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轩[1](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发展正处于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更新提质的重要阶段,人为本、渐进性、可持续、活态化的更新导向是已然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价值观。随着人居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城市规划的路径已经从宏大叙事的战略发展体系构建转向平民场景的日常生活场所营造。随着西安文化战略的实施与“网红城市”的崛起,顺城巷作为极具商业价值的空间载体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明城内大规模更新建设中,追求高端化和绅士化的城市环境空间的现象在顺城巷南北东三段越发突出。这种将外来的旅游者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异化日常公共空间的状况,促使顺城巷区段的在地居民逐渐被驱逐,失去建设生活空间的权力与渠道。顺城巷西段作为日常生活的发生器,已然面临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和旅游消费文化冲击的双重困境,如何尊重其本体特色,提出日常生活视角下的街道更新策略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部分,从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系统认知入手,阐述理论的价值转变,并对其类型、特征与价值进行解读,把握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趋势,梳理其当代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日常生活与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并研究了在此背景下历史环境中的街道空间发展转向。第二部分是对研究主体的概述,首先对顺城巷的发展演变与更新历程进行梳理,而后选取顺城巷西段街道为研究对象,对这一片区进行整体性调研分析,包括物质空间和社会活动两个方面,从而定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顺城巷西段街道特征提取研究,为日常生活性街道的类型划分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根据日常生活的特征,将顺城巷西段街道分为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种类型进行日常生活方式、物质空间要素的分析调研。归纳总结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与公共空间的内在联系与现实问题。第四部分是策略提出部分,首先重构了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的价值基点、价值主体与更新原则,继而明确更新的目标与实施路径;然后从功能复合、场所开放、文化复愈、公众参与四个方面提出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整体性更新策略;最后根据公共交往型、生产消费型、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三类空间的特有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整体来说,文章基于日常生活的视角探讨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更新策略,其核心是在正视日常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对街道的共性问题与不同类型日常空间的特性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收集顺城巷的物质空间资料、记录场所的日常活动样态、深究街道衰败本质,为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贡献微薄之力。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黄金凤[3](2021)在《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已经成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中,美丽中国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愿景,这既是施政所指,也是民心所向。因此,全面系统总结习近平从知青时期到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于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为研究对象,由绪论和六个章节对文章主题展开论述,深入探讨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形成过程、实践特点以及重要意义。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可以为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第二至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研究部分,分别论述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通过梳理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河北正定、福建时期、浙江时期以及十九大以来的实践历程,围绕“实现什么样的美丽中国、如何实现美丽中国”,详细研究习近平关于美丽山川、美丽人居、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探索,以便于系统完整的掌握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脉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思想成长的范例,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理论思路,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步伐。第六章主要阐述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在形成过程中所体现的坚守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和统筹谋划全局的实践特点,阐明了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全人类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的理论意义,对推动美丽中国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王孟孟[4](2021)在《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的推进,乡村发展的短板日益突出,“空心化”、“社会关系瓦解”、“活力减退”等问题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碍。面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系列的策略/战略,与此对应社会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学科也逐渐把研究目光转向乡村地区,其中公共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成为相关研究的焦点。乡村公共空间不仅承担了村民日常的休闲生活,也是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是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活力的公共空间能激发村庄公共生活的发生,提高村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提升乡村的公共性,有利于乡村社会稳定。城固县垣山村作为秦巴地区较早开展农村社区化改革的村庄,公共空间活力不足成为禁锢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表现,因此本文基于上诉背景,以提升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为目标,构建公共空间活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进行评估,总结公共空间活力缺失的原因,最后从公众活动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提升、集体组织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其公共空间活力营建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垣山村的人居环境质量与村庄发展活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相关理论、相关文献研究,对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活力、乡村公共空间、等概念进行了概念辨析;(2)通过理论与案例的相关研究及垣山村实地的调研走访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内涵进行探究,提出了三大活力构成要素;(3)基于三大构成要素、六大活力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4)基于评价指标体系对垣山村公共空间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判定其空间活力现状,对其空间活力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活力缺失问题;(5)针对公共空间活力现状问题借鉴相关案例经验针对三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具体的公共空间活力的提升策略。
翟一鸣[5](2021)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使得我们开始思考新型城乡关系,从十六大以后,城乡从二元对立逐渐走向城乡融合,此背景下,我国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与优化愈加重视,我国目前面对的人居环境问题,是西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前瞻性的问题解决经验。在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历程中,存在着人居环境本土化理论不足,建设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本文着重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理论和逻辑进行梳理,分析城乡关系发展脉络,总结历史演变规律,与中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进行比较。收集国内外成功的人居环境建设实践经验,并把成功案例分类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几种模式,从模式中提取理论要素,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凝练为中国本土化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用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生意五个要素来涵盖乡村人居环境的所有方面,并从理论出发,将五要素按照统筹兼顾,灵活调配资源的原则,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初步探索出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路径及其模式,并用其来指导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的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实践,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为其他地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毫无疑问,对探讨农村居住环境建设、改善城乡关系、加强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作为绪论,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明确了一些重要概念,第二章对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着重对国内城乡关系演变,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与动力机制做了详细研究。第二部分: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国内外成功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包括欧美、日韩以及我国浙江美丽乡村以及齐鲁样板,总结了成功案例的基本特征,提取了乡村人居环境的五个核心要素。第三部分:第四章结合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中国本土化的人居体系,创新性地总结出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五生”体系,包括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生意五个方面,并阐述了该理论与城乡融合时代背景的结合,由此探索了“五生”体系对农村人居建设的实践途径和建设模式。第四部分:第五章运用上文提出的理论,分析并指导实际的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在济南高新区和黄三角农高区进行了实践,分别根据其地区基础条件,统筹资源要素,因地制宜地做了规划定位与具体实施路径,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地壁垒。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响应和总结,并将在未来继续在更多的建设实践中验证、丰富“五生”理论体系。
康安琪[6](2021)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城市化的脚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速前进,现代科学的进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在技术的丰富下提高了建设效率,理性研究下的模型、数理等等也为规划和设计过程解决了许多难题,规避了曾经的建设死角和弯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在这种快速发展下也在渐渐地提高。但是,同样因为这种重视逻辑性、理论化的思维,以及追求西方建设模式的风潮,使得人居环境在千城一貌的光鲜外表下逐渐失去了中华本土的地域风貌,居民在城市当中对文化氛围的感知则愈发困难,那么人的精神自由与心理适从感也将随之减弱。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切入点,首先将山水画的思想源流、构境章法演变进行系统地分析,高度总结出山水画与现代人居的共根同源性。其次,以现代人居环境的角度,从空间构成、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意境、人伦聚落秩序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审美意境,由古返今,从山水画中抽取人居环境的理想表现以及文化价值。最后,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提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与启示,在人居环境哲学内涵思考下,分析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山水画中的传统人居文化带入现代的人文、生态、秩序等美学内涵中,进而提出能够实现现代人居环境规划创新的认知观点。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古人对于人居环境的美好追求与愿景,实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传承,以现代人居建设的角度,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人居环境的发展道路,恢复中国城市的民族色彩、自然景观。在表象上改善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在内涵上发扬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人性上回归以人为本的关照和秩序,使得中国式栖居环境能够“复得返自然”。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李俊峙[8](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提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小龙[9](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薛妍[10](2020)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态区域的破碎萎缩,进而引发了负面影响众多的“大城市病”,甚至导致了部分城市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火热趋势下,遂宁作为西南地区特色丘陵河谷型城市,面临着绿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而遂宁城市新区作为遂宁老城的拓展与延续,决定着未来遂宁城市的发展方向与风貌格局,因此,为了实现遂宁的高品质环境营造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支撑,寻求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新方向。本文基于对公园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对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优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在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下的思路转变,并归纳与提炼出具备普适性的规划策略及方法,最后以遂宁雁栖湖片区为例探索了该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一、解释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并对该选题的研究目的、内容、范围与概念进行了界定,详细展示了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二、对公园城市理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探索,详细分析了该理论的核心内涵及主要特征,在总结了国内外公园城市优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析了绿色空间规划的发展方向。三、分析了遂宁城市新区在生态、生活、生产三个层面的开发现状条件,解读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现有发展模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公园城市理念下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提出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维度叠合的规划框架,梳理了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要素构成与规划原则,并进一步归纳了详细规划的方法步骤。五、以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为例,展示了本研究规划方法的实践运用,为未来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二、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范围界定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日常生活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2 街道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3 西安顺城巷地段与城墙空间保护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日常生活的概念认知及基础研究 |
2.1 日常生活的内涵解读 |
2.1.1 日常生活的内涵 |
2.1.2 日常生活的特征 |
2.1.3 日常生活的演进 |
2.1.4 日常生活的价值 |
2.2 日常生活方式的嬗变 |
2.2.1 居住生活方式 |
2.2.2 交通出行方式 |
2.2.3 消费生活方式 |
2.2.4 闲暇生活方式 |
2.3 日常生活的现实问题 |
2.3.1 意识层面 |
2.3.2 空间层面 |
2.3.3 社会层面 |
2.4 日常生活与街道更新 |
2.4.1 国外街道更新实践 |
2.4.2 国内街道更新实践 |
2.5 日常生活与街道空间互动 |
2.5.1 街道空间的定义与属性 |
2.5.2 日常生活下的街道类型 |
2.5.3 街道空间日常回归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3 顺城巷西段的历史演进及现状特征分析 |
3.1 顺城巷的更新历程 |
3.1.1 顺城巷空间本体历史演变 |
3.1.2 居民小规模的更新: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 |
3.1.3 政府企业主导更新: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年 |
3.1.4 上下并行自主更新:2010 年至今 |
3.2 顺城巷当下角色 |
3.2.1 顺城巷及周边区域现状概况 |
3.2.2 顺城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角色定位 |
3.2.3 顺城巷西段的角色定位 |
3.3 顺城巷西段现状概述 |
3.3.1 顺城巷西段的物质空间整体特征 |
3.3.2 顺城巷西段的社会空间行为特征 |
3.3.3 顺城巷西段的现实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日常生活视角下的顺城巷西段街道调查研究 |
4.1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1 调研对象 |
4.1.2 调查方法 |
4.1.3 调查要素 |
4.2 顺城巷西段街道的日常公共空间分类研究 |
4.2.1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空间分类依据 |
4.2.2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3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定义 |
4.2.4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定义 |
4.3 顺城巷西段街道日常行为活动分析 |
4.3.1 活动主体 |
4.3.2 活动类型 |
4.3.3 活动密度 |
4.3.4 活动空间 |
4.3.5 日常行为活动调查结果分析 |
4.4 顺城巷西段街道物质空间要素分析 |
4.4.1 功能业态 |
4.4.2 平面形态 |
4.4.3 街道尺度 |
4.4.4 空间界面 |
4.4.5 周边建筑 |
4.4.6 公共场所 |
4.4.7 环境设施 |
4.4.8 物质空间要素调查结果分析 |
4.5 顺城巷西段街道现状研究总结 |
4.5.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5.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现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日常生活的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 |
5.1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价值体系重构 |
5.1.1 站点回归 |
5.1.2 原则确立 |
5.2 日常生活视角下街道更新的目标及路径 |
5.2.1 更新目标 |
5.2.2 实施路径 |
5.3 顺城巷西段街道整体性更新策略 |
5.3.1 功能复合:整合日常需求 |
5.3.2 场所开放:扩容公共空间 |
5.3.3 文化复愈:建立文化地图 |
5.3.4 公众参与:搭建共治机制 |
5.4 顺城巷西段街道针对性更新策略 |
5.4.1 公共交往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2 生产消费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4.3 居住生活型日常空间更新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1.1 日常生活演进及概念理论研究总结 |
6.1.2 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的现状特征与当下角色总结 |
6.1.3 日常生活视角下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的策略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街道居民日常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顺城巷西段街道立面照片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分析法 |
3.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溯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道家“天地大美”思想 |
2.儒家“善美合一”思想 |
3.佛家“万物平等”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和解”理论 |
2.马克思主义的“美的规律”理论 |
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 |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美丽中国的相关论述 |
1.毛泽东的环境保护理念 |
2.邓小平的协调发展理念 |
3.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 |
4.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二、初心萌发:初显保护环境意识 |
(一)保护环境观念的初立 |
1.对基层环境现状的切身体会 |
2.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真切体认 |
(二)积累基层生态环保经验 |
1.务实行动,投身陕北环境治理 |
2.多措并举,净化美化“高产脏县” |
三、施政福建:构建“生态强省” |
(一)关于建设秀美山川的的实践探索 |
1.发展特色风景,打造秀美景观 |
2.实施造林绿化,点亮“闽东之光” |
3.推动长汀治理,建设优美生态县 |
(二)关于建设优美舒适人居环境的实践探索 |
1.发动全民参与,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
2.深入基层一线,指导人居环境治理 |
(三)关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 |
1.明晰城市定位,建设“海上花园” |
2.制定发展规划,率先提出“城市生态建设” |
3.延续城市文脉,保持城市个性美 |
四、主政浙江:唱响“美丽浙江”主旋律 |
(一)奠定“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 |
1.实施“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 |
2.建设美村,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
(二)制定“绿色浙江”的建设目标 |
1.走在时代前列,力促环保工作 |
2.创新发展理念,造就秀美山川 |
3.革新实践方式,建节约型社会 |
五、大国治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 |
(一)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正式形成 |
(二)美丽中国重要命题的建设目标 |
1.建设美丽山川 |
2.建设美丽人居 |
3.建设美丽乡村 |
4.建设美丽城镇 |
六、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及重要意义 |
(一)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特点 |
1.坚守人民情怀 |
2.坚持问题导向 |
3.注重调查研究 |
4.统筹谋划全局 |
(二)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理论意义 |
1.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
2.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3.贡献了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中国智慧 |
(三)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现实意义 |
1.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
2.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强国的建设 |
3.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焕发乡村活力,推动乡村振兴 |
1.1.2 问题背景—空间活力缺乏,环境有待提升 |
1.1.3 学术背景—学术思潮涌起,研究意义重大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乡村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综述 |
1.3.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空间活力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畴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概念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乡村概念 |
2.1.2 空间活力的概念 |
2.1.3 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 |
2.1.4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概念 |
2.2 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田园城市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与乡村建设 |
2.2.3 乡村振兴理论与乡村建设 |
2.3 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 |
2.3.1 场所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2 外部空间理论与公共空间 |
2.3.3 新陈代谢-共生理论与公共空间 |
2.4 空间活力的相关理论 |
2.4.1 触媒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2 空间生产理论与空间活力 |
2.4.3 环境行为理论与空间活力 |
2.5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优秀案例分析 |
2.5.1 陕西省杨凌区王上村 |
2.5.2 浙江省松阳县横樟村 |
2.5.3 贵州省桐梓县中关村 |
2.5.4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 |
2.5.5 德国欧豪村 |
2.5.6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营建模式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3.垣山村公共空间概况 |
3.1 垣山村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土地及人口现状 |
3.1.3 村庄特色及周边资源 |
3.1.4 产业经济发展概况 |
3.1.5 村庄建设概况 |
3.1.6 村庄发展定位 |
3.2 垣山村公共空间的历史演变轨迹 |
3.2.1 传统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2 集体化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3 开放发展时期的时空特征 |
3.2.4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
3.2.5 小结 |
3.3 村民的公共空间需求分析 |
3.3.1 空间需求的理论解读 |
3.3.2 空间需求的实际调查 |
3.3.3 小结 |
3.4 公共空间识别与分类特征研究 |
3.4.1 公共空间的识别 |
3.4.2 公共空间的功能性分析 |
3.4.3 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3.4.4 公共空间的开放性特征分析 |
3.5 村庄现状公共空间与空间需求的匹配度分析 |
4.公共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及构建流程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流程 |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构成 |
4.2.1 公共空间活力的的基本构成力 |
4.2.2 乡村公共空间活力的特征 |
4.2.3 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素 |
4.2.4 公共空间活力的表征因素 |
4.3 活力评价指标选取 |
4.3.1 活力指标体系借鉴 |
4.3.2 大众调查结果 |
4.3.3 专家指标因子打分法 |
4.3.4 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特殊性 |
4.3.5 最终评价指标数据集的选取 |
4.3.6 指标内涵说明 |
4.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5 指标体系的赋值与计算方法 |
4.5.1 指标体系的赋值 |
4.5.2 评价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1 评价流程 |
5.2 空间编码与问卷发放 |
5.2.1 空间编码 |
5.2.2 问卷发放 |
5.3 综合活力评价 |
5.3.1 问卷评价 |
5.3.2 整体评估 |
5.3.3 重点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5.4 重点活力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交通可达性分析 |
5.4.2 公共空间可视性分析 |
5.5 公共空间活力的问题总结 |
5.5.1 公共空间功能设施不齐全 |
5.5.2 公共空间覆盖范围有限 |
5.5.3 村庄居民的凝聚力不强 |
5.5.4 村庄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较差 |
5.5.5 村庄公共空间缺乏管理 |
5.5.6 村庄公共活动丧失 |
5.6 本章小结 |
6.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
6.1 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
6.1.1 以人为本,注重需求 |
6.1.2 讲究实际、有限成本 |
6.1.3 多元融合,复合利用 |
6.1.4 传承文脉,引领发展 |
6.2 总体层面的营造策略 |
6.2.1 加快村庄生态化建设 |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水平 |
6.2.3 加强村庄组织建设 |
6.3 中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3.1 优化公共空间布局 |
6.3.2 提升公共空间的多样性 |
6.3.3 完善公共空间服务设施 |
6.4 微观层面的营造策略 |
6.4.1 重点空间整治 |
6.4.2 公共活动策划 |
6.4.3 加强公共空间管理 |
6.5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理论结论 |
7.1.2 实践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2.1 内容创新 |
7.2.2 方法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致谢 |
(5)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关于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
1.2.2 关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论文总体研究方法论 |
1.3.2 相关研究方法的运用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1.1 国外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1.2 我国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理论 |
2.2 我国城乡关系及城乡融合理论演变 |
2.2.1 城乡二元对立时期(1949-1977) |
2.2.2 城乡对立加剧时期(1978-2001) |
2.2.3 城乡融合发展时期(2002至今) |
2.3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模式演变 |
2.3.1 民国探索时期(1920-1948) |
2.3.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 |
2.3.3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1) |
2.3.4 乡村建设新时期(2002至今) |
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动力机制 |
2.4.1 人口动力机制 |
2.4.2 经济动力机制 |
2.4.3 生态动力机制 |
2.4.4 文化动力机制 |
2.4.5 城乡融合动力机制 |
2.5 理论综述与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及分析 |
3.1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经典案例 |
3.1.1 东亚模式 |
3.1.2 欧美模式 |
3.1.3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特征 |
3.2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经典案例 |
3.2.1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 |
3.2.2 齐鲁样板 |
3.2.3 其他地区案例 |
3.2.4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的基本特征 |
3.3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与小结 |
3.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核心要素 |
3.3.2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体系 |
4.1 乡村人居环境核心——“五生体系” |
4.1.1 生命体系 |
4.1.2 生活体系 |
4.1.3 生产体系 |
4.1.4 生态体系 |
4.1.5 生意体系 |
4.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 |
4.2.1 城乡融合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2 “五生体系”与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3 “五生体系”对于乡村人居建设的意义 |
4.3 “五生体系”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引与小结 |
4.3.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
4.3.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路径 |
4.3.3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5.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一——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5.1.1 基本情况分析 |
5.1.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
5.1.3 人居环境规划 |
5.1.4 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结 |
5.2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案例二——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
5.2.1 基本情况分析 |
5.2.2 人居环境建设——从五生体系出发 |
5.2.3 人居环境规划 |
5.2.4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总结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般规律总结 |
6.1.2 “五生”理论体系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模式初探 |
6.1.3 “五生”理论指导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村庄基本信息调研结果 |
致谢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中国山水画境的思想源流 |
2.1 画境的哲学来源 |
2.1.1 仁智礼制的境界 |
2.1.2 返璞归真的追求 |
2.1.3 超然释悟的襟怀 |
2.2 画境的美学朔源 |
2.2.1 创造深遂意境的空间形态 |
2.2.2 讲究要素关系的内涵表达 |
2.2.3 坚定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 |
2.3 画境的心理同构 |
2.3.1 趋利避害的聚落观 |
2.3.2 环山抱水的置阵观 |
2.3.3 荫人养物的生命观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山水画中构境章法与人居内涵 |
3.1 山水画构境章法 |
3.1.1 章法 |
3.1.2 构景章法 |
3.1.3 构境章法 |
3.2 山水画构境的雏形 |
3.2.1 展子虔《游春图》的“可游” |
3.2.2 “二李”山水画的“可行” |
3.2.3 晚唐山水画中的“可居” |
3.3 山水画构境的定型 |
3.3.1 五代北宋“全景山水”的山川置居 |
3.3.2 南宋中期“小景山水”的庭院之乐 |
3.4 山水画构境的成熟 |
3.4.1 元代四家的“隐逸风潮” |
3.4.2 吴门画派的“安居园林” |
3.4.3 清代百家的“居无定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山水画中人居环境审美意匠 |
4.1 有限空间中的无限理想 |
4.1.1 孤景不成美境 |
4.1.2 散而不分的聚落 |
4.1.3 人景共构同成佳境 |
4.2 至高无上的生态环境追求 |
4.2.1 无山无水不居 |
4.2.2 好景必造林木 |
4.2.3 建屋必临水溪 |
4.3 深遂含蓄的山水文化意境 |
4.3.1 凡景必有意 |
4.3.2 造景必生情 |
4.4 倡导回归平民的人伦秩序 |
4.4.1 倾注大众化的小式建筑 |
4.4.2 热衷于观赏的杂式建筑 |
4.4.3 以人为本的大空间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山水画演变对现代人居建设的启示 |
5.1 人居环境哲学思考 |
5.1.1 诗意栖居的居住哲学 |
5.1.2 万物为和的文化哲学 |
5.1.3 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 |
5.2 现代人居环境美学启发 |
5.2.1 营造深厚民族文化 |
5.2.2 创造美好山水环境 |
5.2.3 追求中庸平和秩序 |
5.3 现代人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创新 |
5.3.1 重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
5.3.2 建立人性与环境的对照 |
5.3.3 打造“可游”的人居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5.1 村庄规划 |
1.5.2 共同缔造 |
1.5.3 乡村治理 |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
2.3 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5 经验借鉴总结 |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
3.2.5 经验借鉴总结 |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
3.3.1 实践过程 |
3.3.2 实践方法总结 |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
4.1.1 实用性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村民主体原则 |
4.1.4 多方参与原则 |
4.1.5 小事入手原则 |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
4.6.1 设立监督组织 |
4.6.2 制定监督机制 |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
4.7.1 设立评比方法 |
4.7.2 制定奖励机制 |
4.8 工作流程总结 |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
5.1 村庄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人口结构 |
5.1.3 村庄文化 |
5.1.4 村庄产业 |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
5.3.3 小结 |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
1.2.1 城市空间格局 |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
1.2.3 关中地区县城 |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
1.4.4 研究进展综述 |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5.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
5.2.1 生用保障意识 |
5.2.2 人文优先意识 |
5.2.3 山水关联意识 |
5.2.4 整体融合意识 |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区建设量增多引发自然区域快速萎缩 |
1.1.2 “公园城市”理念为新区建设提供新模式 |
1.1.3 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的时代要求 |
1.2 研究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公园城市的研究 |
1.3.2 关于绿色空间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写作框架 |
第二章 公园城市的理念研究与实践探索 |
2.1 公园城市理念缘起与发展脉络 |
2.1.1 公园城市的定义解析 |
2.1.2 公园城市的理念缘起 |
2.1.3 公园城市的发展脉络 |
2.2 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公园城市的核心内涵 |
2.2.2 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 |
2.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案例 |
2.3.1 新加坡 |
2.3.2 英国埃布斯弗利特 |
2.3.3 深圳光明新区 |
2.3.4 成都科学城 |
2.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新区绿色空间特征表现 |
2.4.1 注重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优先,网状联通 |
2.4.2 注重生活环境融合:公众参与,通用便利 |
2.4.3 注重生产环境叠合:营造场景,功能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现状研究 |
3.1 遂宁市概况 |
3.2 遂宁市新区开发现状条件分析 |
3.2.1 生态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2 生活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2.3 生产环境现状特征分析 |
3.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性 |
3.3.1 绿色空间规划后置 |
3.3.2 缺乏三生维度联系 |
3.3.3 功能品质引导不足 |
3.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方向 |
3.4.1 遂宁绿色空间总体发展结构规划 |
3.4.2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需求 |
3.4.3 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发展愿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策略 |
4.1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框架 |
4.1.1 生态环境构建 |
4.1.2 生活环境融合 |
4.1.3 生产环境叠合 |
4.2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构成要素 |
4.2.1 绿色核心 |
4.2.2 绿色斑块 |
4.2.3 绿色廊道 |
4.2.4 绿色踏脚石 |
4.3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原则 |
4.3.1 生态整合原则 |
4.3.2 连通交融原则 |
4.3.3 平衡开发原则 |
4.3.4 功能复合原则 |
4.3.5 弹性发展原则 |
4.4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步骤 |
4.4.1 第一阶段:生态适宜性分析 |
4.4.2 第二阶段:上位规划分析 |
4.4.3 第三阶段:发展空间耦合 |
4.4.4 第四阶段:要素定位布局 |
4.4.5 第五阶段:生活生产叠合 |
4.4.6 第六阶段:分区控制指导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雁栖湖片区绿色空间规划 |
5.1 雁栖湖片区概况 |
5.1.1 区域现状 |
5.1.2 上位规划 |
5.2 绿色空间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
5.2.1 注重联通交融 |
5.2.2 吻合生态肌理 |
5.2.3 构建多样空间 |
5.2.4 结合美丽乡村 |
5.3 绿色空间生活环境融合策略 |
5.3.1 面向多类人群 |
5.3.2 融合开放空间 |
5.3.3 契合历史文脉 |
5.3.4 策划多种活动 |
5.3.5 整合公共服务 |
5.4 绿色空间生产环境叠合策略 |
5.4.1 引入多元主体 |
5.4.2 关联产业功能 |
5.4.3 强化机制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日常生活视角下西安顺城巷西段街道更新策略研究[D]. 王宇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习近平美丽中国重要命题形成的实践基础[D]. 黄金凤.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城固县垣山村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王孟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5]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初探[D]. 翟一鸣. 山东大学, 2021(12)
- [6]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D]. 康安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10]公园城市理念下的遂宁城市新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薛妍.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