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O的集装箱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丽[1](2021)在《中外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保证我国现有货运集装箱体系能够与国际标准相接轨,需要提升我国集装箱资助标准对外输出能力,同时保证自身对国际标准集装箱的转化效率。本文针对货运集装箱的中外标准体系展开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发展情况,梳理各自的体系标准,在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提出对我国货运集装箱国际化标准发展建议。
鲍君忠,王伟,张蕾,张好智,史砚磊,徐斌[2](2020)在《中外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文中认为为使我国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自主标准的输出能力和国际标准的转化效率,本文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海事组织(IMO)、德国和我国标准机构发布的货运集装箱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梳理了各自的标准体系。在比对的基础上,构建了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此外,基于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的研究,提出了我国货运集装箱标准国际化建议。
李春通[3](2020)在《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绑扎桥结构设计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和多约束的复杂课题,其设计过程主要依赖专家经验及设计规范等关键知识。目前其设计过程还主要依赖于专家经验及设计规范等关键知识。此外,行业中有关集装箱和绑扎设备的大部分研究和使用的规范都与静态情况相对应,这与实际海运是不相符的,凸显出各船级社对绑扎桥结构设计规范的不完善和试验研究方法的空白。现如今,鉴于应用知识工程可实现知识的重用且能够提高结构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等优点,本文基于知识工程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和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展开了细致的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分为以下部分:(1)基于知识工程(KBE,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和三维设计软件(CATIA)对绑扎桥的典型结构,进行数字化智能设计程序开发。构建了设计规范库、专家经验库、标准件库以及母型船绑扎桥数据库等多个知识库,实现了基于母型船的绑扎桥结构的推理设计。设计过程遵循CCS、LR和CSS规范,实现了对设计结果自我检测、自动检测报告生成和设计结果的3D展示。(2)基于知识工程理论、三维设计软件(UG NX)和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PATRAN),开发了绑扎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和多目标优化平台。具有绑扎桥的有限元模型构建、静强度和模态分析以及在主机和螺旋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分析等功能。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与知识库,实现了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数据融合,能够开展绑扎桥结构的轻量化、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满足制造、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的要求。(3)对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和横舱壁的1/10缩尺模型开展了静强度和模态试验,测得了绑扎桥结构的变形、应力分布和模态等力学行为特征。构建了绑扎桥和船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数值模拟了横舱壁的不同建模范围对绑扎桥结构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影响。探究了绑扎桥刚度与CCS、LR规范建议值之间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4)针对四层20-ft ISO货运集装箱堆垛和绑扎组件的缩尺模型,在典型的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通过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激励幅值(角度)和频率、钮锁间隙、集装箱堆垛配重、绑扎方式(内绑扎和外绑扎)、绑扎组件的刚度等基本变量对钮锁载荷(分离力和剪切力)、绑扎力和集装箱堆垛变形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内绑扎方式相比,外绑扎更适合用于高堆垛和重积载的情况;不同的绑扎方式、绑扎力、钮锁载荷及钮锁间隙之间具有相互耦合的效应。(5)通过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获取了某20000TEU集装箱船绑扎桥和绑扎组件的刚度。将绑扎系统的等效刚度与LR、GL和ABS规范中的建议值进行了对比,探究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构建了十一层集装箱单堆垛系统的试验缩尺模型和数值模型。在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探究了钮锁间隙、绑扎刚度和集装箱堆垛配重方式等基本变量对高层集装箱堆垛变形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将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缩尺数值模型能有效地模拟和预测海上运输过程中集装箱堆垛的动态机械行为;集装箱开口端和闭口端刚度的差异会增加堆垛动态响应的复杂性;钮锁间隙是系统产生非线性动态响应的重要因素。(6)构建了绑扎桥和十一层集装箱堆垛缩尺模型的动态试验测试系统和数值模型。在横摇和纵摇运动激励下,探索了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结构的变形、应力和应变等非线性动态响应,得到了绑扎桥结构在典型运动激励下的动态特性,并将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钮锁的间隙效应是绑扎桥和集装箱堆垛产生非线性动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水平间隙会引起堆垛变形动态响应的显着增加;增加绑扎设备的刚度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的动态响应。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归纳如下:(1)基于知识工程理论,构建绑扎桥设计专用知识库,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和混合知识推理方法,实现了绑扎桥结构的智能设计,提高了绑扎桥的设计效率。(2)根据Froude相似准则,构建了四层20-ft ISO集装箱堆垛的缩尺模型。探究了钮锁载荷、绑扎力和集装箱堆垛变形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发现了绑扎系统内部各变量的相互耦合效应,揭示了海运过程中集装箱的损坏及丢失产生的潜在原因。(3)基于混合相似原理,设计了某20000TEU集装箱船绑扎桥的缩尺模型,开展了绑扎桥与横舱壁的耦合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研究了十一层集装箱堆垛和绑扎桥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钮锁间隙的非线性效应是导致集装箱框架和绑扎系统产生超负荷的诱因,为绑扎桥结构和绑扎组件的设计、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董明贵[4](2020)在《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于各个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多组织间的相互协同,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在物流行业中,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到多式联运中是必然趋势,也就是说多方协同是必不可少的,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要想提高在运输行业中的竞争力,应该重视其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协同问题。本文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机理和协同度评价模型展开研究。通过将协同思想引入到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中,从标准的角度出发,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影响协同的因素,在此基础进行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并提出了协同度提升策略。主要研究如下:分析了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机理。首先归纳总结了影响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的相关标准,然后分析了基于标准下的系统协同机理,并参考朴惠淑学者关于企业物流系统整合的观点,在标准下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的各类要素,最后将分析出的指标概括为信息协同、运输协同、作业协同、组织协同以及管理协同五部分。以上研究分析为下面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度评价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构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协同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同度模型。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层和29个三级指标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AHP法和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隶属度函数,计算系统协同度,构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模型,作为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度评价的依据。以某集装箱运输集团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企业协同相关数据,依据构建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协同度模型对系统协同度进行评价,得出协同度值,确定其等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张学礼,李臣,黄超智[5](2019)在《运输装备标准化是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文中指出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集中体现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果和物流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当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运输装备标准化又是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本文从多式联运运输装备的分类、国内外运输装备标准化状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我国现阶段运输装备标准化状况,提出了我国多式联运运输装备标准化方面的相应意见和建议。
朱红军[6](2018)在《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罐式集装箱为集装箱的一种,是为液态货物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运输设备,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安全的食品、危化品液体货物的运输载体。随着全球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增强及世界各国国策的引导,罐箱进一步突破了其他传统运输设备运营模式,占据了液态运输市场的主要份额。罐箱相比其他运输设备最为明显的优势之一是可以参与国际间联合运输,并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在各运输模式中进行调度、转运。因其便捷和安全性,近年来,罐箱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重组调整,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而言,以标准20ft罐式集装箱作为运输工具的模式,因罐箱的自身运力和运输模式不能很好的匹配,制约着区域经济内罐式集装箱运输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正是基于欧盟作为我国最大贸易的经济体,并且每年贸易总量还在不断上升的这一背景,聚焦中国和欧洲内陆铁路运输模式下,研究当前罐箱的运力与铁路系统匹配度不良问题,提出研制开发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运输设备。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区域经济范围内的运输现状分析,针对当前罐箱运力不足与区域铁路运输能力匹配不良问题,论证研制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开发的必要性;(2)研究超大容积罐箱研制的总体技术方案,并研制出63m3级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原型箱产品;(3)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通过ANSYS分析,对罐箱整体结构进行工况模拟分析计算及结构优化;(4)通过静态型式试验和铁路碰撞试验,进行了对所研制罐箱的结构在各载荷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验证。
李凡[7](2017)在《关于铁路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配置需求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贯彻实施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建设,需要加快实现区域间互联互通,提升多式联运水平,大力降低物流成本。铁路集装箱运输拥有铁路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双重优势,是现代物流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修建、铁路货运能力的逐步释放,特别是铁路货运改革后,铁路总公司高度重视集装箱运输,大力推行集装箱运输和集装化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进入难得的高速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2020年我国铁路集装箱运量预计将达到2016年的两至三倍,意味着铁路需要在集装箱和集装箱车辆、办理站、装卸设施等各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当前铁路集装箱保有量将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需要,研究将来一定时期内的铁路集装箱发展趋势和配置需求,有利于铁路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构建以铁路集装箱运输为主干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体系。本文分析了ISO集装箱标准的演变过程及其局限性,研究了北美和欧洲内陆箱发展情况,明确了集装箱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从铁路各通用箱型的容积和载重入手,从考虑客户发运货物单位重量运输价格最低的角度,设计了箱型选择的通用公式,根据公式分析了不同箱型的优势货源密度范围,确定了各箱型最佳适箱货物品类。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等预测方法,对铁路26个货物品类的铁路箱2017-2020年运量分别进行了预测,结合各箱型最佳适箱货物品类,确定了各箱型分品类运量的预测数据,最后提出了2017-2020年铁路集装箱各箱型的购置建议。
范凯[8](2017)在《20英尺特种开顶散货集装箱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散货运输量占据世界货物运输量的三分之一,而矿物运输量在散货运输量中又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由此可见矿物运输在国际贸易之中重要性。集装化运输矿物能够优化矿物运输过程,但是普通的集装箱和现有的集装箱吊运装卸方式无法完成集装化运输矿物的任务,因此需开发一种新型的集装箱来实现矿物运输集装化。本论文主要进行如下内容的研究:(1)综合研究现有的集装箱的吊运、装卸方式,提出新的能够实现集装化运输散货的集装箱吊运装卸方式,在该新的吊运装卸方式中吊运和装卸过程集合在一起,方便实用。(2)确定集装箱吊运装卸方式后,进行集装化箱的总体方案设计,设计能够支持该吊运方式的集装箱。(3)对集装箱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其在吊运卸载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4)制定模块化设计生产工艺,验证集装箱的设计可行性。并通过集装箱试验,验证所开发的集装箱满足实际工况。论文工作获得了开顶散货集装箱开发的通用流程,可为不同规格同类特种集装箱的开发提供指导。
李文妍,崔璀[9](2015)在《中国与马来西亚物流标准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的物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中马两国主要港口间平均的航运距离为1,800多海里,现代高速集装箱货船航行23天即可到达,物流成本较低、方便快捷。托盘与集装箱对于物流运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比对分析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托盘和集装箱标准,找出异同,为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双边贸易便利化、消除贸易壁垒和开展物流合作提供参考。
周卫华[10](2015)在《20英尺集装箱优化设计》文中指出集装箱货物运输业随着国民经济和货物运输的日益繁荣得到了飞速发展,集装箱作为标准化的货物运输载体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箱体在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箱体结构强度至关重要,而集装箱设计一般采用类比方法,未对整箱进行受力分析,造成有些零部件强度富余,而有些零部件强度不足。本文研究20英尺集装箱的有限元建模、分析和试验,通过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找出强度富余和强度不足的零部件,提出了20英尺集装箱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并对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集装箱进行实际强度试验,以验证优化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介绍集装箱结构、试验方法和要求;(2)采用ANSYS计算软件,建立20英尺集装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3)按照ISO相关标准和船级社所规定集装箱试验检验标准对20英尺集装箱按各种试验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找出强度富余和强度不足的零部件,提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4)对优化设计后的20英尺集装箱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实际强度试验,测量记录试验结果;(5)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际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二、ISO的集装箱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O的集装箱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2)中外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际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 |
2.1 IMO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 |
2.2 ISO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 |
3 德国货运集装箱标准 |
3.1 标准管理机构 |
3.2 标准体系及国际标准国内化 |
4 我国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 |
4.1 现有集装箱标准体系 |
4.2 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构建 |
5 我国货运集装箱标准国际化 |
6 结语 |
(3)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集装箱运输及系固概述 |
1.2.1 船舶货物运输 |
1.2.2 甲板上集装箱的装载和布置 |
1.2.3 甲板上集装箱绑扎设备 |
1.3 知识工程在船舶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1 知识工程原理 |
1.3.2 基于知识工程的船舶结构设计研究 |
1.4 集装箱船绑扎系统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绑扎桥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开发的CAX框架流程 |
2.3 知识库构建 |
2.3.1 规范设计库 |
2.3.2 规则检查库 |
2.3.3 模型库 |
2.3.4 材料库 |
2.4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智能设计 |
2.4.1 装配体参数化设计 |
2.4.2 结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绑扎桥多目标优化 |
3.1 引言 |
3.2 知识库的构建及知识表示 |
3.2.1 知识模板库 |
3.2.2 参数化图形模板库 |
3.2.3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
3.3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多目标优化 |
3.3.1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设计 |
3.3.2 绑扎桥结构数值模拟 |
3.3.3 基于知识的绑扎桥结构多目标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绑扎桥与船体结构耦合性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绑扎桥和船体结构耦合数值模拟 |
4.2.1 数值模型构建 |
4.2.2 静强度分析 |
4.2.3 模态分析 |
4.3 绑扎桥相似畸变模型构建 |
4.4 绑扎桥结构的静强度试验 |
4.4.1 试验方案 |
4.4.2 试验结果及误差分析 |
4.5 绑扎桥结构的模态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装箱堆垛结构动态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20英尺ISO海运集装箱缩尺模型构建 |
5.3 四层集装箱单堆垛的动态响应研究 |
5.3.1 试验研究对象 |
5.3.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 |
5.3.3 试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 |
5.4 十一层集装箱堆垛动态响应研究 |
5.4.1 绑扎桥和绑扎组件的刚度 |
5.4.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构建 |
5.4.3 试验、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绑扎桥结构的动态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方案及数值模型构建 |
6.3 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 |
6.3.1 激励的幅值 |
6.3.2 激励的频率 |
6.3.3 间隙效应 |
6.3.4 绑扎杆刚度 |
6.3.5 有效负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的创新性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研究 |
1.2.2 协同度评价研究 |
1.2.3 协同标准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
2.2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度评价概述 |
2.2.1 协同理论 |
2.2.2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协同度 |
2.2.3 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 |
第三章 基于标准的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协同机理分析 |
3.1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运协同的标准化 |
3.2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协同相关的标准汇总 |
3.3 多式联运标准涉及协同的内容说明 |
3.3.1 信息标准 |
3.3.2 单证标准 |
3.3.3 设备标准 |
3.3.4 运输标准 |
3.3.5 作业标准 |
3.3.6 组织资质标准 |
3.3.7 服务标准 |
3.3.8 风险管理标准 |
3.3.9 质量管理标准 |
第四章 铁路集装箱运输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选取 |
4.2 确定指标权重 |
4.3 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4.3.1 定性指标的确定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公司概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协同现状 |
5.2 协同度计算与结果分析 |
5.2.1 专家构成 |
5.2.2 数据获取 |
5.2.3 评价结果计算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协同提升策略 |
5.3.1 信息协同 |
5.3.2 运输协同 |
5.3.3 作业协同 |
5.3.4 组织协同 |
5.3.5 管理协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一致性检验调查问卷 |
附录2 铁路集装箱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权重调查表 |
附录3 某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指标隶属度调查问卷 |
(6)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超大容积罐箱总体技术方案研究 |
2.1 总体结构型式确定 |
2.1.1 国际主要箱型研究 |
2.1.2 罐式集装箱运输模式分析 |
2.2 超大容积罐箱主要技术参数确定 |
2.2.1 容积确定 |
2.2.2 设计总重确定 |
2.2.3 主要尺寸确定 |
2.2.4 材料选取分析 |
2.3 超大容积罐箱开发所遵循的标准 |
2.4 罐箱的通用配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大容积罐箱原型产品研制开发 |
3.1 原型箱产品研制目标 |
3.2 原型箱产品主要设计参数与基本尺寸 |
3.3 原型箱产品主要结构 |
3.3.1 原型箱罐体设计 |
3.3.2 原型箱框架设计 |
3.3.3 原型箱加热系统 |
3.3.4 原型箱保温系统 |
3.3.5 相关附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大容积罐箱结构强度分析 |
4.1 构建分析模型 |
4.2 载荷工况 |
4.3 整体应力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容积罐箱结构试验验证 |
5.1 型式试验验证-静态试验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载荷 |
5.1.3 试验设备 |
5.1.4 试验内容及试验方法 |
5.1.5 试验评定标准 |
5.1.6 试验结果 |
5.2 型式试验验证-动态试验 |
5.2.1 试验条件 |
5.2.2 试验评定内容 |
5.2.3 试验方法 |
5.2.4 评定标准 |
5.2.5 试验结果 |
5.2.6 与理论分析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关于铁路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配置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2 国外集装箱箱型发展现状 |
2.1 ISO集装箱标准的演变历程及其局限性 |
2.2 美国内陆集装箱发展现状 |
2.3 欧洲内陆集装箱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铁路集装箱箱型发展历程 |
3.1 我国铁路通用集装箱箱型演变 |
3.2 我国铁路内陆集装箱的发展 |
3.3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量情况 |
4 铁路集装箱货物的适箱性和箱型选择研究 |
4.1 铁路集装箱货物的适箱性 |
4.2 铁路集装箱货物的箱型选择 |
5 铁路集装箱需求预测 |
5.1 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 |
5.2 各品类铁路箱运量预测 |
5.3 铁路集装箱需求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研究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8)20英尺特种开顶散货集装箱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介绍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本文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集装箱吊运装卸及结构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矿石运输过程分析 |
2.3 集装箱吊运装卸方式及集装箱结构方案 |
2.3.1 顶部装货端部卸货方式 |
2.3.2 顶部装货底部卸货方式 |
2.3.3 顶部装货顶部卸货方式 |
2.3.4 确定集装箱结构方案及集装箱吊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装箱结构设计 |
3.1 概述 |
3.2 集装箱标准及要求 |
3.2.1 集装箱标准、规范 |
3.2.2 集装箱使用情况 |
3.3 集装箱结构设计 |
3.3.1 集装箱箱体设计 |
3.3.2 集装箱顶盖设计 |
3.4 集装箱箱体结构规格计算验证 |
3.4.1 集装箱强度要求 |
3.4.2 各工况分析 |
3.4.3 各零件强度验算 |
3.5 集装箱材料选择 |
3.5.1 箱体材料 |
3.5.2 集装箱涂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装箱有限元分析及局部结构加强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对模型加载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 |
4.3.1 对集装箱进行约束 |
4.3.2 对集装箱施加载荷 |
4.3.3 计算及结构分析 |
4.3.4 局部结构加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装箱结构工艺设计 |
5.1 概述 |
5.2 端部结构工艺流程 |
5.2.1 局部结构装配 |
5.2.2 端框拼框 |
5.3 侧壁工艺流程 |
5.3.1 局部结构装配 |
5.3.2 侧墙结构装配 |
5.4 底架工艺流程 |
5.4.1 局部结构装配 |
5.4.2 底架装配 |
5.5 顶盖装配 |
5.5.1 局部结构装配 |
5.5.2 顶盖装配 |
5.6 总装装配 |
5.7 涂装、完工工艺流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集装箱试验验证 |
6.1 概述 |
6.2 试验设备 |
6.3 试验内容 |
6.4 试验参数说明 |
6.5 试验判定标准 |
6.6 样箱试验 |
6.6.1 堆码试验 |
6.6.2 吊顶试验 |
6.6.3 吊底试验 |
6.6.4 叉举试验 |
6.6.5 纵向栓固试验 |
6.6.6 侧壁试验 |
6.6.7 端壁试验 |
6.6.8 横向刚性试验 |
6.6.9 纵向刚性试验 |
6.6.10 水密试验 |
6.6.11 其余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中国与马来西亚物流标准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托盘标准比对分析 |
2.1分类 |
2.2尺寸和公差 |
2.3托盘标准分析 |
3集装箱标准比对分析 |
3.1分类 |
3.2最小内部尺寸 |
3.3堆码试验力值 |
4结语 |
4.1加强研究,促进中马物流标准的统一 |
4.2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促进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
4.3建立中马物流标准信息平台 |
(10)20英尺集装箱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集装箱简介 |
1.2 集装箱发展及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集装箱结构、试验方法和要求 |
2.1 集装箱定义 |
2.2 标准、规范和规则 |
2.3 集装箱结构介绍 |
2.4 集装箱结构要求 |
2.5 集装箱强度要求 |
3 20 英尺集装箱ANSYS有限元建模 |
3.1 ANSYS平台简介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 20英尺集装箱有限元计算 |
4.1 侧板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2 吊底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3 纵向刚性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4 纵向栓固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5 吊顶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6 顶板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7 端板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8 前端横向刚性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8.1 前端减重探讨 |
4.8.2 前端结构改进及减重探讨 |
4.9 门端压力试验(锁杆壁厚3.2mm)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9.1 门端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9.2 门端结构改进及强度计算 |
4.10 门端横向刚性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11 堆码试验方式1(偏置:垫块和油缸均向外偏置) |
4.12 堆码试验方式2:(偏置:垫块向外偏置,油缸不偏置) |
4.13 地板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14 叉举试验工况的有限元计算 |
4.14.1 使用叉车进行叉举试验 |
4.14.2 模拟叉举试验方式(我司试验台试验方式) |
4.15 结论 |
5 20英尺集装箱试验及分析 |
5.1 试验设备 |
5.2 侧板试验 |
5.3 吊底试验 |
5.4 纵向刚性试验 |
5.5 纵向栓固试验 |
5.6 吊顶试验 |
5.7 顶板试验 |
5.8 端板试验 |
5.9 横向刚性试验 |
5.10 堆码试验 |
5.11 地板试验 |
5.12 叉举试验 |
5.13 结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目录 |
四、ISO的集装箱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外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对比分析[J]. 李艳丽. 中国航务周刊, 2021(01)
- [2]中外货运集装箱标准体系对比研究[J]. 鲍君忠,王伟,张蕾,张好智,史砚磊,徐斌. 标准科学, 2020(07)
- [3]基于知识工程的集装箱船绑扎系统智能设计及其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 李春通.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铁路集装箱运输企业参与多式联运的协同度评价[D]. 董明贵.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运输装备标准化是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J]. 张学礼,李臣,黄超智. 专用汽车, 2019(07)
- [6]超大容积罐式集装箱开发研究[D]. 朱红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关于铁路集装箱箱型发展趋势及配置需求的研究[D]. 李凡.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7(03)
- [8]20英尺特种开顶散货集装箱开发[D]. 范凯.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9]中国与马来西亚物流标准比对研究[J]. 李文妍,崔璀. 标准科学, 2015(11)
- [10]20英尺集装箱优化设计[D]. 周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