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总结(下午Ⅵ)

第六届全国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总结(下午Ⅵ)

一、全国第六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 Ⅵ)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林宇杰[1](2021)在《基于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为例》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需要推动教学观念更新,模式的改革,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特别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信息技术如何深度融合数学课堂成为热议话题。数学除了严谨的演绎推理,还需要实验的归纳推理。中小学课堂应让学生尽量经历数学实验探究,使其在“做”与“思”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随着数学实验的发展,数学实验融入课堂成为关注热点。如何借助技术,构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成为现在中小学课堂亟待解决的痛点。本研究试图构建基于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应用策略,提升数学实验教学效率。本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探究。从理论研究出发,首先,通过文献搜集整理,梳理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教学模式、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等相关研究,并提出观点与思路。接着,以杜威从“做”中学的思维五步法与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念为理论基础,探究基于皓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在宏观层面,构建数学实验教学基本流程:实验目标→实验重难点→实验预备→实验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实验测验。在微观层面,创设数学实验教学基本环节:创设数学情境,明确实验问题→提出假设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归纳实验结论,拓展变式训练→构建思维导图,注重实验反思。并且,提出应用策略:(1)明确数学实验内容;(2)多元表征实验积件;(3)创设数学实验问题;(4)实验探究动静结合;(5)实验报告问题导航;(6)开展实验小组交流;(7)建构实验思维导图。从实践研究出发,采用基于皓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前后测、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模式及应用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果变量及过程变量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基于皓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能显着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解决过程、思维水平、学习方式及情感态度产生积极正向影响。

张明琴[2](2020)在《高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陕西省宝鸡市某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1](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出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展数学建模素养,并将数学建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指出要用6个课时来完成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在此基础之上,笔者根据理论资料界定本研究的数学建模素养的内涵,结合《课标》和喻平的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标准建立本研究的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标准。本研究通过问卷测试调查高二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水平现状:(1)学生在建模素养水平一的总体表现较好,通过率最高,零分率为0;(2)水平二的测试零分率为18%,约26人无外显的建模素养水平二的特征;(3)水平三的整体测试表现较差;(4)随着建模素养水平的增加满分率越来越低,零分率越来越高,高二学生的建模素养整体分布合理;(5)有38%的学生仍处于水平零的阶段,水平二和三的分布均不到20%,学生的建模素养水平测试整体较低;(6)学生普遍对数学建模活动比较欢迎,认为其可以帮助提升数学学习热情;(7)学生更希望建模活动以传统讲授、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本研究从学生层面分析影响建模素养分布的因素:(1)性别差异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2)文理科差异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3)喜爱数学程度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4)平时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模素养的分布;(5)喜爱教师程度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6)数学建模理论储备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7)教师教学方式影响建模素养的水平分布。从教师层面分析:(1)教师自身数学建模理论存储淡薄;(2)教师追求“高效”的知识传授方式;(3)教师数学建模素养的测评方式较单一;(4)教师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不够。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相应的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教学策略:(1)注重男女数学建模学习的差异;(2)注重区别文理科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思维特征;(3)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及教师的喜爱;(4)适时普及数学建模相关理论;(5)课堂教学采用渗透数学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6)深挖“阅读与思考”和“拓广探索”模块的建模素材;(7)深化教师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意识;(8)组建数学建模小组;(9)数学建模素养评价更需注重过程性评价。

杏永辉[3](2020)在《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奠宙(1933—2018),一生贯通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多维,被誉为“三栖学者”。在中国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年代中,他一直致力于中国数学教育的总结,以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体系为奋斗目标。他角色多变,集数学家、学者和教育家于一身,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为体系的数学教学思想。研究张奠宙的数学教学思想,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中国数学教学发展脉络和演进轨迹的认识,而且可以探究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对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对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当下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启示。首先,论文介绍张奠宙的求学和工作经历,展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孕育的现实背景,将这一人物立体地呈现出来,为揭示其数学教学思想奠定基础。其次,系统阐述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学观、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材观三个方面。在数学教学观方面,张奠宙将教学目的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教学方法论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方式提倡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在数学课程观方面,分别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在数学教材观方面,张奠宙主张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从他的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形式设计和教材内容处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评析他的教学思想是如何体现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如何进行数学学科的智育和德育,如何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如何兼顾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尽管他的教学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对我国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徐莉[4](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认为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钟予[5](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佟婉君[6](2016)在《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籍华人项武义教授,男,1937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现温州乐清市)智仁乡上岙村(现大台门村),着名的数学家、几何学家、数学教育家。本研究较系统的总结了项武义对我国数学教育作出的贡献,并对其策划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实验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反应了当时使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情况,还原了80年代的一部分中学数学教育史的情况,以期它对现行的数学教育的启示和借鉴。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项武义的生平。对项武义的家庭和个人的介绍、项武义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的情况、项武义的书籍着作以及项武义的数学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三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分析。在教材的编写中,以“精简实用、返璞归真”为选材原则,以“顺理成章、深入浅出”为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尽量为我国的中学生提供“内容现代化”的教材。本章通过对《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方面的分析以及适当的将其与当时的统编教材相比较,得出《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处理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程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的。第四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在教材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项武义经常回国指导参与实验的教师、学者,指点实验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通过整理有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成长迅速,实验班学生各项成绩优异,实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起初的“出教材、出人才、出经验”的目的,推动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李小平[7](2016)在《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文中研究说明谈到人类文明,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成就。熟不知数学才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一词,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比西方要早,但直到十九世纪,它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表示方式。《哲学小词典》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风俗习惯、学术思想、宗教组织及文学艺术等。文化可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借助语言和文字的形式来表现。而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工具、思想方法和理性精神,所以说数学也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数学文化的发展足迹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足迹的,所以它见证了人类的文明发展。西方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数学文化观,认为数学是一个由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系统,90年代末我国学者也开始从文化的角度来关注数学,并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根据数学文化内涵的侧重点的不同,可以给予数学文化不同的理解。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那对应的数学文化也有广义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广义还包括了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数学文化具有很多特点,文中给出数学文化的定义之后,对数学文化的传统性、抽象性、哲学性、美学性、渗透性、发展性、艺术性及趣味性等做了重点阐述,了解这些特点能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及认识。因为受经济制度、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模式、民主观念、科学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古希腊相当重视数学,相传当时不懂几何者是不能进入柏拉图学园的,但在我国古代,崇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或者懂点八股文的人被认为是有文化、有品味的人,而数学仅仅是被商人记账、算命先生算命时才会用到。纵观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实用思想、算法化的特点一直贯穿其中。《九章算术》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影响很大,从隋唐时代一直到明末清初,所学知识几乎都来自于《九章算术》或是其扩展版。《九章算术》的编写方式与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编写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几何原本》是从公理、公设、定理等出发,通过证明的方式建立起演绎数学体系,而《九章算术》是从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建立起机械性数学体系,这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重实用、重计算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儒家、道家三大学派,特别是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影响很大。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的世界观因迎合封建统治者的意愿而受到推崇,由这种观念所引发的轻视科学、鄙视技艺的思想也对后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至今我国政府、教育部门中还有大部分人不重视数学研究,可以说儒家文化阻碍了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而古希腊的数学如哲学一般备受人们的重视,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孕育了一种理性精神,不仅给西方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也给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了巨大影响。儒家提倡崇古,排斥新思想、新理念,当明末清初西方数学传入我国时,我国大多数数学家们却把精力放在古算学书上,不接纳西方的数学文化思想,再加上清廷的衰败及闭关自守政策,把西方的数学文化拒之门外,造成中国数学文化与西方数学文化的脱节,也使得中国数学教育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数学教育,这无疑造成了我国科学技术上的大落后。而对中西方数学文化的融合做出杰出贡献的首推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他把《几何原本》与非欧几何引入大陆,也把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传输给了西方,从而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数学,就没有现代文明,可知数学文化在现代文明中不可取代的地位。文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个是微积分时代,一个是计算机时代。17、18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瑰宝解析几何与微积分登上了历史舞台,数学达到空前的繁荣,迎来了一个“英雄的世纪”。它们的发明,尽管当时理论上尚不成熟,特别是微积分基础很不牢固,但并不影响它的大量使用及快速推广。微积分作为一种新生力量,推动了人类历史上整个科技革命。瓦特拿着“微积分”这把科学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直接把人类社会带进了“蒸汽时代”;19世纪微积分知识又为电磁理论打下基础,麦克斯韦的电磁波让电气走进了我们的生活。20世纪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计算机凭借数学这个幕后英雄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当然计算机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也让数学如虎添翼,让数学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威慑力和渗透力。“互联网”时代的开启,更是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达到空前繁荣的地步。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无不显示出数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蕴藏的巨大生命力,数学文化影响了人类的文明进程,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今,我们正在迈向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意味着高技术时代,而高技术时代就其实质而言就是数学时代。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自觉的享受着数学文化的恩泽,但却对数学文化的重要性缺乏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这势必会影响到数学现在及未来的发展,间接的延缓人类社会向更高级、更先进的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这是值得当今社会的每一成员认真思考并要足够重视的问题。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与这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息息相关,国民素质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文素质,而数学素养又是人文素质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构建。从我国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至今已20余年,“素质教育”这个词早已成为我国教育理念的一个核心话题,植入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心田。周远清曾评价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切中时弊、顺应潮流、涉及根本”,而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用这12个字来形容也毫无夸张之嫌。文中最后谈到了我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们的认可,但仅仅满足于开设数学文化类的选修课程远远不够。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继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融入数学文化的问题摆在了教师面前,而地方性本科院校又在大众化人才培养中占据着主要力量,为此我们对在地方院校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作了一些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徐建星[8](2011)在《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的汉语拼音Gao Xiao的首字母),是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并实施,以“减负提质”为核心,旨在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是一项融教育思想、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学教学改革实验。GX实验教学原则的“32字诀”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它是GX实验的基本理念,其中“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等观念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影响广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否则“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减负提质要落实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与教学中,但反思当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更有必要对GX实验的教学原则进行传承与挖掘。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这些改革构成了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史,在数学教学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今天的教学创造了教学的历史,而是教学的历史造就着今天的教学。教学的传统与历史远比我们所能认识的要丰富、深厚与完整,它们是先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累积,是人类教学发展的“源”与“流”。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人们对数学课程改革理解的偏见或缺失,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简单与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忘了以前许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割裂了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不前返教学改革的历史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阶梯,没有“源”与“流”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迷失正确的路向。本研究主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审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以期在当下教育背景下挖掘与激活GX实验的教学原则,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同时也反思GX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X实验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GX32字诀”为研究基点与核心,具体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学、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教育改革涵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理论二个维度上,结合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展开研究。除导言、文献综述与结语外,论文还有6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3、4、5、6章,主要参照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理论框架,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酝酿、启动、实施、提升四个阶段。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研究,首先梳理本阶段中影响改革的因素,力图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置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教育改革的两大构成要素:教育理论——改什么的问题;改革理论——如何改的问题。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教育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视域下,本源性的梳理每一个发展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每一个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是什么;其次,在改革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GX实验教学原则构思、启动、实施与提升的历程中,窥视其改革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两个维度的分析,系统探讨了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散到聚,由教材到教法,再到教材与教法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内涵及其实践的方法策略。通过教学改革事件的衔接,还原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等角度系统梳理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概貌。第二个部分为第7章,主要对GX实验作一个方法上的考量。由于GX实验是一项数学的教学实验,因此把讨论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把GX实验置于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下来思考,从GX实验的发展路径来看,GX实验属于经验的——科学家的研究传统。从GX实验教学原则构建的路向来分析,GX实验属于数学——归纳的研究范式:二是把GX实验置于教学实验的视角下来审视,GX实验是一项自然教学环境下的准实验,通过其改革事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GX实验的实验假设、实验变量、实验评价等。并试图回答人们对GX实验科学性、方法论上的追问。第三部分为第8章,主要根据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启示当下的数学课程改革要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等。反思认为GX实验教学原则的研究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水平,加强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传播与发展。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改革史的角度,首次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尽管对GX实验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有十余篇,期刊论文有一百四十余篇,但这些主要是对GX实验教材编写、教学效果、学习策略等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缺少整体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二是研究中采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大量的改革史料从质与量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按教学理论与改革理论两个维度,通过改革事件的续接,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进行全景式的发展性透视;三是通过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历史挖掘,为数学教学改革史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增添了一份素材,为当下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当然,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对GX实验研究史料的挖掘还不是很全面,对GX实验史料的理论提炼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继承与深化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色,当下GX实验如何再发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以后将继续探讨的问题。

吕世虎[9](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王晓霞[10](2006)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为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亦称数学教育学术史之研究。本研究在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建国后的数学教育研究史为基本内容,以各时期数学教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线索,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思想方法和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内容要点如下:一.1901-1949年分为一个阶段,以《教育杂志》为题材,对该时期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和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及相关论着、调查实验等作简要论述。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学通报》1951-1966年所载有关数学史、数学教学研究、数学哲学等方面文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文革后(1976年)到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文革后《数学通报》(于1979年复刊)和《数学教育学报》(创刊于1992年,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两种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为主要题材,对文革后至今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颇具代表性。四.对有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参加的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作简要论述,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五.通过回顾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点。如,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鸿沟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合理建议。

二、全国第六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 Ⅵ)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第六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 Ⅵ)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研究概述
    一、数学实验发展概述
        (一)国外数学实验的发展现状
        (二)国内数学实验的发展现状
        (三)研究概述简评
    二、数学实验相关研究概述
        (一)数学实验文献计量分析
        (二)数学实验文献主题分析
        (三)研究概述简评
    三、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研究现状
        (一)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相关研究概述
        (二)Hawgent皓骏操作界面与特色功能
        (三)研究概述简评
第3章 基于皓骏(Hawgent)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
        (二)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理念
    二、基于皓骏(Hawgent)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基于皓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宏观流程
        (三)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三、基于皓骏(Hawgent)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及案例
        (一)明确数学实验内容
        (二)多元表征实验积件
        (三)创设数学实验问题
        (四)实验探究动静结合
        (五)实验报告问题导航
        (六)开展实验小组交流
        (七)建构实验思维导图
第4章 基于皓骏(Hawgent)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实验方案设计
        (一)实验假设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变量
        (四)实验方式
        (五)实验材料
    二、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前测成绩结果与分析
        (二)后测成绩结果与分析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四、个别访谈情况分析
    五、结论
第5章 基于皓骏(Hawgent)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一、《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教学设计及实录对比评析
        (一)《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教学设计对比
        (二)教学实录对比及评析
    二、《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教学设计及实录对比评析
        (一)《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教学设计对比
        (二)教学实录对比及评析
    三、课后反思品评
        (一)自我反思
        (二)专家点评
第6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附录2 《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学生实验报告单
    附录3 一次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正比例函数图象及性质)后测卷
    附录4 一次函数的图象(第2课时)(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后测卷
    附录5 基于皓骏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以“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为例调查问卷
    附录6 访谈提纲
硕士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2)高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陕西省宝鸡市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数学建模
        1.2.2 数学建模素养
        1.2.3 数学建模素养水平划分标准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个案访谈法
2.文献综述
    2.1 国内文献综述
        2.1.1 数学素养相关研究
        2.1.2 数学建模素养相关研究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数学素养相关研究
        2.2.2 数学建模素养相关研究
    2.3 文献述评
3.高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分析
    3.1 建模素养整体水平分析
        3.1.1 实测建模素养各水平完成情况分析
        3.1.2 实测建模素养水平的占比分析
    3.2 经历建模活动后学生态度与教学方式选择的数据统计分析
        3.2.1 学生对高中数学建模学习的态度分析
        3.2.2 学生对数学建模活动开展方式的调查分析
        3.2.3 学生最感兴趣题目与感觉最难题目
    3.3 教师访谈结果汇总分析
4.数学建模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4.1 学生层面
        4.1.1 性别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2 文理科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3 数学喜爱程度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4 平时成绩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5 喜爱数学教师的程度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6 了解数学建模的程度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1.7 教师教学注重实际应用程度对建模素养水平分布的影响
    4.2 教师层面
        4.2.1 教师自身数学建模理论存储单薄
        4.2.2 教师追求“高效”的知识传授方式
        4.2.3 教师关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测评方式较单一
        4.2.4 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自主活动空间不够
5.提升学生建模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5.1 注重男女数学建模学习的差异
    5.2 注重区别文理科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思维特征
    5.3 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及教师的喜爱
    5.4 适时普及数学建模相关理论
    5.5 课堂教学采用渗透数学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
    5.6 深挖“阅读与思考”和“拓广探索”模块的建模素材
    5.7 深化教师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意识
    5.8 组建数学建模小组
    5.9 数学建模素养评价更需注重过程性评价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2.1 样本选取缺乏代表性
        6.2.2 测量方式是否能反映数学建模素养水平有待考证
        6.2.3 数学建模素养的品质测试不够全面
        6.2.4 笔者自身理论存储欠缺
    6.3 研究展望
        6.3.1 样本如何选取更具代表性
        6.3.2 选择何种测评方式更能体现建模素养的水平
        6.3.3 如何进行数学建模品质的测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张奠宙数学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张奠宙数学课程的研究
        (三)关于张奠宙数学教材的研究
        (四)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形成轨迹
    一、实践积淀:从数学学习者到数学教学者
        (一)学业启蒙:开启数学之门
        (二)师范教育:深入数学领域
        (三)智慧凝聚:致力数学教学
    二、专业功底:贯通数学、数学史和数学教育
        (一)师从数学名家,精研数学理论
        (二)“为数学而历史”,着述现代数学史
        (三)适应时代需要,转身数学教育
    三、学术追求:构建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学体系
        (一)总结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理论框架
        (二)编写本土化数学教育教材
        (三)融合西方数学与中华文化
        (四)参与若干重大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学观
    一、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教学目的提出
        (二)数学教学目的反思
    二、教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教学理论的视角
        (二)教学实践的视角
    三、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适度对接
        (一)必要的接受学习和机械记忆
        (二)适度的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
第三章 张奠宙的数学课程观
    一、课程内容: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
        (一)数学知识的内涵
        (二)数学知识的传授
    二、课程实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探究
    三、课程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一)改革结果评价的应试导向
        (二)注重过程评价的发展功能
第四章 张奠宙的数学教材观
    一、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渗透科学精神
        (二)浸润人文精神
    二、教材的形式设计
        (一)教材的总体设计
        (二)教材的具体设计
    三、教材的内容处理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
        (二)教材内容的呈现
第五章 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启示
    一、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评析
        (一)基于合理对接和均衡发展的理念
        (二)融合数学教学的智育和德育
        (三)贯穿“打好基础”与“创新发展”的要求
        (四)兼顾教学思想的本土特色与国际经验
    二、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局限
        (一)受现实条件束缚
        (二)研究成果比较宏观
    三、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的当下价值
        (一)以“教育自信”建设中国特色数学教学理论
        (二)以“英才数学”弥补数学课程缺失
        (三)以“核心素养”展望数学教材编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张奠宙生平大事年表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创新
    四、研究综述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综述小结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一) 研究目标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三) 数据库建构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一) 信效度
        (二) 伦理遵循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结论
    一、研究回望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一) 研究局限
        (二) 研究展望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致谢

(5)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1.1.1 癸卯学制,1903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小结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小结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1.3.1.1 院系调整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1.3.2.1 时局的影响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小结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1.4.2.1 画法几何
        1.4.2.2 建筑数学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小结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2.1.1.2 社会责任
        2.1.2 研究:升学深造
        2.1.2.1 教师的期待
        2.1.2.2 学生的需求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2.1.3.1 艺术
        2.1.3.2 统筹管理
        小结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小结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1.2.1 理论蓝图
        3.1.2.2 实践探索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小结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1.1 入学要求
        3.2.1.2 教学计划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3.2.2.1 入学要求
        3.2.2.2 教学计划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小结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4.1.1 数学的"新"或"旧"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4.1.2 数学的"实"与"用"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4.1.3 数学的"爱"或"恨"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小结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4.2.3.1 理论探讨
        4.2.3.2 实践探索
        小结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5.1 教学的目标
        小结
    5.2 教学的原则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5.2.2 模型化原则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5.2.4 素质教育原则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小结
    5.3 教学的内容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5.3.1.1 数
        5.3.1.2 函数与集合
        5.3.1.3 几何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5.3.2.3 概率统计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5.3.3.2 拓扑几何
        5.3.3.3 分形几何
        小结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小结
    5.5 教学的计划
        5.5.1 开课时段
        5.5.2 课时分配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A 教学档案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附录B 教学资料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鸣谢

(6)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教研活动简介
    2.1 项武义教授的成长经历
        2.1.1 项家介绍
        2.1.2 项武义教授的个人情况
    2.2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
        2.2.1 开展《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及实验工作
        2.2.2 设立“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2.2.3 积极参与基础数学教育学术工作
    2.3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着作及其数学教育思想
        2.3.1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着作
        2.3.2 项武义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3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研究
    3.1 《实验教材》出版背景
    3.2 《实验教材》内容分析
        3.2.1 教材指导思想
        3.2.2 教材知识体系
        3.2.3 教材编排特点
        3.2.4 教材习题设置
    3.3 《实验教材》特点分析
        3.3.1 从图文和版面设计来看
        3.3.2 从编写结构来看
        3.3.3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
        3.3.4 从教科书涉及的知识点来看
        3.3.5 从例题、习题的设置上来看
第4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
    4.1 实验背景
    4.2 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优异
        4.2.1 甘肃武威一中
        4.2.2 南昌市湾里一中
    4.3《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4.4《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5 有利于初、高中的内容衔接,减轻学生数学学习负担
    4.6 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师资队伍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本课题的历史和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文化与数学文化的特征
    2.1 文化的特征
        2.1.1 文化和文明
        2.1.2 文化的分类及特征
    2.2 数学文化的特征
        2.2.1 数学文化的内涵
        2.2.2 数学文化的特征
第3章 数学教育与人类文化
    3.1 数学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3.1.1 数学教育概述
        3.1.2 国际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3.1.3 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3.2 人类文化的形成
        3.2.1 中西方文化的形成
        3.2.2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3.2.3 利玛窦对中西方数学文化融合的影响
第4章 近代数学发展与现代文明
    4.1 微积分与现代文明
        4.1.1 微积分的发展史
        4.1.2 我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创立的贡献
        4.1.3 牛顿与莱布尼兹对微积分的贡献
        4.1.4 微积分对后世的影响
    4.2 近代数学发展对现代文明的影响
        4.2.1 近代数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4.2.2 中国近现代数学的发展概况
        4.2.3 历史上的三次工业化革命
        4.2.4 近代数学在工业化革命中的作用
第5章 “互联网+”时代数学文化的传播与作用
    5.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5.2 互联网的产生和“互联网+”时代的开启
    5.3“互联网+”时代数学文化的传播与作用
第6章 国内外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1 国外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1.1 国外数学文化教育概况
        6.1.2 国外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
    6.2 国内高校数学文化教育的发展
        6.2.1 国内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开设情况
        6.2.2 国内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进展
第7章 对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的建议
    7.1 我国高校开设数学文化课的意义
    7.2 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存在的问题
    7.3 对我国高校发展数学文化课的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文献目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需要
    1.1.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素质教育概述
    2.1.1 素质教育的提出
    2.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2.1.3 素质教育的特征
2.2 GX实验教学原则概述
    2.2.1 教学原则概述
    2.2.2 数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2.2.3 GX实验的数学教学原则
2.3 GX实验研究述评
    2.3.1 GX实验的经验总结性研究
    2.3.2 GX实验的理论基础研究
    2.3.3 GX实验的推广与迁移研究
2.4 GX实验的阶段划分
    2.4.1 教学改革过程的阶段性理论
    2.4.2 GX实验的四个阶段 第3章 GX实验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与重建
3.1 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
    3.1.1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3.1.2 数学教学改革的传统
    3.1.3 数学教学内容的过度形式化
    3.1.4 数学教学过度形式化的批判
3.2 GX实验淡化形式的提出与初步形成
    3.2.1 淡化数学形式的思想溯源
    3.2.2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主要路径
    3.2.3 酝酿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教材呈现
3.3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基础
    3.3.1 丰厚的学术背景奠定了重建的数学基础
    3.3.2 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建的平台
    3.3.3 多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建的实践经验 第4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教材到教法的渗透与融合
4.1 教法改革启动的影响因素
    4.1.1 教材多样化的政策
    4.1.2 教师参与改革的阻力
    4.1.3 改革理念由教材到教法的发展
    4.1.4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事件的道德诱因
4.2 教材与教法融合的初步试验
    4.2.1 编写GX实验教材与启动实验
    4.2.2 初步试验的效果
4.3 教材与教学融合的改革策略
    4.3.1 关注智力、政策和精神的有机融合
    4.3.2 构建数学教学原则表达的民族话语
    4.3.3 切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施与形成
5.1 GX实验数学教学原则的实践与澄清
    5.1.1 教学改革核心观点的实践与澄清
    5.1.2 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之争
    5.1.3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确认
5.2 实施阶段的GX实验教学原则
    5.2.1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形成
    5.2.2 "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形成
    5.2.3 "开门见山,适当集中"的形成
    5.2.4 "先做后说,师生共作"的形成
5.3 GX实验教学原则实施与形成的对策
    5.3.1 构建观点澄清的多元化路径
    5.3.2 构建学导研三级互动的培训制度
    5.3.3 构建基于教学现实的改革策略 第6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6.1 实施后的追问
    6.1.1 追问GX实验"32字诀"的内涵
    6.1.2 追问GX实验的理论基础
    6.1.3 追问GX实验的方法
    6.1.4 追问GX实验的推广
6.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6.2.1 GX实验数学观的分析
    6.2.2 GX实验教学观的构建
    6.2.3 GX实验学习观的发展
    6.2.4 GX实验教材意涵的挖掘
    6.2.5 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认识
6.3 GX实验教学原则提升与完善的路向
    6.3.1 演绎与归纳的双向理论构建
    6.3.2 科学精神的改革导引
    6.3.3 学术传播推动改革的发展 第7章 GX实验研究的方法考量
7.1 基于数学教育研究范式的审视
    7.1.1 数学教育研究概述
    7.1.2 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
    7.1.3 GX实验的研究范式
7.2 基于教学实验方法的审视
    7.2.1 教学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7.2.2 GX实验的实验设计
    7.2.3 GX实验的实施程序
    7.2.4 GX实验的实验评价
7.3 实验方法的现实反思 第8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8.1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
    8.1.1 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
    8.1.2 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
    8.1.3 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
    8.1.4 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8.1.5 协调利益与力量,构建和谐改革共同体
    8.1.6 遵循实践的理性,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
8.2 对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反思
    8.2.1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8.2.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93-2008年以GX实验为主题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GX实验的博硕学位论文统计表
附录三:陈重穆先生关于GX实验的部分报告、信件、手稿
附录四:宋乃庆教授组织教材编写活动的文件
附录五:GX实验学校的实验计划
附录六:沙坪坝区实验学校考试通知、考试成绩与教师概况统计表
附录七:GX实验教师的调查问卷
附录八:GX实验教研员的访谈提纲 后记

(9)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一) 当代
        (二) 中学
        (三) 数学课程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第二章 文献述评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二) 中学数学教材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一) 历史研究法
        (二) 文献法
        (三) 比较法
        (四) 文本分析法
        (五) 访谈法
    二、研究过程
    三、论文的结构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三) 结论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三) 结论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三) 结论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三) 结论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建国以前(1901-1949)的数学教育研究
    一 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二 论文、专着、调查实验报告
    三 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
第二章 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
    第一节 《数学通报》概况
    第二节 1951-1966 年《数学通报》的发展里程及业绩
    第三节 国外数学教育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第三章 文革后的数学教育研究
    第一节 1979-1992 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以复刊后的《数学通报》为题材
    第二节 1992 年以后的《数学通报》简述
    第三节 1992-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数学教育学报》为题材
    第四节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及其影响
第四章 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一 国际交流会议
    二 人员往来
    三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一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鸿沟
    三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为主,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四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潮流化,受国家教育政策束缚严重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外数学教育专家访谈录
    一 写论文是用脚写而不是用手写——横地清教授访谈录
    二 数学教育研究需要实践——钟善基教授访谈录
    三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李迪教授之“专、恒、勤”三字原则
附录 2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大事年表
附录 3 《数学通报》(1951-1992)论文统计表
附录 4 《数学教育学报》(1992-2005)论文统计表
致谢

四、全国第六届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P.M Ⅵ)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awgent皓骏动态数学软件的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以“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为例[D]. 林宇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以陕西省宝鸡市某中学为例[D]. 张明琴. 天水师范学院, 2020(12)
  • [3]张奠宙数学教学思想研究[D]. 杏永辉. 江苏大学, 2020(05)
  • [4]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5]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D]. 佟婉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7]数学文化与现代文明[D]. 李小平. 吉林大学, 2016(08)
  • [8]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徐建星. 西南大学, 2011(06)
  • [9]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10]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第六届全国数学方法论与数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总结(下午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