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的声音——2003年文艺书走笔(论文文献综述)
何英[1](2021)在《宗璞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珂[2](2021)在《鹫峰诗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壹[3](2020)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历经了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与人文体系。这种具有民族思想与哲学精神的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涵盖了民族文化、审美习惯、民族生活,远超过了艺术的范畴。自移动网络媒介逐渐代替传统主流媒介以来,艺术与艺术传播正在经历着一个多维即时传播时代。传统书画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的冲击中艰难前行,也在新媒介传播的噪杂声中经历着迷失与蜕变。中国正在构建新时期的民族价值体系,也在寻找适合民族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分散且薄弱。因此,系统全面研究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显得极为迫切且意义重大。笔者注意到艺术传播观念与技术给艺术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生态在传播方式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转化角色的艺术参与者、传播效果与创作观念、艺术信息传播的维度、艺术市场交易方式……在这些艺术传播现象中都出现了若干问题。因为书画艺术的民族特性,需要审慎地对待目前各类艺术传播模式。本文从书画艺术的本体特性入手,结合艺术传播逻辑去论证中国书画艺术传播的共性与特性;总结了传统书画艺术的主流模式和特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与传播思维;基于其特性深入对照分析书画艺术的传播难点;探索书画艺术在当代的传播选择以及可能形成的传播形态。在新媒介崛起的时代背景下,证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形成专属的传播选择,并结合视觉与感知的传播思路,力求探索出属于民族艺术的新传播之路。同时,呼吁传统书画艺术传播者,要在客观理解书画艺术的基础上摸索艺术传播规律,区别对待不同的艺术传播模式,并发掘适合书画艺术的传播有益模式。
杨睿奕[4](2020)在《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关中一带作为地方文化优秀的矿产资源区,拥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曲艺文化,阿宫腔作为陕西关中的民俗曲艺文化之一,又名“窝工腔”、“遏工腔”或“遏宫腔”,1960年正式更名为“阿宫腔”。历来流传于关中平原的泾阳、三原、耀县、铜川和富平一带,兴起于富平县。并于2006年6月,阿宫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地方曲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其中阿宫腔面临的威胁尤为突出。作为陕西省地方剧种之一,阿宫腔的发展和存在的方式对其他地方剧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以田野调查、实际追踪为基础,运用三重证据法,即文献、文物和田野调查的材料相互参证,从戏曲史学,民俗音乐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对阿宫腔的历史源流、班社艺人、艺术特征、剧本剧目以及剧种的生存现状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作为梆子声腔系统之一的阿宫腔,由于受到日渐壮大的秦腔影响,而逐步“秦腔化”。其中,早期皮影的表演形式随着1958年戏曲的创新而发生了变迁,皮影艺术因自身的局限性,在阿宫腔登上大舞台后,逐步退出了阿宫腔的表演。同时,在发展和流布的过程中,由于灾荒,阿宫腔随着流散艺人从礼泉传至富平。后又因为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所导致的灾荒升级,使得阿宫腔仅留下富平的段天焕一脉进行传承。通过对明清时期和建国前、后阿宫腔的班社艺人进行梳理,使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班社艺人们重现光彩,也使阿宫腔的艺术特征更加清晰。常与秦腔、碗碗腔以及弦板腔等曲艺文化一起在关中地区流动演出的阿宫腔,因为常有艺人间相互调班的情况,所以产生了与其他戏曲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可能。唱腔上,旦角和小生真假声相结合,吐字用真声、拖腔用假声等等一系列唱法,与碗碗腔同类角色的演唱方式和表现婉转优雅的饶舌唱法十分相似。须生、净角和老旦等角色皆用真声的唱法与秦腔的同类角色相似,都是通过多元、激越的腔调来表达莽莽苍老的气概和慷慨激昂的悲切之情。这些同中有异之处,也让阿宫腔产生了比之秦腔以优雅细腻见长,比之碗碗腔以慷慨激昂为优,虽然风格和韵味独特,情调却十分统一的艺术特征。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阿宫腔三百余本繁多的剧本剧目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由于早期艺人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老艺人一旦谢世,又后继无人的话,剧目基本就会失传。虽然建国后的阿宫腔工作者创作了一批符合时代特色、根植于群众的优秀曲艺作品,但是古老剧目的失传,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曲艺文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缺憾。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市场竞争本身对文化产生的冲击导致了地方曲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阿宫腔的传承和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
徐亚男[5](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杜英奇[6](2020)在《建构与回响 ——《农奴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奴愤》的创作始于1974年,它是由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远赴西藏革命展览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以及展览馆的工作人员集体创作完成的大型综合性作品,它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首先梳理了《农奴愤》创作的来龙去脉,以及雕塑文本与西藏封建农奴制历史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家致力于在创作中完成三个方面的建构——创作方法、创作队伍、创作母题。然后深入分析作品艺术本体语言的价值,发现《农奴愤》并不只是一组单一的泥塑作品,而是集合了多种艺术媒介的综合性作品,并与中央大厅的油画以及展览中另外两组大型雕塑之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叙事、象征体系。最后笔者从创作方法入手,以雕塑专业从业者的角度试图穿越历史原境,梳理《农奴愤》雕塑组在西藏的重要探索,总结《农奴愤》创作中的历史经验,并以此反思《农奴愤》的创作对后来学院中雕塑创作和雕塑教育的影响。
冯文[7](2019)在《《丰乳肥臀》的接受史研究》文中提出1995年,《大家》杂志在“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理念的指引下,大胆地将《丰乳肥臀》发表在1995年的第5期与第6期上,由此开始了它的接受之旅。莫言在这一年凭借《丰乳丰臀》的发表获得了首届有着高额奖金的“大家·红河文学奖”,得到来自社会各界及诸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光“丰乳肥臀”这一题目的命名就将莫言推到了风口浪尖上。随着批评范围逐渐扩大、斥责声音愈演愈烈,莫言逐渐失去对这部作品的直接话语权,主动要求“禁”掉了作品。当回顾这部作品的接受历史时,“《丰乳肥臀》风波”显然是九十年代文坛上的一桩众说纷纭的“公案”,然而它的接受“生命”并未因之而陨灭,这是部生命力极其顽强的作品。随后,在文学评论者、译者、盗版书商、出版人的合力“帮助”下,《丰乳肥臀》不仅在文学内涵方面等到更多新的发掘与阐释,而且活跃于百姓日常买书的地摊等,甚至流传到了海外。最终,在这些不懈的“努力”之下,《丰乳肥臀》的正版书于2002年得以“重见天日”。2012年10月111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丰乳肥臀》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冲击世界”的丰厚之作。莫言的获奖将其作品的传播与经典化推到了更广泛、更深度的视野里,《丰乳肥臀》的研究与接受也随之再度进入高潮,较于问世之初的众说纷纭,评论声音呈现出相对和谐与统一的局面。本文以“当下”作为时间节点,沿着清晰的时间脉络重返历史现场,力图还原作品的在不同时间段接受风貌的差异表现,多角度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考察各种评论观点深层次的变化情况,并借由对《丰乳肥臀》的接受研究,力求能够展开更多对文学内部发展规律、时代审美风尚和价值观念的深入探索,期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发现新的可言说的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也希望能有新的发现与学术生长点,为莫言作品的接受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与视角。论文按照《丰乳肥臀》接受的时间顺序进行详细论述,主要内容将分三章进行。第一章重返《丰乳肥臀》问世之初的接受现场,即从1995年9月《丰乳肥臀》发表到1996年11月停印,这一阶段的接受图景最为驳杂,各种批评话语之间的撕扯最为剧烈。第一节梳理了《丰乳肥臀》的诞生过程,探寻莫言的创作初衷,为外界的“众说纷纭”提供参照。第二节还原《丰乳肥臀》在“大家·红河文学奖”的评委们、普通读者和社会上的各种媒体、杂志对它的评价与报道,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接受原貌。最终的目的是要考察作品为何在不同的群体中得到“丰厚的史诗性巨着”、“媚俗的失败之作”和“必须被反对的有害作品”三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是分别如何影响了《丰乳肥臀》的接受“命运”。第三节进而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大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争议的原因进行更加深入的探析,以求得出些许新的结论。第二章力图全面还原《丰乳肥臀》在1996年底“风波”平息之后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的接受状况。第一节梳理了前一接受阶段中占据强势地位、带有政治色彩的批判话语在这一接受阶段的延续以及学院内部围绕着《丰乳肥臀》的论争。第二节整理了这一接受时期《丰乳肥臀》的文学批评情况,分别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新历史主义和女性主义三种不同角度的解读去进行阐释,最凸显的是小说的历史述说方式得到了“正名”,对作品从文化内涵与审美角度的分析越来越多。第三节聚焦《丰乳肥臀》在海内外的出版和流通情况,一方面是为了全面勾勒小说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图景,另一方面也意在与国内的接受状况进行对比,从对比中挖掘我国现实的文学生活环境可能具有的某些特点,想要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三章聚焦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丰乳肥臀》的接受情况。《丰乳肥臀》作为莫言本人十分看重的作品,他认为这部作品是他文学殿堂中的一块基石。第一节将《丰乳肥臀》置于莫言获得诺奖后,国内出现了“莫言研究热”的背景之下,对这一时期关于这部作品的文学批评情况进行阐述。第二节概览这一时期《丰乳肥臀》的出版流通状况,借助搜集到的各类有效图表和数据进行直观明晰的展示。大众作为作品接受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研究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接受状况亦属于“文学生活”的这一研究命题的一部分,笔者在普通读者中开展了《丰乳肥臀》接受状况的问卷调查。第三节通过对调查结果中出现的已有共识及有些“意想不到”的数据来进行进一步展示与分析。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对其作品的接受研究越来越多,关于《丰乳肥臀》接受研究的专论在之前还未见。本文试着在“文学生活”这一理念的引导下,除了分析学界以往过多聚焦的小说本身的艺术特色、莫言的个人经历、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论说对其作品的接受所造成的影响,还集中关注到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等普通群体在“文学生活”中对《丰乳肥臀》的阅读呈现什么样的图景,由此分析《丰乳肥臀》在更大范围、更广意义上的接受过程,期待获得对当下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以及推广等方面的一些启示。虽然对莫言的获奖众说纷纭,但不得不说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版的小说中不乏语言精道、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好作品,获奖本身也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件举足轻重、能够对当代作品的“经典化”起到助推作用的事情,因此对莫言作品的接受、翻译、海外传播等问题的研究就有了鲜活的现实意义,这是本文写作最重要的初心。
尹军婷[8](2019)在《穿越生命中昏暗的巷道 ——论刘庆邦小说底层苦难的书写》文中研究指明刘庆邦,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多年来坚持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进行着现实主义创作,其作品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乡土和矿区两大题材,这是通向他记忆深处两条幽深的隧道,一条被他命名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条则沿着相反的方向延伸,被命名为“人与自然的抗争”。他的多篇作品被翻译成日、英、俄、法、德、意大利等国文字,获得了辉煌瞩目的成就,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文学对农民和煤矿工人等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关注一直是文坛的热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底层民众主题小说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新语境下,把农民的生存状态从农村拓展到城乡结合部,从田间移到市井的一种文学尝试。苦难是底层写作中不可回避的主题之一,如果说展示底层生活中的苦难是一种普遍的写作状态,那么思考如何突围苦难,化解苦难,超越禁锢心灵的桎梏,则是作家们勇敢向前跨越的关键一步。刘庆邦将独具特色的笔触伸向底层的世界,在充满苦难的巷道中踽踽前行,纵有千万波折,也要抵达人性的巅峰,人道主义的情怀和对底层群众真心实意的关怀使他的创作具有文学、历史、乃至哲学的意义与价值,为底层生命的描摹增添了一抹亮色。现代文明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矛盾丛生,冲突毕现,文学与现实的联系和沟通更显重要。越来越多的底层作家为了贴合时代的呼唤,紧跟发展的步伐,一味地展览苦难、渲染苦难,为苦难而苦难,陷入了文学发展的误区。废名的“竹林”如过眼云烟,早已无迹可寻,沈从文的“边城”已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孙犁坚守的那湾“白洋淀”也成了朦胧的镜中花和水中月,刘庆邦的自然和真善与先辈们的精神信仰是一脉相承的,他传承着先贤们的追求和操守,寻觅着掩藏在喧嚣浮躁下的那抹清幽和淡雅,坚持在现代性对乡村以及人心蚕食鲸吞的情况下温情歌唱,试图从宁静安谧的人心深处挖掘那来之不易的淡淡诗意,来抵抗各种苦难的侵袭,摆脱磨难的束缚,瓦解禁锢人心的牢笼,以期实现残酷世间百态和人性美善的相互映照。
曹天晓[9](2018)在《清儒丁晏年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晏(1794-1876),字俭卿,号柘唐,江苏山阳(今属淮安)人,清中後期经学家,着书凡六十余种,生前汇刊部分着作爲《颐志斋丛书》。所着《尚书余论》《郑氏诗谱考正》《毛诗陆疏校正》《曹集铨评》等颇受学界推重。然而至今尚无一部准确、详尽的丁晏年谱,研究者在论述丁晏生平、交游、着作、学术经历时多有讹舛。本谱在丁晏子侄门人所撰旧谱基础上,通过对丁晏及其交游人物的数百种学术着作、诗文、日记、手札、书画题赠等文献的考索,结合地方志及清廷档案,对丁晏的生平、交游、着述及学术经历进行了全面梳理,丰富了丁晏生平的大量细节,补充了旧谱中遗漏的一些重要事件,纠正了许多流传己久的错误记载。根据谱主一生行迹特点,本谱分爲四卷:卷一,年少才俊,名动公卿;卷二,公车蹭蹬,广结名士;卷三,挺身扶危,忠而见谤;卷四,退居讲学,颐养天年。各卷之间事行略有交叉,至於着述活动,则贯其一生,未尝中辍。各卷之前有概要,简述该卷主要内容。谱後附録有《丁晏着述考》《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丁晏评传资料集録》以及《人名索引》《人名字号对照》等。
梁玉洁[10](2018)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在程光炜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关于80年代文学中的“个案研究”也显示了研究的活力及巨大空间。刘绍棠(1936—1997),是20世纪50年代享誉文坛的“神童作家”,其文学成绩和文学史定位都形成于80年代。本文将有意识地借鉴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通过对刘绍棠80年代的文学作品、理论建树、乡土困境、创作转变和文学诉求的解读与审视,主要思考和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刘绍棠为何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中跃起又落下,最终归于沉寂;80年代的刘绍棠如何走上“乡土文学”又为何引起争议;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为何出现困境以及探索的出路;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疏离体现在哪里。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范式中重新梳理和思考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本文试图去思考一个作家在特定时期可能伸张的文学空间,进而呈现80年代文学在现有文学史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面,并探讨80年代文学所蕴含的一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以“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一章着重解读奠定刘绍棠80年AI写作作基调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从刘绍棠的文论思想进入文本阐释,重新挖掘《蒲柳人家》丰富的蕴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蒲柳人家》的获奖看取这部小说带给作家创作和人生的非凡意义。第二章分析刘绍棠努力于开创乡土文学流派及其引发的论争。首先梳理了刘绍棠在80年代前期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探究促成理论形成的四个来源。再分析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所引发的争论,从中展现刘绍棠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刘绍棠在乡土困境中的守持和探索。他坚持完善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并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又进行着创作内部的调整,进行了两次文学转变,但是成效不甚明显。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刘绍棠的文学理想与80年代文学相疏离的三大原因。由此,刘绍棠在80年代文学中的面貌已经清晰。
二、自己的声音——2003年文艺书走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己的声音——2003年文艺书走笔(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1.2.1 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意义: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需要当代传播 |
1.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的现状 |
1.3.1 研究着作 |
1.3.2 学术论文与专业类艺术期刊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优势及难点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研究优势 |
1.5.3 本文的研究难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逻辑 |
2.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与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1.1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形神意象 |
2.1.2 西方艺术的“写实”表达观 |
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态与呈现逻辑 |
2.2.1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质料介质 |
2.2.2 中国传统书画作品的形式介质 |
2.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思维 |
2.3.1 线性艺术与非线性传播 |
2.3.2 艺术本体与媒介传播思维的关系 |
2.3.3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融合 |
2.3.4 视觉呈现方式的转变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影响 |
第3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主要形态 |
3.1 书画艺术作品的视觉直呈传播 |
3.1.1 视觉直呈的场景化 |
3.1.2 视觉直呈传播还原意蕴传达的完整性 |
3.1.3 视觉直呈传播驱动艺术生产 |
3.1.4 视觉直呈的公共传播特性 |
3.2 书画艺术的跨域嫁接传播 |
3.2.1 书画艺术与平行艺术的融合与嫁接 |
3.2.2 书画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交融 |
3.3 书画艺术的大众媒体传播 |
3.3.1 纸媒传播 |
3.3.2 影视传播 |
3.3.3 互联网传播 |
3.3.4 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时代性 |
3.3.5 传统书画艺术大众传播的限制 |
第4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障碍 |
4.1 传统书画艺术程式复杂且功能狭窄 |
4.2 退化的书写能力 |
4.3 “出帖”困难与“无用之美” |
4.4 城市风格脱离古典美学场域 |
4.5 艺术市场流通与作品复制的双重难题 |
第5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代传播的路径 |
5.1 艺术传播方式需适配新的传播技术 |
5.1.1 艺术传播生态与书画艺术发展的关系 |
5.1.2 寻求打破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时代局限 |
5.1.3 更新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观念 |
5.2 美用合一的文化延展 |
5.2.1 “无用”与“有用”的融合:生活化的巧妙传播 |
5.2.2 传统书画艺术文本的功能转化 |
5.2.3 从主动选择到文化自觉 |
5.3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的多维动态延展 |
5.3.1 传统书画艺术的传播界限 |
5.3.2 “失真”传播:原作保护原则下的传播策略 |
5.3.3 从“静”到“动”:动态化呈现与动态场域的构建 |
1. 书画艺术的动态化呈现可强化艺术体验 |
2. 构建动态场域,塑造“现场化”传播效果 |
5.3.4 开启书画艺术与人的多渠道沟通 |
5.3.5 构建独具特色的传统书画艺术传播生态 |
5.4 意境传达与故事化:书画作品的审美意识与立体形象的营建 |
5.4.1 “造境”:用生动意境传递审美意识 |
5.4.2 故事化传播丰富书画作品的立体形象 |
5.5 内生动能——师承与文修共进 |
5.5.1 学院“科班”教学模式 |
5.5.2 名家师门传承模式 |
5.5.3 线下雅集模式 |
5.5.4 媒介资源与平台教学 |
5.6 国际传播与文化融合 |
5.7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传承中的变异与变异中的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阿宫腔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阿宫腔剧种考源 |
第一节 阿宫腔的起源发展 |
一、1959年之前阿宫腔所用戏名 |
二、阿宫腔和曲牌体的关系 |
三、阿宫腔与秦腔的异同 |
第二节 “一戏多样”:阿宫腔表演形式的变迁 |
一、1959年之前皮影的表演形式 |
二、1959年之后的舞台表演形式 |
第三节 阿宫腔的发展和流布 |
一、阿宫腔的发源地 |
二、灾荒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阿宫腔从皮影到舞台形式的演变过程 |
第二章 阿宫腔班社艺人 |
第一节 阿宫腔班社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班社 |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班社(剧团) |
第二节 阿宫腔艺人 |
一、新中国成立前代表性艺人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性艺人 |
第三章 阿宫腔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阿宫腔的舞台美术 |
一、阿宫腔皮影形态的舞台美术 |
二、阿宫腔大舞台形态的舞台美术 |
第二节 阿宫腔的音乐特色 |
一、阿宫腔皮影时期的音乐特色 |
二、阿宫腔大舞台时期的音乐特色 |
第三节 阿宫腔的表演艺术 |
一、阿宫腔皮影形式的表演艺术 |
二、阿宫腔大舞台形式的表演艺术 |
第四章 阿宫腔的剧本剧目 |
第一节 皮影剧目 |
一、《猪八戒入洞房》 |
第二节 改编移植剧目 |
一、《王魁负义》 |
二、《青天女巡按》 |
第三节 现代剧目 |
一、《红梢林》 |
第五章 阿宫腔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
第一节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可行性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阿宫腔历史剧《青天女巡按》演出稿 |
二、阿宫腔折子戏《白蛇传·断桥》剧本 |
三、阿宫腔折子戏《白蛇传·游湖》剧本 |
四、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剧本 |
五、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演出服饰 |
六、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曲谱 |
七、阿宫腔打击乐《十样景》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建构与回响 ——《农奴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农奴愤》的创作与探索 |
第一节 历史机遇与藏地实践 |
第二节 雕塑的文本与母题 |
第三节 雕塑家群体与创作 |
第二章 综合性艺术语言的创造 |
第一节 高原的革命场域 |
第二节 现实与浪漫的交响 |
第三节 多维度艺术综合体 |
第三章 《农奴愤》创作中的方法与经验 |
第一节 从采风到创作的实践与传承 |
第二节 集体的塑造 |
第三节 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丰乳肥臀》的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丰乳肥臀》在问世初期的接受 |
第一节 《丰乳肥臀》的诞生 |
第二节 众声喧哗:《丰乳肥臀》的毁与誉 |
1. “冲击世界”的丰厚之作 |
2. “媚俗”的失败之作 |
3. “必须被反对”的有害作品 |
第三节 争议原因探析 |
1. 审美惯性与文化心理 |
2. “裂变时代”的文化焦虑 |
3. 典律建构与审美霸权 |
第二章 《丰乳肥臀》在1997-2012年的接受 |
第一节 政治批判话语的延续与学术论争 |
1. 政治批判话语的延续 |
2. 学院内的论争 |
第二节 文学批评话语下文本内涵的增值 |
1.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阐释下的意义升值 |
2. “新历史主义”解读下的“正名” |
3.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下的“性别与权利”之思 |
第三节 《丰乳肥臀》的出版与流通 |
1. 《丰乳肥臀》的再版与流通 |
2. 《丰乳肥臀》在海外的传播情况 |
第三章 《丰乳肥臀》在莫言获得诺奖之后的接受 |
第一节 “莫言研究热”与《丰乳肥臀》的文学批评 |
1 “莫言研究热” |
2.《丰乳肥臀》的文学批评情况 |
第二节 《丰乳肥臀》的出版流通情况 |
第三节 《丰乳肥臀》在普通读者之中的接受情况 |
结语: 一部作品的经典化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穿越生命中昏暗的巷道 ——论刘庆邦小说底层苦难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整体研究情况 |
(二)刘庆邦底层苦难书写的研究 |
1.刘庆邦乡村底层生活题材研究情况 |
2.刘庆邦煤矿题材作品的研究 |
三、研究路径与方法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刘庆邦与底层文学 |
第一节 “底层”与“底层文学” |
第二节 刘庆邦的人生经历与底层书写 |
第二章 刘庆邦小说底层苦难的呈现 |
第一节 生存苦难 |
一、饥饿与灾荒 |
二、疾病与矿难 |
三、失土与待业 |
第二节 情感困境 |
一、亲情的缺失与淡化 |
二、爱情挫败与婚姻危机 |
第三节 精神荒芜 |
一、精神空虚 |
二、尊严践踏 |
三、性饥渴 |
第三章 刘庆邦小说底层化解苦难的方式 |
第一节 民间精神 温情对抗 |
一、忍耐坚韧中克服 |
二、劳动工作中麻醉 |
三、理想乐观中解脱 |
四、向死而生的反抗 |
第二节 民俗风情巧妙淡化 |
一、民俗仪式的消弭 |
二、民俗意念的消融 |
三、民俗器物的消解 |
第三节 自然田园抗衡苦难 |
一、自然中超越—寄情动植物 |
二、记忆里超脱—恋土归乡 |
第四章 刘庆邦底层苦难书写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写实的态度 |
第二节 真实的故事 |
第三节 扎实的细节 |
第四节 平实的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清儒丁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丁晏画像 |
丁晏跋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 |
丁晏致许瀚手札 |
丁晏印章选萃 |
凡例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
丁晏家族世系表 |
谱前 |
卷一 少年才俊 名动公卿 |
本卷概要 |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1岁 |
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2岁 |
嘉庆元年丙辰(1796)3岁 |
嘉庆二年丁巳(1797)4岁 |
嘉庆三年戊午(1798)5岁 |
嘉庆四年己未(1799)6岁 |
嘉庆五年庚申(1800)7岁 |
嘉庆六年辛酉(1801)8岁 |
嘉庆七年壬戌(1802)9岁 |
嘉庆八年癸亥(1803)10岁 |
嘉庆九年甲子(1804) 11岁 |
嘉庆十年乙丑(1805) 12岁 |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 13岁 |
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 14岁 |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15岁 |
嘉庆十四年己巳(1809)16岁 |
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17岁 |
嘉庆十六年辛未(1811) 18岁 |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 19岁 |
嘉庆十八年癸酉(1813) 20岁 |
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 21岁 |
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 22岁 |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 23岁 |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 24岁 |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1818) 25岁 |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1819) 26岁 |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1820)27岁 |
道光元年辛巳(1821) 28岁 |
卷二 公车蹭蹬 广结名士 |
本卷概要 |
道光二年壬午(1822) 29岁 |
道光三年癸未(1823) 30岁 |
道光四年甲申(1824)31岁 |
道光五年乙酉(1825) 32岁 |
道光六年丙戌(1826) 33岁 |
道光七年丁亥(1827) 34岁 |
道光八年戊子(1828) 35岁 |
道光九年己丑(1829) 36岁 |
道光十年庚寅(1830) 37岁 |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 38岁 |
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 39岁 |
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 40岁 |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 41岁 |
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 42岁 |
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 43岁 |
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 44岁 |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 45岁 |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 46岁 |
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 47岁 |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1841) 48岁 |
卷三 挺身扶危忠而见谤 |
本卷概要 |
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 49岁 |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 50岁 |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 51岁 |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 52岁 |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 53岁 |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1847) 54岁 |
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 55岁 |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1849)56岁 |
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 57岁 |
咸丰元年辛亥(1851) 58岁 |
咸丰二年壬子(1852) 59岁 |
咸丰三年癸丑(1853) 60岁 |
咸丰四年甲寅(1854) 61岁 |
咸丰五年乙卯(1855) 62岁 |
咸丰六年丙辰(1856) 63岁 |
咸丰七年丁巳(1857) 64岁 |
咸丰八年戊午(1858) 65岁 |
咸丰九年己未(1859) 66岁 |
咸丰十年庚申(1860) 67岁 |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 68岁 |
卷四 退居讲学 颐养天年 |
本卷概要 |
同治元年壬戌(1862) 69岁 |
同治二年癸亥(1863) 70岁 |
同治三年甲子(1864) 71岁 |
同治四年乙丑(1865) 72岁 |
同治五年丙寅(1866) 73岁 |
同治六年丁卯(1867) 74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 75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 76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 77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 78岁 |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79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80岁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81岁 |
光绪元年乙亥(1875) 82岁 |
谱後 |
参考文献 |
(一) 丁氏家族着述及谱传 |
(二) 其他清人着述及谱传 |
(三) 地方文献及档案史料 |
(四) 现代研究论着 |
(五) 目録及工具书 |
附録 |
附一: 丁晏着述考 |
附二: 丁晏诗文集版本考述 |
附三、丁晏集外诗文札辑目 |
附四: 丁晏涉嫌剽窃案辨冤 |
附五: 丁晏评传资料集録 |
附六: 人名索引 |
附七: 人名字号对照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
1.1 “归来作家” |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
1.2.1 《蒲柳人家》在当时文坛的特殊性 |
1.2.1.1 从“暴露”走向“歌颂” |
1.2.1.2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化用 |
1.2.1.3 突出农民的叙事意识 |
1.2.2 《蒲柳人家》存在的问题 |
1.2.3 《蒲柳人家》的获奖及意义 |
1.2.3.1 从“杂色”到“纯色” |
1.2.3.2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宣誓之作 |
1.2.3.3 在现代和当代“风俗(景)画”乡土小说中“架一座桥梁” |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
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 |
2.2.2 对鲁迅乡土文学论述的借用 |
2.2.3 对孙犁文学观念的化用 |
2.2.4 对乡土乡亲的感念 |
2.3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引发的争议 |
2.3.1 “乡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 |
2.3.2 “民族化”与“走向世界”的争论 |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
3.1.1 同道者的缺乏 |
3.1.1.1 暂未形成“气候”的追随者 |
3.1.1.2 赞同者的“有心无力” |
3.1.1.3 “荷花淀派”的不同追求 |
3.1.1.4 北京作家圈审慎的态度 |
3.1.2 缺乏作品证明的尴尬 |
3.1.2.1 刘绍棠自身创作的问题 |
3.1.2.2 追随者的作品影响有限 |
3.1.3 乡土创作成功的他者 |
3.2 乡土困境中的探索 |
3.2.1 第一次文学转向:对乡土现实的直接书写 |
3.2.2 第二次文学探索:走向通俗化 |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 |
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 |
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 |
4.2 提倡民族化,却又无法呈现出传统的魅力或痼疾 |
4.2.1 不及汪曾祺、邓友梅的文雅 |
4.2.2 缺少新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眼光 |
4.3 提倡通俗化却又无法准确捕捉通俗的脉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刘绍棠作品年表 |
刘绍棠研究资料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四、自己的声音——2003年文艺书走笔(论文参考文献)
- [1]宗璞小说研究[D]. 何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
- [2]鹫峰诗社研究[D]. 张珂.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当代传播研究[D]. 王壹. 吉林大学, 2020(01)
- [4]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D]. 杨睿奕.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建构与回响 ——《农奴愤》研究[D]. 杜英奇.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7]《丰乳肥臀》的接受史研究[D]. 冯文. 山东大学, 2019(09)
- [8]穿越生命中昏暗的巷道 ——论刘庆邦小说底层苦难的书写[D]. 尹军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9]清儒丁晏年谱[D]. 曹天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2)
- [10]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D]. 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