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个环状构造的古地磁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郝晓伟[1](2021)在《浙东拔茅早白垩世破火山中—酸性火山岩成因 ——来自矿物及全岩地球化学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中生代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消减,东南沿海地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构成环太平洋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浙东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尤为发育,岩石露头好,类型丰富,是研究火山作用、岩浆演化和深部地幔动力学的最佳场所。拔茅破火山是浙东一处保持较好的早白垩世晚期火山机构,岩性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组合,在酸性火山岩中含有华南罕见的暗色微粒包体。关于火山岩演化过程和包体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对拔茅破火山中-酸性火山岩及包体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论证了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演化过程,探讨了酸性火山岩中包体的成因,进一步约束了浙东地区晚中生代地球深部动力学机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拔茅破火山火山岩岩性为粗面安山岩和粗面英安岩组合,其中粗面英安岩中含安山质包体。粗面英安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07.75±0.89 Ma,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2、粗面安山岩和粗面英安岩中的斜长石普遍具有核-幔-边结构。矿物晶体化学分析,表明斜长石核部、幔部以及边部具有不同的成因,反映安山质和英安质岩浆于深部聚集并在浅部岩浆房内发生了同源岩浆周期性补给过程。3、矿物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拔茅破火山粗面英安岩起源于玄武岩底侵熔融的中下地壳,粗面安山岩的源岩浆应该是底侵的玄武质岩浆和中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安山质包体是玄武质岩浆和酸性岩浆局部发生不均一混合并被酸性岩浆捕获而成的。4、综合研究表明,浙东地区早白垩世地壳深部应该发生过大规模的壳幔物质混合作用,并在地壳浅部经历了同源岩浆周期性补给,这为东南沿海壳幔相互作用以及地壳浅部岩浆房内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范例。
黄昌旗,张开毕,石建基,张达,林子华,程乔,赵举兴[2](2018)在《闽赣交界武夷山南段“桃溪穹隆”形变特征及构造演化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桃溪穹隆"由内核、中间层和盖层组成,发育岩石流变,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变形(断裂)。文章以"桃溪穹隆"内核、中间层和盖层为对象,通过研究其形变特征、运动形式及相互关系,探讨穹隆上隆的运动方式,结合沉积事件、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阐述穹隆的形成机制和构造演化特征。"桃溪穹隆"于加里东期(志留纪末)隆升,华力西期—印支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大规模上隆,燕山期及后期继承性活动,主隆升期(华力西期—印支期)为逆时针旋转上隆。穹隆长期隆升是该区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出露的主要原因。
丛殿阁[3](2016)在《黑龙江省金厂—老黑山一带印支晚期成岩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文中认为金厂-老黑山研究区隶属于太平岭金铜多金属成矿带,其中金厂金矿是区内重要的特大型金矿床。随着金厂矿区矿产资源储量逐年减少,在矿区外围实现找矿突破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对金厂-老黑山地区的矿床研究还较为分散,缺乏综合性研究。本文基于成岩成矿系统的理论,结合野外调查和一系列地球化学测试,对岩浆岩特征与演化、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如下成果:金厂-老黑山研究区印支晚期和燕山晚期岩浆岩(包括印支晚期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说明两期岩浆岩可能具有同源性特征。两期岩浆岩微量元素都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的特点,这可能指示了岩浆来自富集地幔,Nb、Ta、P、Ti等出现负异常反映了两期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地壳物质混染的作用。两期岩浆岩的Zr/Hf和Nb/Ta值都分别与典型的由幔源演化而来的花岗岩的相应比值接近,指向了两期岩浆的深源性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参数等变化趋势显示,印支晚期岩浆岩的演化方式为结晶分异,岩浆演化对矿化种类具有控制作用,侵位较浅的中性次火山岩控制了九佛沟金多金属矿,侵位略深的酸性浅成侵入岩控制了洋灰洞子的铜矿。H-O同位素研究表明,两个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均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有大气水加入。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与其它地球化学证据,认为两个矿床分别为斑岩型(洋灰洞子)和浅成低温热液型(九佛沟),是同一期火山-侵入岩浆作用在不同时空的成矿作用的结果,构成了印支晚期铜金多金属成岩成矿系统。基于“三场”(物质场、能量场、空间场)成矿预测理论,对研究区内有找矿潜力的“南砂金沟”、““南天门”和“老黑山”三个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划出了106个一级预测区块,143个二级预测区块,指明了找矿方向。
惠若愚[4](2012)在《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中央造山带由西部昆仑-祁连-秦岭段和东部的大别-苏鲁段组成,苏鲁造山带更是位于整个造山带的最东段。作为一条中生代的造山带,苏鲁造山带同时也是一条超高压变质带(UHPM),这是一种代表了深俯冲后折返事件的相带信息,苏鲁地区也因此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野外现象观察描述、地质图件识别运用等方法,对苏鲁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几何形态进行了调查、归纳以及重点剖析,总结出造山带浅部的构造特征;同时,通过对重力资料、航磁资料、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地震层析资料以及深反射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与分析,了解苏鲁地区的深部特征信息。在这两方面基础上,对苏鲁造山带深部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推导,结合古地磁资料,进一步总结出这一地区的造山演化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造山带发育之前,苏鲁地区的地质背景为:前寒武时期,经历了沉积与岩浆侵入活动的相互交替阶段;古生代时不存在大范围沉积或者侵入事件;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时,古特提斯洋北支东段洋壳向华北板块之下进行俯冲,开启了苏鲁造山的序幕。洋壳俯冲结束后,碰撞造山过程开始,相关的动力学过程持续了整个中生代,直到古近纪才正式结束。对整个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得到如下五个主要阶段:中三叠世的前期俯冲阶段(即苏鲁俯冲阶段)、晚三叠世的拉张折返阶段、早-中侏罗世的后期俯冲阶段(即扬子俯冲阶段)、晚侏罗世的调整结合阶段以及晚侏罗世-古近纪的伸展减薄阶段。而当造山作用进入尾声后,环太平洋构造域的活动加强,逐渐成为该区构造活动的主控因素,并塑造了造山带的现今复杂的地质面貌。
马立成[5](2009)在《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文中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庐江-枞阳(以下简列为庐-枞)陆相火山岩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晚期,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中着名的铁、铜矿集区之一。通过庐-枞矿集区典型矿床的成矿规律,野外构造变形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系统测量及中生代古应力场的反演,结合穿越庐-枞矿集区的高分辨率反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重磁异常剖面和地质剖面的综合解释,特别是深部主要构造界面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庐-枞矿集区深部构造作用与浅表成矿响应的过程。庐-枞盆地中生代可识别出的构造变形及古应力场恢复,该区主要经历了两次构造运动和三期构造变形,即:(1)中三叠世-中侏罗世(240-180Ma)近南北向挤压,为印支运动的产物,它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后的大别山前陆缩短带变形应力场:(2)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40Ma)北西-南东向挤压,是燕山运动主幕陆内多向挤压造山阶段的构造反映,后期由于郯-庐断裂左行走滑导致逆时针旋转改造了印支期的构造形迹方向;(3)早白垩世中期(140-110Ma)北北西-南南东向拉伸,为燕山陆内造山的后效大陆伸展期,庐-枞地区内多旋回的火山喷发和多期次的岩浆侵入活动从深部带来了巨量的成矿物质,形成了庐-枞铁、铜矿集区。区域上及庐-枞盆地内年代学统计说明,该矿集区形成时代为135-130Ma;铁矿成矿层位主要在龙门院组、砖桥组、双庙组,浮山组成矿信息微弱。区内反射地震特征、电性差异及重、磁异常剖面综合解释表明:(1)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MOHO面深度范围在9.6~11sTWT,深度约33—30km,相差3km以上,由大别造山带至沿江构造带MOHO面逐渐变浅,成小角度北西倾,在郯庐断裂带和罗河断裂两处有错断。反射地震剖面显示郯庐断裂带的宽度8~10km,深部产状陡立,断面边界北西倾;火山岩盆地西北缘的罗河断裂,深部南东倾,切穿MOHO,控制早白垩世火山岩分布产出,浅部北西倾,为后期的正断层,控制上白垩统红层界线;(2)郯庐断裂、罗河断裂等NNE-NE断裂系统是庐—枞盆地的控制构造;盆地北缘的庐江—黄姑闸断裂,可能是盆地北缘铁矿、铅锌矿的主控矿断裂;火山岩盆地之下,上地壳发育多组弧形强反射,推测可能为岩瘤,说明火山岩盆地之下假设的约800km2侵入岩体是存在的;火山岩盆地深部3~4.2sTWT存在构造分界面,可能是浅部盖层和基底之间的滑脱面,该结构面在MT电性剖面中为低阻带,与地震剖面中反射波谱特征相互印证;5~7sTWT弧形强反射界面,深度15~20km,可能是中、上地壳的分界,或深部岩浆房顶面或底等。(3)庐—枞火山岩只分布在罗河断裂以东呈“耳状”,反射地震剖面、重磁异常和MT测深剖面上均能明显反映火山岩与其它沉积地层之间界线,其中火山岩的厚度约2~3km;而罗河断裂西侧红盆之下不存在另一半“耳”状的火山岩盆地。(4)反射地震剖面显示向南东倾斜的罗河断裂在深部切穿了MOHO,错断约3km,东侧抬升,沿断裂两侧中下地壳间的强反射被切断呈不连续弧形产出,表明罗河断裂是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地幔流体运移及岩浆上涌的通道,庐—枞火山岩龙门院旋回、砖桥旋回和双庙旋回的喷发以裂隙式为主,向东不对称喷发,而浮山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庐—枞矿集区形成于晚侏罗世东亚汇聚的构造背景,170-140Ma前后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地壳增厚,中国东部高原形成,并导致NNE向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及罗河断裂形成,出现造山型埃达克岩系;140Ma前后中国东部由挤压转为伸展,岩石圈拆沉减薄,郯庐断裂带沟通了地壳和地幔通道,减压作用降低了地幔岩石的熔点,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沿罗河断裂上涌在中下地壳界面形成岩浆房,幔源岩浆与地壳岩石发生作用,形成埃达克质-碱质岩浆并喷发、侵入,从深部带来巨量的成矿物质,浅表富集后形成庐-枞铁、硫、铜矿集区(135-130Ma)。对应早白垩纪中期NNW-SSE伸展应力场,NE向罗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和火山活动裂隙系统,直接控制了火山岩盆地西缘罗河铁矿、大包庄铁矿、泥河铁矿、杨山铁矿以及盆地内部的钟山、小岭硫铁矿等。盆地北部和东部的火山岩和侏罗系砂岩之间的不整合面也是良好的成矿赋存空间,盆地北缘龙桥铁矿、马鞭山铁矿和岳山铅锌矿处于不整合接触面和断裂交汇部位上。
刘天翔[6](2008)在《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化电子技术和航天业的迅猛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地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S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能极大地提高野外采集数据的效率,改善地质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在本文中充分运用了3S技术,在野外的实际工作中以GPS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对所研究的断裂进行精密定点、定位;通过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得的工作区卫星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并通过多元信息复合对遥感图像进行了解译,获得了巢—铜断裂在遥感图像上的表现特征;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之上,笔者还开展了对断裂的实地地质考察,获得了断裂存在的大量证据,本文认为断裂确实存在,而且断裂呈南北向展布并经历了多期发展演化。通过对上述大量事实室内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R2V软件对研究区进行详细的矢量化,再使用VB软件对零散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GIS平台建立了研究区断裂特征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为工作区断裂研究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久明[7](2006)在《燕山地区银矿及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背景》文中指出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114°-120°,北纬40°00’-42°20’,行政区划上基本包括了冀北、冀东和辽西部分地区,是环西太平洋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研究、开发程度较高。但,针对贵金属银矿种来说,无论单个矿床成因还是区域成矿规律都存在很多争议或者干脆是空白,成矿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银矿产资源的评价和找矿实践工作。本文在实际工作及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思想方法对燕山地区银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内容涵盖丰富,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分析;既有前瞻性探索,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并首次在燕山地区针对银矿种提出区域成矿模式和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这有助于统一起长期以来不同学者对区内银多金属成矿理论和成矿机理认识上的分歧,并对有关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及找矿实践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一是根据野外地质调查,从矿床地质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的角度出发,结合研究区或整个华北地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确定燕山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区域层面角度统一认识,确立研究区银矿床的成矿理论体系及地球动力学的制约机制,并找出有关证据、表现特征和相应的理论支持;二是通过重点剖析河北省丰宁次火山岩型银矿床,并结合该带上的涿鹿相广、张北蔡家营、辽宁建昌八家子三个典型银多金属矿床,探讨其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特点,确定燕山地区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体系重要的成矿要素及其特征;三是根据成矿理论和已掌握的典型矿床资料努力构建简洁、适用的区域银矿成矿模式,并试图对区域银多金属资源远景作出尝试性评价。通过深入系统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新的进展和认识:一、燕山地区银多金属矿成矿域概括有以下两种成矿环境,其中赋存的各种规模银矿床居首者为陆内坳陷区构造—岩浆带和隆起活化区构造—岩浆带。前者产出的典型矿床有八家子、彭家沟、相广等大、中型银矿床,他们共同特点是都含锰银,和锰的结合是这类成矿地质环境银矿床的特点。隆起活化区的代表性矿床有蔡家营、大井、梁家沟等,元素组合Cu、Pb、Zn、Sn、等都有,也有Mn-Ag组合。银多金属矿床产出绝大部分直接受控于Ⅲ、Ⅳ级断裂构造带,尤其与北东—北北东断裂构造有密切的空间关系,矿体常充填于区域性深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中,或位于次火山岩体顶部及与围岩接触带及其附近。赋矿地层主要为中生界陆相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侏罗纪火山碎屑沉积岩以及古生界滨浅海相碳酸盐岩系等。矿床范围内发育的岩系以熔岩(多为安山质—流纹质),火山碎屑岩,沉凝灰岩和含凝灰质沉积岩及各类潜火山杂岩为主。二、研究区陆相火山岩型银矿体形态较复杂,多呈脉状、网脉状、透镜状及似层状;并具有特征的热液成因中低温矿石矿物组合及其组构和围岩蚀变。脉石矿物以萤石、矿石矿物以铁锰矿化大量发育为其主要特点。成矿作用物理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信息显示,本地区银矿床成矿条件为中低温(一般<300℃)的浅—超浅成环境;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特征,流体为以大气降水为主兼有岩浆水和建造水的混合流体。三、丰宁银矿床次火山隐爆作用只是一种构造动力作用,起到动力源和提供扩容空间的间接成矿作用,而直接的成矿环境为浅成低温水热流体的成矿演化体系。热液流体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富含Si02的热流体,形成于每次隐爆作用之后,起到胶结花岗质角砾的作用,并有少量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沉淀;二是含矿的水热流体,并有大量的地下水参与,此阶段的热液活动形成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金、银等大量金属及其硫化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原始成矿流体与深部的壳幔重熔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的成矿演化热液为有浅部大气降水加入的混合流体。隐爆角砾岩体形成之后的晚期热液活动或地下水溶滤作用充分利用了这一构造体系,并最终形成受同生断裂控制的热水液压致裂—隐爆作用成因的银多金属矿床。首次提出丰宁银矿不同类型萤石的空间分布对矿化强弱有指示意义:即萤石颜色越深距矿化中心越近,可为找矿勘探提供新的思路。四、研究区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作用受控于区域中生代碰撞造山、大陆动力体制转换和地幔热柱联合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五、确立区域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提出找矿方向,认为在燕山地区乃至整个华北板块北缘在大—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的成矿远景勘查评价上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火山盆地沉积中心盖层中寻找中-新生代沉积改造成因的层控银多金属矿床:在基底岩系寻找被埋藏的中生代次火山岩型银矿床应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是在大量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燕山地区银多金属成矿规律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在观点、方法、问题的阐述及结论等方面肯定存在不足或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承望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孙冬胜[8](2001)在《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和研究程度较高,有关伸展构造的研究论着甚丰,但仍存在不少研究薄弱或困惑人们的构造问题。本文以对大量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为基础,结合盆地及邻区丰富的地质构造研究成果及测试数据,以冀中坳陷中区为解剖对象,重点研究该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伸展构造的形成背景,变形特征和演化过程。 从地壳伸展的动力来源出发,将伸展构造的类型划分为热力、区域应力及重力伸展三种类型。这三种伸展构造类型在冀中坳陷中部地区反映清楚,现象丰富,堪称伸展构造的“博物馆”。 在中生代中期强烈的左旋剪切挤压环境中,太行地区岩浆活动达到高潮。在热力作用下,阜平及赞皇两个穹隆状变质核杂岩体形成并快速隆升。现今在核杂岩体上部存在的残山盖层,说明其上原来覆盖有大面积的沉积盖层,该区当时位于前侏罗纪北北东向大型冀西复背斜的西翼。在核杂岩体地表出露的环带状韧性剪切带,反映了核杂岩体的强烈隆升及大规模的侧向拆离伸展,从而构成典型的岩浆侵入-热力穹隆-核杂岩三位一体和热力隆升、岩体剥蚀和侧向拆离三个有机相联、有序发展的演化过程。通过区域构造环境、岩浆岩同位素年龄、地温梯度及卷入拆离滑覆构造地层等综合分析,认为核杂岩体大规模的侧向拆离伸展期,发生在强烈隆升之后的晚白垩世。太行核杂岩体的拆离伸展,在其东侧冀中中区形成了西张东压、西断东隆的构造环境。即西部保定-石家庄断陷带为后缘伸展断陷区,而东部今冀中坳陷东缘和沧县隆起西部为前缘挤压逆冲推覆带,二者之间为过渡区。 西部保定-石家庄断陷以太行山东麓断裂(太东断裂)为界,呈西断东超的箕状结构,沉积地层厚度达6000m。东部前缘挤压带总体呈从西向东逆冲叠覆的叠瓦状结构。该带在早第三纪伸展环境中,向西反转滑覆形成了一系列前第三纪异地岩块。据此,提出了任丘潜山可能为异地岩体的初步论断。中部过渡带构造变形较弱,结构简单,其深部拆离滑覆面在地震剖面上有较清楚的表现。 早第三纪为渤海湾盆地在区域剪张应力作用下发生强烈伸展裂陷及盆地形成的主要阶段。伸展构造体系由拆离断层、生长(伸展)断层和横向构造带组成。本文详细地讨论和总结了在伸展裂陷过程中,三者在变形特征、地质作用等方面的差别。在地壳脆性域的伸展变形,主要通过基底拆离断层及基底生长断层的有机结合而实现,其中前者贡献量远远大于后者。横向构造带在区域差异伸展过程中,起着调节或转换作用。 中区东部一系列侧接的边界断层,发育在早期核杂岩体侧向拆离伸展过程中形成的前缘挤压逆冲带上,属正反转构造。本文以其中的马西断裂为例,详细解剖了基底生长断层的分断性及特征、伴生构造、平移距离、活动期次及演化等。太东断裂属典型的基底拆离断层,于早期核杂岩拆离伸展期形成,在早第三纪早期持续活动并率先进入强烈的伸展阶段,但沙四期后活动性趋于减弱。 两类断层控制的凹陷结构形态、沉积方式及含油气潜力差异较大。后者为规模较大的长条状 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断陷,物源供给充足,沉积以冲洪积或河流相侧向加积为主,烃源岩发育差,且地温梯度低,不利于烃源岩向油气转化;而前者为规模有限的碟形断陷(洼槽),但多为深水环境沉积,烃源岩发育,且地温梯度高,利于油气生成,是主要的生油洼槽。 冀中拗陷差异伸展明显,横向构造带发育,两个一级横向构造带将冀中拗陷分为南、中、北三个结构有别和抽气赋存条件不同的构造区。这两个横向构造带分别为北侧的徐水-安新-文安调节转换构造带和南侧的衡水变换断裂构造带。本文对其特征、形成演化及改造作了深入研究。 早、晚第三纪之间,由于沧县隆起不均衡抬升,导致饶南地区发生大型拆离滑覆,所形成的滑覆构造系,东界始于沧西断裂,向西延至蠢县斜坡的肃宁-饶阳-东里满一线,北界受留北断层控制,南至衡水横向构造带。南北长约 65km,东西宽 30kin,总面积达 1950 km‘。本文从拆离滑覆面、两套差异变形系统、地层缺失及重复、前缘及后缘变形特征、地温场特征等方面,确定了饶南大型拆离滑覆构造的存在。指出原来解释的地震T。面(沙三段底)为一构造面,在该构造面之下,变形复杂,由于大量的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形成许多构造拆离透镜体:而上部变形相对简单,形成背、向斜相间的构造格局。空间上,拆离滑覆构造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特点。 饶南大型拆离滑覆构造是一种新的重力滑动构造类型。其运动轨迹类似于昆虫前行时的“沼曲蠕动”方式逐步向前推进和应力传递。其后缘既是最强烈的伸展区,也是最强烈的挤压区,二者相伴而生。措皱变形在根部强,而向前缘逐渐减弱,且发生的时间依次变新,致使滑覆构造的前缘几乎无明显变形,与滑覆区外呈渐变过渡关系。现有的重力滑动模式则以后缘明显扩展,前缘强烈挤压,二者之间为变形较弱或几乎无变形的过渡带。 造成该区与典型重力滑动模式变形特征不同的原因是作用的物质条件不同。饶南地区为尚未成岩和成岩程度不高的?
В.Е.Хаин,胡正国[9](1994)在《大陆演化历史中的加积和解体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在地球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地壳的演化具方向性、不可逆性、旋回性、重复性、继承性和新生性。已经确认,地壳和岩石圈的发展取决于加积作用和解体作用的错综复杂过程。加积作用在早期占优势,在太古宙以后就急剧降低,它又被解体作用周期性地中断,并可出现两者并行发展的时期。泛大陆周期性的形成和分解:后太古宙形成了泛大陆(0),中元古代形成泛大陆(Ⅰ),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形成泛大陆(Ⅱ),以及尚未确证的后早太古宙的灰色片麻岩陆块。地壳发展的结束阶段始于中-晚三叠世,即又开始了泛大陆(Ⅱ)的分裂、现代大洋形成和现代大陆分裂阶段。因此,板块构造的地球动力学状态早在30~25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大陆内部的大型构造类型及其构造样式是异常复杂,又是不断变化的。
王治顺,董法先,王小凤,李中坚,朱永余,张德宝[10](1987)在《安徽庐江—枞阳及外围地区主要构造体系及其对铁(铜)矿产的控制作用》文中指出本专题经过了五年的研究,对淮阳山字型、秦岭纬向带、新华夏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建立了皖东经向构造体系、划分出了华夏系,它们对区域构造格架有重要影响,是导致郯庐断裂形成演化、体系归属及有无巨大平移之争的主因。在构造与铁铜硫矿产关系方面,前人多强调它们与东西带和新华夏系有关,经研究得知,本区乃至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形成和分布,严格受淮阳山字型弧形折皱带及脊柱折皱带所控制,而纬向带和新华夏系与山字型折褶带复合改造,也对区内铁铜硫矿产的富集、叠加有重要意义,这就为本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找矿方向的确定和进行找矿预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在综合研究改造与建造、成矿物质来源及移聚条件后,对本区进行了找矿预测。
二、两个环状构造的古地磁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个环状构造的古地磁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浙东拔茅早白垩世破火山中—酸性火山岩成因 ——来自矿物及全岩地球化学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3 论文完成过程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2.1 前寒武系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第三章 拔茅破火山机构特征 |
3.1 拔茅破火山机构 |
3.2 岩相学特征 |
第四章 分析测试方法 |
第五章 岩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5.1 锆石U-Pb定年 |
5.2 主量元素 |
5.3 微量元素 |
5.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斜长石结构及晶体化学特征 |
5.4.1 斜长石结构 |
5.4.2 斜长石的晶体化学特征 |
第六章 拔茅破火山中-酸性火山岩岩石成因 |
6.1 粗面英安岩成因 |
6.2 粗面安山岩成因 |
6.3 包体成因 |
6.4 拔茅破火山岩浆演化过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闽赣交界武夷山南段“桃溪穹隆”形变特征及构造演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穹隆组成及形变特征 |
2.1 组成 |
2.2 形变特征 |
3 穹隆形变运动方式 |
4 形成机制和形成时代 |
4.1 形成机制 |
4.2 形成时代 |
5 穹隆构造演化 |
5.1 前加里东期古陆形成和发展阶段 (前震旦纪) |
5.2 加里东期隆升阶段 (志留纪末) |
5.3 华力西期—印支期大规模隆升阶段 (晚泥盆世—中三叠世) |
5.4 燕山期及后期继承性活动 (晚三叠世至今) |
6 结论 |
(3)黑龙江省金厂—老黑山一带印支晚期成岩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1.1 中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岩浆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岩浆岩成岩系统研究 |
3.1 时空分布和期次划分 |
3.2 岩石学特征 |
3.2.1 印支晚期岩浆岩 |
3.2.2 燕山晚期侵入岩 |
3.3 地球化学特征 |
3.3.1 主量元素 |
3.3.2 微量元素 |
3.3.3 稀土元素 |
3.3.4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参数 |
3.4 同位素特征 |
3.4.1 锶钕同位素特征 |
3.4.2 氧同位素特征 |
3.5 岩浆源区 |
3.5.1 印支晚期岩浆岩 |
3.5.2 燕山晚期岩浆岩 |
3.5.3 同源性与深源性 |
3.6 岩石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 |
3.6.1 岩石成因类型 |
3.6.2 构造环境判别 |
3.7 岩浆演化 |
3.8 印支晚期岩浆岩含矿性 |
3.8.1 岩浆演化对矿种的控制作用 |
3.8.2 埃达克岩性质的讨论 |
3.9 小结 |
第4章 印支晚期成矿系统研究 |
4.1 典型矿床 |
4.1.1 洋灰洞子矿床 |
4.1.2 九佛沟多金属矿床 |
4.1.3 其它矿点 |
4.2 同位素年龄 |
4.3 成矿流体特征 |
4.3.1 洋灰洞子铜矿床 |
4.3.2 九佛沟金多金属矿床 |
4.4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4.1 氢氧同位素 |
4.4.2 硫铅同位素 |
4.5 印支晚期矿床对比 |
4.6 印支晚期成矿系统 |
4.6.1 成矿系统的划分 |
4.6.2 成矿系统要素 |
4.7 印支晚期成岩成矿系统 |
4.7.1 成岩成矿系统作用过程 |
4.7.2 成矿模式 |
第5章 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 |
5.1“三场”成矿预测理论 |
5.1.1 成矿“物质场”理论 |
5.1.2 成矿“能量场”理论 |
5.1.3 成矿“空间场”理论 |
5.1.4“三场”综合成矿预测的数学模型 |
5.2“三场”成矿预测数据处理 |
5.2.1 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 |
5.2.2 研究区元素背景值确定 |
5.2.3 异常下限确定 |
5.3 成矿预测 |
5.3.1 预测区位置及地质单元划分 |
5.3.2 元素特征值统计 |
5.3.3 成矿物质场 |
5.3.4 成矿能量场 |
5.3.5 成矿空间场 |
5.3.6 综合成矿预测 |
5.4 找矿方向 |
第6章 结论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造山带研究现状 |
1.2.2 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物质组成 |
2.1 本区地层 |
2.1.1 变质地层 |
2.1.2 沉积地层 |
2.1.3 地层划分分析 |
2.2 邻区地层 |
2.2.1 胶莱盆地-胶北隆起区 |
2.2.2 鲁西-郯庐断裂地层区 |
2.2.3 苏北盆地区 |
2.2.4 地层对比分析 |
2.3 侵入岩 |
2.3.1 侵入岩谱系划分 |
2.3.2 侵入岩活动规律 |
2.4 超高压、高压变质岩带 |
2.4.1 超高压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
2.4.2 高压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
2.4.3 变质带的划分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浅部几何结构分析 |
3.1 构造单元划分和控制性断裂 |
3.1.1 构造单元划分 |
3.1.2 控制性断裂 |
3.2 构造单元分区分析 |
3.2.1 威海构造小区 |
3.2.2 胶南构造小区 |
3.2.3 连云港构造小区 |
3.2.4 主要构造类型发育情况 |
3.3 典型构造样式分析 |
3.3.1 逆冲推覆构造 |
3.3.2 走滑构造 |
3.3.3 穹窿构造 |
3.3.4 正滑构造 |
3.3.5 环、弧状构造 |
3.4 小结 |
第四章 深部地球物理信息分析 |
4.1 地球物理场特征 |
4.1.1 区域重力场 |
4.1.2 区域地磁场 |
4.1.3 电磁测深 |
4.1.4 区域弹性波场 |
4.2 深反射地震剖面 |
第五章 苏鲁造山带的动力学演化 |
5.1 碰撞前的背景 |
5.2 苏鲁造山带演化过程 |
5.2.1 前期俯冲阶段 |
5.2.2 拉张折返阶段 |
5.2.3 后期俯冲阶段 |
5.2.4 调整结合阶段 |
5.2.5 伸展减薄阶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庐—枞火山岩盆地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国、内外深部成矿研究技术追踪 |
一、地球化学方法 |
二、地球物理方法 |
三、其它找矿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实物工作量 |
四、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构造地质背景 |
第一节 区域构造背景 |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基底和盖层特征 |
第三节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一、区域壳幔结构 |
二、区域壳幔特征 |
三、区域地壳热结构 |
第四节 壳幔相互作用 |
第五节 区域地球化学 |
一、岩浆岩类型 |
二、地球化学特征 |
第六节 庐—枞火山岩盆地特征 |
一、庐—枞盆地地层分布 |
二、侵入岩 |
三、火山机构及遥感解译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庐-枞矿集区构造演化及其古应力场 |
第一节 区域应力场背景 |
第二节 古构造应力场反演及古应力场分析 |
第三节 基底构造变形及典型应力场特征 |
一、奥陶系—中三叠系内地层变形: |
二、下-中侏罗统内地层变形 |
第四节 陆相火山岩中变形及典型应力场特征 |
一、庐-枞盆地外围火山岩 |
二、庐-枞盆地内陆相火山岩 |
三、中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构造应力场分析 |
四、早白垩世中期应力场分析 |
第五节 庐-枞火山岩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庐—枞矿集区典型矿床构造及控矿特征 |
第一节 龙桥铁矿构造及控矿特征 |
一、矿区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 |
二、龙桥铁矿主要界面 |
第二节 罗河—大包庄铁矿构造及控矿特征 |
第三节 何家小岭硫铁矿 |
一、矿区地质概况(合并) |
二、矿床物质来源及成因 |
第四节 岳山铅锌矿 |
一、矿床地质背景 |
第五节 杨山铁矿 |
第六节 泥河铁矿 |
第七节 庐—枞火山岩盆地控矿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庐—枞矿集区深部构造格架 |
第一节 深部探测剖面的浅部地质特征 |
第二节 大地电测测深(MT)、重、磁异常 |
一、LZ06—1剖面MT、重磁特征及解释 |
二、LZ06—2剖面MT、重磁特征及解释 |
三、LZ06—3和LZ06—4剖面MT、重磁特征及解释 |
第三节 深地震反射剖面 |
一、地震数据处理试验 |
二、地震数据处理 #8l |
三、火山岩地震反射特征 |
四、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构造作用及浅表成矿响应 |
第一节 深部成矿作用 |
一、郯-庐断裂系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二、深部作用及过程 |
三、深部成矿作用 |
第二节 热事件及火山岩、成矿时代 |
第三节 庐—枞火山岩盆地构造作用过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Ⅰ |
个人简历 |
(6)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3S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地质学上的应用现状 |
1.3.2 巢-铜断裂研究现状 |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2.2 构造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 |
第三章 RS在巢湖-铜陵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3.1 遥感简介 |
3.2 遥感技术主要特点 |
3.3 遥感在地质上应用 |
3.4 遥感图像增强 |
3.4.1 ERDAS简介 |
3.4.2 ERDAS操作的具体过程 |
3.5 遥感解译 |
3.5.1 遥感图像的解译原理 |
3.5.2 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 |
第四章 断裂构造特征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2 断裂特征 |
4.3 应力分析 |
4.3.1 严桥一带节理统计特征 |
4.3.2 梅家楼一带节理发育特征 |
4.3.3 臼山一带节理发育特征 |
4.4 断裂的演化 |
4.4.1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 |
4.4.2 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时期 |
4.4.3 新第三纪以来 |
第五章 CIS在巢湖-铜陵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
5.1 GIS在地质中应用的优越性以及主要研究成果 |
5.1.1 GIS在地质研究中应用的优越性 |
5.1.2 GIS在地质上应用的研究成果 |
5.2 GIS应用的思路 |
5.3 R2V软件及其具体应用 |
5.3.1 简介Raster2Vector 3.x(R2V) |
5.3.2 R2V主要特点 |
5.3.3 在使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5.3.4 矢量化光栅图像具体过程 |
5.4 VB软件及其具体应用 |
5.4.1 VB简介 |
5.4.2 VB的基本窗口和窗体属性 |
5.5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燕山地区银矿及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研究的历史回顾 |
1.2 选题背景 |
1.3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工作及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古元古界结晶基底 |
2.1.2 中、上元古界地层 |
2.1.3 古生界地层 |
2.2 基本构造格局 |
2.2.1 褶皱构造 |
2.2.2 韧(脆)性剪切变形变质带 |
2.2.3 环状构造 |
2.3 火山—次火山(浅成侵入)岩建造 |
2.3.1 次火山侵入岩 |
2.3.2 火山沉积岩系 |
第三章 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基本特征 |
3.1 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产出地质背景 |
3.2 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时代 |
3.3 银成矿与萤石的伴生关系 |
3.3.1 银矿与某些萤石矿的时空分布统一性 |
3.3.2 萤石中及萤石矿中元素Ag的含量较高 |
3.3.3 银矿床中普遍发育有萤石化 |
3.4 银矿床中元素银与卤素的相关性 |
3.4.1 银矿床中元素Ag与F含量的相关关系 |
3.4.2 银矿床中元素CI、I含量与Ag的相关性 |
3.4.3 矿石类型制约卤素与Ag的相关关系 |
3.5 银矿床中元素AG与MN的共生关系 |
3.6 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
3.6.1 成矿温度 |
3.6.2 铅同位素 |
3.6.3 硫同位素 |
3.6.4 氢氧同位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银多金属矿床 |
4.1 河北省丰宁银(金)矿床 |
4.1.1 成矿地质背景 |
4.1.2 矿床(体)地质 |
4.1.3 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4 矿床地球化学 |
4.1.5 成矿模式 |
4.2 河北省涿鹿相广锰银矿床 |
4.3 河北省张北蔡家营银(铅、锌)矿床 |
4.4 辽宁建昌八家子银多金属矿床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背景 |
5.1 中生代燕山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
5.1.1 燕山造山带形成、演化序列 |
5.1.2 中生代构造体制大转换及其地质效应 |
5.2 区域岩石圈热状态分析 |
5.2.1 岩浆热能作用过程 |
5.2.2 地壳浅表热流变化及花岗质岩浆形成的热作用机理 |
5.3 壳内流体活动特征 |
5.3.1 碰撞造山体制下流体的活动 |
5.3.2 基于构造体制转换的深部流体多层循环 |
5.4 深部作用机理 |
5.4.1 燕山及其邻区地幔亚热柱的建立 |
5.4.2 燕山地区幔枝构造基本特征 |
5.5 成矿控矿作用 |
5.5.1 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 |
5.5.2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与突发地质事件及成矿 |
5.5.3 燕山地区幔枝构造与成矿控矿作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银矿成矿模式与找矿远景展望 |
6.1 燕山地区银矿床成因类型 |
6.1.1 燕山地区银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 |
6.1.2 各类型银矿床的基本特征 |
6.2 燕山地区银矿床的时空分布 |
6.2.1 成矿时代 |
6.2.2 空间分布规律 |
6.3 成矿物质来源 |
6.3.1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2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3 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4 成矿流体系统的活动 |
6.4 区域成矿控矿条件 |
6.4.1 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 |
6.4.2 构造动力体系 |
6.5 成矿模式 |
6.6 找矿远景展望 |
6.6.1 银矿产资源现状 |
6.6.2 燕山地区银矿有利的成矿地质环境及找矿方向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成果 |
附录 图版及图版说明 |
(8)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与基底组成 |
一、 渤海湾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二、 基底组成 |
第二节 深部结构 |
一、 岩石圈结构 |
二、 地壳结构 |
第三节 冀中坳陷中区概况与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一、 中区概况 |
二、 已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第二章 伸展构造基本特征 |
第一节 研究历史 |
第二节 伸展构造体系 |
一、 拆离断层 |
二、 正断层系 |
三、 横向构造带 |
第三节 伸展构造成因类型 |
一、 热力伸展 |
二、 区域应力伸展 |
三、 重力伸展 |
第三章 中生代中晚期热力伸展构造——太行地区核杂岩体发育及冀中中区西张东压伸展构造形成 |
第一节 太行地区核杂岩体特征 |
一、 基本特征 |
二、 形成时代 |
第二节 核杂岩体侧向伸展作用 |
一、 确定依据 |
二、 热力伸展体系演化与改造 |
第四章 早第三纪区域应力伸展——裂谷盆地发育 |
第一节 裂谷成因 |
第二节 两种类型伸展断层 |
一、 基底生长断层——马西断裂带 |
二、 基底拆离断层——太东断裂 |
第三节 两类基底断层特征及伸展量比较 |
一、 断层活动特点 |
二、 断陷沉积特征及热状态 |
三、 地壳伸展量比较 |
第四节 横向构造带 |
一、 无极-深县-衡水横向变换构造带 |
二、 徐水-安新-文安构造带 |
第五节 地壳伸展模式 |
第五章 饶南大型拆离滑覆构造——重力伸展构造 |
第一节 基本特征与确定依据 |
一、 拆离滑覆面 |
二、 两套变形系统 |
三、 地层重复与缺失 |
四、 前缘及后缘变形 |
五、 滑移方向及滑移距离 |
六、 地温场反映 |
第二节 空间展布和构造分区 |
一、 空间展布 |
二、 构造分区 |
第三节 发育时间、形成条件及演化模式 |
一、 发生时间 |
二、 形成条件 |
三、 演化模式 |
第四节 油气地质意义 |
一、 背斜构造带意义 |
二、 留楚—皇甫村地区底部拆离透镜体的意义 |
三、 基底拆离面下部“遗留”的下第三系勘探领域 |
第六章 构造演化史 |
第一节 构造运动幕次划分 |
第二节 渤海湾盆地发生的构造背景 |
一、 挤压缩短期(T_3-J_(1-2))——东隆西坳 |
二、 左行剪切挤压期(J_3-K_1)——构造热事件、太行山急剧隆升 |
第三节 地球动力学环境和区域应力场转换期(K_2-E_1~1)——核杂岩体大规模拆离伸展 |
第四节 渤海湾盆地发育阶段(E_1~2-Q) |
一、 裂陷伸展期(E_1~2+E_3)——拆离伸展及断陷盆地的形成 |
二、 区域沉降期(N+Q)——早期的重力伸展及随后的区域拗陷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两个环状构造的古地磁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浙东拔茅早白垩世破火山中—酸性火山岩成因 ——来自矿物及全岩地球化学的制约[D]. 郝晓伟. 长安大学, 2021
- [2]闽赣交界武夷山南段“桃溪穹隆”形变特征及构造演化探讨[J]. 黄昌旗,张开毕,石建基,张达,林子华,程乔,赵举兴. 华东地质, 2018(04)
- [3]黑龙江省金厂—老黑山一带印支晚期成岩成矿系统与成矿预测[D]. 丛殿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1)
- [4]苏鲁造山带浅部构造特征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分析[D]. 惠若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2(05)
- [5]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D]. 马立成.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11)
- [6]基于3S对巢—铜断裂研究[D]. 刘天翔.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1)
- [7]燕山地区银矿及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背景[D]. 李久明. 东北大学, 2006(07)
- [8]冀中坳陷中区中新生代复合伸展构造[D]. 孙冬胜. 西北大学, 2001(01)
- [9]大陆演化历史中的加积和解体作用[J]. В.Е.Хаин,胡正国. 地质地球化学, 1994(03)
- [10]安徽庐江—枞阳及外围地区主要构造体系及其对铁(铜)矿产的控制作用[J]. 王治顺,董法先,王小凤,李中坚,朱永余,张德宝.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1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