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娇[1](2021)在《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研究 ——以二年级语文园地《猫和老鼠》为例》文中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的综合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有关作文教学的教学研究认为习作主要存在三种范式:结果写作、过程写作、交际语境写作。当下,传统的小学作文课堂以结果写作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从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在小学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指导不足的问题,并不能提供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小学看图写话是中高段写作的基础,尤其重要。然而,目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看图写话究竟该如何实施、如何评价亟需探寻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而过程写作教学法就提供了一些思路,它所倡导的反复修改、加强写作过程指导的做法,十分有助于推进看图写话的教学活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课堂观察、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前人的相关研究,梳理明确了看图写话的教学设计思路,然后结合过程写作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猫和老鼠》看图写话为例,进行一系列的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是: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接着,通过查阅文献,简要梳理了过程写作教学法的起因与发展的历程,明确该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剖析过程写作的实施流程,归纳总结它的基本特征,在这基础上,论述将过程写作法融入小学看图写话的可行性与设计原则。接着,以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猫和老鼠》图片为例,展开相应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该教学设计,在扬州市Z小学二年级进行实施,并且对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优点与局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小学看图写话学困境提供可行性方案。
黄思瑶[2](2021)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观点,同时也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观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了阻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大多数教育者已经慢慢看到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育者对小学语文学科中想象作文这一部分有了重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界定下,想象作文和记实作文的二者地位是处在同一水平的,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应该受到关注,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育者并没有重视小学高年级的想象作文,想象作文经常被忽视。基于此,本论文将对一线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式,通过对相关结果的分析整理,归纳出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所在,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的策略,为一线语文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说明使用的研究方法,对想象、想象作文教学等四个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整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深入了解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的特点,阐明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的原则,指出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的价值。第三部分:以笔者实习的小学为调查地点,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年级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同时对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进行实时课堂观察,第四部分: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分析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第五部分:针对存在的原因进行成因探究,主要分为教育背景、学生和教师。第六部分:根据原因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具体是围绕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的教学全过程,即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评改三个方面。
李莹莹[3](2021)在《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3所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小学第二学段是作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因此对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辽宁省锦州市3所小学第二学段的作文想象力培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笔者从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理论依据出发,从作文的兴趣与能力、素材积累、指导手段和评改方式四个维度对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其次,本研究分析了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分别是教师想象兴趣调动不够,学生想象愿望不高;作文想象素材积累缺乏,学生想象基础不足;教师作文指导过于具体,束缚学生想象思维;教师作文评改方式单一,限制学生想象发展四种问题表现。从四个问题表现分析出导致学生作文想象力缺乏的原因主要有教师对作文想象力培养重视不足、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教师作文指导存在偏差、教师作文批改方式缺乏新意等。最后,针对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优化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的策略,分别是:在写作课堂中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在素材积累中奠定想象力基石;在作文指导中加强想象力的培养;在作文评改中养护想象力之心。本论文通过对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研究,试图提出当前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希望能为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高延平[4](2021)在《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发展,语文课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为语文课程重要部分的作文教学效果却仍不尽人意。因此,对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进行深入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提供指导与示范。本文以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教育观、教学观和教师观三方面对促进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思想底蕴进行深入的探索。第二部分从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特点进行归纳,划分出探索期、共创期、深化期和成熟期四阶段,清晰呈现出其作文教学风格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同时又从内外两个角度总结影响其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性因素。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分析贾志敏的教学实录、访谈资料和学术文章内容,围绕教学观念、教学智慧、教学艺术三个维度对其作文教学风格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解读,完整且详细的展现其作文教学风格的独特魅力。第四部分是经过系统地梳理、研究,得出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对一线的语文教师和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通过研究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以期为解决当下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为作文教学提供一个范式,继而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效果。
何慧[5](2020)在《小学高段个性化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个性化写作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产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试图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在已有的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解国内外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通过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对如今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个性化教学的途径、策略,促进写作教学与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提出小学高年级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具有可行性的策略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现状和背景。其次,围绕本项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个性化作文教学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展开论述。第二部分是通过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了解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作文写作的情况和教师作文教学的情况。分析出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为解决现实问题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策略建议,主要从树立个性化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构建个性化教学氛围、实施个性化评价方式进行论述。
曾珍[6](2020)在《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习作讲评作为写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优劣直接影响写作教学的效果。对此广大一线教师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讲评理念落后,大部分教师“重指导、轻讲评”,无分段教学意识;学生习作评价方式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教师采取的讲评方式单一且固定,对其他的讲评方式认识不足;偏重知识的讲解,忽视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强化;忽视修改,缺乏修改策略的教授;学生积极性不高,讲评效果不佳等等。因此,本文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试图重新界定习作讲评的相关概念及梳理相应的理论基础,调查、剖析当前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吸取和借鉴优秀习作讲评教学实例探讨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有效策略,希望给小学语文教师带来启发。论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缘起及研究方法,分析国内相关研究状况。主体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探寻研究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理论依据,并分析研究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人文价值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及访谈三种形式深入了解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教学现状,并梳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三部分,提出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策略。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线名师的教学实践,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优化策略:一是更新讲评理念,贯彻“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二是转变评价方式,构建多元、灵动的评价新方式;三是灵活变换讲评方式,使讲评真正贴合学生需求;四是在讲评过程中,加强延伸训练,及时强化讲评内容;五是重视习作修改,使修改贯穿讲评始终;最后,建立积分奖惩制度,激发学生兴趣。第四部分,基于教学实际,设计了一堂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课的教学案例,进一步论证优化策略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内容,并分析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陈闪闪[7](2020)在《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实中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现象。吴勇是全国着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名师,他提出的“童化”作文教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其作文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作文教学提供新的角度和思路,也为教师进行作文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其中包括“童化”作文教学提出的现实和理论依据以及预期效果;“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与实施策略;“童化”作文教学的创新与局限之处以及其对当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研究了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在研究的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专着和研读“童化”作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书面材料,分析与论述“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通过有目的地观察“童化”作文教学视频,总结吴勇老师“童化作文”教学实践经验;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基于访谈提纲与吴勇老师进行面对面交谈,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为本论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本文归纳出吴勇“童化”作文教学以下基本特征:习作教材适合学生写作训练;习作目标指向学生现实交往;习作内容定位“中国童年故事”;习作方法强调“精准性知识”;习作评价立足交流评改。在此基础上,“童化”作文教学将儿童游戏、阅读、想象、生活实践与文化体验等融于习作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与精神成长。与此同时,上述研究成果也给予现实中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五点启示:突显学生习作主体地位;活用习作教材内容;彰显习作交往功能;挖掘习作“故事”属性;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侯中瑶[8](2020)在《“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学习中,学生作文能够集中反映出其语文能力,作文水平往往被看作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如何让小学生从一开始接触写作时就可以产生兴趣,不惧怕写作,可以做到想写作文、会写作文、能写好作文,这个目的引导着“快乐魔方作文”这一课外作文培训品牌立足小学生的写作,从小学与中学的课程标准出发,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内容,明确春秋16讲的培训内容:以8讲课内写作任务点拨加8讲课外写作任务拓展的方式设立教学内容。该培训结构以目前具有指导意义的众多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归因理论、思维导图等为基础依据,主要以赏识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出系统的课程内容,配套对应的教材教辅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快乐魔方作文”倡导各类课程类型——“常规课”“动漫课”“活动课”穿插开展,辅之以赏识意味极强的“快乐时光”“作品赞析”等课程环节,学生的写作兴趣极大地被调动起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一模式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有显在的局限。课程中的“大拇指”“降龙十巴掌”“最佳小作家”等具体赏识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实施效果显着。但独特的培训机构身份,存在课程容量过大、课程时间较长、教师身份模糊等局限性。针对“快乐魔方作文”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我们认为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这一模式更加灵活地应用于实际作文教学中。具体说来,教师需转变思维,从赏识学生开始,努力将一切有效资源引入课程,使课堂富有设计感。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的能力,并及时落实到作文书写中去。教师还需抓住批改作文的良机与学生对话,更好地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
陈欣[9](2020)在《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不仅要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基础内容之一就是作文教学,它是基于书面语言和学生主观思维的积累,以表达他们所看到、听到、想到和感觉到的东西。涵盖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识记能力、创造性思维。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最终结果。本文是以前辈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基于自身实践,根据作文教学的现状,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教材进行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的有效策略的探讨研究。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与文献综述,总体概述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探究概述,首先界定了基于学生本位的作文升格的概念,然后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论证了升格的必要性及意义。第三部分为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的升格点分析,从小学高年级阶段作文要求,小学高年级教材单元作文训练点分析,确定了作文升格的基本格点。第四部分为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通过分析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抽样学生作文水平,分析出学生在立意、结构、情感、语言、题材六个方面共15个作文升格微格点指导。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行动研究法,查阅分析相关文献后,在前辈的智慧中借鉴研究方法和指导方法,对在研究中找到的不足,进行尝试与创新。同时,自己作为一线教师从事习作升格教学实践尝试,结合兄弟学校老师教学经验,通过积极大胆的研究与摸索,获得了一手资料,收集了完整的示例和材料,以期形成和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写作能力。行动研究法:首先,对小学高段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升格的必要性;接着,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和小学高年级教材和学生的作文常见问题确立了作文升格的基本升格点和升格微格点;最后,基于自身教学经验和前辈探讨出的方法得出了具体的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该论文为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的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作文升格初步探究,对于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文升格教学注定是漫长且艰辛的旅程,需要基于学生情况不断探索和发现。
杨媛媛[10](2020)在《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习作教学中,过分重视“怎么写”,却忽视了“写什么”这一原点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省略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过程,封存了学生身体知觉参与认知发生状态的多种可能性,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的语言学习和表述。个体的感知经验是其学习与表达的基础和起点,对其心智发展和语言学习具有重要价值,没有丰富的感知经验,个体就不能理解、内化和生成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知识。要回答习作中“写什么”的问题,当然主要聚焦在感知经验上,感知经验与学生的写作有着紧密的联系,联结感知经验与写作的通道,实现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由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教学到一种建设性的教学,从整体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这类研究有待加强。整合已有关于儿童感知及其经验的研究,本研究在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克里希拉穆提的自我认知理论等思想观照下,初步探明了感知经验的基本内涵、特征和构成要素,并尝试厘清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关系,阐明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在此理论基础之上,编制关于感知经验与小学生习作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量化研究,较为全面呈现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训练的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小学生感知经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感官知识处于较高水平,被试小学生群体的感官知识水平总体发展状况较好;意义认知、情感体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小学生群体在头脑中开展认知加工活动和获得情感体验的能力尚可,但有待完善;自我觉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待进一步发展。2.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其中小学生的感官知识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现居地、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意义认知维度在年级组别、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维度在男女性别、现居地、主要抚养人、辅导班数量、外出活动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小学生的自我觉知维度在男女性别、年级组别、出生地、现居地、父母学历组别、主要抚养人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小学生感知经验各维度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之间具有一定正向联系;感知经验各维度与习作训练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感知经验内部要素与习作训练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正向联系。最后,针对小学生的习作文本进行分析,透过文本发现小学生在习作中表现出感知敏锐的遗失、认知加工的缺乏、情感体验的贫瘠以及自我觉知的浅表等问题。具体探究小学生感知经验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并据此重点探寻以感知经验为依托的、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与建议,包括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独特体验:驱动和引领感知经验;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二、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研究 ——以二年级语文园地《猫和老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看图写话顺应了“读图时代”的到来 |
(三)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存在一些不足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 |
(二) 关于看图写话的研究 |
(三) 关于过程写作法的研究 |
(四) 已有研究小结及趋势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研究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看图写话 |
(二) 看图写话教学设计 |
(三) 过程写作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
(二) 合作学习理论 |
第二章 过程写作法的特点、应用可行性与设计原则 |
一、过程写作法的特点 |
二、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 |
(一) 过程写作法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 |
(二) 过程写作法的环节贴近小学看图写话教学的过程 |
(三) 过程写作法有助于学生综合应用写作知识 |
三、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循序渐进原则 |
(三) 反馈性原则 |
第三章 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以《猫和老鼠》为例 |
一、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 |
(一) 学情分析 |
(二) 教材分析 |
(三) 教学目标设计 |
二、教学过程设计 |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二) 预写作 |
(三) 打草稿 |
(四) 修改 |
(五) 校订 |
(六) 分享与发表 |
三、教学评价设计 |
(一) 教学评价的对象 |
(二)教学评价的方式 |
第四章 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分析与建议 |
一、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实施 |
(一) 实施对象 |
(二) 实施过程 |
二、实施效果 |
(一) 学生写话成品案例分析 |
(二) 学生课后反馈分析 |
三、基于过程写作法的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分析 |
(一)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和写话热情 |
(二) 有效改善看图写话内容空泛的问题 |
四、基于过程写作法的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不足 |
(一) 教学过程耗费时间与精力较多 |
(二) 学生写作思路容易受限 |
(三) 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 |
五、基于过程写作法的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的建议 |
(一) 加强过程写作法的训练,不断强化语言基础 |
(二) 鼓励学生广泛而有质量的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
(三) 理性看待过程写作法,尝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 |
(四) 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一批思考型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小学语文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
(二)创新时代带给学生的挑战 |
(三)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主要问题带来的思考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课堂观察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想象 |
(二)想象作文 |
(三)想象作文教学 |
(四)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 |
五、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研究的启发与不足 |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特点、教学原则与教学价值 |
一、高年级想象作文的特点 |
(一)虚拟性 |
(二)丰富性 |
(三)合理性 |
(四)创新性 |
二、高年级想象作文的教学原则 |
(一)遵循学生的兴趣 |
(二)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 |
(三)依照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的目标 |
三、高年级想象作文的教学价值 |
(一)在心理发展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二)在习作的成熟期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力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学生问卷结果 |
(三)教师问卷结果 |
二、教师访谈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结果 |
三、课堂观察 |
(一)观察设计 |
(二)观察结果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 |
(一)写作前认知 |
(二)写作中行为 |
(三)写作后反思 |
二、教师方面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中施教 |
(三)课后评改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成因探究 |
一、教育背景因素 |
(一)传统分数观的影响 |
(二)各方教育主体对想象作文教学缺乏重视 |
二、学生因素 |
(一)缺乏精彩丰富的生活经历 |
(二)阅读量不足 |
(三)不重视对想象作文的写作 |
(四)学生的想象作文写作经验不足 |
三、教师因素 |
(一)对想象作文教学的兴趣意识不浓 |
(二)对想象作文教学的理论掌握不足 |
(三)对想象作文教学的实践操作不到位 |
第六章 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提升策略 |
一、课前准备提升策略 |
(一)转变想象作文教学观念 |
(二)合理制定想象作文教学目标 |
(三)引导学生积累想象素材 |
二、课中施教提升策略 |
(一)利用有效方法与情境,唤起学生的想象 |
(二)从现实出发,让学生进行合理假设 |
(三)提供展示机会,让学生表达个性想象 |
(四)了解学生在想象作文写作中的困境,给予有效指导 |
三、课后评改提升策略 |
(一)多样化的评改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创造 |
(二)进一步的关注修改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力 |
(三)习惯性的总结反思来加强教师想象作文教学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Ⅱ: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Ⅲ: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教师访问提纲 |
附录Ⅳ:小学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课堂观察记录表 |
致谢 |
(3)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3所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1.小学第二学段 |
2.想象与想象力 |
3.作文与作文教学 |
4.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的培养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2.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3.康德的创造想象理论 |
二、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1.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2.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三、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1.作文想象兴趣调动不够,学生想象愿望不高 |
2.作文想象素材积累缺乏,学生想象基础不足 |
3.教师作文指导过于具体,束缚学生想象思维 |
4.教师作文评改方式单一,限制学生想象发展 |
(二)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1.教师对作文想象力培养重视不足 |
2.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 |
3.教师作文指导存在偏差 |
4.教师作文批改方式缺乏新意 |
四、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优化策略 |
(一)在写作课堂中注重想象力培养 |
1.创设写作情景,激发想象兴趣 |
2.加强读写训练,关注想象发展 |
3.聚焦童话续编,进行多维思考 |
(二)在素材积累中奠定想象力基石 |
1.注重观察积累,开发想象素材 |
2.注重体验积累,丰富想象情感 |
3.注重记录生活,丰富想象素材 |
(三)在作文指导中加强想象力培养 |
1.拓展阅读形式,提高想象水准 |
2.倡导先说后写,锤炼想象言语 |
3.演示下水作文,强化想象训练 |
(四)在作文评改中养护想象力之心 |
1.创新批改形式,推进想象发展 |
2.推崇作后讲评,促进写作创新 |
3.提倡评展发表,推选作文达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的思想探源 |
(一)教育观:“成功的教育是无痕的” |
1.树立求真、务实的教育精神 |
2.落实自我教育的教育目标 |
3.轻说教、重体验的教育过程 |
(二)教学观:“语文教学应是一门科学” |
1.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
2.奉行“一本二主”教学理念 |
3.遵循两个主要规律 |
(三)教师观:“一生学做教师” |
1.爱生是立业之本 |
2.读书是立身之本 |
3.反思是提升之本 |
4.研究是创新之本 |
二、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形成过程 |
1.探索期:对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发展 |
2.共创期:尝试习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并进 |
3.深化期:捆绑“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 |
4.成熟期:将教学与人格发展联系的教学风格 |
(二)影响因素 |
1.内部因素:为风格形成奠定基础能力 |
2.外部因素:为风格形成增添加速动力 |
三、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特质剖析 |
(一)教学观念的回归 |
1.高瞻远瞩——作文教学的本质是教做人 |
2.真实有趣——作文内容要回归儿童生活 |
3.淳朴自然——作文语言应彰显儿童本色 |
(二)教学智慧的提升 |
1.独具匠心——“生活性”的教学资源开发 |
2.由易入难——“倒过来”的写作训练顺序 |
3.多就少改——“两代人”的写作批改传承 |
(三)教学艺术的升华 |
1.多姿多彩——“多样性”鼓励的教学语言 |
2.良师益友——“蹲下身”沟通的教学姿态 |
3.妙趣横生——“合作式”精彩的教学情境 |
四、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的启示 |
(一)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
1.观念:从作文到做人 |
2.智慧:从知识到方法 |
3.策略:从技术到艺术 |
(二)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1.作前:寻找新鲜有趣教学素材提高学习兴趣 |
2.作中:听说读写能力“捆绑”训练激发学生思维 |
3.作后:坚持传统作文批改法提升训练效果 |
结束语——永远的“真语文”代言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小学高段个性化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现状 |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世界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 |
二 研究综述 |
(一)个性化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个性化教育的价值 |
(三)个性化作文的理念及实践研究 |
三 概念界定 |
(一)个性化 |
(二)个性化教学 |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 |
(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施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课堂观察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第二章 小学个性化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当前小学高段个性化写作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
(一)关于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
二 小学语文高段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小学高段个性化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 构建个性化课堂 |
(一)树立个性化教学的理念 |
(二)构建个性化教学氛围 |
(三)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 |
二 个性化的评价方式 |
(一)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 |
(二)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小学生作文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二):教师作文教学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6)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课标的要求 |
2.习作讲评的重要性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情况 |
2.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课堂观察法 |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内涵 |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概念界定 |
1.小学高学段 |
2.习作 |
3.习作讲评 |
(二)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理论基础 |
1.写作的心理过程 |
2.小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 |
3.小学生作文的能力特征 |
(三)讲评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价值 |
1.人文价值 |
2.教学实践指导意义 |
二、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现状调查 |
(一)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现状 |
1.习作讲评的频率 |
2.习作讲评的过程 |
3.习作讲评的内容 |
4.习作评价的方式 |
5.习作讲评的方式 |
(三)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存在的问题 |
1.讲评理念落后 |
2.习作评价方式单一 |
3.讲评方式单一且固定 |
4.忽视延伸训练 |
5.忽视习作修改 |
6.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 |
三、优化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的策略 |
(一)更新讲评理念,贯彻“先学后教” |
(二)转变评价方式,组建“学习空间” |
1.组建“学习空间” |
2.“学习空间”的准备 |
3.“学习空间”的开展 |
(三)变换讲评方式,贴合学生需求 |
1.全程式 |
2.板块式 |
3.对比式 |
4.归纳式 |
5.案例式 |
6.专题式 |
(四)加强延伸训练,强化讲评内容 |
(五)重视习作修改,贯穿讲评始终 |
1.引导学生初次修改 |
2.教师指导修改 |
3.学生再修改 |
4.学年末再修改 |
(六)建立积分制度,激发学生兴趣 |
1.建立基本制度 |
2.进行加分或减分 |
3.实施奖惩 |
四、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不足 |
1.1.3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具有研究价值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2 吴勇作文教学相关研究 |
1.5.3 总结与述评 |
1.6 概念界定 |
1.6.1 作文 |
1.6.2 “童化”作文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方法 |
1.8.1 文献法 |
1.8.2 观察法 |
1.8.3 案例分析法 |
1.8.4 访谈法 |
第2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相关背景 |
2.1 “童化”作文的现实依据 |
2.1.1 学生写作无内容 |
2.1.2 学生写作无动力 |
2.1.3 学生写作无方法 |
2.2 “童化”作文的理论依据 |
2.2.1 学生观:尊重学生 |
2.2.2 写作教学观:教学写作知识 |
2.3 “童化”作文的预期效果 |
2.3.1 教师:“教有所为” |
2.3.2 学生:“学有所得” |
第3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基本特征 |
3.1 习作教材:适合训练 |
3.1.1 辩证看待习作教材 |
3.1.2 将习作教材与学生对接 |
3.1.3 开发习作教材 |
3.2 习作目的:实现交往 |
3.2.1 树立交往意识 |
3.2.2 创设交往情境 |
3.2.3 具备“语用”知识 |
3.2.4 搭建对话平台 |
3.3 习作内容:书写“童年故事” |
3.3.1 留心学生的“故事” |
3.3.2 打开学生的“故事” |
3.3.3 包容学生的“故事” |
3.4 习作方法:运用“精准性知识” |
3.4.1 明确“精准性知识”的定位 |
3.4.2 优化“精准性知识”的呈现 |
3.4.3 完善“精准性知识”的环节 |
3.5 习作评价:在标准中交流 |
3.5.1 交流评改,教评结合 |
3.5.2 构建标准,精细评价 |
第4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实践过程及实施策略 |
4.1 “童化”作文实践过程 |
4.1.1 激发兴趣,主动习作 |
4.1.2 巧用范文,获取知识 |
4.1.3 激活言语,现场表达 |
4.1.4 运用知识,精准训练 |
4.1.5 指导评改,交流文化 |
4.2 “童化”作文实施策略 |
4.2.1 用游戏激发兴趣 |
4.2.2 用例文搭建阶梯 |
4.2.3 用想象丰富内容 |
4.2.4 用实践加深体验 |
4.2.5 用文化拓展题材 |
第5章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评价与启示 |
5.1 “童化”作文教学评价 |
5.1.1 创新之处 |
5.1.2 局限之处 |
5.2 “童化”作文教学启示 |
5.2.1 突显学生习作主体 |
5.2.2 活用习作教材内容 |
5.2.3 彰显习作交往功能 |
5.2.4 挖掘习作“故事”属性 |
5.2.5 细化习作教学知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概述 |
2.1 开展依据 |
2.1.1 对准课标根本要求 |
2.1.2 紧贴教材编写目标 |
2.1.3 符合学生认知建构 |
2.1.4 结合导图设计课程 |
2.1.5 动机归因激励学生 |
2.2 课堂类型 |
2.2.1 常规课 |
2.2.2 动漫课 |
2.2.3 活动课 |
2.3 课堂结构 |
2.3.1 暖场的第一课时 |
2.3.2 核心的第二课时 |
2.3.3 实操的第三课时 |
第3章 “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
3.1 “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势 |
3.1.1 “赏识教育”贵落地 |
3.1.2 授课过程重设计 |
3.1.3 实操写作巧反馈 |
3.1.4 家校沟通重成果 |
3.1.5 师资培训系统化 |
3.2 “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的局限 |
3.2.1 展现形式局限性 |
3.2.2 写作反馈局限性 |
3.2.3 教师身份局限性 |
第4章 “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
4.1 利用一切有用资源,提供多样写作素材 |
4.2 精巧设计教学环节,激起学生写作欲望 |
4.3 合理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开拓思路 |
4.4 学生需要切身实践,趁热打铁出作品 |
4.5 抓住作文批改良机,与学生交流对话 |
4.6 做好课后沟通,落实学生作文修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概述 |
第一节 基于学生本位的作文升格概念阐述 |
一、作文升格的含义 |
二、作文升格基于学生本位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的意义 |
一、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
二、解一线教师作文教学困境 |
三、提升学生写作兴趣及能力 |
第二章 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点 |
第一节 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基本格点 |
第二节 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微格点 |
一、小学高年级作文常见问题 |
二、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微格点剖析 |
第三章 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明确写作缘由 |
一、立意格升格 |
二、题材格升格 |
第二节 构段成篇 |
一、结构格升格 |
二、内容格升格 |
第三节 篇章润色 |
一、情感格升格 |
二、语言格升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个人成长背景 |
1.1.2 现实背景反思 |
1.1.3 经典着作阅读 |
1.1.4 前沿理论发展 |
1.2 研究综述 |
1.2.1 境外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感知经验的研究 |
1.2.3 国外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
1.2.4 国内对作文教学的研究 |
1.2.5 已有研究评述 |
1.2.6 创新之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内涵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感知经验的特征 |
2.2 感知经验的构成要素 |
2.2.1 感官知识:感知经验的基础 |
2.2.2 意义认知:感知经验的核心 |
2.2.3 情感体验:感知经验的驱动 |
2.2.4 自我觉知:感知经验的升华 |
2.3 感知经验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可能性 |
2.3.1 感知经验与写作的内部联系 |
2.3.2 感知经验的写作价值阐释 |
第三章 感知经验现状及其与习作关系的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试测 |
3.1.1 问卷编制构想 |
3.1.2 问卷试测与修订 |
3.2 正式调查研究结果 |
3.2.1 调查目标 |
3.2.2 调查对象与过程 |
3.2.3 调查工具 |
3.2.4 调查结果 |
3.2.5 分析与讨论 |
3.2.6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习作文本中感知经验现状的表征 |
4.1 文本分析的设计与实施 |
4.1.1 研究目标 |
4.1.2 研究对象选择与文本资料收集 |
4.2 文本分析结果 |
4.2.1 感知敏锐的遗失 |
4.2.2 认知加工的缺乏 |
4.2.3 情感体验的贫瘠 |
4.2.4 自我觉知的浅表 |
4.3 习作中感知经验现状的原因探析 |
4.3.1 从教师的角度 |
4.3.2 从家长与学生的角度 |
4.3.3 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 |
第五章 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感知经验改造策略 |
5.1 走进生活:感悟和生成感知经验 |
5.1.1 亲近了解自然 |
5.1.2 发展游戏与劳动力 |
5.1.3 培养细节意识 |
5.2 经典阅读:建构和内化感知经验 |
5.2.1 撰写读书笔记 |
5.2.2 建立与文本的联系 |
5.2.3 形成文章图式 |
5.3 独特体验:充实和引领感知经验 |
5.3.1 创设真实情境 |
5.3.2 间接移情体验 |
5.4 自我觉知:审视和升华感知经验 |
5.4.1 觉知内部自我 |
5.4.2 适时自我冥想 |
5.4.3 积极自我反思 |
5.5 习作表达:重组和外化感知经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小学儿童感知经验调查正式问卷 |
四、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过程写作法的小学看图写话教学设计研究 ——以二年级语文园地《猫和老鼠》为例[D]. 陈娇. 扬州大学, 2021(09)
- [2]小学语文高年级想象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 黄思瑶.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锦州市3所小学为例[D]. 李莹莹. 渤海大学, 2021(02)
- [4]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作文教学风格研究[D]. 高延平. 渤海大学, 2021(02)
- [5]小学高段个性化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 何慧. 西南大学, 2020(05)
- [6]小学高学段习作讲评研究[D]. 曾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吴勇小学语文“童化”作文教学研究[D]. 陈闪闪.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快乐魔方作文”教学模式研究[D]. 侯中瑶.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高年级作文升格策略探究[D]. 陈欣.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习作能力培养的小学生感知经验改造研究[D]. 杨媛媛.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