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一、中晚期肝癌不同治疗方案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指出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 HCC-CCA)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2022)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3]。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 cHCCCCA)三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75%~85%、ICC占10%~15%[4]。本指南中的“肝癌”仅指HCC。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3](2021)在《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认为中国肝癌病人的总体生存较差,重要原因是首诊时中晚期肝癌病人的比例很高。随着系统治疗的进步,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已显着改善,部分病人可能通过手术切除而获根治。此外,系统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进一步提高肿瘤缩小、降期的机会,因此,转化率较高的新型、多模式综合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途径。本专家共识凝聚了中国专家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的经验,提出了转化治疗的策略和实施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推动该领域研究和临床实践奠定了基础。

倪彩菊[4](2021)在《856例少数民族地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晚期患者与中期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今后民族地区肝癌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5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就诊原因、HBV病毒、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Child-Pugh分级、门脉癌栓、治疗方法和生存期等。(1)根据BCLC分期,分为BCLC-B期(中期)患者642例和BCLC-C期(晚期)患者214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2)根据患者是否进行TACE手术治疗,分为TACE组和非TACE组。TACE组622例,非TACE组234例。比较两组间术后生存期的差异。(3)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5组:(1)单纯TACE组297例;(2)TACE+索拉菲尼组119例;(3)TACE+消融组152例;(4)手术+TACE组28例;(5)手术+TACE+消融组26例。比较各组间术后生存期的差异。结果:(1)中期患者与晚期患者发病年龄、男性比例、平均BMI、平均住院次数,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比例、癌症家族史比例、糖尿病史比例、HBV感染史比例、HCV感染史比例、脂肪肝史比例、肝硬化史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2)与中期患者比较,晚期患者AFP、CEA、CA125、CA199阳性比例显着升高;TBIL、ALT、AST、GGT及ALB水平显着升高;Child-Pugh B级患者比例显着升高;门脉癌栓比例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是否进行TACE治疗对患者生存期影响:(1)TACE治疗患者6和12个月的生存率显着高于非TACE治疗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ACE治疗的中期患者的6和12个月生存率显着高于TACE治疗的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非TACE治疗的中期患者的6和12个月生存率显着高于非TACE治疗的晚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ACE治疗的中期或晚期患者的6和12个月生存率显着高于同期非TACE治疗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ACE联合其他方案对患者生存期影响:(1)TACE联合其他方案治疗时,6个月和12个月的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单纯TACE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ACE+手术+消融治疗时,3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显着高于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TACE联合其他方案对中期患者、晚期患者生存期影响:(1)对于中期患者,TACE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6和12个月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TACE+消融组12个月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其他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晚期患者:TACE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12个月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单纯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TACE+消融组12个月生存率均显着高于其他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年龄、住院次数、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及是否进行TACE治疗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以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发病高峰期为50~59及60~69岁两个年龄段,民族分布方面以壮族及汉族患者最为常见,其它民族包括布依族、瑶族和彝族等。中晚期患者在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和肝功能指标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高龄、住院次数少、伴门静脉癌栓、Child-Pugh分级为B级以及未进行TACE治疗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率的高危因素。对于中晚期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积极的TACE治疗以及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消融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李伍好[5](2021)在《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究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是否优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2、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经过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筛选,共入组44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22例,单纯TACE治疗组22例;记录两组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后并发症、住院天数、TACE次数及卡瑞利珠单抗使用次数;随访两组治疗后第1、3、5、7个月肿瘤治疗情况,统计最佳疗效及相应月份肿瘤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随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时间;收集及分析以上数据,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不同治疗方式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44例患者随访9-21个月;1、患者一般情况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体能ECOG评分、是否远处转移、是否存在门静脉癌栓及肿瘤血供情况等等)及两组实验室相关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AFP等等)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2、TACE治疗相关情况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与单纯TACE治疗组在TACE治疗次数、术后栓塞综合征发生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3、局部疗效评估(1)记录每例患者最佳的疗效,最佳疗效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客观缓解率(81.82%)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50.0%)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0.05)。(2)术后第1个月疗效评价;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68.18%)及疾病控制率(86.36%)高于单纯TACE组客观缓解率(50.50%)及疾病控制率(77.27%),但两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3)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术后第3月的客观缓解率(77.27%)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的(45.45%),且差异(P=0.030<0.05)有统计学意义;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疾病控制率(90.90%)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68.18%),但两组差异(P=0.062>0.05)无统计学意义。(4)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术后第5个月的客观缓解率(72.27%)、疾病控制率(90.90%)明显高于单纯TACE的客观缓解率(31.82%)、疾病缓解率(54.55%),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5)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术后第7个月的客观缓解率(54.55%)、疾病控制率(77.27%)明显高于单纯TACE的客观缓解率(22.73%)、疾病缓解率(31.82%),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4、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比较(1)44例患者中仍有2例患者在随访结束时病灶处于未进展状态,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和单纯TACE治疗组分别为1例。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P=0.035<0.05)有统计学意义,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0(95%CI,6.692-9.31)个月及无进展生存期平均值8.1(95%CI,6.62-9.57)个月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0(95%CI,2.70-7.298)个月及无进展生存期均值5.4(95%CI,3.92-6.90)个月。(2)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有12例患者、单纯TACE治疗组有7例患者至随访结束中未到OS时间。两组患者总生存期差异(P=0.032<0.05)有统计学意义;卡瑞利珠单抗联合TACE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为15.00(95%CI,11.66-18.34)个月,明显高于单纯TACE治疗中位OS时间10.00(95%CI,8.02-11.98)个月。5、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共18例(81.82%),其中一级反应15例(68.18%);二级反应3例(13.6%);食欲下降6(27.27%)例;乏力2(9.1%)例;输液反应1例(4.54%);腹泻2例(9.1%);白细胞减低出现2(9.1%)例;促甲状腺升高2例(9.1%)、丙氨酸激酶升高3例(13.6%)。结论1、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TACE治疗更具优势;2、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但级别一般较低;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田文泽[6](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多因素及生存预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不同治疗手段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的影响,探讨影响中晚期肝癌生存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癌患者生存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中晚期肝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以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广东省中医院住院部住院的诊断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医院住院病例系统查阅诊断为“肝恶性肿瘤”患者,导出后逐一翻阅患者住院资料,严格遵照纳排标准进行纳入,记录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住院次数、个人史(吸烟饮酒史)、家族恶性肿瘤病史、TNM分期(具体记录T、N、M分期及转移部位)、CLNC分期、BCLC分期、发病时肿瘤数目及肿瘤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侵犯情况、肝静脉侵犯情况、肝内胆管扩张情况、有无病理确诊及病理类型、肝硬化及肝炎背景情况、Child-Pugh评分及分级、AFP、CA199、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法、初始发病症状、中医药干预时长、中医药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小于3个月不评分)症状评分以及生存时间等,建立原始数据库。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取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根据不同的治疗模式及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分组,计算1、2、3年生存率,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1)随访时间截止2020年12月31日,死亡208例,失访13例。本研究22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2.0(95%C1 10.2,13.7)个月;总体1年、2年、3年生存率为46.15%、15.39%、6.33%;按治疗手段分组,手术组1年、2年、3年生存率为70.97%、16.13%、9.68%;介入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1.13%、17.29%、7.52%;免疫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1.54%、23.08%、7.69%;靶向治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9.68%、19.35%、8.06%;化疗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2.96%、11.11%、7.41%;纯中医药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2.70%、11.32%、1.92%。按治疗模式分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单一治疗组39.62%、13.21%、1.9%;两种联合治疗组40.86%、16.13%、6.5%;综合治疗组 66.7%、20.0%、10.67%。(2)中医药干预方面,本研究纳入的22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总干预时长2785个月,平均每位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时长12.60±10.40个月,按接受中医药干预时间分组,3-6个月组别症状缓解率为16.67%,6-12月组别症状缓解率为89.66,大于1年组别症状缓解率为100%。辨证分型方面,以肝郁脾虚证最多,共113例(51.1%),预后最好(mOS=12.5个月);以肝肾阴虚证及湿热瘀结证预后最差(mOS分别为8.5个月及8.0个月)。(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面,22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预后生存的单因素分析得出住院次数、T分期、CNLC分期、BCLC分期、门静脉侵犯、ECOG评分、KPS评分、Child-Pugh级别、介入总次数、治疗模式、中医干预时长等11个相关预后因子。再逐一将上述11项预后相关因素引入Cox模型,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后(LR向前法),最终得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共4项,包括门静脉侵犯、ECOG评分、介入总次数及中药干预时间。其中系数最大为ECOG评分(1.096)。结论:(1)我院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大部分有烟酒史,合并肝炎及肝硬化,接受中医药治疗程度良好。(2)中医辨证方面,中晚期肝癌患者以肝郁脾虚证最多,预后较好。辨证分型为湿热瘀结证及肝肾阴虚证预后最差。(3)多种治疗联合相较于单一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临床中结合每位患者的情况,可在其可耐受的情况下联合多种治疗手段来加强肿瘤控制,再加上中医药治疗减毒增效,扶正抑瘤,从而使患者拥有更好的生存治疗及生存获益。(4)本研究认为影响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门静脉侵犯、ECOG评分、介入总次数及中药干预时间。

孙惠川,谢青,荚卫东,赵明,刘秀峰,毕新宇,黎功,白雪莉,纪元,徐立,王征,朱小东[7](2021)在《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指出国内许多研究中心已积累了肝癌转化治疗经验。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转化治疗是改善中晚期肝癌病人生存的重要途径。但转化治疗及其相关领域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和科学问题。为了总结既往经验、梳理问题,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发起,基于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获得的初步经验和研究结果,结合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践,制订《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

刘皎皎[8](2021)在《“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方法观察“补肾生髓成肝”法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科的入选晚期肝癌患者共126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成3组,即西医对照组42例(以下简称西医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医组),采用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治疗方案;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42例(以下简称中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组方案基础上加上地五养肝方、抗毒软坚方、左归丸合方化裁,辨证加减。入选后有10例患者脱落(中医组6例,3例因失访脱落,3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西医组4例,2例因异地就医不便退出,2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病例资料的共116例,西医对照组(西医组)38例、补肾生髓成肝综合治疗组(中西医组)42组、补肾生髓成肝单独治疗组(中医组)36例。该研究通过湖北省中医院伦理审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完成临床试验注册,注册号:Chi CTR-IOR-17011439。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三组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常规、粪常规加潜血、肝功、血糖、血脂、肾功等指标,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并对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2.依据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后分别收集中医组、西医组、中西组每组20名患者血清,共60份,正常人群血清18份。收集的血清-80℃冻存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肝病实验室。通过悬液芯片系统检测患者血清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Factor,G-CS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8/18(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Interleukin-18,IL-18)、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BB)、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观察体现“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药对这些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88.10%VS72.22%VS52.63%)、(71.43%VS58.33%VS34.21%)(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西组和西医组患者生存期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3.86±17.55VS20.08±19.86VS15.95±16.44)(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组组间比较及前后测量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指标比较:中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直接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显着升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组及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生化指标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水平,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肌酐水平比较,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以时间因素为源的主体内差异及以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显着低于西医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量表积分比较:三组患者生理机能积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中医组与西医组的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两组间比较后中西医组与中医组、西医组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三个维度的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HGF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明显高于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2255.17VS1097.76VS1072.39VS882.67)(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GF的过度表达。(8)IL-6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中西医组及西医组均低于正常人群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38.03VS5166.45VS12842.5VS24559.34)(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IL-6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6的过度表达。(9)IL-18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及中医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20.345VS82.61VS78.58)(P>0.05),但均较正常人群组升高(75.16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或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同样可以促进IL-18的表达。(10)PDGF-BB表达水平比较:中医组相对中西医组、西医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4677.18VS6140.6VS5534.885)(P>0.05)。但中医组低于西医组及中西医组,且更接近正常人群组(4401.67)。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抑制PDGF-BB的过度表达。(11)TNF-α表达水平比较:西医组、中西医组、中医组及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35.955VS244.93VS573.46VS1037.25)(P>0.05)。中西医组TNF-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单用“补肾生髓成肝”可以更好的抑制TNF-α的过度表达。结论:“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能够显着提高晚期肝癌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生存率及生存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各种生化指标。明显降低晚期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较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晚期肝癌患者HGF、PDGF-BB、TNF-α、IL-6的过度表达,同时升高晚期肝癌患者IL-18的表达,改善肝癌的肝再生微环境及其相关的炎症微环境、免疫微环境、血管新生微环境等。

陈柏尧[9](2021)在《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病例60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射波刀治疗。收集治疗后所有入组病例实体瘤变化、甲胎蛋白、肝功能分级、中医证候变化、Karnofsky评分、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等指标,并对治疗后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1.两组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实体瘤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AFP比较:两组AF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KP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SAS评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治疗2个月、4个月后治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健康状况、疲倦、疼痛、食欲下降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AFP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改善焦虑状态。2.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菅若含[10](2021)在《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参灵方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作用,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为参灵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科住院病人,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辨证为脾肾两虚型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无脱落病例。TACE术后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退热、镇痛、止呕、护肝、护胃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参灵方水煎剂,疗程为1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7天的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7天的中医临床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7天的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生存质量:KP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腹部CT结果。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肝功能(ALT、AST、TBIL),甲胎蛋白(AFP),凝血酶原时间(PT),肿瘤大小以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疾病分期及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症状指标: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1天、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程度在TACE术后第3天至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症状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术后第1天下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79%,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ST、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ALT、AST、TBI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LT、AST、TBIL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T、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FP水平无显着差异。4.肿瘤疗效:两组患者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质量:两组患者治疗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参灵方可以减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中晚期肝癌不同治疗方案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晚期肝癌不同治疗方案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筛查和诊断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2.2.1 超声显像
        2.2.2 CT和MRI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2.4 肝癌的穿刺活检
    2.5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2.5.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2.5.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2.5.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2.5.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5.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2.5.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2.6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3 分期
4 治疗
    4.1 外科治疗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4.1.3 肝癌切除适应证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4.1.5 手术切除技术
        4.1.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4.1.6.1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4.1.6. 2 新辅助治疗
        4.1.6. 3 辅助治疗
        4.1.7 肝移植术
    4.2 消融治疗
        4.2.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4.2.2 基本技术要求
        4.2.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2.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4.2.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4.3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肝癌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93-198]。
        4.3.1 TACE的基本原则
        4.3.2 TACE适应证
        4.3.3 TACE禁忌证
        4.3.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4.3.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3.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1)肝硬化程
        4.3.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4.3.9 TACE治疗注意点
    4.4 放射治疗
        4.4.1 外放射治疗
        4.4.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4.5 系统抗肿瘤治疗
        4.5.1 一线抗肿瘤治疗
        4.5.2 二线抗肿瘤治疗
        4.5.3 其他治疗
        4.5.3. 1 中国医药学治疗
        4.5.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4.5.3. 3 对症支持治疗
    4.6 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5 声明

(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二、筛查和诊断
    (一)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二)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显像。
        2. CT和MRI。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三)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四)肝癌的穿刺活检。
        要点论述
    (五)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1. 肝癌病理诊断术语。
        2. 肝癌病理诊断规范。
        3. 肝癌病理检查要点。
        4.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1)HCC:
        (2)ICC:
        (3)cHCC-CCA:
        5. 转化/新辅助治疗后切除肝癌标本的病理评估。
        (1)标本取材。
        (2)镜下评估。
        (3)完全病理缓解和明显病理缓解评估:是评价术前治疗疗效和探讨最佳手术时机的重要病理指标。
        (4)
        6. 肝癌病理诊断报告。
        要点概述
    (六)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三、分期
四、治疗
    (一)外科治疗。
        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2. 术前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5. 手术切除技术。
        6.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1)潜在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
        1)针对肿瘤的转化治疗
        2)针对余肝体积不足的转化治疗
        (2)新辅助治疗。
        (3)辅助治疗。
        要点论述
        7. 肝移植术。
        (1)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2)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要点论述
    (二)消融治疗。
        1. 目前常用消融治疗手段。
        2. 基本技术要求。
        3. 对于直径3~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5. 肝癌消融与系统抗肿瘤治疗的联合。
        要点论述
    (三)经动脉化疗栓塞。
        1. TACE的基本原则。
        2. TACE适应证。
        3. TACE禁忌证。
        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99,200]。
        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TACE的疗效评价。
        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93]。
        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9. TACE治疗注意点。
        要点论述
    (四)放射治疗。
        1. 外放射治疗。
        (1)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2)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3)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4)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2. 质子束放射疗法与内放射治疗
        要点论述
    (五)系统抗肿瘤治疗。
        1. 一线抗肿瘤治疗。
        (1)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
        (2)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类似物(达攸同)。
        (3)多纳非尼。
        (4)仑伐替尼。
        (5)索拉非尼。
        (6)系统化疗。
        (7)其他一线治疗进展。
        2. 二线抗肿瘤治疗。
        (1)瑞戈非尼。
        (2)阿帕替尼。
        (3)卡瑞利珠单抗。
        (4)替雷利珠单抗。
        (5)其他二线抗肿瘤治疗方案。
        3. 其他治疗。
        (1)中国医药学治疗。
        1)中国医药学方药
        ①围手术期的应用
        ②术后辅助治疗的应用
        ③随访康复期的应用
        ④姑息期的应用
        2)现代中药制剂
        3)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267-275]
        ①针灸治疗
        ②其他治疗
        (2)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
        4. 系统抗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
        要点论述
    (六)肝癌自发破裂的治疗。
五、声明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附录9

(4)856例少数民族地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分组方法
    1.3 随访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描述
    2.2 中期与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性分析
    2.3 中晚期肝癌患者不同治疗模式效果
    2.4 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分析
    3.2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性讨论
    3.3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方式的生存期
    3.4 中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5)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不足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B 本文中相关分期分级
附录 C 个人简历
附录 D 文章发表情况
附录 E.综述 TACE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现状及展望
    参考文献

(6)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多因素及生存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
        1.1.1 手术切除
        1.1.2 肝移植
        1.1.3 局部消融治疗
        1.1.4 TAE和TACE
        1.1.5 放射治疗
        1.1.6 靶向治疗
        1.1.7 免疫治疗
        1.1.8 全身化疗
        1.1.9 放射性核素免疫治疗
        1.1.10 抗病毒治疗
    1.2 祖国医学对肝癌的研究进展
        1.2.1 病名
        1.2.2 病因病机
        1.2.3 中医辨证分型
        1.2.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研究
        1.2.5 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中晚期肝癌研究
    1.3 预后因素概况
        1.3.1 乙型肝炎病史
        1.3.2 肝硬化背景
        1.3.3 门脉癌栓
        1.3.4 Child-pugh分级
        1.3.5 甲胎蛋白
        1.3.6 病理类型
        1.3.7 肿瘤大小
        1.3.8 中医辨证分型
    1.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研究路线图
        2.1.2 病例来源
        2.1.3 纳排标准
        2.1.4 治疗方案
        2.1.5 治疗分组
        2.1.6 录入临床数据资料
        2.1.7 生存时间
        2.1.8 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基本资料的统计描述
        2.2.2 接受治疗的基本情况
        2.2.3 基线资料的对比
        2.2.4 随访生存结果
        2.2.5 中医药干预及治疗效果情况统计结果
        2.2.6 总体生存预后分析
        2.2.7 不同治疗模式的生存分析
        2.2.8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生存预后分析
        2.2.9 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组的生存分析
        2.2.10 靶向治疗组和非靶向治疗组的生存分析
        2.2.11 化疗组与非化疗组的生存预后分析
        2.2.12 介入组和非介入组的生存预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
        3.1.1 基本资料
        3.1.2 肝炎及肝硬化背景资料
        3.1.3 AFP及CA199的分布情况
        3.1.4 肿瘤数目及血管侵犯情况
        3.1.5 发病症状
        3.1.6 中医辨证分型
    3.2 影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因素
        3.2.1 门脉癌栓侵犯
        3.2.2 ECOG评分
        3.2.3 介入总次数
        3.2.4 中药干预时长
    3.3 中晚期肝癌患者不同治疗手段的生存预后情况
        3.3.1 手术治疗
        3.3.2 介入治疗
        3.3.3 靶向治疗
        3.3.4 免疫治疗
        3.3.5 化疗
    3.4 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癌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
2 肝癌转化治疗概述
3 制订转化治疗专家共识的意义
4 转化治疗的方法
    4.1 针对肿瘤的转化治疗
        4.1.1 系统(药物)治疗
        4.1.2 局部治疗
        4.1.2. 1 TACE
        4.1.2. 2 HAIC
        4.1.2. 3 选择性内放疗术
        4.1.2. 4 放疗
    4.2 针对肝脏组织的治疗
        4.2.1 增加FLR
        4.2.2 改善肝脏功能和抗病毒治疗
5 转化成功后手术切除的必要性和时机
    5.1 转化成功后手术切除的必要性
    5.2 转化成功后手术切除的时机
        5.2.1 基于肿瘤反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5.2.2 基于安全性考量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6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是保证转化治疗质量的重要方法
7 其他需要探索的问题
    7.1 转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7.2 未获转化病例的后续治疗
    7.3 转化治疗在肝癌合并肝外转移的病人中的应用
8 结语

(8)“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称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标准
        2.4 退出标准
        2.5 中止标准
        2.6 观察指标:包括安全性观察指标和疗效性观察指标
        2.7 疗效判断
    3 治疗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5 结果
        5.1 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5.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率及生存期比较
        5.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比较
        5.4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5.5 三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5.6 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5.7 观察指标对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对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及生存期的影响
        2 肝癌肝再生微环境及“补肾生髓成肝”的改善作用
        3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4 “补肾生髓成肝”对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机制研究
    1 研究样本及方法
        1.1 材料与方法
        1.2 实验操作流程
    2 统计学处理方法
    3 结果
        3.1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正态性检验结果
        3.2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在各组人群中表达的差异性
        3.3 肝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1 “补肾生髓成肝”疗法相关研究进展
        2 “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再生微环境防治肝癌的疗效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一 肝癌微环境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影响肝癌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
    SF-36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9)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1.1 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
        1.2 原发病肝癌流行病学
        1.3 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
        1.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1 古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2.3 中医药治疗肝癌的近况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肝癌中医症状量表
        1.4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临床基线资料
        4.2 治疗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
    1 射波刀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
    2 组方分析
    3 参灵方药理学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两组实体瘤疗效分析
        4.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4.3 两组AFP分析
        4.4 两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析
        4.5 两组KPS评分分析
        4.6 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析
        4.7 两组EORTC QLQ-C30 评分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10)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肝癌的认识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1.3 诊断
        1.4 治疗
    2 中医对肝癌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 中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相关研究及认识
        3.1 西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3.2 中医对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3 数据统计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基线资料
        4.2 症状疗效指标
        4.3 实验室指标
        4.4 肿瘤疗效
        4.5 生活质量(KPS评分)
        4.6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
第三部分 讨论
    1 参灵方组方依据
    2 参灵方方义分析
    3 参灵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疗效的影响
        4.2 参灵方对TACE术后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的影响
        4.3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
        4.4 参灵方对中医症状疗效的影响
        4.5 参灵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4.6 参灵方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
        4.7 参灵方对甲胎蛋白(AFP)的影响
        4.8 参灵方对肿瘤疗效的影响
        4.9 参灵方对KPS评分的影响
    5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中晚期肝癌不同治疗方案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2(03)
  • [2]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传染病信息, 2022(01)
  • [3]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转化治疗协作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06)
  • [4]856例少数民族地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特征分析[D]. 倪彩菊.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5]TACE联合卡瑞利珠单抗与单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对比研究[D]. 李伍好.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6]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多因素及生存预后分析[D]. 田文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7]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J]. 孙惠川,谢青,荚卫东,赵明,刘秀峰,毕新宇,黎功,白雪莉,纪元,徐立,王征,朱小东.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1(06)
  • [8]“补肾生髓成肝”改善肝癌肝再生微环境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研究[D]. 刘皎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
  • [9]参灵方联合射波刀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 陈柏尧.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参灵方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菅若含.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