1.2.5.5 外观品质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 |
1.2.5.6 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 |
1.2.5.7 矿质元素与品质和产量的相关性 |
1.3 稻米性状的研究进展 |
1.3.1 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
1.3.2 加工品质的遗传 |
1.3.3 矿质元素的研究进展 |
1.4 稻米品质性状的分子数量遗传研究进展 |
1.4.1 稻米品质性状QTL 研究进展 |
1.4.2 外观品质 |
1.4.3 加工品质 |
1.4.4 蒸煮和食味品质 |
1.4.5 矿质元素的浓度 |
1.5 水稻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1 作图群体 |
1.5.2 DNA 的分子标记 |
1.5.3 水稻分子遗传图谱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田间种植和性状考察 |
2.2 表型鉴定 |
2.2.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2.2.2 粒长、粒宽和粒厚 |
2.2.3 矿质元素的浓度测定 |
2.3 基因型分析 |
2.3.1 DNA 提取 |
2.3.2 PCR 扩增 |
2.3.3 扩增产物电泳分离 |
2.4 数据分析与QTL 定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2 个回交导入群体的遗传连锁图 |
3.2 供体等位基因的导入频率 |
3.3 亲本及群体产量与品质性状 |
3.4 群体水稻籽粒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频率分布 |
3.5 回交导入系群体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5.1 测258/IR75862 回交导入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5.2 中广香1 号/ IR75862 回交导入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6 亲本及群体的矿质元素浓度 |
3.7 水稻籽粒矿质元素浓度的频率分布 |
3.8 水稻籽粒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8.1 测258/ IR75862 群体籽粒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3.8.2 中广香1 号/ IR75862 群体籽粒矿质元素浓度的相关分析 |
3.9 测258/IR75862 群体影响产量和品质各性状主效QTL 的定位 |
3.9.1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
3.9.2 粒型性状的QTL |
3.9.3 碾磨品质相关性状的QTL |
3.9.4 影响产量和品质不同性状的重要QTL 区间 |
3.10 中广香1 号/IR75862 群体影响产量和品质各性状主效QTL 的定位 |
3.10.1 产量相关性状的QTL |
3.10.2 粒型性状的QTL |
3.10.3 碾磨品质相关性状的QTL |
3.10.4 影响产量和品质不同性状的重要QTL 区间 |
3.11 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产量和品质性状的QTL 定位 |
3.12 水稻籽粒矿质元素浓度的QTL 定位分析 |
3.13 影响不同微量元素浓度的重要QTL 区间 |
3.14 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元素浓度QTL 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穗粒数、粒重及碾磨品质的遗传关系 |
4.2 QTL 的成簇分布和矿质元素的遗传相关性 |
4.3 QTL 的遗传主效应及其环境互作效应 |
4.4 供体等位基因导入和QTL 检测的遗传背景效应 |
4.5 影响粒数和粒重及碾磨品质的重要QTL |
4.6 影响矿质元素浓度的重要基因组区域及其潜在的育种应用价值 |
4.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稻米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型号 |
1.3 实验方法 |
1.3.1 稻谷碾磨加工 |
1.3.2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1.3.3 矿质元素测定 |
1.3.3.1 样品试液的制备 |
1.3.3.2 样品中矿质元素的测定 |
1.3.3.3 火焰原子吸收仪工作参数的确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稻米常规营养成分的分析 |
2.2 稻米矿质元素的分析 |
2.2.1 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
2.2.2 样品中矿质元素的分析 |
2.2.3 精米与糙米中各矿质元素含量的比较 |
2.2.4 精米与米糠中各矿质元素元素含量的比较 |
3 结论 |
(10)稻米重要矿质元素的分布及铁锌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矿质营养元素的重要性 |
2.1.1 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 |
2.1.2 矿质营养缺乏引起的病症 |
2.2 水稻矿质元素含量差异的多样性 |
2.2.1 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矿质元素的差异 |
2.2.2 不同水稻品种矿物质含量的差异性 |
2.2.3 不同环境条件铁含量差异的多样性 |
2.3 水稻籽粒中矿物质含量的遗传控制及其生物有效性 |
2.3.1 水稻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遗传控制 |
2.3.2 水稻籽粒中植酸含量以及对矿物质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
2.4 水稻籽粒矿质元素之间以及与水稻品质、产量以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
2.5 稻米重要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 |
2.5.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2.5.2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
2.5.3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
2.5.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2.5.5 其他测定方法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田间试验设计 |
3.3 稻米铁含量的快速测定 |
3.3.1 铁元素的定性筛选 |
3.3.2 铁元素的定量测定 |
3.4 稻米锌含量的快速测定 |
3.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4.2 样品前处理与测定 |
3.5 农艺性状、矿质元素含量以及碾磨程度的测定 |
3.5.1 农艺性状的测定 |
3.5.2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
3.5.3 碾磨程度的测定 |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稻米铁含量快速测定体系的优化 |
4.1.1 稻米籽粒铁含量快速筛选体系的优化 |
4.1.2 稻米籽粒中铁含量定量测定体系的优化 |
4.2 稻米锌含量快速测定体系的优化 |
4.2.1 浸提条件的优化 |
4.2.2 缓冲溶液体系的优化 |
4.2.3 表面活性剂(CPC)用量的选择 |
4.2.4 无水乙醇用量的选择 |
4.2.5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
4.2.6 5-Br-PADAP-Zn2+络合物吸收光谱及其稳定性 |
4.2.7 工作曲线以及方法灵敏度 |
4.3 稻米籽粒中重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 |
4.3.1 实验材料性状 |
4.3.2 不同实验材料的碾磨特性 |
4.3.3 水稻籽粒中六种有益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 |
4.4 相关性分析 |
4.4.1 实验材料农艺性状 |
4.4.2 实验材料矿质元素含量 |
4.4.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矿质元素含量 |
4.4.4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5 BPT快速测定方法在高铁水稻种质资源筛选中的应用 |
5 讨论 |
5.1 水稻籽粒中铁、锌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的评价与应用 |
5.2 不同材料的碾磨特性及六种有益矿质元素在水稻籽粒中的分布规律 |
5.2.1 碾磨特性 |
5.2.2 有益矿质元素含量的分布 |
5.3 稻米矿质含量及与其他性状相关性 |
6 参考文献 |
本人硕士期间所发论文目录 |
四、不同色稻的精米与米糠中矿质元素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盐碱胁迫下水稻籽粒矿质元素累积规律研究[D]. 谷亚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01)
- [2]盐碱胁迫对水稻稻壳和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谷亚娟,李景鹏,杨福,张鑫. 土壤与作物, 2019(01)
- [3]水稻不同基因型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分布研究[J]. 邵源梅,李少明,杨天丽,郭咏梅. 西南农业学报, 2016(05)
- [4]水稻糙米若干矿质元素含量关联分析[D]. 黄炎. 浙江大学, 2016(08)
- [5]氮肥对江淮不同年代粳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氮利用的影响[D]. 杨世佳.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1)
- [6]精白米糠营养成分剖析、改性及其应用[D]. 邹金. 南昌大学, 2011(04)
- [7]氮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理化基础研究[D]. 宁慧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8]利用回交导入系剖析水稻产量与品质QTL及其表达的遗传背景效应[D]. 胡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9]稻米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的分布分析[J]. 石燕,邹金,郑为完,张海玲.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0(04)
- [10]稻米重要矿质元素的分布及铁锌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D]. 王克敏. 浙江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