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文丹[1](2021)在《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而言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实施方式,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进一步突破应试教育的坚冰,改变地理教学纸上谈兵的落后局面,把课堂上和书本中的地理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是提升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在高中阶段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针对高中一线地理教师及哈尔滨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发现目前小课题研究性学习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基于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建设性原则设计出四个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第五部分对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进行梳理,开展了“从地理的视角看疫情”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并进行教学反思。最后,针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的短板,为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提供案例与开发思路。
左晓玉[2](2021)在《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同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课程。研究性学习作为问题式教学的拓展形式之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在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不容乐观。CPS(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模型即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是帮助问题解决者构思和发展新颖想法及适当方案的一种系统研讨问题的模式,与地理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将CPS模型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相融合,对拓宽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途径,更新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文献法全面分析研究背景,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创造性思维理论等研究理论,采用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调查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对所存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归纳CPS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提出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原则及实施流程,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案例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实验测评,检验该模式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效果并总结反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地理教学中,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志、批判精神和发散思维均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教师和学生对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期待较高,尤其希望通过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与CPS模型的培养目标一致。第二,对CPS模型与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适切性分析后发现,将二者相融合具有一定的优势和价值,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维结构,提升地理兴趣、合作探究能力及进行知识迁移均有重要意义。依据CPS模型及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明确CPS模型下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原则包括适切性、变通性、学生主体性等原则。融合CPS“四成分八阶段”模型提出开展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流程:分析情境以确立课题——合作探究以收集方案——梳理归纳寻最优策略——评价反思以拓展迁移等四大环节。第三,利用科学论证能力量表和科学论证倾向量表对实验班基于CPS模型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效果测评后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科学兴趣、团队意识以及参与度相比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地理学习均有显着提升,科学论证倾向也越来越积极。说明该模式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对于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提升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具有良好效果。
梅雨彤[3](2020)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海洋地理教育策略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认为
赵雪玲[4](2020)在《中学地理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地理专业素养。在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进而阐述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方式和途径,如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基于课堂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和基于网络平台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等,以期为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魏罕聿[5](2019)在《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培养具有科学素养、技术素养、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的追求。为顺应21世纪的发展趋势,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地理教学中应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社会、发展的新成就,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时代发展推动下,由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构成的STSE教育应运而生,其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对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将STSE理念与地理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对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创新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基于STSE理念开展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成为重点研究内容。为此,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定性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福州外国语学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并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究基于STSE理念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与策略,主要包括:基于STSE理念,确定研究课题;结合选题,进行研究准备;实施研究,渗透STSE理念;课堂交流,总结提升;基于STSE理念,设计多元评价。最后,在基于STSE理念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与策略的指导下开展了“共享单车中的地理信息技术”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验证了上述培养步骤与策略的可行性。
黄玉婷[6](2019)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对教育领域的逐步深化改革,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地理教育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地理实践力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考察内容,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倡加强地理实践,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大多需要学生在社会和野外等真实环境下,通过调查和考察等方式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锻炼,并以对某一课题的调查和考察为主进行研究性学习。因此,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有一定的优越性。本研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成都市部分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现状以及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情况,据此构建了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模式,根据实施策略与应用模式,以真实开展的社会调查类“学校周围道路拥堵情况调查”研究性学习与野外考察类“黄龙溪古镇野外综合考察”研究性学习为例,对实施的案例进行效果评价与教学反思。通过评价可知,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研究性学习为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与途径。
王一丹[7](2019)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研究性学习设置必修6学分,要求完成两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同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着重提出重视问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模块之一,也正是对问题式教学的实践补充;并且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对学生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活动策划和实施等行动能力的要求,因此,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的结合是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式教学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通过发现的问题与获得的启示,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实施策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施了课题类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旨在为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在推动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落实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石家庄第二十四中学进行教学现状调查,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得出,学生希望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希望教师提高布置实践性作业的比例、开展实践性活动等,但是考虑到高中课时与课业的现实情况,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确实比较困难。从教师问卷中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师已有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识,也希望通过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但在教学实施中存在些许问题。因此,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与所发现的问题对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实施策略。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高中阶段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规划方案、成果展示、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施策略的研究,从设计原则、案例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最后,以主题为《探索石家庄市城市发展历程》、《快递包装去哪了》的案例实施,说明了活动的实施过程,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实施策略进行实践与验证。希望可以为高中阶段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卢静敏[8](2019)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今后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人地协调观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梳理了国内外人地协调观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进展,同时明确了研究路线。其次对“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人地协调观”、“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分析了其理论基础。接着对高中生和教师的人地协观素养培养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高中的实施情况以及问题。随后对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目标、设计内容选取的原则及来源做出了说明,并根据课堂内研究性学习和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流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流程,分别对人地协调观中“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与地相互协调”的三个内容,设计了三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其进行实践应用,旨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立足于相关理论和概念,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对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深入了解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研究性学习及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相关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正[9](2018)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固阳县一中为例》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改革方向,研究性学习成为教育改革领域里的主题。2003年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导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必然选择。笔者对固阳县一中展开问卷调查,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缺乏深入学习;学生研究性学习普及率低;学生对地理学习现状不满意;学生有意愿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但是高中的课程安排对于高中生而言时间比较紧张,时间不足,课外研究性学习很难进行。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同样反映时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来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因此需要一种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固阳县一中的实际情况,开展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课题——小组选题——教师指导——活动实施,收集地理资料—地理思维加工、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将课下研究性学习与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调动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又激发学生上课的探究兴趣,既将学生的节假日利用起来完成课题,又在课堂内完成了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固阳一中展开实践研究,按照兴趣性原则、易操作性原则、精选课题的原则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选取教学中的难点、本地典型的地理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学生的节假日时间完成资料、文献、问卷的收集、将研究性学习收集的数据、文献资料经过加工、归纳,整理成为案例在课堂使用。对于科学性、真实性较高的材料,通过学生课堂研究探讨,总结升华,从而起到地理教学进行辅助案例教学、突破难点、完成知识的归纳整合的作用。对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知识整合能力为层次,逐层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兼顾课外研究和课内探究,着重利用乡土地理开展研究、学生的参与度增加。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原则、课题内容、步骤、策略、特点的论述,希望可以为其他一线地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邓敏[10](2017)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单一递进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化为对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世界各国纷纷对教育进行改革。伴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强,非常适合也需要开展研究性学习。目前国内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虽多,但系统性地进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发的研究比较少,本论文以此为切入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单一递进模式的开展策略。首先,本文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其次明确了几个核心概念: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单一递进模式;第三,分别从选题、开题、实施、评价等几个环节探讨了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单一递进模式的开展策略,同时以焦作市为例设置了单一递进式研究课题,并指导研究小组进行实践研究;第四,总结了单一递进模式的实施对师生双方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未来努力的方向。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单一递进模式的探究,为高中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开发与实施模式上的借鉴和参考。
二、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小课题 |
(三)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
(四)小课题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三、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一)可行性分析 |
(二)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内容 |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三)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
一、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原则 |
(一)开放性原则 |
(二)综合性原则 |
(三)建设性原则 |
二、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展示 |
(一)方案一:“xx市某中学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调查研究” |
(二)方案二:“xx市城区气温比郊区高的原因探究” |
(三)方案三:“我们身边的水——水污染及其防治研究” |
(四)方案四:“关于xx市共享汽车市场发展的调查” |
第五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一、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
(一)准备阶段 |
(二)选题阶段 |
(三)分组及收集资料阶段 |
(四)提交开题报告阶段 |
(五)实施研究阶段 |
(六)展示评价阶段 |
二、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的背景分析 |
(一)选题背景 |
(二)学情分析 |
三、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案例 |
(一)确立研究课题,积极发挥学科特性 |
(二)分组及收集资料,贴合课题多方查阅 |
(三)完成开题报告,条理清晰直击问题 |
(四)实施研究,团队合作有条不紊 |
(五)提交结题报告,教师指导规范填写 |
(六)展示交流成果,基于已知有所创新 |
(七)总结分析,强调重点多元评价 |
四、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教学反思 |
五、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优化策略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2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问卷调查(教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发展促使社会对研究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
1.1.2 高中课程理念的更新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
1.1.3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推进学习方式不断变革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CPS模型研究进展 |
1.3.2 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进展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CPS模型 |
2.1.2 地理研究性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合作学习理论 |
2.2.3 发现学习理论 |
2.2.4 创造性思维理论 |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状况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2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
3.2.1 学生问卷设计 |
3.2.2 教师问卷及访谈提纲设计 |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3.1 学生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3.3.2 教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
3.3.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
4.1 CPS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分析 |
4.1.1 推进学生创造能力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
4.1.2 引导学生完善思维结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
4.1.3 帮助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提升学生地理兴趣 |
4.1.4 强调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
4.1.5 辅助学生进行总结反馈,助力学生知识迁移 |
4.2 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原则 |
4.2.1 适切性原则 |
4.2.2 变通性原则 |
4.2.3 学生主体性原则 |
4.3 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 |
4.3.1 了解挑战——分析情境以确立课题 |
4.3.2 激发点子——合作探究以收集方案 |
4.3.3 准备行动——梳理归纳寻最优策略 |
4.3.4 落实方案——评价反思以拓展迁移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应用及效果测评 |
5.1 基于CPS模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应用 |
5.2 CPS模型应用于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测评 |
5.2.1 测评目的及方法 |
5.2.2 测评结果分析 |
5.3 CPS模型应用于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学生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教师卷) |
附录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科学论证能力(前测) |
附录5 科学论证倾向量表(前测) |
附录6 科学论证能力(后测) |
附录7 科学论证倾向量表(后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4)中学地理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
二、立足课堂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
1.创设问题情境。 |
2.小组交流讨论。 |
3.成果汇报。 |
三、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
1.确定课题: |
2.小组合作研究探讨: |
3.成果汇报评价: |
(5)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
一、STSE理念现状分析 |
二、研究性学习现状分析 |
三、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STSE教育理念 |
二、研究性学习 |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发现学习理论 |
第三节 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一、可行性分析 |
二、必要性分析 |
第二章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
四、调查问卷内容 |
第二节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第三章 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步骤与策略 |
第一节 基于STSE理念,确定研究课题 |
一、结合STSE理念,设计丰富多样的选题类型 |
二、结合选题原则,进行课题筛选 |
第二节 结合选题,进行研究准备 |
一、收集课题资料,了解研究课题 |
二、以生为本,组建互助小组 |
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撰写开题报告 |
第三节 实践研究,渗透STSE理念 |
一、借助实验探究,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
二、开展科技活动,促进技术能力发展 |
三、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意识 |
第四节 课堂交流,总结提升 |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
二、开展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 |
第五节 基于STSE理念,设计多元评价 |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二、构建多样化的评价内容 |
第四章 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 |
第一节 案例背景分析 |
一、选题背景分析 |
二、课标要求分析 |
三、学生学情分析 |
第二节 案例活动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案例活动实施 |
一、基于STSE理念,确定研究课题 |
二、结合课题,进行研究准备 |
三、实践研究,渗透STSE理念 |
四、课堂交流,总结提升 |
五、基于STSE理念,设计多元评价 |
第四节 教学反思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共享单车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表 |
附录2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调查问卷 |
附录3 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 |
三、地理实践力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立德树人理念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多元智力理论 |
四、人本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培养地理实践力的必要性分析 |
一、改变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思维方式 |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问题探究意识 |
三、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
一、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现实需要 |
二、学校提供的良好条件 |
三、地理教师积极支持的态度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二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教学课时紧张,开展时间有限 |
二、安全问题以及经费问题 |
三、对直接提升成绩的效果不明显 |
四、缺乏多元化的评价 |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模式 |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实施策略 |
一、利用地理教学资源,提出适于研究的课题 |
二、获得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加强研究性学习可行性 |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做好前期理论准备 |
四、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指导能力 |
五、完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应用模式 |
一、利用地理资源,提出可研究课题 |
二、学生自主选题,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
三、教师指导培训,促进研究顺利开展 |
四、研究方案设计,突出地理实践力 |
五、方案实施过程,践行地理实践力 |
六、研究成果展示,展现地理实践力 |
七、采用多元评价,检测地理实践力 |
第五章 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案例实施与评价 |
第一节 社会调查类:以“学校周围道路拥堵情况调查研究”为例 |
第二节 野外考察类:以“黄龙溪古镇野外综合考察研究”为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7)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性学习 |
2.2 地理研究性学习 |
2.3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3.2 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4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及建议 |
4.1 实施策略 |
4.1.1 课题选择策略 |
4.1.2 规划实施策略 |
4.1.3 成果总结策略 |
4.1.4 表现性评价策略 |
4.2 实施流程 |
4.2.1 一般实施流程 |
4.2.2 地理课题类实施流程 |
4.2.3 地理项目(活动)设计类实施流程 |
4.3 实施建议 |
4.3.1 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
4.3.2 渐进渗透自主探究 |
4.3.3 动手操作体验成功 |
4.3.4 善于利用观察学习 |
4.3.5 注重长效期待评价 |
5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案例实施 |
5.1 设计原则 |
5.1.1 依据学情设计 |
5.1.2 跨学科设计 |
5.1.3 建设性设计 |
5.1.4 开放自主性设计 |
5.2 案例实施 |
5.2.1 学情分析 |
5.2.2 《探索石家庄城市发展历程》案例实施 |
5.2.3 《快递包装去哪了》案例实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 :《快递包装去哪了》活动安排计划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新课程改革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
1.1.3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理核心素养 |
2.1.2 人地协调观 |
2.1.3 研究性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协调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新课程标准理念 |
3 人地协调观素养培养及研究性学习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
3.1.1 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
3.1.2 高中生人地协调观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3 高中生对研究性学习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
3.2 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分析 |
3.2.1 调查对象及分析方法 |
3.2.2 高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3.2.3 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
3.3 小结 |
3.3.1 人地协调观的内涵理解需加强 |
3.3.2 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 |
3.3.3 对开展研究性学习保持乐观的态度 |
4 人地协调观培养下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 |
4.1 人地协调观培养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设计 |
4.2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设计 |
4.2.1 人地协调观下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取原则 |
4.2.2 人地协调观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源 |
4.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4.3.1 课堂内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
4.3.2 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
4.4 基于人地协调观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
5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应用 |
5.1 研究性学习案例设计的依据 |
5.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
5.2.1 “地对人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
5.2.2 “人对地的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
5.2.3 “人与地的协调”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案例 |
5.3 效果分析及反思 |
5.3.1 针对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问卷调查 |
5.3.2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反思 |
5.4 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具体建议 |
5.4.1 增强地理教师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识 |
5.4.2 提高对人地协调观培养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 |
5.4.3 在研究性学习中树立人地协调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固阳县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1.我国课程改革的需要 |
2.高中地理学科特点的需要 |
3.学生发展的需要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课堂外研究性学习 |
2.课堂内的研究性学习 |
3.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内容与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 |
二、固阳县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方法和对象 |
3.调查内容与问题的编制 |
4.数据处理方法 |
(二)对固阳县一中调查问卷分析 |
1.学生对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的认知 |
2.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知状况 |
3.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 |
4.开展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难 |
5.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态度 |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
1.结合教学难点,开展研究性学习 |
2.结合当地的典型地理现象,开展研究性学习 |
(二)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
1.结合地理教学提出课题 |
2.学生选题 |
3.教师指导 |
4.活动实施中资料的收集 |
5.课堂交流、展示 |
6.总结评价 |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案例实践 |
1.研究性学习成果辅助课堂教学 |
2.运用研究性学习突破教学难点 |
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完成选修专题内容整合 |
(四)固阳一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1.从开展方式看,课外实践和课内探究共存 |
2.从开展形式看,类型多样 |
3.从开展内容看,主题突出,乡土特色明显 |
4.从开展过程看,学生参与度高 |
(五)固阳一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不足之处 |
1.从进度来看,研究性学习存在延迟的现象 |
2.课外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时间较少 |
3.研究性学习成果的科学性较差 |
四、结语 |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应遵循兴趣性、易于操作性、精选课题的原则 |
(二)研究性学习策略上要结合教学难点、利用当地典型地理现象开展 |
(三)固阳一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辅助地理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完成地理专题内容整合 |
(四)固阳一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课外实践与课内探究共存、培养目的明确、乡土化特色明显、学生参与度高的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10)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单一递进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研究性学习 |
2.1.2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 |
2.1.3 单一递进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学基础 |
2.2.2 心理学基础 |
3.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单一递进模式的选题与开题 |
3.1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
3.1.1 选题的原则 |
3.1.2 选题的来源 |
3.1.3 选题的方法 |
3.1.4 选题实例 |
3.2 研究性学习的开题 |
3.2.1 开题流程 |
3.2.2 开题指导的递进 |
4. 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单一递进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
4.1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4.1.1 实施的一般过程 |
4.1.2 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4.2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
4.2.1 评价原则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的递进 |
4.2.4 研究性学习评价表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成果 |
5.2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 文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CPS模型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左晓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海洋地理教育策略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梅雨彤.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中学地理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索[J]. 赵雪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01)
- [5]基于STSE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D]. 魏罕聿.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 黄玉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D]. 王一丹.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D]. 卢静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内蒙古固阳县一中为例[D]. 赵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10]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单一递进模式探究[D]. 邓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