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装备购买秘籍!

新手装备购买秘籍!

一、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论文文献综述)

邓文池[1](2019)在《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元济、王云五是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作为商务印书馆较具影响力的两代主政人,对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与转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亦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通过图书事业参与社会变革、推动近代社会文化风潮提供了舞台和阵地。20世纪前后是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渡的重要时期。张元济、王云五作为跨时代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的代表,在文化转型与发展中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他们通过对商务印书馆的改造和经营,树立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旗帜,利用“图书”的生产、加工和传播,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迎合和塑造了大批渴望进步的读者群体,使他们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他们在图书事业中无论是对出版经营的多面性创新,还是对图书馆事业的探索与实践,都以其出色的能力和丰富的而成就走在了当时的前列,甚至一度达到“北有北大,南有商务”的高度。这样傲人的成绩向我们表明,在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不仅为近代中国的文化传承留下浓厚的一笔,更重要的是他们那开拓式的、启蒙式的、平衡义利的文化理念为近代社会植下了文化思想的种子。因此,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的图书事业实践及其图书事业观,其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其对社会影响的意义也超过了其文化传播的意义。可以说,张元济与王云五的图书事业历程就是近代中国图书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缩影。张元济、王云五主政下的商务印书馆之所以能够成为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典型代表,不仅在于作为主政人的他们自觉地植根于传统,而且还在于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用更新的观念、更新的思维、更新的眼光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用市场的方式推介到社会的前沿,使之成为构成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影响社会和传播文化的路径有机结合,再次打通科举制度废除后近代知识分子参与社会进程的理想通道,为近代知识分子实现文化自觉和提升文化自信提供了支撑和依靠,为中国图书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健康道路,对中国出版业和图书馆事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均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历史学、文化学、出版学、图书馆学和传播学的视角探讨和阐述了以张元济、王云五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仕途破灭后的生态环境和他们在近代的事业选择及价值追求。论文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历程与近代时代变迁紧密结合,从20世纪前后到民国初期各种社会运动及思潮的勃兴,再到抗战期间思想文化界的交锋及论战等多个时期探讨他们各自主政下图书事业的革新;彼此之间的交谊与分歧;围绕图书事业所形成的图书、作者、读者关系网络,以及他们图书事业观的分析比较。又用比较史学的方法探讨了他们在时间系列上的前后阶段的纵向异同比较,还对空间系列上的同质问题进行横向异同比较,勾勒出他们更加立体、鲜明的人物特色及形象。

罗文伯[2](2017)在《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从东汉中期(约公元105年)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中国的造纸技艺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媒介的广泛运用,以及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造纸,已让手工造纸走下最初的神坛,走入了一个小角落日渐式微。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现状怎样,蕴含哪些文化和精神价值,该怎样适应现代社会等问题成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方向。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确定传统手工造纸的发展方向时,需要对现代社会机制内在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予以梳理,以至对从前现代的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文化发展脉络有明晰的把握。进一步的,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中国,如今仍处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从纵贯千年的手工造纸中提取出传统文化基因并加以解密和重组,把沉重历史包袱转化成厚重文化底蕴,形成适应未来世界的新思想文化,亦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论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2章是对中国手工造纸的总体概述,在这一章里,对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源流、革新发明、传播分布、品类特点都予以了介绍和探讨,重点对手工造纸的发明人之争问题进行了与瓦特的案例对比研究,同时依据长期的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资料积累绘制了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传承地分布图。第3章是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辨析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概念关系,分解论文命题的主客体及环境要素。第4、5、6三章分别选取安徽泾县宣纸、四川夹江竹纸、云南纳西族东巴纸三个有特色的代表性纸种作为案例调查研究,既是对第3章的手工造纸各抽象要素的具象化,又呈现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详细面貌及发展困扰,为下一章的实践对策分析提供素材。第7章在之前六章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是从产业、制度、精神三个维度对论文所要研究命题的集中作答。第8章总结论文的结论,针对不同人群给出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相应建议,在余论中论述传统的祛魅与超越,并给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文献阅读、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起源及现状造纸技术源自于西汉时的中国,东汉时的蔡伦是该技术的主要革新者和集大成者,参照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可以称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这一结论回应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造纸术发明人的争论。在现状方面,从总体上看,中国手工造纸在机制纸和电子媒介的双重冲击下,其影响力虽大不如前,但仍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2、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转型在手工造纸产业层面,应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性眼光来看待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改良。多渠道发展“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充分运用手工造纸文化空间。应适应时代变化与媒介技术变革,探索手工纸与数字化出版融合路径。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在制度层面,各个手工造纸区域可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型保护”或“被动型保护”的模式。在行业管理制度方面,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重视创意和研发,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发现青蒿素的案例与手工造纸对比,提出“非遗”科普的概念及其两种模式。在精神层面,造纸者应是具有职业意志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手工造纸从彼时的“前沿科技”位移至此时的“文化遗产”,从科技-文化轴的前端“漂移”至后端,可作为难得的标志物反衬整个民族文化的变迁。此外,体悟手工造纸行业的意境美、心境美和超然美,主张深入发掘提炼其美学价值。3、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文化及哲学意蕴手工造纸的发明和衍变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价值理性。论文指出蔡伦造纸有其历史上的偶然性,反映着皇权的统摄力,而这一偶然性在客观上促进了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以至与之前的造纸史形成了断裂与不连续性。而反映出现代性的机器化大生产的“机制纸”的出现,则是造纸史的又一次断裂,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话语权。在后现代的消费主义社会,手工造纸更多的意味着后工业化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消费情境。手工造纸技艺反映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道法自然、曲径含蓄、万物合一。拾起以手工造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文化记忆,有助于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重新协调,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余论中结合媒介变迁及人生价值论提出“儒本创开”的文化观点。

程随章[3](2017)在《“愉悦”摄影 身心健康》文中研究指明我在老年大学的几位摄影老师都强调:"老年人应当把学习摄影当作一种乐趣。"有专家称,"愉悦"可以刺激荷尔蒙的分泌,增进身心健康。要做到愉悦,就得有知足和把学习化兴趣的心理状态。1.在摄影器材的购置上不要攀比,不要太纠结,不要破坏了"愉悦"的心情。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选购一款适合自己的单反相机足矣。实践证明,许多名家的经典摄影作品,并不全是

陈华琛,张允一,马赫[4](2014)在《二手中古相机市场大起底 10类鉴别手法帮你擦亮慧眼》文中指出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古胶片相机依然有自己的市场。除了很多追求复古潮流的人士,还受到入门的摄影爱好者的追捧。但市场上总有人用些不为人知的技巧翻新、作假、欺骗。今天我们就来个二手中古相机市场大起底。带你看清二手市场上的种种手段。

朱友舟[5](2012)在《中国古代毛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魏晋以来古代毛笔形制的流变、制笔的材料、风格流派、笔工作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对于毛笔与书法风格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结合书法史,考述了历史上典型的毛笔形制以及种类,指出缠纸有心笔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形制,分析了鸡距笔的重要特征。文章指出宋代以后毛笔的制作发生了重大改变,无心散卓成为主要的形制,这是一种技术的进步,它的兴盛为宋代的写意书风提供了客观的工具因素。文章还对于枣心笔、羊毫笔、狸毛笔、鼠须笔等重要的种类作了详细的考述。在梁同书《笔之料》的基础上,对于制笔的材料作了描述与整理;并指出“仲秋取毫”说法的不妥,补充论述了“南兔毫短而软”的观点。参考现代的制笔技术,重点以散卓法为例,文章结合文献对毛笔制作工序如择毫、熟毫、衬胎、剔毫等关键步骤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并对毛笔的四德“尖、齐、圆、健”作了深入的分析。本文主要讨论宣笔、湖笔等重要派别,并对一些存在争议的问题作了探讨。文章对韩愈《毛颖传》之中山一地作了考辨,指出中山当为唐代宣城的溧水;并指出地理、物产、工巧等因素为宣笔兴盛的主要原因。湖笔的兴盛与宣笔的衰落以及湖州的地理、人文等有重要的联系。元、明、清三代湖笔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论述三代湖笔的异同。湘笔也是历史上重要的流派,影响较大。制作主体——笔工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部分。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增补唐代以前笔工13人、宋代42人、元代9人、明代22人、清代40人。毛笔与书法风格的关系研究是本文的落脚点。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有重要的影响。在有心短锋笔盛行的时代,“颜筋“变为“柳骨”,与柳公权对工具的改变有密切的关联。对于毛笔的形制,苏轼守旧,黄庭坚喜新;这种差异无疑对于他们个性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材料的毛笔就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陈献章、今释等利用茅笔创造出拙大的书风,影响至今。特殊类型毛笔往往为个性书家所喜爱。秃笔常常用来表现拙朴圆浑的书风。书家通过烧毫或束毫的手段来表现玉箸篆的瘦硬风格应当是符合情理的事情。

王欢[6](2011)在《养蟒手记》文中研究表明非洲帝王蝎好多年前,我和梨师弟逛潘家园宠物市场,此后人生出现岔路。我逐渐接触到一些不寻常的动物和它们的饲养者。如今只有时光倒流,才能看清那段带有隐喻色彩的歧途。我站在生活下游仰望,往昔美好画面上升为追忆。为诉说众多人物组成的故事,我时刻调动激情,有时还需憧憬人生尽头。

纪二姐,VI VI[7](2008)在《热力旋转我的BMX小轮车》文中研究指明在街头,一群穿着时尚,年轻帅气的人用他们的小轮车和技术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然这种踩着小轮车飞来飞去的画面也会在体育节目中出现。他们在障碍物上用轮胎磕来碰去,在特别搭建的表演台上用轮胎飞来飞去,为什么他们会迷恋上这项运动?

范淼[8](2007)在《七剑下天山 万元内数码单反相机比较评测》文中指出十二月的严冬,中关村大街上,行人在寒风中匆忙赶路,而卖场里却好像是夏季。年末数码单反市场异常火爆,卖场里的导购们向每个路过店门口的人热情推销着。耳中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数码单反相机。佳能EOS400D、尼康D80、D40、索尼DSLR-A100、三星GX-1S、宾得K100D、奥林巴斯E-330,我们召集了7台市场中热度最高的数码单反相机进行评测,历时两周完成本次专题,以求帮助那些准备购买数码单反的读者挑选出适合他们的产品。

赵旭东[9](2005)在《开锁技术扩散 家居安全堪忧》文中提出防盗门,顾名思义,防止不法之徒侵害的钢铁之门,在人们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了它,百姓不必担心家庭财产、人身安全受到侵害。但如果这样的钢铁之门,不法之徒只需三两下即可“技术开启”,那后果可想而知。

电子管[10](2004)在《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名初学者,很多时候最难的不是怎么样去开始练习吉他,也不是找人来组乐队,而是去挑选自己理想中的“武器”——吉他、效果器和音箱。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菜鸟”是肯定的了,正因为是菜鸟,所以去乐器店看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被商家的各种各样的花言巧语所打动,往往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已到底最需要的是什么。弄不好就上了一些不良商家的当,买了一些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或者并不需要的东西回来,花了冤枉钱不说,如果再碰上以次充好的假货或者水货,到时侯就只有叫苦的份儿了。当然,钱毕竟在你自己的口袋里,想怎么花最后还是要自己来拿主意的,为了能用自己的辛苦钱换来最满意的东西,就要好好的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本文就是尽量解答大家心中的疑虑和问题。

二、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论文提纲范文)

(1)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研究概念及时限的界定
    二、研究缘起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转型的时代多舛的命运——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会经历背景探源
    第一节 20世纪前后的中国图书事业
        一、文化交流视阈下的西学东渐
        二、由新式印刷技术引发的出版业转型
        三、“舶来”理念下的藏书楼近代化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的诞生与崛起
        一、都市上海的人文地理环境
        二、奔向历史文化舞台的商务印书馆
        三、商务印书馆两代主政人——张元济与王云五
    第三节 早年教育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异同
        一、家庭环境的比照
        二、早年教育的区别
        三、早期社会经历的差异
    小结
第二章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出版经营上的比较
    第一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组织结构的调整
        一、从旧式作坊经营到现代公司制度
        二、从“一处三所”到总经理负责制
    第二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管理营运的革新
        一、从原始资本积累到清理债权债务
        二、从加快技术革新到提升设备利用率
        三、从基础直销到全面营销
    第三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战略的把握
        一、大出版观统摄全局,试行文化企业集团模式
        二、小思路作大文章,强化出版主体地位
    第四节 关于商务印书馆出版方向的偏重
        一、以教科书和工具书为主,开拓出版新局面
        二、教科书与一般图书并重,开创出版新品牌
    小结
第三章 一样的探索异样的表现——张元济与王云五在图书校藏理论与实践上的比较
    第一节 对图书馆渊源的追溯
        一、“涉园”渊源及教育情结
        二、多重渊源及“义利”因素
    第二节 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探索
        一、出版图书馆学专业论着
        二、文献整理与古籍出版
        三、新目录学及图书馆学思想
    第三节 对图书馆实务的助力
        一、以丰富多元的出版成果惠及图书馆馆藏
        二、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实践
        三、从东方图书馆到云五图书馆
    第四节 与图书馆界的交流
        一、张元济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二、王云五与图书馆界的交往
    小结
第四章 彼此关系的浮沉——张元济与王云五之间的交谊与分歧
    第一节 事业友谊的建立
        一、事业交集的起点
        二、事业路上的扶持
        三、王云五眼中张元济
    第二节 事业变革中的接力
        一、有着适合从事图书事业的相似品质
        二、有着前后相继的图书事业
        三、有着一脉相承的主政思路
    第三节 时代变迁下的分歧
        一、职业身份的相互掣肘
        二、抗战初期的分歧产生
        三、抗战后期的分道扬镳
    小结
第五章 多缘聚合的人际关系——张元济与王云五社交网络的比较
    第一节 内部人际关系的消融与重组
        一、亲缘关系
        二、乡缘、地缘、学缘关系
        三、新型职业关系
    第二节 作者群体关系的培养与构建
        一、重视社会文化名流
        二、培养新兴作者群体
        三、与作者关系的维系
    第三节 读者群体关系的迎合与塑造
        一、基础的读者群体——学生
        二、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普通民众
        三、特殊的读者群体——传统文化的拥趸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一、入馆前的交际圈
        二、与蔡元培关系
        三、与胡适的关系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的认识差别的理念——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观的比较
    第一节 对教育普及的差异认识
        一、从精英教育到学校教育
        二、从学校教育到普及教育
    第二节 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解读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浓厚的西学情结
    第三节 对商品与文化的区别理解
        一、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文化性
        二、义利兼顾,注重图书的商品性
    第四节 对从商与从政的逆向把握
        一、从晚清翰林走向文化出版
        二、以实业出版步入民国政坛
    小结
第七章 总结:殊途同归——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及影响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追求
        一、传统知识分子的职业志趣
        二、新兴知识分子的职业理想
        三、殊途同归的文化追求
    第二节 围绕“图书”的文化空间
        一、“图书”本身的文化内涵
        二、“图书”生产营造的文化自觉
        三、“图书”流布激发的文化自信
    第三节 张元济、王云五的事业经验
        一、优秀领军人物——事业发展的核心与灵魂
        二、契合市场激动潮流——引领事业发展的关键
        三、科学管理创新经营——助力事业发展的推手
        四、平衡义利精准定位——提升事业发展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和技艺衍变相关研究
        1.2.2 “非遗”保护的相关研究
        1.2.3 “现代性”与技术哲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说明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手工造纸历史及现状综述
    2.1 历史与源流
        2.1.1 纸前材料及要素汇聚
        2.1.2 手工造纸历史的断裂与延展
    2.2 发明与革新
        2.2.1 问题来龙去脉:发明人之争
        2.2.2 技术成果归属:一项对比
    2.3 传播与分布
        2.3.1 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3.2 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主要传承地分布
    2.4 品类与特点
        2.4.1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品类
        2.4.2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特点
第3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
    3.1 内涵解构
        3.1.1 现代性、后现代性及现代化
        3.1.2 现代性机制下的中国手工造纸
        3.1.3 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
    3.2 对象与主体
        3.2.1 技艺传承与变革
        3.2.2 造纸的“人”
        3.2.3 造出的“纸”
    3.3 环境要素
        3.3.1 市场环境:周期与迭代
        3.3.2 政策环境:鼓励与打压
        3.3.3 自然、人文环境:作用与反作用
第4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泾县宣纸
    4.1 “红星”宣纸
        4.1.1 “红星”宣纸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4.1.2 组织架构及代表纸品
        4.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4.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4.2 双鹿纸厂
        4.2.1 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4.2.2 负责人及代表纸品
        4.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4.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4.3 对泾县宣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4.3.1 产业创新与技艺改良
        4.3.2 造纸工匠精神的再造
第5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夹江书画纸
    5.1 “状元”书画纸
        5.1.1 “状元”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5.1.2 传承人及代表纸品
        5.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5.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5.2 许家造纸坊
        5.2.1 纸坊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5.2.2 历史传承及代表纸品
        5.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5.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5.3 对夹江书画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5.3.1 造纸文化空间的再生产
        5.3.2 家庭纸坊的文化传承
第6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云南东巴纸
    6.1 香格里拉东巴纸
        6.1.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6.1.2 香格里拉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6.1.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6.1.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6.2 玉龙东巴纸
        6.2.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6.2.2 玉龙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6.2.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6.2.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6.3 对云南东巴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6.3.1 保护、发展及多样化
        6.3.2 精神生活的再次唤起
第7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
    7.1 维度划分及其由来
        7.1.1 案例归纳分析
        7.1.2 理论视角审视
    7.2 产业维度
        7.2.1 理性看待手工造纸技艺改良
        7.2.2 “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
        7.2.3 探索“纸”“数”融合出版新路径
        7.2.4 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
    7.3 制度维度
        7.3.1 保护的两种模式
        7.3.2 管理的人性化与动态化
        7.3.3 研发制度的原则与设计
        7.3.4 作为“非遗”的科普
    7.4 精神维度
        7.4.1 基于个体自由的职业意志
        7.4.2 文化之根:信仰与理性的张力
        7.4.3 手工造纸美学价值的再挖掘
第8章 结论、余论及不足
    8.1 结论及建议
    8.2 余论:传统的祛魅与超越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手工纸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录音整理示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中国古代毛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古代的着述
        二、 学术界关于魏晋以来古代毛笔的研究现状综述
        (一) 形制流变
        (二) 材料
        (三) 工序
        (四) 制笔流派
        (五) 笔工辑录与研究
        (六) 毛笔与书风
    第二节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一、 研究的意义
        二、 研究的目的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以来毛笔形制流变及名称考述
    第一节 鸡距笔考
        一、 “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木之功”
        二、 “以麻纸裹柱根,欲其体实,得水不胀”
        三、 “出锋太短,伤于劲硬”
        四、 宋代以后鸡距笔的式微
    第二节 散卓笔考辨
        一、 初期的散卓笔
        二、 散卓笔的形制发展及特点
        三、 三副笔不是散卓笔
        四、 无心散卓笔不为诸葛家族所创制
    第三节 枣心笔考辨
        一、 枣心笔产生的时间
        二、 枣心笔无心
        三、 枣心笔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鸡毛笔考述
        一、 岭南的鸡毛笔——“无兔而用鸡毛”
        二、 鸡毛笔的特点
        三、 苏轼用过鸡毛笔
    第五节 羊毫笔考述
        一、 “以羊毫为披”
        二、 羊毫笔的先导——“老羝拔颖,霜竹斩干”
        三、羊毫主要用于民间——“只宜茅舍用,难向玉堂挥”
        四、 羊毫兰蕊笔的出现
        五、 能大能小的羊毫“巨细”笔
        六、 “吾今造笔,软毫中必参用硬毫”
    第六节 狸毛笔考述
        一、 “书抽虎仆”
        二、 “狸毛为心,覆以秋兔毫”
        三、 “可以助力,且作美观”
    第七节 鼠须笔考辨
        一、 《兰亭》用鼠须笔所书?
        二、 鼠须笔为狼毫笔
        三、 鼠须笔的另一种解读——“分髯杂霜兔”
    第八节 毛笔的别名考补
        一、 因方言的差异而得名
        二、 因制作原料的不同而得名
        三、 因笔头的形状、体势而得别名
        四、 因原材料或制作的地域得别名
        五、 因比拟人或物而得名
第二章 毛笔的材料研究
    第一节 笔毛材料简述
        一、 山兔毫
        二、山羊毛
        三、鹿毛
        四、狐狸毛、猩猩毛等
        五、猪、鸭、鸡等家禽类
    第二节 笔管材料
        一、竹
        二、木
        三、其他种类
    第三节 论地域、季节对毛料的影响——以兔毫、狼毫为例
        一、 “仲秋取毫”析
        二、 黄鼠狼尾毛的季节差异
        三、 “辽东黄鼬健且圆,得法自远源也传”
第三章 毛笔制作工序研究——以散卓笔为例
    第一节 择毫法——“千万毛中拣一毫”
        一、 “锱铢辨柔劲”
        二、 “造笔者之精,必以择毫为先”
        三、“千万毛中拣一毫”
    第二节 熟毫法
        一、 石灰水去脂
        二、 水蒸气去脂法
        三、 自然去脂法
        四、 揉擦去脂法
    第三节 垫胎成型法
        一、 衬垫成型的步骤
        二、 衬胎毫料的质量要求
        三、 衬胎毫料的数量要求
        四、 衬毫的层次要求
    第四节 剔毫修整
        一、 顺理笔样
        二、 清理毛障
        三、 修整定型
    第五节 毛笔四德论
        一、 “四德”的形成
        二、 “尖齐圆健”的含义
第四章 古代制笔流派研究
    第一节 宣笔考辨
        一、 韩愈《毛颖传》之中山考辨
        二、 唐、宋宣笔考
    第二节 湖笔考
        一、 湖笔的成因
        二、 论元代湖笔
        三、 明代湖笔考述
        四、 清代湖笔考
    第三节 湘笔考
第五章 《笔史·笔之匠》校补及笔工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 唐以前笔工辑补
    第二节 《笔史·笔之匠》补正(宋代部分)
    第三节 《元代笔工考》校补
        一、 南方笔工
        二、 北方笔工
        三、 籍贯待考笔工
    第四节 《续订〈笔之匠〉之明清笔工》校补(明清部分)
        一、 明代笔工辑录
        二、 清代笔工辑录
    第五节 笔工作坊或牌匾名考述——以元明两代笔坊为中心
        一、 “正心”
        二、 “笔华轩”
        三、 “笔妙轩”
        四、 “古用轩”
        五、 刘必通卖笔木牌
    第六节 文人眼中的笔工
        一、 “唯笔工最难”
        二、 “不能书何能笔?”
        三、 “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
        四、 “谁言进技不进道?”
第六章 毛笔与书法风格
    第一节 笔如刀槊——创作中毛笔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论“择笔”
    第三节 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一、 “柳骨”与“出锋须长”
        二、 蔡襄“以散笔作草书,自成一家”
        三、 形制的变迁与苏、黄的书风
    第四节 不同毛料的毛笔与创作
        一、 杨维桢与“铁心颖”
        二、 “羊毫盛行而书学亡”辨
        三、 茅笔与书法创作
    第五节 特殊类型毛笔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一、 秃笔与书法创作
        二、 烧毫、束毫与古法毛笔
第七章 结论
附表一:唐以前笔工辑录表
附表二:宋代笔工辑录表
附表三:元代笔工辑录表
附表四:明代笔工辑录表
附表五:清代笔工辑录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成果
致谢
附图

(6)养蟒手记(论文提纲范文)

非洲帝王蝎
北京毒虫联盟
从非洲和美洲邮寄毒蝎
意外飙车
“纯情”是宠物唯一的形容词
我的蟒蛇
绿树蟒
爱变色的龙妹
对面走过黑猩猩
世界养蟒人
穿越冰雪世界的两条小蛇
迫于生计
《有关毒蛇的松散报告》
欧洲蝰蛇
情归亚洲蝮蛇
专情
被神化的莽山烙铁头
越南幻觉
专家贩子和学术腐败
燃烧的爬虫店
繁殖竞赛
走私车里的蟒
蟒流感
大牛……环球国际贸易责任有限公司
不……环球国际贸易没责任无限公司
绿树蟒诞生
亲身挑战海关
越来越疯狂
结束

(9)开锁技术扩散 家居安全堪忧(论文提纲范文)

防盗门频频被启开
万能钥匙并不神秘
开锁工具网上公开卖
学习开锁无需特殊要求
法律有真空但仍可约束
专家建议强制锁具升级

四、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论文参考文献)

  • [1]承续与变革:张元济与王云五图书事业比较研究[D]. 邓文池.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1)
  • [2]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D]. 罗文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3]“愉悦”摄影 身心健康[J]. 程随章.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7(01)
  • [4]二手中古相机市场大起底 10类鉴别手法帮你擦亮慧眼[J]. 陈华琛,张允一,马赫. 摄影之友, 2014(03)
  • [5]中国古代毛笔研究[D]. 朱友舟.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3)
  • [6]养蟒手记[J]. 王欢. 中国作家, 2011(18)
  • [7]热力旋转我的BMX小轮车[J]. 纪二姐,VI VI. 第一健身俱乐部, 2008(04)
  • [8]七剑下天山 万元内数码单反相机比较评测[J]. 范淼. 个人电脑, 2007(01)
  • [9]开锁技术扩散 家居安全堪忧[J]. 赵旭东.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5(08)
  • [10]初学者的器材选购秘籍![J]. 电子管. 吉他平方, 2004(01)

标签:;  ;  ;  ;  ;  

新手装备购买秘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